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著名雕塑欣赏共18页
西方最著名的十四座雕像,值得一观
西方最著名的十四座雕像,值得一观《自杀的高卢人》希腊化时期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在小亚细亚柏加马王国。
在公元前241——197年间击退了高卢人的猛烈进攻,为此,柏加马王国建立了卫城,并在广场上建立了胜利纪念碑性雕塑群像。
《自杀的高卢人》是其中的作品。
作品表现被打败的高卢人首领,为了不作敌方阶下囚而受辱,勇敢而坚定地杀死爱妻之后自杀。
这是一座震撼人心的悲剧性雕像。
雕刻家着意刻画自杀时的紧张瞬间,群雕采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与垂下、生与死、动与静、形体的仰与俯、正与侧转,构成了一座三度空间四面观赏的组合雕塑形式,成为后来广场雕塑像的范本。
《门考拉夫妇立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这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一尊双人立像,也是当时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
雕像刻划的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考拉和他的王妃。
《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
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
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
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大卫》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
大约公元前 2100 年左右, 19 块巨大的青石板从威尔士山中被 拖到 300 公里以外的索尔兹伯里 平原,矗立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 构成了一个环形栅栏状的墙体。 它占地面积极广,结构庞大而复 杂。整个巨石阵的结构是由环状 列石及环状沟所组成,它或许是 一个重要的祭祀中心,巨石正好 同夏至那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排成 一线 ,部分的学者认为古代民族 用巨石阵来记录太阳的运行,这 些标志着季节运动规律的时刻, 对于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氏族群 体来说,既有实用意义又有重要 的宗教意义。这一建筑形式显示 出原始人对复杂的空间结构的巧 妙安排。它那十分惊人的准确性, 匀称和统一的整体效果,以及建 筑者的技术能力,显示了人类智 慧的巨大发展;它那单纯雄伟的 造型美,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 发射出人类心灵试图拥抱苍穹, 超越自) 西方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西方古代雕塑艺术也是一个丰富的艺术 宝库。从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来讲,古 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雕塑、古希腊和古罗马 的雕塑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都有着 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其中的古希腊雕 塑,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则更为突出。
1、旧石器时代晚期
资料仅供参考?涅菲尔蒂王后像约公元前1365年?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长圆型的面孔五官端正线条柔和清秀修长的颈项变化微妙的曲线构成庄重优雅的仪态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体现出埃及人对女性美的理想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 •
•
《涅菲尔蒂王后像》约公元前1365年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 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 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 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 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 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 动,长圆型的面孔,五官端正,线条柔和 清秀,修长的颈项,变化微妙的曲线构成 庄重、优雅的仪态,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 美,体现出埃及人对女性美的理想,完全摆 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 旧手法. 为了创造形象的真实感,雕像施加了色彩: 浅红色的肤色,浓黑的眉毛和深红的双唇, 显得美丽而又雅致。雕刻家十分重视传达 人物心灵的眼睛的制作,据史料称该像的 眼睛是用铜料镶边,雪花石膏填白,并用 下面垫了一块磨光的黑檀木的水晶石做眼 球,使双目极富神气,显得非常明媚动人。 她那色彩优雅的高冠和胸饰具有极高的工 艺装饰性,从这一形象可以见得古埃及文 明的程度。
西方雕塑欣赏
之而无不及,技巧上的成熟程度,更大大超
过数百年前的艺术家。这件纪念碑式的艺术
品,共塑造186个人,作品的中心主题是通
过“地狱篇”中“你们进到这里,便丧失一
切希望”的含义,用多结构形式,和象征性
构图,及真实人物的造型,来综合表达罗丹
的总体构思,表现全人类的各种苦难。
结合“地狱之门”完成的“吻”、“思想
被
垂
缚
死
的
的
奴
奴
隶
隶
罗伦佐·美第奇
美第奇
暮
昼
夜
晨
《夜》与《昼》、《晨》、《暮》
• 佛罗伦萨巨头美第奇家族的陵墓位于圣洛伦佐教 堂的一座小礼拜堂内,断断续续地前后施工长达 15年之久。米开朗基罗为这座陵墓制作了几尊著 名的雕像,成为他创作盛期最后阶段的作品。
•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尼摩尔公爵朱利亚诺·美第奇 陵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雕像《昼》与《夜》和乌 尔比诺公爵洛伦佐·美第奇陵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 雕像《暮》与《晨》,这是脱胎于古代河神的四 件象征性雕刻。
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 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创造了一种美的 标准。
维纳斯和玛斯的 儿子
• 阿芙罗狄德是希腊中爱与美的女 神,在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她 掌管人类的爱情、婚姻、生育和 一切动植物的繁殖、生长。由于 这尊大理石雕像在希腊的爱琴海 域米洛斯岛被发现,因此被人们 称为《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远离人 间的神:她那匀称、妩媚的腰枝, 丰腴起伏的乳房,柔软细腻而富 有弹性的肌肤体现着健美的青春 活力,也体现着古代希腊的人本 主义精神,可是她那椭圆的脸庞、 直鼻、窄额和丰满的下巴以及那 含蓄、安详的面孔、微微扭转的 动势的又是既来源于希腊女性又 超越希腊女性,既模仿自然又超 越自然的理想古典美体现,难怪 19世纪末法国著名的雕刻大师罗 丹认为她是“奇迹中的奇迹”、 “古典灵悟中的杰作,是理与情 的结构,知与灵的合成”。虽然 她的双臂已经残缺,但并不影响 她的整体美感,无论人们从哪个 方位欣赏,都能得到美的享受。
外国现代雕塑欣赏(共23张PPT)
摩尔空间 ——孔洞的运用
亨利·摩尔的雕塑有什么特点?
现实主义
奥登伯格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未来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连续空间的独特形体》意大利 波丘尼
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
间的“超现实境界”。
外国现代雕塑 欣赏
(初三美术欣赏)
旧石器时代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文艺复兴(公元发14-16世纪) 公元17-18世纪 :对传统的继承 近代雕塑(19世纪)
现代雕塑(20世纪)
《加莱义民》
《巴尔扎克像》
布朗库西 《沉默的桌子》
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
间的“超现实境界”。
雕塑的腿是跪下的,而呈三分之四环状的东西似乎象征着肋骨。
抽象 (线条、体积空间)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他的朋友迈克尔·累利斯看后不无玩笑地对他说:“那还不够,应该能够拿起一块大木头就发现它是一只鸟儿。
母亲的另一只手举向上方,告诉达利未来的方向。
所谓像国王那样指挥,就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善于决断;
布朗库西 《沉默的桌子》
1916年10月14日,在罗马尼亚丘河(Jiu River)的河堤边以及通过提古丘小镇的丘河 桥上,发生了一场激战,进犯的德军遭到哥尔吉(Gorj)县,由老人、妇女、童子军与 儿童组成的民间武力的抵抗,经过一天的激战,造成一千多名罗马尼亚人伤亡,而德军 在遭到一支罗马尼亚正规部队的侧击之后,不得不撤退。
西方雕塑
• 贝尼尼用坚硬的大理石刻画出了德列 萨的病态,表现了一个正在渴求爱情 的女人最柔软的内心。小天使代表幸 福,与德列萨的卧姿构成了和谐的节 奏,意味着痛苦与幸福的撞击。从思 想上看,这件作品反映了一定的人文 主义色彩,突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可以说,这件作品达到了贝尼尼雕塑 艺术的顶峰。
• 该作品以理想化的美的标 准塑造阿波罗,生动塑造 了他箭已离弦时的姿态: 头部微侧高扬,直视前方 持弓的手臂,眼中流露出 胜利的喜悦。雕刻家以熟 练的雕刻技巧,表现了阿 波罗优美的体态,匀称的 四肢,高雅的形态,凸显 了阿波罗明朗的神态和英 雄的气质。整件作品构图 稳定、比例匀称,虽然双 手和小臂已经毁坏,但并 没有影响作品的整体和谐 之美
整件作品构图稳定比例匀称虽然双手和小臂已经毁坏但并没有影响作品的整体和谐之美?又名圣德列萨祭坛德列撒的幻觉?这件作品是贝尼尼为卡尔那罗礼拜堂所做的祭坛雕塑
•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 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 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 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 古希腊开始的。
贝尼尼那圆熟的雕刻技巧尤 其表现在圣女雕像(尺寸与 真人等大)身上的复杂衣褶 上。大面积的皱折与下面表 现云朵的细节,大大减轻了 大理石的沉重感,一切似乎 都在飘浮着。巴洛克雕刻的 装饰特点是人体动作的复杂 曲线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
当这尊组雕被安置在祭坛上 时,上部还加了一束镀金的 金属条。在灯光的照射下, 这些金属条的反光正洒落在 雕塑上,增强了雕像的戏剧 性效果。
伟大
Hale Waihona Puke • 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 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 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
欧美著名博物馆雕塑介绍
欧美著名博物馆雕塑介绍
一、卢浮宫的雕塑
卢浮宫那可是超有名的博物馆呢。
里面有好多超酷的雕塑。
就说米洛斯的维纳斯吧,这尊雕像那身材比例简直绝了。
她虽然缺了胳膊,但是一点都不影响她的美,反而有一种神秘的残缺美。
她的姿态特别优雅,就像一个真正的女神站在那里,你看她的面部表情,平静又迷人,仿佛在俯瞰世间万物。
还有胜利女神像,虽然脑袋也没了,但是那展开翅膀飞翔的姿态,风把衣服吹得紧贴身体的线条,就感觉她充满了力量,真的像是在天空中向着胜利飞去一样。
二、大英博物馆的雕塑
大英博物馆里的雕塑也是各有各的精彩。
那些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充满了古典的韵味。
那些人物雕像的肌肉线条刻画得超级逼真,就好像这些雕塑不是石头做的,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被瞬间石化了一样。
有的雕像展现的是战斗中的勇士,表情坚毅,手持武器,那姿势就像是下一秒就要冲向敌人。
还有的是神话人物的雕像,比如宙斯的雕像,那种威严的感觉,通过雕像就能让你感受到他作为众神之王的霸气。
三、梵蒂冈博物馆的雕塑
梵蒂冈博物馆的雕塑那是充满了宗教的神圣感。
里面的雕塑好多都是和宗教故事有关的。
那些圣人的雕像,表情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每一尊雕像的细节都做得非常精致,从衣服的褶皱到手势的刻画,都能让你感受到当时工匠们的用心。
像米开朗基罗的一些作品,那真的是大师之作,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
你站在雕像前,就好像能和雕像进行灵魂的对话一样。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1. 《大卫》 2. 《摩西》 3.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1 《大卫》
《大卫》是米开朗基罗传世的 经典作品之一。他是根据《圣经》 中的大卫故事创作的。
图9-14 《大卫》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图9-15 《摩西》
2 《摩西》
米开朗基罗的《摩西》,是为 教皇朱理二世陵墓所创作的雕像。 摩西是基督教《圣经》中所传说的 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宗教领袖 和立法者,他曾率领以色列人摆脱 埃及法老的奴役,又在上帝的授意 下与人民相约订立了法律,即“摩 西十诫”,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英 雄人物。
3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
图9-16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意大利人波拉约洛(约1431-1498 年)的《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取材 于希腊神话故事,表现大地女神之子安 泰乌斯与英雄赫拉克勒斯殊死搏斗的情 景。这是西方雕塑史上第一件人体脱离 底座的作品,作者在处理雕像的重心和 人物之间动态的平衡方面也显示了很高 的艺术技巧,使西方雕塑在表现剧烈的 运动状态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世界著名雕塑赏析(共17张PPT)
思想者 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
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
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
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 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 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以她为模特。
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这是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法老王门考
拉和王妃双人立像。国王夫妇并肩而立, 都是左脚略向前迈出半步,但没有行进的 动势,全身的重心仍落在两只脚上。在埃 及雕刻中从未表现过把全身重心放在一条 腿上,而另一条腿轻轻地离开地面的人物, 这种站立姿式增强了安定稳固的感觉。
罗马王 古罗马时期作品,现
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 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难深重的人们。
阿戈利巴 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尔
博物馆(该幅作品通过对阿 戈利巴的前额、眼睛、眉头 及眉弓等处的细腻刻画,对 鼻梁、脖子上肌肉及略微转 动的头部生动描绘,显示了 他坚定、威严、睿智的形象, 突出了他勇猛粗犷的性格。
传为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
西方雕塑赏析
西方《维纳斯》雕塑欣赏西方雕塑的传统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经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
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
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除致力于内政武力外,还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在公元前 6 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希腊神话中的阿芙罗狄忒Aphrodite,是爱神、美神,又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为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维纳斯Venus 是罗马语的名字。
相应的拉丁文的“金星”和“星期五”等词都来源于她。
她是从海里升起的。
据说世界之初,统管大地的该亚女神与统管天堂的乌拉诺斯交配,生下了一批巨人。
后来夫妻反目,该亚盛怒之下命小儿子克洛诺斯用镰刀割伤其父。
乌拉诺斯身上的肉落入大海,溅起一连串水珠,爱与美之神就这样诞生了。
希腊语中“阿芙罗狄忒” 的意思就是水珠。
维纳斯在希脑神话中原为丰收女神.奥林波斯神系形成以后,她才成了爱神、美神,从此她就成为全部女性美的代表和体现者。
一提起“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人们马上就想起巴黎卢浮宫那一座“断臂的”雕像。
断臂维纳斯是1820 年在希腊爱琴海米罗斯岛上一个山洞里,被当地有个叫岳尔戈斯的农民发现的。
岳尔戈斯首先发现了一座倒塌的小一庙堂。
在庙堂的沙土堆中有一座美女雕像,他小心地把雕像挖掘出来,发现她已失去了两条手臂。
由于它是在米罗斯岛上发现的,所以又有“米罗的维纳斯” 啤?岳尔戈斯发现维纳斯后,便把她搬到家里。
这一年的4 月18 日,恰好法国海军实习军官伍蒂埃在米罗岛考察水文,他看到了维纳斯,决定从岳尔戈斯手中买下来运回法国,经过讨价还价这笔交易总算谈妥了,但是,伍蒂埃却一下拿不出几千银元,只好先付给岳尔戈斯一百银币的定金,随即去法国驻米罗岛的领事,要他筹款收买雕像。
然而,领事们对这事不感兴趣,借口要向上级请示,把伍蒂埃打发走了。
伍蒂埃不死心,便趁自己的军舰开往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时.又去找了法国驻土耳其大使利埃尔侯爵.侯爵听完伍蒂埃的陈述之后.决定派大使馆的参赞同伍蒂埃一起到米罗岛办理维纳斯雕像的成交手续。
外国古代雕塑欣赏
古 埃 及 雕 塑 作 品 欣 赏
69
70
古 希 腊 雕 塑 作 品 欣 赏
文 艺 复 兴 雕 塑 作 品 欣 赏
其 他 雕 塑 作 品
72
<摩西> 意大利 米开朗艺 复兴时期人们对人的伟大精神的肯定, 以及表现人们对该时代自身尊严与民族 利益的维护与崇拜。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欣赏,简单地概括一 下外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既追求理性的研究 又追求造型的写实性和理想化
雕塑艺术欣赏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欣赏
现实与理想的凝结
外国古代雕塑撷英
门卡拉
哈夫拉
胡夫
古埃及狮身人面像
►“斯芬克斯”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埃及十八王朝时期)
拉霍特普王子、王妃像 (公元前2650年)
涅菲尔蒂蒂王后像 (公元前1365年)
埃及十八王朝时期
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像 公元前13世纪
►法国卢浮宫镇馆三宝?
希腊 雅典卫城 帕特农神庙
克罗索
克拉西斯
阿特罗波斯
《命运三女神》古希腊 菲狄亚斯(公元前447~公元前438年)
《大卫》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
城市和人民。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 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 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 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
雕塑名作赏析
雕塑 名作赏析
01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维纳斯形象中最著名、最精彩、以突出女性生育特征为 主的原始美术中的女性裸体雕像。
维纳斯不仅是美神、爱神,也是掌管生殖的神。 通过对“母神”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母系氏族社会 们对母性生殖力的崇结构,在作品中呈现为层次错落、 浑然整一的球状组合。 以表现生殖力为中心,其母性形体特征得到充分的概括夸 张。 气势宏伟的体量感。
02 掷铁饼者 古希腊米隆的作品 古希腊要求公民具有完美的心灵和健壮的体 魄。 运动感和力度美,静中求动,透过大幅度摆 动、内力即将爆发的姿势,暗示着运动的过程。 《掷铁饼者》标志着古希腊人体雕塑达到了 尽善尽美的程度,体现了人对美好的理想和美 好生活的追求。
03 米诺斯的维纳斯
端庄秀丽
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 尊雕像。
02 掷铁饼者
03 米诺斯的维纳斯
1 古典主义作品 2 表现人体美学 3 雕塑艺术 4 希腊艺术 5 作者:米隆 6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 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注重表 现力度和平衡感 7 表现动感的美 8 运用现实题材
1 古典主义作品 2 表现人体美学 3 雕塑艺术 4 希腊艺术 5 作者:未知 6 维纳斯赞颂女性人体美 7 表现平静而智慧的美 8 运用宗教题材
13 兵马俑
14龙门石刻告像
北魏的龙门造像标志着中国北方佛教雕塑汉族化的新 阶段。 其服装为汉式的宽衣博带,形象为秀骨清相,面带微 笑,显露出和善亲切的神情。散发出汉族文化特有的典雅 气息。
艺术欣赏
THANKS
雕塑名作赏析
苏朕女雕塑家穆希娜的作品,高达20多米。 不锈钢材料呈现出金属的银光,与现代精神相吻合。 具有明确的象征性和时代感,体现着当时苏联人民的 坚定意志与旺盛的进取精神。 在构图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向前和向上的趋势。
(完整ppt)西方雕塑欣赏
大卫
摩西
《大卫》米开朗基罗
大卫
哀悼基督 胜利 巴库斯
《摩西》
垂死的奴隶 (大理石,1550年) 米开朗基罗
《垂死的奴隶》两眼紧闭,似乎不是在迎接死 亡,好象是在休息。他那安祥的脸上,没有垂死 挣扎的痕迹,也没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痉挛,却呈 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平静和陶醉,仿佛是一种摆脱 了苦难的昏迷。他左手支撑着头部,右手扶在胸 前,好象刚刚经历过严酷的折磨,精疲力尽,正 在进入一种解脱的状态。
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代表作品
《
米 洛 斯 的 阿 芙 罗 狄 特 》
或 《 米 洛 斯 的 维 纳 斯 》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
《 萨 莫 德 拉 克 的 胜 利 女 神 》
卢浮宫三宝
《掷铁饼者》米隆 罗马 时期复制品
掷铁饼的人 米隆
,她们操纵着象征所有人和神命运的丝线, 从他们的出生一直到死亡,甚至来世,她 们通过纺织的丝线的长度来代表一个人的 寿命的长短。这三位女神并不代表死亡, 而是命运中重大事件的决策者,命运一旦 决定就无法再改变。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石灰石,公元前2650年) 埃及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 卡 培 尔 王 子 像 》
《埃及第四王朝哈夫拉坐像》
《 塔 尼 斯 的 人 面 狮 身 像 》
《 谢 努 塞 尔 特 三 世 头 像 》
《 书 吏 凯 伊 像 》
《 阿 布 辛 贝 神 庙 》 正面律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简介
这尊雕像表现的仿佛不是奴隶,而是两个英 勇的斗士,人的尊严达到了完美地体现。当时米 开朗基罗一直被迫为教皇和城市的统治者们服务, 而作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与他 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具有一种被压抑、被束缚 而渴望解脱的痛苦,和实现理想的要求。米开朗 基罗不仅为处于动荡的祖国忧心忡忡,同时还苦 于摆脱不了为统治者服务的命运——这是文艺复 兴时期艺术家们的普遍遭遇。他的精神空间是窒 息的,只能在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中发泄对统治 者的不满和寻求精神上的解放。他曾写到: “……在这样奴隶般和这样寂寞无聊的条件下, 在斜路上,在极端的精神疲乏中,我应该雕刻自 己神圣的制作……”。后来由于势态的变更,米 开朗基罗的思想变得深沉而苦闷,再也没有创造 出类似这两件作品那样充满生命力的雕刻。
外国雕塑、建筑、工艺名作欣赏
古代雕塑
• 古埃及:狮身人面像、书记凯伊像、村长 像、额菲尔德王后像
古埃及狮身人面像
古 埃 及 雕 塑
古 埃 及 雕 塑 《 书 记 凯 伊 像 》
古埃及 额菲尔德王后像
单 重灰的这现
纯 整褐人尊今
到 接 近 抽 象 , 如 今
体 造 型 , 艺 术 语 言
色 , 像 是 穿 着 简 洁
早 的 目 的 是 来 象 征 死 者 的 权 威 , 但 在 这 里
这 两 尊 奴 隶 雕 像 都 是 用 来 装 饰 陵 墓 的 , 最
现 收 藏 于 法 国 巴 黎 卢 浮 宫 。
1513 1516
215
隶 》 高
厘 米 , 创 作 于
-
年 ,
229
, 《 垂 死 的 奴 隶 》 高
厘 米 , 《 被 缚 的 奴
晨昏昼夜
米 开 朗 基 罗 设 计 的 圣 保 罗 大 教 堂 圆 顶
阿 波 罗 与 达 芙 妮
圣
德
1652
烈
萨
年
祭 坛
雕
塑
青 铜 时 代
年
1876
罗 丹 加 莱 义 民
1884——1886
吻
1886
沉思
巴 尔 扎 克
欧 米 埃 尔
古埃及金字塔
古
埃 及 神 庙 的 廊
建 筑 部 分 :
人由, 练 塑
体 细 节 ,
奔 放 ,
下 身 呈
、 单 纯
女 像 。
•
古希腊雕塑 菲迪亚斯 《命运三女神》
受 伤 的 尼 俄 贝 的 女 儿
维纳斯的诞生
哀 悼 的 雅 典 娜 胜 利 女 神 像
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欣赏
捧 着 祖 先 头 像 的 罗 马 人
提 奥 尼 索 斯 秘 仪
奥利略是古罗马“五贤君”之一, 是崇拜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家。政 治斗争的现实和自然灾 难使他的理想一一破灭,成为对前 途悲观失望的没落君王。同奥古斯 都那坚定、沉着、居高 临下的气势完全不同,他骑在马上 挥动右手但无目的,神态也显出不 确定性,而坐骑的精神 气质与人也一样。他更多地像个哲 学家而少有统帅的介 绍: 埃特鲁里亚 人有一种特殊的制陶技术, 将粘土熏烤成黑色和赤色后 再进行塑像,塑后再进行 烧制和磨光,使陶塑显出贵 重的金属外表。 《维埃伊的阿波罗》是一件 赤陶着色雕塑,因出土于维 埃伊的神庙遗址而得名。它 的作者据考证可能是维埃伊 的著名雕塑家乌尔卡,作于 公元前510年左右。从题材 看显然受希腊神话的影响, 雕像脸部的微笑也很像希腊 古风式的微笑,但从人物姿 式和衣纹处理效果来看又与 希腊不同: 很薄的覆盖身体的衣纹轻松 活泼,具有道地的埃特鲁里 亚民族特色。
条条大路通 罗马
罗马万神庙
从左至右依次为: 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斗 兽 场
凯 旋 门
君士坦丁堡凯旋门
赛 维 努 斯 凯 旋 门
图 拉 真 纪 念 柱
马 可 斯
阿 列 里 斯 纪 念 柱 浮 雕
撒 比 拉
奥 古 斯 都 全 身 像
奥利略骑马像
作 品 介 绍: 人们在观赏罗马帝 国皇帝雕像时发现,帝王的气质同 帝王统治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强 大兴盛的帝国在渥大维的肖像中直 率地表现了出来,智慧的、为罗马 人做了不 少善事的提图斯被雕成君子的典范, 而帝国衰落时的情景似可从奥利略 的形象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