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报》文论看民国时期(19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申报》文论看民国时期(1919

摘要:以工代赈思想自古代就已萌发,晚晴后期,备受社会慈善家的推崇。民国时期灾荒频发,政府和救灾团体把工赈作为当时救灾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以《申报》上的救灾文论作为研究材料,浅析民国时期以工代赈思想。

关键词:申报;民国;以工代赈;救济思想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08-01

以工代赈指的是政府或慈善团体利用赈款组织青壮年灾民进行

增进社会生产力、铲除灾源等活动的一种救灾方式,是一种消极救济中的积极救济方式①。这种思想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并在荒政措施中付诸于实践。

民国初期第一次则将工赈提高到与急赈同等重要的地位。“今日救死问题之最要者莫如救灾。被灾之省既如是之多而救灾之方法,除临时发赈外,又只有工赈之一途。……工赈问题亦当前之大问题也。②”1919 年,华容、南县、澧县、安乡发生水灾,华容尤其严重。为了赈济灾民,湖南义赈会便把以工代赈列入议事日程。决定“将所存红十字会赈洋分散四乡,兴修溃堤”③。1920 年湘江流域发生水灾,湖南义赈会又用现洋数十万元,收回前押之于英商的机器全副提交湘省,以为开办普通工厂,以工代赈④。

民国历届政府均十分重视以工代赈的救济办法,工赈是“最合科

学原则及最适于实用之救灾办法”⑤,包括疏浚河道、铺设公路、开挖水渠、植树造林、兴办实业等。

在近代灾赈过程中,慈善家们提倡以工代赈,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工赈思想。治河代赈是以工代赈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思想对于减少荒灾的发生,帮助灾民聊以生计起到重要作用⑥,设立实业学校或灾民工厂,组织极贫、次贫之妇女从事发网、被褥及其他物品的制造,扶持农村手工业,帮助灾民自为工作以维持其家计。发动工矿农垦等各方面实业家,增加资本,招募灾民。利用灾工,植树造林,改善植被环境。

这一时期的工赈与传统工赈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一,传统工赈注重的是救灾,是让灾民有饭吃、有活干、不闹事为出发点的,基于官方统治和社会控制的角度;而由华洋义赈会倡导、南京国民政府践行的工赈,则注重于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它使灾民有事可做,有利于对灾民的控制,对国家建设也有积极作用。遵循“以经济的方法,为大量之赈济,不欲养成依赖性质,使人民欲堕穷途的信念”。其二,从工赈项目和形式上看,传统工赈的内容不过局限在浚河修渠、开荒筑路等项目上,带有浓厚的农业生产的色彩;而现代工赈除了传统工赈项目以外,还增设了灾民工厂、灾民学校、植树造林等新形式,带有更多的工业社会的色彩。再者,对工赈有了前瞻性,认为工赈应该是未雨绸缪,谋求长远利益。“筑路治河等本应自治范围之事,未遇偏灾之时,本应先事讲求。及至遇灾而始筹备似已

较晚。”

工赈中的紧要措施主要包括了修堤、浚河、掘井、筑路、灾民工厂、植树造林等形式。各种形式的运用要根据各重灾区的具体情况,“然同一赈也,而各县受灾轻重之不同;同一工也,或宜于修复圩岸或宜于疏通河渠或宜于建筑道路,各县所需之工程又不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是关键。选择项目和技术,就地取材,采用简单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并考虑当地劳动力足以胜任的条件,利用因灾荒造成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进行。

但当时的社会对工赈也有反对声音。保障民工现有的收入能够基本满足生存需求,是灾工工作的基础。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朽性,致使许多项目由于资金投放不足和经办人中饱冒取,“今之办理苏赈,官办、民办、官民合作亦可。关键是筹一钱使民获一钱之利,办一日使灾民沾一日之泽。勿虚设勿滥用,勿中饱私囊。”如果不能清廉赈灾,公布账目,恐怕很难取得人民的信任。

此外,灾工低下的待遇,是导致人民反对工赈的原因之一。如1936 年,江苏灌云县为疏导淮河征工两万人,所发工资每日不到2 角,遇雨停发。灾工最低伙食费难以维持,更谈不上养家糊。5 月17 日,灾工发生了风潮,捣毁工程处,殴打区长、乡长和保长。

当时的舆论界对于这次的工赈风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如报纸上的评论所说:“赈非人民之反对者。人民之反对,第一在惧政府假赈之名而为政治上之活动,且不信任官厅之办赈,”“北省急赈会

的募捐启上,有陆宗兴曹汝霖等列名期间,此二者是国民唾弃对象,怎能获得社会之信用呢?如果真有悔意,则应自斥其私财向国民赎罪”。

以工代赈等赈济思想是晚清义赈群体长期从事赈灾实践的结晶,也是他们对传统慈善观念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它不仅丰富了中国慈善思想的理论宝库,也体现了传统慈善事业向近代慈善事业的转变过程,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①赵玉青.从《申报》相关文论看晚晴(1876-1904年)义赈.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②工赈.申报.民国18年10月19日.

③大公报(长沙).1919年5月27日.

④申报:1920年09月04日.

⑤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报告书.1922年.

⑥刘五书.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