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分析5700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1b9c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e.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摘要】作业成本法是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我国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展望了作业成本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作业成本法对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作用。
未来,我国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实现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企业管理、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实践案例分析、优势、局限性、发展趋势、完善。
1. 引言1.1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的重要性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准确核算,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成本控制的范围内进行。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和成本的分配,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环节的成本构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作业成本法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估,通过对各个作业部门的成本和产出进行对比分析,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各个部门的绩效情况,进而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2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作业来分别核算成本,通过将生产过程拆分成若干个作业,从而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所消耗的成本和资源。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包括: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成本较难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企业,如定制化生产企业;作业成本法能够实现成本的精细化核算,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不同作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作业成本法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成本透明度和分配公平性,避免不合理的成本分配,从而更好地激励员工创新和工作积极性。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053c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4.png)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其精细化的核算方式和对间接费用的合理分摊,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将简要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其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核算流程以及优势。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包括其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还能为相关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我们期望能够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思想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模式,而是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面,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最终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准确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其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驱动因素多元化:作业成本法认为,成本的驱动因素不仅仅是数量,还包括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因素,如批次、时间、质量、服务等。
这些多元化的成本驱动因素使得成本计算更为精确,更能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
成本分配的因果关系: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分配的因果关系,即成本对象(如产品、服务或客户)消耗作业,而作业又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abc8cd10a6f524cdbf8512.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励,成本管理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作业成本法作为企业成本管理发展过程中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满足了现代社会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需求,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企业进步和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现状及困难,以及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意义,并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这对于推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企业发展应用一、引言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称ABC ),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根据各项作业费用的消耗情况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上创新和发展的。
在现代化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作业成本法能够有效的对企业预算、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成本进行计算,在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中,作业成本法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成为了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意义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需求。
为了能够更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成本管理上就必须要加以创新,在这种环境下,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作业成本法主要是通过对作业活动进行动态的追求,合理的分配企业各项作业费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业成本法改变了传统成本法中用人工工时等作为唯一标准去分配全部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能够有效的合理的分配间接费用,同时作业成本法解决了传统成本法中成本核算信息失真的现象,使企业成本核算更加的准确,更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同时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利润。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现状和困难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我国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中,在成本管理方面,企业不断的寻求新的管理方法,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实施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b500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7.png)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实施引言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和控制企业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方法。
它通过将成本分配给生产活动或作业,从而更精确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本文将简要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该方法在我国企业的实施情况。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作业分类: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不同特征,将作业进行分类。
例如,一个制造企业可以将作业分为原材料采购、生产线加工和产品包装等。
2.成本池:每个作业分类都会形成一个成本池,用于收集相关的成本。
成本可以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到间接费用等多个方面。
3.作业成本分配:根据作业的特征和需要,将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作业。
这通常通过设定成本分配基准或关键因素来完成。
4.作业成本记录:对每个作业进行成本记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作出管理决策,评估作业效益以及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情况分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实施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高成本管理精度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确化。
在我国企业中,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发展的迅速变化,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提高竞争力。
调整企业生产结构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从而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在我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根据成本构成来决定是否进行产品或服务的调整。
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并优化生产结构。
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
在我国企业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可能会面临成本较高和利润较低的情况。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分布情况,并进行成本与收入的对比和分析。
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企业可以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00ab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4.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对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其特点作业成本法指的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方法。
其特点是精确反映各个生产环节对成本的贡献,有利于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能和经济效益,也有助于企业决策和管理。
在我国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制造企业为例,作业成本法可以通过设定作业成本中心、确定作业成本汇率和作业成本控制点等方式,将产品成本分解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部分,进而计算出各个环节的成本,指导企业生产和管理。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企业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有些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难以有效管理成本;有些企业对作业成本法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缺乏应用经验和案例。
三、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1、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成本核算不准确是作业成本法应用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成本核算,避免出现随意添加或删除成本项的情况。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成本控制不力是作业成本法应用中的另一个难题。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成本控制方法和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点和成本指标,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加强成本控制与生产控制的协调和配合,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成本。
3、进一步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水平对于那些对作业成本法尚不熟悉或应用不够成熟的企业,应该加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积极开展盘点和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推动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总之,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但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加强应用研究和推广。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bca1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a.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主要用于测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进一步用于制定价格、投资和生产决策。
在我国企业中,作业成本法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
作业成本法的简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按照制造或生产流程分配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能够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而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例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
作业成本法通过将这些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我国的制造企业中,作业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确定产品成本。
在汽车制造行业,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来确定每个型号汽车的生产成本,以便定价和制定生产计划。
在服装制造行业,企业也会使用作业成本法来确定不同款式服装的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
作业成本法也被用于服务行业,例如餐饮业和酒店业,来确定不同菜品和客房的成本,以便确定价格和进行经营决策。
作业成本法有着许多优势,使其成为我国企业中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之一。
作业成本法能够准确地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使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定价和投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能够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成本控制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成本管理和效率提升。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尽管作业成本法有着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作业成本法需要较为复杂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对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有一定的要求。
作业成本法在面对多样化和定制化产品时,可能无法准确地分配成本,导致成本估计的偏差。
作业成本法只能提供静态的成本信息,而无法提供动态的成本信息,使其在长期决策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作业成本法在面对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稳定的生产环境时,可能无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影响企业的决策质量。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8e310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3.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财务会计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主要用于计算企业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岗位产生的成本。
在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制造业企业中,由于产品种类繁多、材料配件复杂、生产过程控制相对复杂,因此作业成本法尤其适用。
以下是在我国企业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情况:
1. 生产企业:在生产企业中,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
通过该方法,企业可以对每个生产岗位进行成本分析和评估,了解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各成本项目的比例,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2. 加工业企业:在加工业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掌握加工成本。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项目,以加工量为基础,按照不同的加工流程和工序进行成本核算,从而计算出加工每个产品的成本。
3. 贸易企业:贸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需要对商品的成本进行核算。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根据所销售的每种商品类型、成本构成进行成本核算,从而在采购时能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总之,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f735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d.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成本的技术,其原理是把制造成本划分到批量化生产中的“作业”上。
作业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与特定的产品、部件或者批次相关联。
作业成本法主要用于计算和分配间接制造费用,以便更准确地核算成本和进行成本控制。
1. 企业规模较大的制造型企业中较多应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制造型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更注重精细化管理,因此更多地应用了作业成本法。
这些企业往往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复杂,需要更加精准地掌控每一道工序的成本情况。
作业成本法能够将间接制造费用按照作业耗用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2. 部分企业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偏差尽管作业成本法在一些企业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在一些企业中,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作业的界定不清晰,导致成本分配不准确;二是对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不够科学,使得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偏离实际情况。
这些问题导致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引发了成本管理混乱的局面。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效果1. 提升了成本核算的精度和准确性作业成本法把各项间接制造费用按照作业的实际耗用情况合理分配到产品上,使得产品成本的核算更加精准和准确。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管理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过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增强了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能力作业成本法的引入,使得企业更加关注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通过对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异常,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保障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这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使得企业管理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产品成本结构和成本构成,为企业的定价、产品结构优化、生产计划制定等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7422f65a8102d276a22fd2.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产品成本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无法反映出特定情况下的产品消耗情况,为企业的控制和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
目前,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仍非常传统,不能满足企业价值链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就要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思想,精细化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本文对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经营资源成本较高、工作过程控制不够合理、企业成本核算不能满足产品盈利能力需求、成本分配的操作流程不够科学等,并提出加强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耗用资源;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015[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022-02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今企业的首要任务。
要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加强对成本的有效管理。
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合理规划企业发展目标,使企业在复杂外部环境下持续发展。
作业成本法通过对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提高产品成本分配的准确性,给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可靠、准确、完整的成本信息,为改进企业生产提供相对准确的经营决策参考。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企业内部环境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并促使企业调整成本结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1 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1.1 作业成本法的内涵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和基本对象的生产成本计算方法,简称ABC法。
作业成本法包括作业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管理,是对所有作业活动的动态追踪,主要有计量作业以及成本对象的成本,通过良好的操作过程和有效的资源评价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97b0aa10661ed9ac51f353.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分析摘要作业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方法在世界上许多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业成本法显示出传统成本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在以制造企业为主体的行业需求上也越来越强烈。
由于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产品成本结构,间接费用比重大幅度上升,同时,产品的个性化使间接费用的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渐失相关性。
传统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导致重大的成本扭曲,影响企业正确进行战略决策。
因此,处于激烈竞争氛围之下的企业,制定各种各样的战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作业成本法成为企业战略强有力的支持工具。
本文在分析作业成本法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指出作业成本法还未在我国企业全面推广应用,进而分析了影响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实施的多方面原因。
然后又结合案例从管理和操作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从企业内、外部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企业竞争力;应用IAbstractActivity-based costing arises in the 1940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by many enterprises in the world. Enterprises have improved their management level, increased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achieved good economic result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Along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today, the ABC show unmatched advantages by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cost. What’s more, thedemand of it is more and stronger in the industry which makes create enterprises as the mainstay. Because of high technology's application to production, the cost structure of products changes. Products' overhead costs surge, what's more, because of products’ pers onality, overhead costs are not relative to direct labor cost any more, consequently, the traditional cost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are challenged and traditional costing is no longer suitable to the new environment that leads to businesses' making wrong decision. So, with the global competition becoming tenser, businesses must make lots of strategies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Under that background, ABC theories become strong supplementary tools of business strategy.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which company can use ABC,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ABC in China's enterprises and suggests that ABC has not yet fully applied in China's enterprise. It also analyses what impact on ABC theory’sapplication. With a case, this article shows the emerging issuesfrom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aspec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BC method in Chinese enterprises. Finally, discuses measures from some aspects to promote the ABC method in Chinese enterprises.Key Words: Activity-based costing; enterprises’competitveness; applicationII目录引言...................................................................... .. (1)一、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状...................................................................... .. 2(一)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 ..................................................................... ........... 2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 (3)1(应用现状分析 ..................................................................... .. (3)2(影响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实施的原因 ........................................................... 4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一)管理层面的问题 ..................................................................... .. (5)1(缺乏战略支持 ..................................................................... .. (5)2(制度制约 ..................................................................... . (5)(二)操作层面的问题 ..................................................................... .. (5)1(成本动因太多 ..................................................................... .. (5)2(有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没有体现出明确的目的 (5)3(成本库和作业中心内部缺乏管理 (5)4(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 (5)5(过分强调标准成本 ..................................................................... (6)三、案例分析...................................................................... (6)(一)公司简介及问题的提出 ..................................................................... ........... 6 (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 . (6)1(依据生产流程归集建立各个作业 (6)2(把资源费用分配至各个作业 ..................................................................... .. 63(确定主要作业,构建同质成本库 (7)(根据选择的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 ....................................... 7 45(分配费用至产品,计算产品成本 (7)(三)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对比 (7)1(两种方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 .. 72(两种方法对产品定价决策的影响 (8)3(两种方法对取舍定单决策的影响 (8)(四)该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总结 ....................................................................81(作业成本核算系统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成本数据和完整的成本信息 (8)2(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要以完善的计算机系统为基础 (8)III3(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应注意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8)四、推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具体措施.................................................... 9 (一)建立有助于作业成本法推广的外部环境 .................................................... 9 (二)建立有助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内部环境 (10)(三)结合企业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 11 参考文献...................................................................... (13)致谢...................................................................... (14)IV引言当今社会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迅速转化的社会,其中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是其核心,它将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e47b7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1.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分析(1)技术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纷纷将高新科技应用于生产领域,使企业生产经营高度计算机化、自动化、网络化。
高新技术的应用,造成整个社会中服务业比重上升和制造业比重下降,也造成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活动比重上升、制造活动比重下降和直接生产工人锐减。
这必然使得产品成本中可直接追溯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比重下降,而那些不能直接追溯又必须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如制造费用的比重却大幅度上升。
因此,可以说实务界的客观需要最终促成了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发展。
(2)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日益追求个性化,传统的生产力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
消费者追求个性的后果是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被小批量或单件生产所取代,因而适时制便应运而生。
由此,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并直接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形成和发展。
(3)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ABC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对间接制造费用主要采用了多元化的分配标准。
如果没有现代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多元化的分配标准所带来的庞大计算工作量将使作业成本法很难付诸实施。
进入80年代以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为ABC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适合作业成本法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近20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得到了迅速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整体的装备水平仍然很落后,能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领域的企业为数很少。
另外,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依靠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存在,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高。
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看,企业的生产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传统的大规模、少品种批量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因此,作业成本法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还未形成。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0be1fa7375a417876f8f11.png)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
如果没有现代电子计算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所带来的庞大计算工作量将使作业成本计算法难以真正付诸实施。
进入80年代后,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在成本计算方法上实行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作业成本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分析1.正确地反映了制造费用与半成品或产成品的关系,提供较为准确的半成品和产成品成本的信息。
2.作业中心的划分可以详细分析制造费用的增减变动原因,有利于管理决策,便于采取措施加强对制造费用的控制。
3.对作业中心的考核拓宽了责任会计的运用,按作业中心来划分和考核责任中心的业绩更为切实可行。
1.作业中心的划分有一定难度,与成本动因无直接相关的制造费用还要选择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作业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成本法的准确性。
2.增加了成本计算的工作量,加大了核算成本。
二、应用作业成本法要注意的问题1.技术基础。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使我国不少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已进入世界领先领域。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能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领域的企业为数很少,企业整体的装备水平仍然很落后。
据有关部门对钢铁、石化、电力等15个行业的调查,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为5到10年,关键技术差距更大。
工业设备中技术经济性能比较先进的只占 1/3,近1/5已经老化,超期率近40%。
因此,适时制和弹性制造系统的实施目前缺乏相应的技术基础,适合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制造环境还未形成。
2.社会背景。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6b9e0bba0d4a7303763a85.png)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作者:刘思成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1期刘思成随着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高度自动化给制造企业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相应的,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因此,为了准确核算企业产品成本,为企业作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和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业成本法便应运而生,它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法而不断地被推广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目标是把所有为不同产品提供作业所耗费的资源价值测量和计算出来,并恰当地把它们分配给每种产品。
(一)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的前提认为企业制造费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因生产产品所必需的各种作业所驱动的,它的基本核算程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资源成本和作业,就是将与企业间接费用发生有关的作业活动进行分类,依据企业生产过程划分合理的作业中心;第二步:将资源分配到作业,根据作业耗费的实际资源或者按合理的分配标准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企业的各个作业;第三步: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以主要的、直接的、容易获得的成本动因为基础,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中的间接费用分配到各种产品中从而计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优势1.作业成本法是产品消遵循“资源-作业-产品”主线,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间接成本发生,这样对形成产品成本进行全方位的索本求源,使企业了解更全面的成本信息。
2.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最大的不同是对间接费用的处理上,它按引起间接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将之分配到各产品,这比传统的以直接人工、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等单一的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更具有科学性,大大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fa986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7.png)
2016年8期总第815期一、作业成本法概述1.作业成本法特点作业成本法是由美国会计学家科勒在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和罗宾在《正确计量成本才能作出正确决策》论文中详细阐述了有关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作业成本法跟传统成本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当我们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传统计算法会依次对直接和间接费用进行核算,而作业成本法则是通过划分成本库的形式,把直接和间接费用都当成产品消耗作业付出的代价,而不是单独核算,然后根据相互之间内在联系的不同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库,再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其中最科学的是依据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
作业成本法为了使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能够产品对象化,会建立多个成本库,同时利用多样的成本动因,这使产品成本能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消耗资源情况,并增加成本的可归属性,同时也方便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
(2)作业成本法并不是就成本而论成本,而是通过对产品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的追踪,更加有效地计算成本。
从前因层面看,成本由作业引起的,这要追踪到产品的各个设计环节;从后果层面看,作业的完成耗费的资源以及耗费的资源产生的价值应该是对等的。
2.作业成本法基本程序首先是确定主要作业。
我们先要考虑企业的哪些作业活动会产生间接费用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产生间接费用较多、生产环节较重要的要求确认合理的作业中心。
其次是进行资源成本分配。
合理的资源成本分配能提高作业效率,所以我们要根据作业需要的实际资源和资源成本分配标准把资源成本合理地分配给各个作业。
再次是把作业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即按作业动因把完工产品所耗费的各项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最后计算产品成本,计算分配给某产品的各项成本进行并合并汇总。
3.作业成本法应用条件企业具有以下特征才适用作业成本法:(1)在全部制造过程中成本占用率方面,间接费用比直接费用高;(2)生产工艺过程较复杂,作业环节较多;(3)各产品的技术层次区别较大;(4)生产批量小且产品种类多;(5)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且较好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6)高级管理层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有更高追求。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18bf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8.png)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在企业中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它是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合理定价、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好处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它的核心原理在于将成本分摊到不同的作业上,以便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作业辨识:首先需要将企业的作业进行辨识,确定每个作业的范围和内容。
作业可以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提供服务的一个环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界定。
2. 成本归集:针对每个作业,需要将直接和间接成本进行归集。
直接成本是能够直接与作业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作业相关联的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间接人工等。
3. 成本分配:在成本归集的基础上,需要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到各个作业上。
通常可以采用人工工时、机器使用时间、作业的数量等指标来进行分配。
4. 成本计算:最后针对每个作业,根据归集和分配的成本来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通过以上的核算过程,作业成本法可以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定价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制造费用等。
通过对产品成本的准确核算,企业可以合理定价,保证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竞争力。
2. 作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对不同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通过对成本的详细核算,可以找出作业中存在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进而进行调整和控制。
3. 决策支持:作业成本法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a39afb04a1b0717fd5dd50.png)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摘要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来看,会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作业成本法精确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准确详细,不仅提高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成本可追溯性,使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更加合理,而且该法有利于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效益;决策AbstractJob is costing the core and the basic object, product costs or service costs are the sum of total cost .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in accurate cost information to improve business processes, for resource decisions, product pricing and portfolio decision-making to provide better information, etc., have been widely praised. Activity-Based Costing application, raising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enhancement, with a clear role in promoting the long term will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raise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so as to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ctivity-Based Costing precisely the scope of an indirect cost allocation, providing a more precise and detailed cost information not on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ost allocation and cost of traceability, so that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decision-making and product pricing is more reasonable, and that the law is conducive to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will help enterprises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Keywords:Activity-Based Costing; cost; effectiveness; decision-making目录1 引言 (1)1.1研究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1)1.2国内外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 (1)1.3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思路与方法 (1)2 作业成本法概述 (2)2.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2)2.2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效益、特点 (3)2.3 作业成本核算处理程序的构建 (3)2.3.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3)2.3.2作业的鉴定 (3)2.3.3成本库费用的归集 (3)2.3.4成本动因的确定 (4)2.3.5成本动因费率计算 (4)2.3.6成本库费用的分配 (4)2.3.7产品成本的计算 (4)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 (4)3.1管理观念问题 (4)3.2内外部环境问题 (5)3.3人员素质问题 (5)3.4技术基础问题 (6)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存在问题的因素 (6)4.1不发达的信息系统影响了信息的收集 (6)4.2没有取得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认可 (6)4.3企业人员素质及应用硬件上的障碍 (7)4.4高额的初期投入让许多企业却步 (7)4.5作业成本法在适用范围和核算方法上存在局限性 (7)5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推行的应对措施 (8)5.1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念和意识 (8)5.2建立有助于成本法实施的内外部环境 (8)5.3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8)5.4实行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并行的方针 (9)结束语 (10)主要参考文献 (11)致谢 (12)1引言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比传统的以“产品”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在层次上大大的深化了,是企业管理上一个重大的革命性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分析学生姓名:学号:院部: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完成日期:内容摘要:近一、二十年来,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同时给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由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发展到现代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在我国研究与推广作业成本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应用目录一、绪论 (1)(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1)(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5)(一)应用状况 (5)(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 (6)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存在问题的因素 (8)(一)不发达的信息系统影响了信息的收集 (8)(二)没有取得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认可 (9)(三)企业人员素质及应用硬件上的障碍 (9)(四)初期投入较高 (10)(五)作业成本法在适用范围和核算方法上存在局限性 (10)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推行的应对措施 (10)(一)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念和意识 (11)(二)建立有助于成本法实施的内外部环境 (11)(三)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12)(四)实行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并行的方针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5)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分析一、绪论(一)作业成本法概述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就是领先制造科技的使用,其次就是领先管理观点的宣传以及执行。
作为成本管理方法之一的作业成本法是成本控制方面的又一新领域,许多国内外学者都曾进行过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40 年代初,当时最早提出的概念是“作业会计”1,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作业会计的是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不过,最初对作业成本法(简称 ABC)做出清楚诠释的是哈佛大学的专家罗宾•库珀(Robin Cooper)以及罗伯特•卡普兰,1987 年上述专家所开展的分析让作业成本法得到了全面的关注。
其在明确成本数据、改良运作流程、为资源决策以及产品定价和组合方案上准备了充足的信息,因此得到了良好的现实效果,因此,作业成本法得到了大众的重视。
现在,全球大部分规模庞大的企业逐渐使用作业成本法来改变之前的会计成本管理体系,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业成本系统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大部分企业执行作业成本法的关键目标就是处理费用扭曲问题,执行作业成本法可以为产品定价准备更加准确的费用资料、改变成本管控1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作业会计的认同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为适应新技术革命和适时制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积极研究和推行一种新的成本管理会计制度——作业会计(Activity Ac-counting)以及监管、加深对成本动因的了解、开展全面的业绩评估以及十分准确的客户盈利性研究。
因为之前的成本管理系统无法满足目前的现实需要,所以需要使用全新的方式来变革成本管理,以便得到全新的发展,因为作业成本法不只可以让公司高效地开展成本管控,此外还可以在决策中激发现实影响,尤其是在因为成本数据不真实,对公司后续发展造成影响的时候,作业成本计算法就变得更加关键。
比如某产品制造工艺程序繁杂,生产困难,使用之前的传成本统计方式无法把难易情况不同的产品费用差距直接展现出来,所以会影响后续的成本决策。
作业成本会计让责任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变成现实,开展责任会计的时候,有关人员依照可控要求把公司内部机构或组织划分成各个责任中心,利用对上述中心的探究统计出责任费用。
现在,在国内责任会计和目前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的融合问题还需要我们后续分析。
从成本计算的角度分析,责任成本的核算和生产成本的核算也难以结合。
主要是因为两者没有较好的结合点。
责任成本依照内部机构或组织开展划分,但是生产费用主要是将成本项目当做前提依照工艺流程进行积攒,双方无法吻合。
但是在作业成本会计中,作业本质上就是责任中心,作业成本就是责任成本。
作业就是和具体工艺流程以及制造组织方式全面融合的,作业设定以及规划,和生产机构的特征以及工艺特征全面结合。
从上述层面进行探究,作业费用的本质是统计责任费用,是统计产品的费用。
如此,利用对作业费用的统计,不只可以满足最终责任费用管控的目标,还可以完成财务会计计算、监管费用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通过造成费用出现的动因来设置各个中心,依照各个中心组建成本库。
制造费用分配要求从单标准转变成多标准,全面提升制造费用活动的精准性。
作业成本法就是更家宽泛的成本法,此外在上述方式中,全部成本都是变化的。
依照生产科技以及生产机构的各个特征,在使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时候融合此类方式。
开展当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其宏观环境出现了显著的变动,为了适应上述变动公司需要使用对照的方式,才可以达到当代企业制度的现实需要。
因为实施此类体制的公司通常是在之前国有公司的前提上发展而来的,所以有大部分问题需要处理。
比如公司产品费用持续提升,经济收入持续降低。
在上述环境中,公司需要马上处理的部分就是减少费用,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产生更高收入,且通过相对精准的成本信息为监管准备预估以及决策基础。
伴随科技的持续发展,大众逐渐关注之前的成本统计方式无法满足目前生产的现实需求,其不只无法展现生产费用的状况,还对其余关键信息的质量以及报告造成影响。
因为当代化制造环境中的产品结构出现变动,首先制造成本的比值持续提高。
此外直接人工费用却持续降低,但是之前的成本统计方式却对上述变化没有及时的展现,依旧使用直接人工当做划分制造成本的关键要求。
其结论就是很高的间接成本通利用直接人工变成划分基础以后,从低密集型开始转变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导致各个产品的成本明显不符合实际,造成决策问题。
现代企业体制的组建为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目前的企业体制下,国家对公司不开展直接干涉,其利用外部调控,如此就可以加快公司强化自身成本管理观念。
只有形成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才能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2。
现代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采取作业成本计算法,现代企业制度下需要采取越来越多的先进生产技术,对旧的机器设备进行改造,借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所以,发达的电子工业与以众多电子计算机为前提的自动化制造取代了人工劳动,大部分公司吸收或组建了全自动化的工作车间,促使公司使用即时生产模式以及全面质量监管,且为公司后续使用作业成本法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计算机大量使用在公司成本管理中,让公司可通过计算机解决大量细致的成本核算数据,也可以准备大量精准的生产参数,用在作业成本的统计活动中3。
会计人员素养的提升就是实施作业成本统计的关键基础,利用长期的变革,大众对市场经济有了更加完善的了解以及感悟,在理论上以及心理上更喜欢作业成本会计的理念以及方式。
此外,伴随市场经济的持续进步,竞争处于白热化阶段,成本管理需要得到公司的关注。
公司大部分探求一条符合目前发展局面的成本管控方式,作业成本会计满足了目前的实际需求。
此外,伴随会计教育的持续进步,多等级的会计教育全面提升了职员的专业素养,让公司的会计人员可以十分2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3蔡壁洪.作业成本法及其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15,(7)清楚的了解具体的作业成本会计方式,便于后续的大范围宣传。
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一)应用状况作业成本法就是目前领先的成本监管方式,在国内公司使用的并不多,即便作业管理理念在部分活动中已经开始使用,但是在作业成本管理观点指引下的积极使用的公司并不多。
利用对国内已经此案去或准备采取此类方式的制造公司开展分析,寻找出下面的特点: 从产品特点上进行分析,目前采取作业成本法的够公司产品大部分是小数目、换代快、工艺繁杂的商品。
本质上,部分产品规模大、换代改变少的公司依旧可以自主使用作业成本法以及有关管理观点,然而现在相关实验依旧不多。
在存货监管上,有少数公司实施了“零存货”,其余都是尽量达到上述目标,此外力求零存货的公司对价值工程以及价值链监管等部分活动并不重视。
比如,在实施零存货的机构中,一般是把部分原料充足的物资实施“零”存货,简单的适应零存货方式,只是从单个部分实施,并未接触到综合生产过程以及价值链的改革,因此就无法实施健全的作业成本法管理业务4。
在使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中,多数将价值工程方法运用于产品设计当中,减少不必要的产品功能设计和相关成本投入,这是因为产品功能的构成与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密切相关,产品工艺的确定又与对价值形成的分析紧密联系,价值工程方法实际上已将产品生产的整个作4张刚.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与运用[J].财会月刊,2014,(6)业链和价值链反映在产品设计过程中。
然而,国内部分公司的价值流程适应十分狭窄,还没有从点到面提高到对综合作业链的彻底探究,这就会造成公司缺少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常识。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公司中大部分使用“全面质量管理”。
上述监管在国内公司监管中一般都得到了关注,但是从其监管流程进行分析,产品设计、制造一直到售后服务等管理不足,和作业成本法以及其余众多管理之间的协作不足。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1.管理观念问题许多企业管理者着眼于眼前利益,对作业成本法认识不足。
大部分领导者指出作业成本法就是十分繁杂的体系,需要对众多作业和对照的成本动因开展探究、明确以及统计,要投放充足的各类资。
此外也管理人员指出作业成本法就是为了准备十分准确的资料,是财务职员的工作,和自身并没有紧密的关系。
管理者的这种冷漠态度从主观上阻碍了作业成本法在一般企业中的应用。
此外,理论界对怎样使用作业成本提升决策的合理性并不关注,但是对怎样从作业成本发展到作业管理,进而提升公司综合管理能力并不关注。
本质上作业成本法最长久的优势就是让管理者了解什么部分可以得到增值,什么部分无法得到增值,什么部分是重要的,什么部分是普通的,通过使用的管理方式可以全面的管控成本以及提升公司价值。
2.内外部环境问题我国部分企业生产管理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以生产调度为中心控制整个生产,生产管理模式的目标对象不明确,管理工作非程序化、非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