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提纲时间:主备人:胡兴福审核:胡兴福复备人:备课组全体老师第一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 ==2H2↑+O2↑;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三、物质的分类第二节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和原子的异同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 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物质的构成微粒的特征【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知道分子和原子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3.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混合物和纯净物。

【学习重难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的问题。

【课堂预习案】先阅读教材和教辅资料,然后填空。

一、教材自读1、物质是由、等微观粒子构成。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3、分子总是在不断着: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4、分子之间有: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5、分子是由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二、预习自测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A.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分子分裂成了原子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很小2.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课堂探究案】【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品红在静置的水里 ,溶液。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如樟脑丸放久了之后消失;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白糖放入水中逐渐消失;……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呢?【探究二】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和原子的都很小2、分子和原子都在,且温度越高,。

因为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或原子)能量增加,运动速率加快。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中性和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实验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此时溶液的颜色为。

实验2:取上述溶液少量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溶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导学案新人教版

一、导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元素的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和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3.熟悉阴离子的常见取名规则。

4.了解元素的周期规律。

二、知识回顾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各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不能再变成其他物质。

元素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每个元素都有不同的性质。

元素由拉丁文命名,通常用英文字母符号表示。

元素的符号: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化学性质的简称,由元素名称的英文首字母或前两个字母组成,大小写通常有区分。

例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通常用原子质量单位amu(atomic mass unit)表示,1amu≈1/12的碳-12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在相对质量标准下与碳-12的相对质量之比。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般写在元素符号的上方。

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它分为7个横排,称为周期,每个周期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

周期表的列称为族,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族。

阴离子的常见取名规则:阴离子的名称通常由阳离子名称的基础上,改变其尾音而得到。

例如,氯离子为氯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而成,氯的基本名称为氯,氯离子的名称为氯化物离子。

元素的周期规律:周期表的组内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周期表的周期内元素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主要有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三个周期性变化规律。

三、重点解析1.元素的符号如何表示?元素的符号通常由元素名称的英文首字母或前两个字母组成,大小写通常有区分。

2.什么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在相对质量标准下与碳-12的相对质量之比。

3.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它分为7个横排,称为周期,每个周期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

周期表的列称为族,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族。

4.阴离子的常见取名规则是什么?阴离子的名称通常由阳离子名称的基础上,改变其尾音而得到。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难点)【课前预习】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情境导入】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什么呢?二、自主探究:【阅读】教材第49页至50页,图3-6、7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和等构成的。

【阅读】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千克,一滴水中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

以20滴水为一毫升计算,这个数字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如果拿一个水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所以,分子的 和 都很小。

【实验探究】 1、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现象:实验二烧杯A 烧杯B现象解释所以,分子总是在 。

【思考】水能蒸发,受热后蒸发加快,这是为什么呢?2、[演示1] 将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的实验。

现象:所以,分子间是有 的。

[演示2]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结论:3、1个水分子由1个 和2个 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 构成。

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 浓氨水 酚酞溶液氨分子的扩散实浓氨水 酚酞溶液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水空气所以,分子是由构成的。

【交流讨论】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重点难点】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习内容一分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48-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分子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讨论交流】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温馨点拨】1.(1)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2)溶液变成红色;氨分子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3)没有必要,此实验已经做过。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名师归纳】分子具有以下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

【反馈练习】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A)A.柳絮纷飞B.花香四溢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3.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B)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学习内容二原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导学案.docx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导学案.docx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认识物质三态及其转化。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知道三种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认识化学元素。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2.认识化学元素。

难点:分子、原子、离子Z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笫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自主探究】一、分子和原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3)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同种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而原子不能,只能—o4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的粒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题3元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课题2 水的净化课题3 水的组成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合作探究: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导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导学案

溶解性
露置在空气中的现象
溶解时的吸放热
2.完成当堂测试。

3.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帮助小羊选择哪条路才不会羊入狼口呢?,并找到每条路上的狼。

(2)归纳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4.酸和碱的分类及组成。

酸= +
碱= +
5.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和反应生成和的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 + =
6.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pH的范围
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碱性;pH的测量方法:
【检测反馈】
《中考通》考点通关。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出示测试题目,检测复习情况。

3.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师利用羊如何避开狼的游戏来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4.酸和碱的分类及组成。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按要求填空。

指导学生总结酸和碱。

5.中和反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6.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三、检测反馈
教师讲解学生有困难的题目。

板书设计
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和碱的物理性质三、碱的化学性质
二、酸的化学性质 1. 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1.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酸+活泼金属=盐+水
3. 碱+酸=盐+水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 碱+盐=新碱+新盐
4.酸+碱=盐+水四、中和反应
5.酸+盐=新盐+新酸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兴趣引入】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但物质本身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及二者关系;2.熟知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自我热身】在烧杯中盛装一烧杯蒸馏水,往其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

【课程学习】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可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

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二、微观粒子的性质1.分析资料(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

(2)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结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实验探究——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探究过程略结论:构成他们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3.观察实验——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受压之下,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的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有些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3.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和原子的关系【随堂练习】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二氧化碳C.铁D.氧气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6000mL氧气加压可以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金和水银B.水和氦气C.铜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铁4.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原子B.氢分子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水分子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铜C.水D.空气课题2 原子的结构【兴趣引入】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一个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 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  精品导学案

课题3 元素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4、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用运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2、学习用运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养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书写的意义及书写。

学习难点1、元素概念的内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于联系。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学习方法对比探究、合作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一、自主探究(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的(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种类有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几千万种。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按质量计算,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二)元素符号P62表3-41、元素符号的书写国际上统一采用名称的字母来表示元素。

书写时注意:(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如表示碳元素,表示氧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

如表示铝元素,表示钙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一般有前两种意义)(1)表示;(2)表示这种元素。

*(3)若是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碳、硫、磷、硅等元素则有第三种意义:表示某种物质。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和将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2、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原子序数= = = 。

3、元素周期表结构(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周期。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导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⒈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了解原子、分子、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⒉知道原子的构成,能看懂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⒊知道元素及其分类、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课前预习】教材第三单元 '【课堂导学】知识点1 分子与原子分子、原子比较分子 原子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 最小的微粒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和质量都 、都在不断 ;之间都有联系… 分子是由 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 ,原子 。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 。

知识点2 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⒉关系②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 ②相对原子质量≈ +[三个决定注意☞①不同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②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③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④在原子中:质子和电子数目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带电.知识点3 相对原子质量⒈概念:以一种 (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 (约为×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⒉计算公式:《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不是所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就相似.如He 与Mg) 决定原子质量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克或千克”这样的单位。

[温馨提示]①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点4 元素⒈定义: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温馨提示] ☞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如O2与O3的混合物),不可能是⒉元素符号⑴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号元素元素名称氢…锂碳氮氖~元素符号He Be B}O F元素名称钠镁:磷钾钙元素符号, Al Si S Cl Ar,b.金属活动性顺序元素符号K Ca Na Mg Al\Zn Sn Pb H Hg)Pt元素名称钾钙钠镁铝' 铁铜银? 金c.其他几种元素名称钡锰碘—*钴*镉*铬元素符号Br—W⑵元素符号的意义意义实例(以N为例);表示某种元素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温馨提示]☞①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②当元素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为不是“1”的其他数字时,只有,没有,如3H:表示⑶元素周期表发现:门捷列夫—⒊离子想一想: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生物体内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种海水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⑴概念:带电的 或 叫离子。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溶液的稀释和浓缩复习导学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溶液的稀释和浓缩复习导学案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溶液稀释和溶液浓缩的方法。

2、掌握有关溶液稀释和溶液浓缩的计算。

学习重点:有关溶液稀释和溶液浓缩的计算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5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2、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0g10%的硝酸钾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

3、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5g硝酸钾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

4、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蒸发掉25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二、自学、合作探究1、由学前准备1、2可知溶液的稀释方法有:_____、_________。

用水稀释时,稀释前后_______的质量不变。

用稀溶液稀释时,稀释前浓溶液中___质量+稀溶液中___质量=稀释后溶液中___质量。

2、由学前准备3、4可知溶液浓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三、共同探究:将100g25%的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去10g稀释后的溶液,经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求稀释时所用水的质量。

稀释前100g25%中溶质的质量计算式为_________,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

根据得出的结论,溶液稀释前后____的质量不变,列出等式,再求出需要水的质量。

想一想:能否列一个等式,直接求出需要水的质量。

四、交流展示,把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五、课堂检测:1、100g98%的硫酸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多少克水?2、现有20%的食盐水40g,要将其稀释成10%的食盐水,需加多少克水?3、将8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___克水。

4、有50g5%的氯化钾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需加多少克氯化钾或蒸发掉多少克水?5、把100g1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20%,可加入____克硝酸钾或蒸发掉____克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了解原子、分子、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⒉知道原子的构成,能看懂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⒊知道元素及其分类、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
【课前预习】教材第三单元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比较
分子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和质量都、都在不断;之间都有
联系
分子是由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点2 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⒉关系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三个决定
注意☞①不同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②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③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④在原子中:质子和电子数目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带电.知识点3 相对原子质量
⒈概念:以一种 (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 (约为×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⒉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克或千克”这样的单位。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不是所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
子,化学性质就相似.如He与Mg)
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温馨提示]①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点4 元素
⒈定义: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温馨提示] ☞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如O2与O3的混合物),不可能是
⒉元素符号
⑴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元素名称氢锂碳氮氖
元素符号He Be B O F
元素名称钠镁磷钾钙
元素符号Al Si S Cl Ar
元素符号K Ca Na Mg Al Zn Sn Pb H Hg Pt
元素名称钾钙钠镁铝铁铜银金元素名称钡锰碘*钴*镉*铬
元素符号Br W
意义实例(以N为例)
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温馨提示]
☞②当元素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为不是“1”的其他数字时,只有,没有,如3H:表示
⑶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⒊离子
⑴概念:带电的或叫离子。

⑵分类: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

⑶离子符号想一想: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生物体内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种海水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
a.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在后。

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举例:阳离子: 、 阴离子: 、
b.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 2+
: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
个单位的正电荷) 2Mg 2+
:表示两个镁离子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电性
性质 在反应中易 因最外层为相对稳定结构,故性质一般
表示
方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

如:钠原子 ,氯原子 。

用离子符号表示。

如:钠离子 ,镁离子 。

用离子符号表示。

如:氯离子 。

硫离子 。

相互关系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⑷离子化合物:由 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例如:NaCl 、KCl 、NaOH 。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24分)
1. 下列关于原子的构成,正确的是( )
A .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2.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 ,不能确定的是( ) A .元素种类 B .原子的质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元素的化学性质 3.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蒸馏水
B .汞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4.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 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为C13H 16ONCl ),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K 粉中含有盐酸
B .盐酸氯胺酮由五种元素组成
C .盐酸氯胺酮分子中,C 、H 、O 、N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3:16:1:1:1
D .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5.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 .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还可以再分
D .一滴水中大约有×1021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6. 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约占世界稀土资源的80%左右.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 C .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 D .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二、填空题(76分)
7. 已知如图A 、B 、C 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得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失电子
⑴当A 、B 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时,X= ;Y= ;
⑵当A 为离子结构示意图时,若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时,则其离子符号为 ,若该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时,则其离子符号为 .
⑶C 表示的是的结构示意图为 (填“阳离子”、“阴离子”或“原子”);该元素与B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8. 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格.
两个铜原子 ;一个氮分子 ;3个碳酸根离子 ; ;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2个铵根离子 ;盐酸中的溶质 ; 构成氯化钙的粒子 ;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m 个氢氧根离子 ;
9.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 的含义:
⑴H 2 ⑵2H ⑶ ⑷2SO 42-
⑸2CO 2 ⑹2OH -_________________ ⑺2Ca_________________⑻
⑼Fe 2+ ⑽S 2-
10.下面给出了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四条) ⑴ ⑵ ⑶ ⑷
10.探究实验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小松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假设猜想] ① ;
② .
③ .
[查阅资料]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C 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解释与结论]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由此可知,相对分子质量越 (填“大”或“小”),分子的速率越 (填“快”或“慢”). [拓展探究]小松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过程 冷水 热水 开始 红色扩散较慢 红色扩散较快 长久放置 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Ca 2
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