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教学评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本科教学评估

附件二:********大学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评估指标内涵说明

Ⅰ组织领导

本指标下设教学工作理念、制度建设二个二级指标。

1.1教学工作理念

本指标评估院(部)办学的总体思路、规划与办法。包括一个观测点,即:院(部)规划与教学中心地位。

①院(部)规划与教学中心地位

本指标考察院(部)是否具有正确的教学工作理念以及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具体措施;考察院(部)规划是否合理及其具体执行情况。

质量意识强指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主题的观念,结合定位制定质量标准并切实实行。院(部)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负有重大责任。

教学中心地位的含义:a.领导重视,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经常研究教学工作,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b.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和其它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的投入处于优先地位;c.院(部)各项政策和规定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且落实到位;d.在对教师的考核中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

1.2制度建设

本指标评估院(部)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包括二个观测点,即:管理制度、院(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报送制度。

①管理制度

本指标考察院(部)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是否明确,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能否落到实处,以及教学档案管理是否规范等。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教学基本文件: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表、学期教学总结等;必要的工作制度: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存档管理等制度;教

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奖惩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守则、课堂(实验室)守则、课外活动管理制度等。

②院(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报送制度

本指标考察院(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报送制度的建设情况,包括是否有专人负责,状态数据是否完整、准确及其更新与报送是否及时等。

Ⅱ师资队伍

本指标下设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主讲教师二个二级指标。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本指标评估院(部)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情况。包括二个观测点,即: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

①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本指标考察院(部)师资队伍数量、各种结构情况及师资建设规划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师资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不包括外聘、返聘的离退休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对于教学与管理双肩挑人员,若过去三年讲授专业课程的平均周学时在4课时以上,可纳入师资队伍统计。师资队伍数量按院(部)整体和各专业分别统计。

师资建设规划包括院(部)长期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规划、短期专业师资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以及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规划等。

师资结构指院(部)整体师资队伍的结构状态。教师的学历结构是指教师已获得相关专业学位的比例(不相关专业的学位不应计算在内),不包括在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教师的学缘结构是指本校培养和非本校培养的教师占全部教师的比重。无论是在本科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只要教师在其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是在其他学校完成的(即获得外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就属于非本校培养,但不包括以下情况(学校翻牌、更名、合并,或本专业所在院系的归属关系发生变动,但本专业并未因此而发生实质性变化)。

发展趋势好表现在应有学科带头人、已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

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

本指标考察院(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是否

本指标考察院(部)课程建设规划及其执行情况,重点考察精品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及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情况。

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双语授课课程比例应≥10%,其它专业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授课比例是指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数占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

②教学研究

本指标考察院(部)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及获取教研成果的情况。

③教材建设

本指标考察院(部)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教材实际选用水平、教材建设规划等。

3.3实践教学

本指标评估院(部)实践教学建设情况。包括二个观测点,即:实践与实习、实验室建设。

①实践与实习

本指标考察院(部)实践与实习工作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考察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

②实验室建设

本指标考察院(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考察实验室开放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

Ⅳ教学质量与监控

本指标下设:质量标准、组织机制、质量监控、教风学风四个二级指标。

4.1质量标准

本指标评估院(部)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情况。包括一个观测点,即: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①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本指标考察院(部)本科教学工作中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是否合理、健全,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否规范。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各环节(备课、讲授、作业、考核等)、实践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环节。

4.2组织机制

本指标评估院(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一个观测点,即:院(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①院(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本指标考察院(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情况,重点考察院(部)二级督导组、学生信息员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评教与评学工作的组织情况。

院(部)二级督导组、教师评学及学生信息员工作的相关职责与要求参见民大教监〔2008〕1号、2号、3号文件《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学督导工作条例》、《中南民族大学教师评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南民族大学学生信息员制度实施条例》。

4.3质量监控

本指标评估院(部)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及试卷等环节的管理水平。包括三个观测点,即:课堂监控、毕业论文(设计)监控、试卷监控。

①课堂监控

本指标考察院(部)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手段、措施的充分性与有效性,包括:课堂听课、教学检查与督导、教学信息反馈等环节执行的力度与效果,并考察课后教师对学生作业、报告与案例的指导情况。

②毕业论文(设计)监控

本指标考察院(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制度、措施与水平,包括指导教师、选题、过程管理与监控等方面;考察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质量与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的考察范围为院(部)评估当年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③试卷监控

本指标考察院(部)课程考试环节的管理水平、监控手段与试卷质量,包括命题、制卷、监考、评卷、成绩登录、试卷分析、装订等方面;考察平行课程是否实现统一命题、教考分离,试题类型是否达到四种以上,是否采取了流水作业方式改卷。

试卷的考察范围为院(部)评估时最近一学年的课程考试试卷。

4.4教风学风

本指标评估院(部)教风与学风的建设水平。包括二个观测点,即:教风、学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