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目录

一、标准的定义 (2)

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 (2)

2、我国对标准的定义 (2)

二、标准体系 (3)

1、标准体系的结构 (3)

2、标准体系的特征 (3)

三、标准体系表 (5)

1、主要内容 (5)

2、基本特性 (5)

3、基本原则 (5)

4、编制步骤 (6)

5、作用 (6)

四、标准的分级、分类 (7)

1、标准的分级 (7)

2、标准的分类 (7)

五、标准化 (8)

1、主要特征 (8)

2、基本原理 (8)

3、主要作用 (10)

4、企业标准化 (12)

六、国际标准化组织 (13)

1、美国石油学会 (13)

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4)

1、采标的作用 (14)

2、采标的原则 (15)

3、采标的一致性程度和标识方法 (16)

附录:标准化相关法律和办法 (17)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 (29)

4、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42)

5、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49)

6、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53)

7、标准出版管理办法 (57)

8、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60)

一、标准的定义

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第2号指南《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1996年第七版)》,该指南给出“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性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结果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益”。注:标准应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基础上,并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上述定义明确指出制定标准的目的、基础、对象、本质和作用。鉴于ISO/IEC 本身所具有的国际权威性,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遵循。

同时,《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第七版)》给出了“标准化”的定义是:“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为制定(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定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2、我国对标准的定义

国家标准GB 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我国标准定义如下: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二、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也可以说标准体系是一种由标准组成的系统。

1、标准体系的结构

标准体系的内部标准应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逻辑组合,而不是杂乱无序的堆积。由于标准化对象的复杂性,体系内不同的标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可能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表达标准化对象内部上级与下级、共性与个性等关系的良好的表达形式。层次结构类似树结构,父节点层次所在的标准相较子节点层次的标准,更能够反映标准化对象的抽象性和共性,反之,子节点层次的标准能更多地反映事物的具体性和个性。层级深度如何,也体现了对标准化对象的管理精度。标准层次结构的完备性,标志着标准体系的灵活与弹性,是标准体系适应现实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像档案著录标准子系统、交换格式子系统等都可以用层次结构来进行表达。

(2)线性结构

又叫做程序结构,是指各标准按照过程的内在联系和顺序关系进行结合的形式。该结构主要体现了标准化对象在活动流程中的时间性,比如档案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档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都有比较严格的流程控制,它们都是由若干阶段前后相继完成的,前一阶段的标准是后续阶段标准得以实施的前提,如档案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求标准与逻辑设计规范之间就是线性结构。

2、标准体系的特征

标准体系具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目标性、可分解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1)集合性

标准体系是由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标准体系的集合性日益明显,任何一个孤立标准几乎很难独自发挥效应。

(2)目标性

标准体系实质上是标准的逻辑组合,是为使标准化对象具备一定的功能和特征而进行的组合。从这个层面上讲,体系内各个标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形成的,而非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

(3)可分解性

为保证标准体系的有效性,这就要求体系的可分解性。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某一技术水准、管理水平和经验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各方面情况的发展,标准对象的变化、技术或者管理水平的提升都要求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这就要求对标准进行分解,以对标准进行维护,包括修改、修订、废止等操作。

(4)相关性

标准体系内各单元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赖,它们之间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其他有关单元都要作相应地调整和改变。

(5)整体性

标准体系是构建标准体系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在一个标准体系中,标准的效应除了直接产生于各个标准自身之外,还需要从构成该标准体系的标准集合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构成标准体系的各标准,并不是独立的要素,标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相互补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

(6)环境适应性

标准体系存在于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之中,它必然要受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制约,因此,它必须适应其周围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

三、标准体系表

标准体系表指一定范围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特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各个层次的标准都有自己的体系表,如国家标准体系表、军用标准体系表、行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体系表等。各层次标准体系表的综合,即构成总标准体系表。

1、主要内容

(1)一定时期内应有的全部标准;

(2)各类标准以至各项标准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

(3)标准的优先顺序(时间结构);

(4)与其他行业的配合关系以及需要与其他行业配合制定的标准;

(5)继续使用的现有标准以及一定日期应制定、修订和更新的标准。

2、基本特性

(1)目的性;

(2)协调性;

(3)层次性;

(4)成套陆;

(5)发展性。

3、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2)层次恰当原则;

(3)相关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