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

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一单元总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记叙文特点,理解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学习作者根据表达中心选择材料。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多方面思考,动手动口,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规律,谴责非正义战争,支持反侵略。

认识只有和平发展才是人类光明的前途。

教学重难点: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想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突破方法:首先应该对战争有个正确的认识,正确对待战争,知道和平才是人类发展的共识。

其次,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弄清各个文章的人物事件,深入阅读理解,认真思考,多读多练。

主要内容:1《新闻二则》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报导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反革命战争的节节败退的真实现状。

通过学习,了解回顾历史。

认识新闻体裁的特点、语言要求。

学习概括叙述、背景叙述、细节(典型)叙述等不同叙述。

根据新闻的写作要求,分析报刊新闻。

2《芦花荡》记叙了人民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展现了“老头子”那种孤胆英雄形象,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从本文可以了解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3《蜡烛》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叙述了老夫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塑造南斯拉夫母亲那感人肺腑的形象,从本文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文学常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 《雨果文集》,作者雨果(人名),法国作家,代表 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
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蜿蜒wān yán 屹yì立 荒谬miù 憧chōng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人已满山满谷。人潮仍沿着山 路泻下。 (2)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 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新闻知识
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 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 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芦花荡
重点字词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 转弯抹mò角
重点句子背记
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
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 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 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撤。
文学常识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着名作家孙犁,选自《孙 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紫阳蒿坪中学 王世春
芦花荡
蜡烛
新闻两则
单 元 课 题
亲爱的爸爸妈妈
加强学生整体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编 写 意 图
1.新闻两则: 重点字词
荻dí溃kuì退 泄xiè气 阻遏è 绥suí聿yù
重点句子背记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 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 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反动派拒绝签订和 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人教版)完美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人教版)完美版

品味词语
方法一:直接谈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这 个词用得好,它写出了…… 方法二:替换式品读——我觉得这个词 是不可替换的,因为替换后的词表达不 出(某个)意境……
品味句子中加线词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3.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4.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己 渡过三十万人 5.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6.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
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4.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5.“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 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6.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 在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用美丽的景色来渲染老头子 复仇后内心的快感。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 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 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 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 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 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 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任务三:新闻写作 (表达任务)
通过必做任务和选做任务,形 成新闻新产品。
任务二:新闻采访 (进阶任务)
确定好选题后,明确分工,按 序推进采访工作。
任务一:新闻阅读 (基础任务)
辨析不同题材的新闻作品,把 握各自的特点,学会新闻阅读 的策略。
单元教学内容
任务一:新闻阅读
本单元选编的五篇课文体裁分别是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 闻评论。本单元以“活动任务单”形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新闻, 掌握新闻的体裁及特点,在阅读中理解新闻的价值与使命。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 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三任务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 活动探究”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新 闻阅读中,积累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 识,并且通过开展新闻采访等新闻实践 活动,感知新闻形成的过程,要求学生 抓住身边的新闻线索、新闻热点等,尝 试进行新闻写作。学习中要抓住新闻的 特点,培养重依据、负责任地表达的意 识,故而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关系
单元教学内容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 元为“活动·探究” 单元,人文主题 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三个任务中“新闻写作”是核心任 务,而“新闻阅读”是基础任务,是了 解、积累新闻知识的阶段,“新闻采 访”是关键任务,起连接前后的作用。
任务关系
新闻 活动•探究
单元教学内容
课标与单元内容对照
课标解读
课 标表 述
单元内容
核心素养
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 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 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
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 撰写新闻作品。锻炼捕捉新闻线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授课课件_第一单元新闻写作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授课课件_第一单元新闻写作
4.新闻报道的结构,大体有四部分: (1)标题,往往是一 句完整的话,概括了所报道事件的主要内容。 (2)导语,是
范文赏析
标题下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是对标题的简要说明,简要介绍新 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是用充足的、 典型的,或者有说服力的材料,具体展开导语所强调的核心事 件。 (4)结尾,一般是对背景、有关资料的来源的介绍,或对有关内 容的补充。它不是必有的,需要与否,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范文赏析
更是得到了老师们的青睐,人均为2-3本,有的会更多。这表明 了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自我的成长与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阅读, 主要是以一些专业性、工具性书籍居多。 阅读介质调查数据显 示,在师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当中,电子书约占三分之一。同时这 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读一些科普类以及国学类的书籍,更 多的是想趁着年轻,多学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以利于更好地加 以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这就是我们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所 在。我们学校也在做着这方面的积极的引领与帮助。传承中华优 秀灿烂的文化,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职责与使命。调查充分 显示了我校近两年来师生课外阅读的整个变化趋势,随着现代化
消息的语言要准确、简明。在此基础上,可追求具体、生 动。《新闻两则》后的第二题就是有关消息语言的练习,同学们可 以再从文中找一些语句,体会消息的语言特色。
作文题目
写一则消息。 每位同学都要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的新 闻素材,参考“技能点拨”,写一则消息。写完后, 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修改完善。
范文赏析
写作素材
通过这次考试,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应 试能力,使各科任老师能及时的了解学生上一阶段的学习情况, 为期末制定复习计划指明了方向,为我校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 加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3)一、单元目标 (3)二、单元任务 (3)三、单元教学指导 (4)第1课消息二则 (6)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6)第2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8)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11)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 (13)第4课一着惊海天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案 (16)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基本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本单元共选入六篇新闻作品,综合考虑新闻体裁和国别,编为四课。

它们都是典范的新闻作品,都秉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不仅能够体现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在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且自身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鲜明的风格特征。

这些新闻作品的内容涵盖了军事、经济、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体现出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

从整体写法的角度来看,教材所选的新闻作品所采用的多为经典写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一般特点。

除了课文,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料,学生可以利用它们自学课文,学习有关常见新闻体裁的知识、消息的结构特点和写法等。

本单元课文的旁批主要有三种功能:介绍新闻基础知识,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的重要内容和写法特点,提醒学生思考课文作者的主观倾向与表达意图。

补白以对比的方式说明新闻特写的特点,既是知识介绍,也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提示。

技巧点拨突出消息这一学习重点,集中介绍其常见结构、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和总体的语言特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阅读新课堂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共12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阅读新课堂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共12张PPT)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12:25:26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2021/3/172021/3/172021/3/17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72021/3/17March 17, 2021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_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_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 绥suí聿yù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凶,只怕**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主席。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疟yào子寒噤jìn 吆喝yāo he蹿cuān仄zè歪转弯抹mò角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 绥suí聿yù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凶,只怕**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主‎席。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fang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he 蹿cuān‎仄zè歪转弯抹mò‎角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爱在屋檐下》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爱在屋檐下》课件

我说我家
爹是我家第三代木匠, 开了几十年棺材铺, “文革”前剩下这一口 棺材。他对娘说:“你 跟着我受了一辈子苦, 这口厚棺材你就占了吧, 俺再做口薄的自己占。” 对此,娘十分满足。逢 人便说:“俺没白跟当 木匠的过一辈子。”
对爹的“旨意”,娘言听计从,尽管有时不情 愿;男在前,女在后,爹在任何时候都是唱 “主角”。
我知我家
动手做: 来画一棵家庭树,告诉大家你与家人、亲 戚的血脉关系。
你现在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 你的家庭(或家族)成员有什么值得称道 的地方? 在你的家庭(或家族)中,有什么好的家 风和传统?
我说我家
家里总是有许许多多的 故事,让我们回味无穷, 让我们记在心里。里面 的喜怒哀乐,我们的大 人记得,我们也记得, 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下 曾经发生的美好的、甜 蜜的、欢乐的、有趣的 那一部分吧!
我说我家
同学们,请把你们想对你们的家、你们的父 母想说的话写出来,说出来!
DAD(MUM),
I LOVE YOU
我 爱 我 家
我 说 我 家
我 知 我 家
家可以很小很小,螺 丝壳是蜗牛的家;家可以 很大很大,宇宙是星星的 家。 家可以很轻很轻,像 粒浮尘被人一指弹掉,不 留一丝痕迹;家可以很重 很重,像座大山压在脊背 上,令人寸步难行。 家会很快乐很幸福, 像一眼不老的清泉;家会 很凄惨很悲凉,像一汪深 邃的泪潭。
我知我家
请结合书本P4的两个关于家的故事,说 说在你的心目中,家是什么?
·家不是房子;
·家中有我们的亲人,有亲情;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 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我知我家
• 家庭关系的确立: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小俩口 因剩余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宝宝诞生了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一、第一单元。

- 溃退(kuì tuì)- 解析:“溃”指(大水)冲破(堤坝),也引申为散乱、垮台。

“溃退”表示(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如在描述战争场面时,敌军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溃退。

- 泄气(xiè qì)- 解析:本指自气球或轮胎中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也用来比喻失去信心和干劲。

例如,遇到一点困难就泄气是不可取的。

- 督战(dūzhàn)- 解析:监督作战。

在战争中,将领亲临前线督战,能鼓舞士气。

- 要塞(yào sài)- 解析:险要的关隘,是军事上的重要防御据点。

如“山海关是古代的军事要塞”。

- 业已(yè yǐ)- 解析:已经。

常用于公文中,如“业已完成任务”,表示任务已经达成的状态。

- 颁发(bān fā)- 解析: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例如“学校将颁发优秀学生奖状”。

- 遗嘱(yí zhǔ)- 解析: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诺贝尔的遗嘱规定了诺贝尔奖的设立等相关事宜。

- 建树(jiàn shù)- 解析:表示建立的功绩。

例如“这位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 仲裁(zhòng cái)- 解析: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

国际事务中,仲裁机构可以对国家间的争议进行仲裁。

- 凌空(líng kōng)- 解析:高高地在空中。

吕伟跳水时“凌空”的姿态非常优美,表现出她起跳的高度和轻盈。

- 翘首(qiáo shǒu)- 解析:抬起头来(望)。

观众们翘首观看吕伟的跳水表演,体现出大家的期待。

- 酷似(kù sì)- 解析:极像。

文中形容吕伟跳水的姿态酷似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 潇洒(xiāo sǎ)- 解析:(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得分姓名学号一、积累(20分)801班将开展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新闻,知祖国风彩】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了诺贝尔奖的由来。

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与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起感受了bǐng( )息敛声的一刹那。

《消息二则》,让我们感受到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è( )的气势。

《一着惊海天》,让我们了解到,为了这“一着”,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累倒在试验场,无怨无悔,。

沃野平畴、深山密林、滔滔海浪与万里蓝天的受阅官兵一起引 háng( )高歌,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1) bǐng( )息敛声 (2)重重阻è( ) (3)引 háng( )高歌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无声无息B.默默无闻C.悄无声息D.费尽心机【观电影,感时代精粹】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以22.06亿高票房和全平台评分第一的双高成绩登顶国庆档票房冠军。

◇影视快讯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银幕时光网讯 9月30 日,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银幕。

影片立足普通人讲述大时代,成为新时代最能抓住人心的电影。

随着点映开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口碑也刷爆全网,88岁的老人观影后动情说道:“看完这部电影我抑制不住地流泪,这片子贴近群众、震撼人心!这七十年,我们的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中国人挺不起腰杆,如今我们挺起脊梁走向国际。

年轻人们,你们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

我爱我们的祖国!”>宣传海报影人感言香港回归是我们人生历史的一个部分,我个人没有当作是在拍电影,我把它当作一场人生经历,跟现在的年轻人分享。

演员惠某我们要拍的这部电影主题是历史瞬间、共同回忆,电影主角是艰苦奋斗的平凡的中国人,表达我们普通的个体和祖国大事件相遇在一起,碰撞出来的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一新闻两则毛泽东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战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3、新闻常识: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②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4、①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②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③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④原因:解放全中国⑤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⑥结果:顺利渡过长江5、①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②地点:南阳③人物:中原我军④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⑤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⑥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河南二、芦花荡孙犁1、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故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清新的文风被称为“荷花淀派”。

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5、重点:①景物描写②人物性格:爱国抗日,自尊自信,爱憎分明,智勇双全。

三蜡烛西蒙诺夫1、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2、主题: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赞美了跨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深情和战斗的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è) 管辖.(xiá)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B.磅.礴(bàng) 歼.灭(qiān) 荻.港(dí) 排山倒.海(dǎo)C.绥.靖(suí) 芜.湖(wú) 逃窜.(cuàn) 高屋建瓴.(líng)D.阌.乡(wén) 要塞.(sè) 殷.红(yīn) 负隅.顽抗(yú)提示:A项中“锐不可当”的“当”应读“dāng”;B项中“磅礴”的“磅”应读“páng”,“歼灭”的“歼”应读“jiān”;D项中“要塞”的“塞”应读“sài”,“殷红”的“殷”应读“yān”。

C项注音完全正确。

答案:C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阻遏.(阻止) 歼.灭(消灭)B.绥.靖(安抚、平定) 殷.切(深厚、丰盛)C.管辖.(管理) 锐不可当.(抵挡)D.瑰.宝(奇特、珍贵) 高屋建.瓴(建立)提示:D项中“高屋建瓴”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建”为“倾倒”之意。

答案:D3.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和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记叙)B.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描写)C.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记叙)D.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议论)提示:此题是考查我们对几种表达方式的把握与区分,特别是记叙与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容易混淆。

记叙,就是记载、叙述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经过的。

说明,是用来介绍或注释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特征、性状、结构、概念、功能、程序等的一种表达方式。

A句应为“说明”。

答案:A4.新闻又称为_______,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_______等;狭义的新闻,专指_______。

_______是新闻最主要的特征。

我们所学的两则新闻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消息报告文学消息用事实说话毛泽东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 ) (2)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 ) (3)新闻的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三个标题缺一不可。

( )(4)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 )(5)新闻的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 )(6)新闻的背景,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

( )提示:(2)中“新闻的记叙要素”应改为“新闻的结构”,而且“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错误。

(3)三个标题不一定齐全,主标题(正题)是必不可少的。

(6)“背景”应改为“结语”。

答案:(1)√(2)×(3)×(4)√(5)√(6)×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标题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百万大军”是_______(实、虚)指;导语部分是从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导语部分是____________。

提示:结合我们对新闻这种体裁知识的了解来解答此题。

“百万大军”不是虚指,因为中路军30万,东路、西路各35万,正好100万。

参考答案:百万横渡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电头后的第一句,即“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蒋介石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______(A.阻遏B.阻隔)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______(A.突破B.越过)安庆、芜湖线,(A.到达B.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______(A.共B.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1)中“阻遏”为“阻止”之意,“阻隔”表明“两地之间不能相通或不易来往”,根据语境应选择“阻遏”。

(2)中“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

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答案:(1)A (2)A B B4.“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提示: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适当的议论能够深化报道的主题。

参考答案:议论这段议论分析了人民解放军取胜的原因。

一方面突出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强,另一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及其军队没有斗志的军情。

这样写增强了这篇新闻的思想性。

5.《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为何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提示:可查阅有关资料,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的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解放军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弃城南逃的原因。

6.关于《新闻两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B.《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作者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告知广大军民,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上的主动权,蒋军败局已定,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三路大军的作战情况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

这样安排,场面虽大,但大而不乱;内容虽多,但多而不杂。

D.《新闻两则》的语言虽不鲜明生动,但在准确精练方面堪称典范,符合新闻报道对语言的高要求。

提示:D项说法错误。

新闻报道对语言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语言必须准确精练,当然还要鲜明生动。

《新闻两则》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

答案:D快乐时光忘记三位老妇人聊到了她们的生活。

一位说:“我现在有一个毛病,有时打开冰箱后,忘记了自己到底是来拿东西,还是刚刚把东西放了进去。

”“那没什么,”另一位说,“我的毛病是站在楼梯上,忘记了自己是要上楼还是下楼。

”第三位说:“谢天谢地,我没有这样的毛病。

”说着,她用指节敲着桌面,发出清脆的敲击声。

“啊!有人敲门!”她惊叫道。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③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④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⑤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⑦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将占领、击溃、封锁、歼灭、控制五个词语填入文中□,按顺序是___________。

提示:“歼灭”和“击溃”表现的胜利程度的范围不同,击溃的范围更广,两词不能颠倒使用。

“占领”表现的是经过战斗而占据领土。

“要塞”是关卡,用“控制”,对江面则用“封锁”。

用词准确恰当。

答案: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1)不料:(2)突破:提示:“不料”即出敌预料,对敌人充满了讽刺,语言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突破”是在阻挡的情况下进行的进攻,区别于一般的进入。

用词恰当。

参考答案:(1)“不料”充满了嘲讽。

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

敌军的“不料”,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

(2)“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

3.关于这一部分的分层,有四种意见,你认为选哪一种合适(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提示:要结合内容的归纳来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是全面介绍东路军渡江情况,⑥⑦则是介绍渡江后的战斗情况。

答案:D4.“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提示:从①②句推断可知。

参考答案:“东面防线”指的是“南京江阴段防线”。

5.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讲话”,这篇报道战事进展情况的新闻,在用词上表现得十分准确,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用词的习惯。

参考答案: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6.这则新闻的导语没有交代的一项是( )A.何时B.何事C.何地D.何因E.何人提示:要看导语交代了什么,应先明确导语的内容。

这则新闻的导语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结合句子不难看出它交代的具体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