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一、应急响应组织。
1.1 应急响应组织应由医院护理部门负责组织,包括护理部门主任、护理班组长、急诊科护士长、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等人员组成。
1.2 应急响应组织应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做好护理工作的应急准备。
二、应急预案内容。
2.1 灾害事件应急响应。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暴发、化学品泄漏等,应急响应组织应立即启动医院的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应急救治工作。
(2)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等,应急响应组织应迅速组织疏散受伤患者,开展抢救和救治工作。
2.2 人员伤亡应急处置。
(1)对于突发事件中受伤的患者,应急响应组织应迅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和救治。
(2)对于因突发事件导致的心理伤害,应急响应组织应组织心理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
2.3 物资储备和调配。
(1)应急响应组织应做好医疗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调配到位。
(2)应急响应组织应迅速调配医护人员,确保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开展护理工作。
三、应急演练。
3.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2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4.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4.2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应急救援的联动机制。
五、应急预案的监督和检查。
5.1 护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应急预案能够及时有效地执行。
5.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当及时整改和改进,确保应急预案的完善和落实。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
为了保障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应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护理工作中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突发疾病、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和领导。
1. 应急指挥部,由医院护理部负责成立,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人员,由护理部主任、各科室护士长及护士组长组成,负责应急处置的具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
1.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护理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进行紧急处置。
2. 应急处置,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3. 信息报告,及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协助医院制定整体处置方案。
4. 事后总结,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护理部应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1. 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宣传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
1. 物资准备,保障护理工作所需的应急物资充足,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2. 人员配备,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六、应急预案的监督和评估。
1. 监督检查,护理部门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评估改进,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应急预案的附则。
本预案由护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经医院领导批准后生效。
对于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妇产科应急预案

妇产科应急预案
一、应急响应组织。
1.1 应急指挥部,由妇产科主任担任指挥长,妇产科副主任、
护士长、医生和护士等组成的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和
协调。
1.2 应急救治组,由医生、护士和急救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治组,负责对患者进行急救和抢救工作。
1.3 应急后勤组,由后勤人员组成的应急后勤组,负责保障医
疗设备、药品和物资的供应,以及医护人员的生活保障。
二、应急预案流程。
2.1 应急响应启动,一旦发生妇产科急诊情况,应急指挥部立
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救治组和应急后勤组进行急救和抢救工作。
2.2 患者转运,根据患者病情和就近医疗资源情况,安排患者
转运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2.3 应急处置,对于妇产科急诊情况,应急救治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紧急救治和抢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4 信息报告,应急指挥部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报告应急情况,保持信息畅通,协调资源支持。
三、应急预案要点。
3.1 安全第一,在进行急救和抢救工作时,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3.2 快速响应,妇产科急诊情况需要迅速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治和抢救。
3.3 协作配合,各部门和人员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应对妇产科急诊情况。
3.4 持续改进,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妇产科能够在发生急诊情况时,迅速响应、迅速处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一、背景。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患者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或其他紧急情况。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一份护理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
护理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护理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
三、内容。
1. 突发情况的分类和应对方式,根据不同的突发情况(如心脏骤停、呼吸窘迫、出血等),制定相应的应对方式和流程。
2. 护理人员的分工和协作,明确不同护理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分工和协作方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应急设备和药品的准备,确保护理人员随时能够获得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治。
4. 紧急通讯和报告机制,建立紧急通讯和报告机制,确保护理人员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
5. 紧急情况的记录和总结,对每一起突发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执行。
1.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应对。
3. 护理人员应不断总结和改进应急预案,以适应不同的突发情况和工作环境。
五、总结。
护理应急预案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救治能力和护理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因此,各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护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迅速的应对。
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一、背景。
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责任心的工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危机。
在护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如病人突然恶化、意外伤害等,需要护士们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二、应急预案。
1. 建立应急预案团队,护理部门应当建立专门的应急预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和医生组成,负责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2. 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团队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应对措施、人员分工等内容,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3. 培训和演练,护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护士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4. 应急设备和药品准备,护理部门应当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急救需求。
5. 应急通讯系统,建立健全的应急通讯系统,确保护士之间的紧急通讯畅通无阻,以便及时协调应对突发事件。
6. 事件报告和总结,护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事件报告和总结机制,对每起突发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
1. 发生突发事件时,护士应当迅速做出反应,按照应急预案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处理,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2. 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护士们应当紧密协作,分工合作,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和护理工作。
3. 应急预案团队应当及时跟进突发事件的处理进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四、结语。
护理应急预案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士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不断完善和提升护理工作的应急处理能力。
妇幼保健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

妇幼保健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1. 目的为提高妇幼保健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妇幼保健院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3. 组织机构与职责3.1 应急指挥小组成立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各科室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3.2 职责(1)组长:负责整体指挥和协调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2)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指挥和协调,负责具体的执行和监督工作。
(3)成员: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救治、救援、信息收集和发布、后勤保障等。
4. 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四级(一般)。
5. 应急响应(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应对工作。
(2)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立即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请求支援和协助。
(4)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并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进行应对。
5.2 二级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应对工作。
(2)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请求支援和协助。
(4)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并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进行应对。
(1)启动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应对工作。
(2)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请求支援和协助。
(4)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并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进行应对。
5.4 四级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应对工作。
(2)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妇保院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妇幼保健院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火灾、医疗纠纷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医患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妇幼保健院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火灾、医疗纠纷等紧急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妇幼保健院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全院的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救援小组(1)医疗救治小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和后续治疗。
(2)安全保障小组:负责现场安全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工作。
(3)信息报送小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应急救援相关信息。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治工作。
(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3)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疫情,请求支援。
2. 自然灾害(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2)确保人员安全,组织撤离危险区域。
(3)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请求支援。
3. 火灾(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灭火、疏散工作。
(2)确保人员安全,组织撤离火场。
(3)向上级消防部门报告火情,请求支援。
4. 医疗纠纷(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解、安抚工作。
(2)对纠纷原因进行调查,妥善处理。
(3)向上级部门报告纠纷情况,请求指导。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充足、专业。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急救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
3. 装备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如消防器材、防暴器材等。
4. 联动保障:加强与上级部门、周边医院的联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六、预案演练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妇幼保健院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妇幼保健院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应急预案1. 火灾应急预案:(1)建立完善的防火设施和消防器材,确保院内各区域和各科室的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排除。
(2)制定消防演练计划,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技能。
(3)明确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设置指示牌和逃生通道标志,确保疏散的顺畅和迅速。
(4)明确院内火灾报警器的布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报警。
2. 突发疾病传染应急预案:(1)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及时获取相关疾病信息,并向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2)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如及时就诊和隔离治疗,加强消毒措施等,确保院内传染病的控制和防止扩散。
(3)配备足够的医疗物资和药品,以应对突发传染病的患者急救和治疗。
二、处理流程1. 火灾处理流程:(1)发现火灾,迅速拉响火灾报警器,并立即通知院内消防队和相关科室人员。
(2)员工按照预定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有序疏散患者和员工。
(3)消防队员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
(4)院内领导及时跟进事态发展情况,协助消防队员进行灭火和疏散工作。
2. 突发疾病传染处理流程:(1)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成立突发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负责突发疾病处置工作。
(2)迅速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样本采集。
(3)派遣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的急救和治疗,并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疫情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对于接触过患者的员工,进行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确保传染病不扩散。
总结: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将事故和疾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其他常见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1. 电力故障应急预案:(1)建立电力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院内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设立备用发电机,以备电力故障时能及时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转。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等。
三、组织结构1. 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护理部主任担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院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应急小组,由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负责本科室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火灾(1)立即启动消防报警系统,通知消防部门。
(2)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3)根据火灾情况,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
(4)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火灾调查,查明原因。
2. 地震(1)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
(2)组织患者和医护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3)检查医疗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
(4)评估患者病情,做好紧急转运准备。
(5)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地震救援工作。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立即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
(2)做好疫情监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3)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培训,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4)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4. 患者突发病情变化(1)立即评估患者病情,进行紧急处理。
(2)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根据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准备。
(4)记录抢救过程,及时报告。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
六、总结和改进1. 每次应急处理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应急处理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总结结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七、附则本预案的解释权归护理部所有,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制定本应急预案,以规范护理工作中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和病区,包括但不限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住院部等。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
1. 应急设备和药品的准备,各科室和病区要随时保持应急箱和急救药品的充足存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应急流程,明确各种急救情况下的处置流程和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急救药物使用等。
4. 应急通讯,建立健全的应急通讯机制,确保医护人员之间的及时沟通和协作。
5. 应急指挥,明确应急情况下的指挥体系和责任分工,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应急预案的执行。
1. 发生急救情况时,医护人员应立即按照预案进行处置,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应急情况结束后,各科室和病区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六、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能力。
七、应急预案的监督和检查。
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和改进。
以上为护理应急预案的内容,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医院护理工作应急预案

医院护理工作应急预案第一部分总则一、为加强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科室护理工作中的各类应急情况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突发疾病、病人突发变化、医护人员意外伤害等情况。
三、医院护理工作应急预案的实施单位为各科室护理部,预案的具体实施由各科室护士长负责。
第二部分护理工作应急预案的组成一、预案名称:医院护理工作应急预案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医院护理规范》等相关法规三、预案目的:强化医院护理工作的应急准备,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四、预案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护理工作应急处理流程、护理工作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
第三部分护理工作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一、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1、突发疾病或意外事件发生时,首先由护士长发现并报告相关负责人,确认事件情况。
2、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处置,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3、同时,负责人应当及时向院领导和卫生部门通报事件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和汇报工作。
二、护理工作应急处理流程1、突发疾病或意外事件发生时,首先判断现场安全情况,有序疏散患者和医护人员,并做好急救处理。
2、按照患者病情特点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3、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障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4、对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5、根据事件情况调整护理工作计划和安排,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三、护理工作应急资源保障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应急资源库,包括但不限于急救设备、药品、器械、护理用品等。
2、护理部应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资源库,确保资源齐全、有效。
3、在应急事件发生时,护理部应及时调配和分配相关应急资源,保障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其他事项1、医院应定期对护理工作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调整,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母婴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提高医院应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纠纷、火灾、地震、洪水、传染病疫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妇幼保健院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全院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应急响应方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协调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物资保障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供应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情况报告发现突发事件后,事发部门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处置措施(1)医疗救治组: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安全保障组:维持现场秩序,确保人员安全疏散,防止事态扩大。
(3)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后勤保障组:调配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4. 应急结束在应急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保障:完善信息化系统,提高应急信息传递效率。
4. 财务保障: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六、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安全,降低护理风险,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院所有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病情突变、药物过敏、跌倒、烫伤、窒息等。
三、应急预案1. 患者病情突变(1)立即通知医生,并报告护士长及科室负责人。
(2)根据患者病情,迅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等。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记录。
(4)准备好抢救物品,如急救药品、器械等。
(5)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 药物过敏(1)立即停用可疑过敏药物,并报告医生。
(2)观察患者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3)给予患者吸氧,并准备抢救物品。
(4)及时报告护士长及科室负责人。
(5)根据医生指示,给予抗过敏治疗。
3. 跌倒、烫伤、窒息等(1)立即现场评估患者状况,如意识、呼吸、循环等。
(2)根据患者状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等。
(3)立即通知医生,并报告护士长及科室负责人。
(4)准备抢救物品,如急救药品、器械等。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记录。
4. 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1)立即启动火灾、地震应急预案,按照逃生路线迅速撤离。
(2)确保患者安全,如帮助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
(3)报告护士长及科室负责人。
(4)协助消防、地震等部门进行救援工作。
四、培训与演练1. 护理部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各科室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确保护理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操作。
3. 护理部应加强对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奖惩制度1. 对于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色、积极抢救患者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不执行应急预案、玩忽职守导致患者损害的护理人员,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分。
六、附则本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并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妇产科应急预案

妇产科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妇产科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制定妇产科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治。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物资准备。
妇产科应急物资包括急救药品、急救设备、消毒物品等。
医院应确保这些物资的充足储备,定期检查和更新。
2. 应急流程。
妇产科应急流程包括急救处置、医疗救护、医疗转运等环节。
医院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流程,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3. 应急演练。
医院应定期组织妇产科应急演练,让医护人员熟悉应急流程和
操作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应急通讯。
建立健全的应急通讯系统,确保医护人员之间和与其他部门的
及时沟通,协调应对突发事件。
5. 应急指挥。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和人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组织和
指挥救援工作。
6.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展开救援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应急预案执行。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医院应立即启动妇产科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内容进行处置和救治,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四、应急预案评估和改进。
医院应定期对妇产科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内容,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为妇产科应急预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得到重视和执行,确保妇产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
一、背景。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等,这些情况需要护理人员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二、目的。
制定护理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采取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损失。
三、内容。
1. 突发情况的识别和评估,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识别和评估能力,能够迅速判断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护理人员的应急培训,医院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
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等护理技能的培训,以
提高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3. 应急装备的准备,医院应该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如心电监
护仪、呼吸机、急救药品等,以保障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
速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4.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医院应该制定详细的护理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并
在实际情况中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护理措施。
四、总结。
护理应急预案是医院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提
高护理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
医院应该高度重视护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护理人员能够
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迅速的反应。
某妇幼保健院医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秩序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院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紧急情况以及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2.1.1 组长:院长2.1.2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2.1.3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2.2 设立应急指挥部2.2.1 指挥长:院长2.2.2 副指挥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2.2.3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2.3 各部门职责2.3.1 医务科: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3.2 护理部:负责制定护理应急预案,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协调护理工作。
2.3.3 保卫科:负责维护医院治安秩序,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3.4 后勤保障部: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物资需求。
2.3.5 医技科:负责应急医疗技术的支持和保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医疗需求。
2.3.6 各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应急处置流程3.1 信息报告3.1.1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紧急情况,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3.1.2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2 应急响应3.2.1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3.2.2 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3 应急处置3.3.1 采取必要的隔离、救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3.3.2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3.3 维护医疗秩序,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进行。
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

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1. 应急预案背景和目的妇幼保健院作为一家专门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的风险,如自然灾害、传染病暴发、火灾等。
为了确保妇幼保健院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保障患者及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预案的目的是为妇幼保健院提供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人员职责、流程和措施,以减轻患者和员工在突发事件中的伤害,确保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2. 应急预案流程图graph TDA[突发事件发生]A-->B[报警]B-->C[启动应急响应]C-->D[组织人员疏散]C-->E[调拨物资和设备]E-->F[开展救援工作]F-->G[继续监测和评估]G-->H[解除应急状态]3. 应急预案步骤3.1 报警•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任何工作人员都有责任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报警,并提供详细的事件信息。
3.2 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中心收到报警后,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启动应急响应后,应急指挥中心将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并组织排查和应急准备工作。
3.3 组织人员疏散•由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保健院所有员工应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和疏散顺序,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
•对于患者,应急指挥中心将组织医护人员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疏散和转移。
3.4 调拨物资和设备•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突发事件的需求,向其他医院或相关部门调拨物资和设备,以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3.5 开展救援工作•应急指挥中心将指挥各救援队伍展开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灭火、排除险情等。
3.6 继续监测和评估•应急指挥中心将继续对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监测,并跟踪评估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和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3.7 解除应急状态•当突发事件的威胁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时,应急指挥中心将解除应急状态,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后总结和教训汇报。
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

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一、前言妇幼保健院是为了保障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而设立的特殊医疗机构。
作为一家专业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院必须时刻准备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完善。
二、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制定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首先对潜在的危险和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医疗设备、医护人员、患者群体以及周边环境的风险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其次,根据评估结果,妇幼保健院应建立相应的应急团队。
该团队应由院长或相关主管领导,以及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组成。
团队成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并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应对紧急情况。
最后,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应包括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责任分工、资源调配、沟通协调、信息报告等内容。
预案需要经过医院的管理层审核、修订和批准,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以确保其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实施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需要迅速启动。
预案实施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调动并协调各方力量。
首先,应急团队的成员应立即按照预案的流程组织行动。
不同的应急事件需要有不同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例如,对于火灾,应急团队需要迅速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并展开救援工作。
对于突发传染病,预案应包括隔离措施、疫情监测和报告等。
其次,妇幼保健院应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与救援队伍、卫生局和社区合作,共同处理伤病情况,并做好病人安置和救助工作。
同时,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还应包括应对信息传播和沟通的措施。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和内部通讯途径,将突发情况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以减少恐慌和误解。
四、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的完善妇幼保健院应急预案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通过实践和演练,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出现的风险进行更新和修订。
妇保院医疗应急预案范文

一、编制依据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 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关要求;3. 妇幼保健院实际情况。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妇幼保健院发生的各类医疗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事故、传染病爆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
三、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院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成立医疗救治组、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发布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小组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实施。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相关小组进行现场处置。
a. 医疗救治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b. 疫情防控组:对疫情进行监测、隔离、消毒等;c. 物资保障组:保障应急物资供应;d. 信息发布组:及时发布信息,稳定人心;e. 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期间医院正常运行。
3. 应急结束: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响应级别1. 一级响应:发生重大医疗事故、传染病爆发、自然灾害等严重影响医院正常运行的事件;2. 二级响应:发生较大医疗事故、传染病爆发、自然灾害等对医院运行有一定影响的事件;3. 三级响应:发生一般医疗事故、传染病爆发、自然灾害等对医院运行影响较小的事件。
六、应急物资保障1.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防护用品等;2. 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3.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调配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七、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应急技能;3. 定期评估应急培训与演练效果,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八、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 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2. 加强舆论引导,稳定人心,维护医院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护理应急预案(护理应急预案妇幼保健院护理部目录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预案三、发生用药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四、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的应急预案五、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六、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时的应急预案七、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时的应急预案八、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九、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十、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十一、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十二、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预案十三、患者烫伤时的应急预案十四、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的应急预案十五、病房出现疑似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预案十六、患儿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十七、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十八、泛水的应急预案十九、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二十、火灾的应急预案二十一、失窃的应急预案二十二、门诊患者诊治过程中发生晕厥、虚脱时的应急预案二十三、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二十四、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二十五、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发生子痫的应急预案二十六、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二十七、新生儿窒息与复苏的应急预案二十八、新生儿发生呛奶的应急预案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1、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通知院总值班协助处理。
并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
5、重大抢救或特殊病人抢救,及时告知主管院领导和医教科及院总值班。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预案流程图: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发生猝死后,立即按心肺复苏程序进行复苏抢救,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必要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并上报上级领导。
2、通知家属。
3、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和护理。
4、向医院总值班或医教科汇报抢救结果。
5、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预案流程图:用药错误时的应急预案1、发现用错药后,立即停止用药,向护士长,主管医生汇报。
2、迅速查看患者,根据患者情况按医嘱采取补救措施。
(1)给药剂量不足时,补足药量。
给药过量时,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立即对症处理。
(2)给药途径错误时,在允许的范围内,经医生同意,可不做更正。
如给药途径在不允许的范围内,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时,应通知医生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3)药物给错患者时,应补给未发药的患者,对已使用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将出现的错误,告知患者以求得患者的谅解和配合。
4、做好护理记录,并按差错上报护理部。
预案流程图: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的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用药。
2、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密切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状态。
4、配合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如反应严重,立即备好各种抢救用物及药品;如反应较轻,遵医嘱对症处理。
5、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名称、批号、型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及患者症状,并报告药械科。
6、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7、做好护理记录。
预案流程图: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药械科、护理部)。
6、保留的输液器和药液送药械科,(患者及家属有异议时,在医患双方在场情况下封存或启封),必要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预案流程图: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内残余空气。
2、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3、将患者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及药物治疗。
5、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6、认真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预案流程图: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3、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减轻心脏负担。
4、高流量给氧,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5、遵医嘱给予镇静、利尿、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
7、认真记录患者抢救过程。
8、患者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
预案流程图: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1、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必要时保留静脉通路,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g,直至脱离危险,注意保暖。
3、给予氧气吸入,发生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4、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给药。
5、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易搬动。
6、及时、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7、必要时,上报医教科或总值班。
预案流程图: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及病房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
3、对病情紧急的患者及时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遵医嘱给药,并给予氧气吸入。
4、一般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检验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7、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预案流程图: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1、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时,立即使患者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叩拍背部,尽可能使吸人物排出,并通知值班医生。
2、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等。
3、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如出现严重紫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度、深度异常,在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的同时,急请麻醉科插管吸引。
4、必要时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5、通知家属,向家属交代病情。
6、做好护理记录。
预案流程图: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1、当发现患者突然发生躁动,立即说服并制动约束患者,防止发生意外,并通知值班医生。
2、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约束制动。
3、通知家属,向家属交代病情。
4、必要时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
6、做好护理记录。
预案流程图:患者坠床或摔倒时的应急预案1、患者不慎坠床或摔倒时,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通知医生。
2、对患者的情况作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查看有无外伤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病情允许时,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5、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6、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7、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8、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预案流程图:患者烫伤时的应急预案1、发现病人烫伤,立即撤除致热源。
2、烫伤局部可冷敷或冷水浸泡30分钟。
3、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4、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改变,有水泡或破溃者,遵医嘱对症处理。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和安抚工作。
6、记录烫伤发生时间、原因、部位、外观情况及处理措施。
预案流程图: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的应急预案1、发现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药物的注入,可保留针头连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
2、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
3、用0.4%普鲁卡因(2%普鲁卡因1ml+生理盐水4ml配制)局部封闭,既可以稀释外漏的药液和组织药液的扩散,又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
4、外渗24h内可用冰袋局部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以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
5、避免患处局部受压,外渗局部肿胀严重者可用50%硫酸镁湿敷。
6、加强交接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预案流程图:病房出现疑似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预案1、发现疑似甲类或乙类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科室领导及有关部门(护理部、医教科)。
2、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保护同病室的患者。
4、患者应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5、患者出院、转出后,应严格按传染源性质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预案流程图: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1)告诉患者停水时间。
(2)给患者备好使用水和饮用水。
(3)病房为患者准备热水,同时尽可能多备使用水。
2、突然停水时,白天与办公室联系,夜间与医院总值班联系,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及时维修。
3、加强巡视患者,随时解决患者饮用水及用水需求。
预案流程图:泛水的应急预案1、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
2、如不能自行解决,立即通知办公室,夜间可通知医院总值班协助找维修人员。
3、协助维修人员工作,白天可通知病室清洁员及时清扫泛水。
夜间要及时将污水清理。
4、告诫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防止跌倒,保证患者安全。
预案流程图: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1、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
备好应急灯、手电筒等,如抢救患者使用电动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报告办公室,通知启动备用电源,将抢救患者送至有备用电源处继续监护抢救。
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呼吸机旁备简易呼吸器,以备突然停电。
停电后,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
4、通过电话与电工联系,查询停电原因。
5、维护病室秩序,安抚患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预案流程图:患儿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l、当发生突然断电,呼吸机不能有效运转时,医护人员应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有效呼吸。
2、通知值班医生查看患者,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识等,同时与办公室联系维修。
3、停电期间医生、护士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4、恢复通电后根据医嘱调整呼吸机使用参数,重新将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道连接,恢复人工通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及患者生命体征等准确记录于护理病历中。
预案流程图:火灾的应急预案1、发现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分别组织灭火,同时报告办公室及上级领导,夜间通知总值班。
2、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积极扑救。
3、火势无法扑救时,立即拨打“119”,并告知准确方位。
4、医护人员保护患者,有组织、有秩序的帮助患者撤离到安全地带。
5、撤离时走安全通道,勿乘坐电梯。
叮嘱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前进。
6、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及贵重仪器。
7、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8、撤出后,稳定患者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