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坐井观天》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3.课堂演练。
4.课后作பைடு நூலகம்。
(1)给家人讲讲《坐井观天》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作为一则寓言故事,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思维方法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掌握寓意。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在多轮朗读、识字认字的基础上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质疑问难,设置阅读期待。在精读课文阶段,充分利用分角色朗读和重点句对比朗读,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创设了续编故事的环节,启发学生想象,充分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
提示学生“哪”在句尾读轻声,但感情强烈。
(2)理解“大话”的意思。
预设:就是认为别人是在吹牛。
①教师明确:“大话”就是吹牛、夸张、不切实际的话。
②分清“谎话”和“大话”。
(3)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
①教师讲解:“无边无际”就是没有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
②想象拓展说话:还有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预设:大海、沙漠、田野......
教学过程设计
《坐井观天》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生字“话、际”,掌握多音字“哪”,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出故事
(6)指导朗读。
朗读青蛙的话时,要适当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表现出青蛙是在非常自信地强调自己的理由。小鸟说的话中,“你就是弄错了”中的“是”要重读,表示强调,加强语气。
第12课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2课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坐井观天》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2课【教学目标】1.回顾第一课时,巩固生字词,辨析“渴"“喝”。
2.通过读懂对话,提取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辨析理由;改编对话,探索寓意;续编对话,感悟寓言哲理。
3.通过朗读课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喜爱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通过读懂对话,提取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辨析理由;改编对话,探索寓意;续编对话,感悟寓言哲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一)激趣引入1.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可是看到这么多人,它们有点儿害羞,都躲在了屏幕后面,现在让我们保持安静,不要吓到它们,然后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看看你能不能根据声音猜出它们分别都是谁?牛-狗-鸡-猪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些小动物,瞧,是哪两位动物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蛙、鸟)师:那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坐井观天》,了解它们身上的故事(师引读标题)(二)复习课文内容1. 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关于这个故事,你知道些什么?(2、3个)刚才小朋友都说到了青蛙和小鸟围绕着天有多大在争论,那它们在哪里争论呢?谁来帮老师摆一摆?是啊,小鸟站在——引说(井沿),它认为天——板贴(无边无际);青蛙坐在——引说(井底),它认为天——板贴(只有井口那么大)(认读生字:井)4.来,用手比划比划,井口那么大的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呢?有多大?5.明明看到的是同一片天空,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去找找原因吧。
二、精读对话,梳理理由(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配乐引读课文——师生合作2.故事中,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引说)只有井口那么天,小鸟认为天有无边无际呢?你能帮他们找找理由吗?(二)梳理青蛙观点1.赶紧到故事当中去读读青蛙的话,找找原因,把你的发现用“——"画出来2.你找到的原因是?3.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是怎么样的啊?知识迁移:小蝌蚪找妈妈的变化4.你们觉得读青蛙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要用怎么样的口气来读?5.你们还从哪里找到它很自信——6.我们一起当当自信地青蛙——齐读(三)梳理小鸟的观点1.小鸟认为天是——引说:无边无际的。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12《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1.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大话 弄错 无边无际 哪 抬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注意多音字:哪)2.回顾:说说课文写中的主人公是谁和谁?他们在争论什么?为什么说法不一样?你同意谁的观点?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成语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二、朗读感悟,启发想象(一)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第1自然段。
(师:瞧,这就是青蛙与小鸟的合影。
) 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二)出示第2-7自然段,根据要求齐读课文。
1.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 和﹏标出来。
2.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 3.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4.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5.你觉得天有多大呢?6.总结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不然会像青蛙那样天天坐在井里,,看得事物比较少,目光狭小,又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
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多看看外面的事物。
三、想象说话、续编故事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3.把你编的故事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1.把你讲述的青蛙出井后发生的故事写下来。
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通用8篇)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篇1课时目标: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一、引出青蛙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
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
(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
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
(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
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个性特点。
2.学习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个性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联系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青蛙和小鸟的故事情节。
2.学习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体会青蛙和小鸟的心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角色性格。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是如何回应的?4.分析角色性格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分别具有哪些性格特点?5.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组词。
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6.背诵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注意节奏、语气。
学生自主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7.拓展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避免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实践: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课文中的方法去分析、思考。
五、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要更加细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拓展活动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背后的深层含义,如:“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补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克服“坐井观天”的心态,并将讨论结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背诵课文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方法,先让学生背诵自己认为容易的部分,再逐渐过渡到较难的部分。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目光狭小、见识短浅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坐井观天的道理。
2、教学难点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大小的不同看法,体会青蛙的目光短浅。
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提问: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它们在争论什么?(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 2-7 自然段自由朗读第 2-7 自然段,找出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青蛙说的话。
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思考:小鸟和青蛙分别认为天有多大?指导学生读好小鸟和青蛙的语气。
小鸟的语气是欢快、肯定的,青蛙的语气是自信、固执的。
小组讨论:为什么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小鸟飞过很多地方,看到的天无边无际;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2、学习第 8 自然段齐读第 8 自然段。
思考: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它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学生交流讨论。
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小鸟的笑是无奈、嘲讽的笑。
教师小结: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目光短浅,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见多识广,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
(三)角色扮演,深化理解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鸟和青蛙的不同语气。
2、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总结全文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我们不能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目光短浅,要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并运用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扩展思维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分析坐井观天成语的内涵和特点。
•运用坐井观天这一形象描写进行作文创作。
三、教学内容1.点拨成语:坐井观天2.回顾成语的基本意义和出处3.分析成语的内涵和特点4.运用成语进行作文创作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主题1.老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吗?”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
步骤二:回顾成语的基本意义和出处1.老师向学生复习成语的基本意义:“坐井观天是指眼光狭隘,见识不广。
”2.老师向学生讲解成语的出处: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古之学者为人民者,帝王将相之职也。
以犹有疑惑,明于占筮,知吉凶,审其事状,以意归志。
乃天地之辨也,犹此其小。
而人莫之肯识,虑之也莫若智者。
而以智者之器皿为己,是以盲者坐井观天也。
”3.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步骤三:运用成语进行作文创作1.老师给学生出示一张描绘坐井观天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2.老师要求学生以描写坐井观天场景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3.老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描述坐井观天的人的形象、描写井口景色的变化、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总结故事的寓意等。
步骤四:展示作文并评价1.学生交流作文,互相欣赏和评价。
2.老师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集体展示。
3.老师评价学生的写作,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学习方法•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多样化的创作思路•良好的合作交流六、教学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表现•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创作思路•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七、拓展延伸•邀请学生收集更多与坐井观天相关的成语,并加以解释和应用。
•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古代中国智慧和哲学思想。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学习和作文的创作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运用成语进行作文创作,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第12课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做小实验来理解故事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分析课文,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类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体会课文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突破方法: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教师点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点拨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井、青蛙、小鸟”形状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一课的生字词,现在生字宝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
看,它们就在这颗苹果树上,等着小朋友们叫它的名字呢!(课件出示苹果树,生按动画播放顺序齐读生字词)师:小朋友们太棒了!生字宝宝的名字全都记住了。
掌声送给棒棒的小朋友们。
(课件播放掌声,出示“真棒!”字样)二、初读课文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地点在(贴水井图)——生接水井边。
2.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动物,它们分别是谁?3、它们在哪?(出示第1自然段)指读。
请小朋友在井上贴小鸟和青蛙的位置(板书“井里”“井沿”)。
看图理解“井沿”。
3.因为这口井,小鸟和青蛙相遇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教师板书课题。
4.播放朗读音频5.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它们在争论什么?在它们的眼中天(“天”下加点)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用笔画一画。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
指名回答,出示: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7.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大”,它们都觉得天很大吗?(不是)那青蛙是怎么认为的?(点红:井口那么大)井口那么大,有多大?用小手比划下。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坐井观天带来的局限。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坐井观天的局限。
难点:学会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坐井观天》,大家还记得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吗?谁能来简单复述一下?(学生回答)师:很好,那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看看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2.课堂讲解(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青蛙和小鸟在井里发生了什么?(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青蛙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3.课堂讨论(1)分小组讨论:如何避免坐井观天的局限?4.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模拟对话场景,体验角色情感。
(2)小组讨论:如何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5.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坐井观天带来的局限,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师:对,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勇于探究,积极思考,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坐井观天》的读后感。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坐井观天》的故事内容,体会到了坐井观天的局限。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寓意。
3.引导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邀请学生分享对“坐井观天”的理解。
2.课文朗读与感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如“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坐井观天”的情况?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点评。
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拓宽视野,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6.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
家长监督下完成课文朗读,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课后收集与“坐井观天”相关的成语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布置注重实际操作,有利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课文朗读,增进亲子关系。
3.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拓宽视野的重要性。
六、教学资源1.课文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
3.家长资源: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1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这篇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
出示学习指导(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哪儿?出示学习指导(二)小组学习2——7自然段,思考:1、青蛙和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2、用“—”划出青蛙说的话,用“”划出小鸟的话,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你认为谁的看法是对的,为什么?检测自学效果1、指导朗读感悟第一次对话。
(指明分组读旁白和青蛙、小鸟的对话)(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2、指导朗读感悟第二次对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板书。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鸟说的话,要读出劝告的语气。
)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板书。
什么叫“无边无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咱们来做个小游戏。
将本子卷成圆筒,想象你就是丼里的那只青蛙,通过圆筒看一看头上的“天”,看到是什么形状?——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拿开后想象自己是小鸟,天无边无际。
(4)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
3、指导朗读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们在笑什么?思考后回答。
(2)朗读第三次对话: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小鸟说的话,要读出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
(分组朗读)4、指名说说谁对,为什么?:小鸟说得对因为小鸟整天在天上飞,知道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_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中的“观”、“际”、“沿”,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准备:课件、头饰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时间:2006.4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三、默读课文:(一)想一想:1.故事讲了谁和谁?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二)找一找,说一说: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四、分角色读一读。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五、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板书)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
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5.总结寓意:(略)过渡: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只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也感到有必要出去看看。
于是它和小鸟来到了天空,看到了田野、草原、大海……(课件出示)以后又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讲讲,好吗?六、想象说话、续编故事: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3.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
2.教育学生开拓视野,多读书籍,增长见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小寓言故事,谁来帮助我们回忆一下故事的内容呢?二、回忆课文、了解脉络1.看来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掌握的还真是不错,那么现在谁能帮助老师把这两个朋友送到他们各自的位置去?2.通过回忆,我们知道了小鸟和青蛙是在井沿上发生了争论,那他们是怎么争论的?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对话?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然后画出他们的对话。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1.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来说一说,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几次对话?。
(出示三次对话)学习第一次对话:师:他们的对话可真有趣!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课件出示)谁想读一读?指导朗读。
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呢?是我们操场的200多圈,小鸟为什么要落在井沿上啊?(因为口渴下来找水喝)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他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景色,我们一起来跟着这只小鸟去看一看吧!这只小鸟真的到了许多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吧!学习第二次对话:2.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真精彩,但是对于小鸟说的话,青蛙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蛙和小鸟又说了些什么,谁能为我们读一读?(1)同学们,我们听过真话、假话、笑话,那么大话是什么话?(吹牛的话)谁能来说一句大话?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说的是大话?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说小鸟在吹牛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
文中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了大话呢?青蛙认为的天是多大的呢?他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让我们做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吧(卷纸筒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能够知道青蛙看到的天是全部的天空吗?但是他就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这真是一只自信的青蛙啊,我们一起再来用不相信的语气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吧!同学们,这只青蛙他想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用不用飞那么远啊?让我们再一次用不信任的语气来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吧!同学们,老师带了几个类似于青蛙朋友说的话的句子,你们帮老师来判断一下,老师想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2)对于青蛙说的话,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小鸟认为天有多大?同学们,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啊?是啊,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仍然没有看到天的边,看来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呢!(3)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生回答。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引导学生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材重点:理解并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教材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和青蛙的图片及头饰教学过程:一、复字词,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有信心读好这些词语吗?(课件1出示词语)请齐读一遍。
同学们真能干!还记得课文中出现了哪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吗?(出示图片)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呢?(板书:天有多大?)同学们还记得它们在哪里争论的吗?谁愿意上来帮老师把青蛙和小鸟按各自所在的位置贴好。
(请同学上黑板贴图)他贴得对不对?掌声送给他。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感悟对话1、XXX和小鸟相遇了,于是它们聊了起来。
下面请大家一边听录音,一边在书上画一画,想一想:XXX与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课件播放动画1)2、交流:田鸡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它们分别在哪几天然段?3、感悟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对话一1)谁来读一读青蛙的第一次问话。
你声音这么小,井沿上的青蛙听得见吗?齐读。
青蛙长期住在井里,突然来了位新朋友,他的心理一定感到很奇怪,那怎样才能读出很奇怪的语气啊?指名读。
读出疑问语气,强调“哪儿”,把问句的后面扬起来)再齐读。
(2)这下小鸟听见了,它又说了些什么呢?谁来把小鸟的话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请你读(指名读小鸟的话)3)指导朗读。
再请生读小鸟的话。
小鸟从哪来?飞了多远?一百多里有多远?一里相当于五百米,我们学校操场跑道一圈是200米,一百多里相当于我们学校操场跑道二三百圈,说明天很大很大,小鸟飞了很远很远,又累又渴,你能把小鸟又累又渴的感觉读出来吗?“天上”、“一百多里”重读。
)(4)师生“我问你答”游戏朗读第一次对话。
过渡: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叫“我问你答”,我来问,你来答。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赏析。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注重本体性教学内容、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贯穿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设计了从认识到内化到实践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的过程中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完成本课时的目标。
【关键词】人物三次对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理解寓意,明道理。
一、回顾旧识,引入新课1.回顾旧知:(1)比赛,听写,看谁是记字冠军。
(2)小鸟和青蛙因为什么问题发生争论呢?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二、图文结合,以读代讲1.看图、听录音范读。
(播放课件)2.读文:自由读。
3.依据图文内容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过渡:处在不同的位置的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它们一共进行了几轮对话呢?(三轮)三、辅导自学,品读感悟出示学法: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2、3段)二、画:用“――”画青蛙说的话。
用“?n?n”画出小鸟说的话。
三、读:有感情的读对话。
(一)第一次对话1.读:(2-3自然段)(1)自由读文(2)指名读2.画:(1)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的话(2)自由画句(3)汇报交流(训练重点:明确语言描写,提示语不用画出。
)(幻灯片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用“――”画)小鸟回答说:“我从……”(用“~~~”画)3.读:分角色读①自由读②指名读明确读出语气:青蛙的话疑问,小鸟的话肯定。
③同桌分角色读(二)自学第2、3次对话1.第二次对话(4-5自然段)第三次对话(6-7自然段)(1)按学法学习读:自由读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4—7段,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2、能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二只小耳朵……(际)2、贴一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
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
3、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
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1、学生看动画。
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3、理清两者观点: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1)指名回答并投影。
(2)初读两个观点。
听了它们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青蛙认为——小鸟认为—(3)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
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
三、汇报成果并讲解1、找到与两者观点相关的句子。
指名回答并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①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②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3)理解“大话”。
①“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②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
③它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对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④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说大话”等词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本课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的生字。
2.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的含义。
3.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提问:有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回答)讲解字形、字义。
2.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五、课堂练习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井( ) 观( ) 沿( ) 百( ) 开( ) 现( ) 没( ) 白( ) 3).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本课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
今天,我们来细读、理二、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
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
板书:井沿。
讲解生字。
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
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2.) 你从哪儿来呀?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 (1))(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2) 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4)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 (“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2) 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3).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
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
”(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
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
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重难点:1、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2、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喜欢听歌吗?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好听吗?你知道它是写给谁的吗?是呀,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了学生的成长,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
但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们在成长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老师,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老师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小朋友们想看看吗?(出示挂图)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板书∶一株紫丁香)3、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再看看图,现在你对紫丁香有了那些了解?(学生回答).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请小朋友们再读课题,现在你的小脑袋里有没有小问号?(学生质疑)2、现在请小朋友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来欣赏一首非常优美的儿童诗(播放课文磁带)。
3、这首诗写的多美呀!你们喜欢这首诗吗?那就快点翻开书读一读吧!注意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用“?”标出来。
4、字字读准了吗?(开火车认读生、生字)5、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让我们把它送回到课文中去(同桌俩互相当小老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教师巡视。
6、共有几个小节?同学们读的都很投入,老师也想听听你们读的效果,可以吗?我们一起来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7、谁有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来?三、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1、读悟第一小节:(1)、指名读。
现在你们知道是谁送的紫丁香了吧,一起回答。
(板书:我们)(2)、谁能想象出来,“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学生展开联想:可能种了许多树、草、蔬菜……)(3)、踮起脚尖怎么走路呢?谁给大家表演一下?(指名表演)我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去载紫丁香呢?(4)、那么这一小节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齐读。
、读悟第二小节:2.(1)、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呢?请小朋友们先自读课文2——4小节,再小组合作,完成口头填空:(出示小黑板)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的()和你();让()的()帮你();让()的()感谢你()。
(2)、汇报句(1),(板书:夜夜做伴),“夜夜”什么意思?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什么工作?指导读好“夜夜”,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3)、汇报句(2),(板书:消除疲倦),“绿叶儿”指谁?老师一天都要做那些工作?假如你是一片绿叶,你会为老师唱什么歌帮老师消除疲倦?(4)、汇报句(3)、(板书:感谢挂牵),什么是“挂牵”呢?(老师举例:这几天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都生病请假了,老师心里就非常着急,挂念着他们,害怕他们拉下功课.所以等他们病好以后,老师就利用中午时间为他们补习,这就叫挂牵。
)谁能举一个老师挂牵你的例子?(5)、用“当……时,老师……”练习说话。
指导朗读三、四小节。
过渡:是呀,老师的爱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点一滴,悄悄的,满慢的,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3、读悟第五小节同学们读的多有激情呀!(出示图),教师口述:夜深了,连星星都困的眨眼,可老师还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对老师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该用什么语气劝老师休息呢?(指名读)让我们带着对老师深深的爱,一起来劝她休息吧!、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4.5、老师小结:也就是说“一株紫丁香”实际上就是小朋友的心愿,表达了小朋友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那么你们有什么心愿要对老师说?你想有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四、指导背诵1、读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板书: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课文好吗?(放音乐)2、这首诗歌写的美不美?是不是应该让它流在我们的脑子里?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多读几遍,争取背下来。
(学生练背),谁想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五、指导写字其实,老师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小朋友们的进步,书一次比一次读的好,字一天比一天写的好。
今天,我们来学两个字:消:左窄右宽,右边第一笔是竖,第四笔也是竖。
困:四四方方一个框,木字一捺变成点。
六、自主作业,拓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