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量放线(PPT动画)

合集下载

全站仪使用步骤培训课件.ppt

全站仪使用步骤培训课件.ppt
• 3,如要进行碎部测量,仪器照准棱镜所在 位置可直接测量.
精品课件
• 祝大家: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精品课件
准器气泡居中。调整两个脚螺旋时,旋转方向应相反。如图
精品课件
1.3精平
• 2.将照准部转动90°,用另外一脚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如图 • 3.重复步骤1和2,使长水准器在该两个位置上气泡都居中。 • 4.在步骤1或2的位置将照准部转动180°,如果气泡居中并且照准部转动至任何方向气
泡都居中,则长水准器安装正确且对中后,观察仪器基座的圆水泡, 然后根据水泡来操作脚架。下面举例说明:
• 图中1、2、3表示脚架的脚,黑色圆表示气泡,蓝色圆表示仪器基座的圆水泡。

1
2

3 图1
精品课件
1.2 粗平
• 由图可知1.3边比较高, 所以升高脚架2,随后得到图(2)

由图可知,3这边比较高,所以
精品课件
三 后视
• 1.待输完测站点信息后,进行后视. • 2.输入正确的后视坐标后,旋转照准部照准
后视点,按仪器的测存键。待仪器提示: 已定向! 表示后视已完成
精品课件
四 放样/测量
• 1.待后视后,如要放样,则输入放样点的坐 标(X,Y,Z)进行放样。
• 2.旋转仪器,使△Hz=0,照准棱镜后,根 据所测平距离前后调整棱镜位置,最后使 △D=0, △Hz=0.这样,一个点就放完了.

注意:1.在4中,若气泡不居中,应校正长水准器。

2.此时,看下激光对中器,看是否还对中.如

不对中,则松开一些三脚架螺母,平移仪器

直至对中,然后再继续精平.

全站仪测量放线

全站仪测量放线
全站仪 引点、放样
操作
制作人:钱 峰 日期:2019.02.21
组成部分
物镜 显示器 水平制动、微动螺旋
基座
手柄 粗瞄镜
光学对中器
操作健 整平脚螺旋
组成部分
调焦手轮 目镜
管水准器 计算机连接插口
电池 竖直制动、微动螺旋 圆水准器
棱镜及脚架
棱镜
木脚架
棱镜杆
刻度 握式锁紧机构 圆水准器
对中杆 支架
456
STU VWX YZ_
123
#$% /& *?!
0 ·±
第五步:按下“坐标”对位的键F4,屏幕会显示如图。 第六步:按下“输入”对位的键F1,屏幕会显示如图。
数据采集
N测>=站0 04 70 80 10 7.0.09 50 6
E点>号 70:30 40 10 70 .0 20 10
Z>
0 .0 0 0
输数入字 ∣ ------ ∣ -------∣确确确认认认
F1
F2
F3
F4
MENU DISP
ALL
EDM
ESC ★
ABC DEF GHI
7 89
JKL MNO PQR
456
STU VWX YZ_
123
#$% /& *?!
0 ·±
第七步:用右边的数字键输入对应的测站点坐标数字,屏幕会显示如图。 第八步:按下“确认”对位的键F4,屏幕会显示如图。
数据采集
点数据号采集>01 属F1性:测站:设置 仪F镜2高:后视:点0设.0置00m 输F3入:碎部查后点找 视 记 --录--
1/2 坐 置标 零
F1
F2

全站仪放线步骤详细

全站仪放线步骤详细

全站仪放线步骤详细引言全站仪是一种精确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测绘工程等领域。

全站仪放线是在实际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确保了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站仪放线的步骤和操作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全站仪放线技术。

步骤一:基础设置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放线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基础设置。

这些设置包括仪器的校准、坐标系的选择、仪器的放置以及参考基准点的确定等。

校准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环节,通常可以通过仪器自带的校准程序完成。

选取适合项目需求的坐标系,比如平面坐标系或高程坐标系,并在仪器上进行相应设置。

放置仪器时应确保其稳定,并与测量对象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参考基准点,并通过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步骤二:观测点的设置在进行全站仪放线之前,需要确定参考点和观测点的位置。

参考点是已知坐标或已经测量过的点,用于定位观测点。

观测点是待测量的点,需要通过全站仪进行测量和标定。

观测点的设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放线设计进行规划。

一般来说,观测点应包括施工中需要测量的各个关键点,如建筑物的角点、边线交点等。

在设置观测点时,应注意避免遮挡和遮挡物的影响。

步骤三:测量角度测量角度是全站仪放线的基本操作之一。

通过测量角度,可以确定观测点与参考点之间的方向关系。

在测量角度之前,需要向全站仪输入参考点的坐标值,并设置要测量点的编号。

然后,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对相邻的参考点和观测点进行测量。

利用全站仪上的测角功能,在测量时应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对准。

步骤四:测量距离除了测量角度之外,测量距离也是全站仪放线的重要环节。

通过测量距离,可以确定观测点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大小。

在测量距离之前,需要将全站仪激光准星对准待测点,并观测记录显示器上的测距数值。

在测量时应注意仪器的稳定和准确对准。

若测量的距离较远或存在遮挡物,需要使用反射棱镜进行测距。

反射棱镜需要垂直放置并保持清洁,以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全站仪放样测量操作规程

全站仪放样测量操作规程

全站仪放样测量操作规程
1、全站仪支架粗调平
(1)、将三脚架置于测站点约正上方位置,用手感觉三脚架平台较为平整、稳固,将仪器安置与三脚架上并拧紧紧固螺栓;
(2)、眼睛同时观察圆水准器和光学对中器,并摆动三脚架的任意两脚,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在正中心位置且测站点钉位刚好位于光学队中器的圆圈中心位置。

固定三脚架,使其达稳固。

全站仪粗平结束。

2、全站仪精调平
(1)、将全站仪水平制动螺旋松开,转动全站仪至精平水准器面向自己且刚好位于 1、2 两个整平脚螺旋(为便于表述特将三个整平脚螺旋命名为 1、2、3)中间位置,保持 1 不动,转动 2 使精平水准器的气泡位于正中心位置;
(2)、转动全站仪至精平水准器位于 1、3 中间位置,保持 1 不动,转动 3 使精平水准器的气泡位于正中心位置。

(3)转动全站仪至精平水准器位于 2、3 中间位置,观察精平水准器的气泡是否位于正中心位置,如果位于则全站仪调平完成;否则重复(1)、(2)步骤直至精平水准器位于 2、3 中间位置时,精平水准器的气泡位于正中心位置,方才完成全站仪精确调平。

施工测量(土方、放线、仪器使用)PPT课件

施工测量(土方、放线、仪器使用)PPT课件
•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
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放线工具:经纬 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没有测 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 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图,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 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
• 施工测量工具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GPS、 测距仪、垂直仪 等
-
2
1、土方测量
• 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施工
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 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 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如 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 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 然后求出方格各个角点的自然标高、设计标高以及施工高程。
-
6
计算零点位置,在每相邻的填方点和挖方点之间总存在一个零点, 零点的确定方法如下:
说明:
Xt:零点据填方角顶的距离;Xw:零点据挖方角顶的距离 ht:填方高度;hw:挖方高度;a:方格边长
连接每个方格上的相邻两个零点,根据零线将方格划分的情 况,采用相应公式来计算,如下图
-
11
⑴、开挖前测量放线的依据: 必须有甲方提供的设计院绘制的平面布置图及经规
划局批准的规划许可证。测绘院提供的钉桩坐标成 果通知书。以上资料必须齐全、无误后,施工方和 监理方才能进行放线和验线工作。
⑵、施工方必须上报给监理的资料: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及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测量放

全站仪根据坐标引点和放线步骤

全站仪根据坐标引点和放线步骤

全站仪根据坐标引点和放线步骤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坐标的仪器,可以根据引点和放线步骤来实现测量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站仪的引点和放线步骤。

引点是指通过测量确定地面上其中一点的位置坐标。

在引点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基点作为参考点,可以是建筑物的角点、人工设置的固定点或者地面上的其他显著位置。

然后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将基点设置为坐标系原点,可以通过自动测定或手动输入进行设置。

选择一个参考方向,使用全站仪对该方向进行测量,得到一个方位角。

接下来,根据已知的方位角,确定需要引点的目标点的方位角,并使用全站仪测量得到该目标点的坐标。

具体的引点过程如下:1.选择一个适当的基点,可以是建筑物的角点、人工设置的固定点或者地面上的其他显著位置。

2.使用全站仪对基点进行定位,并将其设置为坐标系原点。

3.选择一个参考方向,可以是北方、东方或其他方向。

4.使用全站仪对参考方向进行测量,得到一个基准方位角。

5.确定需要引点的目标点的方位角。

可以通过计算或其他测量方式得到目标点与基点之间的夹角。

6.使用全站仪对目标点的方位角进行测量,得到该点的坐标。

放线是指根据已知的地面坐标,将其在实地上进行标定的过程。

放线步骤包括了基点标定、放线方向的确定、目标点的放线和放线精度的检查。

具体的放线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已知坐标的基点作为参考点,并将其在实地上进行标定。

可以使用钉子或其他固定物体进行标定。

2.确定放线方向。

可以根据建筑图纸或设计要求来确定放线方向。

3.使用全站仪对放线方向进行测量,得到一个基准方位角。

4.确定需要放线的目标点的坐标。

可以通过设计图纸或计算得到目标点的坐标。

5.使用全站仪对目标点的坐标进行测量,并将其在实地上进行标定。

6.检查放线精度。

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二次测量,并将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以确保放线精度满足要求。

总结来说,全站仪根据引点和放线步骤可以实现地面坐标的测量工作。

通过选择基点、确定方位角和测量目标点的坐标,可以准确地确定地面上各个点的位置。

手把手教你学习全站仪引点、放线

手把手教你学习全站仪引点、放线

手把手教你学习全站仪引点、放线一、全站仪的组成
二、测量的基本概念
已知点:地上有标记,并且有坐标的点称为已知点。

放样:有坐标但地上无标记的点,需要我们按照其设计坐标在实地把点位给标定出来。

测量(数据采集):地上有标记但无坐标,需要我们用测量的方法将其坐标测定出来。

三、放样前的准备
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

4.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

四、案例
现有控制点及项目坐标
引控制点布置图
五、全站仪架设
开机
数据采集
六、项目放样控制图
七、放样。

全站仪的放线大概原理过程

全站仪的放线大概原理过程

全站仪的放线大概原理过程全站仪的厂家很多,主要的厂家及相应生产的全站仪系列有: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TC 系列全站仪;日本TOPCN (拓普康)公司生产的GTS 系列;索佳公司生产的SET 系列;宾得公司生产的PCS 系列;尼康公司生产的DMT 系列及瑞典捷创力公司生产的GDM 系列全站仪。

我国南方测绘仪器公司90 年代生产的NTS 系列全站仪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全站仪的工作特点: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3、能实现数据流;一、TOPCON 全站仪构造简介图1为宾得全站仪PTS-V2 ,图2为尼康C-100 全站仪,图3为智能全站仪GTS-710,图4为蔡司Elta R系列工程全站仪,图5为徕卡TPS1100系列智能全站仪。

二、全站仪的功能介绍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 ,则: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

全站仪放线

全站仪放线

说的不清楚,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一、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

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Δ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ΔD。

8.重复过程7,直到ΔD小于放样限差。

(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Δ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11.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4.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测量放线基本步骤

测量放线基本步骤

放线是工程建设中测量的重要环节,用于确定建筑物、道路、管道等的位置和方向。

以下是测量放线的基本步骤:
1.确定测量任务:首先确定需要测量放线的具体任务,包括确定测量的区域、要放线的
点位、线路等。

2.准备测量仪器:根据测量任务,准备好合适的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平
仪等。

3.确定基准点:在测量区域中确定一个或多个基准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和参考点。

通常
选择地面上的固定点或已知的地理坐标点。

4.设置仪器:将测量仪器设置在基准点上,确保仪器水平、稳定,并校准仪器。

5.放线点位:从基准点开始,根据设计要求和测量计划,使用仪器测量和标记放线点位。

这些点位可以是角点、交点、起始点等。

6.测量角度和距离:在每个放线点位上,使用测量仪器测量相邻点位之间的水平角度和
距离。

7.计算坐标:根据测量角度、距离和基准点的坐标,计算出放线点位的坐标。

8.标记点位:使用标记工具(如地钉、彩带等),在地面上标记出放线点位的位置。

9.检查精度:在放线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交叉检查,确保放线点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0.绘制图纸:根据测量结果,绘制放线图纸,显示放线点位、线路等信息。

11.记录数据:将测量数据、坐标和图纸等记录下来,以备将来使用。

12.实际施工:放线完成后,可以根据放线图纸和坐标进行实际施工工作。

测量放线是一个需要精确操作和仔细计划的过程。

准备良好的测量仪器、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坐标,以及严格遵循测量计划,都是确保放线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测量放线要求

测量放线要求

1.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有检测报告,检测报告过期无效(一年检测
一次,包含全站仪、水平仪、激光垂线仪、GPS等)。

2.放线控制原则:能一尺到位的不建议分多尺测量,长线控制短线,
以大定小,以精定粗、先整体后局部。

3.楼层内轴网控制线轴网不少于3处。

4.结构放线全部剪力墙、柱采用双线控制,控制线与墙、柱定位线
间距300mm,T型柱可将两翼边线延长作为控制线。

5.标高传递建议在建筑物外墙与塔吊上各设一处,便于互相校队,
严禁在钢管脚手架上传递标高。

每月需以场地高程控制基准点对建筑外墙和塔吊上的标高进行复核。

标高传递应经常进行整体偏差检查。

6.阳台反坎、沉箱位置无法弹定位线时,至少弹出墙中轴线;所有
外墙内侧必须有300mm控制线。

7.建筑物大角位置必须弹出距离墙边100mm的垂直度控制线。

全站仪操作方法详细介绍

全站仪操作方法详细介绍

三鼎全站仪操作一、全站仪放线:1、首先对中整平,过后开机2、按“菜单〞键选择“放样功能〞3、按对应的“F2〞键进入放样模式(1) 按“F1〞键设置作业:作业名最好写上当天的日期,便于以后查找(2) 按“F2〞键设置测站:按“F4〞键↓找到“坐标〞,看“坐标〞对应的是“F3〞键,点击进入坐标输入模式,点名输入后回车、X输入后回车、Y输入后回车,高程是地面高程加仪器高度,如果不需要高程的话就直接输入一个数据〔不输的话仪器会提示高程错误〕回车,确定全部输入完毕无误之后,按“F4〞键确认然后进入下一步(3) 按“F3〞键设置后视:选择“F2〞键“坐标输入〞输入方式同〔2〕,让后指挥立尺员把棱镜立在后视点上,竖直,转动望远镜,照准棱镜中心,按“F1〞“测存〞键,仪器会提示“是不是需要多余观测〞,按F1键对应的“取消〞(4) 按“F4〞键“开场放样〞,将放样点坐标输入仪器,输入方法同〔2〕,输入过后沿水平方向缓缓转动仪器,将水平角调成0°0′0″,旋紧水平制动螺旋,也就是说要放样点就在此方向上,指挥立尺员移动棱镜,待水平距离也是0米时就可以已完成此点放样工作〔上面显示的箭头方向既是立尺员要移动的方向,如“↑〞表示他还要向前走上面显示的多远距离,“↓〞表示他还要向仪器方向走上面显示的多远距离。

按面板上“ESC〞一次,退出。

进展下一点放样工作。

二、全站仪测量:1、首先对中整平,过后开机2、按“菜单〞键选择“测量功能〞3、按对应的“F1〞键进入测量模式〔1〕按“F1〞键设置作业:作业名最好写上当天的日期,便于以后查找〔2〕按“F2〞键设置测站:按“F4〞键↓找到“坐标〞,看“坐标〞对应的是“F3〞键,点击进入坐标输入模式,点名输入后回车、X输入后回车、Y输入后回车,高程是地面高程加仪器高度,如果不需要高程的话就直接输入一个数据〔不输的话仪器会提示高程错误〕回车,确定全部输入完毕无误之后,按“F4〞键确认然后进入下一步〔3〕按“F3〞键设置后视:选择“F2〞键“坐标输入〞输入方式同〔2〕,让后指挥立尺员把棱镜立在后视点上,竖直,转动望远镜,照准棱镜中心,按“F1〞“测存〞键,仪器会提示“是不是需要多余观测〞,按F1键对应的“取消〞〔4〕按“F4〞键“开场测量〞,指挥立尺员将棱镜立在要测量点上,照准棱镜中心,按F1测存,或按F2测量,想保存的话再按F3保存,按F2测量时按面板上的“翻页〞,既可以查找到此次测量得到的坐标数据。

铁路测量放线

铁路测量放线

铁路测量放线概述铁路测量放线是指在铁路建设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确定铁路线路的准确位置和坡度。

本文档将提供关于铁路测量放线的详细说明,包括方法、工具和注意事项。

方法1. 选择测量起点:在测量铁路线路之前,首先确定测量起点,通常选择最容易识别和标记的地点。

2. 采用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常用于铁路测量放线。

使用全站仪可以准确测量地面高程和水平角度。

3. 设置测量基准点:在测量起点附近选择一个稳定且易于识别的基准点,作为后续测量的参考。

通过在基准点上设置坐标,可以确保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4. 进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要求,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主要包括测量线路的水平位置和坡度。

5. 校验测量结果:完成测量放线后,应对结果进行校验。

通过测量其他已知点的坐标和高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工具- 全站仪:高精度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和水平角度。

- 测量杆:用于测量地面高程,通常附带刻度尺。

- 钉子和锤子:用于标记测量点。

注意事项- 在进行铁路测量放线时,必须努力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

避免在大风或不稳定的地面上进行测量。

- 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测量过程中不会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 测量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 如有需要,可随时向上级主管或专业工程师寻求帮助和指导。

以上是关于铁路测量放线的详细说明。

通过遵循正确的方法和使用适当的工具,我们可以确保铁路线路的准确放线,为铁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