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专题之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化的数学 数学中的生活
兴趣 ,而且 也无法将 数学与生 活联系起来 。所 以,在课 堂
中 ,我让学 生 自南找 找教室周 嗣的线段 ,可以告诉朋友 , 也可 以告诉 老师 。顿 时 ,学生 活跃起来 了 ,沉 静 的课 堂沸
解决实 际问题 。因此 ,我们在教 学中一定要使 学生树 正
确 的数 学应用观 ,让 学习 了解并 掌握解决实 际问题 的一 般
同学们 积极投入 的学 习启发 了我 :每位学 生都具 备一 定 的生活经 验 ,同时他们 对周 围的各种事物 、现象又充 满 了好奇 。我们 教育T作要 紧紧抓住 这份好奇心 ,结合教 材 教 学 内容 ,创设课 内和课 外 的实践 活动 ,让学 生在活 动中 “ 经 历一 体验一 探索”。
义 务教 育阶段 的数学课程 ,基本 发点是 促进学生 全
面 、持续 、和谐 的发展 。它不仅要 考虑数学 自身的特点 ,
更应 遵循学 生学习数学 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 生 已有 的生 创 新思维 。在教学连 加 、连减时 ,课 后 ,我布 置了一个实 活经验 发 ,让学生 亲身经历将 实际问题抽象 成数学理 解 的同时 ,在 思维能力 、情 感态度 与价值观等 多方面得到 进
二、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
例题生活化 。体验 、感 受数学 。在 教学活动 中 ,教师要善
于发现 、挖掘生活 中的数学 问题 ,利用儿童 的直接经验 。 再次 ,练习生活化 ,提高实践能力 。引 导学生 把所学知识
联 系 、运用 于生活实 际 ,可 以促进学 生的探索 意识 和创新
意识的形成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 ( 二 )生活 问题 数学化 。练一 练 :我重在 开发学生 的
能促使学 生主动地用 数学的眼光 去观察生活 ,去思考生 活 问题 ,让生活问题数 学化。
让生活数学化 让数学生活化
是几 吨水 。希望 同学们从我做 起 , 节约每一 滴水做起 。 这 从 ”
样把知识 与思想教育 融为一体 , 使学生 增强节约意识 , 受到 了
一
次很好 的思想教育 。
五名 , 从后数是第 八名 , 这一 队共有几 人 ?” 到 了, 想 同学们在 教室的座位 , 通过数某 一组 的某 一位同学 , 让学生清 楚地 看到
教材的编写 , 在让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 同时, 感受身边的数 学, 生活中的数学, 学会用数 学知识解决 问题。
关键词
中 图分 类号 : 6 3 G2.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爸、 妈妈商量 一下 , 以采用 哪些节水 方法 ?” 可 我首先让 学生 说说, 为什 么要节约 用水 ?使学 生明 白节约用水 的重要性 。 再 让 学生说说你知 道哪些节水 的方法 ?一位 学生说 :我妈妈经 “
常把洗 衣服 的水用 大盆盛起来 冲便池 , 把洗菜 的水用来 浇花 。 我想 , 我们家 一个月 能节约一吨 水。 “ ” 他妈 妈这种方法不错 ,
唯一 的资源 ” 大胆 而创造性地 处理教材 ,甚至 是重组或 改 。“ 编 教材 , 那是教师 的业务权利 。 在教学 中, ” 根据 教学 内容 , 我
“ 只要 大家都有 了节约 意识 , 一天节约 一盆水 , 一个月就
尽 可能运用学生 熟悉 的、 感兴趣 的, 贴近他 们实 际的生活素材 来代 替 。例如 : 教学三年 级上册 “ 在 数学广 角”中的排 列组合 问题 时, 逢我校 刚举 行 了三 、 恰 四年级学生乒 乓球 比赛 , 并且
N
然
摘
坛
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数学生活化”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数学教育工作者用“数学生活化”一词加以概括,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数学教学生活化,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抽象及应用过程,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发展智力,培养实践能力。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体验学有所趣《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理解“理念”和“建议”的内涵,把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1、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让教育与生活“亲密接触”。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爸爸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
假如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
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①: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②: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③: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题中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
(2)质量较好。
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
首先算出客厅铺①、②、③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①(或②、③)地砖面积。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摘要:本文阐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举例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必要性及方法,体现出“生活中皆是数学”,从而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一个会思考的头脑,让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生活化;数学化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驱动力。
因此,学习数学知识和生活便有了密切的联系。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学习《数学》第三册第六章时,教材中引入摩天轮的图画,摩天轮是一种学生特感兴趣、刺激性较强的活动。
教师可提问:“摩天轮随时间的变化,离开地面的高度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变量关系,并通过对它的理性思考,明确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也随之确定,其规律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
又如:“东东在玩木棒游戏,他把小木棒沿五边形一条边放置,方向朝东,先是以点d为中心,接着以点e为中心……如此继续,最后木棒方向仍朝东。
从东东的游戏中,你能否总结出一个定理?”这和教材中引入的是一致的:某同学沿五边形广场跑步类似,人跑一圈后,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360度,继而推广到任意多边形外角和是360度。
另外,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出租车问题:“一辆出租车起步价是3元(2公里以内)如超出2公里,每增加一公里,按增加x元计算。
若某人从汽车站到家,里程表显示7公里,他该怎样计算车费?”显然,7公里的车费包含2公里以内的3元及2公里以外的价钱,所以他应付的车费为3+(7-2)x=5x+3(元)。
如设车费为y元,则y=5x+3。
上例可给学生解释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作为引入学习一次函数及图象的素材,从而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几例可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皆是数学”,最关键的是要培养自己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懂得思考的头脑。
二、在生活中用数学“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
定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和数学家的研究过程不一样,
更不是对数学发展史进行简单的讲解和浓缩。让初中生感受 数学化,需要安排符合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感受到最为基础的数学思维模式,感受相应的数学
思想和数学方法,善于用数学的观点去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涵养,具体来说,也就是: (1)让学生建立数学的观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在我 们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它 的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 能只是单纯的进行书本上计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而是要让学 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站在数学的角度去处理实际中面对
神州教育
对州
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过程中如何确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
尹瑞平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十五中学 摘要:本文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针对教学实践通过 “数学问题生活化”转化成为“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情况进行深 入研究,从而更好的理清数学教学中“数学化”和“生活化”之 间的关系,从而完成思想上的转变。研究数学化的概念,初中 阶段能否进行数学化,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是怎样进行 限定的等内容,并且分析现在数学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还有帮 助学生进行数学化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表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数学课程,强 调的是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把学生经历过的问题转 化成为数学模型,并且进行分析和使用。过去的数学教学只 是注重数学知识本身,强调的是整体性,没有考虑到数学学习 人员的实际状况,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改革的有关专
化、具有通常性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其中的关系;形式阶段,在
分,但是,我们要从这种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谈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抽象化,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一项日常活动,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这是我们高年级组一直在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怎样用,用在什么地方,值得我们下功夫去探讨。
我们认为,数学教学应走出“为了数学而教数学”的“怪圈”,应走一条“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切依靠生活,一切为了生活”的教学路线。
一、目标定位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
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立足于以“用”为出发点,要密切联系实际,在注重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的同时,关注知识、技能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功效。
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知识的生活背景,同时考虑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就像有关计算的教学,如果不盲目于算理的推导,而是把计算题编成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就是算理的推导过程,前面我听过常虹老师三年级一节“乘法估算”的课,就是从买篮球这一事件中,使学生明白估算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效果很好,其实对于计算教学,我们认为都可以把它溶入到具体的生活事件中来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克服计算的枯燥无味,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内容设计生活化。
现行教材的内容体现了地域性、时代性,对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而言,对相同的内容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
如“利息”的相关内容对城镇学生来说,易被理解,而对于像我们这里山区农村的学生来说,则比较陌生了;对于“出米率”、“出油率”而言,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比城市学生丰富。
所以,内容处理要灵活,应以“适”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对知识有“亲切感”,要使学生通过书本,了解的并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应还有生活,对于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要适当进行调整、修改。
尽量寻找学生身边的数学,让学生自己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案例片断分析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案例片断分析同=='=:J(她)们.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照亮学生的心灵.那不是一种和谐吗?有时想想,作为思想政治老师真是不简单,上课所涉及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原则,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可能就是一辈子的,有时说话的语气,态度,语速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前不久,我代另一位老师,上了一段时间的课,感慨颇多.政治课代表,总应该是我的"贴心人"了吧,可他上课很随便,好像与每门课的老师都过不去.(其他任课老师也反映,班上学习态度不好的同学比较多)批评了几句,要么反驳一句,要么干脆一言不发,变得很难沟通.我想,也许是心理偏执在作怪吧,也许是要顾面子,故意在同学面前表现出一种无所顾忌的样子.几个星期来,我尽量用商量的口气跟他说话,甚至有时故意去讨好他,经常暗示,提醒他要注意听课的效果,让他感受到老师真的在为学生着想.课代表是应该在纪律方面,对知识点的领悟方面,比其他同学要表现得更好,心动才能变为行动,让学生真正接受自己,亲近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三,学生在前台.教师在后台.促进师生互动教学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去查资料,在课堂上展示,我只作一些简单点评,评出几则好材料(与教材联系密切的)就会打破原来设计的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分析材料,设计问题.导出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放手让学生做的我绝不插手,学生能回答的,我更不会越俎代疱.譬如在上我国水资源状况这堂课前,学生就找到了很多材料.1,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但人均量仅为2220立方米,是g2007年1月,第5卷,第2期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到全球第88位,属"缺水国家".f来自浙江日报12,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利用三峡巨型水库,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通过丹江水库,向华北平原供水.【来自考试指导报13,9月到l1月的秋旱:席卷华北,江淮,华南地区, 就连以"充满温情和水"的无锡,也饱受水危机之苦,水乡农民不得不学城里人,喝起了矿泉水.【来自百度网站]4,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没有珍爱她:乱砍滥伐,让她满目疮痍,过度开采,让她干涸枯萎.【来自中学生时事杂志第1期】学生自己找材料就会有成就感.设计问题,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很高,老师给予一些及时的帮助,导人教材知识,设问,解答,总结各个环节都很顺畅,师生积极投入其中,配合默契,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大量外界信息涌人中学生的大脑.催生了一大批学生的"早熟",他(她)们的渴望被老师了解,渴望了解老师,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才能增进师生的情感,让师生走得更近,为完成新课材的教学任务服务.【参与文献】f11教育发展研究f2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教师博览,2006,2[4】资料卡片杂志,2006,1,2【5】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案例片断分析郑声华福建省平潭县实验小学(福建平潭350400)中图分类号:C,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5867(2007)02.o126-03 一,背景分析"生活"是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源泉.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同时.数学课要上出数学的味道来.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考作者简介:郑声华,女,37岁,副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化".弗赖登塔尔说过:"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教学不应该说一味追求现代数学中形成交换的花样,而去掉数学的实际应用,应该教给学生充满联系的数学",他还提出:"必须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来组织并表达数学的现实内容及内在联系".近两年,我在研究构建"自主——创新型小学数学课堂中国教育与教学ChinaEducation教学模式"这个课题,其中一个研究主题就是如何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恰逢2005年l2月,在福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指导的陈向唏教师上了一节"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获一等奖.当时,我们指导组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基于此,做了本案例分析.二,教学故事写真片断一:唉,怎么又输了!课一开始.老师播放一段课前拍摄的录像:"同学们,在街边玩转盘游戏",参加游戏的学生很多,可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嘴里还不信地嘟嚷着:"怎么又输了,我已经花了好几元钱了."(录像播放结束),画面定格在那个转盘上.师:同学们.如果是你们会去玩吗?生l:会去.这很好玩.生2:不会去,那会输的.师:Nd,看这个转盘游戏.里面蕴含着许多丰富而有趣的数学知识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此一定有个明确有的答案.评析:教师采用录像导人新课,展示生活中的一个游戏,一种现象,并说明这样的游戏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这个生活游戏中,提出数学问题"你们会去玩吗?为什么?"这样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留给学生一些遐想和期盼.片段二:"庐山真面目"师:老师手中有一个盒子,这个盒子中有两种球,白球和黄球.白球代表班上的男生,黄球代表班上的女生,游戏结束时,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就代表哪方获胜,到时老师要送出礼品.在游戏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要求. (课件展示游戏要求,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并记录)……师:从记录的结果来看,这次游戏女生获胜,那老师要发送奖品给女生(男生表现出不服的神态),男生好像有什么意见或想法?生:我们觉的不公平.……师:你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师揭开"庐山真面目",让大家看一看.(揭开盒罩,学生一片哗然)师:看来刚才这次游戏不公平(板书:不公平)评析:这一环节设计在课堂中亲身经历.生活游戏——摸球游戏,产生认知冲突,充分感受这样的摸球游戏是不公平的,从而引发求知欲望,怎样调整盒子中的球,才能使游戏公平.同=;';=●同题从生活游戏中来.那么怎样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生活问题.是同学们迫不及待的需求,从而抛出实际问题也就是现实原型.片断三:课堂中的"激情飞扬"师:刚才这个游戏大家都认为是不公平的,那怎样的游戏才是公平,合理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揭示课题并板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师:说到公平,很多同学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觉得现在该怎样改变盒中的球,使游戏变得公平?生l:白球和黄球各4个.生2:白球和黄球一样多.……师:实践出真理,大家就动手摸一摸.(学生进行摸球活动,教师进行巡视)(学生汇报)师:老师把同学们记录的结果汇成总表.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生l:我发现了球的个数一样,摸到的次数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生2:黄,白球摸到的可能性相等.师:能不能把刚才这些同学的观点进行整理.用一句较为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试试看.生1:黄球和白球的个数都是6个.黄球摸到的可能性和白球相等.生2:黄球和白球的个数一样,它们摸出的次数差不多.摸到的可能性就相等.师:大家刚才都是往盒中放人球,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生:从盒中拿出一部分球.师:对于拿出球的活动请同学们课后完成.看看结果是怎样的?经过调整后,你觉得现在游戏公平吗?生:公平.(板书:公平)师:能说说它公平的理由吗?生:因为两种球的个数都相等,所以摸到的可能性也相等.……师:经过调整以后,我们把一个不公平的游戏变成公平的游戏.其实在个数相同的情况下,它们摸到的可能性相等. 只能表示双方赢的机会是均等的,而在实际活动中仍存在着输赢的现象.所以同学们在玩游戏时要先判断游戏是否公平,在此前提下再进行各种游戏.评析: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知道怎样调整盒子中球的个数,使游戏公平,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为什么要这样调整.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说上面两个环节的设计是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在生活游戏中提炼出数学问题,那么这个环节就是从现实原型中近似,概括,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片断四:学以致用师:那你觉得生活中的哪些事情需要公平处理?同==;生:比如比赛之前要决定哪方先开始.……师:看来在生活中需要公平处理的事情很多.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转盘游戏"(播放录像)生1:我不会去玩这个游戏.因为直尺的区域比较大,圆珠笔的区域比较小.指针转到直尺的可能性比任何一种文具都大.……师: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同学去玩这个游戏,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告诉他.圆珠笔的区域比较小而且是这里面价钱最高的,也不过两元钱,不管你怎么转都不会赚钱反而有可能会亏本.……师:最后老师送4个字给大家"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实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到解答数学模型,检验并回到原始的实际数学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并用数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同时,这一过程又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是数学化过程的一种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通过反思,证实先前直觉判断"要不要玩转盘游戏"的猜想.三,教学反思"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学过"可能性大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总的设计理念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这一节课中,教师有意识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课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比如,在每一环节,教师设计一个录像片断"唉,怎么又输了!"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个小游戏.说明这个游戏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生活化.g2007年1月,第5卷,第2期(二)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在本课第二环节"自主探索,体验公平"中,教师先让男女学生各选几名代表进行摸球比赛,通过实践操作,初步体验游戏规则的不公平,学生探索发现通过调整球的个数,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这样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教师让学生实践, 自己动手摸球,记录,验证猜想是正确的,进一步体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游戏是公平的,这一得到体现从现实原型中概括,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学生用数学知识——可能性大小问题,来解释为什么先前的比赛是不公平的.调整后的比赛是公平的.(三)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是数学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的不少发现来自于直觉,而分析直觉,作出表达与解释,作出判断并验证其推理过程,则是通向数学化的道路,必须让学生学会反思,对自己的判断与经历的活动包括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有意识地了解生活问题后面的数学实质.只有以反思为核心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深入到数学化的过程中,也才能真正抓住数学的内在实质.本节课在"拓展延伸,巩固应用"这个环节,设计"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哪些事情需要公平处理?""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转盘游戏","如果是你,会不会去玩这个转盘游戏",这些都是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反思的过程.问题聚焦:1,怎样的生活问题才值得探讨?2,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数学教学"数学化",这个过程较难把握.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数学化"?4,如何把数学课上得更有"数学味"?。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摘要】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以及把数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并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教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规律等化解为一系列学生熟悉的有趣的丰富的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初步的感知,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注重这一点,如“集合的概念”这节课,教材是从观察学生文具组成的实例引出集合的概念,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的新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讲解“角的概念推广”,用“活络扳手旋紧螺母或旋松螺母”的实例,即活络扳手旋转角度问题,既提出大于360°的角的问题,又提出如何表示旋转方向不同的角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实例,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素材,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吸引学生参与研讨,能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一些实际应用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二次函数的作图为例,二次函数的图像不是直线、线段,而是曲线,并且是不规则的曲线,有些同学把图像画成折线,不对称也不美观,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重温作图的步骤、方法,回忆投掷铅球、篮球的路线,指导学生正确地画出抛物线的图像。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摘要: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学法态度迫切需要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教改路子,我的做法是:合理组织教材,把数学问题看成生活问题;注重实践体验,把生活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趣味化、生活化;提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变生活经验为数学知识;利用生活中的游戏,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选取身边的事情为教学内容,激发数学求知欲望;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两年多来,我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还培养了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并逐步向高年级推广。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化、课程观、学生观、生活经验、数学知识问题的提出:多年以来,很多人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抽象的算和推理教学,不需要像语文课那样的形象教学,不需要像学语文课那样的生活积累,就是在数学王国里搞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字游戏,所以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充满畏惧感,认为数学太枯燥、太抽象、太难学。
而那些所谓数学高分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为高分而学,不会在生活和实践中应用。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个现象正反映出了我们的应试教育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问题。
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一是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对自身估计过高,放不下架子,高不成,低不就;二是学的书本知识和生活脱节,不会应用,不能适应基层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的国家既需要像陈景润那样的专门搞数学研究的数学家,更需要大批的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基层工作者。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伟人毛泽东说:“一切真知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学以致用”。
这些至理明言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要面向生活。
对于数学课来说,就是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是当今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5、用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现实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中,有这样一题:“155-93=155-100+7”,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7难以理解,我就安排两个学生表演到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妈妈要买一件93元的大衣,给了售货员100元,营业员找回7元钱。学生高兴地看完了表演后,老师因势引出:“如果妈妈身上共有155元钱,付了93元买大衣,还剩多少钱?”学生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列出算式155-93=155-100+7=62(元)。有了表演这个生活情景的安排,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算法。
总之,数学教学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就能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使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真实,从而切身学到终身受用的数学。
4、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完统计的知识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调查我班同学的家庭人口,并填好事先画好的统计表,自制一个统计图,做好后,分析一下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可高了,并且大部分小组统计的数字都是准确的,他们还从这次统计中积累了好的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
买菜的总价不能超过 3 元 , O 还要懂得货 比三家, 在买卖时注意 耍讨价还价 , 这样 做不仅 可以培养学 生的数感 , 且也 可 以发
展 学 生 的 智 商 。 学 生 感 到 数 学 具 有 情 感 , 1 加 深 了学 生 对 使 从『 l 『 学 的 价 值 。 又 如 在教 学 “ 的认 识 ” , 利 用 已有 的 知 识 “ 米 时 我 厘
经验数学 化 , 体现 “ 学源于生 活、 于生活 、 于生活 ” 数 寓 用 的思 想。使生活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巾的催化剂 , 有效激发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 培养 学 生运 用 所 学 的数 学 知识 解 决 生 活 巾 实 际 问 题 的 能力 。
一
琊, 引导学生去做 、 去想 、 去讨论 , 让每一位学生在这 种情况下
数学素材 , 将生活 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 , 使学 生亲身体 验到
数学就在身边 , 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 “ 认识兀 、
角 、 ” 一课 时 , 师 设 计 这 样一 个 生 活 情 境 : 2 去 菜 市 分 这 教 用 0
场买菜准嵛今天的晚餐 , 你准备怎么去买?这时学生要 首先耍
米 ”让 学生 动 手 去 测 量 课 桌 的 长度 , 测 量 的 过 程 巾 , 生感 , 在 学
知识的理解 , 让学生切身体 验剑生活 巾处处有数学 . 体验 剑数 形 。 , 这种 环 境 下 , 生 们就 感 受 到数 学 就 在 身边 , 就在 ”在 学 数学
生活巾 , 并逐渐养成 了用数学 的思维习惯 。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 ,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 , 最
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 课堂 上 , 枯 燥 的数 学 问 题 转 把
数学情境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这 些表 演 生 动真实 , 时 不 多 , 发 了学 生参 与课 费 激
堂教 学 的积极 性 , 炼 了学 生 的心 理 素 质 , 此基 础上 锻 在 组 织 学 生 探 究 相 遇 问 题 的 解 题 思 路 和 方 法 ,建 立 数 学
例如 , 数 的产 生 就是 源 于在 分物 体 的过程 中 , 分 由
程 , 是 数学 与 生 活实 际相 联 系的 过程 , 是 引 导 学生 就 也
把 各种 实 际 问题 不 断进 行 数 学 化 的过 程 。学 生 能够 把 各 种 生 活 问题进 行 数学 化 , 断 抽象 形 成数 学概 念 、 不 总
素 , 师 可 以让两 位学 生 上 台表演 : 教
学 符 号 的 集 结 ,而 是 人 们 在 对 客 观 世 界 定 性 和 定 量 刻
画 的基 础 上 , 步抽 象 概 括 , 成 方 法 和 理 论 , 进 行 逐 形 并
应 用 的 过 程 。数 学 教 学 也 不 是 刻 板 的 对 知 识 的 传 授 , 而
应 遵 循 源 于 生 活 、 于 生 活 、 于 生 活 的理 念 , 过 数 寓 用 通 学 教 学 实 现 数 学 的 应 用 价 值 。因 此 , 学 学 习 活 动 的 过 数
( 同 时 出 发 、 同 时 出发 相 向 而 行 直出发 、 同时 出发相 背 而行 。 4) 不
、
创设 生活 化 的情境 , 生 活 中提炼 数学 从
数 学最 早 的起 源 便 是 因为 人们 生 活 的 需 要 。数 学
教 学 要 让 学 生 知 道 有 物 就 有 数 , 物 的 动 就 有 数 量 有 关 系 , 们 的数学 学 习是从 生 活 中来 , 生活 中去 的 。 我 到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作者:杨欢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年第03期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用一句话描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抓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但要把与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引进课堂,促进数学问题生活化,更要让学生带着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进生活问题数学化。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情境,结合教学内容,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兴趣就越高,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对数学建立一种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引起一种对数学学习的强烈需求,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一项活动:在教室里设置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让学生同时从起点按正常速度走向终点,有两条线路选择,一条弯道和一条直道,让学生猜测走哪条道的学生行走的路程最短。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选择最短线路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又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先用课件演示:中秋节,小明一家三口人在赏月,妈妈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
再让学生自己分物品,要求分得同样多,从而引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如果数学教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
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
一、课的导入“生活化”。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
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富有艺术性,必能吸引学生,引发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大量取材于生活实际,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亮学生智慧的火光,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热爱数学。
例如在学习用多边形拼设地板这一课时,我就问:“同学们吃过蜂王浆吗?见过蜜蜂的蜂窝吗?见过人民广场吗?可爱的小精灵筑建了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建筑师近生活,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从而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目的。
如学习“图形的旋转”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钟表、电风扇叶片、大风车、自行车车轮等,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使数学“生活化”;学生这节课后,请学生应用所学的旋转设计一个广告图案,并为设计书写说明,这又使得生活“数学化”了。
三、学习过程“生活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将习题附于生活背景,更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设计数学活动,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作者:袁兆新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3期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强调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的数学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他们觉得做数学题枯燥无味,没有学习下去的动力。
其实,数学问题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是学生们没有留心去生活中寻找它。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应该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生活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小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生活是一个大课堂。
他们对生活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只有把数学引进生活,才能使数学的学习深入人心。
比如,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问题,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导入。
事先布置学生回家去做好调查。
上课的时候问学生:你知道你用的书包多少钱吗?你的笔多少钱吗?那你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沙发、电脑都是多少钱吗?学生公布出调查的结果。
教师适时的总结,看起来,生活中有许多数字是比100大,而比10000小的。
这样导入新课,自然又贴近生活,使学生自然地想要去探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而且可以通过一些手段,使数学的学习充满趣味性。
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临时出一些应用题,可以一题多问。
这样开放式的习题,教师可以直接引领学生像是亲自去购物一样,导入情境。
这样,引领学生直接面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大胆探究、研究,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在完成习题的同时,似乎也独立完成了一次购物。
百分数在生活当中很常见,但是学生往往不理解它的意义。
通过这个习题,让学生懂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到数学问题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另外,这道题还可以充分拓展,比如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淘气带来两个苹果,想和笑笑分享苹果的情景,平均每人分得几个?让学生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1个手指。
教师接着说要给智慧老人留一个,他们两人分吃一个苹果,现在每人分得多少?这时,许多学生说笑笑分得这个苹果的“一半”,淘气也分得这个苹果的“一半”。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一半”吗?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涵着新知识,也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不陌生,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导入中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作者:陈华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03期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可以从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美化生活等方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
关键词: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数学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15-001“什么叫数学?”这个问题是我在上第一堂数学课的时候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当我问起班里男生女生的人数、你上学花了多少时间、有多少人是骑车来上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开动脑经,积极的回答了我的问题,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数学,数学就来自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学数学也应该要用之于生活。
当上完七年级上学期的《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对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有了深刻的理解。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
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一、数学源于生活,可用于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周围,让学生学习数学,可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有目的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开启智慧之门。
例如,在学习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练习。
“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某一人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而这个人用136手机,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些题目,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又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生活问题数学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有数学。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或通过实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这些过程都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具体表现。
1、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
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学中,对于需要研究的问题,老师不必急于自己提出,而是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提出。
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毫米之前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表示出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度。
当学生量到橡皮的长度是3厘米多一些时,自然感觉到这一个问题: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也不够精确。
当量到橡皮厚度时,更会发现其厚度1厘米都不到。
这时,肯定会有学生提出: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用厘米作单位精确表示时,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这一单位就是毫米。
我在揭示毫米这个单位后,还追问学生,你想了解毫米的哪些知识?由于学生经历了前面一个过程,自然地想中到这样的问题:1毫米有多长?毫米和厘米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以上可以看出,许多数学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自己发现和提出。
关键是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境。
2、从生活实例中感觉数学思想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日常生活中数学的使用频率高 :社会的发展带来社 会生活方式、内容以及节奏的变化,这样的变化 与数学有着怎样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与人民
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信息按出现频率排列,
主要包括:数(大数)、百分数、分数、比例、 图形及图表、统计、数学术语这几个方面。这些 内容所出现的不同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活、金融保 险、广告等。
数学对生活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数学对生活的影响说明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和 作用。衣、食、住、行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过去 人们追求的是吃饱、穿暖、实现小康水平。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均衡的营养、 设计新颖的服装、土地的合理利用、舒适的房屋 等等。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就学、就业、住 房、医疗、退休、养老等模式,都在发生变化, 变得可选择性越来越强,越来越需要减少依赖, 增强自主,需要百姓运用自己的头脑分析批判, 作出决策。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专题之生活中的数学
段潭中学 胡芳芳
Page 1
生活中的数学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二是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三是生活中的数学乐趣; 四是数学对生活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一日生活中伴随着数学 :早上一起来,首先是对
一天的工作进行一个比较简单的计划,一天中要
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多
现在的生活,数学游戏多多, 比如说打扑克、数学填框游戏, 就连赵本山的小品中也有很多 这样的数学游戏。如“树上七 只猴,地上一只猴,一共几只 猴。”等等生活中的例子。这 些游戏构成了我们生活中五彩 缤纷的画卷。
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多
打“斯诺克”台球, 当“主球”与“目标 球”之间有障碍时, 为了击中目标球,主 球应先击打台球桌的 边,设法反弹后再击 中中的数学不胜枚举,如蜜蜂营造的蜂房, 它的表面就是由奇妙的数学图形——正六边形构 成的,这种蜂房消耗最少的材料和时间
我们走在人行道上,常见到这样的图案,它们分 别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或正六边形的地砖铺成的, 这样形状的地砖能铺成平整无孔隙的地面。
Page 8
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常生 活中人们离不开数学,购物、估计和计算时间、 确定位置等都与数学有关。可以说,数学在人们 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数学是日常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工具。无论人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同程 度地会用到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的思考方 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这种需要 是与日俱增。而且,数学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 具,具有国际通用性。
干哪些工作,需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一天的预算 支出、收入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以后,
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实施;一天的工作进行中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计算、预算即数学。一天的工 作结束后,接下来的是对一天的工作进行一个小
结,小结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数学运算进行的,运 算的结果是一个个比较直观的数字。
Page 3
总结
综上所述,生活中的数学不仅仅是生 活中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生活的必 需品,而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 中的数学是人们追求的一个标征量, 也是生活中的乐趣。因此,我们不可 忽视生活中的数学,要重视它并最大 限度地开发、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