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气象系统与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对比研究
DZZ5型与DZZ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DZZ5型与DZZ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比较DZZ5型和DZZ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特点和数据精度,分析了它们在观测范围、精度等方面的差异。
研究发现,DZZ5型在数据采集和精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观测范围上稍显不足。
而DZZⅡ型虽然在观测范围方面表现更出色,但在数据采集和精度上略有欠缺。
综合对比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气象研究和预测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两种型号的自动气象站中取得更好的平衡,以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气象工作者更好地选择适合实际需求的自动气象站,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DZZ5型,DZZⅡ型,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数据精度,观测范围,结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未来研究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层现象及其对地面及生物影响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气象站成为了气象观测的主要方式之一。
DZZ5型和DZZⅡ型自动气象站是目前常用的两种自动气象站,它们在气象资料的观测和记录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优势。
对这两种类型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差异性和优劣势,为气象研究和预测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DZZ5型与DZZ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为今后的气象研究和预测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对气象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对这两种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特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以期为气象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DZZ5型和DZZ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型号气象站在观测数据精度和观测范围上的差异,进一步了解它们在气象观测领域的应用情况。
通过比较分析两种型号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特点,可以为气象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气象数据,帮助他们制定更准确的气象预测模型和预警系统。
农业气象预报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农业气象预报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备受气象灾害的影响,气象预报能够让农民群体按照天气预报做好准备,确保农业生产。
鉴于此,本文将对农业气象预报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气象预报做好基础,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一般而言,该领域的气象预报涉及很多方面,确保经济作物的平稳生长以及气候变化间的符合度。
在经济作物的生长中,气象要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农民能够按照气象预报做好相关准备,对针对性地经济作物进行种植,有助于经济作物产量的提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好基础保障。
1农业气象预报的重要性农业领域气象预报的发布是非常重要的,在发布的过程中,必须和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往农业领域的种植活动,备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农民不能够准确地对天气变化进行判断,也就是所谓地“靠天吃饭”,不能在第一时间防止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也不能预示未来天气的变化,种植适合的农作物,对农作物的整体产量造成影响,继而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2农业气象预报发展的现状分析2.1传输信息数据的渠道发生堵塞现阶段,传输信息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与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这是农村得到气象信息的重要来源。
然而从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积极地运用这些渠道得到气象信息的群体是非常少的,同时,农业气象在知识普及上也是非常低的。
部分农民为了促进經济利益的提高,并不会通过定制气象短信或者是拨打相关电话查询,加之,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慢,在很多农村发展中,并没有普及互联网,几乎只能从电视媒体中获得相关信息。
2.2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发展的速度得到一定提升,与此同时,还通过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正因为这样,导致很多问题发生,即农业气象的服务模式比较单一,不符合现阶段农业发展所需,也不能适合农业发展所需。
如果想要促进农业领域气象服务的整体质量,就必须构建一个长期性的,具有系统化特征的综合服务的农业气象制度,将气象服务渗入到农业领域中,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爆裂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
国家爆裂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一、试验目的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良繁处2016年工作计划,为适应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爆裂玉米产业对新品种的需要,促进爆裂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设本试验。
参试品种、供种单位及承试单位。
2016年有4个单位的5个品种(含对照)参加本试验,继续由6个单位承试。
为避免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参试的种子由主持单位统一编号后再向各承试单位发放并对编号保密。
一、二、试验设计(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根据爆裂玉米生产的区域性较强的特点和我国爆裂玉米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暂选取基础较好和有代表性的地区设点。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行长5m,小区面积15m2。
小区间步道1m,实收中间3行即9m2测产,小区按15m2计产。
周围设5行或3m保护区。
春播种植密度为3700株/亩,夏播4000株/亩。
试验期限2年,不设生产试验。
爆花品质的分析测定项目主要有膨胀倍数、爆花率和适口性。
分两步进行,先由各点分别测定,再由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对各点提供的样品按标准进行统一测定。
三、气候情况(托普云农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2016年各试验点的气候特点是:沈阳点前期长时间严重干旱,直至5月28日才发生有效降水,后期雨水正常,灌浆期间气温较往年偏低,但早霜来得较晚,总体上属于正常年;吉林点播种后干旱少雨,致使出苗较正常年景晚10天以上,后期雨水较多,部分品种发生倾斜;河南郑州点6月下旬到9月上旬,天气以阴雨为主,低温寡照,8月29日降水伴随大风,部分品种倒伏严重,总体上不利于玉米生长,使产量较正常年偏低;陕西、天津点基本上属于正常年,生长情况良好、产量较高。
四、试验结果分析(一) 联合方差分析对5个品种、6个地点的试验数据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试验地点、品种与试验地点互作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说明本试验设计合理,品种间存在遗传差异。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气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气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气象监测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气象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和研究。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多个分布在特定区域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这些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相互连接,协同工作,实现对环境的感知、数据采集和共享。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修复等特点,能够实时感知和监测环境信息。
三、气象监测中的应用需求气象监测是人类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领域之一。
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对于农业、交通、生命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气象监测方法往往需要人力、物力大量投入,且覆盖范围有限、时间上有延迟。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气象监测方法,使其具备实时、准确、全面的特点。
四、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气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1. 节点部署策略的研究在气象监测中,节点的部署策略对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气象监测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各种节点部署策略,包括规则部署、随机部署、集中部署等,以实现全面且准确的数据采集。
2. 节点功耗管理的研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中,节点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对于节点的功耗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气象监测中,研究人员通过优化算法和动态调整方法,实现节点的节能管理,延长节点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 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气象监测中,主要通过节点对环境的感知和数据采集来实现。
因此,研究人员对于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引入分布式数据处理算法和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和准确预测。
4. 网络通信和拓扑结构的研究在气象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通信和拓扑结构对于数据的传输和协同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
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承担主要农作物农业气象观测、发报;主要农作物气候评价、农业气候区划、气候资源开发;灾情调查及评估报告;专题、专项农业气象服务;负责成都市大、小春作物产量预报;开展农业气象试验。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不可分,中国气象局曾提出了《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更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气象为“农业两区”服务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
在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其中气象试验基地大田固定观测仪器包括建设“三站合一”气象站(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土壤墒情自动观测站)以开展物候期观测,小气候观测(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生长状况、生长量的测定(叶绿素测定仪、叶面积测定仪、植物冠层分析仪等),土壤状况观测和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观测。
在农业气象实验室的建设中包括人工气候箱、光和速率仪、土壤养分测定仪、显微镜、叶面积测量仪、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实验观测台等仪器成为必配仪器。
托普仪器作为项目仪器的研发生产单位,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全套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项目》配套仪器,如果贵单位有相关项目,希望给我们一个机会,您可以来电咨询一下,我们可根据您的具体需求,提供配置方案、产品选型及专业采购等服务。
最后,祝愿您和您的亲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参考方案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用途(一)小气候观测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系统)NL-GPRS-I托普仪器1套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无需亲自到田里,可通过网络、短信方式直接查看气象参数信息。
可以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如《**省农业气象监测平台》将所有下面县及乡镇监测点的气象数据全部发送到这个平台上,可轻松了解监控各点气象信息。
大田作物“四情”监测系统(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NL-GPRS-A托普仪器1套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分析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展开分析。
首先介绍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建设情况,然后对气象灾害监测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接着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优势和挑战,同时给出了相关的应用案例。
最后对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改进与展望进行了探讨。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将对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效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应用、优势、挑战、应用案例、改进、展望、分析。
1. 引言1.1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指利用现代气象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的系统。
该系统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气象变化,采取有效的农业措施,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需要依托现代化的气象监测设备和信息技术,实现对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
通过建立气象灾害监测技术应用分析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预警服务,帮助农民及时防范灾害。
该系统在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方面仍存在挑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案例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系统将继续改进和完善,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2. 正文2.1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建设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建设一个高效可靠的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气象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灾害损失。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
这个监测网络应该覆盖所有的农田地区,并且要能够实时监测气象信息,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
NOAA气象卫星系列综述
Hale Waihona Puke 图 1 夜间云雾监测流程与白天相比较,夜间云雾的遥感监测困难更大,仅有红外通道数据用于分离 云雾,增加了夜间雾遥感监测的难度。根据云雾及下垫面红外辐射特性分析,针 对 NOAA/AVHRR 数据,选取热红外波段( CH4) 和中红外波段( CH3) 两个红外通 道的数据,运往 ERDAS IMAGINE 系统的 Model Maker 模块建立模型对夜间雾进 行识别。
日
日
2009 年 2 月 6 未知 日
852.2 公里
轨道倾角 98.9 度 98.6 度 99.1 度 98.6 度 98.9 度 98.7 度 未知 98.7 度
轨道周期 101.8 分 101.1 分 101.9 分 101.2 分 102.1 分 101.2 分 102 分 102.1 分
NOAA 是太阳同步极轨卫星,采用双星运行,同一地区每天可有四次过境机 会。第五代(NOAA-15—18)传感器采用改进型甚高分辨率辐射仪(AVHRR/3),和 先进 TIROS 业务垂直探测器(ATOVS),包括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器(HIRS-3)、 先进的微波探测装置 A 型(AMSU-A)和先进的微波探测装置 B 型(AMSU-B)。参 数如表 2。
二、卫星简介
NOAA 卫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第三代实用气象观测卫星,第一代称为 “泰罗斯”(TIROS)系列(1960-1965 年),第二代称为“艾托斯”(ITOS)/NOAA 系列(1970-1976 年),其后运行的第三代称为 TIROS--N/NOAA 系列。目前我国 接收、存档和使用的 NOAA 系列卫星主要分为美国第四代(NOAA-9--NOAA-14)和 第五代(NOAA-15--NOAA-17)极轨气象卫星[1],它们的共同点是卫星姿态为三轴 稳定,扫描率为 6 条扫描线/秒,对地扫描角±55.4 度,星下点分辨率 1.1 公里, 卫星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高度在 800-850 公里之间,倾角为 98.6-99.1 度之间, 偏心率小于 10-4。周期 101-102 分。24 小时内卫星绕地球运行 14 圈左右。回归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气象服务是指利用气象科学原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农业气象服务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农业气象服务现状1. 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的建设不断完善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对气象信息需求的增加,各地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得到了不断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已经覆盖了城乡各地,可以对农业生产所需的气象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测。
2.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日趋完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通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可以实时获取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各级气象部门也建立了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
3. 农业气象预测技术不断提升随着气象预测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业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气象部门可以通过模型预测、数值预报等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天气预测和气候变化趋势,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活动。
4. 农业气象服务在农民中的认知度逐渐提高随着农业气象服务的推广和宣传,农民对气象信息的认知度和利用率也在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重视气象信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积极利用气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气象服务也将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和预警服务。
2. 农业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未来,农业气象服务将更加深度地与农业生产进行融合,不仅提供气象信息,还将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生产指导和技术支持。
对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探讨
对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探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指新选育或引进的品种,经育种单位试验表现优良并有推广可能时,在试验主持单位的统一安排下。
在不同生态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若干,采用同一试验设计所进行的联合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又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科研育种走向生产用种的中间环节,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纽带。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布点多,范围广,能在较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通过区域试验.可以对参试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作出较正确的评价,为试验品种的适应范围、推广地区和适宜的生产水平、栽培条件以及品种布局区域化提供依据,为新品种的推广价值和适应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1作物分布区域的合理区划开展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要对作物分布区域进行合理区划,即根据气候、(托普云农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地形地势、土壤(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等条件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在各生态区内还可针对具体情况,按种植制度或栽培条件划分为若干种植季节或生产水平,如早中晚季、春夏秋播、高肥水浇地、中肥旱地、旱薄地等,以确定各参试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或同一生态区域不同肥水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2试验点数的布置及试验点的分布试验前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对试验点的分布予以合理安排,同一区域内应设有能代表不同种植季节或生产水平的试验点若干个。
同类生产种植季节或生产水平的试验点应大体上能代表该地区该生产类型的全貌。
各地区全部试验点的试验结果应能综合反映参试品种的适应区域和适合的种植制度或生产水平。
在区域试验的整个过程中,试验点应保持相对稳定,且各试验点应具有均匀一致的试验地和一定的人力及设备条件。
3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应当是在育种单位或引进单位已进行过以上品种比较试验的,其试验结果确实比当地现有推广品种增产达一定标准,或虽未达一定标准,但有突出优点,如品质优良、抗性好等,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的品种。
农业气象预报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研究
农业气象预报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研究农业气象预报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生产管理、作物增产和粮食安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业气象预报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方向。
1.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气象预报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针对不同气象条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使得农业生产收益最大化,同时也可避免损失和浪费。
2.作物增产和粮食安全气象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如降雨预报可帮助农户及时做好灌溉和田间管理,早期预警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影响,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保障农民的收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3.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农业气象预报可对自然灾害进行早期监测和预警,及时制定灾害应对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部门可以在洪涝、干旱、风暴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和发生期间进行综合监测和预警,通过向政府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高人们的自救和防御意识,减轻损失和灾害造成的影响。
1.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农业气象预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农业气象预报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加强。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农业气象预报可以提高预报准确度,为农民减少损失和浪费,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性、智能化。
2.精细化、常态化、区域化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预报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开展农业气象观测,建设农业气象预报系统,打造精细化、常态化、区域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气象资讯发布,提高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并逐步实现现代化发展农业气象预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气象科学,需要协调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农民等多个部门的齐心协力,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实现现代化发展,建立健全的气象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完善全面的服务,推动乡村振兴;还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总之,农业气象预报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业安全,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01•【文号】农办议〔2024〕74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74号楼向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拓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精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
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对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进行了部署安排,重点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的重点任务和建设内容。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
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累计建设益农信息社46.8万个,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超过10.8亿次。
三是推动数据互联互通。
以“全农码”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农户、承包地块、宅基地宗地等对象赋码。
建设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中心,绘制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开发可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使用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
目前,粮、棉、油、糖、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和“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具体任务安排。
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研究
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农民们希望通过气象服务来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目前的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品质不高、服务方式陈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研究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探索和思考,才能为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借鉴。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通过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实践探索和思考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科学的气象服务支持。
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为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还可以总结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为相关部门和农户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推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意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意义在于提供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有效的气象信息支持,帮助他们科学地安排生产计划和决策。
通过气象服务可以及时预警农业灾害,如干旱、水灾、冻害等,提供农民抢险救灾的时间窗口,减少灾害损失。
气象服务还可以帮助农户科学合理地选择播种时间、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措施,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还可以提供农业生产的市场预测和经营建议,帮助农民把握市场机会,增加经济收益。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意义还在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意义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2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目前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较窄,很多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并不了解或者没有接受到相关的气象服务,导致服务的效果受限。
《2024年基于ZigBee的智慧农业信息监测系统研究》范文
《基于ZigBee的智慧农业信息监测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智慧农业,借助先进的物联网(IoT)技术,已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趋势。
它为农业生产的精确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率,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开辟了新路径。
本文以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探讨了智慧农业信息监测系统的设计、实施与效果评估。
二、ZigBee技术与智慧农业ZigBee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速无线个人区域网络通信协议,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低数据速率和长距离通信等特点。
在智慧农业中,ZigBee技术因其低成本、易部署的优点被广泛用于信息监测系统。
三、智慧农业信息监测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由传感器节点、协调器、上位机软件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节点通过ZigBee协议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协调器负责数据的接收和转发,上位机软件则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展示。
2. 传感器节点设计:传感器节点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农田环境信息。
3. 协调器设计:协调器采用微控制器和ZigBee无线模块组成,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转发至上位机。
4. 上位机软件设计:上位机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展示等功能模块。
四、系统实施与效果评估1. 系统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进行硬件选型和采购,然后进行硬件组装和软件编程。
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确保传感器节点的准确性和通信的稳定性。
2. 效果评估:通过实际运行和测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数据准确性:比较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与实际数据,评估数据的准确性。
b) 通信稳定性:测试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性能,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c) 功耗:评估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下的功耗情况,确保系统的低功耗特性。
d) 用户友好性:评估上位机软件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五、结论基于ZigBee的智慧农业信息监测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
梁平县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梁平县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摘要:根据全国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交流建设交流会精神,以三农气象服务和完善“两个体系”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服务系统。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方案;研究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1 概述梁平属于四川盆地东部暖湿亚热带气候区域。
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春季气温不稳定,初夏多阴雨,盛夏炎热多伏早,秋多绵雨,湿度大,云雾多加上梁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峡谷区辖区,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响,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易出现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全国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交流建设交流会精神,以三农气象服务和完善“两个体系”为抓手,加强气象与农业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活动,大力推进全县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与科学性。
2 梁平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梁平县从建立气象机构以来,一直把服务农业放在首位。
物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气象人的努力,气象为农服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气象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1 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稳步提高梁平县已经建成了71个自动气象站、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个土壤墒情观测站,开展了农村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建立了精细到乡镇的气象预报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
2.2 农村气象服务组织不断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显著拓宽,梁平县已建立村气象信息员、镇气象联络员两级气象服务组织,对镇气象联络员进行了相关培训,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为进一步做好气象为为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不断强化气象局开展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了《梁平县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积极推进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永川模式”建设,为广大农民规避灾害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农业气象信息系统准确性研究
关于农业气象信息系统准确性研究【摘要】农业气象信息系统主要采用快速原型法开发,分为三大部分:数据库模块、应用程序模块以及图形处理模块,系统简单,可塑性强。
这个系统能快速检索几十年来的气象与农业的相关资料,还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研究依据,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这个系统,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农业气象信息系统。
同时系统还能显示作物产量或者品质等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提高作物的产量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农业气象信息系统模块1 引言我国是一个悠悠农业大国,13亿的人口有8亿是农民,农业的发展也就是民族的发展,因此建立农业气象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研究就成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富强国民经济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成为了深入了解生态环境的途径,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是重要的,及时并有效地提供农业气象资料,准确的预知气象,对协助和指导科学发展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 农业气象信息系统的开发2.1 系统开发的重要特性系统的开发是用快速原型法。
所谓快速原型法,顾名思义就是先通过快速的分析构造出一个小型软件系统,用来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使用户在试用的过程中,受到软件的启发逐渐深化和不断确定自身的各种需求,不断完善和扩充这个原型系统,进而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应用性。
“原型”只是软件的一个可运行的早期版本,就如同一张空白的表格,需要使用者本身去填涂,但是却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特性。
2.2 快速原型法如何开发软件快速原型法开发软件包括5大步骤:(1)快速分析;(2)构造原型;(3)运行原型;(4)评价原型;(5)修改原型。
系统采用的快速原型法,经过快速的分析与处理,编写出一个基本要求的微型软件。
这种原型软件以系统的数据为圆心环绕,完成其中一些基础性的功能。
在日后的使用过程当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的扩充和进一步的完善。
3 农业信息系统的构成农业信息系统结构的原型在UCDOS3.1环境下开发,其构成参考史济民的方法,将它分为三大版块:(1)数据库模块:采用FOXBAE2.1+编程;(2)应用程序模块:采用BASIC编程;(3)图形处理模块:采用用Lotus 123(电子表格)处理。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4]28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4]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推动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和发展,强化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支撑,现将《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气象局2014年4月8日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农业气象试验站作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气象科技研发、中试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平台,是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支撑。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研究、技术示范、成果推广、田间观测、人才培养等功能,进一步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一)现状分析气象部门现有农业气象试验站70个,其中,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36个,由中国气象局统一规划布局;二级农业气象试验站34个,由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当地需要规划建设。
长期以来,农业气象试验站坚持“试验(引进)-示范-推广-服务”的模式,在作物、蔬菜、牧草、瓜果、渔业、林业等适宜生长气象指标鉴定,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业务实验,及农作物节水灌溉、小麦干热风、杂交水稻生态适应性、作物低温冷害防御等适用技术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批具有实用性的技术和成果,有效提升了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
(二)存在问题现有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在布局、功能、管理和保障支撑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及效益分析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农业领域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它所带来的效益分析。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大量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在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传感器节点、基站和网络通信组成,传感器节点可以感知和采集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并将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基站,最终由基站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 农田土壤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在农田中部署多个土壤传感器节点,监测土壤湿度、温度、pH值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基站。
基于这些数据,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土壤的状况,进行科学施肥和浇水,从而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2. 农作物病虫害预警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部署在农田中,监测农作物叶片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并结合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模型,实现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一旦检测到病虫害的存在,农民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3. 畜牧业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在畜牧业领域中应用,监测牲畜的体温、心率、步数等参数,并通过数据分析,判断牲畜的健康状况。
当牲畜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通知农牧户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因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牲畜死亡率,提高畜牧业的效益。
4. 水资源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应用于水资源管理中,监测水库水位、农田灌溉水量等参数,并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可以避免因浪费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领域的效益分析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农田的状况,准确把握农作物生长的需求,从而科学管理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状况调研有效措施
构成了由单位负责人、业务技术骨干的专题调研组,调研工作主要针对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及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前后到银川、中卫等市气象局及本市所辖的市县乡级气象站进行实地调研,同时到农民家庭、设备农业基地进行仔细的观察,采集获得了广大农民民众对目前气象信息服务状况的建议,详尽认识了各样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设备农业的要点气象影响因子和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认识了在我市进行新乡村建设过程中,怎样增强气象科技为农业服务的建议和建议,为在制定和完美有关气象服务措施供给了第一手资料。
现将调研状况报告以下:一、农民认识和应用气象信息的现状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域,乡村人口比重要。
因为特别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的形式多种多样,农业栽种构造也各有特点,既有传统的粮食生产(水稻、小麦、玉米),也有设备蔬菜、干鲜果品、养殖业等。
最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利农政策的扶助下,农民的收入显然增添,乡村人口的生活环境显然改良,农民的生活水平显然提升。
农业生产仍旧是我市乡村家庭收入一个特别重要的渠道。
在全部参加会谈的农民中,96%以上的农民以为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亲密,中部干旱带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对于气象信息特别关注,天气预告信息的获得以收看电视天气预告为主。
检查数据显示,85%的农民每日看天气预告节目,部分农民经过收听广播获得天气预告信息,此外有比较少的农民是经过报纸认识天气预告信息。
因为乡村计算机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只有极少量农民或乡村个体户利用计算机网络阅读气象信息。
最近几年来,设备农业、特点农业已成为我市乡村广大农民增添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设备农业的栽种户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订制了天气预告手机短信,还有的经过拨打12121电话进行咨询。
在一少部分的农民温室中,安装了简略温度表,依据天气预告和实测温度的高低,进行保平和通风管理。
在要点农时季节的气象条件和预告信息的服务状况对农民一年收入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农业气象系统与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对比研究摘要传统的农业气象监测是利用经验理论来解决,而现代使用的托普仪器的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NL-GPRS)则改变了这种模式。
本文运用农业气候学原理和数理统计,选取主要经济作物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预警指标,以网络为依托建立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综合数据库,规范市级农业气象服务足灾害检测系统流程,结果表明,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嫁接,快捷方便。
设计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为地方防灾减灾,发展农业经济,地方政府农业布局统筹安排提供气象决策依据。
关键词农业气象;数据库;模块;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
在目前科技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行业对气象信息的要求十分强烈,农业是中国的主要产业,需要气象信息更为迫切Hj。
在气象学科中,农业气象则是直接服务于大农业的一个专门的学科。
为了让气象部门更快、更好地给服务单位提供及时的农业气象信息。
笔者设计了技术编制服务系统,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气象信息便捷通道。
1研究方法
以现有的Intemet explorer网络和基层单位微机设备为载体,收集各类农业、林业、畜牧业和蔬果业等专业和气象信息。
运用农业气候学原理、作物生理生态学原理和数理统计,确定朝阳市主要作物关键期农业气象适应条件、主要经济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预警指标,建立分布式的农业气象准综合数据库,设计市级农业气象服务及灾害检测系统流程,建立市级农业气象情报定量分析方法。
结合气候整编资料、地面观测气象资料、自动站气象资料、农业监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资料。
采用系统工程原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编制市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及灾害监测系统,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灾害监测、农业生态监测和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平台。
2系统设计
在现有Internet explorer网、气象内部Notes.exe网络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市、县信息分离方式设计。
农业气象基本数据来自于市、县气象部门,农业气象综合数据库系统安装在市局和县局,由市局做总体管理和维护。
服务端口应用远
程调用数据进行业务服务,终端只接受服务不承担数据采集和维护(图1)。
3数据库建立
数据库系统建立客户彬服务器数据库。
数据类型以数值、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形式存在。
各类数据库包括:行政区域下的地理地形资料,植物种类下的植物生育资料,农业基本信息资料,基本气象服务产品资料,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农业经济信息,气象灾情数据.农业气象指标,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地理背景信息,图形图像,农业气象知识,农业、气象专家及建议库等。
3.1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库包含朝阳市7个国家级观测站,120个自动气象站的逐日气温、地温、降水、日照、风向风速、蒸发、相对湿度和气压等资料。
3.2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库包含全市88个雨量观测站、56个土壤墒情监测站资料,农业生态监测资料,以及作物物候、发育期、生长状况和农业作物气候评价等资料。
3.3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数据库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气象灾害研究成果,确定朝阳市气象灾害对农业及其影响的指标.气象灾害包括:干旱、冰雹、雷暴、大风、霜冻、低温冷害和虫害等。
灾害指标主要分为受灾指标和预警指标.受灾指标用于评价灾害程度,预警指标用于预报灾前发布预警。
收集历史和实时气象灾情信息,对各种灾情进行实况记录,包含文字描述和图片、影像资料及灾情评价等。
3.4农业气象服务数据库汇集农作物生物学特性、发育期指标,月、季、年气
候评价和灾情评价,气象决策信息,农业气象周年服务大纲,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农作物、林业、水利、畜牧、果树和蔬菜区划等。
3.5历史资料数据库包括朝阳所属7个国家级气象站和120个自动站各项要素逐日数据资料。
4模块设计
按照市县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需要,将系统分为8个模块,见图2。
农业气象数据管理模块负责数据入库、浏览和修改等。
农业气象情报分析模块,主要完成资料统计分析,包括任意时段农气要素分析;农气条件分析;农气要素相似分析;界限要素计算、积温统计;制作农业报表;指导产品调测等(图3)。
农业气象预报模块,包括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做出各类作物单产和总产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业气象统计工具,这是辅助工具,主要完成统计计算、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析功能。
农业气候资源评价模块,包括各个时段及全年的光能资源、热量资源、云水资源和风能资源等评价功能。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模块.主要实现当地7种气象灾害和主要作物生长的监测功能(图4)。
农业生态及物候监测模块.包括经济林果生长状况、作物生长状况、食
用菌栽培、霜期农业和畜牧生长状况等全年全生育期全程气象适应性监测。
5、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系统
固定式无线农业综合气象监测站广泛应用于农林气候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公路、铁路运营及地质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
托普仪器的NL-GPRS型和NL-GPRS-I型无线田间气象站是一款具有自动采集、存储和远程传输土壤温湿度、气象信息的远程自动墒情采集设备。
可对多种气象环境因子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光照度、雨量、土壤水分、CO2、土壤温度、太阳紫外线等要素进行监测,又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其它测量要素。
功能特点
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采用IP65防护等级的防雨设计,各个传感器具有快速反应和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特点,测量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可连续监测,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主机及传输部分
1、主机实时显示采集数据,可设置数据存储和发送时间间隔。
2、模块化设计,传感器可通过主机菜单进行任意配置,总共可接16
种类型传感器,每种传感器可接16路
NL-GPRS型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
,超过16路的可通过菜单设置进行增加。
3、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网络GPRS模式或短信GSM模式两种通讯方式传输。
4、数据可以上传到自己指定的电脑也可以上传到总服务器,可切换,无影响。
5、短信远程设置功能:可通过短信设置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储存时间间隔和IP地址(可以一条短信多条设置命令)无需去现场操作。
6、可根据需求选配GPS功能:通过GPS可知道设备具体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
数据查看模式
1、网络提取:可利用GPRS传输模式将数据传输至网络中,用户可通过任何一台可上网的电脑查看数据或曲线图,曲线和数据都可下载到本地电脑中进行存储和分析。
2、短信或电话提取:可发条读取数据的命令给主机,手机即可收到现场实时数据,也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来提取数据。
3、可用U盘在主机上直接将历史数据导出。
供电特点: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将电充入蓄电池,无论有阳光还是阴天都可不间断发送数据,特别适合在野外长期工作。
如有需要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可以参照下面方式:
6结论
我国受到的自然灾害损失已位居世界第3,因气象灾害2005年经济损失2 000亿元人民币。
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75%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口1。
气象灾害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日益被人们重视。
该系统将农业与气象相结合,把农业信息、气象信息加工成产品,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建立一整套市县级气象为大农业系统服务。
这套农业气象服务系统,能在地方防灾减灾、发展农业经济、地方政府农业布局统筹安排等方面发挥功能作用。
7、参考文献
[1]杨太明.李龙澍.陈金华.安徽省干旱监测及决策支持系统应用[J].中国农业气象.2006.27(2):94-97.
[2]张国林,粱群.苹果树冠结构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1301—11302.
[3]杨水岐.农业气象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10-70.
[4]夏斌.虎晓红,席磊.等.河南省小麦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分析与设计[J].安徽农qk科学,2008(26):11609—11610.
[5]阮煜琳,秦大河.中国每年气象灾害经济损失两千亿人民币[EB/OL].(200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