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制措施
氯化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与防护
![氯化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a6644abb7f1922791688e8e7.png)
氯化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与防护以氯原子取代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的过程称为氯化。
如由甲烷制甲烷氯化物、苯氯化制氯苯等。
常用的氯化剂有:液态或气态氯、气态氯化氢和各种浓度的盐酸、磷酸氯(三氯氧化磷)、三氯化磷(用来制造有机酸的酰氯)、硫酰氯(二氯硫酰)、次氯酸酯等。
氯化过程危险性分析与防火要点:(1)氯化反应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决定于被氯化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过程的条件。
反应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大多是有机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如甲烷、乙烷、苯、酒精、天然气、甲苯、液氯等。
如生产1t甲烷氯化物需要2006m3甲烷、6960kg液氯,生产过程中同样具有着火爆炸危险。
所以,应严格控制各种着火源,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氯化反应中最常用的氯化剂是液态或气态的氯。
氯气本身毒性较大,氧化性极强,储存压力较高,一旦泄漏是很危险的。
所以贮罐中的液氯在进入氯化器使用之前,必须先进人蒸发器使其气化。
在一般情况下不准把储存氯气的气瓶或槽车当贮罐使用,因为这样有可能使被氯化的有机物质倒流进气瓶或槽车引起爆炸。
对于一般氯化器应装设氯气缓冲罐,防止氯气断流或压力减小时形成倒流。
(3)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尤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更为剧烈。
例如在环氧氯丙烷生产中,丙烯需预热至3000℃左右进行氯化,反应温度可升至50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如果物料泄漏就会造成着火或引起爆炸。
因此,一般氯化反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冷却系统,并严格控制氯气的流量,以免因流量过快,温度剧升而引起事故。
(4)由于氯化反应几乎都有氯化氢气体生成,因此所用的设备必须防腐蚀,设备应保证严密不漏。
因为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中,通过增设吸收和冷却装置就可以除去尾气中绝大部分氯化氢。
氯化工艺的危险与氯化生产的安全管理
![氯化工艺的危险与氯化生产的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c21b2a6529647d2628526f.png)
210 |
201氧磷等,与水接触后会迅速分 解,此时会有冲料或爆炸事故产生。此类反应过程中,应当避免 将水介质作为冷却剂。而由于氯化反应基本都会生产氯化氢气 体的缘故,故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并容易出现泄漏。表1 归纳了 氯化工艺中常见气体爆炸危险度:
表1 氯化工艺中常见气体爆炸危险度
(1) 导向架导向块焊接问题。因施工质量原因,管道部分 导向架导向块焊接不合理,导向块本应限制管道的径向位移, 导向块安装方向错误或导向块卡主管托底板,导致其限制管 道轴向位移。在预冷过程中,如管道轴向移动将要被导向块卡 死,则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切割挡块或支架。如管道轴向已被 导向块卡死,则需要减少LNG 的进料量或停止LNG 的进料, 根 据 现 场 情 况,切 割 挡 块 或 支 架 后,再 加 大 或 重 新 开 始LNG 的进料。
参考文献:
[1] 仇德朋,陈景生.LNG 接收站卸料系统预冷方案分析[J]. 能源化工,2017 (4): 50-54.
[2] SH 3501—201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
8氯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及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8氯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及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058cc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e.png)
氯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及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一、氯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1氯化原料(1)氯化剂氯化工艺涉及到的氯化剂主要有氯、氯化氢、浓盐酸、氯化亚飒、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等。
氯本身是剧毒化学品,同时又是助燃和遇湿腐蚀性物品;氯化氢气体具有强刺激性和遇湿强腐蚀性;三氯化磷既是氯化产品或中间产品,同时又是一种氯化剂,本身也是危险化学品。
(2)其他原料氯化工艺涉及到的其他被氯化的原料,如甲烷、乙烷、丙烷、丙烯、乙烯、乙烘、乙酸、苯、甲苯、蔡、甲醇、乙酸等,大多为易燃易爆物品。
有的还具有腐蚀性、毒性,如乙酸。
有的本身具有爆炸性,如蔡,遇明火、高热易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其与强氧化剂如辂酸酎、氯酸盐和高镒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2.产品和中间产品氯化产品主要有氯代烷烧、六氯化苯、多氯化蔡、氯乙酸、羊基氯、氯乙烯、一氯化硫、四氯化钛、三氯化磷、五氯化磷等,大多有腐蚀性或毒性,遇高热易分解出腐蚀性气体,苯类氯化产品多为有毒物质。
3.其他氯化工艺常用的催化剂大多为重金属盐类,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如使用不当,易造成重金属中毒,同时废弃的催化剂如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如氯甲烷生产使用氯化锌水溶液作为催化剂;氯乙烯生产使用氯化汞作为催化剂;少数使用有机酸作为催化剂,如氯乙酸生产使用醋酎、乙酸、氯磺酸等作为催化剂。
二、危险性分析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尤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更为剧烈,速度快,放热量较大。
所用的原料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一旦泄漏危险性较大。
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遇水后腐蚀性强。
氯化反应尾气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等。
1.固有危险性固有危险性是指氯化反应中的原料、产品、中间产品等本身具有的危险有害特性。
(1)火灾危险性氯化反应涉及的原料、产品、中间产品等具有易燃性,如乙烘、乙烯、丙烯等为甲类易燃易爆气体,甲醇、乙酸、苯类等为易燃液体,黄磷为甲类易燃固体,黄磷接触空气容易自燃等。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2篇)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14284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4.png)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反应过程,应以有活性物料参与或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释放大量反应热,又在高温、高压和汽液两相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为主要重点、分析研究反应失控的条件,反应失控的后果及防止反应失控的措施。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有卤化、硝化、磺化、氧化、还原、氢化、水解、电解、催化、裂化、氯化、烷基化、重氮化、胺化、聚合、碱熔等反应过程。
一、氧化反应绝大多数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这些反应很多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烯、甲醇、氨等)与空气或氧气参加,其物料配比接近爆炸下限。
倘若配比及反应温度控制失调即能发生爆炸燃烧。
在氧化反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量(即适当的配料比),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也不宜过快。
要有良好的搅拌和冷却装置,防止温升过快、过高。
此外,还要防止由于设备、物料含有的杂质而引起的不良副反应。
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种类很多,虽然多数还原反应的反应过程比较缓和,但是许多还原反应会产生氢气或使用氢气,增加了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从而使防火防爆问题突出;另外有些反应使用的还原剂和催化剂具有很大的燃烧爆炸危险性。
无论是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加氢,都是在氢气存在下,并在加热加压下进行。
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如果操作失误或设备泄漏,都极易引起爆炸。
操作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
厂房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且应采用轻质屋顶。
开设天窗或风帽,使氢气易于飘逸,尾气排放管要高出房顶并设阻火器。
高温高压下的氢对金属有渗碳作用,易造成氢腐蚀,所以对设备和管道的选材要符合要求。
对设备和管道要定期检测,以防事故。
三、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生产染料、药物及某些炸药的重要反应。
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或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俗称混酸)。
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硝化反应速率越快,放出的热量越多,极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
所以硝化反应器要有良好的冷却和搅拌,不得中途停水断电及搅拌系统发生故障。
危险化学品氯化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要点
![危险化学品氯化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cd14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0.png)
危险化学品氯化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要点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物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或对设备设施产生破坏的化学物质。
氯化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证氯化过程的安全性,进行危险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1.危险性分析1.1火灾爆炸危险性:氯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可燃物质和氧气的接触,火焰、火花或高温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1.2中毒危险性:氯化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具有一定的毒性,易对人体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等造成损害。
1.3腐蚀危险性:氯化反应中产生的酸性气体或氯化物可能对设备设施和环境造成腐蚀。
1.4突发事故危险性:在氯化过程中,操作失误、设备故障或不当维护可能引发突发事故,如泄漏、爆炸等。
2.1设备设施的安全设计:氯化过程涉及到不同的设备设施,如反应釜、管道、阀门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设计,确保其能够承受所需的压力和温度,并能隔离潜在的危险品。
2.2环境控制技术:通过对氯化过程中的操作环境进行控制,如采用局部排风系统、气体泄漏监测系统等,可以有效减少氯化物泄漏对环境的污染。
2.3个人防护措施:对从事氯化过程操作的人员,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腐蚀服等,以降低对有毒气体和腐蚀物质的接触。
2.4紧急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故,应制定完善的紧急应急预案。
包括对氯化过程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指导应急演练和紧急处理措施的制定。
3.安全操作要点3.1操作人员素质要求: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并熟悉操作规程和预案,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2涉及的操作步骤:在氯化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步骤:a.确保设备完整,无损伤和泄漏。
b.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安全禁令。
c.在操作中注意使用防护设备,如酸碱中和剂和中和剂。
4.废弃物处理在氯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得到正确处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进行分类、封存、标识和安全运输,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危险化学品氯化反应专项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氯化反应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6d720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危险化学品氯化反应专项应急预案1.情况描述危险化学品氯化反应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化学反应过程。
该反应涉及使用氯化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有害气体泄漏等紧急情况。
2.目标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有效控制危险化学品氯化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3.应急准备工作建立一个应急响应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联系方式。
确定一个紧急求助电话号码,并在显眼位置张贴。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了解应急程序和操作方法。
准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器材,并储存于易于获取的地方。
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4.应急响应流程4.1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响应立即触发火警报警器并迅速呼叫消防部门。
尽量关闭与火源相关的设备和阀门,切断气体或液体供应。
将可能引燃火灾的易燃物移离火源。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同时确保员工安全撤离。
4.2气体泄漏应急响应迅速识别泄漏点,尽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
如果可能,立即切断气体供应,并通知相关人员。
集中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避免进一步暴露风险。
根据泄漏气体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通风、隔离等)。
若有必要,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泄漏源处置或为救援人员提供支持。
5.应急恢复工作在事故发生后,对现场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安全。
清理和处理事故现场,包括处理残留物、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处置。
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6.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包括火灾和气体泄漏等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
对新员工进行应急培训,确保其了解应急程序和操作方法。
氯化操作规程
![氯化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64b5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2.png)
氯化操作规程《氯化操作规程》一、引言氯化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和无机反应中。
为了确保氯化反应能够安全进行并获得良好的结果,制定一套氯化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氯化操作规程。
二、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必须保持整洁、干净,且通风良好。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实验服、耐酸碱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3. 所有实验的操作材料和药品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储存和使用,并及时清理和标识废弃物。
4. 在实验过程中,禁止吃东西、饮水或吸烟等不相关的行为。
三、操作步骤1.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所需化学试剂和实验器材,并检查其完整性和可用性。
2. 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试剂的安全数据表和操作说明书,并了解其物理性质、危险性和风险提示。
3. 氯化反应通常需要配制氯化试剂,必须准确称取和配比所需的药品。
4.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反应进程,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5. 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反应体系的酸碱条件,避免对不稳定材料的暴露和不必要的气体生成。
6. 反应结束后,必须进行相关产物的处理,包括溶剂的回收和废弃物的处置。
四、应急处理1. 在氯化反应中,如遇到化学物品泼溅或喷洒,请立即将被泼溅部位放入清水中冲洗,并寻求及时的医疗救助。
2. 如发生化学品泄漏或火灾,请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包括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报警和启动灭火器具等。
3. 请在发生事故或危险情况时,保持冷静并按照预先制定的紧急救援计划行动。
五、总结氯化操作规程是在进行氯化反应时必须遵守的一套规定,通过合理的实验室安全措施和详细的操作步骤,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人员在进行氯化反应时,应严格遵守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步骤,以免发生危险或产生不良后果。
(完整版)氯气使用安全规程
![(完整版)氯气使用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be44a7f111f18583d05a92.png)
氯化工艺控制方案1、在氯化反应过程中由于氯气不宜储存和控制,一般将其进行分装储存在钢瓶内。
在氯化反应过程中,一般先将液氯钢瓶内的液氯加热气化, 气化后的氯气先进入缓冲罐,然后由缓冲罐进入氯化反应器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得到产品或中间品, 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要进行回收。
2、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在氯化工艺过程中, 由于涉及到剧毒、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物质, 且氯化反应又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放热反应, 使氯化工艺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
( 1)所用的氯化剂氯气本身为剧毒化学品,氧化性强, 一般是加压液化后储存在钢瓶内, 储存压力较高,一旦泄漏, 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 2)液氯钢瓶如果没有进行称重, 当液氯全部气化后钢瓶内压力为负压, 可能会使已经气化的氯气回流,导致发生爆炸事故。
( 3)在液氯气化过程中, 如果气化温度过高, 气化速度就会过快, 氯气可能会回流至液氯钢瓶,也可能使过多的氯气进入缓冲罐而产生超压。
如果压力过高,而缓冲罐没有一定的指示装置和控制装置,可能会发生超压爆炸。
( 4) 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尤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更为剧烈, 速度快,放热量较大。
如果加料速度过快,加热温度过高或过快, 搅拌不及时, 可能会使热量积聚,反应失控,导致冲料, 严重的可致反应釜爆炸。
( 5)在整个氯化工艺过程中, 如果一些故障性氯气、事故性氯气等没有进行回收,可能会导致氯气中毒。
3、氯化工艺过程安全控制方案3. 1 液氯钢瓶称重装置安全控制方案为了防止液氯钢瓶用尽, 需要对液氯钢瓶进行称重自动报警和控制。
为避免气化的氯气倒流,在钢瓶与气化器之间设阀自动切断。
在液氯输送管道上设置排放阀, 接至氯气事故吸收处理装置。
在液氯置自动调节阀门。
当液氯的重量低于设定值时,重量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对自动调节阀发出指令, 自动调节钢瓶放置地点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 并与自动调节阀联锁控制,一旦氯气泄漏浓度超标, 报警主机报警,并切断自动调节阀。
氯化反应过程安全技术 安全工程
![氯化反应过程安全技术 安全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eb20cd83d049649a665846.png)
理化特性
危险特性
甲烷 氯气 盐酸
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 醇乙醚,有微毒性,易燃易爆。引燃 温度537℃,爆炸极限:5.3~15%
黄绿色有毒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 液化,熔沸点较低,沸点:-34.6℃, 可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 味。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及明火有爆炸的危险。与氯气、次氯酸等强氧化 剂接触剧烈反应。
氯化反应过程安全技术
浅谈氯化
1、定义 氯化是指以氯原子取代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的反应,根据氯化反应条件的不同,
有热氯化、光氯化、催化氯化等,在不同条件下,可得不同产品。 广泛应用的氯化剂有:液态氯、气态氯、气态氯化氢、各种浓度的盐酸、磷酰
氯、硫酰氯、三氯化磷等。 2、应用
氯化反应广泛应用于制造溶剂、各种杀虫剂、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原料及中 间体。 3、氯化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1)氯化反应的各种原料、中间产物及部分产品都是有不同程度的火灾危险性。 如烷烃、芳烃等。
与火焰接触会燃烧,并放出光气;在光的作用 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氯化氢和剧毒 的光气在氯甲烷中最易水解成甲酸和盐酸,稳 定性差,450℃以上发生热分解,能进一步氯化 为四氯化碳。
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别的, 无刺激性的气味,熔点-22.9℃,沸点 76.72℃。不易燃,微溶于水,能与大 多数有机溶剂互溶。
CH3OH+HCl=CH3Cl+H2O 反应可在气相中进行,也可在液相中进行。气相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为Al2O3、 ZnCl2/浮石、Cu2Cl2/活性炭等,反应温度340~350℃,压力0.3~0.6MPa。液相 反应是在氯化锌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温度100~150℃。
氯化工艺的安全操作与控制
![氯化工艺的安全操作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23098d91eb91a37f0115c22.png)
氯化工艺的安全操作与控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氯化工艺安全操作与控制一、氯化反应的危险性分析(1)氯化反应的各种原料、中间产物及部分产品都是有不同程度的火灾危险性。
如烷烃、芳烃等。
(2)氯化剂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氯气为强氧化剂,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能与可燃烃类、醇类、羧酸和氯化烃等形成二元混合物,极易发生爆炸。
氯气与烯烃形成的混合物,在受热时可自燃;与乙炔的反应更为激烈,有氧气存在时,甚至在-78℃的低温也可发生爆炸。
(3)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有些温度高达500℃,甚至更高,如反应失控,可造成超压爆炸。
某些氯化反应可自行加速,导致爆炸危险。
(4)液氯气化时高热使液氯剧烈气化,可造成内压过高而爆炸。
工艺操作不当使反应物倒灌至液氯钢瓶,则可能与氯发生激烈反应引起爆炸。
(5)氯化氢吸收装置如发生故障,不能完全被吸收,大量氯化氢逸出会造成中毒事故及腐蚀事故的发生。
(6)氯气缓冲罐若不定期排放三氯化氮,可能因三氯化氮积聚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氯化反应的安全技术要点(1)车间厂房设计应符合国家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应严格控制各种点火源,车间内电气设备要防爆,通风良好。
易燃易爆设备和部位应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本岗位采用自动控制、自动报警、自动泄压等方法以提高安全度,并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
(2)最常用的氯化剂是氯气。
在化工生产中,氯气通常液化储存和运输,常用的容器有储罐、气瓶和槽车等。
储罐中的液氯进入氯化器之前必须先进入蒸发器使其汽化。
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把储存氯气的气瓶或槽车当储罐使用,否则有可能使被氯化的有机物质倒流进气瓶或槽车,引起爆炸。
一般情况下,氯化器应装设氯气缓冲罐,以防止氯气断流或压力减小时形成倒流。
氯气本身的毒性较大,属剧毒化学品,须避免其泄漏。
在使用、储存场所设置碱水事故应急池,在有氯气泄漏的场所应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器。
液氯氯气生产及使用环节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液氯氯气生产及使用环节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08fba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f.png)
氯气生产、使用环节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氯气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具体风险?应该如何防控?要充分认识氯气泄漏中毒的风险氯气是一种常温下呈淡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
防止氯气中毒,就是要防止氯气泄漏。
一是防止设备、管路设备不完整引发泄漏。
内蒙古乌海市一家企业氯气管道8个螺栓只上4个螺栓,造成氯气大量泄漏。
该公司氯气管道改造工程没有向有关部门报批,无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
工程改造完成后,又未按规定对压力管道进行打压试验。
企业对氯气生产和使用装置管路或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会造成氯气的管路、管件或设备严重腐蚀,日积月累将导致氯气通过氯气管路锈坏的环节泄漏。
因此,氯气系统的设备、阀门和管道在连接安装前,要清洗、干燥处理,阀门要逐台做耐压试验,管道应按设计规范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二是防止检修环节管控不当发生泄漏。
2017年7月,金川集团液氯充装站管道检修作业,现场实际动火人为非安全作业证指定的动火人,在未经监护人现场确认的情况下,误割正常使用的2#液氯管道,造成液氯泄漏,两人受伤。
液氯生产系统的设备、管道检修时,应制定检修方案,开展作业安全风险分析(JSA),明确检修管路的位号;切断氯气气源、泄压、置换,同时切断传动设备、控制仪器和仪表的电源,并上锁、挂警示牌,经气体分析合格并检查确认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检修;检修时应有专人监护,若需动火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三是防止非金属材质失效引发泄漏。
氯气具有高毒性,泄漏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氯气管道的材质必须可靠及耐用。
但笔者发现,部分企业用氯设备、管道采用玻璃材质。
玻璃虽然对氯气有非常好的耐受性,但由于玻璃管道本身易碎,且管口连接处密封可靠性不高,其耐压性也有局限,因此一般不建议作为工业氯气管道的主材使用。
要充分认识氯气的强氧化性和腐蚀性风险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质、氢氧化钠、油脂、氢、金属、碳酸钠等很多物质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氯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制措施
![氯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cd113ca80eb6294dd886cd9.png)
- 如果一个液体氯化产物从液体相中相分离出来通过“分离”。
当有机反应物的水溶液氯化时,后面这种情形是频发的,
因为氯化产物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初始的反应物差。
三氯化氮的危害
• 分子式中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胺、酰胺、氰化物)用氯气 氧化生成不稳定的氯胺。最终得到十分不稳定的三氯化氮。 三氯化氮仅微溶于水并且能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十分敏
氯气暴露限值
暴露浓度 暴露极限
0.2-0.35 ppm
1-3 ppm 5-15 ppm
闻到气味(可产生一定的耐受性)
轻微的钻膜刺激,可忍受1小时 中度上呼吸道刺激
30 ppm
40-60 ppm 430 ppm 1000 ppm
立即产生胸堵、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
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30分钟以上死亡 数分钟内死亡
• 当氯气通入或鼓入一个含反应物及/或溶剂的液相中,在气
相中的氯气释放可以与反应物、产品、溶剂或者反应混合物
蒸气形成一个易燃混合物。这里与其它氧化工艺比较惰化是 困难的,因为氧化剂是鼓入液体反应的。
氯化反应中的气相爆炸危险 (续)
• 建议尽可能将气相组分控制在燃烧范围外。不同的方法被 采用:
- 通过降低工艺温度来降低燃料蒸气压使得该燃料蒸气浓度低
氢或者由氯气与烃制造氯化溶剂;大多数的事故发生是当反
应器在正常运转中,预热气体进炉子时。
氯化反应中的气相爆炸危险(续)
• 当氯气和一种燃料在催化剂床反应时,误操作将导致催化剂 烧坏及/或在催化剂床前或后气相爆炸。这确定燃料气体在 氯气中燃烧极限值是有意义的,可使得通入的燃料气体在
正常工艺条件下不在燃烧范围内。
及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
避免这类由于氯化反应诱导期发生的事故,在容许大量 的未反应氯气溶解在液相中前,反应开始前应核实检查。
液氯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及防范措施
![液氯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95773fb4daa58da0114ac3.png)
氯气有氧化性 ,与氧 气类 似 ,能够助燃 ,可燃物如果遇到 氯气可发生燃烧 ,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
液氯使用过程 中在气液分离 器中容易 富集三氯化氮 ,三 氯化氮量过高时 ,可能 发生 爆炸 ;三 氯化 氮 比氯 的氧化性 更 强 ,可与油 品、橡胶 等有 机物 可发 生强烈 反应 。容器 受 日光 照射 、碰撞 刚易发生爆炸 。
液氯使用时需要设置接人装置,必需的装置包括连接管道 、缓
液氯汽化 、缓 冲 、氯化或用氯容器 设置压力监测装置 ,将
冲罐、气化器、匀涌汾离 器等。在有氯存在的场所易发生中毒 、火 缓冲罐氯 气压力 、液氯 流量 、反应 釜压力 、温度等信号远传到
灾 攒}等危险事故。其中最常见的是氯气泄漏中毒事故。
反应。湿 氯能与 多种物 质反应 ,如氯化 。氯 能溶于水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入氯气可造成呼 吸道发 生严 重 的炎症 。在 肺 中可发生淤 血
1.2 危 险特 性
和 水 肿 。
氯气 在空气 中不燃 。氯与 氧 的性质 类 似。可燃 物均 可 3 安全对 策措 施
在氯气 中燃烧 。氯 气可 与易燃 气体 或蒸 气形 成爆 炸性 混合 物。氯气能与丙酮 、乙醚 、氨 、天然气 、氢气 、烃类 、金 属粉 末 等猛 烈反应 ,甚至 发生爆 炸 。氯 可腐 蚀多 数金属 、非 金属 物
2.1 液氯(氯气)中毒
控制室 ,并设置缓 冲罐压 力 、反应 釜压 力 与液氯流 量电磁 阀 联锁 。压 力或温度 过高时 ,自动停止液氯供给或汽化。
氯气 的毒 性很 强 ,属 剧 毒 物质 。液 氯一 般 充装 在 钢 瓶 3.2.2 建筑通风措施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ac373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5.png)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一、火灾、爆炸(1)氯化单元以氯原子取代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氯化反应。
氯气的毒性很大,要防止设备泄漏。
本项目用以氯化的原料是黄磷,属于易燃固体。
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一定要控制好反应温度、配料比和进料速度;反应器要有良好的冷却系统;设备和管道要耐腐蚀,因为氯气和氯化产物的腐蚀性极强。
①氯在常温下为气态,氯在空气中不燃烧,但能助燃,氯气能与许多混合物反应发生爆炸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管道中的氯气呈液态,冬天气化甚慢,有时需加热,以促使氯的气化。
加热应用温水,切忌用蒸汽和明火,以免温度过高,液氯剧烈气化,造成内压过高而发生爆炸。
停止通氯时,应在气化器尚未冷却的情况下关闭出口阀,以免温度骤降,氯气体积缩小,造成物料倒灌,形成爆炸性气体。
②液氯储罐至氯气缓冲罐部位属液氯气化区,操作不当、气化器中积存大量液氯,气化温度过高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③氯气缓冲罐没有定期进行排污,导致溶解在液氯的三氯化氮积聚在缓冲器底部,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④氯气缓冲罐压力显示仪表失灵,导致氯气缓冲罐压力过高,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⑤氯气计量器失灵,氯气缓冲罐显示仪表失灵,违反操作规程,如果反应物料进料比例不正确,氯气过量,将会反应生成五氯化磷,进而五氯化磷与黄磷急剧反应发生危险,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因此生产中应防止氯气过量,生产中不能断黄磷供应。
⑥黄磷计量错误,三氯化磷回流控制不当,导致氯化釜中氯气过量,生成五氯化磷,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⑦冷却水水温过高、冷却水流量不足、冷却水中断,导致氯化反应釜的反应热不能及时移走,引起反应釜超温、超压,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⑧三氯化磷本身不燃,但遇水猛烈分解,会引起冲料或爆炸。
所以要防水。
如氯化反应操作失误,使水进入反应釜,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⑨氯化反应釜温度、压力显示失灵,导致氯化反应釜超温、超压,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熔磷单元①黄磷是一种高度易燃物质,在30℃时,直接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火灾和爆炸。
8氯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及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8氯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及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cf39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2.png)
8氯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及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1.危险介质:(1)氯气:氯气是8氯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危险介质。
氯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较大的伤害。
高浓度的氯气可导致窒息和危及生命。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用于中和产生的盐酸,以维持反应的pH值。
然而,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同时,氢氧化钠与脂肪酸反应会产生热量,可能导致爆炸。
(3)盐酸:在8氯化过程中,氢气通过与盐酸反应产生HCl。
盐酸是一种强酸,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此外,盐酸与氢气发生反应会产生氯化氢气体,它具有剧毒和腐蚀性,对呼吸系统有严重影响。
(4)氯化铁:氯化铁用于催化反应,促进8氯化过程的进行。
然而,氯化铁是一种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同时,氯化铁与水会反应产生氢气,可能导致爆炸。
2.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1)氯化反应:8氯化过程中的氯化反应是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危险性较高的过程。
氯气和热量反应产生HCl,这样的反应具有剧烈的爆炸性。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氯气的流量和反应温度,防止过热或爆炸。
(2)蒸馏过程:8氯化过程中的蒸馏过程用于分离产物和副产物。
在高温下,盐酸和水会发生可燃混合物反应,可能导致爆炸。
此外,如果温度控制不当,盐酸蒸发后会与氯气反应,生成可燃的氯化氢气体。
(3)废气处理:8氯化工艺产生的废气中含有氯化氢等有毒气体。
正确配置和操作废气处理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这些有害气体的泄漏和排放。
此外,废气的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高温和高压,需要进行适当的安全措施。
(4)设备维护:在8氯化工艺中,设备的维护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设备磨损、泄露或腐蚀可能导致危险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或其他意外事故。
因此,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现象,对维护和保养工作要进行相关培训。
综上所述,8氯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包括氯气、氢氧化钠、盐酸和氯化铁。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主要集中在氯化反应、蒸馏过程、废气处理和设备维护。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ce3bb0d4d8d15abe234ef8.png)
氯化工艺控制方案1、在氯化反应过程中由于氯气不宜储存和控制,一般将其进行分装储存在钢瓶内。
在氯化反应过程中,一般先将液氯钢瓶内的液氯加热气化, 气化后的氯气先进入缓冲罐,然后由缓冲罐进入氯化反应器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得到产品或中间品, 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要进行回收。
2、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在氯化工艺过程中, 由于涉及到剧毒、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物质, 且氯化反应又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放热反应, 使氯化工艺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
( 1)所用的氯化剂氯气本身为剧毒化学品,氧化性强, 一般是加压液化后储存在钢瓶内, 储存压力较高,一旦泄漏, 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 2)液氯钢瓶如果没有进行称重, 当液氯全部气化后钢瓶内压力为负压, 可能会使已经气化的氯气回流,导致发生爆炸事故。
( 3)在液氯气化过程中, 如果气化温度过高, 气化速度就会过快, 氯气可能会回流至液氯钢瓶,也可能使过多的氯气进入缓冲罐而产生超压。
如果压力过高,而缓冲罐没有一定的指示装置和控制装置,可能会发生超压爆炸。
( 4) 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尤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更为剧烈, 速度快,放热量较大。
如果加料速度过快,加热温度过高或过快, 搅拌不及时, 可能会使热量积聚,反应失控,导致冲料, 严重的可致反应釜爆炸。
( 5)在整个氯化工艺过程中, 如果一些故障性氯气、事故性氯气等没有进行回收,可能会导致氯气中毒。
3、氯化工艺过程安全控制方案3. 1 液氯钢瓶称重装置安全控制方案为了防止液氯钢瓶用尽, 需要对液氯钢瓶进行称重自动报警和控制。
为避免气化的氯气倒流,在钢瓶与气化器之间设阀自动切断。
在液氯输送管道上设置排放阀, 接至氯气事故吸收处理装置。
在液氯置自动调节阀门。
当液氯的重量低于设定值时,重量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对自动调节阀发出指令, 自动调节钢瓶放置地点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 并与自动调节阀联锁控制,一旦氯气泄漏浓度超标, 报警主机报警,并切断自动调节阀。
浅谈氯化工艺的危险性与工艺自动化控制设计
![浅谈氯化工艺的危险性与工艺自动化控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121d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3.png)
45氯化是将氯原子引入化合物分子中的反应,包括氯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氯化工艺,氯化反应一般为放热反应,反应过程较为剧烈,通常所用的原料大多具有燃爆危险性,而常用的氯化剂氯气本身又是剧毒化学品,氧化性强,储存压力高,一旦泄露危险性较大,氯气中的杂质三氯化氮等又容易累积继而引发爆炸危险,鉴于此氯化反应的设计,应该根据反应的特点结合国家危险工艺的要求精心设计,确保设计的本质安全。
一、项目概况某单位新建一套香料[4-甲基-5-(β羟乙基)-噻唑],简称硫噻唑生产线,采用氯气钢瓶供气,氯化釜间歇反应,是以 2-乙酰-γ-丁内酯(以下简称丁内酯)和氯气为原料,碳酸氢钠为催化剂,在低温的条件下反应制得中间体 3-氯-2-乙酰-γ-丁内酯(氯化产物);反应方程式(放热反应)该反应使用的氯化釜为 2000L 的搪瓷反应釜,由专业厂家生产制作,氯化釜的操作过程为:自计量罐加入纯水、2-乙酰-γ-丁内酯,由管道通入氯气,约 60h 通完,通氯过程中保持釜内温度 10±2℃,釜底取样口测试反应物料PH 值,达到要求即为反应终点,反应完成后打开反应釜真空管道阀门抽出未反应的氯气去氯气吸收装置,静置分层后有机相去下步反应,水相去蒸溶剂。
二、生产工艺及过程控制简述液氯气化:使用的氯气来自液氯钢瓶,气化时,因为使用充装量为 500kg 和 1000kg的气瓶,气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固定。
(充装量为 50kg 和 100kg 的气瓶,使用时直立放置,并有放倾倒措施);气化采用≤40℃的温水加热,不应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气瓶,并设置气化水温实时监控超温联锁切断上水等,气瓶与氯化反应釜之间设有缓冲罐,并设有膜片压力表与氯气进口管线上的调节阀形成调节回路保持供气稳定,液氯气化器、氯气缓冲罐均设置排污阀,定期排污去气化间内的应急碱池,并定期测量三氯化氮的含量,含量不应大于60g/L,否则需增加排污次数和排污量。
氯化反应:自气化系统稳压调节后氯气由管道输送至车间的氯化反应釜内,通氯前加入纯水、丁内酯、碳酸氢钠(催化剂)等介质,开启氯化釜搅拌并将冷冻水通入反应釜夹套内降温至 0℃后再通入氯气,由于是放热反应,降温会使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过程较慢, 当PH=3~4 时,即达到了反应终点,停止通入氯气,打开真空系统将釜内未反应的氯气抽至碱液吸收系统后,釜内静置分层后有机相即为中间产品,反应过程夹套始终通入冷冻水保持低温。
氯化反应的危险因素
![氯化反应的危险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dcedb0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5.png)
氯化反应的危险因素
氯化反应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 氯化物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物质,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刺激和灼伤,并可能导致化学灼伤。
2. 氯化反应通常涉及高温和高压条件,这可能导致反应物的不稳定性增加,进而引发爆炸和火灾。
3. 一些氯化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如氯气、氯化氢等。
这些气体有毒性很高,可导致窒息和呼吸系统损伤。
4. 氯化反应涉及有机物和氯化剂的反应,这可能产生剧毒的氯代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对人体有害,可导致中毒和长期致癌作用。
5. 氯化反应中使用的氯化剂如氯气、三氯化铁等都属于腐蚀性物质,不慎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刺激或灼伤。
为了减少氯化反应带来的危险,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穿戴化学防护服、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此外,保持工作区域清洁和良好的通风也非常重要。
氯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制措施25页PPT
![氯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制措施2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fb98240975f46526d3e132.png)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氯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 制措施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马 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沪高速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
2005年3月29日,一辆液氯槽罐车在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交通事故, 引发罐内液氯大量泄漏,造成29人死亡,43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住院 治疗,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京沪高 速(宿迁—宝应)约110公里关闭20小时。
氯的危险
• 氯是腐蚀性的
- 它能灼伤湿的身体表面,如眼睛、鼻子、喉咙、肺及湿的皮 肤,因为它与水分反应形成有害的酸。
• 重复暴露不会产生免疫性及耐受性
- 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氯中可能会导致肺功能逐渐减退。 - 单次暴露于高浓度氯中可能导致同样后果。
氯的危险(续)
氯气暴露限值
暴露浓度
暴露极限
0.2-0.35 ppm 闻到气味(可产生一定的耐受性)
氯化反应的种类
• 与氧十分相似 ,氯通常在一系列化工工艺中用作氧化剂, 它与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反应生产出氯化产品或中间体。
• 氯气涉及一系列广泛的工艺包括在反应炉中或有催化剂时的 气相反应;在一个流化床进行的固/气反应;在一个填充柱 中进行的气/液反应;在一个间歇式工艺或者一个连续工艺 中通过将氯气通入液相中的气/液反应。
8小时最大允许加权平均浓度
1 ppm
短时间(15分钟)最大允许暴露浓度
10 ppm or more
立即对生命及健康产生危险的浓度
氯化反应主要危险
• 氯化反应是化学工业多种工艺的一部分,以无机化学及有机 化学方法来制造化工产品、特种化学品、农药及医药。
• 氯化工艺的危害包括:
- 气相爆炸 - 失控反应或凝聚相的热爆炸
• 氯气的反应发生可没有催化剂,存在催化剂或者进行光化学 反应。
氯气与氧气的区别
• 与纯氧相比较,氯气更具有反应性。 • 气相有机蒸气与氯气混合物的自燃温度比那些有机蒸气与氧
气混合物更低。 • 自然光能分解氯分子产生活泼的氯自由基。许多氯气的反
应接近常温就可以进行。 • 铁在氯气中的燃烧能在比100℃稍高的温度下开始。
三氯化氮的危害
• 分子式中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胺、酰胺、氰化物)用氯气 氧化生成不稳定的氯胺。最终得到十分不稳定的三氯化氮。 三氯化氮仅微溶于水并且能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十分敏 感的浓厚的油状物。液体三氯化氮能导致爆炸。
• 三氯化氮能通过含氨离子的水溶液氯化来获取。
1811 年 , 三 氯 化 氮 第 一 次 由 法 国 化 学 家 皮 埃 尔 ·路 易·杜隆(Pierre Louis Dulong )(1785-1838) 通过氯 化氯化铵溶液取得。在研究时发生了两次爆炸,炸瞎 了他的一只眼睛,还炸坏了他的一只手。
什么是氯?
• 纯的氯有两种形态:气体和液体。在压力下氯气容易被液化。 典型地,商用的氯钢瓶含有压力下液化的氯气。
• 氯气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强烈的、刺激性的及渗透性的味 道。在空气中氯气浓度超过1000ppm,会产生绿黄色。氯 气在空气中低浓度时是无色的。氯气比空气重2.2倍,趋向 于向下流动并汇聚在较低区域。然而,风及天气将影响氯气 云的扩散,它将向所有的方向扩散,甚至是向上部。
氯化反应中的失控反应危险
• 反应引发的延迟 • 反应混合物不稳定 • 产生不稳定类的化合物如:氯胺、三氯化氮、氯亚硝基混合
物(亚硝酰氯) • 遇氯化反应在水溶液相中进行时,不稳定的化合物分层或分
离,由于氯化反应产物比初始的反应物在水中有较低的溶解 性
氯化反应工艺中凝聚相的热爆炸危险
氯是一个强氧化剂。氯气及有机燃料的混合物可能具有高 的能量并且不稳定。含氯凝聚相的不稳定性能出现在不同的工 艺条件下:
重庆天原“4·16”爆炸事故
2004年 4月15日21:00,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氯冷凝器列管 腐蚀穿孔,造成含铵的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生成大量三氯化氮。4月16 日凌晨发生排污罐爆炸,将地面炸出1个长9m、宽4m、深2m的坑。此次 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
• 当氯气通入一个液相反应混合物,氯化反应可能不会立即开始; 这时氯气就会累积在反应混合物中,当反应混合物中的氯气浓度 已经很高时,氯化反应可能突然开始,并导致严重的失控反应以 及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 避免这类由于氯化反应诱导期发生的事故,在容许大量 的未反应氯气溶解在液相中前,反应开始前应核实检查。
- NCl3 + 6 NaOH = N2 + 3 NaClO + 3NaCl + 3 H2O - NCl3 + 3H2O= NH3 + 3 HClO
三氯化氮的危害(续)
• 三氯化氮的主要富集点:
- 液氯气化器 - 气化后的氯气缓冲罐
• 避免三氯化氮累积的方法:
- 定期排尽液氯气化器中的残液 - 每周排尽氯气缓冲罐中的积液至碱池
氯化反应中的气相爆炸危险
• 当氯气与燃料气相混合,气体爆炸危险是存在的。燃料可以 是氢气、一种溶剂或有机蒸气、氨气等。
三氯化氮的危害(续)
• 2NCl3= N2 + 3NCl2+ 4659.8 KJ • 三氯化氮是一种呈淡黄色或琥珀色的光敏性粘稠液体,密度:
1.653g/cm3,熔点< - 40 ºC,沸点< 71ºC,自燃自爆 点95ºC,NCl3微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三氯化磷、四 氯化碳、氯仿、氯苯等。三氯化氮在氯气中的体积占5%~ 6%时,就可能爆炸。 • 三氯化氮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遇碱液迅速分解。
1-3 ppm 轻微的钻膜刺激,可忍受1小时
5-15 ppm 中度上呼吸道刺激
30 ppm
立即产生胸堵、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
40-60 ppm 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430 ppm 30分钟以上死亡
1000 ppm 数分钟内死亡
氯的危险(续)
氯气浓度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效应
氯气浓度
效应
0.5 ppm
氯化反应工艺中凝聚相的热爆炸危险(续)
• 当氯与一种有机燃料在液体混合物中反应,可能得到高浓度 不稳定的取代产物。这种工艺是危险的,一般有两种情形:
- 如果一相分离出来通过“分离”。
➢ 当有机反应物的水溶液氯化时,后面这种情形是频发的, 因为氯化产物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初始的反应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