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市就业政策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市就业政策的变化

符媛 10122110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计划的安置就业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我国开始了城市就业制度的改革。本文主要围绕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就业制度的变化而展开。主要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论述了我国就业政策的特征、弊端、变化等。现在,我国基本的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政策体系。

关键字:改革开放就业政策劳动力失业人员

正文: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人口和劳动力的总量巨大,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我想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就业制度的比较,找出我国就业存在的根本的问题,并且通过现阶段和过去的比较找出就业政策改进的地方,吸取过往的经验。希望能够通过此研究来完善我国的就业政策,解决民生问题,做到切实的为人民服务,使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就业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改革前城市就业政策的主要特征

(一)劳动政策以指令性劳动计划为基石。

(二)就业政策以统包统配为基本特征

(三)用工政策以国家固定工为主体

二、改革前城市的就业政策

我国城市就业政策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我国面临着一次比较严峻的失业高峰期。旧中国遗留下了大量的失业人员等待就业。为此,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一级企业富余员工全部包下来,对失业者除了通过发展生产来吸收就业以外,还严格限制企业辞退职工,并鼓励自谋职业,以及通过以工代赈、生产自救、回乡生产和移民垦荒等途径来解决失业问题。当时的城市就业政策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一是试图通过计划安置的手段达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从而保证城市工业化建设对劳动力的需要,尤其是全民所有制

企业对各类劳动力的需要。二是通过计划安置手段保障城市劳动者的就业,以避免城市失业的问题。同时,城市基层政府也积极发展集体企业,通过集体企业来辅助解决就业问题。

三、改革前就业政策的弊端

不少单位富余人员越来越多, 既很难调剂, 又无法辞退, 严重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有一些职工成为固定工, 有了铁饭碗, 不再勤奋工作,劳动纪律松弛。针对这些情况, 1958 年上半年,劳动部提出, 今后企业招收新工人时, 应广泛使用长期合同工和短期合同工。除了部分掌握复杂技术的生产骨干外, 尽量少用固定工。

四、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演进的四大步骤

(一) 外围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通过广开门路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格局

(二) 内圈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通过公开招工在新增劳动力中确立双向选择关系

(三) 核心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通过全员劳动合同制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

(四) 硬核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通过劳动计划体制改革剥离企业富余人员

五、就业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机制

中国的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是30 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结果。因此, 理解就业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机制, 是我们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反过来也是一样, 这个时期特殊的就业问题, 以及就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与成绩, 也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 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其本质。而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劳动力市场发育遵循经济改革整体步骤与逻辑

1、在如何通过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创造就业机会, 消除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这一点上, 中国的现实与刘易斯理论模型是一致的。

2、中国的二元经济转换, 同时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

集中表现为劳动力资源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机制转变。

3、上述同一过程又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而实现的。(二)农村劳动力重新配置与城乡一体化。

(三)城市就业冲击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四)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的三个特征

1、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两种改革方式并用。

2、数量调整和价格( 工资) 调整两种改革方式并用。

3、“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改革方式并用。

六、就业制度改革的阶段

就业制度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 1991年: 就业制度改革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改革框架内推进。主要是为解决当时极为严峻的就业问题, 双轨制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就业体制计划就业仍是配置就业的主要形式; 第二阶段, 1992 - 2001 年: 深入推进市场化就业改革。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大, 计划就业仍占据一定地位; 第三阶段, 2002 - 2007年: 加速推进市场化就业制度改革积极就业政策是就业制度的核心。

七、我国不同时期的就业制度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制的就业制度

统包统配制1的就业制度内生于计划经济体制, 达到了一种低效率的动态均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这种就业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变革。

(二)1978 —1991 年的双轨制就业制度

1978 - 1991 年是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并形成双轨制经济体制的时期, 与双轨制经济体制相适应形成了双轨制2的就业制度改革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 国有企业的固定工制度逐步向劳动合同制转变。双轨制就业制度打破了传1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生产的物资有国家统一包销分配到个个商店在销售。国营企业需要生产资料自己不能写申请,国家统配。/question/394674588.html

2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view/455971.htm

统计划体制下的统包统配制, 但是这种改革并没有真正触动传统劳动就业制度的本质, 只是旧框架内一种比较灵活的替代性措施。

(三)1992 —2001 年的以再就业工程为中心的就业制度改革

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就业制度做出根本性的变革

(四)2002 年以来以构建积极就业政策为中心的就业制度改革

针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2002 年提出了积极的就业政策, 政府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 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多方面大力促进就业, 不断优化创业环境, 针对特困人员进一步完善就业托底机制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决定》中提出了社会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 强调要于2020 年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总结

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应为在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通过发展教育与完善职业培训体系不断促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与职业转换能力, 改进提升政府扩大就业的方式与效率, 进一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 积极改进完善创业环境, 有效督促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政府、劳动者与企业的合力, 有效扩大就业与不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为更好地扩大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加强社会建设, 有必要通过发挥政府、劳动力市场、企业与劳动者的共同作用, 努力创造宽松良好的就业形势,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创造就业岗位, 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不断完善创业环境; 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作用, 进一步完善就业托底机制, 积极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发展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 不断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肩负社会责任有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者不断

3对于就业能力特别弱的下岗、失业人员,政府的劳动保障部门将依靠就业“托底”机制来保障他们的就业。就业“托底”是通过政府出资扶持、社会筹集资金,在各街道建立社区公益性组织,主要在社区内从事保安、保洁、保绿和车辆看管等工作。

/z/q138282239.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