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复习 ——简答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简述业务流程分析的内容。 原有流程的分析。分析原有的业务流程的各处理过程是否具有存在的价 值,其中哪些过程可以删除或合并,原有业务流程中哪些过程不尽合理, 可以进行改进或优化。 业务流程优化。原有业务流程中哪些过程存在冗余信息处理,可以按计算 机信息处理的要求进行优化,分析流程的优化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确定新的业务流程。画出新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确定新系统的人机界面。新的业务流程中人与机器的分工,即哪些工作可 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哪些必须有人的参与。
5. 简述管理的控制职能。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常常使实践活动偏离原来 的计划。
1wenku.baidu.com
控制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管理者必须及时取得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与计划进行比较
分析,结合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 有效的纠正措施。
19. 简述可行性结论要求明确指出哪些结果? 可以立即进行系统开发。
4
需要增加一定资源后才能进行开发。 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才开始进行开发。 需对系统的目标进行重大修改。 不能或不必要对系统进行开发。
20. 简述设计设备输出报告时应考虑的因素。 方便使用者。 要考虑系统的硬件性能。 尽量利用原系统的输出格式。 输出的格式和大小要根据硬件能力。 输出表格要考虑系统的发展。
21.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原则。 ① 设计好原始单据的格式。
便于填写、便于归档保存、便于操作。 输入数据的内容要和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一致,格式也要一致。 ② 控制输入量。 应尽量控制输入信息的总量。 ③ 减少输入延迟。 为减少延迟,可采用周转文件,批量输入等方式。 ④ 输入过程应尽量简化。 输入过程简单易用,不能因为差错、纠错而使输入复杂化,增加用户负
12. 简述系统规划的过程。 ① 确定规划性质 ② 收集相关信息 ③ 进行战略分析 ④ 定义约束条件 ⑤ 明确战略目标 ⑥ 提出未来框图 ⑦ 选择开发方案 ⑧ 提出实施进度 ⑨ 通过战略规划
13. 简述 MIS 总体规划的原则。 支持企业的总目标; 整体上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 摆脱 MIS 对组织结构的依从性; 使系统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 便于实施。
7. 简述科学决策的特点。 有科学的决策体系和运作机制:决策体系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部门 在决策活动中的组织形式,它由决策系统、参谋系统、信息系统、执行系 统和监督系统组成。 遵循科学的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目标、拟定决策方案、 决策方案的评估和优选、决策的实施和反馈。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采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等各种各类决 策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决策摆 脱主观随意性而更符合客观实际。
5
规范性 要做到规范的数据、规范的编码、规范的程序设计、规范的文档等。
实用性 从实用出发、从实际出发; 应从技术、设备、用户、管理者的实际考虑。
高效性 指系统的运行效率。 包括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和响应时间。
23. 简述系统实施阶段的开发任务。 建立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建立数据库系统,录入数据; 用户方人员的培训; 编制与调试程序; 新系统的测试; 交工验收。
14. 简述 BSP 法的工作步骤。 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 工作计划。
3
调研。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 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熟悉业务)
定义业务过程(又称企业过程或管理功能组)。定义业务过程是 BSP 方 法的核心。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 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4.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按信息服务对象的分类情况。 国家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包含各综合统计部 门在内的国家级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工厂、企业,主要进行管理信 息的加工处理,这类系统应该具备对工厂生产监控、预测和决策支持的功 能。 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面向事业单位,主要进行日常 事务的处理。 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办公管理自动化,对提 高领导机关的办公质量和效率,改进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从事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管 理信息系统,其信息相对专业。
8.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模式:即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 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用户模式或者子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 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物理模式或者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 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法。
25. 简述开发工具的选择原则。 (1)最少工作量原则。使用最小代价让系统工作。 (2)最少技巧性原则。最好无需培训或很少培训就能编制程序。 (3)最少错误原则。对常用的高级语言来说,要提供结构化控制结构、类型 检查、数据结构描述、易于检验测试等机制。 (4)最少维护原则。 对一般的高级语言来说,应提供独立编译能力和系统软件包。 独立编译意味着可分别编译各个程序单元,无需因修改了一个程序 单元而重新编译所有的程序。 软件包意味着系统工具能提供较多功能,以减轻开发强度,提高开 发效率。 如用于实时检查语法错误的功能、调试排错功能、随机提示功能、 提供程序框架功能等等。 (5)减少记忆原则。
10. 简述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选取适宜开发范型 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 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 重视开发过程的管理
11. 简述 CASE 技术的主要目标
(1)全面实施一种或多种系统开发方法。 (2)通过自动检查提高软件的质量。 (3)使原型的建立有了高效率的手段。 (4)简化系统的维护工作。 (5)加快系统的开发过程。 (6)使系统开发人员的精力集中于开创性工作。 (7)提高软件的可重用度。
24. 简述自顶向下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模块应该具有独立性:在系统中模块之间应尽可能的相互独立,减少模块 间的藕合,即信息交叉,以便于将模块作为一个独立子系统开发。 模块大小划分要适当:模块中包含的子模块数要合适,既便于模块的单独 开发,又便于系统重构。 模块功能要简单:底层模块一般应完成一项独立的处理任务。 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对于可供各模块共享的处理功能,应集中在一个 上层模块中,供各模块引用。
2. 简述与信息有关的 5 个方面内容。 信源:信息的发布者。 信宿:接收并利用信息的人。 信道: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渠道。 媒介:用以记录和保存信息并随后由其重现信息的载体。 反馈:收者对传者发出的反应。
3. 简述信息的局限性 滞后性——任何信息都要经过产生、加工和传输的过程,对于获得信息的 人来讲,总会有一段滞后于事实的时间。 不完全性——任何关于客观事实的知识都不可能包揽无遗,凡是信息必有 所取舍,只有正确的取舍,才可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9. 简述高质量文档的标准
2
完整,任何一个文档都应该是完整、独立的,应该自成体系; 清晰,文档编写应力求简明、扼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插入图、表,以增加清
晰性; 易查阅,文档结构和文件装订应以方便查阅者进行查阅为宗旨; 精确统一,描述无二义性,内容协调一致,无矛盾冲突。 可追溯性,前后阶段生成的文档,应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灵活性,文档的简、繁程度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做适当调整。
6. 简述管理环境的内容。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绩效的 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对应关系:社会上的环境可以划分为经济、技术、社会心理和政治 四大环境,企业内部与之相对应,存在着经营、作业、人际关系和 行政管理四大管理领域。 交换关系:组织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互动关系:组织的管理受外部环境的决定与制约,同时,组织的管 理也会反作用于外部环境。 经济环境是与管理的关系最为直接、对管理的影响最大的。 经济环境包括经济物质资源、国家的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社会的 经济规律与发展水平、市场供求与竞争、国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等。 技术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相应的技术条 件、技术政策和技术发展的动向与潜力等。 技术水平、技术条件、技术过程的变化,必然引发管理思想、管理 方式与方法的更新。 社会与心理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地的人口、教育、生活习俗、风气、道德、 价值观念,以及社区成员的各种心理状况等。 政治环境包括国际、国内及本地区的政治制度、政治形势、政策法规等。
15. 简述简化企业过程的原则。 横向集成。跨部门的工作按过程压缩。 纵向集成。权利下放,压缩层次。 减少检查、校正和控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管理。 单点对待顾客。用人口信息代替中间信息。 单库提供信息。建立统一的共享信息库。 一条路径到达输出。明确处理路径。 并行工程。串行已不可能再压缩时,把串行变为并行处理。 灵活选择过程连接。对不同输入,可能不需要经过全过程,用尽可能少的 过程实现输出。
《信息管理系统》简答题复习资料
1. 简述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中包含着信息,人们就是用数据这种符号中蕴涵的信息来反映客观世 界。 信息与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 互区别。 信息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识;数据则是用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 的载体。信息是不随载体的物理介质改变而变化的;数据则不同,由于载 体不同,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不同。 例如:同一数据在纸、磁带、光盘等介质上,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它 表示的信息却是不变的。 任何信息都是依附于载体而存在的。
18. 简述组织管理的可行性有哪些内容? ① 企业主管、部门主管对新系统开发是否支持,态度是否坚决。 ② 管理人员对新系统开发的态度如何,配合情况如何。 ③ 管理基础工作如何,现行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是否具有标准运作程序等。 ④ 新系统的开发执行导致管理模式、数据处理方式及工作习惯的改变,这些 工作的变动数量如何,管理人员能否接受。
17. 简述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包括哪些项? ① 新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处理工作方式。 ② 新系统拟定的数据指标体系和分析优化后的数据流程,以及计算机系统将 完成的工作部分。 ③ 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或模型。 ④ 与新的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 ⑤ 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估计。
26. 简述程序设计报告的内容。 程序设计的工具和环境描述。 系统程序模块的组成及总体结构描述。
6
程序之间的控制关系及其描述。 各程序模块中采用的算法及其描述。 各程序流程及其描述。 系统程序的源代码清单及有关注释的说明。
27. 简述 MIS 中进行任务划分的主要方法。 ① 按信息系统项目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划分,将整个系统分为硬件系统、软件 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等。 ② 按系统开发阶段进行划分,按照系统开发经历的可行性分析、总体规划、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系统安装调试、系统试运行、 系统运行等各个阶段,划分任务。 ③ 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利用优点,摒弃缺点和不足,结合进行。
担。 ⑤ 减少输入错误。
采用多种输入校验方法和有效性验证技术,减少输入错误。
22.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 系统是否解决了用户希望解决的问题 系统校验功能如何 运算及输出情况等 系统性 设计时应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 系统的代码要统一 设计规范要标准 传递语言一致等 灵活性 系统应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 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可靠性 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经济性 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以满足应用为前提。 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5. 简述管理的控制职能。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常常使实践活动偏离原来 的计划。
1wenku.baidu.com
控制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管理者必须及时取得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与计划进行比较
分析,结合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 有效的纠正措施。
19. 简述可行性结论要求明确指出哪些结果? 可以立即进行系统开发。
4
需要增加一定资源后才能进行开发。 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才开始进行开发。 需对系统的目标进行重大修改。 不能或不必要对系统进行开发。
20. 简述设计设备输出报告时应考虑的因素。 方便使用者。 要考虑系统的硬件性能。 尽量利用原系统的输出格式。 输出的格式和大小要根据硬件能力。 输出表格要考虑系统的发展。
21.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原则。 ① 设计好原始单据的格式。
便于填写、便于归档保存、便于操作。 输入数据的内容要和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一致,格式也要一致。 ② 控制输入量。 应尽量控制输入信息的总量。 ③ 减少输入延迟。 为减少延迟,可采用周转文件,批量输入等方式。 ④ 输入过程应尽量简化。 输入过程简单易用,不能因为差错、纠错而使输入复杂化,增加用户负
12. 简述系统规划的过程。 ① 确定规划性质 ② 收集相关信息 ③ 进行战略分析 ④ 定义约束条件 ⑤ 明确战略目标 ⑥ 提出未来框图 ⑦ 选择开发方案 ⑧ 提出实施进度 ⑨ 通过战略规划
13. 简述 MIS 总体规划的原则。 支持企业的总目标; 整体上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 摆脱 MIS 对组织结构的依从性; 使系统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 便于实施。
7. 简述科学决策的特点。 有科学的决策体系和运作机制:决策体系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部门 在决策活动中的组织形式,它由决策系统、参谋系统、信息系统、执行系 统和监督系统组成。 遵循科学的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目标、拟定决策方案、 决策方案的评估和优选、决策的实施和反馈。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采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等各种各类决 策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决策摆 脱主观随意性而更符合客观实际。
5
规范性 要做到规范的数据、规范的编码、规范的程序设计、规范的文档等。
实用性 从实用出发、从实际出发; 应从技术、设备、用户、管理者的实际考虑。
高效性 指系统的运行效率。 包括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和响应时间。
23. 简述系统实施阶段的开发任务。 建立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建立数据库系统,录入数据; 用户方人员的培训; 编制与调试程序; 新系统的测试; 交工验收。
14. 简述 BSP 法的工作步骤。 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 工作计划。
3
调研。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 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熟悉业务)
定义业务过程(又称企业过程或管理功能组)。定义业务过程是 BSP 方 法的核心。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 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4.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按信息服务对象的分类情况。 国家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包含各综合统计部 门在内的国家级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工厂、企业,主要进行管理信 息的加工处理,这类系统应该具备对工厂生产监控、预测和决策支持的功 能。 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面向事业单位,主要进行日常 事务的处理。 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办公管理自动化,对提 高领导机关的办公质量和效率,改进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从事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管 理信息系统,其信息相对专业。
8.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模式:即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 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用户模式或者子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 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物理模式或者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 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法。
25. 简述开发工具的选择原则。 (1)最少工作量原则。使用最小代价让系统工作。 (2)最少技巧性原则。最好无需培训或很少培训就能编制程序。 (3)最少错误原则。对常用的高级语言来说,要提供结构化控制结构、类型 检查、数据结构描述、易于检验测试等机制。 (4)最少维护原则。 对一般的高级语言来说,应提供独立编译能力和系统软件包。 独立编译意味着可分别编译各个程序单元,无需因修改了一个程序 单元而重新编译所有的程序。 软件包意味着系统工具能提供较多功能,以减轻开发强度,提高开 发效率。 如用于实时检查语法错误的功能、调试排错功能、随机提示功能、 提供程序框架功能等等。 (5)减少记忆原则。
10. 简述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选取适宜开发范型 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 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 重视开发过程的管理
11. 简述 CASE 技术的主要目标
(1)全面实施一种或多种系统开发方法。 (2)通过自动检查提高软件的质量。 (3)使原型的建立有了高效率的手段。 (4)简化系统的维护工作。 (5)加快系统的开发过程。 (6)使系统开发人员的精力集中于开创性工作。 (7)提高软件的可重用度。
24. 简述自顶向下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模块应该具有独立性:在系统中模块之间应尽可能的相互独立,减少模块 间的藕合,即信息交叉,以便于将模块作为一个独立子系统开发。 模块大小划分要适当:模块中包含的子模块数要合适,既便于模块的单独 开发,又便于系统重构。 模块功能要简单:底层模块一般应完成一项独立的处理任务。 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对于可供各模块共享的处理功能,应集中在一个 上层模块中,供各模块引用。
2. 简述与信息有关的 5 个方面内容。 信源:信息的发布者。 信宿:接收并利用信息的人。 信道: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渠道。 媒介:用以记录和保存信息并随后由其重现信息的载体。 反馈:收者对传者发出的反应。
3. 简述信息的局限性 滞后性——任何信息都要经过产生、加工和传输的过程,对于获得信息的 人来讲,总会有一段滞后于事实的时间。 不完全性——任何关于客观事实的知识都不可能包揽无遗,凡是信息必有 所取舍,只有正确的取舍,才可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9. 简述高质量文档的标准
2
完整,任何一个文档都应该是完整、独立的,应该自成体系; 清晰,文档编写应力求简明、扼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插入图、表,以增加清
晰性; 易查阅,文档结构和文件装订应以方便查阅者进行查阅为宗旨; 精确统一,描述无二义性,内容协调一致,无矛盾冲突。 可追溯性,前后阶段生成的文档,应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灵活性,文档的简、繁程度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做适当调整。
6. 简述管理环境的内容。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绩效的 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对应关系:社会上的环境可以划分为经济、技术、社会心理和政治 四大环境,企业内部与之相对应,存在着经营、作业、人际关系和 行政管理四大管理领域。 交换关系:组织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互动关系:组织的管理受外部环境的决定与制约,同时,组织的管 理也会反作用于外部环境。 经济环境是与管理的关系最为直接、对管理的影响最大的。 经济环境包括经济物质资源、国家的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社会的 经济规律与发展水平、市场供求与竞争、国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等。 技术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相应的技术条 件、技术政策和技术发展的动向与潜力等。 技术水平、技术条件、技术过程的变化,必然引发管理思想、管理 方式与方法的更新。 社会与心理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地的人口、教育、生活习俗、风气、道德、 价值观念,以及社区成员的各种心理状况等。 政治环境包括国际、国内及本地区的政治制度、政治形势、政策法规等。
15. 简述简化企业过程的原则。 横向集成。跨部门的工作按过程压缩。 纵向集成。权利下放,压缩层次。 减少检查、校正和控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管理。 单点对待顾客。用人口信息代替中间信息。 单库提供信息。建立统一的共享信息库。 一条路径到达输出。明确处理路径。 并行工程。串行已不可能再压缩时,把串行变为并行处理。 灵活选择过程连接。对不同输入,可能不需要经过全过程,用尽可能少的 过程实现输出。
《信息管理系统》简答题复习资料
1. 简述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中包含着信息,人们就是用数据这种符号中蕴涵的信息来反映客观世 界。 信息与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 互区别。 信息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识;数据则是用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 的载体。信息是不随载体的物理介质改变而变化的;数据则不同,由于载 体不同,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不同。 例如:同一数据在纸、磁带、光盘等介质上,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它 表示的信息却是不变的。 任何信息都是依附于载体而存在的。
18. 简述组织管理的可行性有哪些内容? ① 企业主管、部门主管对新系统开发是否支持,态度是否坚决。 ② 管理人员对新系统开发的态度如何,配合情况如何。 ③ 管理基础工作如何,现行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是否具有标准运作程序等。 ④ 新系统的开发执行导致管理模式、数据处理方式及工作习惯的改变,这些 工作的变动数量如何,管理人员能否接受。
17. 简述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包括哪些项? ① 新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处理工作方式。 ② 新系统拟定的数据指标体系和分析优化后的数据流程,以及计算机系统将 完成的工作部分。 ③ 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或模型。 ④ 与新的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 ⑤ 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估计。
26. 简述程序设计报告的内容。 程序设计的工具和环境描述。 系统程序模块的组成及总体结构描述。
6
程序之间的控制关系及其描述。 各程序模块中采用的算法及其描述。 各程序流程及其描述。 系统程序的源代码清单及有关注释的说明。
27. 简述 MIS 中进行任务划分的主要方法。 ① 按信息系统项目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划分,将整个系统分为硬件系统、软件 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等。 ② 按系统开发阶段进行划分,按照系统开发经历的可行性分析、总体规划、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系统安装调试、系统试运行、 系统运行等各个阶段,划分任务。 ③ 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利用优点,摒弃缺点和不足,结合进行。
担。 ⑤ 减少输入错误。
采用多种输入校验方法和有效性验证技术,减少输入错误。
22.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 系统是否解决了用户希望解决的问题 系统校验功能如何 运算及输出情况等 系统性 设计时应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 系统的代码要统一 设计规范要标准 传递语言一致等 灵活性 系统应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 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可靠性 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经济性 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以满足应用为前提。 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