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实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实例研究
摘要:《中国文化导读》是我校大学英语第四学期开设的菜单课程,属于菜单课程文化体系。本文通过研究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菜单课程,为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的框架提供参考,以探寻适合实际的教学资源、课程目标定位及各学科专业需求的课程设置,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文化体系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菜单课程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越来越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越来越需要向世界说明自己。通过文化的影响力去塑造中国的软实力,是中国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软实力,是很重要的影响力。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影响力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传播”。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上,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值得认真研究。《中国文化导读》是我校大学英语第四学期开设的菜单课程,属于菜单课程文化体系,是第五期菜单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研究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菜单课程,在有效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同时,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的框架,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能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
人才的目标,有效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教学改革试验,以探寻适合实际的教学资源、学生水平、办学目标定位及各学科专业需求的课程设置,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文化体系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通过《中国文化导读》课程研究,切实提高学生母语文化意识和英语语言能力,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竞争及合作等能力。期望通过积极探寻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为支撑教学新模式及文化精髓讲授与学术写作练习相结合的全新课堂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具体表现如下。
1.有效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症”,提高学生的学术及国际交流能力。中国学生在学术交流或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交流内容多为对外国文化的探讨,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当然处于文化逆差、交流劣势。本课题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学生能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从几个切入点着手形成较为深刻的了解,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中做到平等对话――在讨论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2.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更新将进一步促
进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化。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语言文化实践环境的优化,确保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新课程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新的科研方向,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励教师在教育事业上不断进取。
3.师资队伍的建设、课堂资源的优化、教学基本条件的完善将不断提高本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化、其他菜单课程系列的完善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二、具体内容
严格遵循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生源,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秉承重视语言文化知识的拓展和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原则,探索以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的中国文化导读课程的教学新模式,该课程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涉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如下。
1.《中国文化导读(理工类)》:内容较丰富,涉及的范围较广。配有丰富的视频和音频材料,课堂会组织相关互动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下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理解,同时得到开口讨论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同时创建以网络为依托的
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追踪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最终达到师生资源互补与对等。
2.《中国文化导读(人文类)》:内容相对更聚焦,精选中国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文学、教育、中医、饮食等几个核心方面展开学习和研究。课堂讲授中注重理解,同时启发学生针对这些方面寻找切入点,撰写学术论文或提纲摘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多次学术研究和研讨,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和交流能力。学生通过自身撰写论文的实践,从论文选题、查资料、引用注释到提纲拟定、摘要撰写,最后到论文定稿各方面规范和要求有直观了解和掌握。创建的课程平台同样是学生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
3.对课堂资源最大限度地加以优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做到既有教材可依,又不拘泥于教材;既保证教学内容一致同步,又使教师保持个性和特性;既做到教学目标一致,又使每堂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
4.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的重点内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相关课程研讨和课程培训,鼓励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平时积极开展教学、教法讨论,鼓励大家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大家的教学热情。
5.考核方式标准化、规范化。考核方式从最初单纯客
观内容的考核方式到现行主客观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一步一步更加标准、合理化。考核形式上有所改善,考核内容也要进一步规范。可以建立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使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有据可依。
三、结语
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的重点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英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母语文化修养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我们要注重两个方面:学生母语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两手抓。通过不断完善课程课件,完善并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建设由学生自主管理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对等,充分利用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化母语文化意识,同时创造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以提高。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真正符合交际要求,响应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半月谈,2011-8-26.
[2]李普洛娃.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对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研究.硕士论文,2009.
[3]张焕成.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