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练习题第六章沉淀反应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沉淀反应反应练习题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沉淀反应反应练习题一、A11、免疫比浊实验属于A、中和反应B、凝集反应C、沉淀反应D、补体结合反应E、溶血反应2、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是A、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B、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C、单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D、双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E、抗原抗体反应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免疫扩散技术的统称3、免疫固定电泳的英文缩写是A、ECLB、RIEC、RIAD、IFEE、IEP4、能够定量测定待检标本的免疫学试验是A、间接凝集试验B、协同凝集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对流免疫电泳5、免疫比浊法对抗体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特异性强B、效价高C、亲和力强D、使用H型抗体E、使用R型抗体6、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则是A、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B、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C、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抗体为最适比例D、抗体特异性强E、抗体亲和力强7、直接影响絮状沉淀实验的因素是A、抗原分子量B、抗体分子量C、抗原抗体比例D、反应体系的PHE、反应体系的例子强度8、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主要是下列哪种方法A、免疫比浊法B、絮状沉淀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棋盘滴定法9、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错误的是A、免疫浊度测定本质上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B、是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化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原定量检测C、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D、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E、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如形成抗体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10、免疫浊度测定,形成浊度的关键是A、反应温度B、PHC、抗原和抗体的比例D、离子强度E、抗体的亲和力11、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相应的()。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应试题及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7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应试题及答
案
应试题一:
(A 型题)
1.机体免疫稳定功能低下,可导致( C )
A.免疫缺陷病
B.免疫增殖病
C.自身免疫病
D.恶性肿瘤
2.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导致( C )
A.超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3.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具有( B )
A.发现并排除有毒因子的能力
B.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
C.抵抗并清除传染性因子的能力
D.发现和消除恶变细胞的能力
4.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是D
A.免疫学的三大内容
B.免疫细胞的三大功能
C.免疫器官的三大功能
D.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5.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俄罗斯
6. 免疫自稳功能是指:B
A.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和扩散
B.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 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D.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E.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7. 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C。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习题集

第一章概论一、A11、IgM的结构为()。
A、单体B、二聚体C、三聚体D、四聚体E、五聚体2、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无抗原诱导的其他粘膜部位是否同样产生抗原活化细胞()。
A、同样产生B、不产生C、不一定D、微量产生E、部分产生,部分不产生3、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AB、IgEC、IgMD、IgGE、IgD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B、IgAC、IgDD、IgEE、IgG5、下列关于NK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NK细胞形态具有异质性,所有的LGL细胞均为NK细胞B、NK细胞发源于骨髓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胸腺微环境C、具有非特异杀伤作用,无MHC限制性D、对所有肿瘤细胞均有作用E、NK细胞不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6、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
A、同种异型排斥B、共显性C、同种型排斥D、具有更多的N-插入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7、关于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错误的是()。
A、诱导潜伏期长B、最先产生IgMC、抗体滴度低D、维持时间短E、抗体滴度高8、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A、C1qB、B因子C、C3D、C4E、C5679、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E受体B、IgGFc受体C、C3b受体D、DHA受体E、IL-2受体10、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B、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D、巨噬细胞缺陷E、NK细胞活性低下1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组成()。
A、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B、两条重链C、两条轻链D、可变区与恒定区E、Fab与Fc段12、机体及时发现与杀死癌变细胞的功能是()。
A、免疫防御B、免疫耐受C、免疫监视D、免疫稳定E、免疫清除13、CD4+T细胞又称()。
A、细胞毒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C、抑制性T细胞D、记忆性T细胞E、自然杀伤细胞14、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是()。
临床医学检验: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及免疫电泳技术测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及免疫电泳技术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Coombs试验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是检测完全抗体的,而后者是检测不完全抗体的B.前者是检测在体内已致敏的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江南博哥)抗体,后者是检测游离在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C.前者主要用于检测IgG型抗体,后者主要用于检测IgE型抗体D.前者主要用于检测IgG型抗体,后者主要用于检测IgM型抗体E.两者判断结果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B2、填空题经典的液相沉淀试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免疫浊度试验。
正确答案:絮状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3、多选关于双向免疫抗散试验,正确的是()A.抗原或抗体的定性分析B.抗体效价测定C.精确定量抗原或抗体D.抗原或抗体的纯度鉴定E.抗原或抗体相对分子量估计正确答案:A, B, D, E4、问答题在单向扩散试验中,有时会出现结果与真实含量不符,是何原因? 正确答案:在单向扩散试验中,有时会出现结果与真实含量不符,这主要出现在Ig测定中。
如用单克隆抗体或用骨髓瘤纯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的抗血清,都存在结合价单一的现象,若用此作为单向扩散试剂测量正常人的多态性抗原,则抗体相对过剩,使沉淀圈直径变小,测量值降低。
相反,如用多克隆抗体测定单克隆病(M蛋白),则抗原相对过剩(单一抗原决定簇成分),致使沉淀圈成不相关的扩大,从而造成某一成分的假阳性增加。
5、单选间接凝集试验和被动凝集试验()A.是同义词B.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试验C.二者均属凝集试验,但有区别D.前者属玻片凝集反应范畴,后者属试管凝集反应范畴E.是近义词正确答案:A6、填空题母体所产生最常见的免疫性抗体为Rh抗体和ABO抗体,一般为_____________,可通过胎盘,作用于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7SIgG;胎儿红细胞;新生儿溶血性疾病7、名词解释免疫电泳正确答案:免疫电泳是将区带电泳和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免疫化学分析技术。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讲义第六章沉淀反应

第六章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出现的沉淀现象。
第一节沉淀反应的特点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多为蛋白质、多糖、血清、毒素等可溶性物质。
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溶性小的复合物,肉眼不可见;第二阶段为形成可见的免疫复合物,约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如沉淀线、沉淀环。
第二节液体内沉淀试验一、絮状沉淀试验抗原抗体溶液在电解质的存在下结合,形成絮状沉淀物,这种絮状沉淀受抗原和抗体比例的直接影响,因此常用来作为测定抗原抗体反应最适比例的方法,常见类型有:(一)抗原稀释法抗原进行一系列稀释与恒定浓度抗血清反应。
(二)抗体稀释法抗体进行一系列稀释与恒定浓度抗原反应。
(三)方阵滴定法方阵滴定法即棋盘滴定法。
二、免疫浊度测定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其特点是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化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原定量检测。
(一)免疫比浊测定的影响因素1.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
当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
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适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2.抗体的质量对免疫比浊测定法的抗体要求(1)特异性强:抗血清最核心的要求是单价特异性,即该抗体只针对某一种抗原,与其他无关抗原不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抗体和相应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浊度代表真实的试验结果。
(2)效价高:低效价(<1:20)抗体会增加非特异性浊度(伪浊度)的产生。
(3)亲和力强:则抗体的活性高,不仅可以加快抗原抗体反应的速度,而且形成的IC较牢固,不易发生解离。
在速率比浊法中尤为重要。
(4)R型和H型抗体:根据抗血清来源的动物种类不同,分为R型抗体和H型抗体。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2017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一、A1型题第1题下列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A.异嗜性抗原就是交叉抗原 B.半抗原可理解为决定簇C.隐蔽抗原就是自身抗原D.异物性可理解为异种抗原 E.佐剂就是弗氏佐剂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2题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是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性免疫 D.仅在于T细胞上E.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产生针对这种抗原的抗体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3题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免疫原 B.佐剂 C.脂类 D.受体 E.核酸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4题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除外下列哪一项 A.增强免疫原性 B.改变抗体类型 C.提高抗体滴度 D.改变抗原的特异性 E.引发迟发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5题以下哪一个不是抗原必备的 A.必须有一个半抗原表位 B.必须与被免疫的动物在种属上有不同C.必须分子大D.必须可以被抗原提呈细胞降解 E.结构必须复杂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6题Ti-Ag哪项是错误的A 大多数为蛋白质分子B 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C 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 无免疫记忆,故无再次免疫应答E 需要MΦ处理后,才能引起免疫应答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7题关于超抗原的性质,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有严格的MHC限制性B 无需APC加工可直接与MHC-Ⅱ分子结合C 与自身免疫无关D 内源性抗原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E 一种超抗原只可活化少数T 细胞克隆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8题下列哪种不是抗原 A 类毒素 B 抗毒素 C 细菌 D 变性的眼晶体蛋白 E 青霉素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9题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是 A.抗毒素血清 B.类毒素 C.RBCD.精于E.磺胺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0题不以抗原决定基与抗原受体结合的是A.完全抗原B.超抗原 C.半抗原 D.TD抗原 E.TI抗原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11题Ⅱ类HLA抗原在以下哪种细胞膜上不能检出 A.静止T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激活T细胞 E.树突状细胞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12题接种牛痘疫苗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病毒的超感染 D.先天免疫 E.主动保护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13题从理论上来讲,下列哪种动物的血清蛋白对猴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A.人 B.马 C.鸡 D.小鼠 E.鱼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4题超抗原的实际意义是 A.毒性作用 B.免疫抑制 C.诱发自身免疫病 D.有利于病毒的复制 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5题超抗原与T细胞结合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主要与CD4+T细胞结合 B.不需APC加工 C.与TCRVp链结合 D.直接与APC 的MHC-Ⅱ类分子非多态区外结合E.有MHC限制性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6题半抗原 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结合B.是大分子 C.通常是多肽 D.本身没有免疫原性 E.只能诱生体液免疫应答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7题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 B.隐蔽抗原 C.类属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8题下列对T细胞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必须要有MHC分子 B.表位受体是TCR和BCRC.表位位置是抗原表面D.属构象表位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19题 TI抗原 A.通常是蛋白 B.引起强的IgG应答 C.不能产生记忆和二次应答 D.引起抗体产生不需任何类型T细胞的参与 E.与TCR结合并使之失活正确答案:C 您选择的答案:第20题免疫佐剂是A.增强半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B.增强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C.减少免疫原毒性的物质D.增强免疫交叉反应性的物质 E.增强造血作用的物质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21题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有T细胞和MΦ参与的抗原物质A 完全抗原B 半抗原C Ti-AgD TD-AgE 共同抗原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22题对半抗原的正确解释是A 只有抗原性的物质B 只有反应性的物质C 有免疫原或抗原性的物质D 作为免疫佐剂的物质E 分子量小于1万的物质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练习 06

2019 第六章沉淀反应一、A11、免疫比浊实验属于A、中和反应B、凝集反应C、沉淀反应D、补体结合反应E、溶血反应2、免疫固定电泳的英文缩写是A、ECLB、RIEC、RIAD、IFEE、IEP3、能够定量测定待检标本的免疫学试验是A、间接凝集试验B、协同凝集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对流免疫电泳4、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是A、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B、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C、单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D、双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E、抗原抗体反应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免疫扩散技术的统称5、免疫比浊法对抗体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特异性强B、效价高C、亲和力强D、使用H型抗体E、使用R型抗体6、直接影响絮状沉淀试验的因素是A、抗原分子量B、抗体分子量C、抗原抗体比例D、反应体系的pHE、反应体系的离子强度7、免疫浊度测定法出现测量误差的最主要因素A、抗体过量B、钩状效应C、环境温度D、加入抗原、抗体的时间E、光源的强弱和波长8、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错误的是A、免疫浊度测定本质上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B、是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化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原定量检测C、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D、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E、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如形成抗体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9、免疫浊度测定,形成浊度的关键是A、反应温度B、pHC、抗原和抗体的比例D、离子强度E、抗体的亲和力10、关于双向扩散试验下列错误的是A、平板法是鉴定抗原抗体的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之一B、不出现沉淀线则表明无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或者抗原过量C、抗原或抗体在琼脂内自由扩散,其速度受分子量的影响D、双向扩散试验是抗血清抗体效价滴定的常规方法E、双向扩散试验简单易行,用途广泛,该技术灵敏度高,出现结果快,能精确定量11、目前凝胶内沉淀反应中最常用的凝胶是A、葡聚糖凝胶B、Ficoll-HypaqueC、琼脂和琼脂糖D、聚丙烯酰胺凝胶E、淀粉12、下列关于单向扩散试验检测时的注意点,错误的是A、抗血清必须特异性强B、每次测定都必须做标准曲线C、应用单克隆抗体测量多态性抗原时,测定值偏高D、用多克隆抗体测量单克隆病时,测定值偏高E、每次测定时必须用质控血清做质控13、关于双向扩散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于抗原抗体定性分析B、可用于抗原抗体半定量分析C、可用于抗原性质分析D、可用于抗原抗体半定性分析E、可用于抗体效价的滴定14、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是下列哪种方法A、免疫比浊法B、絮状沉淀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棋盘滴定法15、单向免疫扩散是将A、抗体混合琼脂板内,然后打孔加入抗原,再进行电泳B、抗原混入琼脂板内,然后打孔加入抗体C、抗原与抗体均不混入琼脂板内,而是在一定位置打孔后,分别加入D、抗体混入琼脂板内,然后打孔加入抗原E、抗原混合琼脂板内,然后打孔加入抗体,再进行电泳16、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抗原抗体含量相同,但抗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为A、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B、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C、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E、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侧17、沉淀反应的反应中,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A、带现象B、后带C、前带D、等价带E、以上都不对18、影响沉淀试验的因素包括A、抗原与抗体的比例B、温度C、盐浓度D、以上三项E、仅B+C19、下述抗原抗体反应中,属于沉淀反应的是A、火箭电泳B、补体结合试验C、免疫妊娠试验D、肥达反应E、中和试验20、沉淀反应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溶液的pHB、溶液的离子浓度C、抗体的质量D、抗原抗体的比例E、温度21、抗原抗体形成明显沉淀物的条件是A、抗体多于抗原B、抗原多于抗体C、抗原抗体一样多D、抗原抗体比例合适E、不必考虑抗原抗体的比例22、关于沉淀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B、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多为蛋白质、多糖、血清、毒素等可溶性物质C、沉淀反应,第一阶段为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溶性小的复合物,肉眼不可见D、第二阶段为形成可见的免疫复合物,约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如沉淀线、沉淀环E、沉淀反应分析结合于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的免疫球蛋白亚类23、以下哪种类型不属于沉淀反应A、双向免疫扩散B、单向免疫扩散C、对流免疫电泳D、血清蛋白电泳E、火箭电泳24、参加沉淀反应的抗原可以是多糖、蛋白质、类脂等,但其物理性状必须是A、颗粒状的B、可溶性的C、脂溶性的D、不溶性的E、长条形的二、B1、A.单向扩散法B.双向扩散试验C.对流免疫电泳D.免疫电泳E.火箭免疫电泳<1> 、将抗原和抗体溶液分别加在同一凝胶板的不同孔内,让两者在凝胶中向四周扩散,彼此在相遇处特异性结合,形成白色沉淀线A B C D E<2> 、实质上是将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在直流电场中加速定向扩散的双向免疫扩散技术A B C D E<3> 、将区带电泳和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免疫化学分析技术A B C D E<4> 、实质上是将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在直流电场中加速定向扩散的单向免疫扩散技术A B C D E<5> 、待测抗原从局部向含有相应抗体的凝胶内自由扩散,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二者在比例适当处出现白色沉淀环,沉淀环的大小与抗原浓度呈正相关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免疫比浊实验本质上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
2017年杭州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备考模拟题(6)

2017年杭州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备考模拟题(6)1.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应除外A 专一性B 特异性C 可见性D 预见性E 可逆性分析:考查要点: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常见错误:选E。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非共价的可逆结合,所以选E错。
D不符合题意,是抗原抗体反应不具备的特点,所以D是本题答案。
答案:D2.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检测体液6A 直接凝集反应B 沉淀反应C E花环形成试验D 淋巴毒素测定E 移动抑制试验分析:考查要点:沉淀反应的用途。
常见错误:选A。
学生没有掌握A和B的用途。
直接凝集用于ABO血型鉴定和细菌鉴定,所以A错。
E花环形成试验用于检测细胞免疫,所以C不正确。
B正确,因为沉淀反应是用于检测Ig含量的,即检测体液免疫。
其余答案与本题不符。
答案:B3.抗原抗体结合包括A 共价键的作用B 通过Fc段的固定作用C 通过C2、C4的固定作用D 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E 以上都对分析:考查要点:抗原抗体的结合特点。
常见错误:选A。
学生没有仔细审题而选A。
抗原抗体的结合是一种非共价键的结合,所以A错。
抗原抗体结合包括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等,所以D对。
答案:D4.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已知抗原免疫人或动物可以产生一抗B 在检测标本中的某种细菌时,可单独使用一抗C 天然抗原分子表面可有多种表位,每种表位只有一个D 天然抗原分子可提供多个抗体分子结合的部位E 抗原抗体结合力的大小,常用亲和力或亲合力来表示分析:考查要点: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特点)。
常见错误:选E。
抗原抗体结合力的大小,常用亲和力或亲合力来表示,前者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部位与相应的抗原决定基之间的结合强度,后者指一个抗体分子与整个抗原之间的结合强度,其与抗原决定基即表位的数目有关。
所以选E不对。
应选C,因为天然抗原分子表面一般有多种表位,每种表位又可有多个,而不只一个,所以C的叙述错误。
答案:C5.体外可溶性抗原抗体结合出现可见反应的条件是A 抗体多于抗原B 抗原多于抗体C 抗原抗体比例适当D 共价键形成E 抗体是IgM类分析:考查要点:抗原抗体出现可见反应的条件。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复习习题第六章沉淀反应(附答案解析)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复习习题第六章沉淀反应(附答案解析)一、A1题型1、免疫比浊实验属于()A、中和反应B、凝集反应C、沉淀反应D、补体结合反应E、溶血反应2、免疫固定电泳的英文缩写是()A、ECLB、RIEC、RIAD、IFEE、IEP3、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是()A、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B、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C、单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D、双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E、抗原抗体反应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免疫扩散技术的统称4、能够定量测定待检标本的免疫学试验是()A、间接凝集试验B、协同凝集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对流免疫电泳5、免疫比浊法对抗体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特异性强B、效价高C、亲和力强D、使用H型抗体E、使用R型抗体6、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则是()A、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B、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C、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抗体为最适比例D、抗体特异性强E、抗体亲和力强7、直接影响絮状沉淀实验的因素是()A、抗原分子量B、抗体分子量C、抗原抗体比例D、反应体系的PHE、反应体系的例子强度8、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主要是下列哪种方法()A、免疫比浊法B、絮状沉淀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棋盘滴定法9、关于双向扩散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于抗原抗体定性分析B、抗原或抗体相对分子量的分析C、可用于抗原纯度分析D、可用于抗原抗体半定性分析E、可用于抗体效价的滴定10、关于免疫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将凝胶扩散置于交流电场中B、抗原及抗体在一定条件下离解成为带正电或负电的电子,在电场中向同相电荷的电极移动C、电子所带净电荷量越多、颗粒越小,泳动速度越慢D、电流会阻碍抗原、抗体的运行速度,延长两者结合的时间E、多种带电荷的物质电泳存在,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成分可得以区分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临床检验主管技师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六章 沉淀反应

第六章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出现的沉淀现象。
第一节沉淀反应的特点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多为蛋白质、多糖、血清、毒素等可溶性物质。
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溶性小的复合物,肉眼不可见;第二阶段为形成可见的免疫复合物,约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如沉淀线、沉淀环。
第二节液体内沉淀试验一、絮状沉淀试验抗原抗体溶液在电解质的存在下结合,形成絮状沉淀物,这种絮状沉淀受抗原和抗体比例的直接影响,因此常用来作为测定抗原抗体反应最适比例的方法,常见类型有:(一)抗原稀释法抗原进行一系列稀释与恒定浓度抗血清反应。
(二)抗体稀释法抗体进行一系列稀释与恒定浓度抗原反应。
(三)方阵滴定法即棋盘滴定法。
二、免疫浊度测定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其特点是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化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原定量检测。
(一)免疫比浊测定的影响因素1.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
当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
在反应体系中需保持抗体适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2.抗体的质量对免疫比浊测定法的抗体要求(1)特异性强(2)效价高:低效价(<1:20)抗体会增加非特异性浊度(伪浊度)的产生。
(3)亲和力强:则抗体的活性高,可加快抗原抗体反应的速度,且形成的IC较牢固,不易发生解离。
(4)R型和H型抗体:R型抗体是指以家兔为代表的小型动物被注射抗原免疫后制备的抗血清。
这类抗血清的特点是亲和力较强,抗原抗体结合后不易发生解离。
H型抗体是指以马为代表的大型动物注射抗原后制备的抗血清,这类抗血清的亲和力弱,抗原抗体结合后极易解离。
2017卫生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7 卫生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
(A 型题)
1.机体免疫稳定功能低下,可导致( C )
A.免疫缺陷病
B.免疫增殖病
C.自身免疫病
D.恶性肿瘤
2.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导致( C )
A.超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3.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具有( B )
A.发现并排除有毒因子的能力
B.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
C.抵抗并清除传染性因子的能力
D.发现和消除恶变细胞的能力
4.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是D
A.免疫学的三大内容
B.免疫细胞的三大功能
C.免疫器官的三大功能
D.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5.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俄罗斯
6. 免疫自稳功能是指:B
A.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和扩散
B.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 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D.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E.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7. 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C
A. 胸腺
B. 骨髓
C. 脾
D. 淋巴结
E. 法氏囊
8. 人类B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器官是:A。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沉淀反应、放射免疫分析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沉淀反应、放射免疫分析)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B1型题 2. A1型题 3. A2型题A.琼脂糖B.琼脂糖珠4BC.聚乙二醇D.硫酸铵E.聚丙烯酰胺1.制备亲和层析柱选择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2.增加沉淀反应的浊度选择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3.双向免疫扩散试验选择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4.抗体的纯度鉴定选择何种物质作为凝胶电泳支持物正确答案:E解析:制备亲和层析柱选择琼脂糖珠4B;聚乙二醇是增浊剂;琼脂糖是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常用的支持物;常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抗体纯度的鉴定。
知识模块:沉淀反应5.沉淀反应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溶液的pHB.溶液的离子浓度C.抗体的质量D.抗原抗体的比例E.温度正确答案:D解析:沉淀反应只有在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时候才能发生。
知识模块:沉淀反应6.免疫比浊的基本原则是在反应体系中A.保持有电解质溶液B.保持在37℃进行C.保持抗原过量D.保持抗体过量E.保持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正确答案:D解析:免疫比浊是在过量的抗体中分别加入递增量的抗原,经一定时间后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用浊度计测量反应液体的浊度,并由此推算样品中的抗原含量。
知识模块:沉淀反应7.下列哪一项不是与免疫浊度法测定密切相关的因素A.抗原抗体的比例B.抗体的质量C.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D.增浊剂的应用E.佐剂的应用正确答案:E解析:与免疫浊度法测定密切相关的因素有:抗原抗体的比例,当比例合适时二者充分结合,形成的沉淀最多;抗体的质量,如抗体的特异性、效价、亲和力以及抗体类型等;反应溶液的pH、离子强度等;增浊剂,可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知识模块:沉淀反应8.目前常用的鉴定M蛋白类型的方法是A.免疫电泳B.区带电泳C.免疫对流电泳D.免疫固定电泳E.免疫选择电泳正确答案:D解析:免疫固定电泳最常用于M蛋白的鉴定,此外免疫固定电泳也用于尿液中本周蛋白的检测及K、入分型,脑脊液中寡克隆蛋白的检测及分型。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临床免疫与免疫学-6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临床免疫与免疫学-6(总分:2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16,分数:16.00)1.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首选检测是( )∙A.免疫电泳∙B.测Ig含量∙C.骨髓检测∙D.血清蛋白区带电泳∙E.本周蛋白检测(分数:1.00)A.B.C.D. √E.解析:2.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EMIT)是一种( )∙A.非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B.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C.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D.酶免疫测定与电泳相结合的技术∙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EMIT的基本原理:半抗原与酶结合成酶标半抗原,保留半抗原和酶的活性,当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所标的酶与抗体密切接触,使酶的活性中心受到影响而活性被抑制,反应后酶活力大小与标本中的半抗原量呈一定的比例,从酶活力的测定结果可推算出标本中半抗原的量。
3.杂交瘤细胞株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A.4℃冰箱保存∙B.37℃保存∙C.-20℃保存∙D.-30℃保存∙E.液氮(-190℃)保存(分数:1.00)A.B.C.D.E. √解析:4.制备单克隆抗体常选用小鼠的哪类细胞作为饲养细胞( )∙A.中性粒细胞∙B.K细胞∙C.肥大细胞∙D.成纤维细胞∙E.腹腔细胞(分数:1.00)A.B.C.D.E. √解析:5.Ⅱ型干扰素是由抗原作用于人的何种细胞产生的( )∙A.粒细胞∙B.成纤维细胞∙C.T细胞∙D.B细胞∙E.白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正常情况下组织和血清中不含干扰素,只有在特定因素作用下才能诱使细胞产生干扰素,Ⅱ型干扰素是在免疫应答中受到抗原或丝裂原活化后,由CD8+T细胞和CD4+T细胞产生的,NK细胞也可合成少量IFN-γ。
6.下列有关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B.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颗粒性载体∙C.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SPA,可与IgG特异性结合∙D.IgG通过其Fab段结合菌体∙E.主要应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出(分数:1.00)A.B.C.D. √E.解析:7.能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快速定量的项目有( )∙A.葡萄糖∙B.免疫球蛋白∙C.胆固醇∙D.尿素∙E.肌酐(分数:1.00)A.B. √C.D.E.解析:8.下列激素中哪一种与另外4种激素均无免疫交叉反应( )∙A.卵泡刺激素(FSH)∙B.黄体生成素(LH)∙C.促甲状腺素(TSH)∙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数:1.00)A.B.C.D.E. √解析:9.利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检测CIC时,PEG最终浓度是( )∙A.1%~2%∙B.2%~3%∙C.3%~4%∙D.4%~5%∙E.5%~6%(分数:1.00)A.B.C. √D.E.解析:10.单向琼脂扩散试验通常不用来检测( )∙A.IgM∙B.IgA∙C.IgG∙D.C3∙E.IgE(分数:1.00)A.B.C.D.E. √解析:11.抗血清特异性的鉴定方法( )∙A.对流免疫电泳和区带电泳∙B.单向琼脂扩散和免疫电泳∙C.火箭电泳和血凝法∙D.凝胶电泳和血凝法∙E.双向琼脂扩散及免疫电泳(分数:1.00)A.B.C.D.E. √解析:12.下列哪项试验不是凝集反应( )∙A.ABO血型鉴定∙B.免疫妊娠试验∙C.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D.肥达反应∙E.中和反应(分数:1.00)A.B.C.D.E. √解析:13.ELJ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A.人白蛋白∙B.人球蛋白∙C.牛血清白蛋白∙D.牛血清球蛋白∙E.鼠白蛋白(分数:1.00)A.B.C. √D.E.解析:14.关于半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B.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C.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可与相应抗体发生可见反应∙D.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某些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这些物质称为半抗原,如一些分子量小于4000的有机物质,大多数的多糖和某些小分子量的药物等。
主管检验师临床医学检验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6章 沉淀反应【精品】

第六章沉淀反应一、A11、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相应的()。
A、抗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B、抗原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C、补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D、抗原抗体复合物均匀地混人琼脂糖凝胶内制板E、抗原抗体同时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2、下列有关沉淀反应第一阶段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B、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C、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D、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E、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3、沉淀反应形成的反应现象()。
A、肉眼可见B、肉眼不可见C、必须用精密仪器测定D、必须染色才可见E、经电泳后可见4、环状沉淀试验中要求()。
A、抗原澄清B、抗体澄清C、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D、对抗原和抗体没有特别要求E、抗原比重大于抗血清5、沉淀反应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价取决于抗原的分子量,一般说来,抗原的分子量与结合价的关系是()。
A、抗原分子量越大,结合价越小B、抗原分子量越大,结合价越大C、两者没有关系D、两者呈函数关系E、抗原结合价为二价6、下列关于光学检测原理的叙述何者正确()。
A、荧光检测时,激发光与发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B、反射比色检测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C、透射比浊检测时,入射光与透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D、散射比浊检测时,入射光与散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E、磷光计检测时,入射光与发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抗体混入9g/L琼脂糖,未凝固前倾注成平板,然后在上打孔,将抗原加入孔中,让其自由扩散,24~48小时后可见孔周围出现沉淀环,测定环的直径与待检标本的关系有两种方法:一是Mancini曲线,适用大分子抗原和长时间扩散的结果,扩散环直径的平方与抗原浓度是呈线性关系;二是Fahey曲线法,适用于小分子抗原和较短时间扩散结果,浓度对数与扩散环直径呈线性关系。
【答疑编号100065763】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溶性小复合物,肉眼不可见。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沉淀反应)-试卷1

本题思路:免疫比浊法的校正衄线比较稳定,并可进 行抗原过量的检测。 8.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抗原抗体含量相同,但抗 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为 【score:2 分】
【A】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B】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C】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E】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 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沉淀反应中,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 体含量大;靠近抗体孔,提示抗原含量多。抗原抗体 在琼脂之内扩散速度受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小的扩 散快。由于速度慢者扩散圈小,局部浓度大,形成的 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 9.沉淀反应的原理是 【score:2 分】 【A】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 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A】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 【B】出现肉眼可见的可溶性小复合物 【C】出现沉淀线或沉淀环 【D】抗原抗体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E】可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反应结果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 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 溶性小复合物,肉眼不可见;第二阶段为形成可见的 免疫复合物,约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如沉 淀线、沉淀环。 7.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主要是 下列哪种方法 【score:2 分】 【A】免疫比浊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絮状沉淀试验 【C】单向扩散试验 【D】双向扩散试验 【E】棋盘滴定法
【A】抗血清必须特异性强 【B】每次测定都必须做标准曲线 【C】应用单克隆抗体测量多态性抗原时,测定值 偏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用多克隆抗体测量单克隆病时,测定值偏高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

2017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浆细胞是
A 有吞噬功能的
B 由T 细胞分化来的
C 是产生抗体的细胞
D 与肥大细胞有共同特性
E 嗜碱性粒细胞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浆细胞的认识。
常见错误是选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功能,而本身并不具有吞噬功能。
浆细胞是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因此只能选C。
B 细胞无吞噬功能,不是由T 细胞分化来的,与肥大细胞无共性,更不是嗜碱性粒细胞。
答案:C
2.B 细胞成熟的部位是
A 肝
B 骨髓
C 淋巴结
D 胸腺
E 肺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 细胞成熟部位的认识。
常见错误是选C。
淋巴结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不是B 细胞成熟的部位,因此
C 错。
胸腺是T 细胞成熟的部位。
哺乳类B 细胞成熟的部位是骨髓。
答案:B。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讲义 06

第六章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出现的沉淀现象。
第一节沉淀反应的特点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多为蛋白质、多糖、血清、毒素等可溶性物质。
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溶性小的复合物,肉眼不可见;第二阶段为形成可见的免疫复合物,约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如沉淀线、沉淀环。
第二节液体内沉淀试验一、絮状沉淀试验抗原抗体溶液在电解质的存在下结合,形成絮状沉淀物,这种絮状沉淀受抗原和抗体比例的直接影响,因此常用来作为测定抗原抗体反应最适比例的方法,常见类型有:(一)抗原稀释法抗原进行一系列稀释与恒定浓度抗血清反应。
(二)抗体稀释法抗体进行一系列稀释与恒定浓度抗原反应。
(三)方阵滴定法即棋盘滴定法。
二、免疫浊度测定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其特点是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化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原定量检测。
(一)免疫比浊测定的影响因素1.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
当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
在反应体系中需保持抗体适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2.抗体的质量对免疫比浊测定法的抗体要求(1)特异性强(2)效价高:低效价(<1:20)抗体会增加非特异性浊度(伪浊度)的产生。
(3)亲和力强:则抗体的活性高,可加快抗原抗体反应的速度,且形成的IC较牢固,不易发生解离。
(4)R型和H型抗体:R型抗体是指以家兔为代表的小型动物被注射抗原免疫后制备的抗血清。
这类抗血清的特点是亲和力较强,抗原抗体结合后不易发生解离。
H型抗体是指以马为代表的大型动物注射抗原后制备的抗血清,这类抗血清的亲和力弱,抗原抗体结合后极易解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沉淀反应一、A11、免疫比浊实验属于A、中和反应B、凝集反应C、沉淀反应D、补体结合反应E、溶血反应2、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是A、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B、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C、单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D、双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E、抗原抗体反应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免疫扩散技术的统称3、免疫固定电泳的英文缩写是A、ECLB、RIEC、RIAD、IFEE、IEP4、能够定量测定待检标本的免疫学试验是A、间接凝集试验B、协同凝集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对流免疫电泳5、免疫比浊法对抗体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特异性强B、效价高C、亲和力强D、使用H型抗体E、使用R型抗体6、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则是A、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B、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C、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抗体为最适比例D、抗体特异性强E、抗体亲和力强7、直接影响絮状沉淀实验的因素是A、抗原分子量B、抗体分子量C、抗原抗体比例D、反应体系的PHE、反应体系的例子强度8、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主要是下列哪种方法A、免疫比浊法B、絮状沉淀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棋盘滴定法9、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错误的是A、免疫浊度测定本质上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B、是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化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原定量检测C、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D、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E、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如形成抗体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10、免疫浊度测定,形成浊度的关键是A、反应温度B、PHC、抗原和抗体的比例D、离子强度E、抗体的亲和力11、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相应的()。
A、抗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B、抗原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C、补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D、抗原抗体复合物均匀地混人琼脂糖凝胶内制板E、抗原抗体同时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12、免疫电泳技术的实质是A、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B、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C、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双扩散试验D、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双扩散试验E、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沉淀试验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电泳技术的实质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B、对流免疫电泳是将双向扩散试验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C、火箭免疫电泳是将单向扩散试验与电泳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D、免疫电泳是区带电泳和免疫单向扩散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化学技术E、免疫固定电泳是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14、关于免疫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将凝胶扩散置于交流电场中B、抗原及抗体在一定条件下离解成为带正电或负电的电子,在电场中向同相电荷的电极移动C、电子所带净电荷量越多、颗粒越小,泳动速度越慢D、电流会阻碍抗原、抗体的运行速度,延长两者结合的时间E、多种带电荷的物质电泳存在,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成分可得以区分15、关于双向扩散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于抗原抗体定性分析B、抗原或抗体相对分子量的分析C、可用于抗原纯度分析D、可用于抗原抗体半定性分析E、可用于抗体效价的滴定16、下列关于光学检测原理的叙述何者正确()。
A、荧光检测时,激发光与发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B、反射比色检测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C、透射比浊检测时,入射光与透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D、散射比浊检测时,入射光与散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E、磷光计检测时,入射光与发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17、下列有关沉淀反应第一阶段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B、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C、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D、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E、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18、沉淀反应形成的反应现象()。
A、肉眼可见B、肉眼不可见C、必须用精密仪器测定D、必须染色才可见E、经电泳后可见19、环状沉淀试验中要求()。
A、抗原澄清B、抗体澄清C、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D、对抗原和抗体没有特别要求E、抗原比重大于抗血清20、沉淀反应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价取决于抗原的分子量,一般说来,抗原的分子量与结合价的关系是()。
A、抗原分子量越大,结合价越小B、抗原分子量越大,结合价越大C、两者没有关系D、两者呈函数关系E、抗原结合价为二价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免疫比浊实验本质上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
【该题针对“免疫电泳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700,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是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
【该题针对“免疫电泳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69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
【该题针对“免疫电泳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698,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单向扩散试验的两种定量计算方法:1、Mancini曲线:适用大分子抗原和长时间扩散(>48小时)的结果,沉淀环直径的平方(d2)与抗原浓度(c)呈线性关系:c/d2=k。
2、Fahey曲线:适用于小分子抗原和较短时间扩散的结果处理,用半对数纸画线,浓度对数logC与扩散环直径(d)呈线性关系:logc/d=k(其中c为抗原浓度,d为沉淀环直径,k为常数)。
【该题针对“凝胶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697,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免疫比浊法根据抗血清来源的动物种类不同,分为R型抗体和H型抗体。
R型抗体是指以家兔为代表的小型动物被注射抗原免疫后制备的抗血清。
这类抗血清的特点是亲和力较强,抗原抗体结合后不易发生解离,H型抗体是指以马为代表的大型动物注射抗原后制备的抗血清,这类抗血清的亲和力弱,抗原抗体结合后极易解离。
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该题针对“液体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695,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抗原抗体溶液在电解质的存在下结合,形成絮状沉淀物,这种絮状沉淀受抗原和抗体比例的直接影响,因此常用来作为测定抗原抗体反应最适比例的方法。
【该题针对“液体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6694,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免疫比浊法的校正曲线比较稳定,并可进行抗原过量的检测。
【该题针对“液体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53,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
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
因此,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该题针对“液体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52,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抗原抗体的比例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当抗原和抗体的比例适当时,二者全部结合,既无过剩的抗原,也无过剩的抗体。
【该题针对“液体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51,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抗体混入9g/L琼脂糖,未凝固前倾注成平板,然后在上打孔,将抗原加入孔中,让其自由扩散,24~48小时后可见孔周围出现沉淀环,测定环的直径与待检标本的关系有两种方法:一是Mancini曲线,适用大分子抗原和长时间扩散的结果,扩散环直径的平方与抗原浓度是呈线性关系;二是Fahey曲线法,适用于小分子抗原和较短时间扩散结果,浓度对数与扩散环直径呈线性关系。
【该题针对“液体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50,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免疫电泳技术实质上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
1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免疫电泳的原理是区带电泳和免疫双扩散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化学技术。
故D选项说法错误。
【该题针对“凝胶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48,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免疫电泳技术实质上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
它的原理是将凝胶扩散置于直流电场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抗原及抗体离解成为带正电或负电的电子,在电场中向异相电荷的电极移动,所带净电荷量越多、颗粒越小,泳动速度越快,反之则慢。
由于电流加速了抗原、抗体的运行速度,缩短了两者结合的时间,加快了沉淀现象的产生。
当有多种带电荷的物质电泳时,由于静电荷不同,而区分成不同区带,使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成分得以区分。
【该题针对“凝胶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47,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双向扩散试验,在琼脂内抗原和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最恰当的比例处形成抗原抗体沉淀线,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形状以及对比关系,可对抗原或抗体作出定性分析。
【该题针对“凝胶内沉淀试验”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46,点击提问】1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透射比浊法的基本原理是测定一定体积的溶液通过的光线量,当光线通过时,由于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的减少,测定的光通量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成反比。
透射比浊检测时,入射光与透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
【该题针对“免疫电泳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45,点击提问】1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溶性小复合物,肉眼不可见。
通常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第二阶段为形成可见的免疫复合物,约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
如沉淀线、沉淀环。
【该题针对“沉淀反应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09844,点击提问】1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溶性小复合物,肉眼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