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摘要】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或长辈担任孩子教育工作,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方式受到了挑战,因此隔代教育的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隔代教育的定义、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应对策略以及教育模式创新。
隔代教育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也在结论部分得到了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隔代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以推动隔代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隔代教育、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应对策略、教育模式、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代为抚养和教育孩子,而非父母亲自承担。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现象。
在传统的观念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在隔代教育中,祖父母承担了孩子日常生活和教育的责任,而父母则在外工作或学习。
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得以展开,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应对策略和教育模式创新的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隔代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2 研究意义2. 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隔代教育可以有效利用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成员的教育资源,使家庭教育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3.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隔代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促进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4. 社会发展与教育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隔代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调整,对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深入研究隔代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对于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论述结束。
2. 正文2.1 隔代教育的定义隔代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家庭结构变化、家长工作繁忙等原因,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长辈的亲密互动和教育指导。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我们实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一开始收集隔代家长信息,整理隔代案例,现已转为对隔代家长的教育,为充分了解隔代家长的整体情况,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家访等多种形式摸清隔代家长的类型,原因,隔代家长学历,进而对隔代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协助隔代家长准确教育好孩子,充分利用隔代教育力量,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化弊为利。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㈠、调查对象本研究的样本是文化路小学二年级十一班、三年级九班、四年级十班、五年级六班和六年级一班的总共334名学生。
分别为小学的低中高年级,全体学生参与,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抽取个别学生实行个案调查,以确保收集信息的准确性。
1、问卷。
问卷主要是面向家长。
问卷主要反映隔代家长的学历文凭,在隔代教育中的问题,教育方法等。
为下一步对隔代家长的教育提升针对性的建议。
问卷自我设计(调查问卷附后)。
2、操作家长卷发放于2012年 12月 21 日。
由班主任发放问卷,由学生带回家,由家长作答。
共计发放问卷348份,收回348份,有效100%。
3、数理统计本研究对调查数据实行了百分比统计与常规性统计的分析与研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表1 各班隔代教育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调查分析:从表1中能够看出,随着年级增加,隔代家庭教育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
原因:(1)孩子年龄增加,孩子对隔代家长的依赖减弱,不如低年级的孩子依赖感强,孩子更多的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对祖父辈兴趣降低,导致隔代家庭教育减少。
(2)随着年级的增加,孩子学习的知识隔代家长已不能胜任辅导工作,需要年轻的父母来辅导孩子学习,导致隔代教育的减少。
(3)一些隔代家长年纪增加,身体已无法照顾孩子学习生活。
结论:隔代家庭教育重心应面向低中年级隔代家长,兼顾高年级。
表2 各年级学生隔代家长教育类型调查分析:从表2中能够看出,完全由隔代家长教育的类型只有10人,占5.15%,而三代同堂参与孩子管理的类型有73人,占到37.63%原因:(1)文化路小学是一所城市重点小学,家长都是城市户口,在外打工工作的占少数,绝大部分在城市工作,能够参与孩子管理。
隔代教育研究综述
隔代教育研究综述隔代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指的是家庭中一代代传承知识,以便将未来一代的教育问题更好地解决。
隔代教育主要是将家庭传统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传承给后代,也就是当前年轻一代,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两个层面对隔代教育进行综述:一是简要介绍隔代教育的概念,二是当今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隔代教育的概念隔代教育的定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但是其核心概念大致相同,即将家庭传统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传承给后代,也就是当前年轻一代,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在中国,隔代教育指的是文化传承与教育的过程,它是儿童从父母或其他们老上代人那里学习、接受、模仿或融会贯通他们所遵从的文化。
二、当前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隔代教育给当今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未能成功传承家庭传统文化价值。
隔代教育未能够成功传承家庭传统文化价值,特别是在今日物质主义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家庭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这也是当今隔代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
(2)教育资源不足。
隔代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受教育者的家庭教育水平各不相同,也存在着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无法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
(3)涉及到的目标人群的思想层面没有被充分考虑。
隔代教育受传承者的年龄特点、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当考虑更多与目标人群思想层面相关的方面,以确保在教育过程中有良好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解决:(1)加强家庭认同意识。
家庭是塑造特定文化价值的核心,因此应该营造一种对家庭文化的认同意识,增强家庭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
(2)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应该积极地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以使受教育者能够获得充分的教育支持。
(3)重视受传承者的思想层面。
受传承者的思想层面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要更多地考虑目标人群的思想层面,以使传承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以及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
然而,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祖父母的教育观念往往比较 传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可能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其次,祖父母的教 育方式往往过于溺爱或放任,不利于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最后,隔代教 育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
三、隔代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隔代教育现象,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 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隔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隔代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父母要外出务工或经 商,很多儿童都是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和教育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将孩子留给祖父母照顾和教育, 因此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
二、隔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隔代教育的重要性
1、隔代教育的长期影响:虽然现有研究已经表明隔代教育在某些方面具有 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的长期效果如何?是否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 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2、隔代教育的文化差异: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隔代教育存在差异,因此 相关研究需要更加文化因素对隔代教育的影响,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1、隔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调查发现,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且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例如,祖父母在教育中的作用逐渐多样化,不 再仅仅局限于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时,祖父母也更加注重与年轻父母的沟通 和合作,以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隔代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当前研究主要隔代教育的家庭内部问题,但 对于社会支持体系(如政策、服务等方面)对隔代教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 确。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如何通过政策和服务的支持优化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代替父母对孙子女进行教育和照料的现象。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家庭关系的演变,隔代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普遍。
隔代教育涉及家庭、社会及政府等多方面因素,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深厚,祖孙关系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血缘关系。
在一些地区,隔代教育被视为一种家族传统和责任。
然而随着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加剧,隔代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祖辈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冲突、教育资源不均衡、亲子沟通不畅等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对隔代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隔代教育的因素,并提出改善隔代教育的策略,以期为家庭、社会和政府提供合理建议。
通过研究隔代教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家庭教育的多样性,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隔代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影响隔代教育的因素,提出改善隔代教育的策略,并探讨家庭、社会及政府在隔代教育中的作用,以期为促进隔代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揭示隔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未来隔代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并通过总结结论,为相关决策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考。
1.3 研究意义隔代教育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和解决隔代教育现象带来的问题,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隔代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家庭教育形式,更是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对家庭、教育和社会都有深远影响。
研究隔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隔代教育,可以为家庭和社会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互动,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隔代教育的意义重大,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 正文2.1 隔代教育的定义和特点隔代教育是指由祖父母代为抚养孙辈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
隔代教育研究综述
2. 隔 代 教 育 的 优 势 。 有 关 研 究 认 为 隔 代 教 育 有 其 自 身 的优势。北京黄海波教授分析了祖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 优势, 他认为: “( 1) 祖辈家长有爱心, 对孙辈十分喜爱。 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 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 而 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 ( 2) 祖辈家长有抚养孩子 和教育孩子经验, 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应该怎么处理很了解。 ( 3) 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 他们认为孩子应在愉 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 不必强求一定这样或那 样。”祖辈比较传统的教育观念, 有助于孩子勤奋 学 习 , 刻 苦耐劳和形成竞争意识等良好品质。事实表明祖辈既能带 好孩子, 也能把孩子培养成材。能不能带好孩子关键不在 于谁带, 而主要在于教育观念是否科学。
从孙辈这一方面来看, 李炎在《农村“隔代教育”调 研》中指出: ( 1) 隔代教育下的孩子, 其行为控制力, 卫 生习惯等普遍较差。 ( 2) 隔代教育下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 在心理障碍。一是失去亲情, 心灵孤独, 感情特别脆弱; 二是缺少交流, 性格倔强。父母长年在外务工, 与子女之 既缺少语言交流, 也缺乏感情交流。祖父母由于文化水平 和身体条件限制, 无力管好孙辈, 也怕太严会出差错, 自 己不好交待。因此迁就孩子, 溺爱孩子, 这种环境熏陶下 的孩子性格常常固执和倔强, 遇事争强好胜, 不讲理不服 输 的 情 况 特 别 多 。 ( 3) 缺 少 关 怀 , 集 体 观 念 淡 漠 。 ( 4) 缺 乏 正 确 的 学 习 目 的 。 [6] 隔 代 教 育 会 导 致 “ 亲 子 隔 阂 ”, 影 响 “亲 子 关 系 ”。 [7] 心 理 学 研 究 证 明 , 家 庭 环 境 特 别 是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作 用。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 依赖于亲子关系处于何种状 态。子女对父母感情的亲密真挚的程度, 决定了子女对父 母的信赖程度, 因而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效果。亲子关系越 和谐, 父母教育感染力就越强, 反之亲子关系越是冷淡,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感染力就越小。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摘要:随着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本报告旨在调查隔代教育的现象、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关建议。
引言: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或其他亲近的长辈代替父母对儿童进行教育和照顾的情况。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于事业和生活的压力增加,许多家庭不得不依赖父母或其他长辈来照顾孩子。
本报告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一、隔代教育的现象: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隔代教育在近年来逐渐增加。
在被调查的家庭中,约有70%的家庭表示他们的孩子接受过隔代教育,其中大多数是由祖父母承担着教育和照顾的责任。
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和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二、隔代教育的原因:我们调查发现,隔代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父母的工作压力导致他们无法全职照顾孩子,因此便将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来照料。
其次,家庭收入不足导致父母无法请佣人或送孩子去幼儿园,只能依靠祖父母来照料孩子。
最后,有些父母认为祖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者,他们相信祖父母会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隔代教育的影响:虽然隔代教育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
第一,隔代教育可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疏远。
由于长时间的分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时间减少,可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建立。
第二,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祖父母,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
第三,由于祖父母的年龄和体力限制,隔代教育可能无法提供全面的教育和照顾,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四、应对隔代教育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隔代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父母要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无论工作忙碌与否,都要花时间关心孩子的成长。
其次,父母和祖父母之间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需求。
第三,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免费或廉价的托儿服务,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最后,我们鼓励家庭成员间建立更密切、更亲密的关系,共同承担教育和照顾的责任,以确保孩子的全面发展。
结论:隔代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是指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代理参与孙辈教育的一种现象。
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常见,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父母工作繁忙、家庭经济压力等因素。
隔代教育的出现,既存在一些好处,也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对隔代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隔代教育的出现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他们在城市安家立业,但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无法全身心地照顾孩子。
他们会将孩子送给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并以此为核心形成隔代教育现象。
隔代教育存在一些积极的方面。
隔代教育可以加强亲子关系。
由于孩子与祖父母的共同生活经历和亲情的沟通,孩子与祖父母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这有助于孩子形成正面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祖父母代替父母照顾孩子,更容易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
祖父母通常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教育方法,他们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知识传授给孙辈。
这种传承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隔代教育可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困难。
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长期的互动,可能导致双方相互陌生,无法理解对方的思想和需求。
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家庭教育价值观念的不一致。
父母和祖父母在教育上可能存在差异,他们可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观念,这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教育方式的混乱和矛盾。
由于祖父母多为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可能不佳,他们可能无法满足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无法提供充分的照顾和关爱。
针对隔代教育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建立家庭教育共识和沟通机制。
父母和祖父母之间应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达成共识并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父母应加强和孩子的互动。
尽管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但他们应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处,倾听孩子的需求和心声。
父母也应给予祖父母一定的教育指导,以确保祖父母能够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又称为“老人带娃”,是指由孩子的祖父母来照顾和教育孩子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的加快,隔代教育在城市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对家庭、孩子和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隔代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策略,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们来分析一下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
由于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家中留守的老人成为了照顾和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
而在城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大,一些父母也将孩子交由祖父母来照顾。
在这一过程中,隔代教育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隔代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密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孩子往往更多的时候是与祖父母相处,这可能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减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产生疏远。
父母也无法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无法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关爱和指导。
隔代教育也可能导致孩子的教育受到影响。
隔代教育往往会使得孩子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方法相对较为陈旧和传统,无法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地区的孩子由于缺乏现代教育资源和有效的教育指导,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隔代教育也可能给老人带来一定的身心压力。
长期照看孩子,尤其是在农村,由于家庭条件的欠缺,老人们往往需要负担更大的生活和教育压力。
这可能导致老人身心负担增加,甚至出现身体不适和心理问题。
由于老人的年龄偏大,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隔代教育现状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研究相应的策略,来使隔代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和健康。
我们需要加强对隔代教育的监管和引导。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强对隔代教育现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孩子能够接受到符合现代发展需求的教育。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或者外祖父母等长辈代替父母对孙辈进行教育。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加速,隔代教育在中国家庭中越来越普遍。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和小城市地区,隔代教育更为普遍。
但是,隔代教育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提出合适的策略和措施。
1、家庭结构变化影响隔代教育随着城市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不断推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而祖父母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陪伴者。
在城市中,很多年轻人都在外地打拼,他们繁忙的工作生活和缺乏关注孩子的时间也加速了隔代教育模式的形成。
同时,由于一些家庭只有父母一方在外打工,所以孩子们被留在家乡,由祖父母抚养,这也是隔代教育普遍的原因之一。
2、国家政策扶持隔代教育由于隔代教育有助于减轻父母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国家也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比如中央财政近年来提供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需要对隔代教育的老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和意识。
3、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尽管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父母减轻了生活压力,保障了孩子的成长和安全,但是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具体包括:长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滞后;由于老人年龄大,身体机能下降,不能提供孩子一定的照料;老人常常会为了宠孙子放任其行为;祖父母对孙辈的关心过度,会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导致孩子失去独立性等。
二、策略研究1、建立社区育儿机构可以在社区内建立一些育儿机构,让孩子们在家长和祖父母的陪伴下进行教育和成长。
这样的机构可以提供孩子们和祖父母们一些教育指导和方法,既能保障祖父母的身体健康,也能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
2、注重教育方法创新在中老年人中,存在一定的文化和知识落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些教育指导,使其能够接受更适合孩子们成长的方法和理念。
同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例如采用“干涉-自主”方法,使孩子们能够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成长,不失去独立性和创造力。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是指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孙辈的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全程照顾孩子,便将孩子送至爷爷奶奶家中或外公外婆家中生活和学习。
隔代教育既有利有弊,因此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对于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1. 隔代教育的普遍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许多夫妻都需要外出务工。
这使得许多孩子与父母分开,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隔代教育现象更加普遍,成为了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
2. 隔代教育的优势隔代教育使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关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细心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给予他们更加温暖的情感。
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龄较大,他们往往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教育智慧,能够传授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和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隔代教育也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3. 隔代教育的劣势与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年龄偏大,他们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可能与时代潮流脱节,对于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够了解。
这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一些不良的教育影响。
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体条件有限,他们也无法满足孩子在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 隔代教育的社会影响隔代教育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隔代教育缓解了繁忙都市生活带来的家庭矛盾,为父母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养老负担,使得家庭关系更加复杂化。
在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隔代教育也可能加剧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
二、隔代教育的策略研究1. 家庭教育观念的培养对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接受家庭教育观念的培养,了解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
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家庭形态和亲子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中,隔代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隔代教育,指的是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承担孙辈教育责任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评述我国隔代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回顾了隔代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隔代教育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家庭因素。
接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隔代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隔代教育的优势、劣势、对孙辈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隔代教育对家庭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方面。
本文还分析了当前隔代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研究方法单缺乏长期追踪研究等。
本文展望了隔代教育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跨学科研究、完善研究方法和加强实践应用等建议。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推动我国隔代教育研究不断深入,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隔代教育的理论基础隔代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其存在与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不仅为我们理解隔代教育提供了视角,也为我们在实践中处理隔代教育问题提供了指导。
社会学理论为隔代教育提供了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
社会变迁、家庭结构变化以及代际关系的调整等因素,都对隔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年轻一代面临着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多重挑战,使得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心理学理论为隔代教育提供了个体心理层面的解释。
祖父母辈在孙辈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心理需求、期望和动机,以及孙辈的心理发展特点,都影响着隔代教育的实施效果。
心理学理论为我们理解祖父母辈和孙辈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再次,教育学理论为隔代教育提供了教育实践层面的指导。
教育学强调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而隔代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需要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保持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与配合。
关于隔代教育的研究综述
关于隔代教育的研究综述近年来,隔代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
隔代教育是指,孩子们从多代人家庭中受到父母,祖父母以及更久远的家庭成员的教育。
隔代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文化传承,以及由社会、学校、政府等外部因素带来的教育机会。
隔代教育可以有助于贯彻社会共同价值观,培养孩子们体现共同价值观的行为。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问题,研究者对其有了深入的认识和学习,加强了对它的重视。
虽然隔代教育存在着诸多有趣的研究,但大多数都集中在一级研究,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和继发性的研究。
首先,有关于隔代教育的研究可以分为家庭社会层面和教育层面两个主要方面。
从家庭社会层面的研究来看,研究者调查了隔代教育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以及家庭环境对隔代教育的影响。
从教育层面来看,研究者从多学科的视角考察了隔代教育的方方面面,如思维发展、语言表达、学习策略等。
此外,有些研究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校及职业背景等,以及隔代教育受到社会发展影响的不同程度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不同背景下,隔代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无法进行有效的总结和比较。
同时,学者们在研究隔代教育的实际效果时,往往忽略了这种教育对孩子们终身发展有何影响的评价,因此,这些研究无法准确反映出隔代教育对孩子们未来发展的影响。
因此,未来研究者在研究隔代教育时应该把焦点放在采用综合性、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跟踪评估孩子自身发展情况上。
此外,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以及政策环境的改变,也应纳入研究中,以更准确地把握隔代教育的影响。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在促进孩子长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未来研究者应利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并从家庭社会层面和教育层面系统准确地评估其影响。
总之,未来的研究者还将对隔代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方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有效的隔代教育将为孩子们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健康地开展新一代的教育,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或者父母代替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和照料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现代社会,隔代教育越来越普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和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成为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和教育者。
隔代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隔代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1. 人口老龄化与家庭结构变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在外工作,无法照料孩子。
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外出务工,导致许多留守儿童成为隔代教育的对象。
一些家庭因为离婚、再婚等原因,也需要依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来照顾孩子。
2. 教育观念的差异隔代教育中祖辈和父母的教育观念往往存在差异。
部分祖辈受传统思想影响,重视纪律和规矩,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和情感需求;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可能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导致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不合理。
3. 教育质量不稳定隔代教育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教育质量不稳定。
虽然一些祖辈或父母可以很好地照顾孩子,但也有一些长辈由于年龄和生理状况的限制,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这可能导致孩子的发展受到影响。
二、策略研究1. 加强家庭教育观念的培养为了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必须加强家庭教育观念的培养。
不论是父母还是祖辈,都应该了解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情感需求。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开展教育宣传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家庭教育观念。
2.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隔代教育涉及到家庭、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因此需要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规范隔代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标准,保障孩子的权益和安全。
3. 建立机构和平台为了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可以建立专门的隔代教育机构或平台。
这些机构可以为祖辈提供相关教育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也可以为父母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隔代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
隔代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1. 引言1.1 隔代教育的定义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孙辈进行教育和照顾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隔代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多样化的背景下,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方式。
隔代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长减轻孩子教育的负担,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沟通。
隔代教育不仅在亲属关系中承担了教育的角色,也在社交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工作压力的增加,许多父母无法全职照顾孩子,需要依赖祖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帮助。
隔代教育不仅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还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亲情,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隔代教育的定义往往更多地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家庭关系的延续和传承。
在当代社会中,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隔代教育的现状1. 家庭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逐渐变化,父母工作繁忙、时间紧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往往成为孩子们主要的照顾者和教育者。
2. 传统观念与现代教育的碰撞:隔代教育往往会出现代际观念的不同,爷爷奶奶们对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理解可能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导致教育方式的冲突。
3. 家庭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可能无法提供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教育方式和知识,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4.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可能对隔代教育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使得隔代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5.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法及时监管和指导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2. 正文2.1 家庭现状对隔代教育的影响隔代教育是指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来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关怀的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家庭的多元化,隔代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家庭教育模式。
而隔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隔代教育的现状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引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成长质量。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1. 隔代教育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城市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地区。
由于农村地区父母外出务工、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许多孩子只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看和教育。
即使在城市,也有许多双职工家庭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照顾孩子,只能求助于祖辈进行教育和照料。
隔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父母工作繁忙、无法亲自照料孩子的问题,然而它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隔代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很可能与当代家庭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困惑。
隔代教育者的年龄较大,育儿经验和育儿能力可能不足,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隔代教育者与孩子在价值观念上的代沟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年长者往往对一些新的信息和新的思潮认识不足,这很可能影响到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3. 隔代教育的心理影响隔代教育也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问题。
孩子由于长时间和祖辈相处,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对父母产生疏远感;或者孩子在与祖辈相处过程中受到过多的溺爱,缺乏适当的约束和教导,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偏颇,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二、隔代教育的策略研究对于祖父母、外祖母等进行适当的育儿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和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可以减少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时所受到的不利影响。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隔代教育者提供健康、心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在照顾孩子时的专业水平。
2. 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对于父母来说,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隔代教育调研报告
隔代教育调研报告隔代教育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隔代教育现象日益普遍。
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或其他长辈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教育的一种家庭模式。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探讨隔代教育模式下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
同时进行了15次访谈,涵盖了隔代教育家庭的不同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孩子能够接触到不同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经验,从而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和技能。
其次,祖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被重视。
最后,由于祖父母通常更有耐心和经验,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2. 隔代教育下存在的问题然而,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家庭角色的不明确,造成家庭成员间的角色冲突和沟通困难。
其次,祖父母的教育方法和价值观可能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符,使得孩子的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此外,祖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和溺爱也有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主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3.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2)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讨论会,向祖父母传授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他们正确教育孩子;(3)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和团体活动,培养其独立性和社交能力;(4)父母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起主要责任,避免将责任全面转移给祖父母。
四、结论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未来的隔代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沟通和理解,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配合。
同时,要关注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教育孩子,避免过度溺爱。
隔代教育文献综述
隔代教育文献综述
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因为某种原因无法陪伴子女成长,而将子女托
付给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进行照顾和教育。
近年来,隔代教育逐渐成
为了一种流行的家庭教育模式,但是隔代教育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
一方面,隔代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弥补了父母因为
工作等原因无法在子女身边的缺陷。
同时,外祖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更
加宽松,注重情感交流,容易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孩子的特点和个性。
一些学者认为,隔代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促
进家庭的和睦与稳定。
另一方面,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缺陷,最显著的问题是教育方式
和理念的不同。
由于外祖父母的教育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局限,难以抵
御来自社会上的不良信息以及学校中的负面影响。
同时,一些外祖父
母的偏执和过度保护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需要加强外祖父
母的教育意识,引导他们了解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紧接着,需
要加强教育的沟通和协调,促进父母和外祖父母之间对于孩子的教育
共识,以避免对孩子产生混乱;最后,应提高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协同性,加强对外祖父母的培训和引导,以便他们更好地管理和引导孩子。
总之,隔代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家庭教育模式,其积极性和负面影
响并存。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负面影响,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希望今后相关学者和家庭成员能够
更深入地研究和了解隔代教育的内在机制和运作方式,以便更好地应对隔代教育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
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中国·长春 2021 年 12 月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摘要:隔代教育在中国社会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本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隔代教育问题的文献三十余篇,从隔代教育的现状、隔代教育成因、隔代教育利弊等方面入手,将文献进行简单梳理。
关键词:隔代教育;成因;利弊1 前言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其优势和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
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 隔代教育的现状Robin Goldberg-Glen等国外的相关研究人员把隔代家庭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狭义的隔代家庭是指父母完全放弃担负孩子教养责任,而由祖(外)父母等承担全部的养育责任的家庭。
与之相对的是广义的隔代家庭泛指祖(外)父母任何一方或双方与第三代有共处的时间,承担某些抚育责任。
在当代社会,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可谓盛况空前。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95%和73.45%。
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的家庭在帮助照管孙辈。
上海市一项对0-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共占73%,有祖辈家长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共占84.6%。
[4][3][2][1]3 隔代教育的成因国外学者认为形成隔代教养的原因主要是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是指由父母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而无法亲自照顾子女,因此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来照顾和教育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隔代教育现象在中国逐渐普遍化,然而其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隔代教育现象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疏远。
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无法与子女共同生活和交流,导致亲子之间的亲密度下降。
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在照顾子女时可能会出现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差异,加之代沟的存在,可能导致子女与长辈之间产生隔阂。
隔代教育容易导致子女教育质量的不稳定。
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在教育子女时可能缺乏对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了解,无法提供全面和科学的教育。
长辈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可能限制了对子女的照顾能力,孩子可能会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关爱。
隔代教育可能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因此需要支付子女的生活费用和长辈的养老费用。
而如果爷爷奶奶本身也需要照顾,就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针对隔代教育的现状,应采取以下策略:加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父母尽可能多地与子女保持联系,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话、视频通话等,与子女及时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加强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的教育培训。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班或者组织专业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培训,提高长辈的教育水平,使其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子女。
完善家政服务体系。
鼓励和支持家政服务机构提供全天候的照顾和教育服务,为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
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为父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隔代教育的现状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加强家庭关系的建设,提高长辈的教育水平,完善家政服务体系,以及增加社会的支持和关怀,可以有效地改善隔代教育的现状,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中国·长春2013 年12 月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摘要:隔代教育在中国社会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本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隔代教育问题的文献三十余篇,从隔代教育的现状、隔代教育成因、隔代教育利弊等方面入手,将文献进行简单梳理。
关键词:隔代教育;成因;利弊1 前言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其优势和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
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 隔代教育的现状Robin Goldberg-Glen等国外的相关研究人员把隔代家庭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狭义的隔代家庭是指父母完全放弃担负孩子教养责任,而由祖(外)父母等承担全部的养育责任的家庭。
与之相对的是广义的隔代家庭泛指祖(外)父母任何一方或双方与第三代有共处的时间,承担某些抚育责任。
[1]在当代社会,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可谓盛况空前。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95%和73.45%。
[2]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的家庭在帮助照管孙辈。
[3]上海市一项对0-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共占73%,有祖辈家长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共占84.6%。
[4]3 隔代教育的成因国外学者认为形成隔代教养的原因主要是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
Anltranan Bee(2001)就指出隔代教养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包括儿童父辈家长离开家庭外出务工、无承担儿童教养的经济能力等,这些原因就使得祖辈家长在自愿或非自愿的情形下,承担起照顾儿童的责任。
[5]隔代教养成因还包括儿童父母去世、吸毒、入狱、酗酒、离婚、家庭暴力、家庭性侵犯、爱滋病、儿童虐待、非婚生子、以及父母的精神疾病和贫穷等因素。
[6] 国内隔代教养的形成原因也比较复杂,目前探讨隔代教养形成的原因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文化与父辈家长外出等问题上。
江川认为形成隔代教养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祖辈家长普遍把隔代抚养当成家族传宗接代的责任,所以形成了一辈子都要为儿女奉献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征,更是将照看孙辈作为自己晚年的必要“任务”;第二,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辈家长为了生存和发展得更好,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必然没有时间去教养自己的孩子,而祖辈家长由于赋闲在家也乐于代劳,这就使隔代抚养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
[7]沈卫华也认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人都较愿意帮助子女照顾孩子,有的甚至把这作为自己的义务,并在照顾孙辈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另外,父母由于就业、进修、求学、经商等原因外出无暇照顾、教育子女,于是祖父母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教育孙子女的责任。
[8]此外我国台湾一些学者梁雅舒、翁福元、陈丽欣、林志忠等发现,祖父母承担亲职角色是因为孙子女的父母离婚、丧偶、受遗弃、滥用药物、情绪或精神异常、得爱滋病、戒毒、入狱服刑等等,使其无法教养自己的子女,祖父母则被选择来替代父母照顾孙子女的工作。
[9]这就和国外学者有关隔代教养形成的成因分析大体相同。
4 隔代教育的利弊探讨4.1 隔代教育的弊端隔代教育的弊端有:从祖辈这一方面来讲,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
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
而且人老后。
思想很容易固化。
行为模式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的培养,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怪异的想法与言行。
以及人格偏离。
暴力倾向的加剧。
有研究认为,隔代家庭对孙辈的影响是溺爱大于教育,祖辈的姑息纵容和包办代替,一味迁就。
百依百顺,成为普遍现象。
其消极后果是: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孤僻,不善社交,不和群,合作精神差,懒惰,娇气,磨蹭。
缺乏朝气。
没有理解能力,意志薄弱。
缺乏自信,自主,自强,缺乏独立人格。
有研究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仅有14%的老人能积极配合孙辈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及严格的要求。
[10]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需要,王极盛将隔代教育归结为四种类型:第一,过分关注型。
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隔代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孩子本应得到的能力锻炼,结果让隔代家长取消了。
第二,过分监督型。
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成人的不信任感。
第三,严厉惩罚型。
这种教育方法因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鼓励,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第四,民主理解和温暖型。
王极盛对此比较赞赏,他发现隔代家长中也有人在采用这种方法,但数量很少。
从孙辈这一方面来看。
李炎在《农村“隔代教育”调研》中指出:(1)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其行为控制力,卫生习惯等普遍较差。
(2)隔代教育下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
一是失去亲情,心灵孤独,感情特别脆弱;二是缺少交流,性格倔强。
(3)缺少关怀,集体观念淡漠。
(4)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
[11]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环境特别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依赖于亲子关系处于何种状态。
子女对父母感情的亲密真挚的程度,决定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程度,因而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亲子关系越和谐,父母教育感染力就越强,反之亲子关系越是冷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感染力就越小。
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隔代教育确实有其弊端:祖辈自身的特点和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及其对亲子关系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因索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障碍。
4.2 隔代教育的优势。
北京黄海波教授分析了祖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他认为:(1)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爱。
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
愿意花时问与孩子在一起,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
(2)祖辈家长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很了解。
(3)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认为孩子应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
祖辈比较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孩子勤奋学习。
刻苦耐劳和形成竞争意识等良好品质。
事实表明祖辈既能带好孩子,也能把孩子培养成材。
能不能带好孩子关键不在于谁带,而主要在于教育观念是否科学。
隔代抚育本身是有一定优势的——祖父母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不足;由于没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祖父母们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比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辈;老人特别喜欢与孩子玩乐,也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
5 隔代教育的解决对策5.1 转变溺爱的教养方式理智地爱孩子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生活、性格方面会有积极的影响要明白放手等于爱的观念让儿童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比一味帮助儿童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加强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常带其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而不是只让其做温室里的、不见阳光的花朵适度地开展逆境教育这也是矫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5.2 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祖辈们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正确地引导儿童并与儿童一起成长。
切记不可对好奇心很强的儿童所提出的问题横加指责、言词粗暴,而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正确的引导。
另外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养育时遵循这种规律性根据儿童的需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时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以免错过最佳教育期。
5.3 提高素质做好表率因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观念等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的。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祖辈家长应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祖辈们的行为要自慎做孩子的表率,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孩子,而且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隔代教养中应该给予重视的一个方面。
5.4 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性,这就不仅要求祖辈们之间要和谐交流,还要求祖辈多与孩子父辈讨论育儿心得,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
另外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辈与祖辈协调一致相互理解与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欢乐、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互补中给子女较为完善的教育。
5.5 统一思想、标准儿童的祖辈应与父辈在对儿童在教养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
在儿童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前作出统一的决策做到不将分歧呈现在孩子的面前,不能一个要求儿童这样做而另一个要求儿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这样容易会出现儿童面对各个家长的要求不一样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结果使得孩子的教养力量抵消容易养成两面性格。
5.6 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儿童交流祖辈应与儿童多沟通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关心其心理世界。
祖辈家长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多、阅历广来限制孩子的发言权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儿童作出决定或者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听从孩子的意愿而应该多与儿童交流把双方的观点,同时表达出来平等协商后作出适合儿童的最佳决策。
当儿童犯了错误时不能一味地批评或纵容要向孩子说清楚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这样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影响儿童的思维、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格的养成也使儿童更接受祖辈的教育。
[13]参考文献[1] Goldberg-Glen,Roberta G Sands,Ralph D Cole,et al.Multigenerational and Internal Stuctures in Families in Which Grandparents Raise grandchildren (J).Families in Society.1998(5):477-490[2] 沈锄云.认知隔代教育(J) ,老年人,2000(9)[3] 晓明.您是否感到力不从心———隔代教育问题浅谈(J),长寿,2002(9)[4] 李洪曾.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东教育,2002(11)[5] Anltranan Bee. Grandparents Children &youth Nonfiction Families&family life,2001:559- 563.[6] 赵梅,邓世英,郑日昌等.从祖父母到代理双亲:当代西方关于祖父母角色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7] 江川.对隔代抚养的思考[J].老年人,2005,(4).[8] 沈卫华:论祖孙关系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82- 87[9] 林琼芸:浅谈隔代教养家庭[10] 余逸群.隔代教育的弊端田.健康,2001,(1):25—26.[11] 宋良恒.宋亚骅.陆晓从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教育教学论坛2010(30)[12] 阙攀.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