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设计的五大要素和八大原则
如何设计企业组织结构
![如何设计企业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0e71b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7.png)
如何设计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管理决策,它涉及到如何划分和安排企业内部的职能、权责、协调和控制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协调和灵活性,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企业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常用的组织结构类型以及设计组织结构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1. 协调一致原则:组织结构应该能够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同效应。
2. 分工协作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需求,合理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责任,以实现高效的协作。
3. 权责清晰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明确各个职位的权责范围,避免职责模糊和权力过于集中或分散。
4. 简洁高效原则:组织结构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层级过多和冗余的职能,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
二、常用的组织结构类型1. 功能型组织结构:将企业按照不同的职能划分为各个部门,如销售部、生产部、财务部等。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企业。
2.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将企业按照不同的产品线或市场划分为各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拥有完整的职能和责任。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的企业。
3. 矩阵型组织结构:将企业按照功能和事业部门两个维度划分,形成矩阵结构。
这种结构适用于多元化经营和项目驱动型的企业。
4. 网络型组织结构:将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和合作伙伴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灵活的组织网络。
这种结构适用于跨国公司和虚拟组织等形式。
三、设计组织结构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分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明确组织结构应该支持的目标和需求。
2. 划分职能和责任: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需求,合理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责任,确保各个职能的协调和协作。
3. 设计组织层级和关系:确定组织的层级结构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协调关系和沟通渠道等。
4. 确定岗位和职位设置:根据职能划分和业务需求,确定各个岗位和职位的设置,并明确各个职位的权责范围和职责。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23e31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b.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权责关系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组织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以下是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1. 适应性原则:组织设计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意味着组织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2. 简单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尽量简化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避免过度复杂化。
简单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3. 一致性原则:组织设计应确保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职责和权责关系相互协调一致。
一致性的组织设计有助于减少冲突和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绩效。
4. 灵活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市场环境。
灵活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企业更具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5. 效率原则:组织设计应追求高效率和高绩效。
合理的职责分工、权责关系和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6. 协调性原则:组织设计应注重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协调性的组织设计可以促进信息流动和知识共享,提高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能力。
7. 可持续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的组织设计需要兼顾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8. 参与性原则:组织设计应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员工参与组织设计可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工作动力和满意度,同时也能够减少组织设计的阻力和抵抗。
总结: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包括适应性、简单性、一致性、灵活性、效率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参与性。
这些原则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以实现高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外部环境等因素,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a0cea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d.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的规划。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有许多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组织能够高效地运转并实现预期的业绩。
以下是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1. 明确的目标和职责分配:组织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立明确的目标和职责分配。
组织的目标应该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一致,并且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清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
2. 协调和整合:组织设计需要确保各部门和职能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不同部门之间应该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确保信息流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 灵便性和适应性:组织设计应该具备灵便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求。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应该能够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的变化而调整。
4. 透明度和可见性:组织设计应该追求透明度和可见性,使成员能够清晰地了解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透明的组织设计可以增加成员的参预感和归属感。
5. 效率和效益:组织设计应该追求效率和效益,通过合理的职责分配和流程设计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
冗余的职责和流程应该被消除或者优化。
6. 简洁和扁平化:组织设计应该追求简洁和扁平化,避免过多的层级和冗杂的管理层。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和决策速度。
7. 人性化和激励:组织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和激励机制,使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潜力。
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8. 持续学习和改进:组织设计应该持续学习和改进,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
组织应该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文化,鼓励成员不断学习和创新。
综上所述,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是明确的目标和职责分配、协调和整合、灵便性和适应性、透明度和可见性、效率和效益、简洁和扁平化、人性化和激励、持续学习和改进。
这些原则可以匡助组织建立合理的结构和职责分配,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和绩效,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caa9f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d.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通过合理地安排和配置组织的结构、职责、权力和流程等要素,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有八项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组织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1. 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能够实现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这意味着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具有明确的协作关系,信息流动顺畅,资源共享,并能够有效地解决冲突和协调利益。
例如,在一个制造业公司中,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
生产部门需要根据销售部门的需求进行生产计划,而销售部门需要及时提供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给生产部门,以确保生产和销售的协调一致。
2. 简洁性原则简洁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保持简单明了,避免过度复杂和冗余的结构和程序。
简洁的组织设计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降低沟通成本和决策时间。
例如,在一个跨国公司中,可以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将不同的业务部门和地区分别组织在不同的矩阵中,以实现业务的专业化和地区的灵活性。
3.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变化。
组织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及时调整和改变组织结构、流程和职责,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业务的发展。
例如,在一个科技公司中,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竞争,组织设计应该具备适应性,能够快速调整团队的组成和职责,以适应新的技术需求和市场机会。
4. 分工原则分工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合理划分和安排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力,以实现高效的协作和专业化的工作。
每个岗位应该明确分工,避免职责的重叠和模糊。
例如,在一个医院中,可以将医生分为不同的科室,每个科室负责不同的疾病治疗,以实现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5. 权责明确原则权责明确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明确各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权和责任。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避免决策的模糊和责任的推诿。
例如,在一个政府机构中,不同部门的职责应该明确划分,每个部门应该有明确的权力和责任,以确保政府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1b319d0cc22bcd126ff0cbd.png)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西方管理学家总结的基本原则:在长期的企业组织变革实践活动中,西方管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些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如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8条指导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管理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和明确性原则。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l5条基本原则:目标一致原则、效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分级原则、授权原则、职责的绝对性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职权等级原则、分工原则、职能明确性原则、检查职务与业务部门分设原则、平衡原则、灵活性原则和便于领导原则。
国内管理专家总结的基本原则:①战略匹配原则一方面,战略决定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组织结构又支持战略实施,组织结构是实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企业战略要通过与企业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去完成方能起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不适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企业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无济于事。
因此,企业组织结构是随着战略而定的,它必须根据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通常情况下企业根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制订近期和中远期组织结构。
②顾客满意原则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企业设计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必须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
要确保设计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能够以最快捷的速度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的服务,组织中各部门的工作要优质、高效达到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的效果。
③精简且全面原则精简原则是为了避免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过量投入,降低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成本和控制成本,提高组织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对于非核心职能,可能的话应比较自建与外包的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全面原则则是体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想,即组织功能应当齐全,部门职责要明确、具体,这样即使出现一人顶多岗的情况,也能使员工明确认知自身的岗位职责。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009c3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2.png)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一、概述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个部门、岗位和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协调和灵便性。
本文将介绍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匡助您在设计组织结构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原则一:明确目标和职责一个明确的组织结构应该与组织的目标和职责相一致。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明确每一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并确保它们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
例如,销售部门的职责应该是推动销售增长,而财务部门的职责应该是管理财务资源。
三、原则二:分工合理合理的分工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将工作分配给不同的部门和岗位。
例如,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研发,销售部门负责产品销售,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招聘和培训等。
四、原则三:权责相对应权责相对应是指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应该与其拥有的权力相匹配。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确保每一个岗位有适当的权力来履行其职责。
例如,部门经理应该有决策权和资源分配权,而员工则应该有执行任务的权力。
五、原则四:层级适当适当的层级可以提高组织的协调和沟通效率。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到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确定层级结构。
过多的层级会导致决策滞后和信息传递不畅,而过少的层级则可能导致管理过度集中。
六、原则五:灵便性和适应性组织结构应具备一定的灵便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调整。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到组织的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并留出调整和变化的空间。
例如,可以设置跨部门的项目组或者团队,以应对特定的业务需求。
七、原则六:信息流畅良好的组织结构应该能够保证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确保信息能够顺畅地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流动,避免信息孤岛和沟通障碍。
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系统来实现信息的流畅。
八、原则七:透明和公正组织结构应该是透明和公正的,能够为员工提供公平的晋升和发展机会。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确保晋升和晋升机会的透明度,避免权力滥用和人事腐败。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和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0c628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6.png)
一、引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它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能够高效地运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二、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 目标一致性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确保各部门能够协同工作,共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 效率性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注重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确保各部门职责明确,减少组织内耗,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3. 灵活性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
4. 统一指挥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保证统一指挥的原则,避免多头领导和管理混乱,确保组织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5. 协调性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组织的协同作战能力。
1. 职能结构设计:职能结构设计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础,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职能进行划分和归类,确定各职能的归属和职责范围,形成一个完整的职能体系。
2. 层次结构设计:层次结构设计主要是确定企业管理层次的数目和各层次之间的权责关系,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
通过层次结构设计,可以明确各层次的管理范围和职责权限,形成稳定的组织管理架构。
3. 部门结构设计:部门结构设计是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和运营需要,将企业划分为若干个部门,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
部门结构设计应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
4. 职权结构设计:职权结构设计主要是通过合理分配各部门的职权,明确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形成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
职权结构设计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5. 流程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主要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确定业务流程的顺序和环节,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体系。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538a4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9.png)
设计组织架构须要遵循基本原则西方管理学家总结的基本原则:在长期的企业组织变革实践活动中,西方管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些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如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8条指导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管理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和明确性原则。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l5条基本原则:目标一样原则、效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分级原则、授权原则、职责的确定性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职权等级原则、分工原则、职能明确性原则、检查职务和业务部门分设原则、平衡原则、灵敏性原则和便于领导原则。
国内管理专家总结的基本原则:①战略匹配原则一方面,战略确定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组织结构又支持战略实施,组织结构是实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企业战略要通过和企业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去完成方能起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不适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企业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无济于事。
因此,企业组织结构是随着战略而定的,它必需依据战略目标的变更而刚好调整。
通常状况下企业依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战略须要制订近期和中远期组织结构。
②顾客满意原则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企业设计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必需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满意顾客需求为中心的。
要确保设计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能够以最快捷的速度供应客户满意的产品的服务,组织中各部门的工作要优质、高效达到始于顾客需求,最终顾客满意的效果。
③精简且全面原则精简原则是为了避开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过量投入,降低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成本和限制成本,提高组织应对外界环境变更的灵敏性;对于非核心职能,可能的话应比较自建和外包的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全面原则则是体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想,即组织功能应当齐全,部门职责要明确、具体,这样即使出现一人顶多岗的状况,也能使员工明确认知自身的岗位职责。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f53aa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5.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使组织能够有效运作而对组织的结构、职责、权力、工作流程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组织能够高效、灵活地运作,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下是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1. 协调一致原则协调一致原则强调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
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应该相互配合、协作,共同为组织的整体目标而努力。
协调一致原则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职责和权限、制定协作流程等方式来实现。
2. 分工协作原则分工协作原则是指将组织的工作任务分解为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并通过协作来完成整体目标。
合理的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在进行分工时,需要考虑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和职责。
3. 简洁明确原则简洁明确原则要求组织的结构和职责应该简单明确,避免过多的层级和重复的职责。
简洁明确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和冲突。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组织的规模、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计组织的结构和职责。
4. 弹性适应原则弹性适应原则要求组织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内部的调整。
组织的结构和流程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市场需求和业务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弹性适应原则可以通过建立灵活的组织架构、培养员工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来实现。
5. 效率优先原则效率优先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核心目标。
组织的结构和流程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冗余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可以采用流程优化、技术支持和绩效评估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6. 透明公正原则透明公正原则要求组织的决策和分配应该公开透明、公正合理。
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决策过程应该公开透明,避免权力滥用和不公平分配。
透明公正原则可以通过建立规范的决策流程、制定公正的绩效评估标准和建立反馈机制来实现。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f387d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9.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引言概述:
组织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以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转和目标达成。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有一些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一、明确组织的使命和愿景
1.1 确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
1.2 确定组织的长期愿景和短期目标
1.3 确保组织的使命与愿景与员工的价值观相一致
二、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1 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流程
2.2 可变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2.3 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促进组织内部沟通和协作
3.1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
3.2 促进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协作
3.3 鼓励员工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
四、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新
4.1 提供员工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4.2 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4.3 奖励和认可员工的创新成果和贡献
五、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5.1 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标准
5.2 提供公正和客观的绩效评估机制
5.3 设定激励措施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持续提高绩效
结论:
遵循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起高效的运作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组织设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内部的发展需求。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组织才能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组织结构设计的五大要素和八大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的五大要素和八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09432b2360cba1aa911da48.png)
问题背后的问题——组织结构变革设计来源:网络当企业出现经营业绩逐渐下滑、产品质量迟迟不能提高、浪费和消耗严重、新的管理措施总是难以实施、管理效率下降、员工不满情绪增加等等诸多问题的时候,企业家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常见的思考方式会认为,这些可能是人员素质问题、激励措施问题、绩效考核问题或者是制度不完善,更进一步的,或许还会认为是企业战略不清晰、是企业执行力不够或者是企业文化需要重塑?于是,企业往往会采取执行力培训、文化重塑、战略转型、绩效管理改革、薪资改革等等手段,甚至会解聘和更换员工。
?这些措施本身毫无问题,但是却往往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甚至解聘和更换员工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一、问题背后的问题——组织结构不合适才是根源?当企业出现病症的时候,最容易被忽视但却可能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
?之所以容易被忽视,是因为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我们通常认为,有很多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型可以供选择:例如职能制、矩阵式、事业部制、母子公司体制、超矩阵式等。
所以在组织结构设计的时候,企业家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采取一种耳熟能详的或者公认的组织结构形式。
尤其是当看到很多成功的企业也在采用类似的组织结构时,企业家们会更加安心。
?但是完美的组织结构理论这一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冰冷的现实时刻在提醒我们,不存在一种普适的、绝对正确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分工与协作的安排,它是让人们有效的一起工作的工具。
因此,不同的战略、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必然需要配合不同的组织结构。
?不同的战略:组织结构是战略实施的载体,战略不同组织结构必然随之调整。
就像蜗牛与羚羊,蜗牛的战略是当危险来临就缩进硬壳里面,所以蜗牛需要背着房子到处走;羚羊的战略是当危险来临就要快速奔跑离开,所以羚羊就需要强健的四肢。
如果让羚羊背上房子,又怎么能实施快速奔跑的战略呢??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能力的改变,组织结构也需要相应变革来适应组织的发展。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2a8d9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6.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通过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和工作流程,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有八项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组织的高效运作和良好的绩效。
1. 适应性原则:组织设计应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组织应该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技术进步和竞争压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适应性原则要求组织能够及时调整和改变自身结构和流程,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2. 简单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尽量简单明了。
过于复杂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会增加沟通成本和决策效率,降低组织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简单性原则要求组织结构清晰,职责明确,流程简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能力。
3. 一致性原则:组织设计应保持一致性。
一致性原则要求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职责和权力分配要合理协调,避免重复和冲突。
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也应保持一致性,以提高组织的协同效能。
4. 弹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
弹性原则要求组织结构和流程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况和业务发展。
组织应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
5. 可操作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具备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原则要求组织结构和流程设计要实际可行,能够落地执行。
组织设计应考虑到各种资源和条件的限制,避免设计过于理想化而无法实施。
6. 协同性原则:组织设计应促进协同合作。
协同性原则要求组织结构和流程设计要能够促进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组织设计应鼓励信息共享、跨部门沟通和团队合作,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7. 透明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具备透明性。
透明性原则要求组织的结构和流程设计要清晰明确,员工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和权责,以及组织内部的决策流程和信息传递渠道。
透明性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的信任度。
8. 持续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具备持续性。
持续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考虑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组织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和变革能力,能够适应组织的成长和发展,以保持组织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83c3b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9.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在组织内部进行各种结构、流程和职责的调整和安排,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化。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有八项原则需要考虑,以确保组织能够高效地运作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组织应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结构和流程,以适应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以及竞争态势的变化。
例如,一家电子产品公司在新产品推出后,可能需要对研发、生产和销售部门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2. 目标一致性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能够确保各个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与整体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组织设计应该明确传达组织的愿景和目标,以便员工能够理解并为之努力。
例如,一家零售企业的组织设计应该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都与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和增加销售额的目标相一致。
3. 简洁性原则简洁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尽可能简化组织结构和流程,减少冗余和重复的工作。
简洁的组织设计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效果。
例如,一家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减少中间层管理人员和简化决策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响应速度。
4. 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能够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组织设计应该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并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
例如,一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设立跨部门的工作小组和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
5. 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组织设计应该允许快速调整和变革,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机会。
例如,一家创业公司在初创阶段可能需要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便更快地做出决策和应对市场变化。
6.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以实施。
组织设计应该考虑到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并确保设计方案可行。
例如,一家金融机构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技能和培训需求,以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7. 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能够长期稳定地运作。
组织设计需要考虑的五个因素
![组织设计需要考虑的五个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46bc3d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6.png)
组织设计需要考虑的五个因素组织设计需要考虑的五个因素为什么不同的组织采取了不同的组织结构?这是因为组织结构的确定和变化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因素组织导致企业需要选⽤不同的组织结构。
⼀般⽽⾔,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如下五个:环境、战略、技术、组织规模和组织⽣命周期。
1.环境环境不仅是企业制定战略需要考虑的⾸要因素,也是影响组织设计的重要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置⾝于稳定的环境中,机械式组织对企业的发展⽐较有利;⽽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有机式组织由于具备灵活性的特点,则更匹配企业的战略发展⽬标。
关于如何提⾼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如下两个建议:(1)强调计划,加强对环境变化的预测,从⽽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因素。
(2)通过加强组织间的合作来减少组织⾃⾝要素对环境的过度依赖性。
2.战略战略是组织⾯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外部环境,在充分利⽤⾃⾝优势、规避劣势的基础上,为求得长期⽣存与发展⽽采取的⼀种竞争与变⾰⾏为。
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存在着如下约束关系:(1)组织战略的内容决定了组织结构的形式。
(2)成功实现企业战略⽬标的前提条件是组织结构的形式与组织战略的内容相匹配。
(3)当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不相适应时,将会影响战略发挥既定的作⽤。
(4)⼀般⽽⾔,组织战略的变化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战略具有前导性,⽽组织结构则具有滞后性。
对很多经营成功的企业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保持在单⼀⾏业内发展,集权的组织结构则更有利于企业的成功,⽽对于实施多⾓化经营的企业,分权的事业部制结构是更正确的选择。
战略类型与组织结构特征竞争战略与组织结构特征3.技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也是⽏庸置疑的,管理学家琼·伍德沃德认为,成功企业是那些能根据技术的要求⽽采取合适的结构安排的企业。
她认为组织结构特征与技术类型存在着如下关系。
组织结构特征与技术类型的关系4.组织规模组织的规模对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作⽤,相较于⼩型组织,⼤型组织的组织结构专业化程度更⾼,横向及纵向的分化也更繁复,规则条例也更多。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6007b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0.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通过合理安排组织的结构、职责和流程,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和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组织的有效运作和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1. 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保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关系,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无缝衔接。
例如,可以通过设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或者制定协调流程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2. 分工原则分工原则是指将组织的工作任务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个人,使其能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可以根据员工的专业背景和技能进行合理的岗位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 简洁性原则简洁性原则是指组织的结构和流程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层级和繁琐的程序,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执行的速度。
例如,可以通过精简组织层级、优化工作流程和简化决策程序来实现组织的简洁性。
4. 弹性原则弹性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调整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例如,可以建立灵活的岗位和团队,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5. 适度集权原则适度集权原则是指在组织设计中,应该适度地集中决策权和权力,以确保决策的快速和有效执行。
集权过度可能导致决策缓慢和执行困难,而集权不足可能导致决策分散和执行混乱。
因此,在组织设计中需要找到适度集权的平衡点。
6. 信息流畅原则信息流畅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机制,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流动到各个部门和个人,以支持决策和执行。
例如,可以建立定期的会议、信息系统和沟通渠道,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7. 客户导向原则客户导向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客户放在首位,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组织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调整组织的结构和流程,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8. 持续改进原则持续改进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2e89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4.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合理安排和组织企业内部的各项职能、职责和资源,以实现高效的组织运作和优化绩效的管理方法。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有八项原则需要遵循和考虑,以确保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目标导向原则组织设计应该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确保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设置与企业战略的实现相一致。
这意味着组织设计需要考虑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组织目标,并将各个部门和职能的工作与这些目标对齐。
例如,一家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可能会将研发部门设置为核心部门,并给予其较大的资源和权力,以确保创新能力的发挥和产品的持续改进。
2. 协调一致原则组织设计应该保证各个部门和职能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避免信息孤岛和工作冲突。
这需要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中考虑到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并确保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例如,一个跨国公司的各个子公司之间可能存在时区和文化差异,组织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建立跨地域和跨文化的协调机制,以确保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3. 简化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尽量简化组织结构和职能,避免过多的层级和冗余的工作。
简化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执行的速度,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和延迟。
例如,一个以快速决策为要求的创业公司可能会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层级和审批流程,以提高决策的速度和执行的效率。
4. 弹性适应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业务的发展。
这意味着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一个快速扩张的零售企业可能会采用模块化的组织结构,以便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发展的变化,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各个模块的规模和人员。
5. 透明公正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具有透明和公正的原则,确保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设置公平合理,并能够被员工理解和接受。
透明和公正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的凝聚力。
管理学中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管理学中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faada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2.png)
管理学中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组织结构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对其内部各部门、各个职位和员工之间关系进行的有意识的安排和分配。
在管理学中,组织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促进信息流动和沟通,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中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一、分工原则分工是组织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将工作和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个体或部门,使其按照专业能力和专长进行工作。
分工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工作冲突和混乱。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该根据部门和员工的专业性和技能要求,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和职责,实现分工的最优化。
二、协调原则协调是组织中不同部门和个体之间的协作和协同工作,通过协调可以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互相衔接,提高整体的协同效应。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三、权威原则权威是指组织中对下级进行指导和控制的权力,通过权威可以实现组织中的秩序和规范化。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该明确各级管理者的权威范围和责任,建立有效的权威传递和授权机制,使组织中的权力合理分配和有效运作。
四、适应原则适应是指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灵活调整和适应性。
在现代社会中,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常态,组织结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和变化。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合理安排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职责,使组织能够灵活应对变化。
五、责权一致原则责权一致是指责任和权力的统一,即责任和权力应该相互匹配和一致。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该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和权限,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权力分配机制,使组织的责任和权力能够相互匹配和协调。
六、平衡原则平衡是指组织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该平衡各个部门和职位之间的资源分配,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素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8bf687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7.png)
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素与原则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组织结构设计是确立和排列组织内部各个职能、任务、权力和责任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素和原则,并探讨它们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素1. 权力与权威组织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是权力与权威的分配。
权力是指在组织中进行决策的能力,而权威则是指对决策的认可和支持。
通过明确权力的分配,可以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组织层级组织层级是指组织内部各个职能和岗位之间的关系。
合理的组织层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避免信息传递的滞后和失真。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层级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及各个层级的职权和职责。
3. 工作分工工作分工是指将任务和职责分配给不同的员工或团队。
通过合理的工作分工,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兴趣,合理地分配工作,并建立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制度。
4. 控制与协调控制与协调是组织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控制是确保组织工作按照预定目标和规划进行的过程,而协调则是保证各个职能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合作。
通过建立有效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5. 信息流动信息流动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的准确和及时传递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信息流动的路径和渠道,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流动畅通。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 简单性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应尽量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层级和职能分工。
简洁的结构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减少信息传递的滞后和失真。
2. 协调性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应确保各个职能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团队的合作,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3. 灵活性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3cd8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f.png)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业务需求,设计和构建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以实现高效的运作和优化资源配置。
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在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导向性原则: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该与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相一致,能够支持企业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
2. 简明扁平原则:组织结构应该简洁明了,层级扁平,避免过多的中间管理层,以提高决策效率和信息传递效率。
3. 适应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发展需求。
4. 职能分工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合理划分职能和责任,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5. 协调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能够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避免信息孤岛和内部竞争。
二、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素企业组织结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要素:1. 分工:分工是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职能要求,将工作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部门和岗位,以实现工作的高效运作。
2. 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指在组织结构中对决策权限的分配。
合理的集权与分权能够提高决策效率和灵活性。
3. 协调机制:协调机制是指在组织结构中建立起的各种协调沟通渠道和机制,以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4. 控制机制:控制机制是指在组织结构中建立起的各种管理控制手段和制度,以确保组织运作的规范和有效。
5. 信息流动:信息流动是指组织内外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通过畅通的信息流动可以提高组织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质量。
三、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常见形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包括:1. 功能型组织结构:按照职能将企业划分为各个部门,如市场部、研发部、生产部等,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职能领域。
2. 产品型组织结构:按照产品线将企业划分为各个业务部门,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产品线或业务领域。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c4145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c.png)
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组织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对组织的结构、职责、权责关系等进行规划和调整,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适应性。
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有八项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设计的组织能够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1.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保持一致。
组织的结构和职责应该与组织的战略方向相匹配,确保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工作都能够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例如,一家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其组织设计应该注重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支持公司的创新战略。
2. 简洁性原则简洁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尽量简化组织结构和职责,避免过度复杂化。
简洁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组织的灵便性和反应速度,减少沟通和协调的成本。
例如,一个由多个层级组成的组织结构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延迟和扭曲,而一个扁平的组织结构可以更快速地传递信息和做出决策。
3.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组织应该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保持竞争优势。
例如,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可能要求组织能够灵便地调整产品线和市场定位,以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4. 分工原则分工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合理划分工作职责和权限,以实现工作的高效分工和协同。
每一个人应该清晰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范围,避免工作重叠或者责任含糊。
例如,一个创造公司可以根据产品线划分不同的生产部门,每一个部门负责不同的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质量的稳定。
5. 弹性原则弹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
组织应该能够快速调整和重新配置资源,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例如,一个零售企业可能需要根据季节性需求的变化,灵便地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客户需求。
6. 一体性原则一体性原则要求组织设计应该将组织的各个部份和个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应该有良好的协作和沟通,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背后的问题——组织结构变革设计
来源:网络
当企业出现经营业绩逐渐下滑、产品质量迟迟不能提高、浪费和消耗严重、新的管理措施总是难以实施、管理效率下降、员工不满情绪增加等等诸多问题的时候,企业家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常见的思考方式会认为,这些可能是人员素质问题、激励措施问题、绩效考核问题或者是制度不完善,更进一步的,或许还会认为是企业战略不清晰、是企业执行力不够或者是企业文化需要重塑?于是,企业往往会采取执行力培训、文化重塑、战略转型、绩效管理改革、薪资改革等等手段,甚至会解聘和更换员工。
这些措施本身毫无问题,但是却往往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甚至解聘和更换员工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一、问题背后的问题——组织结构不合适才是根源
当企业出现病症的时候,最容易被忽视但却可能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
之所以容易被忽视,是因为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我们通常认为,有很多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型可以供选择:例如职能制、矩阵式、事业部制、母子公司体制、超矩阵式等。
所以在组织结构设计的时候,企业家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采取一种耳熟能详的或者公认的组织结构形式。
尤其是当看到很多成功的企业也在采用类似的组织结构时,企业家们会更加安心。
但是完美的组织结构理论这一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冰冷的现实时刻在提醒我们,不存在一种普适的、绝对正确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分工与协作的安排,它是让人们有效的一起工作的工具。
因此,不同的战略、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必然需要配合不同的组织结构。
不同的战略:组织结构是战略实施的载体,战略不同组织结构必然随之调整。
就像蜗牛与羚羊,蜗牛的战略是当危险来临就缩进硬壳里面,所以蜗牛需要背着房子到处走;羚羊的战略是当危险来临就要快速奔跑离开,所以羚羊就需要强健的四肢。
如果让羚羊背上房子,又怎么能实施快速奔跑的战略呢?
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能力的改变,组织结构也需要相应变革来适应组织的发展。
在创业阶段,企业需要快速反应来保证生存,组织结构需要简单,围绕主要职能来设置部门,如果组织结构过于臃肿、部门过多,就会造成流程割裂、效率低下,企业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
当企业发展壮大,如果仍然粗略的设置组织结构,就会造成重要职能薄弱或缺失,企业就会缺乏相应的能力,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就像人小的时候,如果穿过大的鞋,就会举步维艰,怎么也跑不快;当长大成人,如果再穿小时候的鞋,跑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束缚、疼痛难忍。
不同的环境:企业面临的环境决定了组织结构的特征。
就像沙漠的干旱和风沙决定了骆驼需要高高的驼峰储存水分和养料,海水的高阻力决定了鱼儿的流线型身躯。
如果把企业视作人体,组织结构就像是骨架,当骨架产生扭曲变形的时候,人体必然会产生病痛,甚至会使某些部位无法正常运作。
因此,当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组织结构是否已经不适合企业。
二、问题的表现——当组织结构不再适合企业
当组织结构不再适合企业的时候,会有很多表现,例如:经营业绩下降、资金周转不灵、思想僵化、新的制度很难推行、决策迟缓、指挥不灵、职责重叠、部门之间的冲突增多等等。
一般来说,组织结构不再适合企业的病症有以下几种,当出现这些病症的时候,就说明组织结构需要进行变革了:
1.整天忙于开会和协调,但问题却越来越多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老总们会发现以往的管理手段似乎失灵了,原来非常出色的下属们似乎也变的效率低下。
每天一到办公室就有大堆的干部员工排队等待请示问题,整天忙于开会和协调,但问题却越来越多,四处冒火。
依靠老总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企业暂时还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当企业的正常运转都要依赖领导的推动时,企业其实是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
长此以往,不仅老总会越来越累,也总会有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积累下来,一个个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就会逐渐侵蚀企业成功的基石,逐步抵消企业的竞争优势,把企业拖向失败的深渊。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干部员工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吗,还是员工的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发展?
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组织结构已经不适应组织的发展。
1)部门职能界定不清晰
部门职能界定不清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新增的职责没有清晰界定归属部门,因此会造成有些事多头管理,有些事大家都不愿意管。
多头管理会使基层员工无所适从,遇到事情要逐个请示一遍,当不同的管理者给出的要求和方法不一致的时候,下属要么就是等待管理者统一意见,要么就是继续向上反映等待更高级管理者的决断。
统一意见或者向上反映都会降低企业运行的效率,而且往往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会议。
大家都不管的职责往往是工作难度大、不容易做出成果的工作,为了推动这些职责的落实,也往往会需要领导者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
另一方面是因为部门职责过粗,没有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细分或深化,造成部门职责与企业发展不匹配。
由于职责不落实,很多日常的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流程,反而成为了领导需要处理的例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