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模型
建立电机制造的三维成本核算模式
成本费用进行了性态分类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 这 样才能计算 出完 工产品变动成 本和有关 固定成
本, 以便汇总计算该产品的制造成 本和 为企业提 供经营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接分清的混合费用可根据企业的实 际情 况 , 选用 技术测定法、 高低点法、 散布图法或回归分析法等 适 当方法 , 先将该 项费用分解 为变动费用和固定 费用两部分 , 再将 实际产量数值 代入模 型 Y=A +B Y为模 型成 本 总 额 , X( A为 固 定 成 本 , 日为 单
进行严格考核 , 对照成本开支条例的有关规定 , 明 确哪些费用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 哪些 费用不应该 计入产品成本 , 以便保证 以现行 的制造成 本法为
基础核算产品成本 ; 其次 , 对计入制造成本的各项
采用三维成 本核算模式 计算 产品成本 时 , 对 分期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支出 , 应在“ 待摊费 用” 长期待摊费用” 和“ 等账户内分别 以变动成本 和固定成本列 出; 对于月末的未完工产品 , 也需采
存在 着某 些 不 足 之 处 , 至 少 表现 在 以 下 两个 方 这
面:
就要求企业按照费用发生的可控单位建立成本责 任中心 , 计算责任 成本并配以必要的奖惩机制来
激发企业每个 员工的积极性 , 以便更好地提高企
业 成 本管 理水 平 。 针对 制造 成 本 法 的 上 述 缺 陷 , 电机 制 造 企 请
现行会计制度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彻底改变了 传统的完全成 本计算法 , 采用了在世界各 国普遍 使用的制造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 。由于制造成本
费用凭证来计算成本 , 费用发生的 当时缺少有效 的成本控制机制 , 费用发生以后没有相应的考核 机制。为了有效地贯彻责权利相结合 的原则 , 使 市场机制在 资源配置 中更好地 发挥基础性作用 ,
会计实务企业核算成本管理的常用5种方法
会计实务企业核算成本管理的常用5种方法
1.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按照不同的产品、工序或作业进行成本
核算的一种方法。
它将企业的各项费用按照作业次序或过程直接分配到相
应的产品或作业中,然后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以便清楚地了解到底是哪
些作业产生的成本较高或较低,并根据成本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
2.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将企业的生产或制造过程划分为若干个
不同的阶段或过程,然后根据每个过程所需的成本进行成本核算。
它可以
帮助企业了解各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并根据成本信息进行生产效
率和成本效益的评估和决策。
3.综合成本法:综合成本法是将企业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
到不同的产品或作业中,以便计算每个产品或作业的综合成本。
这种方法
尤其适合那些产品多样、生产过程复杂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
解各个产品或作业的成本构成和综合成本水平。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实际成本的
比较来评估和管理企业的成本。
标准成本是预先设定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成
本水平,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来引导和监督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
5.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将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直接分
配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中,然后计算每个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
这种方
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各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和直接成本水平,从而进行成本效益的评估和决策。
以上是会计实务企业核算成本管理的常用5种方法。
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和特点,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制造业标准成本测算模版
制造业标准成本测算模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制造业标准成本测算模版是指根据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建立的一套标准成本计算模型,用于评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并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标准成本测算模版,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把控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标准成本的定义标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工艺和标准成本,来计算产品的成本。
标准成本包括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
二、标准成本的测算模版1.产品成本部分: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成本= 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 材料单价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可变制造费用2.生产效率部分:生产效率= 标准工时/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产品标准制造时间成本偏差= 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通过以上成本测算模版,制造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产品成本结构,生产效率和成本偏差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测算模版在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1.控制成本:标准成本测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及时监测成本偏差,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有效降低成本。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标准成本计算,企业可以清晰了解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3.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标准成本测算,企业可以评估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能力。
4.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标准成本测算,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第二篇示例:制造业标准成本测算模版是制造业企业用来评估生产成本、制定产品价格、控制成本的重要工具。
通过标准成本测算模版,制造企业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生产成本,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模型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上)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仅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对开发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业成本要素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
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
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账户来分别管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
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资源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账户对象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
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已经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
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
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参与分配。
资源账户参与分配,会造成成本信息扭曲,账户包含的资源内容越多,成本扭曲越大。
作业成本法中,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采用多次分配增加资源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一个资源账户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资源账户的分配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配。
成本分析模型
岭南师范学院课题:成本分析模型班级:13信管组别:B组组员:廖宇亮(2013254139)潘燕春(2013254110)李剑惠(2013254119)高俊峰(2013254127)成本分析模型一、成本分析的概念 (3)二、建立成本分析模型的必要性 (3)三、案例分析 (4)1、模型的前提假设 (4)1.1成本假设 (4)1.2成本分析中的供应链建模假设 (5)2、成本表达式 (6)2.1 不考虑关税时的成本表达式 (7)2.2存在关税情况下的成本表达式 (7)2.3成本模型分析 (7)2.4成本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 (9)四、总结语 (10)一、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立成本分析模型的必要性1、通过调研发现,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
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导致单纯的压缩成本,从而使企业丧失活力。
2、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
3、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对开展成本分析,加强成本管理,揭示各种因素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影响,为充分挖掘和动员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搞好产品成本预测和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新的数量分析方法。
三、案例分析下面以供应链战略管理中的成本分析模型为例进行说明。
1、模型的前提假设1.1成本假设在对供应链进行成本分析时,主要是指为实现整条链的目的而投入的资源的价值。
供应链总目标的核心内容必须体现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是供应链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哪条链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哪条链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成本模型策划报告
成本模型策划报告1. 引言成本模型策划报告是为了帮助企业准确了解和控制成本,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本报告旨在通过建立有效的成本模型,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并提出一系列优化建议,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成本模型的定义与目的成本模型是指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归集和分析,形成一个清晰的成本结构和计算方法的工具。
其目的是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成本的来源、组成和分配情况,以便于制定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策略。
3. 成本模型的建立步骤3.1 确定成本分类首先,需要将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分类。
常见的成本分类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等。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成本的性质和变动规律。
3.2 归集数据其次,需要归集企业的成本数据。
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成本核算表和相关业务数据等途径,收集各项成本的具体金额和相关信息。
3.3 分析成本结构在获取数据后,可以通过对成本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成本结构的概况。
可以采用成本构成图、费用构成表等形式,将各个成本项目的比例和变动情况直观地展示出来。
3.4 计算成本指标接下来,可以根据成本数据,计算一些常用的成本指标,如成本比例、单位产品成本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成本的合理性和优化潜力。
3.5 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成本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生产流程等,以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水平。
4. 成本模型优化建议基于对成本模型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提出一些优化建议,以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建议:4.1 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例如,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取批量采购和定期调整库存策略等。
4.2 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模型
规格
计量单位 请领数 实发数 生产订单号 生产通知单号
备注
仓管员: 一式四联
审批:
领料员:
发料员:
。
材料出入库明细表
编制部门:仓库
期间:
.
领
日 采购 进仓 期 订单 单号
出仓 货品 货品 单号 代码 名称
型号
颜色 单位
数量
采购 人员
用 部
类别 用途 备注
门
1
2
3
4
5 …
目的:对材料的出入仓情况进行及时统计,由此表可以清楚的知道哪天仓库进了哪种材料。 仓库根据审批完善的出入仓单填写,月末本表中的月结数与材料进销存明细表中进出数一致。 此表由仓管员根据出入仓单做时时汇总,由仓库主管审核后交由财务部,并附进出仓单。 类别:分为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工具/低值易耗品。 用途:正常储备/订单生产/受托加工生产/样品订单生产/委托外单位生产等。
产品名称
产品 数量 领料单号
生产工序卡
工序卡编号:
.
产品代码:
领料人:
.
产品名称:
发料人:
.
定单号;
合格数量:
.
生产通知单号:
废品量:
.
定单数量:
检验员:
.
颜色及型号:
.
投产物料 物料名称
规格 型号
颜色
数量
剩余物料
退仓 单号
数量
实际用料
生产工序卡月统计表
工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日 期
工 序 卡 编 号
产 品 代 码
开料 …
合计
名字
生产人员工资统计 工时
小时工资
浪潮GS某药企集团成本核算模型
某集团成本核算模型编写:日期:年月版本:目录1.文档说明 (3)1.1.文档类别 (3)1.2.编制工具 (3)1.3.版本信息 (3)2.成本核算模型 (3)2.1.业务背景 (3)2.2.战略成本模块启用 (4)2.2.1.业务说明 (4)2.2.2.设置方法 (5)2.3.集团层次基础数据设置 (5)2.3.1.计算范围定义 (5)2.3.2.期间定义与期间状态管理 (8)2.3.3.成本项目定义 (9)2.3.4.公共成本动因 (10)2.4.成本核算前期准备 (11)2.4.1.业务方面 (12)2.4.2.财务方面 (12)2.5.计算范围之A计算的核算步骤 (13)2.5.1.基础数据 (13)2.5.2.产品成本计算 (30)2.6.成本核算后续处理 (41)2.6.1.存货核算 (41)2.6.2.区间关闭 (41)1.文档说明1.1. 文档类别本报告是以某集团的成本业务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模型说明,该说明包含数据说明,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1.2. 编制工具Microsoft Word 2010Microsoft Visio 2007Microsoft Excel 20101.3. 版本信息2.成本核算模型2.1. 业务背景某集团有限公司共有两个生产工厂需要进行核算产品成本,分为A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和B药业有限公司。
两个厂都是并不分批次核算。
A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本部的生产部门为提取车间和制剂车间。
B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部门也为提取车间和制剂车间。
现确定2013年5月份正式开始使用成本。
◆财务将产品成本分解为一下几个方面(即5001科目明细):◆成本核算业务中,业务场景主要有以下几点◆成本还原方法:最近区间法◆费用分配规则:工时和产量◆本次以A制药本部为例,建立成本核算模型2.2. 战略成本模块启用2.2.1.业务说明由业务背景可以看出,A集团企业2013年5月份年开始使用成本,故启用日期应该定在2013年5月之前(包括5月份)2.2.2.设置方法菜单路径:业务公共—基础数据—设置—单位启用,打开功能界面如图1:(图1)注意:1、设置启用日期为5月份,如果5月份开始计算,则将启用日期设置为5月份内的任何一个日期即可。
成本核算模型
作业本钱要素与核算模型(上)作业本钱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本钱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底子,是对作业本钱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本钱核算模型在作业本钱法的实施历程中具有重要职位。
作业本钱要素是组成作业本钱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凭据一定规矩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本钱核算模型。
本文通过对作业本钱要素和核算模型的阐发,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本钱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但是实施作业本钱法的底子,对开发作业本钱治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业本钱要素作业本钱核算模型包罗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本钱东西、本钱动因和分派路径,以及管帐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帮助要素。
资源、作业和本钱东西是本钱的负担者,是可分派东西。
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本钱东西都具有比力庞大的干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本钱东西账户来分别治理资源、作业和本钱东西。
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阐发:资源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观点外延非常遍及,涵盖了企业所有代价载体,但是,在作业本钱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物而进行的用度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用度总体。
资源:作为分派东西的资源就是消耗的用度,可以理解为每一笔用度。
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本钱东西分派,就是传统本钱法的直接质料。
资源账户东西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
账户在传统本钱中已经存在,制造用度、直接质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
在作业本钱法中,资源账户不但是一个分类的观点,并且还作为分派的主体,是一个分派东西。
在传统本钱中,制造用度汇总后按工时分派,实际制造用度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到场分派。
资源账户到场分派,会造成本钱信息扭曲,账户包罗的资源内容越多,本钱扭曲越大。
作业本钱法中,可以创建具有条理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接纳多次分派增加资源成天职配的准确性。
一个资源账户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聚集,资源账户的分派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派。
成本分析模型
岭南师范学院课题:成本分析模型班级:13信管组别:B组组员:廖宇亮(2013254139)潘燕春(2013254110)李剑惠(2013254119)高俊峰(2013254127)成本分析模型一、成本分析的概念 (3)二、建立成本分析模型的必要性 (3)三、案例分析 (4)1、模型的前提假设 (4)1.1成本假设 (4)1.2成本分析中的供应链建模假设 (5)2、成本表达式 (6)2.1 不考虑关税时的成本表达式 (7)2.2存在关税情况下的成本表达式 (7)2.3成本模型分析 (7)2.4成本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 (9)四、总结语 (10)一、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立成本分析模型的必要性1、通过调研发现,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
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导致单纯的压缩成本,从而使企业丧失活力。
2、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
3、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对开展成本分析,加强成本管理,揭示各种因素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影响,为充分挖掘和动员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搞好产品成本预测和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新的数量分析方法。
三、案例分析下面以供应链战略管理中的成本分析模型为例进行说明。
1、模型的前提假设1.1成本假设在对供应链进行成本分析时,主要是指为实现整条链的目的而投入的资源的价值。
供应链总目标的核心内容必须体现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是供应链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哪条链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哪条链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成本管控“五大模型”的建立与实施
制定内部消耗控制规定, 维护供应方合理利益。
( 6 ) 在制造费用控制方面 , 加强机物料管控 , 严把备件
( 4 ) 降低制造费用。通过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和国产化改 造, 加大项 目 外包力度等措施, 推进制造费用的降低。
3 . 建立成本分解模型, 提高全员管控力 ( 1 ) 各钢种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 针对不同钢种的工艺技 术要求 , 决定不同钢种的成本差异, 根据三个生产区不同的工 艺特点 , 对各钢种成本指标进行分解, 按照普钢、 优钢、 品种钢 系列钢种, 建立不同钢种的成本标准。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Fi n a n c i a l Ac c o u n t i n
— —
刘 家芳
降本增效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 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 趋
激烈的市场形势下, 成本管控效果成为企业盈利水平的决定性 因素。 为了提高成本管控绩效, 加强各成本要素的动态控制, 实
理之中, 建立成本预控 、 成本日报、 物流稽核 、 成本分析和责
任追究为基础的炼钢厂成本管控体系。
现炼钢工序成本的持续降低, 需要对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
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建立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 为此, 总结近几
二、 建立成本管控“ 五大模型” 的具体措施
1 . 建立预算控制模型, 提高成本控制预见性
Me t a l l ur gi c a l Fi nanc i al Ac c ount i ng
的位次和短板 , 采取控制措施。 ( 1 ) 加强直接材料的对标控制。直接材料主要包括钢铁 料、 矿石 、 合金料、 回收废钢四部分, 在生产组织中通过建立 钢铁料消耗动态控制模型 , 根据热量平衡情况 , 优化炉料结 构, 提高钢水收得率。
成本计算模型
成本计算模型引言在企业运营中,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因此,准确计算成本对企业管理和决策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成本,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成本计算模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本计算模型的概念、分类、构建方法、应用和挑战。
什么是成本计算模型?成本计算模型是一个用于计算和分析企业成本的工具。
它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理论,通过对企业的资源使用情况和产出量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计算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成本,优化生产过程,制定定价策略,预测利润等。
成本计算模型的分类成本计算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根据产出方式•单一产出成本模型:适用于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的企业。
•多产出成本模型:适用于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的企业。
2. 根据时间范围•静态成本计算模型:基于过去的数据进行计算,适用于短期内的成本分析。
•动态成本计算模型:基于未来的预测数据进行计算,适用于长期内的成本分析。
3. 根据成本对象•作业成本计算模型:将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或产品上,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有多个作业或产品的企业。
•部门成本计算模型: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上,适用于企业内部有多个部门,并且每个部门按照不同的规则分配成本。
构建成本计算模型的方法构建一个合适的成本计算模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下面是一些构建成本计算模型的常用方法。
1.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首先需要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即需要计算成本的产品、服务或作业。
不同的对象可能需要不同的计算方法和依据,所以在确定成本计算模型之前需要先明确对象。
2. 收集数据收集相关的数据是构建成本计算模型的基础。
数据可以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成本信息。
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计算成本。
3.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法、直接人工成本法、间接费用分摊法等。
成本建模概念
成本建模概念成本建模是指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和建模,系统地描述和计量企业的各项成本,并通过模型推测不同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成本建模的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和控制企业的成本,进而优化业务流程和提高盈利能力。
成本建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概念:1. 成本对象:指要计算成本的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项目等。
成本对象是成本建模的核心,通过对不同成本对象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每个成本对象所涉及的资源和成本。
2. 成本项:指构成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不同的成本对象可能涉及不同的成本项。
3. 成本驱动因素:指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生产规模、产能利用率、人工工时、物料消耗率等。
成本驱动因素是建立成本模型的基础,通过对成本驱动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可以了解成本的变化规律和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4. 成本池:指将相关的成本项进行分类和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成本数据集合。
成本池可以是按照职能部门、产品线、地域等进行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
5. 成本计量方法:指计算和分配成本的方法和原则,包括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等。
成本计量方法是建立成本模型的基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和分配成本。
通过成本建模,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底哪些因素影响了成本,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和优化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另外还有几个与成本建模相关的概念可以进一步讨论:1. 成本结构:指企业各项成本的组成和比例关系。
成本结构反映了企业资源的分配情况和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成本建模来揭示和优化成本结构,以降低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2. 成本变动分析:指对成本的变动进行分析,确定成本变动的原因和趋势。
通过成本变动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什么因素导致了成本的增加或减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的工作。
3. 成本效益分析:指通过对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和评估,确定企业的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
企业成本核算料工费步骤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企业成本核算料工费步骤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企业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以确定产品、项目或服务的成本,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准确的成本核算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因此,掌握正确的企业成本核算料工费步骤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企业成本核算料工费步骤方法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便读者能够全面认识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料工费步骤方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包括费用分类、费用分配、费用计算等关键环节,旨在指导企业正确进行成本核算,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本文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成本核算工具和技术,如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等,并对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与分析。
最后,我们将对企业成本核算料工费步骤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企业成本核算料工费步骤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其在日常的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中更加合理地进行成本核算。
同时,本文还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提升其在财务管理领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请继续阅读本文,我们将为您揭示企业成本核算料工费步骤方法的奥秘,帮助您掌握正确的成本核算技巧,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展开: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步骤来介绍企业成本核算料工费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将对企业成本核算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作用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将重点介绍料工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计算。
为了更好地理解料工费核算的过程,将详细介绍核算料工费的具体步骤,包括收集相关数据、计算材料成本、计算人工成本以及计算制造费用等。
SBO分拆类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SBO分拆类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本文档根据肉类分割加工企业成本核算要求,结合SBO系统提出的相应解决方案,根据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以及我们对产品成本核算的理解提出,供大家参考。
手工月成本核算:以猪肉屠宰加工为例,手工模式按月为核算周期,生产过程及成本归集,如图示总体按品种核算成本,一、总成本确认当月总生产成本=当期总采购成本*[0]+期间制造费用+期间人工费用+(期初库存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成本)*[1]注:1、*[1]表示:假定当期不存在库存,完全销售情况下可不计。
2、*[0]等于本月生猪采购成本二、总收入确认:当月总收入=当月销售总收入+(期初库存商品销售收入) *[2]注*[2]表示:在*[1]成立假设下,即使有期初,我们视作为当期销售价全部售出。
三、单品收入确认:单品收入=当月单品的销售总收入+(每月单品期初库存商品销售收入)*[3]注*[3]表示:在*[1]成立假设下,即使有期初,我们视作为当期销售价全部售出。
四、单品成本系数确认:单品成本分摊系数=每品种总收入/当月总收入单品成本分摊系数=单品去税单价/(当月总收入/当月总产量)五、单品成本最终成本确认当月品种成本=当月总生产成本×单品分摊系数六、毛利率:总毛利=月总收入-月总成本单品毛利=单品月总收入/单品月成本=单月总收入/当月总生产成本×(每品种总产值/当月总收入)=月总收入/月总成本这种模式下的探讨:1、单品种的毛利率,取决于总体的毛利率2、由于猪肉主要随市场价格决定,而近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周期较长后,对最终的成本核算并不精确。
3、期初与期未都存在没有销售完成成品,所以手工核算工作量较大日成本核算方案选择根据《分拆类生鲜品的成本核算方式》,由于现行分割率,成品率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数据模型,而且习惯上很难一下改变现有的方式,所以总体上讲还是按单品核算法进行,按比例倒推法进行核算成本。
同时基于市场迅速变化的特点,我们建议,缩短统计周期,以前按月进行,现在按日进行。
成本核算模型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上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仅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对开发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作业成本要素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账户来分别管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资源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资源账户对象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已经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参与分配;资源账户参与分配,会造成成本信息扭曲,账户包含的资源内容越多,成本扭曲越大;作业成本法中,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采用多次分配增加资源成本分配的准确性;一个资源账户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资源账户的分配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配;既可以对资源账户下的资源进行单独分配,也可以通过资源账户对资源分配;一般先进行资源分配,再进行资源账户分配;作业作业概念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首先,作业具有明确的“边界”,以明确作业消耗的资源与作业产出,能够明确成本责任;其次作业必须是可量化的基准,对于一般的生产作业,作业比较容易量化,对于知识性的作业,如研究工作,则难以量化,如果要把作业纳入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则必须对作业进行计量,为作业制订量化的标准;第三,作业具有单一的分配动因,作业的分配目标对于作业的消耗只能按照单一的成本动因线性分配,而作业中的某些成本项目可能与该成本动因并不线性相关;第四,作业必须与一定的组织机构对应,必须具有唯一对作业整体负责的一个组织单位;作业层次分类法把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其中:1.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数量成正比,常见的作业如加工零件、每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等;2.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常见的如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3.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例如零件数控代码编制、产品工艺设计作业等;4.支持作业: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数量无相关关系,例如厂房维修、管理作业等;通常认为前三个类别以外的所有作业均是支持作业;还有一种根据作业增值属性分类方法,把作业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不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企业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获得利润;非增值作业不能创造顾客价值,是无效的作业,必须消除以降低成本,增值作业创造顾客价值,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润;通过对作业增值属性的分析,可以发现降低成本机会;增值作业与非增值的判断标准如下:1该作业将带来状态的改变;2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先前的作业来完成;3该作业使得其他作业得以执行;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作业都是增值作业,违背其中一条或者多条标准的作业都是非增值作业;多种作业分类方法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也会带来处理的困难,为了便于分析,需要选择一个首要的分类方法,而其他的分类法作为辅助;一般选择作业层次分类法为主,而以增值属性分类法为辅助;一个作业的定义包括以下内容:作业的层次属性:作业属于哪一个层次;作业的输出:计量作业产出数量的标准;成本动因:分配作业成本的成本动因;作业的增值属性:表明作业是增值作业还是非增值作业;组织:对作业负有直接责任的组织机构;通常对作业的成本和作业执行的效率负责;作业的标准单位成本:企业确定的作业的标准成本,用以考核分析作业执行的效率;计量单位:标示作业产出的单位;如次,小时,个等等;作业能力:通常指在基础会计期间内所能完成作业的最大数量;作业成本:基础会计期间内作业的总的成本;可控成本:作业的直接组织机构对作业成本负责的部分;作业账户作业也需要管理,作业账户就是用来对作业进行管理的;但是作业账户不能参加分配,这与资源账户不一样;以作业层次分类法为基础,相应产生了四个作业账户:单元作业账户,批别作业账户、产品作业账户、支持作业账户;根据管理的需要;各作业账户可以继续细分;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这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定;如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在顾客组合管理等新的管理工具中,需要计算出每个顾客的利润,以此确定目标顾客群体,这里的每个顾客就是成本对象;成本对象可以分为市场类成本对象和生产类成本对象;市场类成本对象的确定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市场渠道不同的顾客确定的成本对象,他主要衡量不同渠道和顾客带来的实际收益,核算结果主要用于市场决策,并支持企业的产品决策;生产类成本对象是在企业内部的成本对象,包括各种产品和半成品,用于计量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果;根据成本对象持续时间可以把生产类成本对象分为以下三类:长期成本对象,流水式的生产和连续生产模式下的内部成本对象都是此类,化工行业是典型的长期成本对象;为了进行成本核算,需要把成本对象按期间分割;订单式的成本对象,成本对象以订单或者项目的形式存在,其持续时间从订单或者项目投入生产到订单完成为止,这个持续时间可能跨越成本核算期间,在核算时分别不同期间核算期间内累计的成本,最后计算出总的成本对象的成本;第三种情形就是即时的成本对象,这种成本对象主要出现在服务行业,服务结束成本对象立即结束,如医疗服务、餐饮服务等等,服务类成本对象往往与作业容易混淆;成本对象也需要建立账户进行管理;如建立按批和按产品的成本对象,可以建立批别成本对象账户和产品成本对象账户;成本对象账户不参与分配,也不接受分配;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下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成本动因就是分配的原因,最新的作业成本核算/作业管理标准规定了三种成本动因:资源动因:表示作业、成本对象或者其他资源对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对象或者其他资源;作业动因:表示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对于作业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成本对象动因:表示其他成本对象对于成本对象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到其他成本对象;根据成本动因确定的可能的分配关系如图1所示;图1 可能的分配方式有关成本动因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章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分析;分配路径:作业成本法中定义了很多的资源作业成本对象等可以参与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对象,也定义了很多成本动因;分配路径就是把这些独立的分配对象和成本动因关联起来:例如:人工工资按照各个作业的人数分配到加工作业、检验作业,装配作业;加工作业根据各个生产批的加工共时分配到各个生产批号;成本从人工工资流到生产批号就是分配路径;分配路径把分散的作业成本要素组成完整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2 分配路径举例辅助要素会计期间:作业成本法按会计期间核算,因此需要确定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包含基础会计期间和复合会计期间,在传统成本法下,“月”是一个基础会计期间,是最短的会计期间,其他的会计期间包括季度和年;会计期间形成了层次结构;作业成本法下,会计期间通常也采用月、季度、年的自然会计期间,也可以自由定义:如可以按照旬或者周核算;组织层次: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确定实施对象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图对于实现作业成本法并不是必需的,但是通过把作业成本法的各种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等分配对象与具体的组织结构对应,可以明确各个组织层次的成本责任和目标,以及根据成本信息对组织进行成本绩效考核,从而有利于促成成本的降低;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3是早期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体系图,早期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为了解决传统成本法的成本信息扭曲,关注的重点是传统成本法的制造费用,应用作业成本的基本原理分配制造费用以减少成本扭曲;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二阶段的分配过程,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作业向产品分配;利用成本库合并作业,以减少核算工作量;图3早期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4是作业成本法概念模型,也是一种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模型中,作业成本法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成本法的约束,完全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独立构成一个成本核算体系,但是模型所包含的分配关系有限;图4 初期的作业成本概念模型图5是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在这个模型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内部结构,增加了账户来对他们的内部结构进行管理,还增加了专门的动因管理和分配路径管理;这个核算模型在图3所示模型的基础上,对分配关系进行了扩展,使得作业成本法描述企业成本流动过程的能力大大提高;图5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6是图5核算模型分配维度的展开图,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可分配对象之间的实际分配网络,专注于刻画企业的成本流动过程,省略了动因管理和分配路径管理部分;图6包括所有参与分配的对象:资源、资源组合、资源账户、作业和成本对象,对作业按着层次分类进行分析,可以直观表示同类型分配对象之间的分配,尤其是作业之间的分配;图6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展开从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发展过程来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对于生产过程成本流动的描述能力逐渐增强;传统成本法陷入困境正是在于它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并不相关;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力图更好地反映生产过程,按照生产的过程来核算成本,这就增加了作业成本核算信息的有效性;作业是描述生产过程成本流动的关键因素,并且通过作业的组织属性可以刻画各个生产过程的活动的成本责任,间接地描绘出一副成本责任图,这是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因;随着作业成本法的发展,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也越来越复杂;在现代信息技术很发达的条件下,没有必要用人工来管理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功能强大的作业成本计算/管理系统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所有这些工作,通过图形方式直观地把成本流动的过程展示出来,并能在模型基础上实现作业成本核算,完成相关的各种决策分析;。
创新型企业成本核算探析-成本核算分析-财务研究
创新型企业成本核算探析-成本核算分析-财务研究简介本文将探讨创新型企业的成本核算,并进行成本核算分析。
通过财务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创新型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控制策略,以便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成本核算的意义成本核算是企业运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企业了解资源使用情况和成本构成,还能指导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
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成本核算尤为重要,因为创新过程中牵涉到很多不确定性,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创新成本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创新型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创新型企业的成本核算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成本通常较高,要考虑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投入产出的衡量。
其次,创新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可能具有较长的研发周期,成本核算需要整合各个阶段的成本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创新型企业的成本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进行核算。
成本核算分析方法对于创新型企业的成本核算,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析:1. 生命周期成本法:该方法将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包括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等,以全面评估创新项目的成本效益。
生命周期成本法:该方法将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包括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等,以全面评估创新项目的成本效益。
2. 活动基础成本法:该方法通过识别和量化各个活动的成本,以活动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从而更好地了解成本构成,并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活动基础成本法:该方法通过识别和量化各个活动的成本,以活动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从而更好地了解成本构成,并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成本模拟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成本模型,对不同的成本组成因素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探索成本控制的潜力和优化方案。
成本模拟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成本模型,对不同的成本组成因素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探索成本控制的潜力和优化方案。
创新型企业成本控制策略创新型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研发资金的合理管理:创新型企业需要将研发投入与预期收益相匹配,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