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美国》优质教案(第2课时)
教学内容《美国》优质教案(第2课时)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美国是西半球北美地区的一个移民国家。
它的领土由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三部分组成,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和种族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
板书:二、农业地区专业化[讲授新课]阅读材料“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3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
抢答:1.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哪些?(玉米、大豆、棉花、牛奶、鸡蛋)2.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中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哪些?(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分析:让学生确认主要农产品在美国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后明确美国农业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通过阅读分析统计资料,使学生能够看懂日常生活中的统计资料。
设疑: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呢?图9.6和图9.7。
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并描观察:电脑展示课本P83述图片中的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这两张代表性的图片总结出美国农业的生产过程都已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是典型的现代农业。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大规模地使用机械化手段和专业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前列。
同时意识到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必然原因——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
板书:1.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供了良好的条件。
5.让学生观察“美国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美国降水的分布特征——降水量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中部和东部地区降水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小结:通过上述的读图分析可知,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美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那么,美国的各个农业带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例析:1.鼠标点击出乳畜带的说明窗口B,引导学生了解影响乳畜带的主要因素后,教师补充:由于这里的人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乳、肉、禽、蛋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且这些产品不宜保存和长途运输,就近生产还可以降低成本。
《美国》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地理人教七年级下册】
《美国》教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2.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教学重难点】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围绕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这一主线,重点选择了美国具有突出地理特点、体现强国地位的三个方面——移民国家、农业地区专业化、世界高兴技术产业基地。
本节课程设计以美国家庭农场经营为情境,通过分析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条件和有利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读美国地形简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热带B.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长河C.美国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D.美国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耕地面积广大2.下面能正确反映美国本土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A. B.C. D.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回答3~5题。
3.图中的数字与其所代表的农业带(区)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①—棉花带B.②—玉米带C.③—乳畜带D.④—小麦区4.图中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A.高度机械化B.高度专业化C.高度商品化D.高度工业化5.对于图示中②处农业带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冷湿B.人口、城市集中,消费量大C.地形以高原为主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参考答案】DBBBD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美国二、农业地区专业化1.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条件2.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有利影响3.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通过读图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领土组成、行政区划和居民构成等基本情况,了解美国工农业生产的特点,掌握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使之认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5E2RGbCAP1、通过读图分析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读图能力。
p1EanqFDPw2、通过学习美国国内种族不平等和贫富悬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反对种族歧视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DXDiTa9E3d【引入新课】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北美地区经济发达的国家。
它们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差异也是明显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美国的知识。
RTCrpUDGiT【教师小结】美国的国旗由13条红白相间的横条和50颗五角星组成,通常称为星条旗。
它象征美国由最早独立的13州发展到今天的50个州。
美国的国旗反映了美国的建国历史和领土组成。
它反映了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它反映了美国把领土从大西洋逐步扩张到太平洋沿岸以及海外的过程。
它还反映了印地安人受苦受难的过程,其领土的扩张史也是印地安人的血泪史。
5PCzVD7HxA【引导阅读】阅读下文:美国居民的种族和民族构成相当复杂,其中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占绝大多数,还有占全国人口11%的黑人,他们是被贩运来的非洲黑奴的后裔。
美国的黑人原主要分布在南方,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而后逐渐迁往北方并进入大城市,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工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仍然受到歧视。
印地安人是美国原有的居民,由于惨遭殖民者的杀害,人口大量减少。
目前所剩的130多万人也只能生活在荒凉的特别划定的区域内,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美国的华侨和华人约有80万,主要居住在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和纽约,华侨对美国西部的开发曾作过重大的贡献,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及主要特点2、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业分布及主要特点(二)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通过插图、图片了解美国的工业分布及工业特点,小组合作探究,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及其作用,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及其作用,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美国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其保持“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的称号,科技兴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二)教学难点分析影响农业带的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复习回顾法四、教学过程【复习导课】同学们,我们南疆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优于北疆,为什么呢?与温度有关系吧,那么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的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考虑。
【生】与地形,气候,河流等有关系【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美国的农业吧。
【师】美国作为农业大国,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外,还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展示材料1:反映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图片展示材料2: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却耕种了世界10%的耕地。
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76个人,比世界每个劳动力供养5人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多倍。
【提问】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板书】生产过程的机械化。
【师】美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生】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
9.1美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1)增加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如提问、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游戏、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及时反馈作业:教师应尽量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
6.美国的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实行学分制和教育市场化。
7.美国的政治制度: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政府机构。
板书设计
1.美国地理位置
①北美洲南部
②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③南接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邻加拿大
2.美国地形
①阿巴拉契亚山地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传授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知识;讨论法用于分析地形、气候等特征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案例研究法用于深入了解美国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等特征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美国不同地区的居民,展示地区的特色和风貌;进行案例分析,以纽约和洛杉矶为例,探讨美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展示一些关于美国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美国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美国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美国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概念、地理位置和特征。
过程:
讲解美国的定义,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主要组成元素。
详细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8.5《美国》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第五节《美国》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2.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3.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找资料提高信息搜索的目的性、筛选能力、组织能力。
2.通过联系时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美国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认识到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高新技术对美国各行各业巨大的推进作用,理解科教兴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美国高度发达的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各行各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难点美国工农业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分析影响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各种因素。
正确理解美国的强大与中国的暂时落后。
教学突破1.高度发达的工农业生产利用学生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理解,如航天、计算机、军事科技、农业新品种、转基因食品等。
2.美国环境问题利用曾经发生的“黑色风暴”资料进行阐述,并让学生搜集美国现今在环保方面的一些做法。
3.工农业生产的布局,结合美国地形图、气候分布图、矿产分布图、城市分布图等引领学生综合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学生熟悉的美国象征性建筑的图片、世界著名的产品商品。
如布什、比尔.盖茨、乔丹、泰森、自由女神、波音飞机、微软公司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查找可以说明美国工农业发达的资料。
2.查找美国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一、美国的农业二、美国的工业本课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表格分别对比了美国和巴西、美国和日本,还进行了美国不同地区只见工业特点的比较,通过比较了解了美国的工业和农业特点,知道了美国是一个工农业都非常发达的国家。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了一些弯路,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许多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美国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了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美国这个国家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美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世界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难点: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美国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地图、文字等,以便于教学演示。
2.资料:搜集与美国相关的资料,包括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等,引导学生关注美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教师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8.5《美国》(第2课时)教案
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开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某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开展的作用。
对课标的理解:“人口与城〞对应的标准是“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该标准要求根据地图能说出某国种族和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
“高度兴旺的经济〞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开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某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开展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开展进程和特点往往与该国的自然特征有关,一个国家的优势自然因素和限制性自然因素都对该国经济开展的方向、途径、方式、特点产生深远影响。
一个国家开展经济时,往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合理开展各产业部门。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根底,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效劳的企业集合。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科技已成为促进社会开展的第一生产力。
目前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增长。
科技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教学内容分析:“人口与城〞作为学习美国的一个根底,在教学时应该以了解美国根本的地理信息和提高学生兴趣为主要关注点。
“高度兴旺的经济〞首先介绍了美国开展工业的优势条件,然后介绍了美国工业结构的变化,最后介绍了美国工业的分布。
这三局部的关系说明了美国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业,也为学生理解“美国为什么工业高度兴旺〞提供了思路。
教材还重点讲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开展的作用,并且将“硅谷〞作为研究重点,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开展的意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新课导入请大家欣赏美国的一段宣传视频。
视频里可以看到美国的自然和城景观,也可以看到美国有很多肤色不同的人种,那为什么美国会有这么多不同的人种呢?观看视频直观认识美国,提高学习兴趣主题探究1、认识美国的三大工业区,引导分析美国三大工业区的特点和开展的有利因素。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美国》第二课时教课方案七年级地理教课方案《美国》第二课时教课方案与反省一、课程标准要求1、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家产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3、活动建议:联合地域热门问题,采集相关资料,并睁开议论。
二、教课内容剖析《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一样性质的国家的概略有所认识。
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环绕美国经济发展睁开。
本节第一课时剖析了美国的人种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域专业化。
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家产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耗费国和废物排放国。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剖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家产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好的工业系统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耗费大国—在学生认识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耗费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三、学情剖析和学法指导学生经过前方两章对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域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域的学习后,已经可以掌握学习地区地理的简单方法,而且关于世界地图、地区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必定的读图能力。
因此教课中,指导学生经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散布以及美国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状况。
七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剖析资料的能力也有所加强,指导学生经过剖析阅读资料和活动中的资料,指引学生认识美国工业的地位和高新技术家产对促使其经济增加的作用。
充足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势的关怀,睁开模拟世界天气峰会的角色饰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睁开议论。
四、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认识美国工业的散布;2.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加的作用;3.认识美国耗费了全世界的资源,过分排放污染物;4.进一步培育学生从地图和资猜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美国第二课时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xxx审核人:地理组时间:XX年上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课时第二十一课时科目地理课题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会利用美国的地形和气候图分析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而分析其农业发达的原因。
2.学会根据美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分析工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美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3.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的作用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问题导入].可能同学们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
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
今天我们就来全面地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
自主预习单:知识点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特点:工业部门体系完整,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__最发达__的工业国家。
2.突出工业部门:__军事__工业和__尖端技术__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
其中__东北部__工业区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4.美国是世界最大的__高新技术__产业基地。
位于__旧金山__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探究点美国工业和城市的分布问题导入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据图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图9-1-10知识链接美国主要工业区工业区工业部门工业城市东北部工业区钢铁、机械、汽车、化学等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南部工业区石油、电子、飞机、宇航等休斯敦西部工业区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美国主要城市城市主要职能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华盛顿美国的首都休斯敦南部石油化工、宇航研究中心芝加哥中部交通中心洛杉矶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好莱坞电影城和迪士尼乐园所在地旧金山新兴电子工业中心,华人最多的城市结论:旧金山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美国》第1-2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以及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4.运用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课时(共2课时)【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美国人种存在的问题,培养种族平等的观念。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理解美国地形、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评价任务】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七年级关于世界人口内容,说出美国人口构成及来源,说出美国人口数及增长原因,完成学习任务一,对应学习目标一检测。
2.通过阅读教材,结合美国地形图,说出美国领土组成,说出美国的位置,填写美国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完成学习任务二,对应学习目标一。
3.通过美国降水量分布图和美国本土气候图,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回答美国小麦区和乳畜带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完成任务三、四,对应学习目标三。
【学法建议】本章节的学习是这学期的第四章节,认识美国的人种问题,可以结合七年级人口相关知识思考。
关于国家或地区位置与范围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方法,可以自行完成关于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在过程中可以选取适当的地图作为参考。
关于美国农业的学习,要充分了解美国的自然环境,理解美国地形、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1.根据76页活动题说出美国居民的人种构成及来源,美国的民族构成情况。
根据74-76页教材内容说出美国的人口数及增长原因。
学习任务(二)请认真阅读教材P77图9.6和七下地理图册回答:1.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位于热带的是州,寒带的是州。
2.美国西临洋,东临洋,南临湾。
3.美国北邻国,南邻国。
初中部七年级地理下册《9.1 美国(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美国农业专业化分布及其成因。
2.能依据图表资料分析多元文化、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本节的三部分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与特点,但均围绕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来展开的,从本质上都是介绍美国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所具备的因素及相关影响,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线来分析相关内容。
2.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尊重移民国家文化与传统,增强意识,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和重视高新技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1.美国的多元文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美国的农业与自然条件及科技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美国的科技对经济的作用。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美国的知识,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拥有发达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美国的农业。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预学:1、读图9.6,分析美国的地形分布特征。
2、读图9.9,分析美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说出美国农业的特点。
4.你知道美国有哪些著名大城市,你能描述他的位置和职能吗?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吗?交流探究:1、比一比,看哪组同学答案更准确。
2、活动,读图9.10,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找出美国的农业带。
(2)根据图中A、B两项注释,归纳影响玉米带和乳畜带的主要因素。
(3)参照A、B、E三项描述,完成C、D的注释。
精导出示:“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提问:美国最大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降水最少只有多少毫米?主要分布在哪里?提问:你认为美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小结:美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其递减变化的幅度在东西两侧具有很大差异。
提问:美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回答小结:美国降水的分布与海陆位置有关,距离海洋较近的地方,降水较为丰富。
美国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美国》教学设计课题名美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美国工业分布特点和主要城市职能。
教学重点掌握美国工业分布特点和主要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掌握美国工业分布特点和主要城市职能。
教学准备设计本课教案,制作相应的课件;准备学生练习学生准备:预习课本教学过程一、工业展示:美国钢铁产量占世界1/5,肉类产量也占世界1/5,铝产量占世界上1/3(乳酪、衣服、化学品、纸张、纸板、纺织品......),2009年制造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
思考:可得出美国怎样的工业特征?美国工业发达,工业门类齐全课件展示:工业特征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领先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设备技术)先进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传统工业)衰落亚特兰大——可口可乐总部所在地,美国东南部最大城市,佐治亚州首府。
转折:下面我们就来参观工业第一站工业区分布:1.东北工业区师:大家注意看地理,东北工业区有哪些大型的城市呢?师:为什么他们工业会这么发达呢?讲解:在这里有世界上有名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汽车机械等工业。
课件展示:主要城市及职能2.南部工业工业部门:航空航天、石油、电子工业城市:休斯敦、新奥尔良本区优势: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少课件展示:主要城市及职能3.西部工业区工业部门:航空、电子、信息技术工业城市:旧金山、洛杉矶本区优势: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少课件展示:主要城市及职能思考:美国工业区有着怎样的发展条件?1.自然资源丰富铁矿:五大湖西部煤矿:阿巴拉契亚山石油:墨西哥湾沿岸2.交通运输发达3.科技力量雄厚二、第三产业课件展示: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指的是第一产业,就是我们俗称的“农业”;第二产业,就是我们俗称为“广义上的工业,或者是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则被称之为“服务业”,主要是非物质生产部门。
2018年中国、美国的GDP及三大产业增加值对比:美国服务业增加值目前已达到80%左右,成为支撑美国经济的主要产业。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分析第二时
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的工业特点及分布2认识并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观念。
重点美国工业特点及分布、新技术产业
难点美国工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读图法、综合法、联系法相结合
Ⅰ、自学知识我展示(5~分钟)
1读图912找出美国主要有哪些工业城市和工业区?
2读图册47页说说美国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
3美国工业的特点拥有,工业产品种类,产量,技术,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美国的硅谷在,因生产而出名。
Ⅱ、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阅读了解目标
Ⅲ、合作探究我快乐(20-25分钟)
1自学内容交流反馈
2阅读材料第86页说出美国有哪些工业产品居世界第一二位?从中说明美国是当今世界工业最的国家。
3小组讨论为什么美国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活动读第87页,完成以下问题。
(1)阅读4则,说说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2)看图911、912,总结高新技术产品的种类。
5学生讨论中国工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借鉴美国工业的发展的经验?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信念?
巩固练习完成填充图美国工业部分
自绘美国本土示意图,要求填注临海、邻国、五大湖、主要工业城市等。
知识拓展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微电子工业、电脑软、机器人、通讯设备、计算机辅助设备、光纤技术、超导研究、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美国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工程、化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术部门居世界首位,在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芯片等方面落后于日本。
目前中国的那些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2课时)》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主要城市。
本节课内容是继第一课时后的继续学习,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对美国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美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复杂,气候多样,学生对其认识仍较为片面。
因此,在第二课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美国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三. 教学目标1.掌握美国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2.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理解美国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美国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划分学生为若干小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资料。
3.准备课堂提问的问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学到的美国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美国地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美国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美国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美国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事的关心,开展模拟世界气候峰会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
2.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认识美国消耗了全球的资源,过度排放污染物;
4.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认识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2.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通过分析统计图表认识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和废物排放大国;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4.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理解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
2.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基础上。
1.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2.了解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8.5《美国》第二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8.5《美国》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教学目标](一)了解美国的工业,会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二)了解美国人口和种族。
(三)了解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国的工业、人口和种族难点:美国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教学过程】3、工业大国(1)学生阅读P86文字,思考:美国发达的工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美国发展工业有哪些优势?(2)教师介绍美国工业经济特点: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说明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
教师在介绍时可列举美国各工业部门的产量及世界排名情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3)结合教材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可出示一些数据或产值对比,让学生从数字上领悟到:传统工业逐渐衰落,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过渡)美国工业发达,主要的工业区集中在哪里呢?(4)学生自行阅读资料“美国的工业分布”,了解美国的工业分布区及各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并分析各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尤其突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从发展历史、资源、交通、农业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传统工业的集中分布地,出现了地价昂贵、污染严重等问题;分析美国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优势条件: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少。
美国工业逐渐向南部、西部地区迁移;介绍南部、西部地区新兴工业兴起的条件:环境、技术、大学和科研机构等。
三、人口与城市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6图,了解美国居民的组成特点:由不同历史时期迁人的移民及后裔组成,以欧洲白人移民为主,2、结合教材讲述美国各色人种在美国的地位,突出美国人种的不平等性3、展示如下资料,得出结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南部地区并分析其原因(从地形、经济、交通的角度分析)、城市部分:1.在图3-36上找出美国的重要城市,确定其地理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美国第二课时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xxx审核人:地理组时间:XX年上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课时第二十一课时科目地理课题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会利用美国的地形和气候图分析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而分析其农业发达的原因。
2.学会根据美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分析工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美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3.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的作用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问题导入].可能同学们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
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
今天我们就来全面地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
自主预习单:知识点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特点:工业部门体系完整,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__最发达__的工业国家。
2.突出工业部门:__军事__工业和__尖端技术__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
其中__东北部__工业区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4.美国是世界最大的__高新技术__产业基地。
位于__旧金山__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探究点美国工业和城市的分布问题导入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据图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图9-1-10知识链接美国主要工业区工业区工业部门工业城市东北部工业区钢铁、机械、汽车、化学等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南部工业区石油、电子、飞机、宇航等休斯敦西部工业区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美国主要城市城市主要职能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华盛顿美国的首都休斯敦南部石油化工、宇航研究中心芝加哥中部交通中心洛杉矶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好莱坞电影城和迪士尼乐园所在地旧金山新兴电子工业中心,华人最多的城市结论:旧金山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拓展应用.关于美国工业分布的三大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部地区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是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B.西部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c.东北部地区是美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学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D.南部和西部地区集中了美国新兴的石油、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解析]A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基础较好,濒临五大湖,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而且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北部和西部有大量石油资源,五大湖区西部有丰富的铁矿,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学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是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美国西部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美国南部和西部地区集中了美国新兴的石油、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
2.青岛中考读图9-1-11“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完成~题。
图9-1-11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是A.东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中部地区关于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不断发展的原因错误的是A.地价相对低廉B.环境污染相对小c.劳动力相对充足D.交通更加便利[解析]A D 美国东北部地区由于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形成钢铁、机械和汽车工业等。
由于美国南部地区地价相对低廉,环境污染相对小,劳动力相对充足,导致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不断发展。
南部的交通不如东北部地区便利。
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易错点美国是农业强国,也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因此不需要进口工农业产品。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工农业生产十分发达。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很多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美国位于热带地区的国土面积狭小,所以需要大量进口热带农产品。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工业制品最多的国家,但由于美国经济结构向高科技产业转型,所以一些耗用大量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产品需大量进口。
易混点信息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不都是信息技术产业,但信息技术产业都是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等。
提高拓学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一、选择题.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A.英国B.德国c.中国D.美国[解析]D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邵阳中考1990年以后,美国在传统工业发展缓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一种以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这种新兴产业是A.房地产业B.汽车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采矿业[答案]c3.下列有关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B.西部的“硅谷”是世界上著名的传统工业区c.气候深受地形的影响D.居民是许多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解析]B 美国“硅谷”所在的西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是传统工业区。
4.滨州中考根据下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1-12A.美国的老工业区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地区B.美国的新工业区分布在东北地区c.旧金山发展汽车工业,底特律发展微电子工业D.美国的老工业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解析]D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是老工业区,这里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美国的南部、西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
旧金山发展微电子工业,底特律发展汽车工业。
5.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热带B.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长河c.美国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D.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解析]D 美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美国河湖众多,航运发达。
德州中考读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及两国地形剖面图,完成6~7题。
图9-1-136.下列关于两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国共同的地形地势特征:呈三大纵列带分布,东西两侧高,中间低B.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地域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c.两国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但出口的农产品有所不同D.两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服务业7.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著名的“硅谷”位于洛杉矶的西南部B.东部地形以落基山脉为主,煤炭资源丰富c.A为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大D.B是小麦区,所产小麦销往世界各地[解析]6.D 7.c 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依赖于服务业,美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的硅谷位于旧金山的东南部。
东部地形以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主,煤炭资源丰富。
美国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大;自然条件是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
B是玉米带,所产玉米销往世界各地。
8.读下图,下列对美国城市①②③④的叙述正确的是图9-1-14A.①附近有美国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B.②附近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c.③是美国的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中心D.④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解析]A ①是圣弗朗西斯科,附近有美国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硅谷”;②是洛杉矶,有美国著名的影视中心好莱坞;③是休斯敦,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④是纽约,是美国的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中心。
9.下列对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B.带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c.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和西部地带[解析]c 美国的“硅谷”位于美国西部地带的旧金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二、综合题0.淄博中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9-1-15材料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0—1985年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世界1/3;在1993—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有27%来自高科技产业,而两个传统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仅占18%。
有人说,美国是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根据图中信息,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美国西部分布着一系列南北向的高大山脉,其中A是______山脉;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其中B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______,请分析该农业带发展的自然条件。
美国的约翰先生全家每个礼拜日都到教堂区做礼拜,他信仰的宗教应该是______。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解析]第题,美国领土由本土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三部分组成,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夏威夷群岛跨热带和北温带,本土大部分位于30°N至50°N之间,属于北温带。
第题,落基山脉是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
第题,读图可知B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玉米带,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第题,基督教的活动场所是教堂。
第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根据图可得出:美国国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根据文字材料可得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等。
[答案]同意。
美国领土由本土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三部分组成;阿拉斯加有北极圈穿过,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夏威夷群岛有北回归线穿过,跨热带和北温带;本土大部分位于30°N至50°N之间,属于北温带。
落基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玉米带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基督教美国国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和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等。
教后评价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