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技术基本原理和步骤

合集下载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
• • • • • • • • • • •
电泳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原理 二、凝胶支持介质 三、检测方法 四、电泳仪器 第二节 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一、基本原理 二、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类型 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四、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五、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实验方法 六、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应用范围
Hale Waihona Puke 二.凝胶支持介质• 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凝胶是蛋白质电泳中两种杰 出的介质。在通常使用的浓度下,聚丙烯酰胺凝 胶的孔径大小与蛋白质分子属于同一数量级,因 此被认为是分子筛凝胶,而琼脂糖凝胶的孔径较 大,被认为是非分子筛凝胶。 • 三、检测方法 •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电泳结束后,被分离的蛋白 质区带仍然保持在胶内,这时可以通过染色而显 示出分离图谱,从而检测样品的分离情况。常用 的全蛋白质染色方法是考马斯亮蓝法和银染法。
• •
于是有m=Q/6πrη 即迁移率与球形分子的半径,介质黏度,颗粒 所带电荷有关。 • 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本身所带的静 电荷的数量,颗粒大小和形状有关。一般来说, 所带静电荷越多,颗粒越小,越接近球形,则在 电场中迁移速度越大,反之越慢。
3.电渗 • 电渗就是流动相相对于固体支持介质的移动。 由于电泳支持介质上含有带电基团,主要是酸性 基团,如聚丙烯酰胺会在一定程度上脱氨化,琼 脂糖含有一定比例的硫酸基和羧基,这些固定的 带负电的基团会从缓冲液吸引带正电的反离子, 以保持系统的电中性。这些小的,高度水化的反 粒子是不完全固定的,它会偶然解离进溶液中, 随着电压梯度被带向阴极,直至被凝胶介质上的 下一带电基团所捕获。整体效果就是将液体从阳 极转运到阴极。
• 缩胶浓缩,再经分离胶分离,其中分离胶可以是 均一胶,也可以是梯度胶。均一胶中整块凝胶为 同一浓度,而梯度胶是由连续改变的浓度梯度组 成的,沿蛋白质迁移方向,浓度梯度逐渐增大, 凝胶孔径变小。

电泳生产的过程及原理

电泳生产的过程及原理

电泳生产的过程及原理电泳是一种将带电粒子分离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食品工业等领域。

电泳分离的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下不同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差异,使它们在电场中以不同速率运动并分离。

电泳的原理可以分为自由移动和强制移动两种模式。

自由移动模式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荷作用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从而以自由方式在电极间移动。

强制移动模式是指通过外加电场将带电粒子强制移动。

电泳生产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样品处理、准备电解液、装配电泳槽、样品加荷、电泳分离、染色与检测。

首先是样品处理。

样品往往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电泳分离。

例如,对于蛋白质样品,常规处理包括添加分离缓冲剂、变性、脱氧核酸酶处理等。

接下来是准备电解液。

电解液是电泳分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电场和离子的介质。

通常电解液是由缓冲剂、离子溶质和必要的添加剂组成的。

缓冲剂的作用是维持溶液的酸碱平衡,使其pH保持在一定范围。

离子溶质的作用则是提供迁移所需的电荷。

然后是装配电泳槽。

电泳槽通常由两块平行电极组成,两个电极之间的空间就是电泳槽。

电极可以是金属板,也可以是特殊的电解质电极。

电泳槽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样品的大小和电泳的要求进行设计。

为了防止电泳过程中的热量产生,电泳槽通常会加冷却装置。

接下来是样品加荷。

样品通常通过孔隙电泳技术或浸润电泳技术加到电泳槽中。

孔隙电泳是将样品溶液加在凝胶电泳模板的小孔中,使样品分散到小孔内。

浸润电泳是将电泳槽中的电解液浸润到样品中,然后再将样品转移到电泳槽中。

然后是电泳分离。

加上电场后,带电粒子会受到电荷作用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从而沿电场方向运动。

根据粒子的大小、形状、电荷和溶液中的介电常数等因素,不同的粒子会以不同的速度运动。

运动的速度取决于所受到的电场力和摩擦力的平衡。

因此,在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会根据其电荷、尺寸等特性在电场中分离。

最后是染色和检测。

为了观察分离效果,可以通过染色等方法将带电粒子标记出来。

电泳技术工作原理

电泳技术工作原理

电泳技术工作原理
电泳技术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利用不同物质的电荷性质差异而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1. 电荷性质差异:不同物质在溶液中具有不同的电荷性质。

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电荷性质,可以分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带电荷的物质可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运动。

2. 电场驱动:在电泳实验中,通过在电解槽中建立一个外加电场,将正负极电极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形成一个电场。

这个电场会对带电荷的物质施加电场力,使其在溶液中移动。

3. 分离过程:在电泳实验中,将待分离物质(通常为带电荷的离子或分子)加入到含有电解质盐的缓冲液中,形成电泳液。

电泳液中的离子通过电场力的作用,在电泳槽中逐渐移动并分离出来。

4. 分离效果:由于不同物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移动速度不同,电泳液中的不同物质会在一定时间内到达不同位置。

根据不同物质到达的位置,可以通过对电泳槽进行适当的采集和分析,达到物质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总体而言,电泳技术利用外加电场对带电荷的物质施加电场力,使其在溶液中移动并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不同物质的分离、测定和分析。

PAGE电泳原理与步骤

PAGE电泳原理与步骤

PAGE电泳原理与步骤电泳是一种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分析、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电泳的原理和步骤如下:一、电泳原理: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移动,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粒子的电荷、尺寸和电场强度。

2.电泳液:电泳液是电泳中的介质,一般是由缓冲剂和溶质组成。

缓冲剂主要用于维持pH值,避免电解质的游离和脱水,同时确保带电粒子的稳定性。

3.分离原理:电泳主要通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

根据带电粒子的质量、大小、形状、电荷以及所受到的摩擦力等因素不同,迁移速度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实现粒子的分离。

二、电泳步骤:电泳实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电泳装置:首先需要制备一个电泳装置。

常用的电泳装置有板式电泳和管式电泳。

板式电泳是将样品放置在平板上进行分离,而管式电泳是将样品注入毛细管中进行分离。

装置的选择根据具体实验需要来确定。

2.制备样品:将待分离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使其成为电泳液的一部分。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染料或标记物,以便观察分离结果。

3.加载样品:将样品按照要求加载到电泳装置上。

对于板式电泳,将样品通过特定偏移滤纸或溶胶将其加载到凝胶槽中。

对于管式电泳,将样品通过毛细管导入毛细管电泳装置。

4.施加电场:将电泳装置连接到电源上,在适当条件下施加电场。

电场的选择根据待分离物质的特性和所需的分离效果来确定。

5.电泳分离:在施加电场后,待分离物质开始移动。

移动过程中,不同成分依据其电荷、尺寸和形状的差异,以不同的速度迁移。

6.停止电泳:根据实验要求,适时停止电泳过程。

停止电泳后,可以通过染色、标记或其他检测方法,对分离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7.结果分析:根据不同实验目的,使用相关方法对分离结果进行分析。

可使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等技术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同时,可以根据分离结果进行下一步骤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电泳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泳技术基本原理和步骤

电泳技术基本原理和步骤

第六节 免疫电泳
• 火箭免疫电泳(RIE)
图 6-16 Laurell 技术示意图及火箭免疫电泳图谱 Ag:抗原;1、2、3为待测标本;4、5、6为标准
第六节 免疫电泳
• 火箭免疫电泳(RIE)--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 火箭电泳放射自显影定量甲胎蛋白
图 6-17 火箭电泳放射自显影定量检测AFP图谱
蛋白质分子为两性电解质 等电点 pH>等电点 带负电 pH<等电点 带正电
基本原理
质点所带净电荷量越多(介质的pH值离等电点越远) 质点的直径越小 越接近球形 则它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越快,迁移率亦越大。
区带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血清蛋白电泳
Alb:清蛋白 α1:α1酸性糖蛋白、α1抗胰蛋白酶 α2:HP、CP、α2巨球蛋白、α脂蛋白 β:运铁蛋白、补体系统、β脂蛋白 γ:IgG、IgM、IgA、IgD、IgE
电泳技术基本原理和步骤
目录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区带电泳 等电聚焦电泳 SDS-PAGE电泳 二维电泳 印迹技术 免疫电泳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电泳分析仪
基本原理
不同性质的质点,由于带电性质及电量不同,在 一定电场强度下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亦不同。
第四节 二维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一个问题:如何确定某个条带 是什么蛋白质?
图 6-1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上图:箭头示电泳方向,右侧示各条带的主要组分; 下图:光密度扫描后电泳图谱;HP:触珠蛋白;CP:铜蓝蛋白
第五节 印迹技术
• 免疫印迹法--基本原理
图 6-13 免疫印迹法的原理
第五节 印迹技术

电泳法分离混合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电泳法分离混合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通过电场作用下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下面将从基本原理、仪器装置、实验步骤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电泳法分离混合蛋白质。

一、基本原理电泳法是利用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蛋白质在电场中受到电荷的影响,带有正电荷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阴极方向迁移,带有负电荷的蛋白质则向阳极方向迁移。

由于不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电荷性质不同,因此其迁移速度不同,进而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

在电泳法中,通常会在蛋白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离子从而赋予蛋白质电荷,常用的离子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荧光素磺酰氯等。

SDS具有较强的负电荷,在电场中施加电压时,可以使蛋白质呈现负电荷状态,从而呈现出一定的迁移速度。

二、仪器装置进行电泳分离实验需要用到电泳槽、电源、凝胶板和蛋白质样品等仪器和试剂。

电泳槽通常由两个平行的电极板组成,之间用于装载凝胶板。

凝胶板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聚丙烯酰胺凝胶,另一种是琼脂糖凝胶。

蛋白质样品经过凝胶板的分离后,需要用染色剂着色才能观察到分离的结果。

凝胶板上的蛋白质迁移痕迹会依据电泳的时间和电压来进行分析。

在进行电泳分离实验时,需要将蛋白质样品加载到凝胶板上,然后施加一定的电压,使蛋白质发生迁移。

根据不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电荷性质,它们将会在凝胶板上形成不同的迁移痕迹。

三、实验步骤进行电泳法分离混合蛋白质的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凝胶制备: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凝胶材料,制备电泳用的凝胶板。

2. 样品制备:将待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处理,通常是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电泳缓冲液和染色剂。

3. 加载样品:将处理后的蛋白质样品加载到凝胶板上。

4. 施加电压:将装载有蛋白质样品的凝胶板放入电泳槽中,然后施加一定的电压,使蛋白质发生迁移。

5. 染色观察: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板并进行染色,观察分离的结果。

四、应用领域电泳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用于分离和分析蛋白质样品中的各种蛋白质成分。

电泳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电泳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电泳技术的原理和过程电泳技术是一种将带电的微粒或者溶解物通过电场力作用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利用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的性质,根据粒子的电荷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使其分离。

电泳技术的原理基于两个基本原理:电场力和迁移率。

1. 电场力:当带电粒子置于电场中时,电场力作用在粒子上。

这个电场力的大小与带电粒子的电荷量成正比,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反向与带电粒子的电荷极性一致。

电场力越大,粒子运动速度越快。

2. 迁移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速度也受到其自身性质的影响,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

迁移率与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形状和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带电粒子的迁移率越大,移动速度越快。

基于以上原理,电泳技术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样品:将希望分离的样品溶解在电泳缓冲液中,通常是一种带有电解质的缓冲液。

2. 准备电泳设备: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在电泳槽中。

槽中的电极接通电源,形成一个电场。

通常,阳极放在电泳槽的末端,而阴极则放在靠近样品的一端。

3. 操作电泳条件:设置适当的电场强度和时间,以保证带电粒子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内得到分离。

强度太弱会导致分离时间过长,强度太大则可能会破坏分离过程。

4. 进行电泳:开启电源,使电场开始作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到相应的位置。

正电荷物质向阴极方向迁移,负电荷物质则向阳极方向迁移。

5. 结果分析:根据分离的结果,可以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来确定目标物质的位置和含量,例如使用染色剂或者检测器。

总的来说,电泳技术通过利用电场力和迁移率的原理,将带电粒子分离开来,实现了分析和纯化的目的。

这种技术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泳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电泳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电泳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电泳实验是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DNA测序、蛋白质分离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泳实验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这一重要的实验技术。

一、基本原理与实验步骤电泳实验通过电场作用,将带电粒子(如DNA片段、蛋白质)在凝胶或缓冲液中进行分离。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电泳仪和凝胶。

1. 凝胶的选择根据待分离物质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凝胶的种类。

琼脂糖凝胶适用于DNA分离,聚丙烯酰胺凝胶适用于蛋白质分离。

2. 凝胶制备将凝胶原液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硼酸缓冲液,加热至融化。

倒入凝胶板中,在上方贴上胶片,使凝胶均匀平整。

凝胶凝固后,取出胶片。

3. DNA样本制备提取DNA样本后,用酶切或PCR扩增的方法得到待检测的DNA片段。

4. 实验操作将凝胶放入电泳仪中,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将DNA样本注入凝胶孔中。

接通电源,根据样品大小和凝胶面积调节电压和电流。

等待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取出凝胶进行显色。

二、实验技巧与注意事项1. 缓冲液的选择不同的缓冲液适用于不同的电泳实验。

TAE缓冲液适用于DNA电泳,TBE缓冲液适用于RNA电泳。

确保缓冲液质量纯净,不含杂质,可以使用试剂盒购买。

2. 凝胶孔的制作凝胶孔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凝胶孔应该均匀分布在凝胶中,大小适当,孔间距要一致。

3. 样本的负载量负载量过多会导致凝胶中的带呈现模糊不清,负载量过少则带可能不明显,因此需要根据样本浓度和实验需要平衡负载量。

4. 电泳条件的优化试验过程中,适当调节电压、电流和电泳时间,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但过高的电压和电流会导致凝胶破裂,过长的电泳时间会使DNA片段分离不清。

5. 显色与可视化电泳结束后,凝胶中的DNA或蛋白质并不可见,需要通过染色或荧光染料进行显示。

荧光染料比传统的染料方法更加快速、敏感。

6. 实验操作的无菌与安全电泳实验涉及操作试剂和仪器,对于DNA样本的保护应该尽可能避免污染。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一)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一)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一)电泳技术的基本电泳技术是一种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常用方法,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泳技术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作用力将带电的生物物质通过凝胶或单层薄膜分离的技术。

通过不同的电泳介质和电场条件,可以实现不同大小和电荷的生物物质的精确分离。

电泳的原理在电场中,带电的生物物质会受到电泳的作用力,向带有相反电荷的极端移动。

如DNA和RNA分子带有负电荷,所以在电场中会向阳极移动。

蛋白质则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而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在电场中运动的速度也不同。

电泳介质电泳技术一般分为凝胶电泳和单层薄膜电泳两种。

凝胶电泳是利用凝胶作为分离介质,如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单层薄膜电泳是利用聚碳酸酯、硝酸纤维素等薄膜作为分离介质。

电泳的类型电泳技术根据所使用的电场类型可以分为直流电泳和交流电泳;根据电场的形式可以分为水平电泳、垂直电泳和平面电泳;根据电流的大小和时间可以分为常规电泳和脉冲电泳。

电泳的应用电泳技术在现代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DNA测序、PCR产物分析、蛋白质质量分析以及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等方面。

综上所述,电泳技术是分离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电泳介质的选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凝胶电泳的原理凝胶电泳是目前分离DNA和蛋白质最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

凝胶电泳是利用凝胶作为分离介质,将DNA或蛋白质在电场中通过凝胶网格的孔洞分离。

通常使用的凝胶有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利用琼脂糖作为介质,分离较大的DNA分子,如整个基因组DNA。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分离小分子,如PCR产物或特定大小的DNA片段。

单层薄膜电泳的原理单层薄膜电泳是一种高效的DNA或蛋白质的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蛋白质或DNA的电泳分离和转移至膜上进一步研究。

通常使用的薄膜材料有聚碳酸酯、硝酸纤维素等。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的实验分析方法。

它可以通过利用电泳原理,在凝胶或电泳片上将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分离和测量。

电泳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蛋白质分析、核酸分析、分子筛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应用领域。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实现粒子的分离。

根据粒子的性质和分离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泳介质和电泳条件。

常用的电泳介质有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和聚丙烯酰胺薄膜等。

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从供电极向阳极移动,移动速度与粒子的电荷量和大小有关。

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和电泳时间,可以实现粒子的分离。

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最为复杂的分子之一,其分离和分析对于研究生命科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泳技术可以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按照分子大小和电荷分离开来。

常用的蛋白质电泳方法有SDS-PAGE、二维电泳和等电聚焦等。

其中,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通过使用带有表面活性剂SDS的凝胶,可以使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按照分子大小分离。

核酸分析也是电泳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对于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电泳技术可以将复杂的核酸样品按照碱基序列和长度进行分离和测量。

常用的核酸电泳方法有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适用于分离较大的DNA和RNA分子,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适用于分离较小的DNA和RNA分子。

电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分子筛选和分析。

基于电泳的分子筛选方法可以筛选出特定性质的分子,例如特异结合的抗体、酶和药物等。

通过调节筛选条件,可实现对不同性质和大小的分子进行分离和筛选。

这在药物研发和基因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电泳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电泳的工作原理

电泳的工作原理

电泳的工作原理
电泳是一种基于在电场中移动带电粒子的原理进行分离和测量的方法。

它利用物质的带电性质和电场的作用,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发生迁移,从而实现样品分离和分析的目的。

电泳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
1. 准备电泳系统:首先,将待测样品(例如DNA、蛋白质等)溶解在缓冲液中,并注入电泳槽中。

接下来,在电泳槽的两端设置电极,在两端施加一个直流电场。

一端为阳极(正极),另一端为阴极(负极)。

2. 迁移过程:在电场的作用下,待测样品中的带电粒子开始在电泳槽中向相反极移动。

带电粒子的移动速度取决于其电荷大小、形状和电场的强度。

带电粒子越小、电荷越大,其移动速度越快。

因此,电泳可以实现对不同带电粒子的分离。

3. 分析结果:待测样品中的不同带电粒子按照其迁移速度的不同,逐渐分离并聚集在电泳槽中的不同位置。

根据特定的分析需求,可以通过染色剂或荧光标记等方法对待测样品进行标记,以便于可视化观察和分析。

总结来说,电泳通过施加一个电场,利用物质的带电特性,将待测样品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分离,进而实现对样品的分析和测量。

这种基于电场作用的分离方法在生物医药领域、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四章电泳技术

第四章电泳技术
常用支持物:淀粉、琼脂、纤维素粉、硅胶等 操作: 1 缓冲液选择 离子强度较高的缓冲液 2 支持物处理 精制品 3 薄层板制作 4加样:挖沟、混合样品、填埋 5 电泳 6分析:印染法
五 凝胶电泳
支持物:多孔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等 具有电泳和分子筛的双重作用,分辨力高 最常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原因: 机械强度好,透明有弹性,稳定,无吸附作用
操作要点:
1 选择缓冲液
对显色剂和紫外光吸收等观察区带的方法无影 响
A 分离蛋白质,pI≈ 5,选pH8.6的缓冲液 (巴比妥缓冲液pH8.6、硼酸pH8.6、磷酸 pH7.4)
B 分离氨基酸:邻苯二甲酸氢钠、磷酸—醋 酸,pH5.9
C 分离核苷酸巴比妥-醋酸pH2.5,柠檬酸 pH2~3
D 分离糖类:HAC-NaAC, pH3~5
2 滤纸的选择与处理 层析用滤纸,纸宽2~3cm/样品组分,长短影响电场
强度。
3 点样 点圆点(量少)、点条状(一般),点中间(未知样 品)、点一边(已知样品)
干法、湿法
4 电泳 电桥水平、加盖、电压稳定、注意时间
5 显色及分析 蛋白:溴酚兰、氨黑10B、偶氮胭脂红B Aa:茚三酮、靛红 核酸:紫外光下观察
电泳技术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电泳、电泳分离技术、泳动度、电渗、区带电 泳、相对迁移率、不连续凝胶电泳
2 影响泳动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区带电泳的操作步骤一般有哪些? 4 如何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 5 不连续电泳样品压缩成层原理。 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7 采用电泳技术如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如何
一 电泳的基本原理
电泳分离: 移动方向:带电性质决定
泳动度: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移动速 度。

生化技术第十章 电泳技术

生化技术第十章 电泳技术
. . CH2 CH
加速剂 —— TEMED(四甲基乙二胺)
四、分离原理
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与不连续 系统两大类,
前者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 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及分子筛效应;
后者电泳体系中由于 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 浓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 不仅有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故 分离效果更好。
三. 电泳 不同蛋白质的区别只有分子量,因此电泳后可按分子量大小不 同而分离。但是测出的只是亚基的分子量。 为了得到蛋白质分子量,电泳时必须加标准蛋白(marker)一起电泳
分子量(MW)与迁移率(Rf)的关系: Lg MW =﹣bRf + k
式中:b、k均为常数 Rf
lg MW
第四节 等电聚焦凝胶电泳 (isoelectric focusing , IEF)
不连续PAGE
1. 电泳装置
+ H3C N
pH8.3
CH2OH tris -甘氨酸
CH2OH CH2OH
pH6.7
tris-HCl 缓冲液
三羟甲基氨 基甲烷(tris)
pH8.9
tris-HCl 缓冲液
pH8.3 tris -甘氨酸
(-)
电极缓冲液
样品 浓缩胶
(2.5% 大孔胶)
分离胶 (7.5% 小孔胶)
(-) (+)
(2)分子筛效应
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通过一定孔径分离胶时,受 阻滞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这就是分 子筛效应。
(3) 电荷效应 在pH8.9的分离胶中,各种带净电荷不同的蛋白质有 不同的迁移率。净电荷多,则迁移快; 反之,则慢。 因此,各种蛋白质按电荷多少、相对分子质量及形状, 以一定顺序排成一个个区带,因而称为区带电泳

电泳高考知识点总结

电泳高考知识点总结

电泳高考知识点总结一、电泳的原理1. 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将带电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运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当带电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移动时,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移动。

不同带电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了分离。

电泳的原理是利用这种原理将样品中的生物分子或者DNA片段分离出来。

2. 电泳的影响因素电泳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电场强度、pH值、温度、缓冲液种类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带电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和方向,进而影响分离结果。

二、蛋白质电泳1. 蛋白质电泳的原理蛋白质电泳是利用蛋白质的电荷和大小的不同,在电场中进行分离。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量,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者聚丙烯酰胺凝胶联苯胺柱电泳等方法,将蛋白质分离出来。

2. 蛋白质电泳的应用蛋白质电泳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可以用于蛋白质组学、临床诊断、药物研究等领域。

三、DNA电泳1. DNA电泳的基本原理DNA电泳是利用DNA片段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在电场中进行分离。

根据DNA片段的大小,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泳方法,如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2. DNA电泳的应用DNA电泳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可以用于分离DNA片段、测定DNA片段大小、检测基因突变等。

四、不同类型的电泳1. 纵向电泳和横向电泳根据电泳槽的不同,电泳可以分为纵向电泳和横向电泳。

纵向电泳是样品在电泳槽内的纵向移动,例如DNA凝胶电泳;横向电泳是样品在电泳槽内的横向移动,例如蛋白质凝胶电泳。

2. 连续电泳和间歇电泳根据电场的作用方式,电泳可以分为连续电泳和间歇电泳。

连续电泳是在电泳槽中一直有电场作用,样品一直在电场中移动;间歇电泳是在电泳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电场作用。

五、电泳实验的操作步骤1. 样品的处理在进行电泳实验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如蛋白质样品可以进行脱盐、蛋白质定位、热变性等处理,DNA样品可以进行酶切、PCR扩增等处理。

电泳的原理与应用

电泳的原理与应用

电泳的原理与应用电泳作为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在生命科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基于电场的作用,将带电物质按照其电荷性质和大小进行分离,具有高效、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电泳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电泳方法以及其在生物学、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场对带电物质进行分离。

当带电物质在电场中移动时,其速率与其电荷量成正比,与其体积和形状无关。

这是因为带电物质在电场中会受到库仑力的作用,导致其运动。

具体来说,正电荷物质会向阴极方向运动,负电荷物质则向阳极方向运动。

二、常见的电泳方法1.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最常见的电泳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电泳缓冲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等凝胶物质形成固体凝胶状的介质。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使用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或琥珀酰胺凝胶等。

凝胶电泳可以用于分离DNA、RNA、蛋白质等带电物质,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带电物质的大小和电荷来调整凝胶浓度和电场强度,实现精确的分离和定量。

2. 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是利用电场在毛细管中分离带电物质的方法。

由于毛细管的内径较小,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毛细管可以形成电动流体,由此实现分离作用。

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等优点,还可以实现在线监测和自动化操作。

三、电泳在生物学中的应用1. DNA分离与鉴定DNA电泳是分离和定量DNA片段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DNA样品加入凝胶中,然后施加电场,可以将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分离开来,从而实现DNA分析和DNA指纹鉴定等。

这在刑事侦查、亲子鉴定和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蛋白质分析蛋白质电泳是鉴定和定量蛋白质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电泳分离可以得到不同大小和电荷的蛋白质带电物质。

进一步可以通过特定的染色剂、质谱等方法来定量和鉴定蛋白质,从而了解其结构和功能,深入研究生物化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一、引言电泳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分离和纯化方法。

它利用电场作用使带电的生物分子在凝胶或溶液中移动,从而实现不同大小、形状、电荷的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本文将介绍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电泳技术的分类根据凝胶状态,电泳技术可以分为凝胶电泳和自由流体电泳两种。

其中,凝胶电泳主要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等;自由流体电泳主要包括毛细管电泳和等温点聚焦等。

三、凝胶电泳原理在凝胶中进行的凝胶电泳是最常见的一种。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凝胶孔径大小对待测样品进行筛选,使不同大小或形态的生物大分子在不同孔径范围内运动,达到分离目的。

1. 凝胶选择性不同类型的凝胶具有不同的孔径大小和选择性,比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孔径大小为1-100nm,而琼脂糖凝胶的孔径大小为10-1000nm。

因此,在进行凝胶电泳时需要根据待测生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选择合适的凝胶。

2. 生物分子带电生物分子在水溶液中通常带有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这些带电生物分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会向相反方向移动。

3. 外加电场外加电场是实现凝胶电泳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外加直流电场可以使带正电荷的生物大分子从阴极向阳极移动;而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则从阳极向阴极移动。

4. 速度与距离不同大小、形态、带电量的生物大分子在相同条件下运动速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运动距离和时间来区别不同类型的生物大分子。

四、自由流体电泳原理自由流体电泳主要包括毛细管等温点聚焦等。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介质中pH值的梯度或离子浓度的梯度,使带电荷的生物分子在电场力和化学力的作用下向等温点聚焦。

1. 等温点等温点是指生物分子在介质中所处pH值下不带电荷的状态。

当生物分子处于等温点时,其净电荷为零,不受外界电场影响。

2. pH梯度利用pH值梯度可以实现等温点聚焦。

在pH梯度中,生物分子会向其等温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失去带电荷,最终停留在等温点处。

电泳工作原理

电泳工作原理

电泳工作原理电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分离技术,它基于物质受电场作用而发生迁移的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泳的工作原理。

一、电泳概述电泳是利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在电场中迁移的现象来实现物质分离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电泳系统由两个电极构成,一个为阳极,一个为阴极,通过加上适当的电势差,使样品中的离子迁移。

电泳过程中,离子根据其大小、电荷和运动速度的不同被分离开来,从而实现样品的分离。

二、电泳装置电泳装置主要由电泳槽、电源和电极组成。

电泳槽是一个容纳样品的容器,通常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电源则提供电场的能量,使离子在电泳槽中迁移。

电极则用来连接电源与电泳槽,产生电场。

三、电泳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分离的物质溶解在缓冲液中,保证样品完全溶解。

2. 装载样品:将样品溶液通过毛细管等装载到电泳槽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3. 加上电势差:将电源与电泳槽连接,设置适当的电势差,并开启电源。

4. 追踪分离:根据样品的特性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泳条件,追踪并记录样品的分离过程。

5.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电泳结果,可以确定样品中不同物质的分离情况,并对分离结果进行分析。

四、电泳分离原理电泳的分离原理基于离子的大小、电荷和运动速度的差异。

离子之间会在电场中经历电静力相互作用、摩擦力和扩散等力的影响。

根据这些力的作用,离子被排列成不同的区域,从而实现分离。

1. 电静力相互作用:离子在电场中会受到电静力的作用,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会相互吸引,相同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

根据这种相互作用,样品中的离子会根据其电荷正负迁移到不同方向。

2. 摩擦力:离子在溶液中运动时会与溶剂和溶液中的其他离子发生碰撞,产生摩擦力。

离子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其与溶液中分子碰撞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影响了其运动速度。

3. 扩散:离子在电场中还会受到扩散的影响。

溶液中的离子在分子热运动下会发生扩散,速度与扩散系数有关。

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不仅受到电场力的驱动,还会受到扩散的影响。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一、电泳技术简介电泳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生物分子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

它基于物质在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率与其电荷量和形状大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电场作用下的迁移来实现分离和分析。

二、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的迁移来实现分离和分析。

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迁移,迁移速率与电荷量和形状大小成正比。

电泳实验中通常使用凝胶或者溶液作为介质,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和时间,可以实现不同带电粒子的分离和分析。

1.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最常用的电泳技术之一,它利用凝胶作为分离介质。

凝胶可以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等,通过调节凝胶的浓度和孔隙大小,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带电粒子的分离。

凝胶电泳通常分为水平电泳和垂直电泳两种方式,水平电泳适用于较短的DNA片段分离,而垂直电泳适用于较长的DNA片段分离。

2. 液相电泳液相电泳是另一种常用的电泳技术,它利用液相介质进行分离。

液相电泳可以分为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形式,通过调节液相介质的性质和流动速度,可以实现对不同性质的带电粒子的分离和分析。

液相电泳通常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三、电泳实验步骤电泳实验通常包括样品制备、样品加载、电泳操作等步骤。

下面以凝胶电泳为例,介绍电泳实验的基本步骤。

1.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电泳实验的第一步,它包括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提取和纯化过程。

样品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泳分离的效果,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样品制备的条件和方法。

2. 准备凝胶凝胶的准备是电泳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需要分离的生物分子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和浓度。

凝胶通常需要在缓冲液中加热溶解,然后倒入电泳槽中,待凝胶完全凝固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 样品加载样品加载是电泳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决定了分离的效果。

样品需要与一定的缓冲液混合后,通过微量注射器或者吸管等工具加载到凝胶的孔隙中。

电泳的基本原理

电泳的基本原理

电泳的基本原理
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的技术。

它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力作用而运动的原理,将带电样品分子在电极间进行迁移,从而实现分离和分析。

电泳中最常用的毛细管电泳原理是基于毛细管内的流体运动和分子迁移的差异。

首先,将带电样品注入到毛细管中,然后在两端施加电场。

由于带电样品分子受到电力作用,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迁移。

不同的分子由于大小、电荷、形状等特性差异,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电泳的分离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注射和迁移。

在注射过程中,样品被注射到毛细管或凝胶通道中。

在迁移过程中,施加电场使样品分子向电极迁移。

迁移速度主要受到电场强度、分子电荷、溶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

电泳分离的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来获取,如紫外可见光检测、荧光检测、电导率检测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实时监测样品分子的迁移,进一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纯度。

除了毛细管电泳,还有其他常用的电泳方法,如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凝胶电泳是通过在凝胶基质中进行分离,根据分子在凝胶孔隙中的迁移速率差异进行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是一种常用于蛋白质分离的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分离基质,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和电荷进行分离。

总的来说,电泳是一种基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
通过分子迁移速率的差异实现样品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不同的电泳方法可以根据样品特性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离方式。

高中生物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高中生物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高中生物电泳的原理和方法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技术,它依据生物分子的电荷和大小来进行分离和测定。

高中生物电泳实验可以用于分离和检测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对于理解基因结构、表达和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中生物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高中生物电泳的原理是基于生物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与分子大小和电荷有关。

在电场中,带正电荷的分子向负极移动,而带负电荷的分子则向正极移动。

分子的迁移速度与分子大小成反比,即分子越大,迁移速度越慢。

因此,通过电泳可以将不同大小的分子分离开来。

二、方法高中生物电泳的实验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提取待检测的生物分子,如DNA、RNA或蛋白质。

提取方法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样品类型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DNA可以通过细胞裂解和纯化得到,RNA可以通过转录和纯化得到,蛋白质可以通过细胞裂解、提取和纯化得到。

2. 样品处理:对提取得到的生物分子样品进行处理,如DNA可以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切割,RNA可以进行逆转录反应得到cDNA等。

这些处理步骤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3. 准备电泳凝胶:一般使用琼脂糖凝胶作为电泳介质,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琼脂糖浓度。

将琼脂糖粉溶解在缓冲液中,加热溶解并冷却至适宜的温度,然后倒入电泳槽中。

4. 加载样品:将经过处理的样品加入电泳凝胶槽中,一般使用特殊的样品加载缓冲液混合样品以增加样品密度,便于样品加载。

5. 开始电泳:将电泳槽插入电泳仪中,连接电极,调整电泳条件,如电流强度和运行时间等。

注意,电泳时要保持冷却,以防止样品被热。

6. 染色和成像:电泳运行结束后,将凝胶泡在DNA染色剂(如溴化乙锭)中,使DNA能够显示出与荧光显微镜相适应的颜色。

然后在紫外线透射下观察和拍照。

7.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凝胶上分离的条带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判断样品中目标生物分子的存在与否,以及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

总结:高中生物电泳的原理和方法主要依靠生物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与分子大小和电荷有关,可以用于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分离和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泳技术基本原理和步骤
目录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区带电泳 等电聚焦电泳 SDS-PAGE电泳 二维电泳 印迹技术 免疫电泳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电泳分析仪
基本原理
不同性质的质点,由于带电性质及电量不同,在 一定电场强度下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亦不同。
第二节 等电聚焦电泳
• 区带电泳的原理是不同的蛋白质有不同的电泳速度
• 那么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方法:使得不同蛋白质在 泳道中本来就有“固定”位置,蛋白质在相应的位 置上停留?
• 蛋白质如何能够停止电泳?
• 除了切断电源之外?
• 蛋白质不带电了——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溶液中
第二节 等电聚焦电泳
• 基本原理 在等电聚焦电泳时必须有一个稳定的pH梯度介
第四节 二维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一个问题:如何确定某个条带 是什么蛋白质?
图 6-1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上图:箭头示电泳方向,右侧示各条带的主要组分; 下图:光密度扫描后电泳图谱;HP:触珠蛋白;CP:铜蓝蛋白
第五节 印迹技术
• 免疫印迹法--基本原理
图 6-13 免疫印迹法的原理
第五节 印迹技术
区带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同工酶电泳
图6-3 LDH同工酶区带电泳图谱 左:5份血清iso-LDH电泳图;右:iso-LDH电泳示意图
第一节 区带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同工酶电泳
图6-4 CK同工酶示意图 左:血清iso-CK电泳图,3示正 常血清(CK MB<5%),1、2、 4示急性心梗(CK MB>5%);4 示CK BB阳性; 右:iso-CK电泳图谱示意图
图 6-1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上图:箭头示电泳方向,右侧示各条带的主要组分; 下图:光密度扫描后电泳图谱;HP:触珠蛋白;CP:铜蓝蛋白
第二节 等电聚焦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次级同工酶的分离
图 6-5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图谱 左:iso-ALP等电聚焦示意图;右:胆道梗阻性疾病iso-ALP电泳图谱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蛋白 质负载了大量负电荷,大大超过了天然 蛋白质的原有电荷,因此蛋白质之间原 有电荷的差异就无显著效应,蛋白质带 电量的多少,只与蛋白质大小即分子量 有关,此时,不同泳动速率仅反映了各 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的差别。
第三节 SDS-PAGE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
图 6-7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 示意图
第三节 SDS-PAGE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
图 6-8 临床常见蛋白尿电泳图谱 左:肾小球性蛋白尿; 中:肾小管性蛋白尿,泳道4示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为主型; 右:混合型蛋白尿
一个条带中仍是混合着多种蛋 白质,如何再把它们分开呢?
图 6-1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上图:箭头示电泳方向,右侧示各条带的主要组分; 下图:光密度扫描后电泳图谱;HP:触珠蛋白;CP:铜蓝蛋白
区带电泳
A
B
C
D
图6-2 几种常见异常血清蛋白图谱 A:双清蛋白血清电泳图;B:慢性肝病或肝硬变常见的-融 合的桥连现象;C:免疫球蛋白寡克隆增生型;D:M蛋白血 清型(IgA型);N:正常对照血清;P:患者血清
蛋白质分子为两性电解质 等电点 pH>等电点 带负电 pH<等电点 带正电
基本原理
质点所带净电荷量越多(介质的pH值离等电点越远) 质点的直径越小 越接近球形 则它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越快,迁移率亦越大。
区带电泳
• 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血清蛋白电泳
Alb:清蛋白 α1:α1酸α脂蛋白 β:运铁蛋白、补体系统、β脂蛋白 γ:IgG、IgM、IgA、IgD、IgE
第四节 二维电泳
图 6-9 二维电泳原理及流程图
第四节 二维电泳
• 基本原理
第一维电泳,即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IEF)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蛋白质分子 等电点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离;
第二维电泳,即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使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蛋白 质或亚基分子量的大小。
区带电泳
• 实验原理 让pH>pI(max) 所有蛋白质带负电 各种蛋白质带电量不同 电泳速度不同 经过一段时间电泳后,各种蛋白质被区分开
区带电泳
Alb:清蛋白 α1:α1酸性糖蛋白、α1抗胰蛋白酶 α2:HP、CP、α2巨球蛋白、α脂蛋白 β:运铁蛋白、补体系统、β脂蛋白 γ:IgG、IgM、IgA、IgD、IgE
• 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 又称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因与早先
建立的检测核酸的Southern blot 相类似,亦被 称为Western blot,是一种借助特异性抗体鉴定 抗原的有效方法。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 是抗体,“显色”用标记二抗。
第五节 印迹技术
质,使pH值从正极向负极渐次增加,形成一线性 pH梯度。
蛋白质混合物加入有pH梯度的电泳管中,在电 场中经一定时间后,混合物中各组分将分别聚焦在 与各等电点相应的pH介质区域,形成分离的各种蛋 白质区带。这就是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基本 原理。
第三节 SDS-PAGE电泳
• 等电聚焦根据等电点将蛋白质分离
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 SDS-PAGE – 电转移 – 酶免疫定位
第五节 印迹技术
• 免疫印迹法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 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第五节 印迹技术
图 6-14 免疫印迹法在自身抗体ENA检测中的应用
第六节 免疫电泳
电泳技术与免疫技术相结合,大大扩大了 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于1953年Grabar和Williams 首次将凝胶扩散置于直流电场中进行,让电流 来加速抗原与抗体的扩散并规定其运行方向, 并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该技术有两大优点, 一是加快了沉淀反应的速度,二是将某些蛋白 组分利用其带电荷的不同而将其分离开,再分 别与其对应抗体反应,以此作更细微的分析。
• 那还能不能根据其他性质将蛋白质分离?
• 区带电泳的电泳速度的影响条件较多 (大小、电荷、形状),不是根据单一 性质分离
• 有一种方法能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使之 带上相应的电荷,远远大于蛋白质本身 电荷的大小,并使电荷成为电泳速度的 主要决定因素,那么电泳速度只和分子 量相关
第三节 SDS-PAGE电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