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 海 工 学 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
2019-2020年江苏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doc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江苏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目录一、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1)(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1)(二)“十二五”发展阶段 (8)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发展目标 (11)三、基础设施 (13)(一)加快推进干线航道建设 (13)(二)加快推进沿江沿海港口建设 (14)(三)铁路建设快速推进 (15)(四)优化提升公路网络 (16)(五)着力推进机场建设 (18)(六)不断提升养护现代化水平 (18)四、运输服务 (19)(一)大力推动港口物流发展 (19)(二)完善交通物流体系 (21)(三)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 (22)(四)努力提高城市客运服务水平 (23)(五)提高国际运输能力 (24)(六)不断推动运输装备的现代化 (25)五、安全和应急保障 (25)(一)提高交通设施安全性 (26)(二)加强运输市场安全管理 (26)(三)强化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27)(四)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 (27)(五)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27)六、科技与人才 (29)(一)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应用 (29)(二)显著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30)(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1)(四)加强国际合作 (32)七、行业管理 (32)(一)完善规划体系,提升决策水平 (32)(二)加强工程建设监管 (33)(三)加强运输市场监管 (34)(四)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水平 (35)(五)加强廉政建设 (36)八、保障措施 (36)(一)加强资金和用地保障 (36)(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38)(三)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39)(四)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评估考核体系的建立 (40)(五)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41)附表一“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表 (41)附表二江苏省综合运输通道主要项目规划表 (44)。
加快淮河进一步治理步伐 努力推进“十二五”治淮事业大发展——在淮委2011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势, 安排部署 “ 十二五” 2 1 年治淮 近期工程 、临淮岗洪水控制 工程等 4 过 中咨公 司评估 ,前坪水库项 目建议书 和 0 1
工作 , 往开来 , 时俱进 , 快淮河 项工 程荣获 中国建筑 工程鲁班 奖 、 继 与 加 土 经过水规 总院审查 ,淮河重要 支流蓄滞 进一步治理 ,为流域经济社会更好更 木工程詹 天佑奖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 洪区建设可研基 本完成 ,淮河人 海水道
快发展提供坚实 的水利支撑 。
一
工程还 荣膺新 中 国成 立 6 0周年百 项 二期工程完成 规模方案论证 。目前 , 已完
经典 暨精品工程。 成可研 的项 目投 资约 4 0亿元 ,已经 国 3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不断推进 。十 家发展改革 委立项批复 的项 目投 资约 7 “ 8
一
村工作会议 、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 和 工程质量最好 的时期 ,也是获得重大 浮 山段可研 通过水利部审查 ,安徽省西
有近 2 0项工程获得 淝河等沿淮 洼地应急治理 可研 已报 国家 全 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 面总结“ 全 十 奖项最多 的时期 。
一
五” 治淮工作 , 深入分析 当前治淮形 部 、 省级 以上 表彰 , 中淮河人海水道 发展改革委 ,出山店水库项 目建议 书通 其
( ) 一 步 治理 淮 河迈 出坚 实 二 进 国务 院先后批 复淮 河流 域防 洪规划 、 水
扎实工作 , 锐意进取 , 建设 、 、 步伐 治淮 管理
资源综合规划 ; 水利 部批复淮河 流域重
按照 温家宝 总理 2 0 0 7年视察 淮 点 平原洼地除涝规划 , 联合 江苏省 、 安徽
( ) 汛抗 旱 减 灾取 得 显 著 成 效 三 防
安徽建筑大学“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自评报告
专业资料安徽建筑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自评报告根据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现就我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总体实施情况我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学校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办学层次、彰显办学特色为重点,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的稳步实施,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良好,为顺利完成五年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1.办学规模目标。
我校“十二五”规划本科生规模20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达到1200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0000人左右。
截止到2012年底学校本科生规模为15000人;在校研究生人数为620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已达10000人。
2.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十二五”规划省级以上重点学科达到8~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8~10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达到3~5类;新增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相关本科专业5个,本科专业达到54个。
2012年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环境工程等4个学科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已经达到8个。
目前学校共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本科专业达到51个。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十二五”规划专任教师达到12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300人,新增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20人,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10个。
截至2013年7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84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358人,其中教授87人,副教授271人。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30•【字号】镇政发[2011]13号•【施行日期】2011.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镇政发〔2011〕1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附件: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序言第一篇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第一章“十一五”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第二章“十二五”处于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第三章率先迈入基本现代化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目标第二篇创新引领新发展第四章建设创新型城市第一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二节提升城市服务创新能力第三节提升人才支撑创新能力第五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节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第四节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五节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第六章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一节提升“引进来”水平第二节增强“走出去”能力第三节实现开发区发展新跨越第七章增强体制机制活力第一节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二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第三节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四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三篇打造山水花园新城市第八章加快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第一节构建开放式空间发展格局第二节彰显“山水花园”城市形象第三节加快城市内涵品质提升第四节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经济第九章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一节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第二节加快辖市中心城市发展第三节推进“三新”示范建设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十章建设绿色生态镇江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第二节强化环境保护第三节推进绿色发展第十一章构筑现代化区域大交通第一节完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第二节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第三节提升港口发展水平第四节进一步发挥内河航道作用第四篇建设幸福和谐新镇江第十二章提升民生幸福第一节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第二节促进充分就业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建设健康城市第五节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第六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第十三章完善社会管理第一节建设智慧镇江第二节保障公共安全第三节加强人口管理第四节建设精神文明第五篇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第十四章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第一节构筑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第二节落实差别化发展政策和管理第十五章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第一节明确四类功能区域第二节提升沿江发展水平第三节做强东部产业经济板块第四节强化西部资源整合第五节拓展南部发展空间第十六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第六篇奋力实现现代化新蓝图第十七章加强政策调节第十八章实施重大工程第十九章强化规划实施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镇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创新图强、跨越发展,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率先迈入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淮北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
前言(一)宏观背景为淮北市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淮北提出建设新要求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生态文明),2006年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加快进入长三角的发展需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安徽省政府加大振兴皖北力度,给淮北市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能否在近五年抓住机遇,为实现淮北市的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面提升淮北市的战略地位,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关键。
(二)上版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年限已到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主动开放的新一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滚动编制的动态规划,其规划年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一致,是五年规划在空间和用地上的统筹和综合部署。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五年规划共同组成城市近期综合规划体系,两者不可或缺,必须相互衔接、协调和补充。
科学编制并积极实施五年规划,对于统一思想,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淮北市与全省、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建设规划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技术手段和保障,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业和住房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等相互衔接,作好项目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要特别做好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开发项目的空间统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提出新要求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
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准。
可以看出,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需重新编制新一轮的近期建设规划,继续更好的落实和深化上位总规的意图。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十二五”回顾和“十三五”展望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十二五”回顾和“十三五”展望作者:王树年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5年第6期本次论坛是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正式确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对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必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军梦的必然要求。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总书记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本次论坛是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正式确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对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必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一、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期间,军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探索创新,着力深化改革,强化沟通协作,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军队保障社会化、人才培养和战略性新兴领域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 一) 重点领域军民融合持续推进。
在基础设施方面,东南沿海及重点方向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的铁路建设任务。
2014 年,有5 个重点方向的12 条铁路建设和改造贯彻了国防要求;民用航空机场军民兼容性进一步提高,军队对外开放无锡硕放、义乌、淮安涟水等机场,迁建军民合用机场1 个,5 个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步入“十二五”
解读要点 :
人民币利率决定将逐步市场化 人大财经 学 院副 院长赵锡 军表示 ,利 率市场化 、
出将 扩 内 需 放 在 首 要 位 置 ,对 于 实 现 由 “国 富 ” 向 存 款 保 险 制 度 、人 民 币资 本 项 目可 兑 换 这 些 内容 ,在 “ 民富 ” 的转 化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年 第 三 ,提 出 加 快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社 会 ,将 促 进 我 十二 五规划 里面 正式 提 出,意 味着在 未来 5 里 ,这 些 工 作 是 必 须 做 并 取 得 实 质 性 进 展 。 比 如 存 款 保 险 国经济增长方式 的转型 。 年 第 四 ,提 出稳妥 推 进 城 镇化 建 设 和 收入 分 配 改 制度 ,估计 在未 来5 内会 正 式实施 。利 率市场 化方 革 。收入 分配改革将 直接 决定未来我 国最终消 费率 的 面 , 也 会 尽 早 推 进 。 赵 锡军表 示 , 目前 ,我 国政 策性银行 的利 率和商 回升速度 。 年 另有 业 内人 士 指 出 , 十 二 五 规 划 中 明 确 提 出 , 要 业 银 行 的 存 款 利 率 , 并 未 市 场 化 。 未 来 5 ,估 计 在 这 些 方 面会 不 断 加 快 步 伐 。 努 力 提 高 居 民 收 入 在 国 民收 入 分 配 中 的 比 重 ,健 全 国 中 山大 学金 融 系 主任 陆军 表 示 , 由于 国家提 出 有 资本经营 预算和 收益分享制度 ,可 能意味着在 国有 00 年会 在 企 业 利 润 分 配 方 面 会 有 实 质 性 改 革 。此 前 ,我 国 居 民 2 2 年上 海要 成为 国际金 融 中心 ,估 计未来 5 收入在 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 比重 不断下滑 ,而 国家 收入 推 进 人 民 币可 自 由兑 换 方 面 有 较 大 进 展 。 对 于 存 款 保 险 制 度 , 陆 军 表 示 , 十 二 五 规 划 简 洁 和 国 有 企 业 利 润 占 比则 大 幅 上 涨 。 提出 “ 建立存 款保 险制度 ”,估计 会在 未来 5 内建 年 数据 显示,近些年居 民的消费率 ( 费/ 消 可支 配收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0.12.17•【字号】合教〔2020〕147号•【施行日期】2020.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管高中学校: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工作,实现示范引领、区域联动、项目推进、品质提升,高水准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现将《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规划内容与要求做好三年规划和工作推进计划,为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与成果。
合肥市教育局2020年12月17日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前言合肥市居安徽中部、江淮之间,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处长江三角洲西翼,属于“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
近年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409.4亿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全市下辖四大主城区及四县一市,常住总人口818.9万人;全市普通高中学校100余所,其中公办学校63所、民办学校40所;市区学校40所,县(市)区学校63所;在校生15.5万人,教职工1.9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万人。
2020年9月,安徽省所有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合肥市作为首批入选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将全面把握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总体要求,把课程改革新精神、新任务、新要求落实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全过程。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战略定位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产业发展与布局第一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第五节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第四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第一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第二节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第三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第四节建设水利保障体系第五节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第六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第五章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第一节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第二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三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第六章合肥经济圈建设与发展第一节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节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第三节推进区域要素市场发展第四节开展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第七章自主创新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第一节培育创新主体第二节构建创新平台和载体第三节优化创新环境第八章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第一节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第四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九章社会建设与民计民生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二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第三节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五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第十章文化建设与城市文明第一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第二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第三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第四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十一章保障措施第一节积极扩大内需第二节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第三节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第四节强化人才资源保障第五节加强规划管理“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我市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琼发〔2010〕14号)编制,主要阐明省委、省政府未来五年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宏伟蓝图。
第一章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一节“十一五”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最好的五年。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海南综合经济实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科学发展跨上新的台阶。
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0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364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是2005年1.87倍和1.77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亿元,是2005年的4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是2005年投资379亿元的3.5倍。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比2005年的8124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5元,比2005年的3004元增长76%。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三次产业比重为26.3:27.6:46.1。
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瓜菜、水果、畜牧业、渔业等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出岛、进宾馆进超市,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圳十二五规划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9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 (1)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 (1)第二节“十二五”发展环境 (3)第三节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5)第二章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7)第四节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7)第五节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8)第六节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9)第三章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0)第七节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10)第八节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1)第九节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13)第十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4)第十一节优化产业组织形态 (16)第四章加快建设智慧深圳 (16)第十二节建设国际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 (17)第十三节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 (17)第十四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18)第十五节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19)第五章保障和改善民生 (19)第十六节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 (19)第十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0)第十八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21)第十九节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2)第二十节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23)第六章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24)第二十一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25)第二十二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26)第二十三节打造平安深圳 (27)第二十四节加强人口调控管理 (28)第七章加快特区一体化发展 (28)第二十五节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 (29)第二十六节加快新型功能区开发 (29)第二十七节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0)第二十八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31)第八章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32)第二十九节促进深港融合发展 (32)第三十节构建多层次区域合作体系 (33)第三十一节提高对外开放发展水平 (34)第九章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35)第三十二节着力推进低碳发展 (35)第三十三节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 (37)第三十四节推进国家生态市建设 (38)第十章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38)第三十五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39)第三十六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9)第三十七节深化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 (41)第十一章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42)第三十八节强化规划导向作用 (42)第三十九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43)前言深圳经济特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详细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
详细版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篇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第二章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第三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二篇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第四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第五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第六章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七章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八章制造业第九章建筑业第十章现代农业第十一章服务业第十二章旅游业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第十三章城镇化建设第十四章新农村建设第十五章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六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十七章县域经济第十八章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第十九章开发区第二十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第六篇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运输第二十二章水利基础设施第二十三章信息基础设施第二十四章能源产业第七篇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第二十五章自主创新第二十六章教育第二十七章人才第八篇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二十八章创业就业第二十九章收入分配第三十章社会保障第三十一章医疗卫生第三十二章住房保障第九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三十三章资源节约利用第三十四章循环经济第三十六章环境保护第三十七章应对气候变化第十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三十八章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三十九章文化事业第四十章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第四十一章体制机制创新第四十二章对内对外开放第四十三章发展民营经济第四十四章培育市场主体第十二篇建设和谐湖北第四十五章民主法制与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十六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四十七章体育事业第四十八章社会管理第四十九章国防动员与双拥工作第十三篇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第五十章保持投资增长力度第五十一章扩大消费需求第五十二章强化政策支撑第五十三章破解生产要素制约第五十四章优化发展环境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
“十二五”规划纲要
提供 同样水 平的公共服 务。 ”
跏 ,台 片 。
口
政 闻 时 要
温 室气 体 排放 的强度 , 以及 主 要污 染物
总 最 的 排 放 ,要 继 续 加 大 节 能 减 排 _ 作 T =
力度 。
老金还要逐 步增长 。 另外 , 还安推进机 关 、
事 业单 位 的养 老保 险 改革 ,实现 城 镇基 础 养 老 金 全 国统 筹 。 他 介 绍 , “十 二 五 ” 规 划 纲 要 还 提 出 要 让 全 民享 有 基 本 的 医 疗 保 障 , 城
经 济 增 长 同 步 。 目 前 , “ 卜 五 ” 地 方 …二 规 划 中 ,提 出 居 民 收 入 增 长 超 过 经 济 增 长 的 有 5个 省 , 提 出 “ 全 同 步 ” 的 有 完
后 3年还有 10 6 0万套 ,使保 障性住 覆盖率达 到 2 % 0 。对 于城镇低收 入住 难家庭要 提供廉租 房,实行廉租 房制廖 对城 镇 中等 偏 下 收入 住 房 困难 家庭 ,
国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主 任 张 平 、 副 主 任朱 之 鑫、 副主 任徐 宪 平就 “ 五 ” 十 规划纲要答记 者问 。
科 学 发 展 贯 穿 规 划 纲 要
校 毕 业生 、农 村 转移 劳 动力 和城 镇 园 人 员 的就 业 问题 。提 出 5年 年均 要 亲
出 建 立 健 全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 明 确 了 “ 二 五 ” 期 间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的 范 十
围和重 点 ,涉 及公 共 教育 、就 业 服务 、
社 会 保 障 、 医 疗 卫 生 、 人 口计 生 、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 住 房 保 障 、 环 境 保 护 9 个 方 面 。 “ 论 东 部 ,还 是 西 部 , 不 管 无 是 城 镇 居 民 , 还 是 农 村 J , 政 府 都 要 舌民
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奖励等一系列重要 实现互利共赢 , 提供了新机遇。 面对机遇 ̄# ul s 战, 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主动适应 改善, 事业经费实现 了 大幅增长, 中国科技馆 形势和环境变化 , 把握发展规律、 创新工作思 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 心无旁鹜、 埋 新馆等一大批科普场 馆相继 建成开放, 圆满 路, 开拓创新、 狠抓落实, 更加奋发有为 完成 中国科协 “ 七大” 确定的各项任务。 科协 头苦干、 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得到了广大 地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进一步改善, 科技工作
者 的 合 法 权 益 得 到有 效 维 护 , 技 工作者 之 科 家的社 会形 象更加 鲜 明。
— —
总体部署, 坚持 “ 三服务一加 强” 工作定位 ,
坚 持 “ 联 合 协作 ” 大 大 的工作 方 式 , 续 解 继
科技开放与交流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
工作计 划的 依据 。
更 迫 切 的要 求 。 国科 技 工 作者 队伍 不 断发 我 展壮 大 , 技人 员的时代特 征 越 来越 明显 , 科 对
一
序言
科协组织在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 社会进步, 人民群众对科学生产、 文明生活和
随 “ 十一五” 时期是科协事业快速发展的五 务方 面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着 经 济发 展 和
≥
≥ 爹≥≥ I ≥
≥ ≥
中国科协事业发展 “ 十二五 "规 划 (0 - 0 ) 2 2 1 1 1 5
(0 1 月3 日中国科协第八次 全国代 表大会 通过 ) 2 1年5 O
“十二五”期间学院事业发展的形势分析
二、“十二五”期间学院事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战略机遇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地考察,实事求是地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
1、“十二五”期间是我院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教育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建设教育强省的区域目标为我院发展提供了有利前提。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新增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大力推进民办教育,将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良好的政策机遇必将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也为我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良机和充分的政策保障。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我院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岸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我省确立的“两个率先”的发展战略和南京都市圈的加快建设,必将带动整个江苏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院地处南京市“重点发展区域”的栖霞,作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而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必然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我院必须充分利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我院事业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主动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谋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3)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和选择为我院改革发展和办学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加,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和选择将更加强烈和多样化。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建城-2012-82号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五月前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为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确保供水水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保障城镇供水水质、扩大公共供水范围、降低供水管网漏损为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各地加快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十二五”期间《规划》范围为全国设市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包括全国重点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重点发展的非县城建制镇),到2020年规划范围扩展到全国设市城市、县城和其他建制镇。
目录一、现状与问题.......................................... - 1 -(一)城镇供水现状 ............................................................................. - 1 -(二)“十一五”进展情况 ................................................................. - 2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 - 3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 4 -(一)指导思想 ..................................................................................... - 4 -(二)规划原则 ..................................................................................... - 5 -三、规划目标与任务...................................... - 6 -(一)规划目标 ..................................................................................... - 6 -(二)总体规划任务 ............................................................................. - 6 -(三)“十二五”重点任务 ................................................................. - 7 -四、“十二五”规划投资估算............................. - 10 -五、保障措施........................................... - 11 -(一)明确责任主体 ........................................................................... - 11 -(二)保障资金投入 ........................................................................... - 11 -(三)科学实施规划 ........................................................................... - 12 -(四)强化监督管理 ........................................................................... - 12 -(五)加强科技支撑 ........................................................................... - 12 -一、现状与问题(一)城镇供水现状城镇供水发展迅速。
2023年邵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2023年邵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戍B.戌C.戊【答案】:C2.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等特点,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
这就需要政府:()。
A.坚持以人为本,宽容“山寨现象”的存在B.依法行政,在法律范围内规范各种“山寨行为”C.树立政府权威,严厉打击“山寨行为”D.加快立法,制止“山寨现象”的继续蔓延【答案】:B3.公文文种繁多,性质各异,但彼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下列最能体现文种与文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的是()。
A.通知与公报B.公报与公告C.请示与批复D.命令与决定【答案】:C4.小光家中的几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1/ 10试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
他对故障做了下列四种判断。
其中正确的是:()。
A.灯泡全部都烧坏B.进户火线断路C.室内线路某处短路D.进户零线断路【答案】:D5.()的理念是在先秦时期就提出了,还有“和而不同”,“和合中庸”,“政通人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同样的理念,如今,它仍然是我们建设美好社会的要求。
A.重伦理B.重和谐C.重爱国D.重民本【答案】:B6.中国古人常用“父母在,不远游”来强调子女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半句:“游必有方”。
整句话出自()A.《千字文》B.《弟子规》C.《孝经》D.《论语》【答案】:D7.XX局拟就新组建某部门问题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应选用()。
A.情况报告B.请示函C.请示D.意见【答案】:D2/ 10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A.350首B.500首C.305首D.300首【答案】:C9.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李白B.白居易【答案】:B10.劳动力属于()。
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二O一一年一月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写组人员名单领导小组:组长:裴真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党组书记副组长:戴启远淮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成员:鲁静中咨海外公司总经理张汉东淮南市政府副秘书长花学筑淮南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课题组成员:陈文晖中咨海外公司博士/副总经理张向明淮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高拥政中咨海外公司研究员/主管李德亮中咨海外公司副研究员刘传岩中咨海外公司副研究员王婧倩中咨海外公司工程师王玲玲中咨海外公司工程师林成杰中咨海外公司工程师熊兴中咨海外公司工程师丛政中咨海外公司工程师潘思塑中咨海外公司工程师刘伟淮南市发展改革委综合科科长贺晴雨淮南市发展改革委综合科副科长课题专家组:肖金成博导/副所长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孙耀唯教授/副司长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石耀东博士/副部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文龙教授/系主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商贸系余民勤博士/副司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策法规司龚益研究员/室主任中国社科院数技经所蒋兆理博士/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气候司薛誉华教授苏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欧阳进博士/处长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费鹏副主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张峰处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李奋明教授级高工石油和化工规划研究院郑志坚教授级高工燕山大学规划院叶祖光博士/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王怀宝教授级高工/原会长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刘振邦博导/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谭显春博士/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秀茹高工/司长原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司长朱良栋教授级高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刘晓彤高级工程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刘宇辉博士/副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继焦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人类学研究所李华副研究员/主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陈学森高级工程师/副主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陈代钧教授级高工/总经理原煤炭部新能源公司孙振苓教授级高工/副总工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姚晓艳副教授西北大学冯彦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周新军研究员铁道科学研究院朱俊峰研究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张军胜总工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武永峰副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魏蔚研究员/室主任中国社科院世经政研究所张其伟高工/副主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张凌霄教授级高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郑能瑞教授级高工中国有色冶金设计院徐爱东教授级高工安泰科信息公司马士勋教授级高工兰州石化公司叶运良教授级高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彭凯华评审主管中国民生银行能源金融事业部汪志鸿博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戴军虎博士/研究员中科院地理所江源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刘东超博士/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张洁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周建华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杨跃军研究员中国林业规划院周睿规划师安徽城市规划设计院杨永峰博士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所周兴峰博士北京工商大学付敏敏硕士苏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王卓鹏硕士苏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目录中共淮南市委关于制定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关于制定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28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4 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44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58第三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两型城市 63第四章实施“四煤”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68第五章主推城市化,提升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89第六章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典型94第七章深入推进合淮同城化,继续深化对外开放101第八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承载能力 106第九章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推动淮南创新发展111第十章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推动淮南绿色发展 116第十一章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幸福淮南125第十二章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支撑142第十三章建立实施保障机制,保障规划有效执行147 附:淮南市“十二五”期间谋划推进项目库 150中共淮南市委关于制定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1月27日中国共产党淮南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城市”,加速崛起进程,实现富民强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讨论稿)2010年11月目录第一部分“十一五”回顾 (2)一、“十一五”建设成就 (2)二、“十一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第二部分学校“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8)一、“十二五”发展的机遇 (8)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0)第三部分学校“十二五”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1)一、学校发展指导思想 (11)二、学校“十二五”发展定位 (11)三、学校“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 (12)第四部分发展战略与主要工作 (21)一、学校“十二五”发展基本战略 (21)二、“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23)第五部分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条件 (33)第六部分学校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 (38)附件1:淮海工学院“十一五”发展成就一览表附件2:淮海工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项目一览表“十二五”期间,是我校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多科性大学的关键时期,是我校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为了进一步明晰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及水平,根据国务院《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经济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精神以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
第一部分“十一五”回顾一、“十一五”建设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积极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1、教育规模稳步增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根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完善了我校“综合框架、工科骨干、海洋特色”的教育框架。
目前,我校的本科专业总数已从“十五”末的34个发展到55个,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学生数由2005年末的15762人增长到2010年的18731人,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校人数36人。
通过“以评促建”,全面加强了本科教学工作。
“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牢固,素质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入,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卓有成效。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民办教育、继续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稳步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教学投入显著增加,教学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新增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新增省级以上精品课程5门;新增省级以上精品教材6部,6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4部教材获得省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6项;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31项,78个项目被列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在校大学生570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2、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人才高地初步凸显学校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建设了一支结构明显优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
“十一五”期间,学校投入0.6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比“十五”期间多出0.5亿元。
专任教师数量从2005年的732人增加到目前的86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从2005年的40 人增加到目前的160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51.9%增长到74.5 %;教授从59人增加到114人,副教授从164人增加到27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31.00 %增长到45.2 %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由2005年12人增至17人;“333工程”培养人选由2005年10人现增至15人;省级“六大人才高峰”由2005年2人现增至10人;入选“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由2005年3人现增至9人。
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3、学科建设获得突破,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积极培育学科特色。
学校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评审,正式成为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6年以来,学校新增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有6门学科进入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之列。
“十一五”期间,全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2个,其中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2个,国家级基金项目19个,国家级一般项目4个,5万元以上横向课题12项;五年内总到帐科研经费3540万元;全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163篇,被SCI、EI、ISTP、CSSCI 收录796篇; 出版专著36部;申请专利27项;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为40%;9项成果分获教育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
学校十分重视研究平台的建设,为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校与国家科研院所、省市政府主管部门、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海洋种质资源中心、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4、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学术声誉明显提高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四海战略,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积极探索建设服务型大学,在服务社会,为苏北特别是连云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期间,学校积极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组织科技团队进乡镇,先后派出了数百位教授和博士到对接乡镇的农村进行驻点指导,担任“科技村长”和“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建立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专业村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参加开展“科技专家团队进企业”活动,选派教授、博士深入企业,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排忧解难。
同时学校采用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企业家来校与教授专家见面交流,进行项目推介,极大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出国留学的学生54名,在校留学生人数达45名。
公派出国进修交流教师114名;参加国际会议20多人次,我校专家首次主持国际会议,其中2 人次做大会主题发言。
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及学术报告200多场次;许多教师担任了省部级以上各种学术学会、协会的理事及重要学术刊物的编委。
5、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重视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年度总收入由2005年的1.6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1 亿元;争取到省部共建资金3750万元;负债率从“十五”期间的22.21%下降到18.05%。
学校投入基本建设资金3.55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建成了第三教学区、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等一批教学生活设施;投入1500万元建成两个停车场、球场及学校道路绿化等工作。
完善了千兆主干校园网;馆藏图书资料由2005年的55万册(印刷型)增加到2009年的128.79万册,在馆藏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一个新的飞跃。
“十一五”期间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各类设备投资达6700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2005年末的8800万,达到现在的1.55亿元;新增设备值0.62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教学科研设备达140台件。
“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多方努力,建成了5万平米教师住宅小区—毓秀花园,大大改善了教师居住条件。
6、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二级学院,探索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初步搭建了多科性大学的发展框架,为进一步加强两级管理打下了基础。
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量化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
在人事管理方面,首次开展了全校岗位设臵和聘任工作,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激励机制不断强化,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
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新型后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学校提供了较有力的后勤保障。
7、党建工作成绩显著,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学校大力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委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工作,推进了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淮工精神,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学校涌现出一批“感动淮工”、“感动港城”的先进典型、全市十佳科技带头人;校团委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获得“优秀”,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学校党建工作分别在全国和全省党建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并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人民网评为第一批全国“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
二、“十一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在“十一五”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发展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
与省内同层次高校相比,发展速度缺少比较优势。
3、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还比较缺乏。
4、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尚待进一步增强。
第二部分学校“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一、“十二五”发展的机遇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1)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学校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近十年来,在世界经济的格局上,我国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倚重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江苏提出了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加快推进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省”、“人才强省”等目标,这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我省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教育和科技发展有着迫切要求,我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然要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将使学校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2)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长期以来,江苏沿海地区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洼地”,经济上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去年以来,国家实施了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江苏沿海地区进入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刻,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实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比省内其他任何地区都更需要高层次人力资源支撑,更需要科技、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和快速发展,我校若能把握这个机遇,就可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赢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