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看法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其核心是依法治国。
法治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自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首先,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思维能力,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意义和法治的重要性。
在大学阶段,学生们接受了广泛的教育,不仅涉及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
这种综合素养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背后所代表的理念和原则,以及法治对于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作用。
其次,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能力。
大学校园是一个汇聚了各类人才和思想的地方,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碰撞,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活跃的社会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们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倡导,将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社团组织、学生会等渠道,组织法律宣讲、法律援助等活动,引导和影响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
再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力军,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人民福祉的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具备较高学历和知识储备的大学生,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清晰的认识。
他们应该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参与到法治实践中。
这不仅是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他们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和实践。
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法律教育的力度,建设与时俱进的法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精神。
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大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法治实践中。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类法律援助和宣讲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大学生_法治_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法治。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既是法治的受益者,也是法治的践行者。
在此,我将以“法治与大学生成长”为题,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法治的思考。
一、法治的内涵与意义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法治的内涵。
法治,即法律之治,是指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社会各方面行为依法进行。
法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法律至上: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
2. 权力制约: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防止权力滥用。
3. 公正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4. 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以法律为基础,依法行政、依法司法。
法治的意义在于:1. 保障公民权利: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使每个人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生活。
2. 维护社会秩序: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3. 促进社会进步: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有利于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法治与大学生成长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更是我们成长的重要保障。
1. 法治素养的培养法治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它包括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能力和法律情感等方面。
以下是培养法治素养的几个途径:(1)加强法律教育:学校应开设相关法律课程,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参与法律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律志愿者等活动,提高法律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法治建设,关心国家大事,增强法律情感。
怎么依法治国
怎么依法治国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荣使命。
不要觉得离我们很远。
事实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幸福。
也就是说,我们在为中国梦做贡献,就是我们做什么,我们说什么,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尽力了,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法治社会秩序,自觉履行法律职责,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克服惯性阻力,提高法治思维,加大法治宣传力度。
所以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也就是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
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善于运用法律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我们需要强化使命感,投身社会实践,做新时代依法治国的自觉实践者和理论宣传员。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说到法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因为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和法律有关。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律社会,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才得以让我们安定。
比如说:与我们小学生有关的有《未成年保护法》;消费者有关的有《经济法》;与环境有关的有《环境法》;与结婚有关的有《婚姻法》;除此之外,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新形势下发展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的要义是,通过反腐治权、依法治官和监督制约公权力,通过尊重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实现人民民主。
因此,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体的政治地位和主权权利,必然是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人民民主对依法治国的新期待,不仅表现或者停留在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依法享有管理权、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监督权等政治民主和政治权利方面,更多的是表现在对社会民主与社会权利,如自我管理、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经济民主与经济权利,如参与经济决策和管理、获得财产或企业股份、参加工会、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带薪休假、适当生活水准权、安全生产等。
广大人民群众不仅需要抽象的民主政治权利、民主政治参与,更需要具体实在可参与、被尊重、平等公正的民主政治权利;不仅需要玻璃天花板上可望而不可及的民主政治权利,更需要兑现实在实惠实用的人身财产权利、经济社会权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反腐治权的治本之道。
权力腐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死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大障碍。
应当更加重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权力放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治权,切实从体制、机制和法治上遏制并解决权力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千变万化,腐败行为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公权力的腐败,因为权力不受制约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所以各法治国家要依法分权和治权。
公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公权力腐败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是权力寻租,是掌握和行使公权力的各类主体的腐败,而这些主体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所以各法治国家不仅要依法治权,而且要依法治官、从严治吏。
依法治国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关系
依法治国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关系一、依法治国与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关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大学生最终是要踏上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事实证明,法治意识强的毕业生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投身与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进步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法治意识差的毕业生走上违法道路的可能性大。
可见法治意识的高低不仅能决定个人的成败,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依法治国需要依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大学生是公民中先进的特殊群体,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实施依法治国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意义。
二、大学生提高法制意识的意义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我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更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我们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地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快速腾飞的同时,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为了把我国建成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三、大学生如何在生活实践中提高法制意识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提高我么的法律素质。
大学生依法治国主题演讲稿3篇
大学生依法治国主题演讲稿3篇篇一:大学生依法治国演讲稿管导,辅导员学长,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09051302班的王聪会。
很荣幸在此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法制伴我行".法律,形似离我们很远。
有时候呢,我也会觉得,法治是用来惩戒的,这与大学生的我太遥远!但每个人从出生到逝去,在这世上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法律。
小到《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保护条例》,大到《经济法》《刑法》、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
当你头脑发热,准备行动时,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当你受到不良行为侵犯时,能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然而在我们这个大学生群体中,很多同学是没有这个意识的。
而同样,在自己权利收到侵害的时候,很多人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从而放弃了行使的权利。
朋友圈刷屏的"少年不可期"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正能量,在侵权面前,息事宁人的态度是不明智的,是纵容他人的错误行为。
在自己权利面前,当一次熊孩子又何妨?大声说出你的不公与委屈,向侵权说"不"!你拿起法律武器的时刻,也就是一切"潜规则"不攻自破的时刻。
任何人,组织,群体,国家,没了约束会何去何从,实在是无法想象。
正如20XX年前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的那样"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韩非子也曾这样概括了法的重要性"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能征,刑过不避大夫,商法不遗匹夫。
"《礼记》中也这样谈到了法的含义"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很多人以为法是用来惩罚人的,法治是用以惩戒人的,故而谈法色变。
殊不知,法是用来保护人的,法治用以保障人的生命。
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的建设者,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储备知识,强身健体,更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懂法守法用法,才能在追梦的路上走的更远才能撑起祖国的大厦,使他更加繁荣富强。
试论大学生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试论大学生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
我们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应该做到:一是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学习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
要求大学生必须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学会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是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五是树立党的领导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学会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大学生依法治国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大学生依法治国心得体会范文三篇大学生依法治国心得体会范文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中共中央总书记、_、__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用了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在《韩非子有度》的这句至理名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明确了重大任务,全面地规划了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为法治领域的各项改革吹响了号角。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们不得不思考,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奋斗目标上,我们需要与什么结伴而行?答案是肯定的,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严格执法、改进法律实施、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强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让法治的阳光点亮中国梦,照亮中国人前进的脚步,给中国梦插上民主、开放的翅膀,这个梦想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幸福生活才有保证。
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从一些已经公布的重特大案件中,我们可以窥见,在一部分领导干部眼里,他们只有权力欲望,没有法律意识,甚至于认为法律是用来管他人的,自己可以游离于法律之外,以致做出贪赃枉法之事。
一些领导干部无视法律的威严,凌驾于法律之上,领导的看法、做法大于国家的立法,即为权大于法,使很多领导干部走上了贪财腐朽之路,步入了铁窗之门。
如何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懂法、遵法、守法呢?一要引导党员干部敬畏法律、尊重法律,自觉形成法治观念、牢固树立守法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党员干部要学习在先、领悟在前,先学一步,学深一筹。
要在学习中充分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要看到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
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 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均进行了专门论述,不论是全面 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 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 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 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 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 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
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 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 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 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 型。
姊妹篇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 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 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 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 篇。
全面依法治国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将上下而求索,依法治国关系 到我们每个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推动法治社会不断完善,共筑和谐 美好的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人义不 容辞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对“法”的认 知及探讨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 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 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 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关系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 设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依法治国思想汇报大学生
依法治国思想汇报大学生尊敬的领导:我是一名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在此向您汇报我的依法治国思考和行动。
一、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理念和方式,强调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公正、公平、合法的方式处理国家事务和社会问题。
我认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它要求我们尊重法律权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行为。
同时,依法治国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个人在依法治国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树立法治观念。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法治精神的责任。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和应用,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和制度。
同时,我也积极向身边的人传播法治观念,倡导大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入了解了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增强了自身的法治素养。
同时,我也积极向社会各界传递法治信息,为推进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依法治国。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文化知识储备的优势。
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支持。
例如,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援助工作,帮助那些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群;也可以在学术研究中关注法治领域的前沿问题,为推动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对未来依法治国的展望与期待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为推进依法治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全社会能够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依法治国的工作。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依法治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总之,依法治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践行法治理念为推进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文档格式如下:标题:依法治国思想汇报正文:一、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二、个人在依法治国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三、对未来依法治国的展望与期待落款:XXX年XX月XX日。
依法治国与当代大学生
依法治国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法律以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法律是最高的社会准则。
1997年党的十五大郑重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作为社会细胞的每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成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
依法治国与公民的社会生活紧紧相依。
有了法律的护航,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求司法机关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能够为每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感,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稳定。
执法人员守法,才能在法律的框架下严格执法,为社会带来公平正义;其他民众守法,才能保护法律的尊严,保持法律威慑,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才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最有效地作用。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必将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
依法治国需要依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大学生是公民中先进的特殊群体,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实施依法治国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意义。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具体的法律知识,更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治精神。
由于一些社会上的错误观点的影响,一些人搞不清楚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因此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是也有必要的,这也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守法、护法的法治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到公正法治
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到公正法治法治内蕴着人性追求,具有内在的人性价值。
应当以人性论的分析方法分析法治,这对于法治理论研究和法治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到公正法治,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大学生公正法治篇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都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
一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
近年来,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过去五年间,仅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会提交39件法律议案,制定、修订了137件行政法规。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改革和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立法工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
要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产品质量和安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立法;特别要注意加强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
加强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质量。
要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
在法律法规起草、修改过程中,要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原则上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行为和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都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大学生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大学生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荐文章当代大学生如何依法治国热度:大学生如何参与依法治国热度:大学生如何做好防骗热度:关于电话防骗小常识热度:面对电信诈骗要如何防骗呢热度:大学生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下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又是促进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他们法治观念的强弱必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一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
“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
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惩治执法腐败现象,才能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牢牢树立起法治权威。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障。
“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无论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还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更好服务于民,或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都是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当代大学生如何依法治国
当代大学生如何依法治国法治始终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的工具。
法治以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性为根据。
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人性状况决定着不同的法治,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的法治反映着不同人性的需求。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依法治国,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大学生依法治国篇一依法治国从我做起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从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中国法制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较淡薄,官员权力滥用、国人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在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法治化反腐新路径指明方向。
以“打虎拍蝇”为主题的反腐风暴高压推进,其中一些委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撤销职务。
据统计,在以后的21个月里,光省部级干部,就有近50人落马,每两个月,落马5人。
在某些省份,有近一半被查。
在依法反腐上取得进步。
中共从严治党的举措深获民众支持与赞许。
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依法治国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江泽民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胡锦涛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们应该紧紧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大学生依法治国演讲稿6篇
大学生依法治国演讲稿6篇大学生依法治国演讲稿 (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
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律。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得到普遍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得到增强,我国在依法治国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希望。
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就是国家的保卫者、建设者,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
青少年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普法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邓小平同志说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自觉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逐步培养法律素质,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自觉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我们要热心宣传法律法规,以正确的法制观念去影响身边的人,带动周围的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学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为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依法治校共建平安校园》。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上至国家集体,下至黎民百姓,谁都不能置身于法律之外,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切行为必须在法律的范围里进行,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
关于形势与政策2023论文2000字大学生【十六篇】
【篇1】形势与政策2023论文2000字大学生《论依法治国》摘要: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
只有在政府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情况下,才意味着法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宪法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复杂些说“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些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①从结构要素来看,依法治国是合三为一,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它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主导,发扬人民民主是实质,严格依法办事是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标志,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二是司法机关依法约束行政行为。
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
只有在政府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情况下,才意味着法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
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国家事务,治理国家。
行政机关对公民、社会起着榜样作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大部分由行政机关执行。
因此,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将从总体上决定我国能否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行政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国泰民安,促进国富民强。
董必武早在50年代就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即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
”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能否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能否坚持依法治国,实行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干部。
尤其是高级干部,他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实行依法行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法治国与当代大学生
依法治国与当代大学生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把青年大学生的时代责任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的伟大实践。
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与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其他方面相互联系,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的培养、精神世界具有积极的影响。
依法治国所体现的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形成公平正义的观念;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利于使大学生在正确行使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做权利与义务的主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平等的观念。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改造内心世界,也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塑造新的行为模式。
首先,大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依法办事的意识,依法办事的意识越强烈越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其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具有很强的行为指导功能,有助于大学生依法参与公共生活,实施法律行为。
依法治国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实施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维护了大学生自身的权利。
大学生在享受依法治国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为依法治国、为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发扬当代大学生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法治注入新的活力。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的“法治”思想,不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篇一一、概述在展开论述前,我们首先肯定要理解什么是“依法治国”,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哪?(一)“依法治国”的概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治国方略和价值选择。
“依法治国”包括两个含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即国家要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决定性条件是能否建立良好的有权威的法律和制度,而不应寄希望于圣主贤君;第二,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的行动准则,即国家不能依照少数领导者的个人智慧、看法和注意力来治理,而应依照符合事物规律、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理想、人民利益的法律来治理。
[1]所以,所谓依法治国,其实就是依靠《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二)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就是对他们进行法律制度、法律思维,法律修养和纪律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2]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因为依法治国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与青年大学生交流时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3]因此,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的建设者、接班者,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学习依法治国思想汇报
学习依法治国思想汇报学习依法治国思想汇报近年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及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密不可分,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都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依法治国的思想,对于我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依法治国,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事务,使国家及其公民都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使法律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它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公正、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追求的就是一个公正、合理、有序的社会生活,而法律正是人民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巨大的改革开放成果与红利,反映了依法治国的实践成果,法律所能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正越来越多地得到良好的解决,从而使外界对我国依法治国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学习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本源和根本保障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权威、指导和基础,是我国最高的法律,也是立法活动和法律实践的重要基础。
我国现行宪法是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原则、内容、规定等都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成为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的最核心和基础的法规。
在学习宪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了解为什么要制定宪法,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构成要素、宪法的权威性和适用性等内容,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宪法的重要作用。
三、整合法制资源,构建依法治国体系依法治国需要广泛参与,是一个群众性的活动。
构建依法治国体系,是党中央和政府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投入。
依法治国体系是指通过各种渠道整合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法制资源,吸收和培养法治干部和法学专业人才,推进法律体系完善,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实现全社会参与依法治国。
针对依法治国建设的任务模式,我们可以识别如下几个方面: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完善法律体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意义。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看法和建议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看法和建议的调查报告:玉璇学号:007:苗苗学号:023:琳学号:003年级:2013专业:新闻传播学院4班广播电视学专业依法治国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家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久安的重要保障。
它形成的背景和必然性要从多方面考虑。
首先,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纲领,就是坚决厉行法治,彻底摒弃人治,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问题,以开辟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通道。
其次,法治同市场经济具有在的亲缘关系。
依法治国,包括依法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人权,就是对市场经济需求法治的必然回应。
离开了法治,不实现依法治国,市场经济是无法顺利生长、发育并走向成熟的。
同时,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方向,是人的尊严和人格无条件地被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力追求幸福生活和个性解放,人权得到全面确认和充分保障。
而要达成这些目标,必需依靠法治,在法治的框架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个人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等。
所以,实行法治或依法治国,就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尺。
还有,国家的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有序,都有赖于法治保障。
法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秩序,法治的轨道就是有序化的政治、社会机制,所以,法治也是释放社会风险,防止和克服社会危机的安全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看法姓名:廖武鑫 14体教一班学号:201413003516
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从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中国法制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较淡薄,官员权力滥用、国人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法治化反腐新路径指明方向。
以“打虎拍蝇”为主题的反腐风暴高压推进,其中一些委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撤销职务。
据统计,在十八大以后的21个月里,光省部级干部,就有近50人落马,每两个月,落马5人。
在某些省份,省委常委有近一半被查。
在依法反腐上取得进步。
中共从严治党的举措深获民众支持与赞许。
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依法治国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江泽民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胡锦涛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们应该紧紧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学习法律知识。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
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这两部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都很重要。
只有既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律思维,并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
掌握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
法律方法构成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
我们要培养法
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
应当指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
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
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
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将越来越广泛,人们面临的法律事务必然会越来越多。
这既对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供了良好条件。
最后,大学生应该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
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
例如,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大学生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大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
特别是要宣传法治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
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要在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树立法治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根本上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打心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