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高一必修4教学设计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四3.2.3【教学设计】《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四3.2.3【教学设计】《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教材通过类比正、余弦函数的定义的推导得出正切函数的定义,锻炼学生类比推理的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切函数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类比正、余弦函数的定义得出正切函数的定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正切函数定义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切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正切函数的定义。

电子课件调整、相应的教具带好、熟悉学生名单、电子白板要调试好。

一、探究新知。

和角与差角正切公式的应用()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和角与差角正切变形公式的应用二、 例题解析。

例题1、不查表求值1tan105()2tan 75()3tan15()1221tan ,tan(),tan(2).25ααβαβ=-=--例题、()已知求 ()44tan ,tan(),tan 2.55αβαβα+=-=-(2)已知求 ()21tan ,tan(),tan().5444ππαββα+=-=+(3)已知求 ()2αβααβ-=+-解:(1)()tan(2)tan ()αβααβ∴-=+-tan tan()1tan tan()ααβααβ+-=-⋅- 12()25121()25+-=-⋅- 112= ()()2ααβαβ=++-(2)()t a n 2t a n ()()ααβαβ∴=++- tan()tan()01tan()tan()αβ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1tan105()tan(6045)=+tan 60tan 451tan 60tan 45+=-⋅=2=-2tan 75()tan(4530)2=+=3tan15()tan(4530)2=-=。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教案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3.能正确运用上述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二、命题落点1.考查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及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如例1.2.考查倍角的正切公式与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如例2.3.以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考查三角变换能力和相关计算能力等.如例3.[典例精析]例1: 假设1sin(),63πα-=那么2cos(2)3πα+=〔 〕A .79-B .13-C .13D .79 解析1)3(cos 2)232cos(:2-+=+απαπ=2]sin 3sin cos 3[cos 2απαπ⋅-⋅-1=21)sin 23cos 21(2--αα . 〔# 〕 又由题意知:31)6sin(=-απ,那么31sin 6cos cos 6sin =⋅-⋅απαπ, 即31sin 23cos 21=-αα,所以〔# 〕=971912-=-⨯.答案:A .例2:ααtan ,22tan 则=的值为 ,)4tan(πα+的值为 .解析:因为tan 2,2α=所以22tan 242tan ,1431tan 2ααα⨯===--- 所以tan tan tan 14tan()41tan 1tan tan 4παπααπαα+++==--4113.4713-+==-+ 答案:41,37--.例3:7sin()241025παα-==,求sin α及tan()3πα+. 解析: 由题设条件,应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得)cos (sin 22)4sin(1027ααπα-=-=,即57cos sin =-αα . ① 由题设条件,应用二倍角余弦公式得)sin (cos 57)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cos 25722ααααααααα+-=+-=-==, 故51sin cos -=+αα② 由①和②式得53sin =α,54cos -=α 因此,43tan -=α,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11325483343344331433tan 313tan )3tan(-=+-=+-=-+=+ααπα. [常见误区]1.求三角函数值时,必须对各个公式间的变换条件要理解和掌握,注意隐含条件的使用,以防出现多解或漏解的情形.2.一般情况下, sin()sin sin ;sin 22sin ;cos 22cos ,αβαβαααα±≠±≠≠ 这都是考生容易忽视的.[基础演练]1.对任意的锐角βα,,以下不等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A .βαβαsin sin )sin(+>+B .βαβαcos cos )sin(+>+C .βαβαsin sin )cos(+<+D .βαβαcos cos )cos(+<+ 2.假设∈<<=+απαααα则),20(tan cos sin 〔 〕A .)6,0(πB .)4,6(ππC .)3,4(ππD .)2,3(ππ 3.αααα2cos cos 2cos 12sin 22⋅+ =〔 〕 A .tan αB .tan 2αC .1D .124.==ααcos ,32tan 则〔 〕A .54B .-54C .154D .-535.设a 为第四象限的角,假设sin 313sin 5a a =,那么tan 2a =_____________. 6.βα,均为锐角,且=-=+αβαβαtan ),sin()cos(则 .7.(2005·某某文)函数()2sin cos cos 2f x x x x =+.〔1〕求4f π⎛⎫ ⎪⎝⎭的值;〔2〕设()0,2f ααπ⎛⎫∈= ⎪⎝⎭,求sin α的值. 8.函数].2,0[,2sin sin 2)(2π∈+=x x x x f 求使()f x 为正值的x 的集合.9.(2005·某某)在△ABC 中,sinA 〔sinB +cosB 〕-sinC =0,sinB +cos2C =0,求角A 、B 、C 的大小.。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 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19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 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19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能写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经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推导过程,知道公式成立的条件,了解公式的形式特点。

2初步了解公式的作用,能够正确运用公式及其常用变形进行计算、化简、证明。

3在两角差公式的自主推导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转化的思想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并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推导及其运用,公式条件的获得。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流程1、复习回顾:βα+Cβα-Cβα+Sβα-S如何计算tan75°?2探究公式:①利用所学的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对比分析公式βα+C ,βα-C ,βα+S ,βα-S ,能否推导出)tan(βα+和)tan(βα-?其中βα,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师生讨论:当0)cos(≠+βα时,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sin()tan(-+=++=+ 若0cos cos ≠βα,即0cos ≠α且0cos ≠β时,分子分母同除以βαcos cos 得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根据角α,β的任意性,在上面的式子中,用-β代替β,则有 βαβα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tan 1)tan(tan )tan(+-=---+=- 由此推得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简记为“βα+T ,βα-T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其中βα,应该满足什么条件?还依然是任意角吗?给学生时间思考。

由推导过程可以知道:)(2)(2)(2Z k k Z k k Z k k ∈+≠±∈+≠∈+≠ππβαππβππα 这样才能保证αtan ,βtan 及)tan(βα±都有意义。

高一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课件3.2.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高一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课件3.2.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
3 . 2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规律总结公式 Tα+β,Tα-β 有较多变形的公式,公式中有 tan
αtan β,tan α+tan β(或 tan α-tan β),tan(α+β)(或 tan(α-β))时,三者中知道任意 两个就可表示或求出第三个.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探究三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应用
������������������α +������������������β ; 1-������������������α������������������β
������������������α-������������������β . 1+������������������α������������������β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2)
3-tan 15° 1+ 3tan 15°
=
������������������ 60°-������������������ 15° 1+������������������ 60°������������������ 15°
=tan(60° -15 ° )=tan 45 ° = 1. (3)tan α +
公式 Tα+β 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Tα+β 中,有 tan α+tan β,tan αtan β 这两项,对比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我们 解决问题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因此 tan α,tan β 可以看作一元二次方程的 根,这样 tan α+tan β,tan αtan β,tan α-tan β 就可以互相表示,进而可以利用它 们求 tan(α± β).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北师大)必修4教案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北师大)必修4教案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3.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2)能够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3)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4)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2、过程与方法借助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各个公式之间的联系及结构特点;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理解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三角的各种变形,提高逆用思维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公式的应用.难点: 公式的推导.三、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1)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法:通过通过类比分析、探索、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机四、教学设想【探究新知】1.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T α+β ,T α-β问:在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基础上,你能用tan α,tan β表示tan(α+β)和tan(α-β)吗?(让学生回答)[展示投影] ∵cos (α+β)≠0tan(α+β)=βαβαβα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sin(-+=++ 当cos αcos β≠0时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 αcos β得:以-β代β得:2.运用此公式应注意些什么?(让学生回答)[展示投影] 注意:1︒必须在定义域范围内使用上述公式。

即:tan α,tan β,tan(α±β)只要有一个不存在就不能使用这个公式,只能(也只需)用诱导公式来解;2︒注意公式的结构,尤其是符号。

)[展示投影]例题讲评(学生先做,学生讲,教师提示或适当补充)例1.求tan15︒,tan75︒及cot15︒的值:例2、△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求证: C B A C B A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例3.已知tan α=31,tan β=-2 求cot(α-β),并求α+β的值,其中0︒<α<90︒, 90︒<β<180︒.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 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例4. 求下列各式的值:1)75tan 175tan 1-+ 2)tan17︒+tan28︒+tan17︒tan28︒例5已知sin(α+β) =21,sin(α-β) =101,求βαtan tan 的值[学习小结]1.必须在定义域范围内使用上述公式。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4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4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4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与意义正切函数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高中数学中,正切函数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程设计以北师大版高中必修4-2知识点“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中的第三节“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掌握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为: 1. 理解两角和与差的概念; 2. 掌握正切函数的性质,能够正确画出正切曲线的图像; 3. 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两角和与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3.1 学习正切函数的性质•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掌握正切函数图像的特点和性质;•教师进行内容复述和梳理,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展示正切函数的应用实例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学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教师在板书上详细讲解两角和与差的概念、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公式及相关性质;•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课堂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配合实例演示,加深学生对应用灵活性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

3.3 实践练习•旨在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运用公式解题;•集中讨论课堂习题的解法,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应课堂习题;•教师给出标准答案,并进行讲解、讨论和指导,加强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学,结合课件图形进行课堂教学; 2. 讲授和操作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法; 3. 分组讨论和演示教学; 4. 辅以试题、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

五、教学评价与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清楚地掌握正切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此次课程实践,教师还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反馈学习成果等,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第3章2两角和与差的的正切函数w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第3章2两角和与差的的正切函数w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数学 第3章《三角恒等变形》2两角和与差的的正切函数导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4【学习目标】1.能按照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得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提升转化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2.能熟练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公式的变形及“1”的灵活利用.【利用说明】认真阅读讲义P118~120,尝试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及余弦公式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并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勾画出有疑惑的地方与同窗交流探讨,最后结合讲义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1)在同角三角函数大体关系中,tan _______,α=其中角α的范围是 .(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其中α,β为任意角):①=+)cos(βα_________________; ②=-)cos(βα__________________; ③=+)sin(βα ; ④=-)sin(βα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推导 当cos()0αβαβαβ+++≠时,将S 与C 两边分别相除,就有sin cos cos sin ().()a βαβαβ++===tan (T αβ+) 在上式中,以-β替换β,就取得 (-)αβ=tan .(T αβ-) 其中,αβ应该知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式变形:【合作探讨】1.已知.2,20,2tan ,31tan πβππαβα<<<<-== (1)求tan()αβ-; (2)求βα+的值.2.求下列各式的值:(1) 75tan 175tan 1+-; (2)︒︒︒+︒+︒40tan 20tan 120tan 40tan 20tan .3.已知tan()2,tan()3,αβαβ+=--=-求tan 2,tan 2.αβ的值【课堂检测】1.求值:(1)17tan 43tan 117tan 43tan -+ ; (2).50tan 10tan 3)50tan 10(tan ⋅++2.已知1tan()2,tan .42παβ+== (1)求tan α的值; (2)求sin()2sin cos .2sin sin cos()αβαβαβαβ+-++的值【课后训练】。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4教学案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4教学案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sinθ= .
又θ是第二象限角,
∴cosθ=- =- ,
∴tanθ= =- ,又tanφ= ,
∴tan(θ-φ)=
= =-2.
讲一讲
3.已知tan(α-β)= ,tanβ=- ,且α,β∈(0,π),求2α-β的值.
[尝试解答]∵tan(α-β)= = ,
∴ = .
∴tanα= .
∴tan =1>tanα= >0.
①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
②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
③tanα+tanβ+tanαtanβtan(α+β)=tan(α+β);
④tan(α+β)-tanα-tanβ=tanαtanβtan(α+β);
⑤1-tanαtanβ= ;
若0°<α<90°<β<180°,求α+β的值.
解:∵cosβ=- ,90°<β<180°,
∴sinβ= = .
∴tanβ= =-2,又tanα= .
∴tan(α+β)= =-1.
∵0°<α<90°<β<180°,
∴90°<α+β<270°.
∴α+β=135°.
一、选择题
1. 等于()
A.tan 42°B.
(2)∵ =tan60°,
∴原式=tan 60°(1-tan 10°tan 50°)+ tan 10°tan50°
= - tan 10°tan 50°+ tan 10°tan 50°= .
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解决给角求值问题,关键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既要会“正用”还要会“逆用”和“变形”用,如进行“1”的代换,常见1=tan 45°,及变形公式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等.

高一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教案

高一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教案

高一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教案【小编寄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第3课时【学习导航】1. 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2. 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变形。

教学重点:学习重点能根据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学习难点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变形【自学评价】1.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2.tan(a+b)公式的推导∵cos (a+b)_sup1;0tan(a+b)=当cosacosb_sup1;0时,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cosb得:以-b代b得:其中都不等于3. 注意:1_deg;必须在定义域范围内使用上述公式 tana,tanb,tan(a_plusmn;b)只要有一个不存在就不能使用这个公式,只能用诱导公式.2_deg;注意公式的结构,尤其是符号.4.请大家自行推导出cot(a_plusmn;b)的公式用cota,cotb表示当sinasinb_sup1;0时,cot(a+b)=同理,得:cot(a-b)=【精典范例】例1已知tan= ,tan= 2 求cot(),并求+的值,其中0_lt;_lt;90, 90_lt;_lt;180 .【解】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1)(2)tan17+tan28+tan17tan28(3)tan20_deg;tan30_deg;+tan30_deg;tan40_deg;+tan40_deg;tan20_deg;【解】点评:可在△ABC中证明例3 已知求证tan=3tan(+).【证】例4已知tan和是方程的两个根,证明:p q+1=0.【证】例5已知tan= ,tan()= (tan tan+m),又,都是钝角,求+的值.【解】思维点拔: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及余弦公式, 解题时要多观察,勤思考,善于联想,由例及类归纳解题方法,如适当进行角的变换,灵活应用基本公式,特殊角函数的应用等是三角恒等到变换中常用的方法和技能.【追踪训练一】1.若tanAtanB=tanA+tanB+1,则cos(A+B)的值为( )2.在△ABC中,若0△ABC一定是( )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3.在△ABC中,tanA+tanB+tanC=3 ,tan2B=tanAtanC,则_ang;B等于 .4. = .5.已知 .6.已知(1)求 ;(2)求的值(其中 ).【选修延伸】例6已知A、B为锐角,证明的充要条件是(1+tanA)(1+tanB)=2. 【证】思维点拔:可类似地证明以下命题:(1)若_alpha;+_beta;= ,则(1-tan_alpha;)(1-tan_beta;)=2;(2)若_alpha;+_beta;= ,则(1+tan_alpha;)(1+tan_beta;)=2;(3)若_alpha;+_beta;= ,则(1-tan_alpha;)(1-tan_beta;)=2.【追踪训练二】1.an67_deg;30_prime;-tan22_deg;30_prime;等于( )A.1B.C.2D.42.an17_deg;tan43_deg;+tan17_deg;tan30_deg;+tan30_deg;tan43_deg;的值为( B )A.-1B.1C.D.-3.(1+tan1_deg;)(1+tan2_deg;)(1+tan3_deg;)_hellip;(1+tan44_deg;)(1+tan45_deg;)= .4. =5.已知3sin_beta;=sin(2_alpha;+_beta;)且tan_alpha;=1,则tan(_alpha;+_beta;)=6.已知方程_2+4a_+3a+1=0(a_gt;1)的两根分别为tan_alpha;,tan_beta;且_alpha;,_beta;_isin;(- ),求sin2(_alpha;+_beta;)+sin(_alpha;+_beta;)cos(_alpha;+_beta;)+2cos2(_alp ha;+_beta;)的值.7.已知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为、,求证: .学生质疑教师释疑【师生互动】。

高一《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一《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一《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教学设计高一《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材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高中必修四第三章2.1和2.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书第116页-118页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与单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它既是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知识的延伸,又是后继内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的知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三角恒等式的证明等有着重要的支撑。

本课时主要讲授运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以及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运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这两章知识内容,这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多的知识铺垫,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数学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本节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已经具有单位圆中的任意角的三角概念和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表示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这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思想的形成。

【课程资源】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四教材;多媒体投影仪【教学目标】1、掌握用向量方法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简单运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为建立其它和(差)公式打好基础;2、让学生经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探索、研究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及运用教学难点:向量法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公式的灵活运用(设计依据:平面内两向量的数量积的两种形式的应用是本节课“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推导”的主要依据,在后继知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高中数学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一学案北师大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一学案北师大版必修4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一)
学习目标
1、利用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2、记住,并会用两角和、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
难点: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
知识链接
1、诱导公式
cos()_________α-= sin()_________α-=
sin()cos_________αβ+= sin()cos_________αβ-=
tan()_________αβ+= tan()_________αβ-=
2、cos()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索:
cos()αβ-=
sin()αβ+=
sin()αβ-=
tan()αβ+=
tan()αβ-=
拓展提升与巩固练习
1、已知3sin ,5αα=-是第四象限角,求sin ,cos ,tan 444πππααα⎛⎫⎛⎫⎛⎫-+- ⎪ ⎪ ⎪⎝⎭⎝⎭⎝⎭的值.
2、已知()21tan ,tan ,544παββ⎛⎫+=-= ⎪⎝⎭求tan 4πα⎛⎫+ ⎪⎝
⎭的值.
3、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sin 72cos 42cos72sin 42- (2)、cos 20cos70sin 20sin 70- (3)、1tan151tan15
+-.
知识归纳总结
当堂检测P131练习。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第三章《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第三章《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第三章《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基础,指导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方法,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的特点,理解推导过程,掌握公式的正、逆向及变形运用。

教学目标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正与逆的运用
重点与难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
过程与方法
能将简单的几何问题化归为三角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转换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大家回忆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有关公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公式)sin(α±β)与cos(α±β)是讨论复角α±β与单角α、β的正、余弦函数间的关系,且此关系对任意角α、β均成立.今天我们要讨论tan(α±β)与tanα、tanβ间的关系.大家想想,能用tan α、tanβ来表示tan(α±β)吗?
[以旧引新,创设问题的情境,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这里提示学生如何用tanα、tanβ表示)
(启发学生将α-β看成α+(-β))
师:可以看出,以上推导是把两角和(或差)的正切转化为两角和(或差)的正、余弦;把两角差的正切转化为两角和的正切,即都采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在上面推导过程中,是否还有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
(稍加停顿,启发学生回答)分子、分母同除以cosαcosβ,有没有条件限制?
生:cosα≠0,cosβ≠0
师:还有什么限制?
生:cos(α±β)≠0。

数学必修四北师大版 3.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教案

数学必修四北师大版 3.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教案

数学必修四北师大版 3.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教案《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教案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三维目标1.会由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及三角恒等证明.2.通过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及运用,让学生从中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观察问题,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在公式变形美的熏陶下提高数学审美层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逆用及变形用.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正弦公式。

2、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否求出tan75°的值?学生很容易转化为30°、45°的正弦、余弦来若cosαcosβ≠0,即cosα≠0且cosβ≠0时,分子分母同除以cosαcosβ,得 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 根据角α、β的任意性,在上面的式子中,β用-β代之,则有tan(α-β)=βα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tan 1)tan(tan +-=---+. 由此推得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简记为“T α-β、T α+β”. 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 α+β) 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 α-β) 我们把公式T α+β,T α-β分别称作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与两角差的正切公式问题:通过刚才的推导你能说出α、β、α±β满足的范围吗?生: α≠2π+kπ(k ∈Z ),β≠2π+kπ(k ∈Z ),α±β≠2π+kπ(k ∈Z),这样才能保证tan(α±β)与tanα,tanβ都有意义. 教师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反思探究过程,点明推导过程的关键是:tan(α+β)→sin(α+β),cos(α+β)→sinα、sinβ、cosα、cosβ→tanα、tanβ.教师说明:一定要掌握公式成立的条件、公式的形式及公式的作用三个方面:①公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提示学生从公式的形式和推导过程看)tanα、tanβ、tan(α±β)都有意义,且1±tanαtanβ≠0;②注意公式的形式:公式右边分子是单角α、β正切的和与差,分母是1减(或加)单角α、β正切的积公式,右边分子的符号与公式左边的符号相同,公式右边分母的符号与分子的符号相反;③公式的作用:将复角α±β的正切化为单角α、β的正切形式,用于角的变换.(基本关系式用于三角函数的变形)可用于三角函数的计算、化简、证明.至此,我们学完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统一叫作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一般地,我们把公式Sα+β,Cα+β,Tα+β都叫作和角公式,而把公式Sα-β,Cα-β,Tα-β都叫作差角公式.要让学生明晰这六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清晰逻辑关系主线.可让学生自己画出这六个框图,通过逻辑联系图:三、应用示例例1 求tan150的值。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4教学案3.2.1两角差的余弦函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4教学案3.2.1两角差的余弦函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
∴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2)∵- ≤x≤ ,∴- ≤2x+ ≤ .
∴当2x+ = ,即x= 时,f(x)取得最大值2;
当2x+ =- ,即x=- 时,f(x)取得最小值-1.
10.已知0<β< , <α< ,cos = ,sin = ,求sin(α+β)的值.
解:∵ <α< ,
∴- < -α<0.
cosB= = .
∴cos(A+B)=cosAcosB-sinAsinB
= × - × = .
又0<A+B<π,∴A+B= .
答案:
7.(大纲全国卷)当函数y=sinx- cosx(0≤x<2π)取最大值时,x=________.
解析:y=sinx- cosx=2sin(x- ),由0≤x<2π⇔- ≤x- < 可知-2≤2sin(x- )≤2,当且仅当x- = 时即x= 取得最大值.
=- × +(- )× =- .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以下两点:
(1)拆拼角技巧
先分析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关系,再决定如何利用已知角表示所求角,避免对已知条件用公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常见的拆角、拼角技巧:α=(α+β)-β;α=β-(β-α);2α=(α+β)+(α-β);β= - ;
(2)确定相关角的范围
(Sα+β)
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Sα-β)
[问题思考]
1.cos(α-β)与cosα-cosβ相等吗?是否有相等的情况?
提示:一般情况下不相等,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相等的时候.例如:当取α=0°,β=60°时,cos(0°-60°)=cos 0°-cos 60°.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三章2.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三章2.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教案

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备课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备课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学 习 目 标核 心 素 养1.能利用两角和(或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或差)的正切公式.(重点)2.掌握公式T (α±β)及其变形式,并能利用这些公式解决化简、求值、证明等问题.(难点)1.通过利用两角和(或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或差)的正切公式,提升逻辑推理素养.2.通过T (α±β)及其公式解决化简、求值、证明等,培养数学运算素养.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名称 简记符号公式使用条件两角和的正切 T (α+β)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α,β,α+β≠k π+π2(k ∈Z ) 且tan α·tan β≠1 两角差的正切T (α-β) 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α,β,α-β≠k π+π2(k ∈Z ) 且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an (α+β)(1-tan αtan β); tan α-tan β=tan (α-β)(1+tan αtan β); 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an (α+β).(2)公式的特例 tan ⎝ ⎛⎭⎪⎫π4+α=1+tan α1-tan α;tan ⎝ ⎛⎭⎪⎫π4-α=1-tan α1+tan α.思考:怎样由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得到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提示] tan (α+β)=sin (α+β)cos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分子分母同除以cos αcos β,便可得到.1.若tan α=3,tan β=43,则tan (α-β)=( ) A .13 B .12 C .-13 D .-3 A [因为tan α=3,tan β=43, 所以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3-431+3×43=13.]2.设α,β∈⎝ ⎛⎭⎪⎫0,π2,且tan α=17,tan β=43,则α-β等于( )A .π3 B .π4 C .3π4D .-π4D [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7-431+17×43=-1. ∵-π2<α-β<π2,∴α-β=-π4.] 3.1+tan 15°1-tan 15°的值为( )A .2B .- 2C . 3D .-3C [原式=tan 45°+tan 15°1-tan 45°tan 15°=tan (45°+15°)=tan 60°= 3.]4.tan 82°-tan 22°1+tan 82°tan 22°=________.3[tan 82°-tan 22°1+tan 82°tan 22°=tan (82°-22°)=tan 60°= 3.]化简求值【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3+tan 15°1-3tan 15°;(2)tan 15°+tan 30°+tan 15°tan 30°.[解](1)原式=tan 60°+tan 15°1-tan 60°tan 15°=tan (60°+15°)=tan 75°=tan (30°+45°)=tan 30°+tan 45°1-tan 30°tan 45°=33+11-33=2+ 3.(2)∵tan 45°=tan 15°+tan 30°1-tan 15°tan 30°=1,∴tan 15°+tan 30°=1-tan 15°tan 30°,∴原式=(1-tan 15°tan 30°)+tan 15°tan 30°=1.在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两种形式的逆用:公式的逆用和特殊角三角函数的逆用.当式子中出现12,1,32,3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时,往往就是“由值变角”的一种提示,可以根据问题的需要,将常数用三角函数式表示出来,以构成适合公式的形式,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1.(1)sin 15°-cos 15°sin 15°+cos 15°;(2)tan 10°+tan 50°+3tan 10°tan 50°. [解] (1)∵tan 15°=tan (45°-30°) =tan 45°-tan 30°1+tan 45°tan 30°=1-331+33=2- 3.∴sin 15°-cos 15°sin 15°+cos 15°=tan 15°-1tan 15°+1 =2-3-12-3+1=1-33(3-1)=-33.(2)tan 10°+tan 50°+3tan 10°tan 50°=tan (10°+50°)(1-tan 10°tan 50°)+3tan 10°tan 50° =tan 60°-3tan 10°tan 50°+3tan 10°tan 50° =tan 60°= 3.给值求值(或求角)【例2】 (1)已知tan ⎝ ⎛⎭⎪⎫π12+α=2,tan ⎝ ⎛⎭⎪⎫β-π3=2 2.求:①tan ⎝ ⎛⎭⎪⎫α+β-π4;②tan (α+β).(2)设方程x 2+33x +4=0的两根为tan α,tan β,且0<|α|<π2,0<|β|<π2,求α+β的值.[解] (1)①tan ⎝ ⎛⎭⎪⎫α+β-π4=tan ⎣⎢⎡⎦⎥⎤⎝ ⎛⎭⎪⎫α+π12+⎝ ⎛⎭⎪⎫β-π3=tan ⎝⎛⎭⎪⎫α+π12+tan ⎝⎛⎭⎪⎫β-π31-tan ⎝⎛⎭⎪⎫α+π12tan ⎝⎛⎭⎪⎫β-π3=2+221-2×22=- 2.②tan (α+β)=tan⎣⎢⎡⎦⎥⎤⎝⎛⎭⎪⎫α+β-π4+π4=tan ⎝⎛⎭⎪⎫α+β-π4+tanπ41-tan ⎝⎛⎭⎪⎫α+β-π4tanπ4=-2+11-(-2)×1=22-3.(2)由已知,得tan α+tan β=-33,tan αtan β=4.所以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331-4=3,且tan α<0,tan β<0,所以-π2<α<0,-π2<β<0,所以-π<α+β<0,所以α+β=-23π.1.“给值求值”即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的关键在于先用公式分析待求问题需要什么,然后利用化归的思想,把未知向已知转化.解题过程中须多加注意角的范围,必要时实行拆分角.2.已知某三角函数值求角问题,通常分两步:(1)先求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由题中已知名称和范围确定);(2)根据角的范围确定角,必要时可利用值缩小角的范围.2.已知tan α=13,tan β=-2,且0<α<π2<β<π,求:(1)tan (α-β)的值;(2)角α+β的值.[解](1)因为tan α=13,tan β=-2,所以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3+21-23=7.(2)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3-21+23=-1,因为0<α<π2<β<π,所以π2<α+β<3π2,所以α+β=3π4.正切公式的综合应用[探究问题]1.若α+β=π,则tan α与tan β存在怎样关系?[提示]tan α=tan (π-β)=-tan β.2.在△ABC中,tan A+tan B+tan C与tan A tan B tan C有何关系?[提示]∵A+B+C=π,∴A+B=π-C,∴tan (A+B)=-tan C,∴tan A+tan B1-tan A tan B=-tan C,∴tan A+tan B+tan C=tan A tan B tan C.3.在△ABC中,A,B,C三个角有什么关系?[提示]A+B+C=π或A2+B2=π2-C2.【例3】在△ABC中,tan B+tan C+3tan B tan C=3,且3tan A+3tan B+1=tan A tan B,判断△ABC的形状.[思路探究]可先求出tan (B+C)和tan (A+B)的值.再由诱导公式分别求tan A 和tan C的值,从而可得A,B,C,即可判断三角形形状.[解]tan A=tan [π-(B+C)]=-tan (B+C)=tan B+tan Ctan B tan C-1=3-3tan B tan Ctan B tan C-1=-3,又0°<A<180°,∴A=120°,而tan C=tan [π-(A+B)]=tan A+tan B tan A tan B-1=tan A+tan B3tan A+3tan B=33.又0°<C<180°,∴C=30°,∴B=30°. ∴△ABC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将例3中的条件变为“△ABC中,∠C=120°,tan A+tan B=233”,试求tanA·tan B的值.[解]因为A+B+C=180°,∠C=120°,所以tan (A+B)=tan 60°= 3.又tan (A+B)=tan A+tan B1-tan A·tan B,所以2331-tan A·tan B=3,解得tan A·tan B=1 3.1.等式中同时出现tan A±tan B与tan A·tan B时,一般是构造tan (A±B),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求解.2.在三角形中要注意应用A+B+C=π这一隐含条件.1.公式T(α±β)的适用范围由正切函数的定义可知α,β,α+β(或α-β)的终边不能落在y轴上,即不为kπ+π2(k ∈Z ).2.公式T (α±β)的逆用一方面要熟记公式的结构,另一方面要注意常值代换. 如tan π4=1,tan π6=33,tan π3=3等.要特别注意tan ⎝ ⎛⎭⎪⎫π4+α=1+tan α1-tan α,tan ⎝ ⎛⎭⎪⎫π4-α=1-tan α1+tan α.3.公式T (α±β)的变形应用只要见到tan α±tan β,tan αtan β时,要有灵活应用公式T (α±β)的意识,就不难想到解题思路.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tan αtan β,tan (α+β),tan α+tan β三者知二,即可表示或求出第三个.( ) (2)tan ⎝ ⎛⎭⎪⎫π2+π3能用公式tan (α+β)展开.( ) (3)存在α,β∈R ,使tan (α+β)=tan α+tan β成立. ( ) (4)公式T (α±β)对任意α,β都成立. ( )[答案] (1)√ (2)× (3)√ (4)×2.已知A +B =45°,则(1+tan A )(1+tan B )的值为( ) A .1 B .2 C .-2D .不确定B [(1+tan A )(1+tan B ) =1+(tan A +tan B )+tan A tan B=1+tan (A +B )(1-tan A tan B )+tan A tan B =1+1-tan A tan B +tan A tan B =2.]3.已知A ,B 都是锐角,且tan A =13,sin B =55,则A +B =________. π4 [∵B 为锐角,sin B =55,∴cos B =255, ∴tan B =12,∴tan (A+B)=tan A+tan B1-tan A tan B=13+121-13×12=1.∵0<A+B<π,∴A+B=π4.]4.求tan 18°+tan 42°+tan 120°tan 18°tan 42°tan 60°的值.[解]∵tan 18°+tan 42°+tan 120°=tan 60°(1-tan 18°tan 42°)+tan 120°=-tan 60°tan 18°tan 42°,∴原式=-1.。

北师版数学高一-必修4学案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北师版数学高一-必修4学案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2.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学习目标] 1.能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2.能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3.熟悉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常见变形,并能灵活应用.[知识链接]1.如何化简tan ⎝⎛⎭⎫π2-β呢?答 因为tan π2的值不存在,不能利用公式T α-β,所以改用诱导公式来解. tan ⎝⎛⎭⎫π2-β=sin ⎝⎛⎭⎫π2-βcos ⎝⎛⎭⎫π2-β=cos βsin β. 2.你能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tan α=sin αcos α,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出发,推导出用任意角α,β的正切值表示tan(α+β)的公式吗?答 当cos(α+β)≠0时,tan(α+β)=sin (α+β)cos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当cos αcos β≠0时,分子分母同除以cos αcos β,得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预习导引]1.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1)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2)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2.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变形(1)T α+β的变形:tan α+tan β=tan(α+β)(1-tan_αtan_β).tan α+tan β+tan αtan βtan(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an (α+β). (2)T α-β的变形:tan α-tan β=tan(α-β)(1+tan_αtan_β).tan α-tan β-tan αtan βtan(α-β)=tan(α-β).tan αtan β=tan α-tan βtan (α-β)-1.要点一 利用和(差)角的正切公式求值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3+tan 15°1-3tan 15°; (2)tan 15°+tan 30°+tan 15°tan 30°.解 (1)原式=tan 60°+tan 15°1-tan 60°tan 15°=tan(60°+15°) =tan 75°=tan(30°+45°)=tan 30°+tan 45°1-tan 30°tan 45°=33+11-33=2+3; (2)∵tan 45°=tan 15°+tan 30°1-tan 15°tan 30°=1, ∴tan 15°+tan 30°=1-tan 15°tan 30°∴原式=(1-tan 15°tan 30°)+tan 15°tan 30°=1.规律方法 公式T α+β,T α-β是变形较多的两个公式,公式中有tan αtan β,tan α+tan β(或tan α-tan β),tan(α+β)(或tan(α-β))三者知二可表示或求出第三个.跟踪演练1 求下列各式的值.(1)cos 75°-sin 75°cos 75°+sin 75°; (2)tan 36°+tan 84°-3tan 36°tan 84°.解 (1)原式=1-tan 75°1+tan 75°=tan 45°-tan 75°1+tan 45°tan 75°=tan(45°-75°)=tan(-30°)=-tan 30°=-33. (2)原式=tan 120°(1-tan 36°tan 84°)-3tan 36°tan 84°=tan 120°-tan 120°tan 36°tan 84°-3tan 36°tan 84°=tan 120°=- 3.要点二 利用和(差)角的正切公式求角例2 若α,β均为钝角,且(1-tan α)(1-tan β)=2,求α+β.解 ∵(1-tan α)(1-tan β)=2,∴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2,∴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tan(α+β)=-1. ∵α,β∈⎝⎛⎭⎫π2,π,∴α+β∈(π,2π).∴α+β=7π4. 规律方法 此类题是给值求角题,解题步骤如下:①求所求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②确定所求角的范围.此类题常犯的错误是对角的范围不加讨论,范围讨论的程度过大或过小,会使求出的角不合题意或者漏解.跟踪演练2 已知tan α,tan β是方程x 2+33x +4=0的两根,且-π2<α<π2,-π2<β<π2,求角α+β.解 由已知得⎩⎪⎨⎪⎧tan α+tan β=-33tan α·tan β=4, ∴tan α、tan β均为负,∴-π2<α<0,-π2<β<0. ∴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331-4= 3. ∴-π<α+β<0,∴α+β=-2π3.要点三 和(差)角的正切公式的综合应用例3 已知△ABC 中,tan B +tan C +3tan B tan C =3,且3tan A +3tan B =tan A tan B -1,试判断△ABC 的形状.解 ∵3tan A +3tan B =tan A tan B -1, ∴3(tan A +tan B )=tan A tan B -1,∴tan A +tan B 1-tan A tan B =-33, ∴tan(A +B )=-33. 又∵0<A +B <π,∴A +B =5π6,∴C =π6, ∵tan B +tan C +3tan B tan C =3,tan C =33, ∴tan B +33+tan B =3,tan B =33, ∴B =π6,∴A =2π3, ∴△ABC 为等腰钝角三角形.规律方法 三角形中的问题,A +B +C =π肯定要用,有时与诱导公式结合,有时利用它寻找角之间的关系减少角.跟踪演练3 已知A 、B 、C 为锐角三角形ABC 的内角.求证:tan A +tan B +tan C =tan A tan B tan C .证明 ∵A +B +C =π,∴A +B =π-C .∴tan(A +B )=tan A +tan B 1-tan A tan B=-tan C . ∴tan A +tan B =-tan C +tan A tan B tan C .即tan A +tan B +tan C =tan A tan B tan C .1.若tan(π4-α)=3,则tan α的值为( ) A .-2 B .-12 C.12D .2答案 B解析 tan α=tan ⎣⎡⎦⎤π4-⎝⎛⎭⎫π4-α =1-tan ⎝⎛⎭⎫π4-α1+tan ⎝⎛⎭⎫π4-α=1-31+3=-12. 2.已知A +B =45°,则(1+tan A )(1+tan B )的值为( )A .1B .2C .-2D .不确定答案 B解析 (1+tan A )·(1+tan B )=1+(tan A +tan B )+tan A tan B=1+tan(A +B )(1-tan A tan B )+tan A tan B=1+1-tan A tan B +tan A tan B =2.3.已知A ,B 都是锐角,且tan A =13,sin B =55,则A +B =________. 答案 π4解析 ∵B 为锐角,sin B =55,∴cos B =255, ∴tan B =12, ∴tan(A +B )=tan A +tan B 1-tan A tan B =13+121-13×12=1. ∵0<A +B <π,∴A +B =π4. 4.已知tan(α-β)=12,tan β=-17,且α、β∈(0,π). (1)求tan α的值;(2)求2α-β的值.解 (1)tan α=tan[(α-β)+β]=tan (α-β)+tan β1-tan (α-β)tan β=12-171+114=13.(2)tan(2α-β)=tan[(α-β)+α]=tan (α-β)+tan α1-tan (α-β)tan α=1. ∵tan β=-17<0,∴π2<β<π. 又∵tan α=13>0,∴0<α<π2. ∴-π<α-β<0.而tan(α-β)=12>0, ∴-π<α-β<-π2. ∴2α-β∈(-π,0).∴2α-β=-3π4.1.公式T α±β的适用范围结构特征和符号规律由正切函数的定义可知α、β、α+β(或α-β)的终边不能落在y 轴上,即不为k π+π2(k ∈Z ). 2.公式T α±β的逆用一方面要熟记公式的结构,另一方面要注意常值代换.如tan π4=1,tan π6=33,tan π3=3等. 要特别注意tan ⎝⎛⎭⎫π4+α=1+tan α1-tan α,tan ⎝⎛⎭⎫π4-α=1-tan α1+tan α. 3.公式T α±β的变形应用只要见到tan α±tan β,tan αtan β时,要有灵活应用公式T α±β的意识,就不难想到解题思路.一、基础达标1.在△ABC 中,若tan A tan B =tan A +tan B +1,则cos C 的值是( )A .-22 B.22C.12D .-12答案 B 解析 由tan A ·tan B =tan A +tan B +1,可得tan A +tan B 1-tan A ·tan B=-1,即tan(A +B )=-1,∵A +B ∈(0,π),∴A +B =3π4,则C =π4,cos C =22. 2.已知tan(α+β)=35,tan ⎝⎛⎭⎫β-π4=14,那么tan ⎝⎛⎭⎫α+π4等于( ) A.1318B.1323C.723D.16 答案 C解析 tan ⎝⎛⎭⎫α+π4=tan ⎣⎡⎦⎤α+β-⎝⎛⎭⎫β-π4 =35-141+35×14=723. 3.已知tan α=12,tan β=13,0<α<π2,π<β<3π2,则α+β的值是( ) A.π4B.3π4C.5π4D.7π4 答案 C4.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且tan A ,tan B 是方程3x 2-5x +1=0的两个实数根,则△ABC 是( )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答案 A解析 ∵tan A +tan B =53,tan A ·tan B =13, ∴tan(A +B )=52,∴tan C =-tan(A +B )=-52, ∴C 为钝角.5.1+tan 75°1-tan 75°=________.答案 -36.如果tan α,tan β是方程x 2-3x -3=0的两根,则sin (α+β)cos (α-β)=________. 答案 -32解析 sin (α+β)cos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31+(-3)=-32. 7.求下列各式的值.(1)sin 15°·cos 15°;(2)(1-tan 59°)(1-tan 76°).解 (1)∵sin 15°=sin(45°-30°)=sin 45°cos 30°-cos 45°sin 30°=22·32-22·12=6-24,cos 15°=6+24,∴sin 15°·cos 15°=14. (2)原式=1-tan 59°-tan 76°+tan 59°tan 76°=1-(tan 59°+tan 76°)+tan 59°tan 76°=1-tan 135°(1-tan 59°tan 76°)+tan 59°tan 76°=1+1-tan 59°tan 76°+tan 59°tan 76°=2.二、能力提升8.化简tan 10°tan 20°+tan 20°tan 60°+tan 60°tan 10°的值等于( )A .1B .2C .tan 10°D.3tan 20° 答案 A解析 原式=tan 10°tan 20°+3tan 20°+ 3 tan 10°=3(tan 10°+tan 20°+33tan 10°tan 20°)=3×33=1. 9.设θ为第二象限角,若tan ⎝⎛⎭⎫θ+π4=12,则sin θ+cos θ=________. 答案 -105解析 因为tan ⎝⎛⎭⎫θ+π4=tan θ+11-tan θ=12,所以tan θ=-13, 因为θ为第二象限角,所以cos θ=-11+tan 2 θ=-31010,sin θ=1-cos 2 θ=1010, 则sin θ+cos θ=1010-31010=-105. 10.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tan β=cos α-sin αcos α+sin α,则tan(α+β)=________. 答案 1解析 ∵tan β=cos α-sin αcos α+sin α=1-tan α1+tan α. ∴tan 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tan(α+β)=1. 11.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内角,向量m =(-1,3),n =(cos A ,sin A ),且m·n =1.(1)求角A ;(2)若tan ⎝⎛⎭⎫π4+B =-3,求tan C . 解 (1)∵m·n =1,∴(-1,3)·(cos A ,sin A )=1,即3sin A -cos A =1,2sin ⎝⎛⎭⎫A -π6=1. ∴sin ⎝⎛⎭⎫A -π6=12. ∵0<A <π,∴-π6<A -π6<5π6. ∴A -π6=π6,即A =π3. (2)由tan ⎝⎛⎭⎫B +π4=tan B +11-tan B =-3,解得tan B =2.又A =π3,∴tan A = 3.∴tan C =tan[π-(A +B )]=-tan(A +B )=-tan A +tan B 1-tan A tan B =-2+31-23=8+5311. 12.已知sin(α-β)=513,sin(α+β)=-513,且α-β∈(π2,π),α+β∈(3π2,2π),求cos 2β的值.解 ∵sin(α-β)=513,α-β∈(π2,π), ∴cos(α-β)=-1213. ∵sin(α+β)=-513,α+β∈(3π2,2π), ∴cos(α+β)=1213. ∴cos 2β=cos[(α+β)-(α-β)]=cos(α+β)cos(α-β)+sin(α+β)sin(α-β)=1213×(-1213)+(-513)×513=-1. 三、探究与创新13.已知tan α,tan β是方程x 2-3x -3=0的两根,试求sin 2(α+β)-3sin(α+β)cos(α+β)-3cos 2(α+β)的值.解 由已知有⎩⎪⎨⎪⎧tan α+tan β=3,tan α·tan β=-3,∴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31-(-3)=34. ∴sin 2(α+β)-3sin(α+β)cos(α+β)-3cos 2(α+β)=sin 2(α+β)-3sin (α+β)cos (α+β)-3cos 2(α+β)sin 2(α+β)+cos 2(α+β)=tan 2(α+β)-3tan (α+β)-3tan 2(α+β)+1=(34)2-3×34-3(34)2+1=-3.。

高一数学教学案3.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北师大版必修4

高一数学教学案3.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北师大版必修4
(1) ;
(2) ;
(3)
三巩固练习
1.化简 2பைடு நூலகம்已知 求 的值.
3.已知 ,求 的值.
四课后反思
五课后巩固练习
(1)已知sinα·cosα= ,且 <α< ,则cosα-sinα的值为.
(2)已知tanα=3,计算:(i) ;(ii)sin2α-3sinαcosα+4cos2α.
教案、学案用纸
年级高一
学科数学
课题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授课时间
撰写人
学习重点
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学习难点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学习目标
1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过程
2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向量的数量积:
2. =
二师生互动
例1、已知 是第四象限角,求 的值.
例2、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2.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教材把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从正弦、余弦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节,这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平台.因为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对其应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对于三角函数变形中,角的变换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更多地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地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实践的机会.也可以说本节并不是什么新的内容,而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整合而已.在探究中让学生体验自身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对于公式成立的条件,可以在学生自主推导公式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在掌握公式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加以讨论解决.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中,有许多优美的三角恒等式,包括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它可以唤起学生的美感,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其结构、变形之美.本节作为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最后一节内容,教学时可以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作一个小结,从分析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探究问题解决的来龙去脉,揭示它们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更好地用分析的方法寻求解题思路.三维目标1.会由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及三角恒等证明.2.通过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及运用,让学生从中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观察问题,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在公式变形美的熏陶下提高数学审美层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逆用及变形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问题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否求出tan15°的值?学生很容易转化为30°、45°的正弦、余弦来求.教师进一步提出:能否直接利用tan30°和tan45°来求出tan15°呢?由此展开新课,探究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思路2.(直接导入)在研究了和与差角α±β的正弦、余弦与单角α、β的正弦、余弦间的关系后,能否探究出tan(α±β)与tanα、tanβ间的关系?是否与sin(α±β)公式相似?如何推导呢?由此展开新课,揭示课题.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利用所学两角和与差正弦与余弦公式很容易求出tan15°的值,那么怎样直接利用tan30°和tan45°来求出tan15°呢?②利用所学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对比分析公式Cα-β、Cα+β、Sα-β、Sα+β,能否推导出tan(α-β)=?tan(α+β)=?③分析观察公式T α-β、T α+β的结构特征与正、余弦公式有什么不同?④前面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是恒等式,和与差的正切呢?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前面我们推出的公式C α-β、C α+β、S α+β、S α-β,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tan(α-β),tan(α+β)究竟如何,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就行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弦为切,通过除以cosαcosβ即可得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可能想不到讨论cosαcosβ等于零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要直接提醒,让学生通过观察验证自己悟出来才有好效果.对cosαcosβ讨论如下:当cos(α+β)≠0时,tan(α+β)=βαβαβα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sin(-+=++. 若cosαcosβ≠0,即cosα≠0且cosβ≠0时,分子分母同除以cosαcosβ,得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 根据角α、β的任意性,在上面的式子中,β用-β代之,则有tan(α-β)=βα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tan 1)tan(tan +-=---+. 由此推得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简记为“T α-β、T α+β”.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 α+β) 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 α-β) 我们把公式T α+β,T α-β分别称作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与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并且从推导过程可以知道α、β\,α±β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即α≠2π+kπ(k ∈Z ),β≠2π+kπ(k ∈Z ),α±β≠2π+kπ(k ∈Z ),这样才能保证tan(α±β)与tanα,tanβ都有意义.教师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反思探究过程,点明推导过程的关键是:tan(α+β)→sin(α+β),cos(α+β)→sinα、sinβ、cosα、cosβ→tanα、tanβ.我们学习公式一定要掌握公式成立的条件、公式的形式及公式的作用三个方面:①公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提示学生从公式的形式和推导过程看)tanα、tanβ、tan(α±β)都有意义,且1±tanαtanβ≠0;②注意公式的形式:公式右边分子是单角α、β正切的和与差,分母是1减(或加)单角α、β正切的积公式,右边分子的符号与公式左边的符号相同,公式右边分母的符号与分子的符号相反;③公式的作用:将复角α±β的正切化为单角α、β的正切形式,用于角的变换.(基本关系式用于三角函数的变形)可用于三角函数的计算、化简、证明.至此,我们学完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统一叫作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一般地,我们把公式S α+β,C α+β,T α+β都叫作和角公式,而把公式S α-β,C α-β,T α-β都叫作差角公式.要让学生明晰这六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清晰逻辑关系主线.可让学生自己画出这六个框图,通过逻辑联系图,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借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不仅要掌握这些公式的正用,还要注意它们的逆用及变形用.如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变形式: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在化简求值中就经常用到,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也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及数学公式的魅力.对于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当tanα,tanβ或tan(α±β)的值不存在时,不能使用T α±β处理某些问题,但可改用诱导公式或其他方法,例如:化简tan(2π-β),因为tan 2π的值不存在,不能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所以改用诱导公式tan(2π-β)=βββπβπsin cos )2cos()2sin(=--来处理.讨论结果:①—④略. 应用示例 例1 已知tanα=2,tanβ=-31,其中0<α<2π,2π<β<π. (1)求tan(α-β);(2)求α+β的值.活动:本例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直接运用,教师可让学生独立解决.对于(2)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判断角的范围,这是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步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三角函数值求角必先找出所求角的范围.解:(1)因为已知tanα=2,tanβ=-31, 所以tan(α-β)=321312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7. (2)因为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321312+-=1, 又因为0<α<2π,2π<β<π,所以2π<α+β<43π. 在2π与43π之间,只有45π的正切值等于1,所以α+β=45π. 例2 计算15tan 115tan 1+-的值. 活动:教材安排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公式的逆用,难度不大,可由学生自己完成.对部分思路受阻的学生,教师点拨学生细心观察题中式子的形式有何特点,再对比公式右边,马上发现与T α-β右边形式相近,但需要进行一定的变形,又因tan45°=1,原式化为15tan 45tan 115tan 45tan +-,再逆用公式T α-β即可解得.解:因为tan45°=1,所以 15tan 115tan 1+-=15tan 45tan 115tan 45tan +-=tan(45°-15°)=tan30°=33.点评:本例体现了对公式全面理解上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从正、反两个角度使用公式,与正用相比,反用表现的是一种逆向思维,它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反向思维意识,对思维的灵活性要求也高,而且对公式要有更深刻的认识.变式训练1.不查表求tan105°的值.解:tan105°=tan(60°+45°) =32311345tan 60tan 145tan 60tan --=-+=-+ . 2.不查表,计算:(1)tan22°+tan23°+tan22°tan23°;(2)tan17°tan43°+tan17°tan30°+tan43°tan30°. 解:(1)原式=tan(22°+23°)·(1-tan22°tan23°)+tan22°tan23°=tan45°·(1-tan22°tan23°)+tan22°tan23°=1.(2)原式=tan17°tan43°+tan30°(tan17°+tan43°)=tan17°tan43°+tan30°tan(17°+43°)(1-tan17°tan43°)=tan17°tan43°+tan30°tan60°(1-tan17°tan43°)=1.例3 若tan(α+β)=52,tan(β-4π)=41,求tan(α+4π)的值. 活动:本例是教材和与差角公式的最后一个例题,需要用到拆角技巧,对此学生是熟悉的.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但要提醒学生在以后解题时注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着的某种特殊的关系,通过细微而敏锐的观察、联想、转化等思维活动,以实现解题的突破.解:因为α+4π=(α+β)-(β-4π), 所以tan(α+4π)=tan [(α+β)-(β-4π)] =223415214152)4tan()tan(1)4tan()tan(=⨯+-=-++--+πββαπββα. 点评:本题是典型的变角问题,就是把所求角利用已知角来表示,具有一定的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角的变换,使之明白此类变角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变式训练已知sinα=32,α∈(2π,π),cosβ=-43,β∈(π,23π). 求tan(α+β).解:由cosβ=-43,β∈(π,23π),sinα=32,α∈(2π,π), ∴sinβ=-β2cos 1-=-2)43(1--=-47, cosα=-35)32(1sin 122-=--=-a∴tanβ=37,tanα=-552. ∴tan(α+β)=1772753235215755637)552(137552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 4.(1)已知α+β=45°,求(1+tanα)(1+tanβ)的值.(2)已知sin(α+β)=21,sin(α-β)=31,求βαtan tan . 活动:对于问题(1),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已知条件.通过分析题意可知,α+β是特殊角,可以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得tanα,tanβ的关系式,从而发现所求式子的解题思路.在问题(2)中,我们欲求βαtan tan ,若利用已知条件直接求tanα,tanβ的值有一定的困难,但细心观察公式S α+β、S α-β发现,它们都含有sinαcosβ和cosαsinβ,而βαtan tan 化切为弦正是βαβαsin cos cos sin ,由此找到解题思路.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教师不要及早地给以提示或解答.解:(1)∵α+β=45°,∴tan(α+β)=tan45°=1.又∵tan(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 ∴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即tanα+tanβ=1-tanαtanβ.∴原式=1+tanα+tanβ+tanαtanβ=1+(1-tanαtanβ)+tanαtanβ=2.(2)∵sin(α+β)=21,sin(α-β)=31, ∴sinαcosβ+cosαsinβ=21.① sinαcosβ-cosαsinβ=31.② ①+②,得sinαcosβ=125, ①-②,得cosαsinβ=121, ∴121125sin cos cos sin tan tan ==βαβαβα=5. 点评:本题都是公式的变形应用,像(1)中当出现α+β为特殊角时,就可以考虑逆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的变形式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这个变形式子对我们解题很有用处.而(2)中化切为弦的求法更是巧妙,解完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总结反思,熟练掌握其变化的思想方法.变式训练1.求(1+tan1°)(1+tan2°)(1+tan3°)…(1+tan44°)(1+tan45°)的值.解:原式=[(1+tan1°)(1+tan44°)][(1+tan2°)(1+tan43°)]…[(1+tan22°)(1+tan23°)](1+tan45°)=2×2×2×…×2=223.2.计算:tan15°+tan30°+tan15°tan30°.解:原式=tan45°(1-tan15°tan30°)+tan15°tan30°=1.知能训练课本练习1、2、3、4.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推导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研究了公式成立的条件、公式的形式及公式的作用;学习了公式的应用,通过公式的推导,加强了对“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探究公式的方法,学会应用公式的三种基本方式;通过例题我们对公式不仅要会正用,还要会逆用,有时还需要适当变形后再用,这样才能全面地掌握公式.作业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c≠0)的两个根为tanα,tanβ,求t an(α+β)的值.解:由韦达定理,得tanα+tanβ=-a b ,tanαtanβ=ac , ∴tan(α+β)=a c b c a b a c a ba a -=--=--=-+1tan tan 1tan tan ββ. 2.课本习题3—1 A 组6,7.设计感想1.因为本节内容是两角和与差公式的最后一节,所以本节教案的设计目的既是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公式的继续,也注意了复习巩固两角和差公式.设计意图在于深刻理解公式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利用公式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本节课安排的几个例子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设计的,它们的解题方法也充分体现了公式的灵活运用.另外,通过补充的例题,教给学生正用、逆用、变形用公式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逆向思维和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2.对于本节课来说,我们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智能,由学生唱好本节的主角.在设计例习题上,也是先让学生审题、独立思考、探究解法,然后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评.重在理清思路,纠正错误,点拨解法,争取一题多解,拓展思路,通过变式训练再进行方法提升,开拓题型.总之,本节教案的设计思想是把本节操作过程当作提升学生思维、运算能力的极佳载体.备课资料 备用习题1.已知A 、B 、C 是斜△ABC 的三个内角,求证:(1)tanA+tanB+tanC=tanAtanBtanC;(2)tan 2A tan 2B +tan 2B tan 2C +tan 2C tan 2A =1. 2.设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2m-1)x+(m+1)=0的两个实根为tanα与tanβ,求tan(α+β)的取值范围.3.求tan70°+tan50°-3tan50°tan70°的值.4.已知sinβ=m·sin(2α+β),求证:tan(α+β)=m m -+11tanα. 5.化简AB A sin )2sin(+-2cos(A+B). 6.已知5sinβ=sin(2α+β).求证:2tan(α+β)=3tanα.参考答案:1.解:(1)∵A 、B 、C 是斜△ABC 的内角,∴A+B+C=π,即A+B=π-C.由题意可知,A 、B 、C 都不为2π,因此有tan(A+B)=tan(π-C)=-tanC. ∴BA B A tan tan 1tan tan -+=-tanC,去分母,移项,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2)∵2A +2B +2C =2π,∴2A +2B =2π-2C . ∴tan(2A +2B )=tan(2π-2C ). ∴2tan 12tan 2tan 12tan 2tan C B A B A =-+.去分母,移项,整理可得 tan 2A tan 2B +tan 2B tan 2C +tan 2C tan 2A =1. 2.解:由题设可知m≠0,且Δ=(2m -1)2-4m(m+1)≥0.①由①解得m ∈(-∞,0)∪(0,81]. 根据韦达定理可得⎪⎪⎩⎪⎪⎨⎧-=--=++=•,2112tan tan ,1tan tan m m m m m m βαβα 则ta n(α+β)=mm m m1121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2m-1. ∵m ∈(-∞,0)∪(0,81],∴2m-1≤2×81-1=-43,且2m-1≠-1. ∴tan(α+β)的取值范围为(-∞,-1)∪(-1,-43]. 3.解:原式=tan(70°+50°)(1-tan70°tan50°)-3tan50°tan70° =-3(1-tan70°tan50°)-3tan50°tan70° =-3+3tan70°tan50°-3tan50°tan70°=-3.∴原式的值为-3.4.证明:由sinβ=msin(2α+β)⇒sin [(α+β)-α]=msin [(α+β)+α]⇒sin(α+β)cosα-cos(α+β)sinα=m[sin(α+β)cosα+cos(α+β)sinα]⇒(1-m)·sin(α+β)cosα=(1+m)·cos(α+β)sinα⇒tan(α+β)=mm -+11tanα. 点评:仔细观察已知式与所证式中的角,不要盲目展开,要有的放矢,看到已知式中的2α+β可化为结论式中的α+β与α的和,不妨将α+β作为一整体来处理.此方法是综合法,利用综合法证明恒等式时,必须有分析的基础,才能顺利完成证明.5.解:原式=AA B A A B A A A B A A B A sin sin )cos(cos )sin(sin sin )cos(])sin[(+-+=+-++ AB A A B A sin sin sin ])sin[(=-+= 点评:本题中三角函数均为弦函数,所以变形的问题只涉及角.一般来说,三角函数式的化简问题首先考虑角,其次是函数名,再次是代数式的结构特点.6.解:∵β=(α+β)-α,2α+β=(α+β)+α,∴5sin [(α+β)-α]=sin [(α+β)+α],即5sin(α+β)cosα-5cos(α+β)sinα=sin(α+β)cosα+cos(α+β)sinα.∴2sin(α+β)cosα=3cos(α+β)sinα.∴2tan(α+β)=3tanα.点评:注意到条件式的角是β和2α+β,求证式中的角是α+β和α,显然“不要”的角β和2α+β应由要保留下来的角α+β与α来替代.三角条件等式的证明,一般是将条件中的角(不要的)用结论式中的角(要的)替代,然后选择恰当的公式变形.三角变换中经常要化复角为单角,化未知角为已知角.因此,看准角与角的关系十分重要.哪些角消失了,哪些角变化了,结论中是哪些角,条件中有没有这些角,在审题中必须对此认真观察和分析.常见的变角方式有:α=(α+β)-β;2α=(α+β)+(α-β);2α-β=(α-β)+α.当然变形的方式不唯一,应因题而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者:郑吉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