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 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2020高中地理: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知识点梳理

2020高中地理: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知识点梳理自转运动1、方向、周期、速度:(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V=2πcosΦR(周长)/24小时(时间)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

判断晨线和昏线。

(图略)(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

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

规律: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E、算时区:经度数/150(四舍五入)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和零时经线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730E——1350E)(3)产生偏向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点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示例)注:由于南北纬66°34′是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所以南北纬66°34′称为南北极圈。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空间(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时间(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示例)二、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即夏季为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为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

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例)五带: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据此划分为五带。

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五带的划分注: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知识拓展: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2)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情况相反。

(3)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手写

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手写

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手写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以恒定的速度围绕太阳公转,完成一次公转的时间为一年。

地球的公转不仅影响了地球的季节变化,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地球公转的知识点。

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一年,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公转周期是365.24天(或365天5时48分46秒),被称为一年。

地球的公转速度大约是每秒30公里,这个速度是一个恒定的速度,不会改变。

地球公转的原理地球公转的原理是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足够大,使得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地球公转的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且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轴之间的夹角是倾斜的。

这个倾斜造成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太阳照射角度发生了变化。

因此,地球的公转给地球带来了季节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太阳最靠近的地方时,这一时刻被称为地球的近日点,并且此时太阳照射角度最大,这时对应的半球经历了夏季;相反,地球公转到距离太阳最远的地方被称为地球的远日点,此时太阳照射角度最小,这时对应的半球经历了冬季。

地球公转与日历地球公转也对日历产生了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因此我们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来制定了日历。

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历法,但都是基于地球的公转周期来确定一年的长短,并以此来划分时间。

地球公转与气候地球的公转也对气候产生了影响。

地球不同位置受到太阳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不同,造成了地球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不同经度和纬度地区的气候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对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利用以及人类生活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地球公转与生物地球公转对生物也产生了影响。

地球的季节变化会导致不同植物的生长季节不同,动物的繁殖和迁徙也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因此,地球的公转对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生态系统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地球的公转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地球的公转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地球的公转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 说明地球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地球公转的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自转周期: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约每日1度。

知识点2:黄赤交角(1)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到导致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直射点不断移动。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的范围。

也决定了发生极昼极夜地区的范围。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并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即二者之和为90°。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回归运动的周期:1个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注意恒星年比回归年长)知识点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角(1)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形成的的夹角,一天当中地方时为中午12点太阳高度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由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决定的,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运用: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①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①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①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

地球公转知识点

地球公转知识点

地球公转知识点
地球公转指的是由于太阳系内行星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而围绕太阳系中心运动的一种现象。

由于太阳引力的存在,使得地球不断向太阳系中心旋转,从而产生公转运动。

地球公转有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1、公转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指地球绕太阳系中心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一个公转周期的时间。

一般来说,地球每绕太阳系中心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365.2422天,即一年时间。

2、公转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指地球绕太阳系中心的运动方向,一般来说,地球绕太阳系中心的运动方向是从赤道面上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运动。

3、公转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指地球绕太阳系中心每小时运动的距离,一般来说,地球每小时绕太阳系中心运动的距离大约是29.78公里,即每小时大约可以走完一圈。

4、公转的轨道:地球公转的轨道也称为“轨道”,是指地球绕太阳系中心运动的路径,一般来说,地球绕太阳系中心运动的路径是一个椭圆形,距离太阳系中心的距离称为“椭圆轨道焦距”。

5、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上季节发生变化,而这种季节变化又会影响气候变化,导致天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6、公转带来的日夜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上的日夜发生变化,即太阳升起来,则昼夜变换,而太阳落下去,则昼夜又相反,从而影响到人们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总之,地球公转是太阳系内行星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而围绕太阳系中心运动的一种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我们了解宇宙的重要知识点。

地球公转知识点简单总结

地球公转知识点简单总结

地球公转知识点简单总结一、地球公转的规律地球公转是按照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做运动的,公转轨道基本上是绕着一个叫做近日点的地方公转,这个地方叫做近日点,这个地方到太阳的距离是最近,整个椭圆轨道的长轴自然也规定了公转是逆时针的。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个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一年分为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在地球南半球的季节跟北半球是相反的。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呈一定的倾斜角,这个倾斜角是23.5°。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所以离太阳近的时候速度要快些,远离太阳的时候速度慢些。

地球公转轨道一周最大距离距离太阳约为1.52亿千米,最小距离约为1.47亿千米,所以地球公转速度有所不同。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季节变化、地球昼夜交替和公转速度差异等。

1.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造成了地球在公转中不同地区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

在一个地区,当地球轴倾斜使得阳光照射更加倾斜时,冷暖空气的温度分布就不同,因此造成了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

2. 地球昼夜交替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在公转过程中会交替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这种昼夜交替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

3. 公转速度差异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因此在公转过程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公转速度有所不同。

地球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公转速度就越慢。

三、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公转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自然环境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产生的基础。

1. 生物生长地球公转的季节变化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温和光照等自然条件有所不同,这种气候条件的变化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有着重要的影响。

季节变化促进了生物的生长和繁衍。

2. 天气气候地球公转影响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光照等自然条件,从而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

季节变化以及地球昼夜交替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二地理地球公转图知识点

高二地理地球公转图知识点

高二地理地球公转图知识点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现象,是地球运动的基本运动之一。

地球公转图是用来表示地球公转运动的图形,在地理学科中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二地理中地球公转图的知识点。

一、地球公转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轨道绝大部分呈近似椭圆形,其轨道形状接近一个椭圆,但并非完全是椭圆,而是近似椭圆。

地球的公转轨道也不是完全闭合的,因为会受到其他行星的引力的影响。

地球绕太阳公转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公转周期是365.25天,也就是一年的时间;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被称为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上有两个极点,分别是南极点和北极点。

二、地球公转图的表达形式及解读方法地球公转图通常使用二维平面图来进行表达。

在地球公转图中,通常使用椭圆形的轨道来表示地球的公转轨道,而太阳则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椭圆的长轴被称为远地点线,而短轴则被称为近地点线。

在地球公转图中,通过标示地球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可以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标尺可以表示不同月份或日期,而地球的位置可以通过一个箭头或圆点来表示,箭头指向的方向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三、地球公转图的解读与应用通过观察和解读地球公转图,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地球离太阳较近的时候,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强,这时候对应的地区会进入夏季;而地球离太阳较远的时候,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弱,这时候对应的地区会进入冬季。

地球不同位置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不同,是导致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2. 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太阳的位置,太阳照射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则处于暗处。

太阳直射的地区是白天,而非直射的地区则是夜晚。

通过对地球公转图的观察,可以了解不同时间点上的昼夜变化情况。

3. 反映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地球不同位置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根据地球公转图可以观察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六年级地球公转知识点

六年级地球公转知识点

六年级地球公转知识点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六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公转的原因、轨道特征和对生物和气候的影响等。

下面将分段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球公转的原因地球公转的原因是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

太阳是地球周围最大的物体,其大质量吸引着地球不断围绕其运动。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地球与太阳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轨道。

二、地球公转的轨道特征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被称为椭圆轨道。

椭圆轨道有两个焦点,而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处。

地球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道周期为一年,即365.25天左右。

三、地球公转对生物的影响地球公转对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经历四个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达远日点时,地球离太阳较远,会使得气温较低,进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迁徙。

相反,在近日点时,地球离太阳较近,气温较高,适宜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

其次,地球公转还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收获时间。

不同季节,地球公转带来的阳光照射角度和时间长度都不同,这影响了地球各地的气候和季节变化,进而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种植和发育。

最后,地球公转还会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公转引起地球表面的水体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的作用,形成了潮汐现象。

潮汐现象对于海洋生物和部分海岸地区的居民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地球公转对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特征,地球不同季节所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是不同的。

当地球某一地区正对太阳时,阳光照射角度较大,太阳能的辐射量较高,气温也较高。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的赤道地区气温较高的原因。

同时,地球公转还导致了地球不同纬度气候的差异。

地球近赤道地区因为阳光照射面积较大,温度较高,所以气候较热带。

而地球远离赤道的地区,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小,辐射量较少,气温也较低,形成寒带气候。

总结:六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总结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总结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球自转。

1. 定义。

- 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 方向。

-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 周期。

- 恒星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它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点,地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

-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360°59′所用的时间,时间为24小时。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天的时间。

4. 速度。

- 角速度:除极点外,地球上各点的角速度均为15°/小时。

极点的角速度为0。

-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千米/小时;两极点的线速度为0。

计算公式为v = ωr(v是线速度,ω是角速度,r是该点到地轴的距离)。

5.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交替。

- 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即昼半球和夜半球;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 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 地方时。

- 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

- 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地点。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遵循东加西减原则,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法,在西边用减法;经度差为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判断方法为: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拇指指向即为物体偏转方向。

高一地理地球的公转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的公转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的公转知识点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和方式,这是我们熟知的地球运动之一。

地球的公转包含了许多有趣且关键的知识点,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以及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首先,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椭圆形的。

地球的公转轨道并非一个完美的圆形,而是更接近于一个椭圆形。

这意味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并非始终相同,而是在一年之中有所变化。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对地球的季节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地球的公转速度并非始终恒定。

地球绕太阳的速度是变化的,不同时间段的速度有所不同。

地球在近日点(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点)附近移动较快,而在远日点(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点)附近移动较慢。

这一变化确保了地球在地球运动周期内的平均速度相对恒定。

另外,地球的公转轨道倾角是有一定程度的。

地球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的赤道面之间有一个约23.5度的倾角。

这一倾角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当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北半球将进入夏季,而南半球则会进入冬季。

相反,当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北半球将进入冬季,而南半球则会进入夏季。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的两个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原因。

此外,地球的公转轨道并非完全相同。

地球的公转轨道会慢慢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地球的“进动”。

地球的进动是由于其他天体对地球公转过程的扰动所引起的。

这种进动现象导致地球公转的轨迹相对于背景星座有所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不同星座在一年之中变化的原因。

最后,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5天。

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然而,地球的公转周期并非完全为365天,而是约为365.25天。

为了弥补这一差异,我们在闰年中增加了一个额外的一天,即我们所熟知的闰年的2月29日。

综上所述,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和方式。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速度是变化的,倾角存在,并且会发生进动现象。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解释了季节变化、星座变化以及闰年的出现。

地球自转和公转考点小结

地球自转和公转考点小结

一、考试说明1.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

2.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知识要点归纳(一)地方时1.地方时的划分①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7.5°,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③中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成东一至东十一区、西一至西十一区。

④东经172.5°~180°,西经172.5°~180°,各7.5°分别被称为东12区、西12区,合起来成为一个区。

即东西12区。

2.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做区时。

3.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而北京的经度大约在东经116度。

4.计算步骤:①已知一地求另一地;②求时差(经差);③东加西减。

5.地方时的计算:每15度为一小时,每一度为4分钟。

(二)日界线的判断地球上两天的分界由180°和该图中24点(即0点)的经线构成。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旧的日期到新的日期的线为该图24点经线,另一条为180°。

(三)地球自转的方向1.自西向东转,即沿着纬线方向自转的前方为东方,自转的后方为西方。

2.北极点地区因为只有一个方向——南方,所以在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四)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1.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运动的轨迹称为黄道,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在其中一个焦点上。

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的时候,为每年的七月初,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公转的速度较慢,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的时候,为每年的一月初,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初中地理地球的公转运动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球的公转运动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运动
•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成为公转,周期为365.25天。

黄赤交角: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始终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地球四季的变化。

回归线:
地球上南、北纬23°26′的两条经纬圈。

北纬23°26′称为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

南纬23°26′称为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线。

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4′)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

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地球的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转;
2.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
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与太阳的直射点位置:
五带划分的示意图:
•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运动知识点

地球公转运动知识点

地球公转运动知识点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作为我们生活的星球,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从地球公转的原理、轨道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球公转的原理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原理是基于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地球受到太阳对其的引力作用,同时地球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地球保持在一个椭圆轨道上运动。

地球公转的力学原理是保持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动力学平衡。

二、地球公转的轨道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轨道。

根据开普勒定律,地球公转轨道的离心率很小,近似为一个椭圆,而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孤立的轨道,其轨道面被称为黄道面。

地球绕黄道面旋转的周期为一年。

三、地球公转的影响因素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和轨道是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离心率很小,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变化并不明显。

此外,地球公转的轨迹也受到其他行星的引力干扰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较小。

四、地球公转的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运动是导致地球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地轴倾斜的缘故,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角度,导致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和气候发生变化。

地球公转的季节变化是周期性的,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五、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公转运动对我们的生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有规律可循,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同时,地球公转也让地球能够接收到来自太阳的光和热能,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六、地球公转的相关探索地球公转运动是人类科学探索的对象之一。

通过观测和测量地球公转的轨道、周期等参数,科学家得以更准确地了解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和地球的位置。

此外,通过对地球公转运动的研究,还能够对地球气候变化、季节变化等现象进行深入的认识。

专题4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 知识点整理

专题4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 知识点整理

(度)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字母 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字母 ,目前为
(度 )
3 月 21 日,太阳直射在 赤道 ,为 春分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北
移动;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在
,为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9 月 23 日,太阳直射在
,为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在
,为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
,全球昼夜等长
长。
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

,且越向北 越
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 夜 ,且越向北 越长。
(2)季节变化规律: 冬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北半球昼渐
夜渐
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南半球昼渐
夜渐
专题 4 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
【知识梳理】
一、地球公转方向、周期、速度
1.概念:地球绕
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恒星年:


回归年: 日

4.速度: 近日点,
月初,速度较
远日点,
月初,速度较
分 秒( 真正周期) 分 秒(通常使用的日期)
5.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地轴是字母 赤道面是字母 地轴和赤道面的夹角为 黄道面是字母
3. 四季更替
在气候统计上,北半球的许多国家把:
季。
月划为春季;
月划为夏季;
月划为秋季;
月划为冬
南半球的季节 与北半球相反 4. 五带划分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 1 概念:太阳高度在正午时达到一天的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H)

七年级地球的公转的知识点

七年级地球的公转的知识点

七年级地球的公转的知识点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运动。

在这个运动中,地球呈现为绕着一个椭圆轨道运动,并且外围常有一些卫星在伴随移动。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地球公转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公转轨道1.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而太阳则是这条轨道的一个焦点。

2.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轨道,具体表现为一部分绕近点(离太阳最近的点)的细长椭圆,和一部分绕远点(离太阳最远的点)的扁圆形轨道。

3. 地球的公转轨道与黄赤交角的影响,地球在不同时间的公转速度不同。

二、地球的公转周期1. 地球以公转轨道绕太阳一周需要的时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一般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在365天左右。

2. 其中,由于阳历年的一年328.2422天,因此一年12个月的长度是不平均的。

3. 人类明确地知道地球的公转周期是4,320,000倍的1秒。

三、地球的公转速度1.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不同时间是不一样的. 由于地球赤道和南北极地区之间的差异所以会受到黄赤交角的影响。

2. 由于地球的公转速度,即便在一天之内,地球的相对位置也是不同的。

3. 在地球赤道上,地球的公转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670公里,而在北极和南极则大约是每小时1000公里。

四、公转对地球的影响1. 对于地球的季节来讲,公转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地球所接受的太阳光不同,便会有不同的季节。

2. 公转对于地球上空气的流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引起了大规模的气候变化。

3. 公转带来的高潮与低潮的影响导致了海洋的潮汐。

总结:地球的公转是一个重要的现象,为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创造了物理和空气的环境。

此外,它对地球的季节变化、气候、以及自然环境中的其他许多变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端,地球位于椭圆的焦点处。

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有四个关键时刻: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和冬至点。

这些时刻分别对应着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等气候现象的发生。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轨道的一半是近地点,一半是远地点。

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现象,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公转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它是根据轨道上太阳的位置而不断变化的。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越远,公转速度就越慢;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越近,公转速度就越快。

因此,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对地球的气候和季节有重要影响。

地球公转还带来了四季变化。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上太阳的位置不同造成的。

当地球公转轨道上太阳在春分点附近时,地球南北半球距离太阳相对均匀,此时为春季;当太阳在夏至点附近时,地球北半球靠近太阳,南半球远离太阳,此时为夏季;当太阳在秋分点附近时,地球南北半球距离太阳相对均匀,此时为秋季;当太阳在冬至点附近时,地球北半球远离太阳,南半球靠近太阳,此时为冬季。

二、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长度为24小时。

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它是根据地球的构造和形状而不断变化的。

地球自转的速度不仅因地球自身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还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影响而不断变化。

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使得地球表面的风、云、水流、地质构造等现象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地球自转不均匀性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地球的章动和岁差现象。

章动是指地球自转轴的摆动,它使得地球的赤道倾角不断发生变化。

岁差是指地球公转轨道的变化,它使得地球公转轨道的倾角不断发生变化。

地球自转不均匀性还带来了地球的各种气象现象,如气旋、台风、龙卷风等。

初中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1. 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运动。

2. 公转的速度: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26分又54秒。

3. 公转的轨道:地球绕太阳的轨迹是一个椭圆形,轨道上有近日点和远日点。

4. 公转的轨道倾角:地球公转轨道与黄道的倾角是23.5°。

这个倾角是地球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

二、地球公转的原理1. 几何学原理: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因是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使地球一直受到太阳的吸引而绕太阳运动。

3. 惯性原理:地球原本是在太空中惯性运动的,由于太阳的吸引,使得地球的运动轨迹发生了变化,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三、地球公转的影响1.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和轨道倾角的改变,导致地球不同季节的日照面积和日照时间不同,从而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2. 昼夜交替:地球公转使得阴影区和日照区不断变换位置,导致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

3. 年份的确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的时间单位。

四、地球公转的测定方法1. 天文学方法:通过观测太阳和星等的位置变化,借助恒星固定的位置和太阳的视差,可以确定地球的公转周期和速度。

2. 卫星技术方法:通过人造卫星的轨道运动观测,可以测定地球的公转周期和轨道参数。

五、地球公转的意义1. 为了认识地球运动规律:地球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地球公转的规律是认识地球运动规律的重要途径。

2. 为了农业生产:地球公转使得季节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时间具有重要影响。

3. 为了天文学研究:认识地球公转规律对天文学研究和空间探索有重要意义。

总结:初中地球公转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原理、影响、测定方法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和意义,同时也能够为我们观测天文现象和认识地球运动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希望以上总结对初中地球公转的知识点能够有所帮助。

地球公转知识点

地球公转知识点

第三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I.必记知识全览 (3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数据1.地球公转的周期。

2.黄赤交角。

一、1.365日6小时9分10秒2.23o26′二、必记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二、1.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上,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昼达到最长;南半球相反。

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考点详解精剖细解入市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1)轨道: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并非位于椭圆的正中心,而是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正因为如此,日地距离并非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不断地变化。

我们把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那个点叫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那个点叫远日点。

在具体判断时,如果能明显看出日地距离的远近,则根据这一距离来判断远、近日点如图3—2;如果不能,则要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来决定,如图3—1,地球位于B位置时,北极点倾向太阳,因此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故B位于远日点附近;同理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北极点倾离太阳,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故D位于近日点附近。

(2)方向: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都为自西向东。

一般来说,我们常在公转轨道上用逆时针方向的箭头来表示。

(3)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0o)所花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做一个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但是我们日常以太阳为参照物,认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叫做一个回归年。

(4)速度:由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它受到太阳的吸引力的大小也不断变化,离太阳近时,受到的引力大,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反之在远日点附近时,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比较小。

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考题1 (典型例题)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图3—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公转轨道是正圆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一月初C.地球从A点出发再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动到南回归线的时间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考题1点拨: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知识点1.公转周期:地球完成一次公转周期大约是365.25天。

为了弥补闰年和公历之间的误差,每四年增加一个闰日,称为闰年。

但每100年中的闰年仍然有误差,所以每400年中有3个不增加闰日的年份。

2.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称为黄道面。

黄道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倾角约为23.5度,所以地球的轨道并不完全位于赤道平面上。

3.距离变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不断变化的。

近日点是地球离太阳最近的点,约在1月3日左右,距离约为1.47亿千米。

远日点是地球离太阳最远的点,约在7月4日左右,距离约为1.52亿千米。

这种变化导致了地球不同季节的产生。

4.径向速度:地球的径向速度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沿椭圆轨道的速度。

地球在近日点时速度最快,约为每小时30.3千米,而在远日点时速度最慢,约为每小时29.3千米。

5.公转方向:地球的公转是沿着逆时针方向,也被称为东行运动。

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致,使得地表上的物体似乎是由东向西移动的。

6.公转对日照的影响:由于地球的公转,北半球和南半球在不同的时间里更接近太阳。

这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

当北半球斜向太阳的时候,北半球就是夏季,而南半球则是冬季。

相反,当南半球斜向太阳的时候,南半球就是夏季,而北半球则是冬季。

7.公转与地球倾斜度: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地球自转轴之间的倾斜度是地球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黄道面倾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照射的经度和纬度都会发生变化,导致了气候的不同。

8.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78千米,每小时107,200千米。

这个速度相对较快,但对于人类来说,地球的公转速度并不明显,因为我们随地球一起运动。

总结: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基本运动形式。

它的周期、轨道、距离变化、径向速度、方向以及对日照和季节变化的影响都是研究地球运动的重要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和太阳系的运动规律。

地球公转的高考知识点

地球公转的高考知识点

地球公转的高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地球公转的高考知识点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
【知识梳理】
一、地球公转方向、周期、速度
1.概念:地球绕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恒星年:日时分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日时分秒(通常使用的日期)
4.速度:
近日点,月初,速度较
远日点,月初,速度较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地轴是字母
赤道面是字母
地轴和赤道面的夹角为(度)
黄道面是字母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字母
黄道面与
赤道面的
夹角为字母,目前为(度)
3月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为春
分,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6月22日,太阳直射在,
为,此后太阳直射点向移动;
9月23日,太阳直射在,为,此后太阳直射点向移动;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为,此后太阳直射点向移动;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
(1)概念:太阳高度在正午时达到一天的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H)
(2)纬度变化规律: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降低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降低
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降低
(3)季节变化规律:
在任何时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并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全球昼夜等长
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夜,且越向北越长。

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夜,且越向北越长。

(2)季节变化规律:
冬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移动,北半球昼渐夜渐
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移动,南半球昼渐夜渐
3.四季更替
在气候统计上,北半球的许多国家把:
月划为春季;月划为夏季;月划为秋季;月划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4.五带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