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治理思考
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是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旨在为保证
企业信息安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企业应有效构建数据安全的治理体系,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
领导和责任部门,在组织机构、岗位职责、责任权限、考核评价等方面,
对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和分工做出具体规定。
二是实施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建立完善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安
全管理规范体系,包括策划、实施、监督和管理等,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工
作落实到位。
三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保障。
加强信息系统的技术保护,对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及资产等进行安全设计、评估及风险控制,建立安全系统、安全
设施及检测监控等技术水平,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是实施保密管理制度。
完善事前评估报考制度,组建专业的保密工
作小组,确定岗位职责,搭建保密制度审计体系,建立全员教育培训制度,保护保密文件及数据等,确保保密工作的有效实施。
1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商业环境中,信息的重要性被广泛接受,信息系统在商业和政府组织中得到了真正的广泛的应用。
许多组织对其信息系统不断增长的依赖性,加上在信息系统上运作业务的风险、收益和机会,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越来越关键的一部分。
管理高层需要确保信息技术适应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也恰当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但现实世界的任何系统都是一串复杂的环节,安全措施必须渗透到系统的所有地方,其中一些甚至连系统的设计者、实现者和使用者都不知道。
因此,不安全因素总是存在。
没有一个系统是完美的,没有一项技术是灵丹妙药。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信息安全是政府和企业必须携手面对的问题。
政府和企业管理层有责任确保为所有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的信息系统环境,而且,政府部门和企业在认识到安全的信息系统好处的同时,应该自我保护以避免使用信息系统时的固有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指出:“没有安全的工程就是豆腐渣工程”。
今年我国接连不断地出现程度不同的信息安全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系统瘫痪的问题,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如果说经济损失还能弥补,那么由于信息网络的脆弱性而引起的公众对网络社会的诚信危机则不是短时期内可能恢复的。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各行各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政府部门开始出台一系列相关策略,直接牵引、推进信息安全的应用和发展。
由政府主导的各大信息系统工程和信息化程度要求非常高的相关行业,也开始出台对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的应用标准和规范。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小组最近颁布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也强调指出了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加紧制定网上银行系统安全性评估指引,并明确提出对信息安全的投资要达到IT总投资的10%以上,而在其他一些关键行业,信息安全的投资甚至已经超过了总IT预算的30-50%。
我们回头来看,政府和各行各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了认识,相关的标准规范正在形成,投资力度在加大,安全技术、产品、市场在发展,多数企业机构正在制定符合不同业务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等级需要的综合性安全策略和计划。
企业信息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问题分析企业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一套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
许多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导致项目失败或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如何成功实施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企业信息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帮助企业顺利实施信息系统,取得成功。
1. 项目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项目,需要良好的项目管理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许多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范围不清晰、项目进度无法控制、资源分配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项目延期、超出预算,甚至最终失败。
解决方案:在项目启动初期,应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进度、资源需求等。
并建立一套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管控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
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进度和成本,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成功实施。
2. 技术选型企业信息系统通常涉及多种技术,比如数据库、网络、软件开发等。
在实施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企业往往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许多企业在技术选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盲目跟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
导致系统实施过程中出现技术风险,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解决方案:在技术选型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系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方案。
并且应该依托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充分的技术评估和选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企业还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技术,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等,以提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3. 用户参与企业信息系统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对系统的接受和使用情况。
许多企业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用户的参与,导致系统推广困难,甚至最终无法被广泛采用。
解决方案: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重视用户参与,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协作。
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
信息安全管理:筑牢数字时代的坚实护盾一、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对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如文档中提到,作为金融机构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系统,因为只要出现一点问题,不仅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还会对人民的财产造成威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地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安全管理水平,而 ISO27001 推崇的 PDCA 过程模式,保证了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模式。
在通信与 IT 领域,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在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毕业生可以在这些领域中从事网络安全管理、漏洞挖掘与修复、安全防护产品的研发等工作。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安全领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现在的上网环境可谓“布满荆棘”,信息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信息安全的目标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信息不被未授权的个体访问、保证数据未被篡改或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确保授权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信息。
总之,信息安全管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对各行业都有着关键影响,是保障组织机构正常运作、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键。
二、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信息安全管理对提升员工安全意识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定期安全培训,员工能够了解企业信息安全政策和管理制度,掌握网络攻击形式与防范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例如,采用文化课、讲座、讨论等形式,为员工提供完整的安全知识体系,加深对特定安全问题的认识。
同时,建立安全意识提示机制,利用邮件、微信等方式向员工发送安全提醒,及时发现和处理员工异常行为和安全事故,使员工随时掌握企业信息安全状况。
此外,开展模拟演练,让员工感受安全攻击的危害和不当操作的后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规范组织信息安全行为,明确职责任务。
信息系统运维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运维安全管理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信息系统运维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企业信息资产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提高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原则如下:1. 合规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 风险控制原则:全面识别和评估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3. 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公司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系统运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制定和审批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计划;(2)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3)审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5)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
2. 工作机构(1)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信息系统运维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计划、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2)设立安全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研究、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等;(3)设立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对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4)设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处理安全生产事故。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安全职责如下:(1)负责项目安全生产全面工作,确保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2)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计划,并监督执行;(3)负责项目安全生产资源的配置,确保安全生产投入;(4)定期组织项目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5)组织项目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6)负责项目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企业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宗旨和目的
企业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宗旨和目的企业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宗旨和目的1. 引言企业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隐患。
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有效应对风险,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成为了各个企业必备的组成部分。
2. 企业风险控制信息系统的宗旨和目的企业风险控制信息系统的宗旨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评估、监测、分析和控制,提供决策者所需的信息和工具,以最小化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其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2.1 风险预警和预防企业风险控制信息系统的首要目标是实时监测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并提供预警机制。
通过及时发现风险,企业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损失。
2.2 风险评估和分析企业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应当提供风险评估和分析的功能,帮助企业在面临多样化的风险时,能够准确判断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通过深入的风险分析,企业能够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并优化资源配置。
2.3 风险监控和控制企业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应当具备对风险事件的监控和控制能力。
通过建立一套全面的监控机制,企业能够实时跟踪风险的变化和演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风险事件进一步发展。
2.4 决策支持和优化企业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应当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工具,以便能够做出准确且可靠的决策。
通过分析风险和隐患数据,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多样化的决策方案,并通过模拟和预测效果,帮助优化决策过程。
3. 隐患治理信息系统的宗旨和目的隐患治理信息系统的宗旨在于帮助企业识别、管理和控制隐患,提供全面的隐患治理方案和手段,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
其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3.1 隐患识别和排查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应当提供对企业内部的隐患进行准确识别和排查的功能。
通过对设备、工艺和环境的检查和评估,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和记录潜在的隐患,为随后的治理提供依据。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现如今,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也意识到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从而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企业安全管理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的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企业;安全管理;运用引言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提上日程,在安全生产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精细化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必须条件之一,并且把安全信息化直接写入了新的《安全生产法》内。
为此,文章深入剖析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具体路径,以期可以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供些许有益思考。
1安全生产管理现状1.1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管理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保障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当前传统管理手段在一些企业仍然占据主流。
首先,受限于知识和技能水平,中基层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较差,因此,在安全工作管理过程中多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无法形成良好的原始数据资料,为后续的整改溯源带来困扰;其次,传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多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也无法及时交换意见和获取资源,往往一个待办事项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同时一些企业还缺乏标准化管理流程和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性,更多的是凭借经验主义,各自为战。
1.2企业员工素质不高有些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不高,技术和文化素质较低。
虽然在入职前也接受了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但由于企业过于强调生产和效率,致使员工的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经常会出现鲁莽、违规操作的现象。
例如,一名员工在操作机器时,发现机器中有一些小棉球状的物体。
正常操作程序是先关闭机器再进行处理,但员工不想“浪费时间”,推迟生产,所以未关机进行操作,最终导致他的手指被夹伤。
数据治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数据治理作为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议题,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方方面面。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从数据治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数据治理的改进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首先,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数据的泄露和滥用现象频频发生。
许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收集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对此,建议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需要经过用户的明示同意,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其次,数据安全保障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特别是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一旦数据安全遭受侵害,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因此,建议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加密技术、权限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第三,数据标准与互操作性方面存在问题。
不同部门、机构、企业之间的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不通用,导致数据难以共享和交换。
这不仅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也阻碍了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为此,建议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互操作性框架,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此外,数据伦理和道德方面存在问题。
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利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个人隐私、公共利益等伦理原则的忽视和践踏。
例如,一些算法模型可能存在歧视性,一些数据分析可能侵犯公民权益。
因此,建议加强数据伦理教育和道德规范建设,推动数据治理工作朝着更加合乎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最后,数据治理的监管与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当前数据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缺乏统一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各方责任不清晰,导致数据治理工作的推进缓慢。
因此,建议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方的责任和职能,推动数据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浅谈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与预控措施
造和备份 , 确保 企业骨干 网络具 有双机 、 双 通道热备 的能力。 2 、 加快 对基层单位、 变电站、 供 电所网络设备 的升级改 造, 对 现有 3 、 租 用 的电信运营 商通 道发 生设备 、 通 道故 障 , 加密 措 施失效 或 网络 通道 进行升 级和扩 容 , 建成 以企业 光环 网为主 、 电信租赁通 道为辅 遗 失、 遗漏 重要业务 信息 。 4 、 企业各单位VL AN失效 或混乱 , 非 授权 用户可 以侵 入重要 部门 的企业城 域 网, 提升 各基层单位 、 变电站 、 供 电所 的接 入速度 和数据 安
原则。在充分 利用企 业现有资 源、系统和 设备的基 础上 , 采 用先进 适用 的预测 、 预防、 预警 和应 急处置 技术 , 改 进和 完善应 急处理 装备 、 设施
来 攻击者对 信息系统资源的 非法 使用,归结 起来 , 企业信息可能面 临四 大 方面的安全风 险。 ( 一) 网络安 全风险
管 瑗 锅
浅谈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与预控措施
黎翔
甘肃省平凉市平凉供电公司 7 4 4 0 0 0
【 摘 要 l 信息化在提 高企业办公 效率的同时, 也对企业信息安全造 成设备或 系统发生信息安全事件。 2 、 信息安 全相关 管理 机制未 能执 行, 致使信 息安 全措 施 未能彻底
VLAN区 域 。 全。
3 、 加 强对企 业所属 各信息 系统 的管 理, 根 据信 息监控 系统提 供的 5 、 网络设备登录 密码遭到窃取 、 篡改 , 或 被植入 网络 病毒 、 木 马等 恶意 程序。 数据, 对亟待 完善 的信息安全 问题 进行有计 划、 有针对性 的 整改 , 不断 6 、 网络系统 重要 数据丢失 。 完善 企业整 体信 息安 全防御 水平 。 4 、 加 强对企业各机 房、 专用 机柜的环境 改 造。 确 保重要设 备的市 电 ( 二) 信息安 全风险
浅谈企业信息安全治理框架
i n f o r ma t i o n s e c u r i t y g o v e r n a n c e c o n s t r uc t i o n i s a n e me r g e n c y t o a l l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s . T h i s a r t i c l e o v e r v i e we d t h e p r o b l e ms a n d c o n f u s i o n s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息 安全 治理 。论 文从企 业信 息安 全治 理 的实践 出发 , 概 述 了 目前企 业信 息 安全 治理 存在 的问题 和 困惑 , 总 结 了企 业 实 现有 效信 息安 全治 理 的关注 领域 和实施 内容 , 为企 业建 立 良好 的信 息 安全 治理提 供 了基本 框架 。 【 关键词 】 信 息 安全 ; 安全 治理 ; 框架 ; 风 险管理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及其治理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及其治理第一章:引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EIS)成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企业对 EIS 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EIS 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恶意软件、网络攻击、数据泄漏、系统故障等风险会导致企业重要数据丢失、财务损失、声誉受损等。
因此,控制 EIS 安全风险是企业必须要牢记的重要任务。
第二章: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2.1 EIS 安全风险的定义EIS 安全风险是指由于 EIS 系统设计、管理和操作不当导致系统和数据不受控制的损失或威胁。
企业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包括以下方面:- 网络攻击:企业信息系统可能受到未经授权的内部或外部攻击,攻击者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进入企业的网络系统。
- 恶意软件:EIS 可能感染病毒、网络蠕虫、木马等恶意软件,导致系统运行缓慢或关键数据遭受泄漏。
- 数据泄漏:企业可能会面临员工、供应商或客户等内部或外部人员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不当或未经授权),从而导致数据泄漏。
- 系统故障: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企业信息系统无法访问或运行中断,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生产。
2.2 EIS 安全风险的影响EIS 中的安全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资产丢失:企业重要信息资产受到破坏或丢失,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甚至造成企业破产。
- 信誉受损:企业在 EIS 安全管理方面的严重疏忽会影响消费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受到损害。
- 重大法律问题:EIS 安全事故可能导致企业被罚款或诉讼,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商誉。
- 人员受伤:安全事件可能对企业员工或其他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或威胁。
第三章: EIS 安全风险治理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和稳定运营,企业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管理 EIS 安全风险。
下面是 EIS 安全风险治理的几个方面。
3.1 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企业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安全风险管理:- 评估EIS 安全风险:企业应对其EIS 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评估,包括评估现有的安全措施及其效果,并评估已知安全漏洞或潜在漏洞的概率和影响。
基于信息系统视角的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框架与实施路径
2024年2月第27卷第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Feb.,2024Vol.27,No.4基于信息系统视角的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框架与实施路径林 杰,姜天晗(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82)[摘 要]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数据安全日益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亟须数据安全治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
文章基于信息系统视角,分别从数据业态和数据分级两个维度阐述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点关注内容,构建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框架,将数据安全治理融入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并针对此框架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旨在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实施数据安全治理。
[关键词]数据安全治理;信息系统;治理框架;实施路径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4.044[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4-0136-040 引 言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安全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这不仅需要从安全技术层面解决问题,还需要通过治理机制去实现技术与架构的统一,其中数据安全治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
数据安全治理是指通过构建组织框架与应用数据安全保障技术,确保数据得到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涵盖数据全过程治理[2]。
然而,当前学术界对于数据安全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技术[3]、数据共享[4]、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5]等领域,大多倾向于[收稿日期]2023-08-2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企业数据安全治理的关键机制研究”(22AZD136);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审计研究”(23692112800)。
[作者简介]林杰(1967— ),男,四川渠县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治理。
进行数据分析,将线下经验与线上优势相结合,制造门店单品与其他家的差异,将产品打磨研究到极致,增加竞争优势[8];另一方面,分析整个门店的运营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门店复制,让新的门店能够快速盈利,走上正轨,并且在不同阶段不断迭代。
浅谈企业信息安全治理框架.doc
浅谈企业信息安全治理框架作者:赵伯琪来源:《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年第05期【摘要】随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安全在持续、可靠和稳定运行中面临着巨大考验,因此企业急需开展信息安全治理。
论文从企业信息安全治理的实践出发,概述了目前企业信息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总结了企业实现有效信息安全治理的关注领域和实施内容,为企业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治理提供了基本框架。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治理;框架;风险管理1 引言随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在纵、横向的耦合程度日益加深,系统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因此企业的信息安全影响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持续、可靠和稳定运行。
此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Bush-Kugel的研究报告指出企业在没有信息资料可用的情况下,金融业至多只能运作2天,商业则为3天,工业则为5天。
而从经济情况来看,25%的企业由于数据损毁可能随即破产,40%会在两年内破产,而仅有7%不到的企业在5年后继续存活。
伴随着监管机构对信息安全日趋严格的要求,企业对信息安全的关注逐渐提高,并对信息安全投入的资源不断增加,从而使得信息安全越来越为公司高级管理层所关注。
2 信息安全问题目前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信息质量底下:无用信息、有害信息或劣质信息渗透到企业信息资源中,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和利用造成干扰。
(2)信息泄漏:网络信息泄漏和操作泄漏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困扰。
网络信息泄漏是信息在获取、存储、使用或传播的时候被其他人非法取得的过程。
而操作泄漏则是由于不正当操作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蓄意攻击等行为,从而使企业信息泄漏。
(3)信息破坏:指内部员工或者外部人员制造和传播恶意程序,破坏计算机内所存储的信息和程序,甚至破坏计算机硬件。
(4)信息侵权:指对信息产权的侵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致了信息载体的变化、信息内容的扩展、信息传递方式的增加,一方面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但同时也带来了知识产权难以解决的纠纷。
企业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网络安全是指企业在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护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免受未经授权和恶意访问、攻击、泄露、破坏、篡改等危害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在企业网络安全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需要被特别关注和解决。
企业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数据泄露与窃取。
由于大多数企业都将重要的信息存储在网络上,包括客户数据、财务信息、商业机密等,因此一旦遭受数据泄露与窃取,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不仅可能失去客户信任,甚至可能导致商业破产。
数据泄露可能来自内部员工的错误操作或者恶意行为,也可能来自外部黑客的攻击。
企业需要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备份、和监控,以及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企业网络安全还存在着恶意软件的威胁。
恶意软件包括病毒、木马、蠕虫、间谍软件等,可以对企业的关键系统和数据进行破坏、篡改、窃取,甚至勒索等恶意行为。
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安装强大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以及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和日志记录,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恶意软件攻击。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办公的普及,企业网络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
云计算技术使得企业将数据和业务系统移至云端,加大了数据的边际化和传输的风险,需要企业更加重视对云端的安全管控。
移动办公使得员工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移动设备接入企业网络,因此也带来了更多的网络安全隐患。
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移动设备管理政策,加强对移动设备的访问控制和监控,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
网络安全法规的完善和执行也是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
随着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企业更加关注对于网络安全的合规性要求。
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网络安全法规,确保企业网络安全的合法合规。
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对企业网络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企业合规运营。
企业网络安全还存在人为疏忽和安全设备不完善等问题。
信息安全的安全管理与治理
信息安全的安全管理与治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体系,将是保障其信息资产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的重要性、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的方法与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是指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防止未授权使用、未经授权修改、未经授权破坏、防止未经授权拷贝敏感信息的能力。
信息安全的保障包括物理安全、技术安全、人员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
二、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的重要性1. 维护组织的声誉: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声誉受损,进而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2. 保护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可防止竞争对手获取敏感信息,保护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有助于企事业单位遵守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4. 防范各类安全威胁: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类安全威胁,降低安全风险。
三、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的方法与实施1. 制定信息安全政策:企事业单位应明确信息安全政策,并将其纳入到组织的整体发展战略中,为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提供明确的方向。
2.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采用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制度、安全培训与监督等。
3. 风险评估与漏洞分析:对企事业单位的关键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漏洞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4. 实施安全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关键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包括访问控制、加密技术、入侵检测与防御等。
5.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各类安全事件,减少损失。
6. 加强监督与检查: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与治理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其有效实施并持续改进。
信息安全的安全管理与治理是企事业单位保障信息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保护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又能维护其声誉和遵守法律法规。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如今的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各个行业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使用。
然而,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需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和重要性1. 目的(1)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用户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安全;(2)预防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3)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
2. 重要性(1)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2)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3)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的主要措施1. 安全隐患排查(1)定期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包括对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网络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合理的安全级别和标准。
2. 安全防护(1)建立完善的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2)采用先进的防护技术和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3)加强系统用户管理,强化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4)加密和备份关键数据,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事件响应(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处置;(2)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上报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汇报。
4. 人员培训和意识(1)加强对信息系统使用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安全和防护意识;(2)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的推行与监督1. 推行(1)由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2)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和任务。
2. 监督(1)建立信息系统监管机构,对使用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2)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的考核机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方法
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方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越来越高,企业数据的泄露、被窃取等问题也越来越普遍。
因此,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是指在保护企业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完善的管理手段和安全措施,保障企业信息系统资源的稳健、高效运行。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保密企业内部的信息应该分级分密,并严格限制员工的文件和目录访问权限,保证员工只能访问他们相应职责内部的信息。
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企业可以采取数据加密和备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数据泄漏和数据灾难。
二、网络安全保障企业要严格控制内部网络的访问权限和是否规范管理,加强网络拦截和阻断功能及隔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采取代码审查和软件漏洞修复,及时更新安全补丁,升级软件版本和操作系统,并规范管理U盘、邮箱、移动硬盘、网盘等外部存储设备的使用。
三、安全培训和员工管理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对数据安全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同时,完善员工管理,对涉及敏感数据的员工必须实行全面审查,并严控其使用和访问追踪。
四、安全监管和响应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和响应机制,实现对企业安全状况的全面监控和有效管控。
当安全事件发生时,公司应该及时采取安全响应措施,并对事件进行全面排查和防范。
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数据安全治理的关键。
通过构建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企业数据的保护,保障企业各项运营活动安全、稳定的进行。
总而言之,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信息的保密与访问权限控制,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完善员工管理,建立安全监管和响应机制,构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
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数字化时代中快速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信息系统安全治理与合规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治理与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治理和合规管理已成为各企业和机构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数据被存储在云端,遭受黑客攻击、数据丢失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数据安全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治理和合规管理。
一、什么是信息系统安全治理与合规管理是指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防范和管理,在合规、安全、可靠和高质量的前提下,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治理是指企业在信息安全领域实现有效治理和监督的过程,保障整个系统的顺畅运转和安全。
而合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达到合规要求。
二、信息系统安全治理与合规管理的重要意义1、保障数据安全。
信息安全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数据的泄露或损失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威胁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2、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信息系统安全治理与合规管理可以保障系统稳定和数据安全,降低数据错误率和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3、保障声誉与信任度。
企业的信息安全是影响企业声誉和信任度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信息系统安全治理和合规管理可以增强用户的信任感,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三、如何进行1、制定适当的安全方案。
企业应制定完整的安全方案,考虑到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包括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问题。
2、加强人员教育和培训。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内部培训计划,培训员工应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3、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4、合规管理。
企业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做好合规管理,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和可靠性。
四、信息安全治理面临的挑战1、技术进步迅速。
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2、人员素质不足。
缺少具有信息安全素质的人才,致使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的安全风险。
3、安全法规变化快。
随着国家安全法的出台,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企业的安全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已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许多企业在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信息系统不完善、数据不准确、员工信息化素养不足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的规划与设计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战略规划,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和阶段性目标。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设施、人员组织等因素,确保信息化系统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相适应。
同时,要注重信息化系统的集成性和扩展性。
通过整合现有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流通,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此外,预留系统的扩展接口,以便在企业发展和管理需求变化时能够及时进行功能升级和优化。
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1、实时监测与预警功能利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对生产现场的关键设备、工艺参数、环境因素等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监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系统能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隐患排查与治理功能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模块,实现隐患的登记、评估、整改、复查等全过程管理。
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对隐患的分布、类型、整改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为企业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3、教育培训功能开发在线教育培训平台,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方面的学习资料。
通过在线考试、培训记录等功能,确保员工的教育培训效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应急管理功能完善应急管理模块,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资源管理等。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指挥、人员调配、物资保障等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关于安全隐患及排查治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安全隐患及排查治理工作的思考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企业和组织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安全隐患的存在可能导致重要数据的泄密、系统被恶意攻击、网络服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因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确保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
首先,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企业需要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点。
这可能包括系统的漏洞、未经授权的系统访问、弱密码和缺乏更新的安全策略等等。
通过对系统的全面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的弱点和潜在风险,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做好准备。
其次,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是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和治理的关键。
在制定治理计划时,企业需要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表和负责人。
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优先处理的安全隐患,并确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治理计划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
第三,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
安全意识的缺乏是造成安全隐患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安全风险和隐患,并且掌握安全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应对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企业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安全责任和权限,并建立相关的安全审核和监管机制。
比如,制定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对外部的访问进行有效的权限控制;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对系统和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企业应建立长效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并及时修订和改进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
此外,与安全公司或专业机构合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总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企业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治理思考姜晓亮律师国际法学硕士响应式网站每年都有一些企业发生服务器被挟持,网络瘫痪,密码被盗等网络信息安全案件。
企业的正常营运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而信息安全案件一旦发生,可能会对企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企业加强网络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的防范,做好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网络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
企业网络和信息安全主要是设备的信息安全,涵盖网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入侵的监控;以用户(包括公司职工和外部相关机构人员)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包括用户的身份管理、身份认证、授权、审计等等。
1. 信息安全案件的分类和风险分析1.1 网络安全风险1)网络体系结构的安全风险。
网络平台是一切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平台,网络体系结构是否按照安全体系结构和安全机制进行设计,直接关系到网络平台的安全保障能力。
企业的网络由内网与外网组成。
内网与外网之间应当进行隔离及如何进行隔离。
外网的路由是否正确,网络的容量、带宽是否考虑客户上网的峰值,网络设备有无冗余设计等都与安全风险密切相关。
2)网络通信协议的安全风险。
网络通信协议存在安全漏洞,网络黑客就能利用网络设备和协议的安全漏洞进行网络攻击和信息窃取。
例如未经授权非法访问内部网络和应用系统;对其进行监听,窃取用户的口令密码和通信密码;对网络的安全漏洞进行探测扫描;对通信线路和网络设备实施拒绝服务攻击,造成线路拥塞和系统瘫痪。
3) 漏洞及后门的安全风险。
网络操作系统都存在安全漏洞;一些重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电脑、其他存储设备,防火墙等,由于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及后门,导致网络设备的不安全。
1.2 系统安全风险1)操作系统安全风险。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系统安全管理的基础。
数据库服务器、中间层服务器,以及各类业务和办公客户机等设备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都存在信息安全漏洞,由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是较为普遍的安全风险。
同时,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会破坏数据信息,占用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瘫痪。
2) 数据库安全风险。
所有的业务应用、决策支持、行政办公的信息管理核心都是数据库,而涉及企业运行的数据都是昀需要安全保护的信息资产,不仅需要统一的数据备份和恢复以及高可用性的保障机制,还需要对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包括访问控制,敏感数据的安全标签,日志审计等多方面提升安全管理级别,规避风险。
各种应用系统软件在数据的安全管理设计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缺陷,需要对数据库和应用的安全性能进行综合的检测和评估。
3) 应用系统的安全风险。
为优化整个应用系统的性能,无论是采用C/S应用模式或是B /S应用模式,应用系统都是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用户访问系统资源的入口,也是系统管理员和系统安全管理员管理系统资源的入口,桌面应用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例如当口令或通信密码丢失、泄漏,系统管理权限丢失、泄漏时。
4) 黑客入侵风险。
有的入侵者利用嗅探程序通过网络探测、扫描网络及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如网络IP地址、应用操作系统的类型、开放哪些TCP端口号、系统保存用户名和口令等安全信息的关键文件等,并采用相应的攻击程序对内网进行攻击。
入侵者通过拒绝服务攻击,使得服务器超负荷工作以至拒绝服务甚至系统瘫痪。
有的入侵者通过网络监听、用户渗透、系统渗透、拒绝服务、木马等综合手段获得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口令等信息,进而假冒内部合法身份进行非法登录,窃取内部网重要信息,或使系统终止服务。
1.3 管理层安全风险安全的网络设备要靠人来实施,责权不明、管理失控、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
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网络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
当故障发生后,也无法提供黑客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及破案依据,即缺乏对网络的可控性与可审查性。
必须对站点的访问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记录,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
2. 预防与风险管理目前一些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误区:重技术轻管理;重视产品功能,轻视人为因素;重视对外安全,轻视内部安全;缺乏整体性信息安全体系的考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企业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必须整合企业管理体系与流程、技术手段及法律手段三个方面,设计适合本企业的完整安全架构、并持续实施,从而获得理想的安全管控效果。
2.1 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测和预警制度。
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起突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
企业的网管当检查到有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应及时对发生事件或可能发生事件进行调查核实、保存相关证据,并立即向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2.2 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之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规定,利用信息安全技术及管理手段,防范公司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保护商业秘密信息在采集、传输、交换、处理和存储等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唯一性,从而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参考文本,可以登入企业与法网站以授权会员的身份查询()。
2.3 将外包纳入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涉及公司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等敏感信息系统内容进行外包时,应根据风险控制和实际需要,进行评估审核与监督管理。
对承包方财务状况、技术实力、安全资质、风险控制水平和诚信记录等进行评估,确保其设施和能力满足外包要求。
可以参照《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外包指引》,更新完善信息外包服务合同,特别是合同中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服务连续性要求、争议解决、违约责任等条款,应当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
2.4 设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通过相关设备实时监控网络工作与信息安全状况。
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和灾难恢复,制定并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针对信息网络的突发性、大规模安全案件,建立制度优化、程序化的处理流程。
企业需要建立控制系统防病毒和恶意软件入侵管理机制,对控制系统及临时接入的设备采用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
安全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扫描病毒和恶意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查杀临时接入设备(如临时接入U盘、移动终端等外设)等。
企业windows客户端安装杀毒软件,如企业资金许可可以用360天擎杀毒软件;或者用免费的360企业版杀毒软件。
2.5 做好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及登记工作,建立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对于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一定的应急设备,建立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库。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应急工作组负责统一调用。
重要信息系统均应建立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遭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各容灾备份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在特殊情况下各系统间可互为备份。
2.6 网络安全检查聘请有资质的信息安全服务商,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检查,包括:1)系统漏洞检查;:扫描企业网络系统,检测存在的弱点与漏洞;并提出相应的修补方案。
2)数据库安全检查:对数据库配置的安全进行检测。
3)主机安全检查:通过提取操作系统的关键机制,如系统服务,注册表,启动进程,检测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授权与审计;反馈系统的安全配置,文件访问,引导等系统深度信息。
4)网络安全检查:通过对目标网站进行完整扫描,检测WEB应用安全弱点;对网页木马和各类网页被篡改后植入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分析等。
2.7 法律风险管理按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刑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企业与客户的用户协议;与供应商的采购合同,信息系统服务合同;企业与职工的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预防信息安全的法律风险。
3. 信息安全案件的处置流程3.1 预案启动在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案件后,信息中心应尽昀大可能迅速收集事件相关信息,鉴别事件性质,确定事件来源,弄清事件范围和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一旦确认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案件后,立即将事件上报工作组并着手处置。
3.2 应急处理1)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理措施(1)信息安全负责人员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及时汇报。
(2)若是线路故障,重新安装线路。
(3)若是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畅通。
(4)若是路由器、交换机等配置文件损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试畅通。
2)广域网线路中断(1)信息安全负责人员应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2)如是我方管辖范围,由信息安全负责人员立即维修恢复。
(3)如是电信部门管辖范围,应立即与电信维护部门联系修复。
(4)做好事件记录。
3)核心交换机故障(1)检查、备份核心交换机日志。
(2)启用备用核心交换机,检查接管情况。
(3)备份核心交换机配置信息。
(4)将服务器接入备用核心交换机,检查服务器运行情况,将楼层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接入备用核心交换机,检查各交换机运行情况。
(5)联系维修核心交换机。
4)计算机病毒爆发(1)关闭计算机病毒爆发网段上联端口。
(2)隔离中病毒计算机。
(3)关闭中病毒计算机上联端口。
(4)根据病毒特征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查杀。
(5)系统损坏计算机在备份其数据后,进行重装。
(6)通过专用工具对网络进行清查。
(7)做好事件记录,及时上报。
5)服务器设备故障(1)主要服务器应做多个数据备份。
(2)如能自行恢复,则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如:电源损坏更换备用电源,硬盘损坏更换备用硬盘,网卡、主板损坏启用备用服务器。
(3)若数据库崩溃应立即启用备用系统。
并检查备用服务器启用情况。
(4)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并做数据恢复。
(5)如不能恢复,立即联系设备供应商,要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
(6)汇报有关领导,做好事件记录。
6)黑客攻击事件(1)若通过入侵监测系统发现有黑客进行攻击,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2)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
(3)及时恢复重建被攻击或被破坏的系统(4)记录事件,及时上报,若事态严重,应及时向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报警。
7)数据库安全案件(1)平时应对数据库系统做多个备份。
(2)发生数据库数据丢失、受损、篡改、泄露等安全案件时,信息安全人员应查明原因,按照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更改数据库密码,修复错误受损数据。
(3)如果数据库崩溃,信息安全人员应立即启用备用系统,并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在备用系统运行期间,信息安全人员应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并作数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