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合集下载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

该规划于2011年由中国政府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其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其中,着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加强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它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措施,意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纲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纲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状况1.注重执行力建设,卫生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农村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状况进一步改善;4.重大疾病预防和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继续得到改善;5.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医疗卫生资源调整进一步加强;6.中医药发展扶持力度加大,卫生法制工作不断加强;7.其他发面工作。

二、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2.总体目标;3.基本原则;4.主要指标;三、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1.推进集成医疗保障制定建设;2.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6.其他主要工作;四、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五、保障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对规划的组织领导;2.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经费保障机制;3.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为卫生全行业管理;4.加强行风建设,注重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最新-卫生局关于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 精品

最新-卫生局关于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 精品

卫生局关于“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
重点内容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工作也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将卫生规划编制好,将重点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结合我县卫生工作发展状况的发展目标,确定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基本情况
按照“十一五”期间预期目标,全县卫生系统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引进、人才培养、农村民生发展、合作医疗等均达到了省、市要求的标准和预期发展目标,其中:县医院已达到高标准的二级甲等医疗机构水平,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工作已圆满完成,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正按“三室分开”的标准有条不紊的进行,计划明年可完成三分之一,防疫灭病、健康保健均高于全市标准,县、乡两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突破了6000万元,到“十一五”末可突破8000 万元大关。

二、“十二五”期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在医疗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卫生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培养、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谋划好、制定好发展规划,完成好“十一五”规划目标,力争将我县的卫生事业办成坝上地区最为先进、卫生资源规模最为强大的县,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医疗资源人人共享的目标,为我县成为坝上中心城市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发展目标
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调整医疗机构布局;大力抓好村级卫生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继续创建卫生村、镇,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培养中、高级卫技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努力扩充高。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委员会、卫生部、科技部等部门共同制定的指导医学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该规划覆盖了国民健康、医疗服务体系、药品和医疗器械、科研与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一、国民健康方面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国民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

规划要求深化健康体制,建立健全全周期、全覆盖的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卫生大数据建设,推动精准医学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推动社会文化风尚向健康方向转变。

二、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优化医疗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为基础,构建覆盖城乡、连通上下、应对多样化需求的医疗服务网络。

规划要求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的健康服务支持。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发展医养结合、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推动医疗服务创新,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药品和医疗器械方面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监管的目标和举措。

规划要求加强药品研发,推动研发与生产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提高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规划还要求加强医疗器械研发,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和使用的监管,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化和国际化。

四、科研与成果转化方面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科研与成果转化的目标和举措。

规划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研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

同时,规划还要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医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医学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中国医学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

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全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结合我区卫生实际,制订我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全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一)卫生资源基本情况。

截止2009年底,全区有区、乡两级卫生机构7个,其中区直卫生单位2个:屈原人民医院(含营田中心卫生院)、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含天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心卫生院1所,乡(镇)防保型卫生院4所,村级卫生所(室)20家,个体医疗机构110家。

屈原人民医院内设8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40个,在职职工197人,专业技术人员169人。

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是集血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设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卫生服务单位,设5个科室,并加挂天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制床位12个,在职职工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人。

5所乡(镇)卫生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人,农合办现有工作人员4人,村级医疗机构有乡村医生7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目前,由于主客观条件等原因,全区卫生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能力还不足,农村卫生基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还比较强烈。

主要表现在:1、卫生机构布局不合理。

血吸虫病防治、卫生监督、农合办3个机构根据国家卫生改革的要求,理应设置为卫生局机构内的独立行政职能科室。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稿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稿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稿江都市卫生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讨论稿)江都市卫生局(2021年9月8日)根据《江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央、省、扬州市有关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江都市卫生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一是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对卫生资源的整合配置和建设发展,基本建成“10分钟医疗圈”。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18个。

医疗机构编制床位3137张,其中公立医院1988张,民营医院1149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93张。

医疗卫生机构职工总数4625人,其中卫技人员375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数为3.51人。

另有乡村医生9441人。

全市卫生系统共投入8000多万元添置更新900多台(套)医疗设备,市级医疗机构拥有核磁共振、进口直线加速器、进口CT等一批现代化医疗设备,基层卫生院普遍拥有12导心电图机、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200mAX光机、电子胃镜等先进设备,不少卫生院拥有彩色B超,有的还有DR等。

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普外科、胸外科和市中医院骨伤科、真武中心卫生院针灸科为扬州市重点专科。

市中医院眼科为我市重点专科。

一些基层医疗单位的特色专科也愈益成熟,影响在逐步扩大。

市人民医院投资1.6亿元兴建的23层、900张床位的现代化病房大楼建成使用;由民营企业家俞洪泉先生投资3亿元建成的扬州洪泉医院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营医院。

总投资1250万元、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暨市脑科医院综合楼建成使用。

建立了120急救医疗站,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市传染病医院投入使用。

期间,全系统完成基建项目14.73万�O,其中业务用房14万�O,基建总投资50820万元。

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

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

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和民生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对全国范围内的卫生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五年的计划中,我国卫生发展规划将集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未来五年中,我国将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和投入,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向家庭医生服务矩阵转型,鼓励基层医师向县级医院进修提高医疗技能和素质,培育并吸引优秀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工作者到基层工作。

二、完善城市医疗资源布局。

针对当前城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市医院过度使用和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不足的问题,我国将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城市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引导更多人去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同时加强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和调剂,确保所有城市居民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我国将加强对个人健康卫生素养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公众健康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同时,通过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空气、水、食品、环境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

我国将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管,完善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机制,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责任制,加强医学伦理和诚信建设,加强国际医疗保健经验交流,为民众提供更为安全、可靠、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五、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与数字化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将在基层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中推广数字化病历、医药信息管理等信息化医疗服务,建立全民健康档案系统,加快建设卫生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推进远程医疗和诊疗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通过实施以上新的卫生发展规划,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促进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

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全文

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全文

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全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现代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全文,欢迎参考~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全文“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现代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

为巩固扩大前一阶段改革成果,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既定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明确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未来四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背景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大投入,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13亿人,筹资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保障范围从大病延伸到门诊小病,城乡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安全保障得到明显加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开始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

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开始启动。

为了人人健康一全面实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了人人健康一全面实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啦 e e e, ∞
2特别关注 2
p 、 - s 舯

为了人人健康一 全面 实施《 卫生事业发展“ 十二 五” 规划》
陈 竺: 卫 生部部 长 ; 张 茅: 卫 生部 党组 书记 、 副部 长
【 编者 按 】 “ 十 一五 ” 期 间, 我 国卫 生 工作取 得 重 大进展 , 《 卫 生事 业发展 “ 十一 五” 规 划纲要 》 确定的主要 目 标 和任 务全 面完成 。“ 十一五 ” 末期 , 人均预 期寿命提 高
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 基本 原 则和 目标
“ 十二 五” 期 间的卫生工作 要 以邓 小平 理论 、 “ 三个代 表” 重要 思想 、 科 学发展观 为指导 , 以维护人 民健康 为 中心 , 以深化 医药卫 生体 制 改革为 动力 , 坚持 卫 生事 业的 公益性, 坚持 预 防为 主 、 以农村 和基层 为 重点 、 中西 医并 重 、 依 靠科技 与人 才 , 保 基 本、 强基 层 、 建机 制 , 完善 国民健康 政策 , 把基 本 医疗 卫生制度作 为公 共产 品向全 民
努 力做 好 各 项 重 点 工 作 , 优 先 满 足 群 众 基 本 医疗 卫 生 需 求

是加 强公共 卫生服 务工作 。实施 国家基本 公共卫 生服 务项 目, 实施 国民健康 行动计划。 到2 0 1 5 年, 重点慢性病 防治核 心信 息人群知 晓率达 到 5 0 % 以上 。 深入开展
提供 , 促进 卫生事业与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 , 不断提 高人 民群众 的健康水平。 坚持“ 统筹 兼顾 , 科 学发展 , 政府 主导、 全社会参 与, 强化能力建设” 的基本原则 , 到2 0 1 5 年, 初步 建 立覆 盖城 乡居 民的基本 医疗 卫生制度 , 使 全体居 民人人 享有基本 医疗保 障, 人人享 有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 ,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 性 、 服 务质量 、 服务 效率和群众 满意度 显著 提高 , 个人就 医费用 负担 明显减轻 , 地 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 间健康状况差异不 断 缩小 , 基本 实现全体人 民病有所 医, 人均预期 寿命在 2 0 1 0年基础上提 高 1 岁 ,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

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非常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颁布实施了《护士条例》,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不断提高护理科学管理水平。

特别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

截至“十一五”末,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5万人,较2005年增长了52%,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1高到2010年的1.52。

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

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2,医院医护比例倒置问题逐步扭转。

护士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1.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8%。

护士队伍已经从以中专为主体转向以大专以上教育为主体的方向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卫生部要求,大力开展重症监护(ICU)、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器官移植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队伍的专科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抓手,在全国卫生系统推行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惠民利民措施扎实推进,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得到患者和社会广泛欢迎。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医院创建于1950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等医院,是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是县急救中心、县事故司法鉴定中心、县医保定点单位、实习医院、医院的网络医院。

曾荣获市“文明单位”、“物价信得过单位”、“药品抽检无假药单位”、“先进党总支”“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光荣称号。

“十二五”期间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 __、 __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现结合医院实际,对“十一五”期间工作做以回顾并制订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床位规模进一步扩大,门诊量、出院人次和业务收入明显增加;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得到加强;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所突破;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医院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获得提升。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院有职工人,副高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初级人,本科人,大专,专1人,医院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3 万平方米,开设病床张,设有有内一科(以神经内科、心血管为主)、内二(呼吸、消化、肿瘤)、外科(普外、胸外、脑外、烧伤、泌尿等专业)、妇产科(分妇科、产科专业)、儿科、骨一科、骨二科、急诊科、五官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和放射、ct、检验、输血、功能科(心电、超声、脑电图、胃镜、脑超)、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等医技科室。

十一五期间医院传染病区、新外科大楼等工程先后竣工,新增建筑面积共计1.5万平方米;医院科室设置逐步完善,新建层流净化手术室、标准化消毒供应室、现代化产房,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

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

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第一,加强护理人才培养。

规划提出要加大护理人才培养力度,争取提高本科及以上护理专业毕业生比例。

此外,规划还强调要加强护理师、主管护士等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加强对基层护理人才的培训和挖潜,提高基层护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规划强调要加强护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护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完善护理机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护理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第三,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护理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支持。

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加强护理事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护理事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此外,规划还强调要加强护理事业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构建多元化、综合化的护理服务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卫生部将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同时,卫生部还将加强护理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的评估和监测,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卫生部还将加强对护理科研和学术交流的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与科研活动和学术研讨,促进护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对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总之,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发展规划。

通过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促进全民健康的实现。

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2(000)023
【摘要】国务院文件国发[2012]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2年10月8日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
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
【总页数】17页(P29-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J],
2.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J],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J],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J], 无
5.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

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争取达到300元以上。

门诊统筹覆盖所有地区。

进一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对贫困家庭覆盖率,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报销比例不低于90%。

完善基金管理,防范基金风险。

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控制疟疾,争取实现消除麻疹目标,遏制结核病、性病、艾滋病的蔓延,降低乙肝患病率,主要地方病和寄生虫病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显著扩大慢性病防控覆盖面,提高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

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提高精神卫生和心理疾病防治能力。

加强重点职业病防治,切实减轻职业危害对人民健康的威胁。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大幅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逐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并确保覆盖全体居民。

将干预有效的重大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解决好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卫生服务问题。

加强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管理职责,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严格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提高药品监测覆盖率,实行基本药物全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监管。

在二、三级医院建立健全规范用药管理制度,加强合理用药的监测和评价,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建立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同时,要健全并不断完善疾病防控、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卫生应急等公共财政投入和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完
善监管机构,提升监管能力。

开展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加强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监管执法,大幅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面、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率、城市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和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合格率。

回顾>>>
从数字看“十一五”卫生发展成就
● 新农合参合人数从2005年的1.79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8.35亿人,增长366%;
●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从30%提高到90%以上,增长了2倍多;
● 各级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从1552亿元增加到4685亿元,增加了2倍;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88.2万所增加到91.7万所,增加了4.0%;
● 医院床位数由336.8万张增加到441.7万张,增长了31.7%;
●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由446万人增加到553.5万人,增长了24.1%;
● 东中西部地区千人口医院床位比例由1∶0.79∶0.79缩小到
1∶0.83∶0.84
● 人均期望寿命预计至少提高1岁;
● 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7.7/10万下降到2009年的31.9/10万,下降了33.12%;
● 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19.0%。

下降到2009年的13.8%。

,下降了
27.4%;
● 全国门急诊人次从2005年40.97亿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54.88人次,增长了34%;
●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5年的52.21%下降到2009年的
3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