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获得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尊重、鼓励他人,学会为他人鼓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获得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体会小英的心情变化,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被别人鼓励、为别人鼓掌的时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掌声的故事,看看故事里的小英是如何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2.初读课文师: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课文中小英的情感变化。

3.学习课文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语气、节奏。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生:概括内容。

师: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告诉我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分享读懂的内容。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小英在演讲比赛中为什么会紧张?生:讨论、分享。

师:是的,小英因为腿脚有毛病,自卑、紧张。

但是,她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和掌声,这让她感受到了关爱。

请大家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小英的心情变化。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

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扮演小英,另一个小组扮演同学们。

我们模拟一下小英在演讲比赛中得到掌声的情景。

生:分组进行模拟。

师:通过刚才的模拟,我们感受到了小英在得到掌声后的喜悦。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关爱他人,为他人鼓掌。

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关于小英得到掌声的故事。

生:写作。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掌声》这篇课文,感受到了小英在得到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为他人鼓掌。

下面,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生:分享收获。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

《掌声》教学设计执教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请同学们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二、走近文本,感受人物变化掌声代表着欢迎,包含着鼓励,也改变了英子的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生活。

(一)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1、以前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是啊,掌声前的英子是忧郁的,怎么理解忧郁?课文哪个自然段表现了英子的忧郁?2、在这一自然段中,你是从哪个词看出英子的忧郁?3、课件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默默地”4、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导朗读句子。

5、再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们有感受?6、学生谈体会。

(二)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1、读第四段,感受英子的变化。

2、学生交流体会。

3、指导读出高兴的心情。

三、读文感悟,领悟掌声内涵自主学习要求: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3自然段。

画一画:用“——”画出描写英子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多读几遍。

说一说:从这些神态和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当时英子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交流预设:(一)掌声前的英子句一: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1、抓住“低头”这个动词谈体会。

2、指导带着体会去朗读。

句二:“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1、抓住“犹豫”谈体会。

2、指导朗读。

句三: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老师引读,体会走上讲台的艰难(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1、你能找找文章写掌声的句子么?文章一共出现了几次掌声。

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上课前我们来玩一玩,说一说自己,看谁把自己说得最棒,能赢得我们大家的掌声?有胆量试吗?学生纷纷叙述,随机请个别学生说说得到掌声后的感受。

二、直接导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掌声》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三、学习第一和第四自然段1、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原来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可怜、自卑、缺乏自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随机出示: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A出示这段话,让学生自由读读,此时说说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如、默默地地坐在那儿(内向,不善于交谈,孤独,随即指导读句子)“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体会怕别人歧视她,自卑的心理,同时让孩子联系实际说说,你们在下课的时候都喜欢干什么,心情怎么样?可英子呢?B此时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再一次去真真切切地感受英子的内心世界吧。

齐读这几句话。

2、刚才大家边读先想体会到了英子不愿意与大家交流,不愿意让大家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她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啊,课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英子的这些表现,大家找一找!(忧郁)板书:忧郁3、那后来的英子又变得怎么样了呢?板书:开朗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掌声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A、指名读,说感受。

B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象说话:操场上我们能见到英子活跃的身影;课堂上能见到她那高举的小手;庆祝会上也能见到英子……是啊,此时的英子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她是多么快乐呀!C指名读。

《掌声》教案15篇

《掌声》教案15篇

《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1)能独立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犹豫、寂寞、骤然间、经久不息”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

能边读边思,大胆提问。

(3)感受“掌声”的魅力,感受同学间纯真的友情。

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义,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感受“掌声”的魅力。

3.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质疑激趣:1.出示课题,齐读2.读课文时,你最想知道什么?(自由提问)说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自学生字词2.学习生字词3.指名分节读,要求:读正确4.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是谁为谁而鼓掌?掌声一共响起几次?说明: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词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相交流。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困难,而要“读正确、读通顺”并不十分容易,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不加字,不漏字,注意标点的停顿。

同时,在读课文时,应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轻读课文,思考:那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是怎样的掌声?划出有关语句2、抓住关键词,讨论交流(1)理解词语:骤然间犹豫(2)为什么骤然间会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3)指导朗读第三节1、2、3句。

(4)小君演讲结束后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大家怎样的情意?(5)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君又是怎样的呢?(6)感情朗读第三节3、那次演讲之后,小君有什么变化?齐读末节4、“寂寞”什么意思?原来的小君有多寂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指名朗读一、二节5、齐读全文说明:抓住关键词语,说说、想想、读读、议议,帮助学生体会小君的勇敢,感受同学间真诚的友情。

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2)《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2)精选2篇(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掌声》这首诗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掌声》的音频,让学生听一遍。

2. 学生集体商讨并回答问题:这首诗有哪些特点?你对这首诗的印象是什么?展示与解读:(10分钟)1. 教师将《掌声》的诗歌内容和意义进行解读。

2. 教师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朗读训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掌声》,并指导学生注意抑扬顿挫、语调变化等朗读技巧。

2. 学生小组进行练习,相互指导和纠正朗读。

表演与创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创作: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选择适合的表演形式(朗诵、舞蹈、影视等),将《掌声》进行再创作和呈现。

2. 学生进行排练和表演,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进行总结:通过学习《掌声》,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反思:这个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表演能力是比较有效的。

通过让学生首先听诗歌音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再进行解读和朗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和掌握朗读技巧。

最后通过表演创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掌声》这首诗歌的理解并不深入,他们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对诗歌表面的把握上,对于诗歌的内涵和情感无法很好地感知和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对诗歌内涵的解读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

此外,学生在表演创作方面的展示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创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表演过程中,我也应该更多地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表演效果。

《掌声》获奖教案

《掌声》获奖教案

《掌声》获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变化。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 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音频、视频等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进行导入。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介绍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点评,总结生字词的学习要点。

4. 分析课文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变化。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感受课文情感:(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所传达情感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场景,并运用所学生字词。

(3)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掌声对自己有何启示?如何在生活中传递正能量?六、教学拓展: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友谊、鼓励、成长等,进行讨论和分享。

小学语文汇报课教案《掌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汇报课教案《掌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汇报课教案《掌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学会关爱和鼓励他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掌声带给人们的鼓励和力量。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体会掌声背后的情感,理解鼓励的重要性。

(2)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

(2)激发学生对掌声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字典,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组内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掌声背后的情感,强调鼓励的重要性。

5.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6.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鼓励和掌声的短文。

3.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和鼓励他人,并进行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能力。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口语表达和角色扮演的能力。

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后作业模板。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如有需要)。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掌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鼓掌的意义和作用。

2. 能掌握正确的鼓掌姿势和节奏。

3. 培养学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鼓掌的起源和意义。

2. 学习正确的鼓掌姿势和节奏。

3. 进行鼓掌游戏和合作练习。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 老师用故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鼓掌的起源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一些自己鼓掌的经历。

Step 2:学习鼓掌的姿势和节奏(15分钟)1. 老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鼓掌姿势,包括手掌相互碰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2. 老师教授学生鼓掌的节奏,如两次掌声之间的间隔时间。

3. 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尝试鼓掌练习。

Step 3:鼓掌游戏(20分钟)1. 将学生划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行。

2.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人鼓掌一次,第二个人两次,第三个人三次,以此类推。

3. 小组协作,完成鼓掌游戏,遵循正确的姿势和节奏。

Step 4:合作练习(15分钟)1. 老师邀请学生自由组合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面对面对座。

2. 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进行鼓掌,要求整齐一致的节奏和力度。

3. 学生们进行合作练习,通过听觉和观感感受到鼓掌的美妙声音。

Step 5:欣赏活动(10分钟)1. 老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通过鼓掌的节奏和力度来表达对音乐的欣赏。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鼓掌,展示个人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在鼓掌游戏和合作练习中,观察学生的姿势和节奏是否准确。

2. 老师收集学生的反馈,并指导他们改进。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在其他课程中,如音乐会、表演等场合运用所学的鼓掌知识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鼓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鼓掌方式。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鼓掌的起源和意义。

2. 音乐播放器或音乐资源,用于欣赏活动。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从掌声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紧密的协调关系。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掌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困境、愿意、轮流、情况、注视、热烈、持久、情绪、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变化。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0个生字,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2、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小英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1、同学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刚才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圈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

3、小组开火车读。

4、你们觉得这些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5、课文还有一些要求我们会认的字,我们也来认一认吧。

出示词语卡片。

6、你知道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吗?困境、珍惜、犹豫、注视、持久、轮流、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学习。

7、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我们来给这些词找近义词、反义词吧。

近义词:注视(注目、注意);骤然(突然);珍惜(珍视、爱惜);轮流(依次)反义词:犹豫(坚决);忧郁(开朗)8、同学们,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当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课文。

掌声包含着鼓励和支持,代表着信任和关心,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

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想看吗?出示小黑板。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三、走近小英,感受变化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并思考问题:读了这一段,你能看出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

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故事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

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读熟课文。

理解“忧郁、犹豫、骤然、歧视”等词语。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第29课掌声,请注意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词、句出示生词。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想重点来检查一下这几个词语。

点击出示:犹豫、忧郁、刚调来谁来读?(个别读、齐读2遍。

)理解词义。

师:我们看到“犹豫、忧郁”这两个词语,它们的拼音相同,但声调是不同的。

那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忧郁:一个人总不爱说话,整天闷闷不乐的,我们就说这个人很忧郁。

师:这样看来,这两个词语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认识多音字“调”。

“调”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它还读什么?谁来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出词语。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共8页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共8页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姿势、骤然、热烈、持久”等词语,会正确书写“愿意、姿势、投向、情况、慢吞吞”等词语,理解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英子内心忧郁、自卑的情感。

3、通过抓关键词语来品悟课文的1——3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难点: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准备】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

2、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练习题。

3、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等方面的课件。

【课堂预设】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句诗。

读一读吧!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

这几句诗来自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让我们来看看单元导语吧,看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爱)是啊,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

一、初读课文,反馈预习情况1、揭题: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掌声”。

一起读。

读得轻、快。

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之间的事情。

事虽然小,读起来却让人非常感动。

2、(拿出学习单)3、反馈(1)来看第一题,已经完成的打“√”。

(2)和同桌合作。

读对的请给同桌打星星,不会的请你教教他。

(3)考考大家,预习得怎么样了。

瞧!词语来了,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A、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姿势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哪个读音特别要注意?还有什么读音?同样一个“落”字,有的时候读“lào”,有的时候读“là”。

《掌声》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和感受。

(2)培养学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场景和情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情感。

(3)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情感。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场景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故事中的主人公。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主人公的初步印象。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合作,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朗读感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变化。

四、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

2. 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感悟的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掌声》优质教学设计(一篇)

《掌声》优质教学设计(一篇)

《掌声》优质教学设计(一篇)《掌声》优质教学设计 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个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有很多听课老师)是的,今天全校的老师都来听我们上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对他们的欢迎?──掌声。

2、同学们真热情。

在学习、生活中,掌声除了表示欢迎,还能表示什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掌声会有更深的感悟。

3、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了──齐读课题。

二、感受小英性格、情感、形象的变化,导入重点段的学习。

1.(课件:一个神情忧伤、可怜的小女孩)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快乐的、孤独的、忧郁、自卑的英子,(“忧郁、自卑”课前板书好),因为她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所以,读→(课件: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2.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欢乐,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读→(课件: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面对如此孤独、忧郁、自卑的英子,孩子们,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或者说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4.你们都是善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后来,英子像你们期望的那样变了,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118页,老师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英子变得怎样了?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四:交谈、练舞蹈图(板书:开朗、自信)5.看到英子这么大的变化,我们真为她感到高兴!谁再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课件:第4自然段的内容)要让大家听了你的朗读,眼前仿佛出现那活泼可爱的英子姑娘。

过渡:原本那么忧郁、自卑的英子,现在变得如此开朗、自信,像变了个人似的。

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那次演讲以后),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次演讲课上,看看在那次演讲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掌声》教学设计4_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4_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4本文是关于《掌声》教学设计4,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犹豫”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关爱别人,感激别人对你的关爱。

【教学过程预设】课前谈话:1、今天,有很多老师来我们学校作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2、刚才大家用掌声欢迎老师,平常我们会在怎样的情况下鼓掌呢?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掌声》的文章,一起读课题(课前板书课题。

)文中的掌声是谁给谁的?那掌声里包含着什么?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开始。

生读课文。

2、出示词语:小儿麻(má)痹(bì)症(zhèng)残疾(jí)姿(zī)势(shì)一摇一晃师:谁会读?师:你们了解“小儿麻痹症”吗?解释“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疾病。

它在高烧之后使小孩的肌肉瘫痪、萎缩、丧失运动功能,常常留下终身残疾。

走路的姿势一摇一晃。

真的很可怜!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出示词语:骤(zhòu)然间歧(qí)视犹豫(yù)忧(yōu)郁(yù)落(lào)下调(di这些字音也很难读,谁会读?看清楚“忧(yōu)和犹”,它们的偏旁不同,再来读这两个词语。

“落”还读什么?组词。

“调”还读什么?组词。

3、(出示)去掉了拼音你还能读正确吗?歧视犹豫忧郁落下调来残疾姿势一摇一晃小儿麻痹症骤然间三、学习第1自然段1、读过课文,大家知道文章讲英子同学的故事,让我们看看她的同学是如何介绍她的。

投影1: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掌声》是董宝纲写的一篇短文,文章叙述了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孩英子,由于第一次上台时获得了同学的掌声而逐渐更改抑郁性格的故事。

下面是整理的三班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给您最好的伙伴。

三班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学前准备1、查找有关小儿麻痹症的资料。

(师生)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同学)3、制作多媒体课件。

(老师)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得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得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

(老师)2、预习课文。

(同学)教学环节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用时:5分钟)1、同学们平常肯定听过掌声吧!在哪儿听过?你给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要鼓掌?别人给你鼓过掌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交流平常听到过的掌声,并谈感受。

2、齐读课题。

1.文中是谁获得了掌声?大家为什么要把掌声送给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感悟,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1、同学自读课文,引导同学学习新字新词。

“落”和“调”是多音字,“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

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激励”和“姿态”的书写。

2、请同学们看出示的生字:“掌”“班”“腿”“晃”察看它们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这几个字。

3、老师示范书写。

1.同学听课文后交流看法。

2、同学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交流识字方法,自同学字、新词。

用巧记来记忆“姿、势”。

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烈、述”等字。

3、同学察看出示的生字,交流写字时注意的地方。

4、同学看老师书写。

5、同学本身练习书写。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落下残疾(luòlào)姿态(zīzhī)叙述(shùsù)3、看拼音,写词语。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案背景掌声是教学中常用的反馈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教案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掌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1)理解掌声在教学中的作用;(2)学会正确运用掌声,提高学习效果;(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掌声的定义和作用(1)掌声的定义:掌声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提问、解答或其他表现给予的口头或肢体反馈。

(2)掌声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等。

2.2 掌声的正确运用(1)时机:学生在教师提问、解答或其他表现结束后给予掌声。

(2)方式:口头掌声和肢体掌声相结合,以肢体掌声为主。

(3)程度:根据教师的表现,适度给予掌声,避免过于频繁或过于稀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游戏,引导学生了解掌声的概念和作用。

3.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掌声的正确运用方法和时机,引导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掌声。

3.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掌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不恰当运用掌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掌声,提高学习效果。

3.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掌声。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掌声给予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观点阐述。

4.3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掌声在教学中作用的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是否全面、清晰,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掌声。

5.2 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3 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掌声》的优秀教案优秀八篇

《掌声》的优秀教案优秀八篇

《掌声》的优秀教案优秀八篇《掌声》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 愿意、姿势、似的、慢吞吞、忧郁、犹豫、鼓励”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了解英子忧郁的原因后果,因两次掌声后,她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的人。

4.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别人、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体验、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同学们对英子的真诚关心、鼓励,激发孩子们对身边那些弱者的尊重与关爱,并且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转变。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想用什么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呢?2.掌声这么热烈,你们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

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紧张吗?3.这么自信,不过,陈老师有点儿紧张,我很想听到同学们给我的掌声。

4.谢谢同学们的支持。

每一次掌声背后都包含着不同的意思,有时掌声会给你勇气,有时掌声会让你特别高兴,还有的时候掌声让你那样的自信。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课文《掌声》,看看课文中的掌声有什么含义。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走近人物,感受“ 情感” 变化。

(一)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1.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英子因掌声而改变的段落。

2.指名反馈。

(第四自然段)3.纠正读音:忧郁、犹豫4.读准句子: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忧郁。

5.“从那以后”指的是什么时候?6.以前的英子为什么会这么犹豫?老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7.指导朗读: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8.句式转化,理解英子忧郁的前因后果。

9.说话练习:什么时候,英子会默默地干什么?10.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掌握生字词
本课有一些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它们的音、形、义,能够正确地 读写和理解。
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掌声》,学生应该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难点
情感体验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有限,可能难以完全理解课文中 的情感和主题,需要教师进行引
导和讲解。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巩固学生 的汉字基础。
朗读课文
思考题
布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思考题,让学 生在家中思考并写出简要的答案,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和记忆。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需要能够理解《掌声》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和主题,包括 人物、事件、情感等方面。
02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 掌声的氛围,引导学生思考掌声的意义。
03 提问导入
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自 然地引入课文主题。
课文讲解
01 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纠正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
02 细读课文
带领学生逐段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和句子,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03 总结归纳
对课文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课文的主题和重点,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活动
01
02
0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 课文中的某个主题或问题 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 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

小学语文《掌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掌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掌声》教学设计掌声是一种表达情感和赞美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掌声的意义,我设计了以下的语文课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了解掌声的含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掌声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讲究礼仪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段中文短文《掌声》;2.教师准备一个掌声音响器或者敲一对手鼓,制造掌声声音效果;3.学生准备本课需要用到的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Time: 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掌声音响器或者敲一下手鼓,制造掌声声音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掌声的声音。

3.教师与学生一起合节骑车节的形式进行掌声,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觉。

步骤二:朗读课文(Time: 1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掌声》,并指导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步骤三:理解课文(Time: 2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课文《掌声》想要传达什么意思?”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学生进行口头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步骤四:音韵学习(Time: 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学习韵脚的概念和作用。

2.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韵脚的特点和用法。

3.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写出相应的韵脚。

步骤五:创作诗歌(Time: 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创作任务,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创作一首诗歌。

2.学生可以参考课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诗歌可以表达对老师、家人、朋友等的感谢和赞美。

3.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互动,提高诗歌的质量。

步骤六:分享和掌声(Time: 20分钟)1.学生一个小组出来,表演自己创作的诗歌。

2.其他学生用掌声的形式表示对表演的欣赏和赞美。

3.学生相互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鼓励他们多给予掌声支持和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声》教学案例
【主题】诗意语文主张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笔者认为,这一“诗意”缘于“情意”,因为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所以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栖息。

【背景】
随着以王崧舟为代表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兴起,诗意课堂成为了众多教师的追寻目标。

前不久,笔者以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执教了《掌声》。

对于诗意语文,沉静后有了些许感悟。

【情境描述】
一、诗意语文:以感性复活为情怀
师:大家觉得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英子?
生:掌声。

师:我也同意,可我还有些纳闷。

难道仅仅是掌声改变了英子吗?藏在掌声背后的究竟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第3自然段,并用”~~“划出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

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生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掌声。

谁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思考:“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配乐旁白,让学生闭眼想象。

)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低着头,眼圈红红的,她一摇一晃地,一瘸一拐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

顷刻间,整个教室显得异常安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英子急促的心跳。

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此刻对英子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

怎么走也走不到头,一秒过去了,两秒过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终于,英子终于站定了……你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英子走的很艰难。

生2:我看到英子脸红红的,快哭出来了。

生3:我看到英子很害怕的样子。

……
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样?此时,她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1:很紧张。

生2:忐忑不安。

生3:此时,她最需要鼓励。

……
师导读: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评析:诗意语文,不是知识的堆砌物,因为它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

案例中教师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将“那一刻”演绎成形象鲜明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直觉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肤温,去聆听词语的声音,去掂量词语的重量,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

二、诗意语文:以心灵对话为境域
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生1:我想对英子说:“英子,你别害怕,我们大家支持你!”
生2:我会对英子说:“英子,我相信你一定能讲的很好!”
生3:我会对英子说:“英子,你是我们的同学,勇敢地去讲吧!”
……
师:听到同学们的鼓励,板书:
鼓励。

英子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1:原来同学并没有笑话我,而且还鼓励我,我一定要把
故事讲好!
生2:没想到同学们非但没取笑我,反而这么支持我,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

……
师:英子并没有辜负同学们的期望,她以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把“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学生接了下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第一次的掌声背后是鼓励,这一次的掌声背后又是什么?
生:称赞。

师:你想怎么称赞英子?
生1:英子,你故事讲的真好!
生2:英子,你普通话真好听!
生3:英子,我们要向你学习。

……
师:是呀,故事讲完了,面对同学们再一次给予的掌声,英子也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千言万语在英子的喉咙哽咽着,她觉得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表达她内心的感激,于是,她向大家(生接着读)──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此时的“一摇一晃”的和刚走上讲台时“一摇一晃”的还一样吗?
生:不一样,刚走上讲台时的英子很自卑,现在自信了。

师:掌声唤醒了英子的自信,掌声鼓起了英子的勇气,掌声使英子和同学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听,故事讲完了,(学生接
着读)──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读得真好,这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英子的爱,对残疾人的爱。

板书:

让我们在这浓浓的爱意中,把感动表现在脸上,溶进声音里,齐读第3自然段。

评析: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

执教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种安全、自由、和谐、欣赏的课堂氛围、课堂文化,使学生和作者的心灵交融,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生命互动。

三、诗意语文: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掌声除了是“掌声”还是什么?
生:关心、爱护、尊重、表扬、夸奖……
师: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你觉得在我们班里,在我们的学校,在社会上,还有谁需要掌声?
生1:我想把掌声送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希望他们不要泄气,只要努力,成绩一定会很好的。

生2:我想把掌声送给所有的残疾人,你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只要有自信,同样可以成功的。

生3:我想把掌声送给老师,我们有时不听话,你不生气,
还是一样的喜欢我们,教我们,您辛苦了!
……
师:谢谢同学们,谢谢你们的掌声。

课后,请把你的掌声,鼓励的话语,美好的祝愿都写在爱心卡片上吧。

在班级里,在学校中,在社会上,处处需要掌声,时时需要爱,让我们一起把爱的歌声带回家,把感激的微笑留下!让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响起掌声,处处充满歌声!(播放mtv《歌声与微笑》)
评析:生活是智慧的源泉,更是诗意的源泉。

案例中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将说话写话不露痕迹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成为学生表达的需要。

【分析与讨论】
纵观整个课堂,之所以能够美如“诗”,学生之所以能够“诗意”的栖息,我想,关键缘于一个“情”字。

这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见证:
一、以形象思维激情
生动具体的形象总是容易震撼人的情感世界,特别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虽然不及成人,但形象思维能力却不比成人逊色。

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是作者人生经验、智慧和感情的结晶,只要我们用心去解读,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感动。

但学生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难以深悟。

这就要求教师将文中感人的信息调动出来,内化成自己充沛的激情,然后酿化成强大的感染力,去感动学生,使学生通过感悟,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感情。

带着这种知识和感情,学生再去感悟生活,感悟
人生。

这也就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过程。

本课例中,教师利用配乐旁白、学生想象的形式,将第一次掌声响起时的情景,再现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情感被充分激发,对掌声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又以一曲《歌声与微笑》的mtv,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颠峰。

二、以灵活引读唤情
引读法,将情融于读在本课中得到了创新的生发,成为课堂情感升温的有效手段。

本案例中教师以不同的引述,引发学生反复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中心小节。

那些情感未被唤醒的学生也逐渐地随着旋律的回转,随之盘旋上升,调整到审美的、优雅的、极富震撼力的状态中。

三、以品味语言煽情
人文性无疑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但人文并不等于语文,语文的人文性还得体现在“学语习文”的基础上。

本案例老师的“煽情术”,好就好在能渗透于品赏语言中:“英子走下讲台时的“一摇一晃”和刚走上讲台时“一摇一晃”的还一样吗?”这一小小的细节却突显了浓浓的语文味。

四、以生活体验炼情
对英子掌声前后变化的深切感受,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发现,离不开对英子同学美丽心灵的发掘,这个过程是与学生的自身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样?她
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对英子说些什么呢?”“你想怎么称赞英子呢?”……这些发现、发掘的过程,都注重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情感的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