高二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39页PPT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3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50240684254b35effd3430.png)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共59张PPT)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a144f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a.png)
南朝 鲍照
骈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 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 “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 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 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 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 而起。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 玉也有赋体作品,如《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 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 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 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 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不亦君子乎?”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 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班固、张衡等
骈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 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 “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 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 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 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 而起。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 玉也有赋体作品,如《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 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 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 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 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不亦君子乎?”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 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班固、张衡等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dc8f28ed630b1c59eeb538.png)
儒家 《论语》《孟 子》《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 子》 法家 《韩非子》 孔子 《春秋》 左丘明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年代
派系
书名 作者
代表文章
特色
关键索 引
商 周
《 待 尚 商周 史传 书》 考 《尚书∙ 文 究 盘庚》
商周 语言古 记言史 朴艰涩, 料的汇 带有感 编 情色彩 成篇 和形象 的散文 可追溯 性 到《尚 书》
等记丘《墨《诸文散蓬 看记族铭现商我 则录、论、战子。文勃 作叙事文不时国 为,墨语道国散先著发春是的功,少代古 本《翟》、策文秦作展秋古内、有完,代 人庄、《 》。散,的战代容诉的整商散 法 的子孟墨 等前文这阶国散已讼长的朝文 著》轲子等历者分就段时文经原达句的的 作《的》学史包为是,期的相委三子 发 。荀弟《派著括两文出,雏当或、。甲端 的作《种学现是形丰赏五西骨, 子子孟 卜 。 》对子文;左,史了我 富赐百周辞可 《其》章后传历上许国 。情字青中以 韩师等,者》史的多古 这由,铜,追 非言,其是《散先优代 些等记器已溯 子行是中儒国文秦秀散 可等录上经到 》的孔如、语和散的文 以,贵的出殷
对后 世有 深远 影响
先 秦
《荀子 先秦 《 荀子 咏礼 诸子 荀 (况 篇 散文 子》 ) 》
朴实深 厚,说 对后 理透彻, 世有 取辟精 深远
年代
派系
书名 作者
代表文章
特色
关键索 引
先 秦
《 先秦 韩 严峻销 韩 《初见 刻,深 诸子 非 散文 子》 非 秦第一》挟隐微
对后 世有 极大 影响
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子 理透彻
先 秦
先秦 《 庄子 诸子 庄 (周 《秋水 散文 子》 ) 》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课件(辽宁省市级优课)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课件(辽宁省市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f435e355b9d528ea80c7794a.png)
• 关于意象: 意象——融入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
·课本中常见意象及内涵:
柳 —— 春天、离别 猿 —— 凄凉悲伤 长亭 — 离愁别绪 月亮 — 思乡、离愁 鸿雁 — 书信、思归 梧桐 — 凄凉哀伤
捣衣(砧声)— 思乡、怀人
杜鹃(子规、 杜宇、望帝、— 悲苦、思归、 蜀鸟、布谷) 忠贞、爱国
羌笛 ——— 思乡、边塞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清幽恬静 (两个双音节形容词)
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闲适自得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 [参考解析]描绘了一幅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 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 适雅寂的石湖风景。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的情怀。
•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6分)
• [参考解析] 乐景衬哀情。春日和风吹拂大地,薄 云贴水迅飞,天气初晴,衔泥新燕正软语呢喃, 作者先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面对良 辰佳景,作者却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带渐宽, 与万物盎然形成反差,抒发了伤感与无奈。
高考现场
4.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 “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思想情感。
• [参考解析]作者先通过遥远的天际“片云”飘零, 深邃的夜空“孤月”高悬,描绘孤寂凄凉的画面, 流露出孤独寂寞、苦无知音的烦闷;接下来辉煌 的“落日”依旧辉映大地,强劲的“秋风”催人 振奋,营造了雄壮、开阔的意境,又体现了作者 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
[注]①余干:唐代铙州余干。 ②摇落:零落。 ③迥:高远的样子。 ④青枫:一作“丹枫”。
中国古代散文ppt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8e2e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e.png)
特点与分类
特点
中国古代散文注重文采、意境和 情感表达,强调文义、文理和文 气,语言简练、质朴自然。
分类
古代散文可分为史传、论说、抒 情、写景、记叙等多种类型,各 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 风格。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先秦时期的左丘明、庄子、荀子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 安石等。
中国古代散文ppt课件
目录
• 中国古代散文概述 • 散文流派 • 散文鉴赏 • 古代散文的影响与价值 • 古代散文的现代解读
01
中国古代散文概述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古代散文起源于先秦时期,以《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为 代表,开启了古代散文的先河。
发展
随着历史的演进,古代散文不断得到 发展,各个时代都有杰出的散文家和 作品,如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 的欧阳修、王安石等。
历史散文
01
02
03
代表作品
《左传》、《国语》、《 战国策》等。
特点
以记述历史事件、人物为 主,文笔简练,史料翔实 。
影响
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 资料,促进了历史学的发 展。
辞赋散文
代表作品
《离骚》、《九歌》、《 天问》等。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文 辞华丽,意境深远。
影响
丰富了文学表达形式,对 诗歌、戏曲等艺术形式产 生了影响。
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 得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古代散文作为文化遗产,对于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思 想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 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f4cbac27284b73f34250aa.png)
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赋家是庚信。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唐宋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
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
西汉 扬雄 《甘泉》《河东》
梅乘 《七发》
赋文
班固《两都赋》
东汉 张衡《二京赋》
张衡《归田赋》(小赋)等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特色
鲁迅: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
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 骚。
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 我国第一部纪
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传体通史。
史
以人物为中心
记
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 再现历史画面。 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 人物描写与结
主要特点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殷商) (商周记言 史料汇编)
诸子散文
(寓理于形)
历史散文
(记言记事)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儒家 《论语》《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先 秦
法家 《韩非子》
散 应用阶段
文
孔子 《春秋》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汉赋
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与唐诗、宋词、元曲 并列。
特色: 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是多源性的。除源本《诗经》《楚辞》
源头:外,还对战国诸子文体兼收并蓄。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 宋玉也有赋体作品。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如:《苏武传》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作 作品 者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唐宋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
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
西汉 扬雄 《甘泉》《河东》
梅乘 《七发》
赋文
班固《两都赋》
东汉 张衡《二京赋》
张衡《归田赋》(小赋)等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特色
鲁迅: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
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 骚。
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 我国第一部纪
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传体通史。
史
以人物为中心
记
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 再现历史画面。 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 人物描写与结
主要特点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殷商) (商周记言 史料汇编)
诸子散文
(寓理于形)
历史散文
(记言记事)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儒家 《论语》《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先 秦
法家 《韩非子》
散 应用阶段
文
孔子 《春秋》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汉赋
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与唐诗、宋词、元曲 并列。
特色: 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是多源性的。除源本《诗经》《楚辞》
源头:外,还对战国诸子文体兼收并蓄。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 宋玉也有赋体作品。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如:《苏武传》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作 作品 者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1PPT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b8ab5331126edb6e1a1014.png)
如:
《鸿门宴》《项羽之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书》
《汉书》的成就不如《史记》,但在史 传文学的发展上仍然有贡献。班固笔法 精密,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在塑造人物形像上,也有不少优秀的篇 章。
如:《苏武传》
作 作品 者
《过秦
西 贾 论》《治
汉
安策》
政 谊 《论积
论
贮疏》
文
晁错
东王 汉 充 《论衡》
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赋家是庚信。
唐宋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
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
朝文学抒情写景、语言修辞方面的艺术经验,出现了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除散句单行的古文外,骈文也
有一些优秀作品。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指美
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众人 韩愈《师说》 的称赞和喜爱。
骈体文在形式上过分束缚,使文章的抒情、叙事、 说理等多种功能受到很大的伤害,从政教需要来看, 骈体文显得不切实用。
中唐
中唐时期,伴随着政治变革,韩愈、柳宗元 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 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之为“古文”, 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 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骈文的 统治地位。这次文体革新被称为唐代古文运动。
绝唱,无韵之离
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 骚。
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 我国第一部纪
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传体通史。
史
以人物为中心
记
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 再现历史画面。 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 人物描写与结
有时则用并列结构和网式 构艺术对后世影
结构。
响深远。
语言:精确生动,文气流 对唐宋古文运 畅疏朗,曲折自如。具有 动及桐城派有巨 鲜明的节奏感与气势。 大影响。
人教版 选修七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 选修七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2b054ab14e852459fb5792.png)
汉赋以铺叙事物见长,继承了《楚辞》。因 其篇章宏大,后世称为“大赋”。
大赋是对东汉以后抒情为主的“小赋”而言。 大赋大都以问答为骨架,铺陈名物、排比词藻、 好用古文奇字和双声叠韵词,铺陈多用整齐对称 的韵语,叙述多用散文句。枚乘的《七发》是汉 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其他代表作如司马相 如《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等。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我国 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 “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 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
1. 第一部散文集《尚书》 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
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
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 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 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在版本为西汉刘向 辑成。它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 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记载 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 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 造极为生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
文。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 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 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 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 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 子》、《庄子》、《韩非子》等。
小赋是汉代后期继大赋后出现的新体赋,至 六朝而盛行。多为抒情作品,篇幅较小,少用典 故。至唐宋,进士考试科目中的律赋亦称小赋。 这些赋短小精悍,不再是主客对话的形式,而是 作者的直接描写。
大赋是对东汉以后抒情为主的“小赋”而言。 大赋大都以问答为骨架,铺陈名物、排比词藻、 好用古文奇字和双声叠韵词,铺陈多用整齐对称 的韵语,叙述多用散文句。枚乘的《七发》是汉 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其他代表作如司马相 如《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等。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我国 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 “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 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
1. 第一部散文集《尚书》 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
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
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 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 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在版本为西汉刘向 辑成。它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 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记载 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 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 造极为生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
文。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 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 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 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 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 子》、《庄子》、《韩非子》等。
小赋是汉代后期继大赋后出现的新体赋,至 六朝而盛行。多为抒情作品,篇幅较小,少用典 故。至唐宋,进士考试科目中的律赋亦称小赋。 这些赋短小精悍,不再是主客对话的形式,而是 作者的直接描写。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 共31张PPT (共31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 共31张PPT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0525267f1922791788e81b.png)
13
赋:
1.赋的产生: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
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 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
《赋篇》。 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讲究
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双重 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 近于骈文的称“骈赋”。
宋玉有赋体作品《高唐赋》、 《神女赋》和《登徒子好色赋》。
14
《登徒子好色赋》
2.《春秋》与《左传》(相传为 孔子、左丘明所写,善描战争)
3.《国语》(相传为左丘明所写, 善于记言)
4.《战国策》(西汉刘代
1.史传文 2.政论文 3.赋
10
汉代散文
史传文:司马迁、班固 政论文:贾谊、晁错 汉 赋:汉赋四大家等
11
史传文: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王 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统治 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
17
三、魏晋南北朝
辞赋
18
1.特征: ①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
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 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 赋)
②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 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 益多样化。(骈文)
2.代表作家: 魏:三曹 魏晋:阮籍、嵇康、左思 东晋: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鲍照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 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 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 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 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15
2.赋的特点: 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
•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5
赋:
1.赋的产生: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
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 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
《赋篇》。 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讲究
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双重 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 近于骈文的称“骈赋”。
宋玉有赋体作品《高唐赋》、 《神女赋》和《登徒子好色赋》。
14
《登徒子好色赋》
2.《春秋》与《左传》(相传为 孔子、左丘明所写,善描战争)
3.《国语》(相传为左丘明所写, 善于记言)
4.《战国策》(西汉刘代
1.史传文 2.政论文 3.赋
10
汉代散文
史传文:司马迁、班固 政论文:贾谊、晁错 汉 赋:汉赋四大家等
11
史传文: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王 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统治 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
17
三、魏晋南北朝
辞赋
18
1.特征: ①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
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 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 赋)
②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 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 益多样化。(骈文)
2.代表作家: 魏:三曹 魏晋:阮籍、嵇康、左思 东晋: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鲍照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 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 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 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 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15
2.赋的特点: 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
•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5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PPT-推荐优秀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PPT-推荐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b6f11bc8d376eeafaa316c.png)
什么叫骈文呢?
•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
“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 清 “桐城派” 方苞、姚鼐 注重“义理”和“考据” 等。
宋代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谁?
《荀子》论证缜密
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盛行于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
散文 ( 记事)
(春秋战国 哲学家、 史学家)
• 你知道出自《尚书》的名言吗? • ‘满招损,谦受益’……” • 玉石俱焚”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逭,音“换”,逃跑的意思)
•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 先秦 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 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 散文集,是 我国记言文字之祖。《春秋》据传为孔子 所作,开启了私人著史的先例,是我国第 一部编年史。《尚书》和《春秋》为我国 史书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第二个时期以《左传》和《国语》为 代表,前者是以记事为主的编年史,后者 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左传》和《国 语》分从记言、记事两方面将《尚书》、 《春秋》的文字简约古奥变为繁富通畅, 这样就使先秦 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
《春秋》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 比较简约。其中的褒贬是通过一 字一句来显示的。
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 法”。其中的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 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书出来。
解释《春秋》的书有哪些?
• 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5ad775bed5b9f3f90f1cb0.png)
对后 世有 深远 影响
《荀子
先秦 《 荀子 咏礼 朴实深
先 诸子 荀 (况 篇 秦 散文 子》 ) 》
厚,说 对后 理透彻, 世有 取辟精 深远
关键索
年代 派系 书名 作者 代表文章 特色
引
先
《 先秦 韩
对后 严峻销 世有
秦 诸子 非 韩 《初见 刻,深 极大
散文 子》 非 秦第一》挟隐微 影响
年
则录、论、战子。文勃 作叙事文不时国
为,墨语道国散先著发春是的功,少代古
本 人 的 著 作 。
《 庄 子 》 《 荀 子 》 《 韩
翟 、 孟 轲 的 弟 子 对 其 师
》 《 墨 子 》 《 孟 子 》 等
、 法 等 学 派 的 文 章 ,
策 》 等 历 史 著 作 ; 后 者
文 。 前 者 包 括 《 左 传 》
寓理于形和语言艺术方面都是 后世良好的先导。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 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 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 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年
书
代表
代 派系 名 作者 性文 章
先 秦
先秦 《 待考究,《周
史传 国
一般认 为是左
语》
文 语》 丘明 三卷
《 待考
先 秦
先秦
战 国
史传 策》
文
究, 由西 汉刘 向校 订和 编订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共38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ada9d87375a417876f8f95.png)
几百年来,人们读到归有光的《寒花葬 志》、《项脊轩志》、《先妣事略》、 《亡儿?孙圹志》、《女二二圹志》、 《女如兰圹志》等文,无不为之深深感 动。归有光的这些叙事散文,在当时一 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就象一泓甘 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 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境界。
归有光善于捕捉生活中貌视十分平常的 细节和场面,寥寥几笔,形神即现,给 人难忘的印象,且在平淡简朴的笔墨中, 饱含着感人至深的真挚感情。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2.代表作家: 魏:三曹 魏晋:阮籍、嵇康 东晋: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鲍照
关于骈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 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 称“四六文”。
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 和声律的铿锵。
骈文作为和散文对举的一种文体, 产生于魏晋,盛行于六朝,中唐古文运 动以后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 清初,作者接踵而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散文
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 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 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 ②在形式上骈益多样化。(骈文)
代表作家: 魏 曹氏父子 魏晋 阮籍、嵇康 东晋 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 鲍照
赋
赋的产生
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 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 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 色赋》等。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殷商、巫师)
《尚书》 (商周、史官)
诸子散文 (说理)
历史散文 (记事)
(春秋战国 哲学家、史学家)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有《老子》老子1 老子2、《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 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大赋
京都赋
小赋
代表作家、作品:枚乘的《七发》 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 扬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 班固的《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归田赋》 蔡邕的《述行赋》 祢衡的《鹦鹉赋》
子虚赋
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 与影同醉兮,美于江景。 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 舟旁落月兮,击之不碎。 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 浪欺孤舟兮,仰天长啸; 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 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 剑法狂劲兮,招招破风。 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 对酒当歌兮,啸傲江湖。
骈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 句,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 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 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 者接踵而起,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墨子》讲究逻辑 《孟子》言辞雄辩 《庄子》想象奇特 《荀子》论证缜密 《韩非子》犀利峻峭
历史散文
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 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褒 贬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
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意义很 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书出来。 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 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 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汉赋的发展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 229年 的断代历史。
• 古代散文:我国古 代,为区别于韵文、 骈文,凡不押韵、 不重排偶的散体文 章,包括经、传、 史书在内,一律称 之为散文。
散文的分类
•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二)方法与过程: 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热爱。
概述
•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 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 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 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 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 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 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 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 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 小。
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散文的主要特点
• 1、形散而神不散。 •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
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 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 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 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 感真挚。 •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 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 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 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鉴赏技法
•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
有“眼”的安置。 •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
立意。 •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
《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 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 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 如唐韬的《琐忆》。 •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