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深度解析
2013年LPG国际市场总结

2013年度国际市场总结2014年01月07日15时06分东方油气网一、2013年国际原油和CP走势回顾1. 油价高位宽幅震荡如图1所示,2013年国际三大原油期货价格(WTI,布伦特和迪拜原油)在强势上行后还是盘跌,整体在历史相对高位宽幅震荡的走势。
与往年不同的是,WTI受美国经济利好提振在13年整体有小幅上行,而布伦特在下半年因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得到缓解,价格有所下滑,但整体看来下滑幅度不大。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年初的112. 47美元/桶下跌至年底的110.80美元/桶,年跌幅达1.5%;而WTI期货价格从年初的93.12美元/桶上涨至年底的98.42美元/桶,年涨幅5.7%。
图1: 2013年三大国际油价走势图就整年而论,布伦特和迪拜原油的价格走势趋同,而WTI油价走势则相对较低。
13年上半年初期,在多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的前提下,另有沙特阿美原油减产刺激,三大油价一力上行,其中WTI涨幅表现不是很明显。
但另外布伦特和迪拜在1月攀升至本年度之高点,价格接近120元/桶关口。
随后因欧债危机问题是投资者担忧,且中东地区原油增产,受此利空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纷纷走跌,至13年4月中旬油价探底,其中WTI年内最低价格在88.71美元/桶,布伦特年内最在99.91美元/桶,迪拜价格与布伦特价格接近。
5-6月份,三大油价处于弱势盘整期。
下半年伊始,国际油价不断攀升。
需要注意的是,WTI近3月涨幅在20美元/桶左右,甚至与布伦特价格相接近。
主要原因是这期间美国中西部地区库欣原油库存中心到墨西哥沿海炼油厂管道翻倍扩容消息发挥了作用,市场认为这将有效缓解库欣地区创纪录的原油库存压力,外加美国股票指数联创新高,因此WTI进入走强阶段。
而此时另外两大原油也因叙利亚局势升级影响行情走高。
9-11月,叙利亚外交部长同意俄罗斯有关化学武器的处置建议,美国也考虑用外交的方式解决叙利亚问题,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得到缓解,油价连续下滑,虽然中国经济有所增长,担心利比亚原油供应中断,但整体利好因素不足,国际油价震荡式走跌,截至12月份,美国经济得以改善,加之库欣库存连续下降,油价开始掉头上行,但欧洲原油供应充足依然对油价有一定的打压。
2013年国际油价分析及预测

2013年国际油价分析及预测[摘要]本文回顾了2013年一季度国际油价走势,分析了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国际油价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国际油价;经济;原油;供应;金融市场12013年一季度国际油价走势回顾2013年一季度国际油价呈现出“过山车”走势,1月在全球经济数据向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及欧佩克预期减产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油价出现一波涨势。
从2月下旬开始,受到北海原油供应恢复,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以及市场对欧元区债务危机担忧的影响,国际油价出现急转直下。
进入4月,由于受到国际市场黄金等贵金属价格暴跌的影响,油价下跌也随之加剧。
截至2013年4月15日,布伦特原油报收于100.39美元/每桶,较年初下跌7.5%;WTI原油报收于88.71美元/桶,较年初下跌5%。
2后期国际油价走势分析及预测2.1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2.1.1世界经济前景展望2012年全球实体经济回落程度超出预期,全年GDP仅增长3.2%,远低于此前3.5%~4%的预测。
上半年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希腊退出欧元区等利空因素的影响,欧元区经济雪上加霜,同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美国经济处于艰难复苏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出现明显回落。
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4%,新兴经济体增长5.5%。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各大经济体数据均好于预期,GDP,PMI,就业数据等指标环比均出现好转。
美国在“财政悬崖”问题妥善解决后一季度经济复苏较为强劲,房地产业及零售业数据持续向好;欧元区经济在经历了连续5个季度的衰退之后有所复苏,但欧债危机仍不断蔓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一直处于温和复苏态势,但在经济预期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必然。
综合看来,进入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虽有所好转,但各种因素依然错综复杂,复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油市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起大落 影响国内油价几何(年中经济系列报道之二)

年中经济系列报道之二油市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国内油价几何2012年年初,受伊朗核问题等地缘政治因素以及美国经济复苏增速等因素推动,国际油价持续冲高,3月1日达到年内高点,纽约油价在收盘之后一度冲破每桶110美元。
但之后,由于伊朗局势趋稳、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增加,以及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原因,国际油价进入下跌通道,在第二季度更是加速下跌。
6月21日,纽约油价跌破每桶80美元,布伦特油价跌破90美元,创18个月来低点。
未来,国际油价走势又将如何?影响我国油价几何?国际油价上半年呈大起大落走势2012新年伊始,纽约市场油价就跳上每桶100美元大关以上,并于1月4日收于每桶103.22美元,创8个月来新高。
由于地缘局势动荡触动了油价的敏感神经,导致原油供应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油价继续高企。
受欧盟与伊朗之间有关石油进口问题的紧张态势影响,国际油价在每桶100美元附近获得支撑。
2月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多空力量拉锯,导致纽约油价在每桶100美元附近徘徊。
之后,随着中东地缘政治的持续发酵以及欧债危机出现进展,国际油价走出了一波罕见的“小牛市”。
2月23日,纽约油价收于每桶107.83美元,创9个月来新高。
数据显示,2月份,纽约油价涨幅超过8%。
而布伦特油价涨幅已累计超过10%,创下2010年3月份以来的单月最大涨幅。
受利好经济数据提振,国际油价3月1日大涨,纽约油价在收盘之后一度冲破每桶110美元.,伦敦布伦特油价涨幅接近3%,创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后,由于受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增,且美英法等国正在讨论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国际油价28日大跌,纽约油价收于每桶105.41美元,跌幅为1.79%。
4月,受需求趋软、供应增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无意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等因素影响,4月3日,国际油价继前一交易日大涨之后回落,4日,国际油价继续大跌,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跌幅均超过2%。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内容摘要: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WTI 原油期价基本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全年平均期价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
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温和低速增长,石油需求与2012年基本持平,供给较为充裕。
美欧日等经济体同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助推国际油价上涨,但由于缺乏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增速急剧反弹作为支撑,对油价的推动作用有限。
中东等产油国地缘政治风险存在加剧的可能。
因此,2013年国际油价运行区间可能会向上突破,初步预测,2013年WTI原油期货均价约为每桶98美元左右。
一、2012年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波动剧烈。
WTI原油期价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峰谷波幅超过了40%,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
截至11月底,纽约市场WTI原油期价平均为94.6美元/桶,北海Brent原油期价平均为111.9美元/桶,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WTI原油期货价格与Brent的平均差距保持在每桶17美元左右,近期二者差价约为21美元。
总体来看,近期WTI原油期价将在每桶80-100美元之间震荡,预计全年WTI原油期价平均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1、年初伊朗局势助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与上年非常相似的是,2012年初地缘政治动荡成为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只不过2011年为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以及利比亚战争,而2012年为伊朗核问题,加上2012年初全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期价由上年末的每桶98.8美元飙涨至2月24日的109.77美元,上涨了10.9美元,涨幅达到11.1%,并创出年内最高水平。
此后直到5月初,WTI油价一直在100-110美元之间的高位窄幅震荡。
估计这段时间“地缘政治溢价”约为每桶10美元。
2、5月初之后国际油价暴跌回归基本面5月初以来,伊朗迫于欧美国家金融制裁乃至石油禁运措施,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欧美大国也因国内大选问题,无心进一步扩大伊朗紧张局势,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二季度美日欧GDP分别增长1.3%、0.7%和-0.7%,较一季度显著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也较上年减弱,同时利比亚产量恢复和美国大幅增产使得石油供应大幅增长。
石油价格变化

窄幅波动趋向平缓2012年第三季度石油石化市场综述(下)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2-11-15 08:44 ]进入2012年第三季度,受美国、欧盟制裁伊朗力度加大,叙利亚局势紧张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三连跌”之后出现了“两连涨”。
第三季度末受美国大选日益临近影响,国际石油市场趋向平稳,油价小幅频繁波动。
预计第四季度三地(辛塔、迪拜、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将在现有每桶100美元上方窄幅波动,国际油价剧烈震荡,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
1.受中东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剧烈震荡,总体上扬2012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先涨后跌。
今年年初,在伊朗核问题、美国经济复苏增速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国际油价持续冲高,3月初达到年内高点,国内随之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
之后受伊朗局势趋稳、欧债危机恶化、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国内成品油价格随之出现罕见的“三连跌”。
进入第三季度,中东紧张局势骤然升级,地缘政治再度牵动世界石油市场神经。
7月1日,欧盟对伊朗采取的石油禁运措施正式生效,这是欧盟针对伊朗局势采取的最为强硬的制裁措施。
7月12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50多个涉及核和弹道导弹项目的实体实施制裁,并增加海湾地区军事部署。
美国和欧盟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伊朗方面则继续表现强硬态度,警告欧美,如果伊朗安全受到威胁,将阻止“哪怕一滴原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国际原油市场紧张气氛再度升温。
市场担心,一旦美国与伊朗的紧张态势升级,伊朗可能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威胁石油供应。
6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纽约油价飙升超过9%。
与此同时,以色列和伊朗关系再度紧张。
7月18日,保加利亚发生一起自杀式恐怖袭击,死伤者多为以色列游客。
以色列立即指责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是“幕后黑手”,扬言要展开报复,让伊朗“付出沉重代价”。
叙利亚局势也急剧恶化,位于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国家安全总部遭到自杀式爆炸袭击,包括叙国防部长在内的3名高官被炸身亡,给中东局势“火上浇油”。
2013年原油市场“阴云”密布

2013年原油市场“阴云”密布2013年原油市场“阴云” 密布字体:[大][中][小]新华(大庆)/易贸上海12月27日电年底将至,环顾2012年国际油价,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由涨转跌,下半年的由跌转涨之后,国际油价较年初有所下降。
截止12月24日美国轻质原油期货(WTI)收盘88.61美元/桶,较年初下跌14.35美元,或14.0%;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108.80美元/桶,下跌3.33美元,或3.0%。
布伦特原油期货溢价由年初的9.17美元/桶上升至20.19美元/桶。
2012年国际油价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波动,究其原因,第一次由于中东局势动荡以及伊朗核问题,3月WTI油价一路攀升至108美元/桶附近,对此奥巴马曾呼吁IEA动用战略石油储备。
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位于今年6月和9月,且均和欧美有关。
从5月份起,市场充斥着欧债危机的各种消息,包括希腊、西班牙等重债国经济衰退,危机蔓延的消息引发市场担忧,美国原油库存的不断上升也成为打击油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9月,面对不断恶化的欧债危机,以及希腊退欧的各种消息,欧洲央行公布“无上限”购债计划,各重债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应声而落”,市场恐慌得到缓解。
同时,美国推出备受争议的QE3,也为大宗商品增添上涨动力。
步入11月之后,受美国财政悬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市场焦点关注美国,虽中东局势动荡,欧债危机暂时得到缓解,QE4得到推出,但国际油价呈现震荡趋势。
易贸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中东局势,欧美经济,以及美国货币政策是影响2012年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在2013年将继续波动原油市场。
其中,已于年底内迎来转机的欧债问题,在2013年仍将阴云密布。
2012年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区经济衰退加速。
欧元区经济增长自2011年第二季度起开始减速,2012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为0,随后经济开始收缩。
2012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为-0.4%,第三季度为-0.6%,说明欧元区经济较前一年衰退严重。
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上)2012-4-1摘要:本文在分析2011年WTI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再回升趋势的基础上,认为2012年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经济仍将处于艰难而缓慢的复苏过程中,导致国际原油市场面临巨大的不稳定风险。
综合各种风险因素,预计2012年WTI原油均价会小幅超过2011年,达到95-105美元/桶。
另外,应该看到当前国际原油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当属欧债危机和伊朗问题。
关键词:WTI,原油价格,预测1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回顾纵观2009年以来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油价尽管跌宕起伏,但总体上一直处于震荡上行阶段,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2011年,虽然全球经济放缓甚至出现二次探底风险为原油需求增长蒙上阴影,但利比亚、叙利亚、伊朗等中东北非国家的动荡局势仍为国际油价上涨提供了持续动力。
而OPEC供油策略调整、美国原油库存变化、日本强震等突发事件也成为油价短期波动的重要诱因。
受此影响,2011年全年,WTI原油期货价格平均为95美元/桶,比2010年的80美元/桶提高19%,也远高于2009年的62美元/桶,这与我们在2010年度报告中预测的“2011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会超过2010年的水平,增至85-95美元/桶”相吻合(见图1)。
2011年,WTI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上经历了先涨后跌再回升的趋势。
年初,由于中东北非地区爆发动乱并迅速蔓延,油价从85-90美元/桶起步,快速攀升,4月份WTI油价冲破110美元/桶(Brent油价更是冲破120美元/桶);随后,受美国经济复苏不稳定且存在债务违约风险、欧洲债务危机阴霾不散、中国和印度高通胀串与高增长率并行等影响,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形势的评估不定,国际油价震荡下跌,10月份接近75美元/桶;四季度,美国经济数据稍显乐观,原油库存大幅下降,促使油价企稳反弹;年末,中东一些国家的紧张局势特别是伊朗,导致市场恐慌,再度将国际油价推高至100美元/桶左右(见图2)。
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分析资料(doc 17)

一宏观形势1、近期国际油价回顾与下半年走势分析2011-9-26 13:17:50 国际石油网网友评论一、2011年半年国际油价回顾1.国际油价总体呈震荡上扬并在高位区间波动2011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呈震荡上扬并在高位区间波动的走势。
WTI首行收盘价格由年初的91.55美元/桶上升至3月2日的102.33美元/桶,再度突破百元大关,之后于4月29日涨至113.93美元/桶,创三年来的最高水平;Brent首行海量资料下载收盘价格由年初的94.84美元/桶升至1月31日的101.01美元/桶,并于4月8日收于126.65美元/桶,也创三年来的最高水平(见图1)。
分析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是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和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等因素支持下,基金卷土重来,推动国际油价再度突破100美元/桶大关。
(1)世界经济持续复苏进入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增长的势头,尤其是一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强劲,失业率逐步下降,新兴经济体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拉动石油消费快速增长,为国际油价提供了支撑。
但进入二季度后,受日本大地震导致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供应链中断、通胀压力增加使得新兴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欧债危机再度蔓延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通过相关性分析,2011年上半年,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的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和WTI走势的相关性达56%;美元指数和WT走势的相关性高达70%以上。
上半年由于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总体趋软,为国际油价提供了支撑。
(2)地缘政治不稳定中东、北非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局势加剧了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扬。
2011年伊始,埃及、土耳其、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巴林、也门等北非和中东国家的政治局势先后陷入动荡,尤其是3月份利比亚爆发内战,造成该国160万桶/日的原油产量几乎全部中断,对世界石油的安全稳定供应造成严重影响,并支持国际油价进一步大幅攀升。
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海啸后,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尽管地震造成日本短期内石油需求下降,但市场预期日本灾后重建将拉动石油需求增长,国际油价因此而进一步上扬。
我国历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及对应国际油价

我国历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及对应国际油价北京93#汽油价格调整曲线(1998年-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1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中国石油(8.92,-0.04,-0.45%)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我们制定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附件: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完善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石油包括原油以及由原油炼制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航空汽油等成品油。
第三条在我国从事石油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之间互供原油价格由购销双方按国产陆上原油运达炼厂的成本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到厂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
中石化、中石油供地方炼厂的原油价格参照两个集团公司之间互供价格制定。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其他企业生产的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市场价格由企业自主制定。
第五条成品油价格区别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
(一)汽、柴油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以及供应社会批发企业、铁路、交通等专项用户汽、柴油供应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二)国家储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汽、柴油供应价格,以及航空汽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第六条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第七条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2012年国内石油场运行情况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12年石油流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2013年5月目录一、2012年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3)(一)国际原油市场运行情况 (3)(二)国内石油市场运行情况 (5)(三)国内石油市场经营主体情况 (10)(四)成品油分销市场规模化发展情况 (11)二、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4)(一)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有待进一步关注 (14)(二)石油市场立法有待进一步健全 (14)(三)国内成品油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14)(四)成品油零售网络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14)三、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后市预测 (14)(一)国际油市供需情况预测 (14)(二)国内石油供需情况展望 (14)(三)国内石油流通市场情况预测 (15)四、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及政策建议 (15)(一)推进法规建设,强化行业监管 (15)(二)引导流通现代化,促进行业发展 (15)(三)推广信息化建设,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15)(四)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培养行业管理人才 (15)(五)推广节能低碳,倡导绿色发展 (15)一、2012年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一)国际原油市场运行情况1.世界石油市场首现供过于求格局。
2012年,世界石油需求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低,石油供应相对充裕,导致供需基本面相对宽松,扭转了自新世纪以来供需形势一直偏紧的局面。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为8966万桶/日,同比仅增长70万桶/日,增速为金融危机以来新低。
而供应却创下2004年以来的新高,2012年石油供应量为9090万桶/日,同比增长250万桶/日。
世界经济不振,油气需求低迷被认为是导致世界油气行业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世界炼油毛利总体好于上年。
2012年世界炼油能力较上年净增4965万吨/年,达到45.78亿吨/年,增长1.1%;原油加工量达7518万桶/日,高于上年的7465万桶/日;炼厂平均开工率回升,由2011年的81%提高到83%。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

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及原因张泽之 10119042 理学院 10信息与计算科学(2)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
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
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
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 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
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
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
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
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
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
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一.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
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
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
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
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
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
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
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
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
2013年国际油价波动综述

2013年国际油价波动综述中美欧等经济体发展状况、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设定、叙利亚和埃及等中东地区的动乱,直接影响了2013年世界石油市场的起伏,特别是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成为支撑和推动2013年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
在美国“财政悬崖”暂时规避,以及汇丰银行和中国官方相继提高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引导下,2013年国际油价持续扩大上涨幅度,首月及一季度明显上涨,二季度明显下跌,三季度再度强势上涨,四季度平缓回落。
大国经济强劲复苏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大国经济运行情况影响着国际油价起伏。
2013年国际油价首个开盘日——1月2日主要原油价格大涨1.3美元/桶,实现开门红。
此后,各主要经济体不断爆出利好的经济数据。
3月8日日本公布,2012年四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修正值上升0.2%,表明经济正缓慢摆脱衰退状态。
2013年1月24日Markit公布,德国1月综合PMI初值上升至53.6,创12个月来最高水平。
1月31日德国联邦劳工局公布,2013年1月失业率为6.8%,比上月降低0.1个百分点,使市场对德国乃至整个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信心增强。
2013年1月22日起,布伦特油价持续9个交易日上涨,仅在2月4日间隔一个交易日回落后又持续4个交易日上涨,且2月8日布伦特3月期货价格高涨1.66美元/桶,收于118.9美元/桶,为2012年5月2日以来布伦特原油期货最高价。
但是,欧洲经济十分脆弱,失业率居高不下,2013年4月再创12.2%的新高。
中国经济也呈现出调整态势,1~2月工业生产增长和一季度经济增长回落,也给国际市场施以重压。
中国公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后,当日国际油价大跌2.5美元/桶。
2013年4月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又相继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美国制造业、房地产等个别数据也不稳定,加之来自美国官方和国际能源机构下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等调控,构成了打压油价的大环境,使得国际油价2月20日开始降温,直至5月31日。
2012年原油市场价格走势

2012年原油市场价格走势摘要:随着12月的到来,本年度的原油市场走势已成定局,那么今年到底是那些因素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的呢?本文就全年度原油市场价格走势进行阐述。
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石油市场价格走势一、2012年油价走势回顾2012年是石油市场是大幅波动的一年,全年受伊朗核问题及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巨大;另一方面,2012年世界多个大国政治领导换届使得地缘政治因素再度成为影响2012年国际油价波动的重大因素。
综合来看,2012年的国际油价呈现出上半年高位下半年有所下降的趋势。
WTI价格以106.31美元/桶的平均价格在85.45~110.98美元/桶的区间内宽幅震荡,全年波动特征可分为2个阶段:1.前4个月国际油价呈现持续波动上扬的特征(1~4月)进入五月份,国际原油期价制造了今年以来单月最大跌幅,来势猛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弱势下行,且时间快、跌幅深。
数据显示,NYMEX原油连续合约价格从月初的105.98美元/桶,跌至目前的90.84美元/桶,下跌幅度超过12%,呈现单边下跌走势。
截至目前一次超过3%以上的回调都没有出现。
2.受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担忧的影响,国际油价年中呈震荡下跌趋势(6~11月)其次,此前导致油价上涨的地缘政治因素缓解,尤其是伊朗与国际六国举行谈判,使得市场认为战争的几率在下降,油价因此大幅回落。
其三,国际社会仍认为当前油价过高,G8峰会结束,各国领导人仍认为当前油价对经济复苏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考虑敦促IEA在适当时候释放战略石油储备。
这一信息对市场影响较大,市场偏空情绪蔓延,导致油价走低。
从以上可以看出,油价受到基本面及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在此后的行情中仍会得以延续。
二、2012年原油市场影响因素及主要面临的形势2012年,影响原油市场的主要政治因素为:全球宏观经济走势、中东政治走向、欧债危机、美国经济走势以及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
作为世界的油库,中东的局势变动无疑对油价构成最有力的扰动。
成品油价格历次调整一览表

成品油价格历次调整一览表:时间成品油价格调整情况2012年9月1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9月1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每吨提高550元和540元。
2012年8月10日发展改革委9日宣布,自1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0元。
2012年7月11日发展改革委10日宣布,自1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20元和400元。
2012年6月9日发展改革委8日宣布,自9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30元和510元。
2012年5月10日发改委9日宣布:从10日零时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每吨平均下调330元、310元,折合每升0.24元、0.26元。
2012年3月20日发改委19日宣布,自3月20日零时起将汽、柴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
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平均分别提高0.44元和0.51元。
2012年2月8日发改委2012年2月7日宣布,从8日零时起上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汽柴油均上调300元/吨。
2011年10月9日发改委2011年10月8日宣布,从9日零时起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汽柴油均下调300元/吨。
2011年4月7日发改委2011年4月6日宣布,7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每吨提高500元和400元。
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2011年2月19日宣布,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上调350元,全国平均93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28元和0.30元。
2010年12月22日发改委2010年12月21日宣布,22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每吨提高310元和300元,相当于每升上调0.23元和0.26元。
2010年10月26日发改委2010年10月25日宣布,26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每吨提高230元和220元,相当于每升分别涨0.17元和0.19元。
2010年5月31日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
2010年4月13日发改委2010年4月13日宣布,14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20元,相当于汽柴油价格每升分别提高0.24元和0.27元。
2012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及2013年预测

2 . 基本面驱 动基 准原油价 差大
加之全球 主要经 济体实施宽松的 幅波动 , WT I 与布伦特原油负价差
货币政策 ,货 币流动性充裕 ,助 再度拉宽,轻重质原油价差收窄 涨了投资者风 险偏 好情绪 ,为国
从基准原油价格结构看, 2 0 1 2
际 油价提 供 了支持 。但 4 月份 以 年 以来 , 由于 大西洋 盆地 供应 偏 后 ,希腊债 务危机 愈演愈烈 ,向 紧, 布伦 特原 油继续 维持 前 高后 西班牙 、意大利 等欧 元区更大经 低的现货升水 ( B a c k w a r d a t i o n ) 结 济体蔓延 ,使欧元承 压 ,欧元兑 构, 首次行价差较2 0 1 1 年拉宽0 . 1 4 美元 由3 月底 的1 . 3 3 降至6 月 中旬 美元/ 桶 。与此 同时 ,美国wT I 原 的1 . 2 4 ,降幅达7 %;同时 ,布伦 油交割地——库欣地 区库 存继 续
月 底 南 北 苏 丹 关 于 石 油收 入 分 配 及 边 境 问题 的 l l 1 . 6 8 美元/ 桶 ,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首行wT I 期 1
5 万桶/ 日的石油产量全 货价格多数 时问在8 0~1 1 0 美元/ 桶区间波动 ,全 冲突 升级 ,致使南苏 丹3 年平均价格为9 4 . 1 5 美元/ 桶 ,略低于2 0 1 1 年。
未恢复 ,预计2 0 1 3 年世界 石油市场供应仍 然偏 紧 ;动 荡的地缘政 治形 势 亦将 继续对 国际油价
构成较强支撑。预 计2 0 1 3 年 国际油价 多数 时间呈 区间震 荡走势 ,布伦特油价 多数时间在 1 0 0 ~ 1 2 5 美元/ 桶 区间波动 ,年 均价格 高于2 0 1 2 年 ;wT I 与布伦特原 油 负价差较2 0 1 2 年有所收 窄,
国际油价震荡的影响因素及2012年走势

国际油价震荡的影响因素及2012年走势摘要:受石油供求、地缘政治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大幅攀升。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以住宅、汽车、家电等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还是工业化进程,对能源的需求已进入持续上升阶段,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将不断提高。
国际油价上涨不仅抑制宏观经济增长、增加石油进口开支、加剧潜在通胀压力,还会恶化外部经济环境。
同时,高油价对农业、交通运输、冶金、石化等相关行业、居民生活都带来较大冲击。
本文在2011年国际油价走势的研究基础上,对油价震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2012年走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全球油价;上涨;影响因素;2012年走势1986年到2003年之间,原油的平均价格低于$41/桶;2003年到2008年之间,油价却以每年23%的幅度上涨。
2008年7月上旬,NYMEX宣布轻质原油的期货价格达到每桶$145以上。
石油价格的上涨引发了美国国会及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讨论以及调查。
调查显示包括投机者、OPEC以及大型石油公司成为了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始作俑者。
调查还显示一些供求相关的因素也是引发油价上涨的诱因。
这些因素包括:(1)自然因素的紧缺;(2)不断消耗的低成本资源;(3)发展新能源的成本不断攀升;(4)经济增长带动的需求;(5)政府价格补贴。
此外,也有人认为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自然反应。
最近,随着中东以及北非局势的紧张,对油价上涨原因的探究又引发了新一轮激烈的讨论。
一、2011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在地区局势紧张动荡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大的驱动下,2011年的国际油价呈现出震荡回升的态势,全年平均水平大幅提高。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强势上涨阶段,2011年4月下旬之前,布伦特和WTI加速上涨,一度分别达到每桶125和113美元/桶的两年半来新高。
二是弱势震荡阶段,进入5月后,两大国际基准油价先急跌后弱势震荡,这种弱势行情一直持续到10月初。
特别是6月底国际能源机构(IEA)抛储6000万桶,一度使油价接近年内低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名称: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深度解析会议时间:2013年8月28日 15:30-16:30会议主办方:易贸会议主讲人:韩华明易贸研究中心石油研究员会议简介:国际油价的走势一直以来都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神经,而如何正确地预测油价走势则成为是否能够精确把握经济脉搏的重要因素。
2012年“M”型震荡有何寓意?2013年油价走势如何?此次会议,易贸贸商品信息研究中心石油研究员韩华明先生将通过3C中国财经会议对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深度解析。
会议内容:主持人:各位参会者,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参加Wind资讯3C 中国财经会议,我是此次会议的会议助理。
此次会议由易贸研究中心石油研究员韩华明先生主讲,他会就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预计需时1个小时,首先由韩华明先生做主题讲解,之后我们安排了专门的提问环节,供大家就关心的问题与他交流。
如果您需要提问,请在我宣布会议进入提问环节后,按电话上的*2键开始提问。
好,那我们事不宜迟,立即将会议交给本次会议主讲人韩分析师,大家欢迎。
韩华明: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分享有关于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的分析。
我们知道2013年下半年预计国际原油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窄幅震荡的趋势,我们预计均价的区间98-102美元之间,这个是指WTI的价格。
9月2日劳工节之前,市场仍然处于消费旺季,但是由于夏季北海油维护,以及美国加大制材伊朗的力度,国际原油价格受到较强的支撑,但是随着劳工节之后,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也逐渐退出,油价可能震荡下行。
我今天的PPT演讲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我们会回顾2012年国际油价的变化,之后我们会将如何预测油价,在这个同时,会对2012年油价走势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将详细分析国际原油价格真正推手,曾经有人说过:“谁控制了原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
”因因此出于政治的考量,或者经济利益的趋势,一直以来油价一直是受到操控的,操纵国际油价的推手之一投机,它正面临着更为严厉的监管,第四部分将从供给、市场的焦点以及投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率二个基础上预判2013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的走势。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2012年国际油价的走势,主要呈现M 字的震荡,PPT第三页,显示的是2012年1月份到2012年年底国际油价的走势图。
2012年两种主要的基准原油价格,也就是WTI和布伦特呈现下降的趋势。
其中WTI2012年均价是在94.12美元/桶,布伦特 111.65美元/桶。
从全年来看,WTI下跌10.81%,布伦特下跌0.91%,它的价差扩大到25美元。
但是我们知道,2013年价差缩小非常小,2012年价差扩大那么大,首先告诉我们,2012年主要影响油价的因素是什么,也就是地缘政治起到非常大的因素。
另外,美国国内原油运输瓶颈,它的变化引发了WTI和布伦特油。
首先我们来回顾2012年油价走势的具体情况,我这里分了四个季度。
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第一季度,由于欧美西方国家加大制材伊朗的力度,随后伊朗就威胁和封锁是有运输命脉,受这个影响可以看到,第一季度国际油价的走势是震荡上行的趋势,在2012年第二季度4月份,美国汽油零售价达到3.941美元,触及了美国公众可接收汽油价格的底线。
受这个影响,美国汽油消费量和消费者的信息指数也是大幅度下滑。
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来维持油价。
大家知道2008年是奥巴马维持竞选的一年,所以说国内汽油价格对它的竞选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个时候他非常明确的说他要动用SPR。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得到IEA的认可,IEA这种全球的供应还是非常充足的。
同时OPEC也表示愿意增产保供。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季度的油价震荡下行的趋势。
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主要是欧债危机,包括QE以及美国财政悬崖,第三季度由于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希腊是有风波其实对国际油价是利空的。
与此同时,美国的OE是否能够退出,何时退出,其实市场已经有预判了,可以说被提前消化的,因此可以看到第三季度,尽管希腊或者欧洲这块,它的经济危机非常不好,但是国际油价才是处于震荡上行的趋势。
在第四季度,当OE退出以后,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债危机的核心,而随着年底的逼近,美国财政悬崖一触即发,而OE3、OE4尽管已经退出,但是由于提前被市场消化,第四季度油价基本在震荡的趋势里面行进的。
回顾了2012年的油价以后,我们来看国际油价预测当中,可能容易犯的一些错误。
其实很多机构都会预测油价,并且是不停的预测油价。
其中,高盛就是预言家,2011年6月,高盛预测2012年布伦特油价,2012年布伦特油价上涨至140美元/桶,摩根士丹利预测2012年布伦特油价上涨至120美元/桶,2012年10月,高盛预测2013年布伦特油价为110美元/桶,现在看起来还是比较准的,2012年12,美银美林预测2013年WTI降至50美元/桶。
他给出的原因美国页岩油大量分离法,导致原油供应非常大的增长使得油价下跌。
这种情况下,当时分析的是见仁见智,有些靠谱有些不靠谱。
不但是投行,美国的能源机构也是非常喜欢预测油价,美国能源署的下属机构。
EIA每个月都会公布月报,会根据全球原油供需的情况,找国际原油价格的预判,我们可以看到的数据是到2013年6月份的,他这里是预测到2013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认为国际油价是下行的趋势。
从这些来看,供需是这些机构预测国际油价的依据,就是说这些机构预测油价就是供需在驱动,事实是否是这样?我们这里做了比较,我把2011年和2012年的供需罗列出来,三大机构EIA,美国能源署、IEA能源署,以及OPEC,每个月都会对全球的原油供需进行分析。
在这里我罗列出2012年四个季度全球原油供需的情况,由于统计口径的关系,我这里用的是IEA的数据,把这些数据和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放在一起,得出一个结论,相信供需主导油价,那么我们就被这些机构给忽悠了。
2012年第一季度供需的缺口是负二,国际油价上行可以得到揭示,但是在第二季度,它的供需缺口有一定的缩小,油价所示也可以揭示。
但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如何解释呢?它就不能用供需去解释了。
第二个方面,除了供需以外,很多媒体喜欢用事件去预测油价,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路透社作为重要的媒体,国内很多对于当天国际油价的分析,很多都是参考路透社的分析,这里举几个例子,2013年6月28日布伦特升穿103美元,因美联储称不急于缩减刺激政策。
2013年6月26日,美国原油期货跌至95美元下方,受美国经济数据和库存影响。
2013年6月14日,布伦特原油从近105美元下跌,因美国库存充足且前景疲弱。
其实如果把一些事件联系起来,从逻辑上行不通,6月18由于中国汇丰PMI不好,就说国际油价下跌,但是7月1日公布中国汇丰PMI是创下了9个月以来的新低。
但是国际油价却是大涨的,因为当天他选择了欧美的经济指数。
这告诉我们,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但是市场往往选择性针对某一件利多的消息进行影响油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各类事件有所跟踪,去了解市场到底会聚焦哪类事件,这是我们易贸研究中心与其他机构不同的研究方式。
接下来来看2013年,我们预计国际油价的操盘手将面临全面的监管,国际油价其实很早以来,一直被操控。
我们可以看到谁都是像操纵油价的,OPEC,IEA、美国。
大型油企,BP,埃克森美孚、华尔街的高盛、摩根士丹利。
这些国家里面,OPEC、IEA这些组织,基本在油价波动之后才开始采取行动,才去操纵油价。
操纵油价的同时,其实更多的是对油价的调控,华尔街以及石油公司则是以投资操纵,在波动当中获利。
金融衍生品泛滥“倒逼”油价,通过分析美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制度,以及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变化,我认为正是由于监管的缺失,导致了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倒逼油价。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1983年-2012年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油价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一个高速上涨的,框框里面写的一些都是关于金融投资商的证明以及美国所出台的一些法案。
我们里面可以关注两个,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和2000年通过的《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这两个法案,大概美国投机商以及美国银行操纵油价,大量进入大宗商品领域,操纵油价的窗口。
在2010年7月的时候,奥巴马签署通过一个法案,这个法案经过三年以后,也就是2013年开始逐步生效,这个法案将会对2013年下半年,原油投机起到一定的作用。
具体是什么样的法案?2010年7月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是美国去杠杆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互换交易商的定义,场外交易监管,银行自营业务限制。
这分别从投机的成本、投机的方式以及投机的资金量这三个方面打击原油投机。
对于大宗商品或者金融市场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大宗商品的场外规模已经大范围的缩水,为了躲避监管,一些投行、银行拆分出售自营业务,大量的投行的大宗商品的收益也有了非常大的锐减。
接下来具体看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图显示大宗商品场外交易的规模。
我们可以看到在1998年的时候大宗商品场外交易的规模只有4万亿,在2008年达到顶峰132万亿,但是到2012年的时候它的规模大幅度缩水,现在目前只有25万亿左右。
但是导致它大幅跳水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大宗商品这几年的波动比较小,投机商很难在波动中获利,那么玩过期货的人知道,只有期货市场在波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去做多或者做空从中活力。
另外,由于新的监管机制,在这中间管辖,导致场外交易规模的下降。
另外一方面,对于银行的自营业务新的法案它是有限制的,有一个沃克尔规则,银行自营业务不得超过超过3%,在这张PPT的左手边,罗列了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大通,他们各自的自营业务的比例,这里划黑色圈的都是超过3%的规定。
为了保证能够达到监管的要求,可以看到很多银行已经开始出售自己的自营业务。
2012年10月,花旗银行剥离25亿美元的对冲基金。
花旗银行的对冲基金整体规模大概在50亿左右。
2012年6月,摩根士丹利发布,出售大宗商品业务部门,2012年6月高盛出售旗下对冲基金管理业务部门。
2012年11月到目前为止,高盛设立大量的商业发展公司,去转换他们的投资方式,等于把自营反而无剥离出去。
由此可见,在新的法案对于银行自营业务的限制,已经开始影响到大宗商品投机的资金量。
再看下面一张PPT,大宗商品收益性,我们看到2009年高盛在大宗商品交易当中的收益高达53.4亿美元,在2010年法案通过以后,收益性下降非常明显,尤其是2012年,收益仅仅5.75亿美元,相当于缩水10倍。
摩根大通,2012年大通收益同比下降16%,摩根士丹利下降20%,预示有的分析机构认为,新的规则,新的监管机制一旦完全实施以后,银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从目前的20%左右,下降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