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官方微博构建对策
高校学生信息化工作建设与管理模式论文

浅析高校学生信息化工作建设与管理模式[摘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博客的兴起,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方面的优势来提高工作实效,因而与时俱进地利用现有信息化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略述了利用微博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的可行性及案例分析,对探求创新策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实效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微博一、高校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的可行性分析大学生是进步的一代,他们不愿被传统的思想观念所束缚,有求新、求变的诉求。
当前,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以“机械说教”“僵硬要求”为主,而“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将被视为一种“反传统”的事物而得到大学生的认可。
在微博大平台上,大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活力。
根据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需求分析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活动变化比较强烈,需要宣泄和倾诉。
在微博系统中,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而且在微博中,由于用户身份的相对真实,可以给倾诉一种真实感与安全感。
因此,很多在现实世界中因害羞、内向等原因不便倾诉的情感和生活问题,得以在微博中提出并得到回应和理解。
二、高校在微博应用上的案例分析根据多所高校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管理的情况,按照其发展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高校学生工作微博应用比较成熟的,微博应用正在成长中的以及微博应用刚刚起步的。
[1]在这里主要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探究。
1.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的新浪微博的运营渐趋成熟,其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意义。
其中,复旦大学社团学生会微博开通数量最多,开通数量为35个,占比32.01%,团系统开通数为23个,占比23.64%。
复旦大学大学老师的微博开通数为18个,占比14.69%。
[2]可见,复旦大学主要运用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的效果还是可观的。
复旦大学校园学生工作微博话题内容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宣传学校为中心,展现学校人文历史、所获荣誉及学生面貌等;二是以服务学生生活学习、关注学生心理为延伸,讲座通告已成为其官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情感励志类占比10.89%,话题内容多为心灵鸡汤及励志类文字。
微博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微博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互联网终端的不断普及,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各高校纷纷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开展学生工作的微博,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微博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青年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动机和规律,科学掌握微博的特点和规律性,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高学生工作的有效性,抢占高校意识态安全的制高点,利用微博开创出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微博;学生工作;新局面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169-01微博是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近几年它以爆炸式的速度迅速成长。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信息,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微博使用率过半,达到50.9%,手机微博更是成为手机网民使用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应用,使用率达到43.8%[1]。
同时,据万瑞数据发布的《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微博用户年龄以18至30岁的年轻用户为主,占比高达67%。
[2]以南昌市高校为例,为了充分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2012年10月份南昌市11所大学聚集在一起商讨了关于创建微博开展学生工作的会议。
紧接着各大学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学生工作微博,且到目前为止各高校的官方微博的关注度都在不断地上升。
而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思想异常复杂,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和方法已经在实践中矛盾和困难重重。
一、传统学生工作管理的局限、弊端(一)缺少人文关怀在高校中,有关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条例不计其数。
在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中,通常使用“不准”、“严禁”等命令式词语来开展工作。
虽然在有些时候这样的词汇对于工作的完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人之间的距离、隔阂也因此产生。
这种硬性的促使忽视了规范的科学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和情感性,在这种缺乏交流的管理制度下,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种种限制。
利用微博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蓝 乐钿
( 南 师 范 大 学 增 城 学 院 会 计 系 , 东 广 州 5 0 0 ) 华 广 10 0 摘 要 : 博 作 为 一 种 年 轻 化 的 网络 沟 通 、 流 形 式 , 微 交 以 其短小精悍、 图文 并 茂 、 开性 等特 征 备 受 学 生 群 体 喜 爱 。微 公 博 拓 宽 了思政 工 作者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平 台 ,创 新 了思政 教 育 的 模 式 和 方 法 . 快 了信 息 的 传 播 速 度 , 加 密切 了师 生 关 系 , 增 强 了思政 教 育 的效 果 。 文 从 微 博 的 特 征 、 博 在 思政 教 育 的 本 微 作 用 和 思政 工作 者如 何 深 入 利 用这 一新 媒 体 来发 挥 教 育作 用 这 三 个 方 面进 行 阐述 , 谈 微 博 在 思政 教 育 平 台的运 用 。 谈 关键 词 :高校 辅 导 员 微 博 思想 政 治 教 育 2 0 年 .w t r 为 第 一 个 微 博 网站 在 美 国 成 立 后 迅 速 o 6 T ie作 t 传 播 到 世界 各 地 , 受 世 人 关 注 。 在 互 联 网 发 达 的 网络 时 代 , 备 年轻化 的网络载体“ 博 ” 到大学生及其 他年轻人 的青睐 , 微 受 其 短 小 精 悍 、 效 、 响力 广 ,4 字 便 可 以成 为 信 息 发 布 者 , 高 影 10 了解 信 息 的渠 道 也 更 加 开 阔 、及 时 ,符 合 当今 信 息 时代 的 特 征— — 传播 速度 加 快 , 息量 增 大 , 信 知识 爆 炸 。 《 周 刊 》 执 行 总 编 封 新 城 说 : 如 果 你 们 现 在 不 参 与 微 新 “ 博 . 么 你 们 就 不 可 能 成 为 未 来 的 一 个 传 媒 工 作 者 。” 那 高校 辅 导 员 是 思想 政 治 工 作 的传 媒 者 , 对 “0 ” 学 生 , 不 了解 面 9后 大 如 微 博 , 利 用 微 博 这 一 平 台 , 导 致 师 生 间缺 少 共 同 的话 题 和 不 会 沟 通平 台 , 法 最有 效地 开展 教 育 工 作 。 生 的教 育 除 了 家庭 无 学 二、 微博 在 思政 教 育 平 台发 挥 的 作 用 微 博 在 学 生 工 作 中具 有 一 定 的 导 向作 用 , 以点 带 面 , 能 以 网状 扩 散 的功 能 , 用 一 种 高效 的信 息传 递 模 式 , 思 政 教 育 利 在 平 台发 挥 日益 重 要 的 作 用 。 1 微 博 的传 播 速 度 快 引导 学生 关 注 时政 热 点。 彳 用 在 信 息 高 速 传 递 的 今 天 , 导员 要 根 据 学 生 的需 求 , 过 辅 通 他 们 最 常 使 用 的传 播 工 具 发 布 信 息 ,才 能 起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微 博 的 更 新 速 度 快 , 生 喜 欢 关 注发 身 边 的大 小 事 情 , 学 利 用 大 家 这 种 好 奇 心 理 ,借 助 微 博 平 台 可 以 将 信 息 宣 传 最 广 泛 化 , 成 效 最 大化 。转 发 有 关 时 政热 点话 题 的微 博 , 引 发 学 使 可 生对 社 会 现 象 的理 解 或 看 法 , 升 他 们 的 社会 责任 感 。 同 时 , 提 结合 身边 的情 况 撰 写 微 博 , 宣扬 身 边 优 秀种 无声 授课 中学 会 做 人 、 会 处 事 。 在 这 种 高 让 学 速 的信 息 更 新 中又 可 以形 成 循 环 式 的交 流 ,让 学 生 在 交 流 中 学会 思 考 、 析 和解 决 问题 。 是 辅 导 员 利 用 微博 做 好 学 生 的 分 这 素养 教 育 的一 大 好 处 。 2借 用微 博 的 “ 丝 ” “ 注” 拉 近 师 生 间 的距 离 。 . 粉 、关 。 人 与 人 之 间失 去 沟 通 就 是 因为 没 有 联 系 的桥 梁 .而 共 同 话 题 便 是 这 座 桥 梁 。微 博 的 关 注 功 能 可 以让 辅 导 员 深 入 学 生 的生 活 , 立 良好 关 系 , 找 共 同话 题 , 是 开 展 学 生 工 作 的 建 寻 这 助推 器 。辅 导 员 要 从 微 博 的 “ 丝 ” “ 注 ” 色做 起 , 生 得 粉 、关 角 学 到 老师 的关 注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提 升 对 自己 的 信 心 , 近 彼 此 能 拉 的距 离 。形 成 亲 密 的博 友 关 系 后 , 生 遇 到好 事 , 到 挫 折 才 学 遇 会在 第 一 时 间 求 助 辅 导 员 , 将心 声 向辅 导员 倾 诉 , 求 亦 师 亦 寻 友 的老 师 的帮 助 。 导 员 在 微 博 中要 做 到 “ 辅 言行 自如 ”才 能 让 . 学 生 感 受 到 犹 如 朋 友 间 的 温 暖 , 获 得尊 重 的满 足 感 。 关 注 ” 有 “ 还 可 以 通 过 “ 默 关 注 ” 形 式 . 分 掌 握 学 生 的 思 想 和 心 理 默 的 充 动态 , 在适 当 的时 候 给 予 祝 福 、 励 或 安 慰 , 现 “ 文 关 怀 ” 鼓 体 人 . 让 学 生 感 觉 似 “ 沐 甘 泉 ” 如 。 3采 用 微博 的 双 向性 , . 开辟 公 开讨 论 平 台。 当今 网上 授 课 、 程 教 育 、 远 网络 会 议 都 成 为 现 实 , 博 有 微 着 远 程 交 流 的 优 势 , 着 公 开透 明 的特 点 , 讨 论 者 创 造 了 良 有 给 好 的平 台 ,运 用 在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领 域 就 能 在 更 广 范 围 形 成 更 大影 响力 , 得 五 湖 四 海 、 同 国界 的 人 在 同一 时 间 点 上 的 讨 使 不 论 成 为 现 实 。 友 们 可 以 在 微 博 中 提 出 自己的 看 法 , 博 友 交 博 与
高校思政工作微博使用现状研究

高校思政工作微博的使用现状研究【摘要】近年来微博平台的迅速崛起,众多高校将此新兴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把微博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阵地。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微博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思政微博建设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政工作微博当前网络多样化平台迅速崛起,微博已全面渗入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普及大学生相互之间信息发布、获取和相互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微博的兴起及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物理界面和技术支持,其使用已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领域。
本文根据微博开设的主体不同,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微博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
1 微博和“微博力”1.1微博的定义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1.2“微博力”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世界第一大国。
随着微博在网民中的日益火热,“微博力”逐渐形成。
”微博力”的发展,源于越来越多的功能整合进微博之中,而微博所有的功能都是基于微博的基本属性发展:信息的即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时、共享信息形成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
微博最为核心的功能就是能让用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通过多种终端既高效又有成效地实现信息的即时发布与获取。
“微博力”的升起,不仅在于微博对人们生活交流的改变,更在于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在互联网时代的传递、获取信息和沟通方式。
2 高校思政微博的使用现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与时俱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可见,将新兴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方向。
微博对高校学生维稳工作挑战应对策略论文

微博对高校学生维稳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刍议摘要:稳定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的稳定直接关系和影响到社会稳定,做好高校的稳定工作势在必行。
微博作为新兴网络交互平台为大学生开启了新的网络生活方式,给高校稳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微博的传播和交互特点,充分发掘微博的独特优势,发挥微博在高校维稳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微博;高校维稳;冲击;应对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2一、高校维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大学生是非凡的社会群体,具有对社会新问题敏感度高、易冲动、群体感染性强的特征,因此,高校稳定对社会的整体稳定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稳定受到复杂的国际环境的负扰动。
国内外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政治渗透的重点目标,他们利用国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矛盾,煽动大学生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试图引发各种形式的抗争性事件,对校园稳定起到极坏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政治文化思潮,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稳定带来冲击。
作为大学校园中的师生在新的思潮和观念的冲击下必然产生对既有价值、理念的反思和追问。
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和思想上的碰撞,对政治敏感度高而理论辨识力有限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无疑会产生思想上的迷失和彷徨,影响到其群体思想的稳定。
(三)国际格局变迁中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政治事件极易激起大学生强烈的民族情绪,引发高校学生政治抗争。
二、高校学生使用微博现状分析(一)庞大的微博使用人数。
微博的出现既是信息高速流动时代的产物,又是互联网时代更加深入人心的表现。
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微博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在校学生在使用或正准备使用微博。
(二)频繁的微博使用次数。
随着微博网站的异军突起,它的使用已经逐渐深入到高校的各个角落。
调查显示,80%的学生每天至少登录和使用一次微博,平均每天花在微博上的时间超过30分钟的占51%,这凸显了高校学生使用微博次数的频繁。
微博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文献综述

微博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文献综述【摘要】微博是一项新兴事物并已在我国大学生中广泛使用,然而国内对微博与高校学生工作相关的研究不多。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对微博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研究文献,总结出目前国内对微博与高校学生工作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为今后同类研究理清脉络。
【关键词】微博高校学生工作思想政治【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15-01当今使用微博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
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加强对微博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一、微博的概念及兴起微博(micro blog)是一种现代信息科技的舶来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通讯软件、电子邮箱以及互联网等方式向微博发布信息,内容一般限制于140个字符内。
与一般的网络博客不同,微博具有快速性、时尚性、简洁性、亲民性、互动性、几何式传播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微博(最早为twitter)在2006年被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并于2008年爆发以后,短短6年间已渗透到各个领域,风靡全球。
而国内则有“饭否”、“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模仿者相继涌现。
根据新浪微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2年5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3亿,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1亿条微博内容,平均在线时长约为60分钟。
而在这部分用户中,高校学生占据重要地位。
也正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网络产品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群体中得到很好的普及及应用。
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各类高校机构和组织注册有微博,通过微博发布信息,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微博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国外研究现状其实在twitter创建当年,国外对微博应用于教育的探索研究也开始了。
美国的莫妮卡·兰金教授尝试将微博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微博管理带动学生工作的微革命

微博管理带动学生工作的微革命微博自诞生以来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并迅速抢占原本属于其他社交软件的用户市场。
各大高校也纷纷注册官方微博,借此对学生进行各种角度的宣传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尽快适应这种变化,把握新新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意识地积极探索这一新兴媒介,使其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正面的作用。
标签:微博学生管理微革命一、推动文化兴系战略,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动者和践行者2013年3月,团中央书记陆昊在全国高校团委书记电视电话会议中强调“高校新形势下要重视网络化转型对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影响”。
2013年河南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指示“分话题利用微博开展日常工作交流宣传。
完善各高校团组织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各高校的工作交流和信息沟通”。
当代大学生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既要有一个稳定的、连续的内容,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发展。
青年学生作为一个充满理想、能量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做出迅速反应,这很容易接受党中央、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
基于以上考虑,我系在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文化兴系”战略,并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来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
其中“微管理”即以微博形式传递时代正能量,广泛宣传中国梦这一主题便应运而生。
二、微博在大学生中群体中存在的原因及现状1.微博是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微博集中了我们熟悉的三种沟通方式——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和媒体的优点,又分别赋予了他们社会化的特征。
它不仅具有电子邮件中“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而且具有即时通信工具中对信息的实时性特征和类似媒体那样的信息传递特征。
因为微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都可以成为新媒体,而微博中的信息传播则可以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的特点。
探究微博时代学生工作新方式

摘 要 作 为信 息时代 的工具 之一, 微博大 大增 强了用 户沟
通 的双 向 性 、 互动性 , 从被 动接受信 息到主 动参与 , 用 户在 微 博 世 界 中更 多地 实现 了 自我价 值 , 反 映 出现 代 年 轻人 积 极 探 索 的 心 态 。本 文 从分 析 微 博 的特 点 入 手 , 就 新 时 期 如何 有 效 开 展 学 生 工作 做 探 讨 。 关键 词 微 博 学 生 工 作 开 放 平 台
4微 博 时代构 筑学 生工作 体 系的设 想
4 . 1以学生为本 。 充分尊重学生 以开放而包容 的心态帮助学生过滤信 息 ,满足学生对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i c r o - b l o g , a n d h o w t o e f e c t i v e l y c a r r y o u t te h wo r k o f s t u d e n t s . Ke y wo r d s mi e r o — b l o g , s t u d e n t s ’ w o r k ; o p e n p l a t f o m r
T h e Ne w Wa y o f S t u d e n t s ’ Wo r k i n t h e Mi c r o - b l o g Ti me s / / D a i C h u y i Ab s t r a c t As t h e t o o ]o f t h e i n f o r ma t i o n a g e , mi c r o - b l o g g r e a t l y e n h a n c e s t h e u s e r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t w o - w a y ,i n t e r a c t i v e ,f r o m p a s s i v e t o a c t i v e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a c c e p t i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 t h e u s e r i n mi c r o - b l o g w o r l d wo u l d r e a l i z e s e l f - v a l u e , r e f l e c t i n g t h e y o u n g p e o p l e a r e a c t i v e l y e x p l o r i n g t h e me n t a l i t y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微博建设工作的安排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微博建设工作的安排为充分发挥微博新媒体在学生教育引导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微博在网络思想教育中的运用规律,根据市教委下发的《关于在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加强微博使用和管理的意见》要求,现就加强我校学生工作微博建设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建立健全“一套体系、两个主体、三支队伍、四个层次”微博体系。
围绕学校团组织微博体系,以学工部微博、校团委微博为两端主体,纵向建立各学院团总支(学工办)、辅导员(团干部)、学生骨干微博三支微博队伍,横向建立涵盖学工部(校团委)、各学院团总支(学工办)、辅导员(团干部)、学生班级(团支部)的四层微博平台,拓展学校学生工作微博覆盖面,真正实现微博在思政工作上的有效运用。
二、合作平台学生工作微博统一在腾讯微博平台上注册,搭建起联系广大学生的学工部(校团委)、各学院团总支(学工办)、辅导员(团干部)、学生班级(团支部)的微博四级网络,形成相互捆绑、信息共享、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微博联动体系。
三、主要功能1.学工部(处)微博、校团委微博,是全校学生工作的综合发布平台,汇总全校学工特色信息,凝练精品博文,引导主流舆论方向,提升各级微博的活跃度,同时负责全校学生工作微博平台的顶层设计、规划推广,指导、督查和服务学院微博建设。
2.各学院团总支(学工办)官方微博,是学院学生工作交流平台,结合学院学生工作重点,是与辅导员(团干部)工作微博、班级(团支部)微博之间互动的“桥梁”和“纽带”。
3.辅导员(团干部)工作微博,是辅导员(团干部)开展教育、管理、服务的师生互动平台,要与所辖学生紧密联系,架设师生互动的畅通渠道。
4.班级(团支部)微博,是学生之间日常沟通平台,要正确引导、积极关注,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提升的基础性作用。
四、工作安排1.微博开通阶段学工部微博,学院学工办官方微博(学院团总支微博),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团干部)需开通工作微博,并“收听”学工部、校团委微博;学生班级(团支部)微博按照校团委团支部微博开通相关工作要求开通,无需另外开通,须“收听”学工部、校团委微博。
微博在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

三 、运 用 微博 加 强高 校 学 生 工 作 管理 的 具 体 策 略
微 博 平 台 作 为 一 种 即 时 通 讯 、交 流 工 具 ,是 高校 构 建 民
言 ,可 以从 以下几 方面着 手 :
简 短 的 要求 符 合 了现 代快 节 奏 的 生活 方式 ,为微 博 提供 了理 论 主 、 公开 的 学生 工作 管 理体 系 的有效 途 径和 重 要手 段 。 具体 而 ( 2) 即 时互动 性 。互动 性是 微博 的重 要特 点之 一。 微博 内 容一 经 发布 后 ,关注 这 个微 博 的所 有 “ 粉 丝 ”都 会 第 ~ 时间 看 到这 条微博 ,然 后进行 评论 交流 ,或是 转发 ,没有 任何 限制 。
允许用 户及 时更 新简短 文 本 ( 通常 情况 下1 4 0 个 字 内 ),并 即时 表 ” ,一 方面 学 生 可 以 自己地 表达 自 已的思 想 ,一 方面教 师 也 发 布 信 息 ,允许 任 何 人 阅读 的 交流 平 台。 微博 最 大 的特 点 在于 可 以及时 了解学 生 的思想动 态。 简 便和 即时 ,能够 将瞬 间记 录信息 并于他 人 分享。 2 .微 博的 特性 ( 1) 便 捷性 。微 博 信息 内容 一般 不 得超 过 1 4 0 个 字 ,正是 由于 字 数 限制 ,使 得 微博 信 息 必须 简 洁 ,不 能长 篇 大 论 。字 数
习或 生活 的相 关重 大 决策 或 制度 时 ,可 以事 先通 过微 博 平 台 , 特点 ,给学 生一个充 分表达 自我意 见的平 台和机 会。 征 求 学生 意 见 ,这 样 才能 使 决 策或 制度 更 加科 学 和 民主 。 而微 3 .适时 引导 ,管理 有序 博 平 台所 搭 建 的信 息 发布 渠 道和 沟 通 渠道 可 以推 进 学生 和 老 师 微 博 在学 生 管理 工 作 中 的运 用 ,具 有权 威性 和 严肃 性 ,不 想 个人 微 博 那样 随 意。 首 先 ,微博 管 理 不能 各 自为政 ,需要 学 之间 的关 系。 校 相 关部 门 牵头 ,建立 起 网络 管理 ,负 责微 博 的 建设 和 监督 以 2 、文化建 设的 有力渠 道 学 生 管理 工 作 中 的一 个重 要 内容 就 是 文化 建设 ,主要 包 括 及 微博 信 息 的 发布 。其 次 ,要 建 立微 博 信 息 的准 入机 制 ,对 微 还 需 班级 文 化 建设 和 宿舍 文 化 建设 。班 级 文 化是 班 级 同学 价值 观 、 博 的 内容 ,形 式进 行考 量 ,以保证 微 博 的建设 质量 。此外 , 在相 对 固定 的 时间 内上 次微 博信 息 ,保 班 级 风气 的重 要 体 现 ,班 级 文化 建设 也 可 以通 过微 博 平 台来 实 要对微 博 进行 时 间管理 , 障学 生 的作 息 时 间 。而 有些 微博 信 息 ,比如 版块 类 、 角色 类微 现 ,比如 可 以将 班 级板 报 放 到微 博 上 ,利 用微 博 的 即时 性和 科 博 ,可 以放 在 周 末 时间 ,这 样 即 能减 少微 博 对课 堂 教 学 的负 面 技 性 ,拓 展 班级 板 报 的设 计 范 围和 设计 思 路 ,也 可 以将 班 级 活 动 发 布到 微 博上 ,通 过微 博 对班 级 活动 进 行 即时 宣传 ,扩 大班 影 响 ,也 能实现 教育 的多维 渗透 。
基于院系微博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微博 时代 的到 来 , 对 高 校学 生 工 作 来 说 , 既 是
一
个 新挑 战 , 也 是 一 0的微 博 , 呈现 出联 系性 、 互动性 、
看, 尽管 众 多 高 校 已经 注 意 到 微 博 在 大 学 生 群 体 中的兴起 , 并 纷纷 开 通官 方 微博 予 以 积极 回应 , 但
及各 种客 户 端 公 开 发 布 的 媒 介 形 式 。 l 2 微 博 具 有
沟通 互动 、 信息服 务、 形象宣传 、 舆 情 监 测 等 基 本 功能 , 与 高校学 生 工作 各 项 内 容高 度 契 合 , 这 使得
运用 微 博 开 展 高 校 学 生 工 作 具 有 实 践 上 的 可
和获 取平 台 , 是 一 种 允许 用 户及 时 更 新 简 短 文 本
( 一般 不超 过 1 4 0个 字 ) 并 可 以通 过 We b 、 Wa p以
尤 其是 以大 学生 为 代表 的青 年用 户 群 体 中流行 开
来, 用 户数 量呈 爆发 式 增 长 态势 , 根 据 中 国互 联 网
2 0 1 3 年 6月
河 北大 学成 人教 育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Ad u l t Ed u c a t i o n o f He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J u n .2 0 1 3
Vo 1 . 1 5 N0. 2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一O 1
作者简介 : 洪欣 ( 1 9 8 7 一 ) , 女, 江西景德镇人 , 中国 青 年 政 治 学 院 法 律 系 学 生 工 作 办 公 室 助 教 , 主 要 从 事 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 。
借助网络微博平台,为高校学生工作助力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全面闯入人们的生活,网络所带来的交互与渗透,共享与参与,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也在不经意间影响着网民的情感、心理、认知与价值取向,成为影响人们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的平台,用户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以内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自2009年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以后,这种简单的信息传播方式立即获得了空前发展,一时间成为最受人们热捧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微博效应可见一斑.从网络时代角度出发,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微博时代.微博拥有紧跟时代、适应大众心理的特点,又能满足当代青年追求个性、追逐潮流、抒发情感的需求,因此深受青年学生欢迎.高等院校团学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处于思想和心理变化迅速、情感丰富的时期,“微博流”的出现无疑对于接受和追捧新鲜事物极快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高等院校团学工作来说,面对网络微博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网络微博成为促进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为青年学生提供服务的直接窗口,成为为高校学生工作助力的有效平台,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借助网络微博平台,积极为高校学生工作助力,这是一个因势利导做好学生工作的极好广阔空间和不可或缺的前沿阵地.1借助网络微博平台,提高青年学生的认知能力据统计,在所有微博使用者中,30岁以下的使用者占总数86.1%以上,其中18—24周岁年龄段的使用人群为主流,占50.5%;在校学生占总数的55.1%.可见,青年学生群体是微博使用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比普通网民更偏爱使用微博,可以说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网络微博使用群体.而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心理变化迅速,作为网络微博的使用者和受众,在用网过程中会呈现出一定的受众心理现象,如认知心理、从众心理和移情心理等.在网络普及的大学校园里,如果能以微博等新媒体作为平台开展学生工作,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发展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可引导青年学生学会正确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形势.指导他们正确接受网络舆论、氛围、潮流和导向的影响,引导他们学习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正确判断是非.通过网络微博引导,提高青年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洞察社会的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借助网络微博平台,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微博以其交流的民主性、平等性、匿名性的特点使广大参与者摒弃顾虑,能够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信息、观点和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高等院校从事团学工作的学工人员长期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团学工作的主要力量.网络微博是学工人员与青年学生之间进行思想和知识交流的一个全新平台,是学工人员开展团学工作的新阵地.学工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对青年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可对青年学生进行访问和评论,与青年学生进行探讨,了解学生最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及时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青年学生有理想、有热情、有思想、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敢想敢做,有开拓创新精神,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但青年学生中也有少数人理想信念出现了偏差,有的以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信奉个人利益至上;有的以物质享受代替精神追求,信奉及时行乐;有的因理想信念的动摇,带来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于缺失;有的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上出现的矛盾问题,出现了焦虑、浮躁的心理和心态.对于通过微博发现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学工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可与他们研讨热点问题和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国情,认识社会,认识形势;引导他们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范,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借助网络微博平台,为高校学生工作助力占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摘要: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当代,“微博流”的出现无疑对于接受和追捧新鲜事物极快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高等院校团学工作来说,面对网络微博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这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从提高青年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开展学生会工作、开展爱心支教工作、提升学工人员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等五个方面,说明借助网络微博平台,积极为高校学生工作助力,这是一个因势利导做好学生工作的极好广阔空间和不可或缺的前沿阵地.关键词:网络微博;学生工作;助力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172-02Vol.28No.8Aug.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下)2012年8月172--矛盾,并学会处理各类矛盾.学工人员可通过网络微博,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宣传进步的思想文化,传承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塑造纯洁美好的心灵.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成熟,健康茁壮成长.同时,根据青年学生对团学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有效地、及时地调整团学工作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使高校学生工作真正发挥教育和引导的作用.3借助网络微博平台,积极开展学生会工作高等院校学工部门可借助网络微博平台,积极开展学生会工作.如: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根据新形势,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和学生团体开通网络微博,作为院团委开展团学工作的辅助平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人人网公共主页创立.院学生会微博通过新浪微博加V认证,致力于发布学校和学院的重要信息,如校级、院级、院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各级组织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和举措,提供温馨提示,并根据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学院正在进行的重要事件发展过程进行主页和微博内容的更新.致力构建团学工作各层面之间交流的平台,加强学工人员与学生干部、学生组织和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院学工部门还通过微博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学生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兄弟院校学生组织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学生组织的完善,促进了学工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让青年学生了解兄弟院校和本校、本学院开展的工作和各项活动的情况,进一步促进了青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院学生会通过微博开展的活动备受兄弟院校关注,其中不乏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等重点高校学生组织的关注.外国语学院学生组织则充分发挥微博的共享作用,从兄弟院校的微博平台中汲取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本院团学工作的内容,促进了团学工作的开展.一年来,外国语学院以学生会为代表的学生组织通过微博开展学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浏览网页,同学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学院的动态,对于饶有兴趣的活动或者举措,也可以转载和点评.利用人人网的留言功能,同学们能直接与学生会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反映相关问题.也可以用“悄悄话”的形式留言,既保护了隐私,又实现了与学院工作的互动.同学们既可以转帖或讨论时事信息,也可以分享和探讨学习心得,还能够交流时尚物语或实用信息,形成了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微博文化氛围.随着后续工作的不断完善,院学生会微博将联合人人网公共主页,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感受到学生组织在网络上的真切存在,从而进一步自主参与到学院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中来,使学院团学工作的开展更有效率、更广泛全面、更加深入人心.4借助网络微博平台,开展爱心支教工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工部门还积极利用网络微博平台,开展对江西上坳小学“为了山那边的等待”爱心支教工作.江西上坳小学位于江西吉安市遂川县大汾镇滁洲乡上坳村,地处罗霄山脉深处,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特困地区,全村100多户共400余人,散居在方圆50平方公里20多条沟垅山谷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上坳小学现有学生54人,三个年级两个班,学生最小4岁,最大12岁,住校学生38人.该校仅有的两幢木结构教学楼建于20世纪60年代,而任课教师仅有1人.2008年以来,外国语学院连续四年组织青年学生支教小分队,到上坳小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科技博览、创意手工、人文地理、户外拓展、基础教育、音乐欣赏和趣味益智等课程.同学们一边上课、一边对小学生进行家访,访谈老师和村民,对上坳小学的生源、师资、办学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对上坳小学所在山区的交通、生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积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外国语学院团委积极指导小分队设立了江西爱心天使微博和人人网公共主页.并同时利用QQ群、QQ说说、飞信等渠道,广泛筹集善款,指导小分队运用新媒体开展支教工作,通过网络微博为公众互动交流提供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吸收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通过种种宣传方式,并通过捐款、义卖等多种途径,面向社会募集爱心资金和捐赠物品累计近五万元,帮助上坳小学建立图书基金2000元,志愿前往上坳小学支教29人次,招募爱心天使300人次.该支教活动不仅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和重视,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光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江苏工人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东北新闻网等二十多家媒体和各大网站对该活动进行了报道,支教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支教活动顺利开展,网络微博所起的作用不可小靓.5借助网络微博平台,提升学工人员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学工人员在广大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由其品德、知识、才能、气质、作风和亲和力等因素构成的,这种影响力建立在敬佩、信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成才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关爱,关爱学生表现在师生交流中就是顺应性情,鼓励兴趣,激发创造,人文关怀应体现在学生工作的始终.学工人员利用网络微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以学生为本,凸显人文关怀,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送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在交流中,学工人员心胸豁达、自信乐观、激情活力、沉着冷静、处事严谨,良好的品质会对大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开朗、积极、乐观、宽容,良好的性格会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之中,青年学生会受到学工人员的言行、价值观念和处世态度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自己的健康人格.只有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尊敬和拥护,才能巩固学工人员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威信,才有利于加强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网络微博作为青年学生受教育的一个载体,它可利用微博即时交流模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能将学工人员要传输的信息即时地传递给学生,达到了随时随地都能开展教育的目的,扩大了教育的影响面,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借助网络微博平台,也提升了学工人员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173--。
微博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21 0 2年 6 月
淮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0URNAL 0F H UAI ROFES ONAL AND CHNI BEIP SI TE CAL COL LEGE
Vo . 1 No 3 11 .
J n 2 l u .O 2
微博环境下高校 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胡 玲 娟
( 东 科 学 技术 职 业 学 院 , 东 珠 海 广 广 599) 10 0
摘 要 : 息 网络 时代 , 博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传 媒 形 式 受 到 了 网友 尤其 大 学 生 的 追 捧 , 信 微 高校 学 生 管理 机 制 也 需要 相 应 调 整 以 适 应 这 种 变化 。针 对 高校 学 生 的特 点 而 建 立 微 博 管 理 机 制 , 当前 加 强 学 生 管 理 和 学 生 生 理 与 心理 健 康 教 是 育的有效方式 。
、
微 博 的概 念 与 特 点
微 博 , 博 客 ( i o lg 的 简 称 , 一 种 通 过 关 注 机 微 M c Bo ) r 是 制 分 享 简短 实 时 信 息 的 广 播 式 的 社 交 网 络 平 台 。作 为 当
Hale Waihona Puke 今 广 受 欢 迎 的微 博 而 言 , 用 户 可 以 通 过 网 页 、 机 短 信 其 手 及 AP 应 用 等 方 式 直 接 发 布 图片 、 频 、 息 等 , 广 播 式 I 视 消 以
4 互 动 与个 性 、 .
微 博 管 理 机 制 , 丰 富 学 生 校 园 文 化 生 活 的 同 时 , 强 管 在 加 理 力 度 , 校 园微 博 在 学生 管 理 中 发 挥 正 面 积 极 的 作 用 。 使
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微博这一新媒体自诞生起,就以其开放、即时、互动等特点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
微博既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工具,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高校要发挥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优势,转变观念、准确角色定位,建立官方微群体,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强覆盖面,掌握微博体,主动增强微博关注度。
[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对策[作者简介]程迪(1978- ),女,重庆人,成都工业学院机电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
(四川成都 610031)[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48-02微博(micro-blog),意译为微型博客,简称“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即时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作为一种开放、即时、快捷的互联网社交模式,“微博”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并迅速风靡全球。
自2009年8月国内首个微博平台——新浪微博正式上线以来,微博用户数就以每周50%的速度迅速增长,当年新浪微博用户就达到500万。
2012腾讯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4亿,每天活跃用户数是6800万,而大学生是主要的用户群体之一。
这些数据显示了微博高度的影响力和广泛的传播力,在这样一个微时代下,微博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微博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在这个新兴的大背景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一、微博在大学生中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原因(一)微博兴起的背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迅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利用网络作为人际交流的平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微博由此应运而生。
作为一种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新媒体工具,微博在推出之前就已经拥有很大的受众群,再加上其强大的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以及随时随地、快速传播、资源丰富的特性,迅速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
高校学生工作官方微博发展的探索——以苏大社院4SV为例

0 h i n a E d u c a t i o n 『 n n o v a …J… t i 0 n H e r a l d
高校 学 生 工作 官方 微 博 发 展 的探 索 ①
— —
以苏大社院 4பைடு நூலகம்S V为例
董 娜
( 苏州 大学社 会学院 江苏 苏帅l 21 5 1 2 3 ) 摘 要: 信息时代 , 网络 已成 为人 与人 交流沟通 的一 种手段 , 而微博迅 猛的发展 , 不仅让 高校 大学生成 为使 用的主 力军, 高校 官方微 博也逐 步成 为服 务 学 生 的 便 民 通 道 。 本 文 以 苏 州大 学 社 会 学 院 学 生 工 作 4 S官 方 微 博 为 例 ,总 结 经验 , 分 析问题 , 提 出 建 议 ,来 进 一 步探 索 高 校 学生 工作 官方微 博 的发展趋 势 。 关键 词 ; 苏大 社 院4 S V 高 校 官方 微 博 网络 思 想 教 育 师生 互 动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7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I 3 ) 0 5 ( b ) 一 0 2 I 3 -0 2
相关注 , 形 成 多 元 化 的 网络 教 育 引导 体 系 ,
年, 仅以腾讯微博为例, 2 0 l 1 年1 2 月 高校 作 细 致 认 真 的 学 生 骨 干 组 成 日常 管 理 团
数字 达 到 了 1 6 l 6 6 家。 高 校 微 博 开始 取 代
微 博开 通 总 数 为 4 1 6 7 家, 而2 0 1 2 年l 1 月, 这
谈 ”, 通 过 互 动 透 彻 分 析 问题 , 形 成 正 确 的
知名 网站纷 纷转载有 关新 闻。
简析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建议

简析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建议摘要:随着微博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微博给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微博的方式在学生中进行。
本文通过对微博在教育管理中的主要功能的分析,提出完善微博在教育管理中的功能的建议。
关键词:微博;高校;教育管理;大学生一、前言互联网媒介的发达使大学生可以轻易的获得信息,这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高校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微博环境去传播健康的内容,以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向上心理。
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高校可以利用微博这一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平台,及时的向大学生传播积极正面的信息和各种通知,以保证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微博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一)价值观的教育微博的信息以其及时性的特点,可以让信息更加快捷的传到用户的手里。
高校可以通过微博的即时信息功能来讲起所需要的内容、正面积极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等,随时的发布到大学生的手中。
高校发布的内容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热点进行调整,以配合大学生的关注热点。
的而这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就会让大学生主动的去转发,以迅速的在大学生之间传播出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微博的互动功能可以增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高校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大学生的动向,以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性的工作,并引导其正确、健康的发展,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
(二)危机预警大学生自身具有不成熟、以从众等特点,这就很容易的会被有心人所利用,让大学生做出一些对自己或对社会有危害的事情。
而这种表现不是突然地,而是长期潜移默化的。
据统计,这类大学生会通过微博等平台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留下一些线索。
而高校就可以通过这些线索来发现大学生的一场心理状况,并及时的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这种不良情绪开始的时候就进行抑制,积极主动的去为这些大学生传递一些积极向上、乐观有趣的信息内容,及时的疏导大学生的情绪问题。
微博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性化与群体性 等特点 , 网络功能更 为强大 , 能 较好地满 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 , 在大学生 的成长成才 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 大学 阶段 是人 的个性 定型 的关键 时期 ,在 这个时 期, 其个性化 发展要求获得足够 的选择机会和权利 。而
微博 使大众 在社会管理 和国家发展 中拥有更 多 的 话语权 ,在推进我 国民主化进程 中发挥着积极 的作用 。
微博打破 了传统媒体 的各种局 限 , 每天 以不可计量 的信 息和多种功能为参 与者提供 了无数选择 的机会 , 使每个 参与者 自由地获得 知情权 和表达权 , 并可获得成 为意见 表达主体的权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微博满足 了当代 大学生个性化发展 的需要 。 大学生通过微博传播新 闻信
高校学生 党建工作 的新平 台,不 断提高党建 工作的实
效, 成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
一
、
微博 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微博, 也称微博 客,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
享、 传播 以及获 取平 台, 用 户可 以通 过 WE B 、 WA P以及
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 区, 以1 4 0字左右 的文 字更新信
l r - .
吻
2 0 1 3年
9 月
U n i v e r s i  ̄ E d u c ti o n
微博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张小琏
( 嘉 应 学院
[ 摘
刘 思林
5 1 4 0 1 5 )
社会 科 学教 学部 , 广 东 梅州
要] 微博作 为深 受大学生青睐 的新兴媒 体, 已逐 渐发展成为大学生关注时事 、 发表观点、 结交朋友 的基本 渠道之一。 面对
微博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
微 博 的特 点
微 博 , 博 客 ( co lg 的简 称 , 一 种通 过 微 Mi Bo ) r 是 关 注 机 制分 享 简 短 实 时信 息 的广播 式 的社 交 网络 平 台 。作为 当今 广受 欢迎 的微博 而 言 , 用 户 可 以 其 通过 网页 、 A W P页面 、 手机 短信 及 A I 用 等 方式 P应 直接 发 布 图片 、 频 、 息等 , 视 消 以广播 式 的方 式 与外 界进 行 开放 的对话 和 交 流 。其关 注 形式 很人 性 化 , 可以单向或者双 向, 符合用户的个人需求。 微博 的特点 有 : ( ) 一 便捷 性 微博 的特 点 之一 就是 精 简 、 小 。微 博 通 常为 短 10 , 4 字 既减少 了用户发布信息 的时 间 , 还提高 了 信息 的传播速度 , 为用户的信息交流提供 了非常便 捷 的平 台 。从 现代 人 的 阅读 习惯 和 生活 习惯 来 看 , 方 面微 博 比博 客论坛 的发 布方 式更 快 速便 捷 , 不 仅满 足 了上班 族 的心理 需 求 , 也满 足 了学 生 的 空 间
作 者 简 介 : 胡 玲 娟 , 东科 学 技 术 职 业 学 院 。 广
9
第 6期
高 等职 业教 育
2 1 年 02
微 博 利 用 其终 端 渠 道 的多 样 化 和信 息 沟通 的 便捷 性 把 “ 即时 l 发挥 到 了最大 功效 。微博拥 有 强 生” 大 的 时效性 和对 敏 感事 件 、 突发 事件 的快速 反应 能 力 , 可 以让 用 户 实 现 实 时更 新 , 天 可 达 数 十 次 它 一 甚至更多 , 使它能十分迅速及时地抓住 当前 的重大 事件 , 其是 突发 事件 。 尤 ( ) 四 互动 与个性 微博既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 又是一种人际互 动 工具 , 用 户 主要 通 过 互相 关 注 、 其 私信 、 对话 、 评 论 等方 式来 进行 互 动沟通 的 , 种互 动 行 为推 动 了 这 人与信息的进一步融合 , 从而实现“ 人一信息一人” 的无 缝链 接 。 博 中的 “ 微 一对一 ” “ 或 一对 多 ” 动频 互 率 是 非 常 高 的 , 且 它 的传 播 速度 很 快 , 并 通过 粉 丝 不 断 转 发 扩散 开 来 ,使 互动 产 生 的 影 响力 不 断 上 升, 最后 很 有可 能会 形成 极 具社 会影 响 的力 量 。 目 前 ,越 来越 多 的政 府 网站 和政府 人 员 开设 微博 , 更 有 人大 代 表通 过微 博 与网友 互 动并倾 听建议 , 网 使 络话 语 表达 日益 成为 民主建设 的绿 色通 道 。 网络 在 世 界 中 , 博 用 户 拥有 极 大 的主 权 和 自主性 , 微 由此 来 获 得 了一 种 自我 展 示 、 自我 表 演 的 满足 , 时这 同 种 自我展示使个体 的原创性 和个性化表达也可 以 得 到充 分 的呈 现 。
高校学生工作官方微博的构建对策浅析

高校学生工作官方微博的构建对策浅析在信息日益碎片化的时代,微博的产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因为微博的草根性、信息获取的强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宣传影响力具有极大的弹性、内容精简短小、信息共享迅捷等特点,让微博能够迅速的普及。
正因为微博以上的特点,所以在许多的高校中,微博也被学生广泛使用,成为了学生日常沟通交流、发表心情、了解外界的工具。
因为微博的这种极大的影响力和官方微博的权威性,所以对于官方微博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构建,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
1 微博的特点每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它不得不出现的理由。
微博也是如此。
国内知名的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微博的定义,指出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从这句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五个讯息。
第一,微博具有一种关注机制,而且使用过微博的人都知道,这种机制是存在着单向与双向两种的;第二,微博的内容十分简单,限制字数为140字内;第三,微博所发布的内容具有实时性;第四,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为广播式,信息具有公开性,任何人都可以浏览;第五,微博是一种社交的网络平台。
从对于微博的定义中,我们对于微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详细介绍微博的特点:第一,微博具有草根性。
我们所说的草根新,就是指微博的广泛性。
它能够遍布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微博的信息获取具有强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所谓自主性和选择性就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是否关注某个人,而且也可以根据对方所发布的信息的类别以及质量来对其进行分类。
第三,微博的宣传影响力具有极大的弹性。
所谓的弹性,就说出了微博的关注度是受到其内容质量的限制的。
一般情况下,用户所发布信息的新闻性、吸引力越强,那么对于此用户感兴趣、关注该用户的人也就越多,影响力也就越大。
第四,微博的内容精简短小。
微博每条发布的内容的字数是有限制的,这里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不超过140字的精短的内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学生工作官方微博的构建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微博也逐渐在高校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学生可以从微博中得到很多的信息,而且因为官方微博信息的权威性,所以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
本文首先从微博的特点入手,讲述了微博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力,然后再提出如何更好地进行官方微博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官方微博高校学生工作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236-01
在信息日益碎片化的时代,微博的产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因为微博的草根性、信息获取的强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宣传影响力具有极大的弹性、内容精简短小、信息共享迅捷等特点,让微博能够迅速的普及。
正因为微博以上的特点,所以在许多的高校中,微博也被学生广泛使用,成为了学生日常沟通交流、发表心情、了解外界的工具。
因为微博的这种极大的影响力和官方微博的权威性,所以对于官方微博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构建,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
1 微博的特点
每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它不得不出现的理由。
微博也是如此。
国内知名的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微博的
定义,指出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从这句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五个讯息。
第一,
微博具有一种关注机制,而且使用过微博的人都知道,这种机制是存在着单向与双向两种的;第二,微博的内容十分简单,限制字数为140字内;第三,微博所发布的内容具有实时性;第四,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为广播式,信息具有公开性,任何人都可以浏览;第五,微博是一种社交的网络平台。
从对于微博的定义中,我们对于微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详细介绍微博的特点:
第一,微博具有草根性。
我们所说的草根新,就是指微博的广泛性。
它能够遍布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微博的信息获取具有强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所谓自主性和选择性就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是否关注某个人,而且也可以根据对方所发布的信息的类别以及质量来对其进行分类。
第三,微博的宣传影响力具有极大的弹性。
所谓的弹性,就说出了微博的关注度是受到其内容质量的限制的。
一般情况下,用户所发布信息的新闻性、吸引力越强,那么对于此用户感兴趣、关注该用户的人也就越多,影响力也就越大。
第四,微博的内容精简短小。
微博每条发布的内容的字数是有限制的,这里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不超过140字的精短的内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即可。
第五,微博的信息共享迅捷。
微博不似传统的纸质媒体以及网络媒体,需要有一个特定的平台支持,它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及时发布信息,这种不受限制的速度是极其迅捷的。
2 高校官方微博的构建对策
从个人的生活琐事到体育运动盛世,再到全球性的灾难事件,微博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网民们表达意愿、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
而且新闻发布会时发布信息的地方,而新闻发生地,是指新浪微博本身的变动就是值得报道的新闻。
这充分证明了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官方微博的重要性。
而高校官方微博的影响力除了同其运营管理相关之外,还同其议题的属性等相关。
而因为高校官方微博同样具有微博以上的特点,所以我们对于提高高校官方微博影响力,让高校能够更顺畅的搭建信息交流、资讯互动以及思想沟通的平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对于高校微博进行自我定位。
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属性,也有不同的关注热点和方向。
所以高校微博首先应该有一个自我的良好的定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做好高校学生工作。
我们知道高校是与政治、经济并存的不容忽视的文化机构,其承担的责任十分巨大,所以其开设微博的主旨就是能够迅速便捷的发布重大的信息,传递延伸校园文化。
所以高校官方微博可以定位为:品牌与高校文化宣传的自媒体新闻中心、学生的互动中心等。
其次,进行高校官方微博进行装饰定位。
高校学生具有着年轻人的张扬的特点,他们也喜欢具有美感的事物。
所以对于高校官方微博,我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装饰,让他们能够直观的展现出官方微博的人格化的形象,例如,对于背景的设置,应该是具有人文气息的,
具有高校的人性化图文信息。
再者,对于高校官方微博进行内容定位。
从微博的特点可以得知,微博的内容可以决定微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所以高校官方微博的内容也直接决定了其在高校中的影响力。
从高校官方微博的特点分析,对于高校官方微博的内容应该从发布频率、多样化、时效性、人性化等方面出发进行规划。
第一,从发布频率来讲,我们应该对于发布信息的条数进行限制,一天5、6条即可,多则容易导致信息泛滥,少则失去听众的兴趣和关注度;第二,所谓的多样化,就是指发布的信息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字,可以适当的加入图片、视频等内容,这样不仅让信息更加的立体化,也更容易吸引人;第三,时效性是最应该重视的一点。
网络媒介的产生就是因为纸质媒介的时效性不够强,高校官方微博要想牢牢地把握用户,提高影响力,就要在时效性上下功夫;第四,人性化这一点,在这个讲究人权的时代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无论是进行信息发布还是进行信息评论,都要能够学会采用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这样才能够引发更多的讨论。
当然,除了以上的几点,我们还应该提高微公关的建设。
国家的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
高校的官方微博作为一个公共的办学机构,更应该有危机意识。
不能出现了“微博”变“危博”的现象,所以高校官方微博应该加强对于微博的舆情预测、提高危机处理和危机预警的能力,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时,也不断的提升自我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施进化,倪鸿燕.论微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11(6).
[2] 肖光荣.论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