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的表观密度

合集下载

机制砂密度及吸水率

机制砂密度及吸水率
吸水率 (%) 平均吸水率( %) 承包人自检意见及签名:
687.8 292.7 2.790
2.674
2.609
2.49
2.791 2.784
2.677 2.670
2.612 2.606
2.46
687.8 292.9 2.792
2.679
2.615
2.42
0.99756 0.99756 0.99756
监理工程师检查意见及签名:



监督单位意见及签名:
注:①如系监理工程师抽检则承包人自检意见栏不填写。 ②如系监督单位抽检则承包人及监理工程师意见栏不填写。






合同号:02标
试验单位 生产厂家 试样编号
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记录表(一)
承包人:
试-25-2
共 页第 页
试验规程 试验者
JTG E42-2005 (T0330-2005)
试样描述
0-3mm机制砂
复核者
拟定用途
沥青混合料下面层
试验日期
2017.5.11
试验环境
室内,水温:23℃
主要仪器
静水天平、网篮
试验次数
1
2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
300
300
பைடு நூலகம்
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g)
875.6
875.8
水、瓶总质量(g) 试样烘干后质量(g)
表观相对密度 平均表观相对密度 平均表观密度(g/cm3)
表干相对密度 平均表干相对密度 平均表干密度(g/cm3) 毛体积相对密度 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 平均毛体积密度(g/cm3)

DBJ41_T232-2020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DBJ41_T232-2020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0 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为:1 总则;2 术语、符号;3 分类、规格;4 基本规定;5 技术要求;6 试验方法;7 检验规则;8 验收、储存、运输和堆放。

1总则 (1)2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分类、规格 (4)3.1机制砂分类 (4)3.2机制砂规格 (4)4基本规定 (5)5技术要求 (6)5.1原材料 (6)5.2机制砂 (6)6试验方法 (11)6.1 试样 (11)6.2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 (11)6.3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 (11)6.4石粉含量和微粉含量 (11)6.5泥块含量 (11)6.6有害物质含量 (12)6.7坚固性 (12)6.8压碎指标 (12)6.9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和空隙率 (12)6.10碱集料反应 (12)6.11含水率和饱和面干吸水率 (12)6.12经时吸水率 (12)7检验规则 (15)7.1检验类别、检验项目 (15)7.2组批规则 (15)7.3判定规则 (15)8验收、储存、运输和堆放 (17)附录A 本标准用词说明 (18)引用标准名录 (19)条文说明 (20)1 总则1.0.1为加强机制砂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合理利用机制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用机制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机制砂的质量要求及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机制砂 manufactured sand岩石、卵石、建筑固体废弃物、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等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整形、筛分、粉料控制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机制砂检测原始记录

机制砂检测原始记录
机制砂检测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实验编号
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JGJ52-2006
环境条件
天平
设备名称
烘箱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振筛机
检测内容

次数
试样质量(g)
试样、水及容量瓶 总质量(g)
水及容量瓶总质量 (g)
修正系数


1

2
表观密度 (Kg/m3)
实验
编 石号 粉 含 量1
试样质量 (g)
2
试验后烘干质 量(g)
含泥量 (%)
平均值 (%)
编号 泥 块 含 量1
2
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 干质量 (g)
泥块含量 平均值 (%) (%)
结 论
主检:
校核:
分计筛余(%)
第一次
第二次
累计筛余(%)
第一次
第二次
5.000
2.500
1.250
0.630
0.315
0.160

细度模数 MX=(MXL1+MXL2)/2=
亚 试样质量G(g) 甲 蓝 值
加入亚甲蓝溶液总量V (mL)
MXL1= 亚甲蓝值(g/Kg)
MXL2=
结论
平均值 (Kg/m3)
累计筛余平均 值(%)

JT-T 819-2023公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T-T 819-2023公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公路工程㊀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1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术语和定义㊁分类与规格㊁技术要求㊁试验方法㊁检验规则,以及标志㊁运输和储存等要求㊂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机制砂的生产㊁检验和使用㊂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㊂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GB6566㊀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14684㊀建设用砂GB/T14685㊀建设用卵石㊁碎石JT/T763㊀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3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3.1机制砂㊀manufactured sand以合格母材为原料,经除土开采㊁机械破碎㊁颗粒整形㊁筛分和除粉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在4.75mm 以下的岩石颗粒㊂3.2石粉含量㊀microfines content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㊂3.3亚甲蓝值㊀methylene blue value用于判定机制砂颗粒吸附性能的指标,用不大于2.36mm粒级颗粒所消耗的亚甲蓝质量表示,也称MB值㊂3.4轻物质㊀lightweight material机制砂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㊂3.5片状颗粒㊀flaky particle粒径1.18mm以上的机制砂颗粒中,最小一维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平均粒径0.45倍的颗粒㊂14㊀分类与规格4.1㊀分类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以下简称 机制砂 )按技术要求可分为Ⅰ类㊁Ⅱ类㊁Ⅲ类㊂Ⅰ类机制砂根据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分为Ⅰa类和Ⅰb类㊂4.2㊀规格机制砂按细度模数可分为粗砂㊁中砂两种规格,分别为:a)㊀粗砂:细度模数3.9~3.1;b)中砂:细度模数3.0~2.3㊂5㊀技术要求5.1㊀母材5.1.1㊀机制砂母材不应对人体㊁生物㊁环境及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放射性应满足GB6566对建筑主体材料的要求㊂5.1.2㊀机制砂宜采用洁净岩石㊁卵石或碎石生产㊂岩石抗压强度以及卵石和碎石压碎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㊂表1㊀机制砂母材的岩石抗压强度及卵石和碎石压碎指标要求序号类别Ⅰ类Ⅱ类Ⅲ类1岩石抗压强度/MPaȡ80ȡ60ȡ302碎石压碎指标/%ɤ10ɤ20ɤ303卵石压碎指标/%ɤ12ɤ14ɤ165.1.3㊀机制砂母材的碱-集料反应活性应符合下列规定:a)Ⅰ类机制砂母材不应具有碱-集料反应活性;b)Ⅱ类㊁Ⅲ类机制砂母材不应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当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快速碱-硅酸反应试验的膨胀率应不大于0.3%,且水泥混凝土采取有效的抑制碱-集料反应措施后,方可使用㊂5.1.4㊀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使用的机制砂,应检验母材的集料磨光值,其值应满足表2的要求;机制砂母材不应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㊁页岩㊁板岩等岩石㊂表2㊀机制砂母材磨光值技术要求指标Ⅰ类Ⅱ类Ⅲ类机制砂母材的磨光值ȡ38.0ȡ35.0ȡ30.05.2㊀机制砂5.2.1㊀表观密度㊁松散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机制砂的表观密度㊁松散堆积密度和空隙率应符合下列规定:2a)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kg/m3;b)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1400kg/m3;c)空隙率不大于44%㊂5.2.2㊀片状颗粒含量机制砂的片状颗粒含量应满足表3的要求㊂表3㊀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技术要求指标Ⅰ类Ⅰa类Ⅰb类Ⅱ类Ⅲ类片状颗粒含量/%ɤ1010~15ɤ155.2.3㊀坚固性机制砂坚固性应满足表4的要求㊂表4㊀机制砂坚固性技术要求指标Ⅰ类Ⅱ类Ⅲ类质量损失率/%ɤ6.0ɤ8.0ɤ10.05.2.4㊀吸水率机制砂饱和面干吸水率应满足表5的要求㊂表5㊀机制砂饱和面干吸水率技术要求指标Ⅰ类Ⅱ类Ⅲ类饱和面干吸水率/%ɤ2.0ɤ2.55.2.5㊀颗粒级配Ⅰ类机制砂级配范围应满足表6中S1的要求,Ⅱ类㊁Ⅲ类机制砂级配范围应满足表6中S1或S2的要求㊂除0.6mm筛档外,其他档的颗粒级配可以略有超出,但各档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应不大于5%㊂表6㊀机制砂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0.150.30.6 1.18 2.36 4.759.5累计筛余/%S190~10080~9041~7015~505~200~100 S285~10080~9571~8535~705~500~1005.2.6㊀石粉含量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应根据机制砂MB值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机制砂MB值ɤ1.4或快速试验合格时,机制砂MB值与石粉含量应满足表7的要求;b)当机制砂MB值>1.4或快速试验不合格时,石粉含量应满足表8的要求㊂3表7㊀MB值ɤ1.4或快速试验合格时机制砂MB值及石粉含量技术要求指标Ⅰ类Ⅱ类Ⅲ类机制砂MB值/(g/kg)ɤ0.8ɤ1.1ɤ1.4或合格石粉含量/%桥涵隧道结构物㊁附属结构ɤ5.0ɤ7.0ɤ10.0a 路面㊁桥面ɤ3.0ɤ5.0ɤ7.0a㊀此指标经试验验证后,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应超过15%㊂表8㊀MB值>1.4或快速试验不合格时机制砂石粉含量技术要求指标Ⅰ类Ⅱ类Ⅲ类石粉含量/%ɤ1.0ɤ3.0ɤ5.05.2.7㊀泥块含量机制砂泥块含量应满足表9的要求㊂表9㊀机制砂泥块含量技术要求指标Ⅰ类Ⅱ类Ⅲ类泥块含量(按质量计)/%ɤ0.2ɤ0.5ɤ1.05.2.8㊀压碎指标机制砂压碎指标宜满足表10的要求㊂表10㊀机制砂压碎指标技术要求指标Ⅰ类Ⅱ类Ⅲ类压碎指标(按质量计)/%ɤ20ɤ25ɤ305.2.9㊀有害物质机制砂中有害物质含量指标宜满足表11的要求㊂表11㊀机制砂中有害物质含量指标技术要求序号指标Ⅰ类Ⅱ类Ⅲ类1云母含量(按质量计)/%ɤ1.0ɤ2.0ɤ2.02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ɤ1.03有机物含量合格4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a(按SO3质量计)/%ɤ0.55氯离子含量(按氯离子质量计)/%ɤ0.01ɤ0.02ɤ0.06a机制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能采用㊂机制砂中含有黄铁矿时,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不应超过0.25%㊂46㊀试验方法机制砂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应按表12的规定进行㊂表12㊀机制砂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序号技术指标试验方法1母材放射性GB65662岩石抗压强度GB/T14685中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方法3碎石㊁卵石压碎指标GB/T14685中压碎指标试验方法4碱-集料反应碱活性成分GB/T14684中岩石种类与碱活性骨料种类确定试验方法快速碱-硅酸反应GB/T14684中碱-硅酸反应(快速法)试验方法碱-碳酸盐反应GB/T14685中碱-碳酸盐反应试验方法5磨光值附录A6表观密度㊁松散堆积密度㊁空隙率GB/T14684中表观密度㊁堆积密度与空隙率试验方法7片状颗粒含量附录B8坚固性GB/T14684中坚固性试验方法9吸水率GB/T14684中饱和面干吸水率试验方法10颗粒级配GB/T14684中颗粒级配试验方法11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GB/T14684中机制砂亚甲蓝值与石粉含量试验方法12泥块含量GB/T14684中泥块含量试验方法13压碎指标GB/T14684中压碎指标法14云母含量GB/T14684中云母含量试验方法15轻物质含量GB/T14684中轻物质含量试验方法16有机物含量GB/T14684中有机物含量试验方法17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GB/T14684中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试验方法18氯离子含量GB/T14684中氯化物含量试验方法7㊀检验规则7.1㊀检验类型7.1.1㊀机制砂的检验类型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㊂7.1.2㊀型式检验应每年进行一次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b)原料资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检验㊂57.2㊀检验项目机制砂及其母材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3的规定㊂表13㊀机制砂及其母材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母材放射性 5.1.1表12序号1+-2岩石抗压强度表1序号1表12序号2+-3碎石㊁卵石压碎指标表1序号2和序号3表12序号3+-4碱-集料反应 5.1.3表12序号4+∗5磨光值 5.1.4表12序号5+-6表观密度 5.2.1表12序号6+∗7松散堆积密度 5.2.1表12序号6++8空隙率 5.2.1表12序号6+∗9片状颗粒含量表3表12序号7+∗10坚固性表4表12序号8+-11吸水率表5表12序号9+∗12颗粒级配表6表12序号10++13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表7㊁表8表12序号11++14泥块含量表9表12序号12++15压碎指标表10表12序号13++16云母含量表11序号1表12序号14+-17轻物质含量表11序号2表12序号15+-18有机物含量表11序号3表12序号16+-1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表11序号4表12序号17+-20氯离子含量表11序号5表12序号18+∗注: + 为检验项目, - 为不检验项目, ∗ 为根据需要而定检验项目㊂7.3㊀组批和抽样7.3.1㊀组批规则检验批量宜根据厂家生产规模而定㊂日产量2000t及以上的,应以同一品种㊁同一规格㊁同一类别的1000t为一批,不足1000t作为一批计;日产量2000t以下的,宜以600t为一批,不足600t作为一批计㊂7.3.2㊀抽样方法机制砂应按GB/T14684试样中的规定取样;机制砂母材应根据检测指标分别按GB6566㊁GB/T 14684㊁GB/T14685和附录A的规定取样㊂67.4㊀判定规则7.4.1㊀型式检验a)若有任何一项技术指标不符合第5章规定的技术要求,则需重新双倍抽样,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㊂若复检结果仍然不合格,则判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b)经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第5章规定的技术要求时,则判型式检验合格㊂7.4.2㊀出厂检验a)若有任何一项技术指标不符合第5章规定的技术要求,则需从同一批产品中双倍取样,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㊂若复检样品仍有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b)经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第5章规定的技术要求时,该批产品判为合格㊂8㊀标志㊁运输和储存8.1㊀标志机制砂出厂时,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书㊂产品合格证宜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及类别㊁规格;b)生产厂名;c)母材类型;d)批量编号和供货数量;e)检验结果㊁日期及执行标准编号;f)合格证编号及发放日期;g)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㊂8.2㊀运输机制砂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a)装运工具应清洁㊁无杂物;b)运输㊁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止粉尘飞扬㊁颗粒离析和避免混入杂物的措施㊂8.3㊀储存机制砂储存应符合下列规定:a)㊀堆放场地应进行硬化,完善排水系统,场地及时清洁,堆料高度不宜超过5m;b)堆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颗粒离析;c)按规格㊁类别分别堆放,不得混放,防止久存和倒堆以及人为碾压㊁污染成品;d)机制砂堆放处宜有防雨淋㊁防扬尘等措施㊂7附㊀录㊀A(规范性)机制砂母材磨光值试验方法A.1㊀仪器设备与材料A.1.1㊀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a)加速磨光试验机,如图A.1,应符合相关仪器设备的标准,由下列部分组成:1)传动机构:包括电机㊁同步齿轮等;2)道路轮:外径406mm,用于安装14块试件,能在周边夹紧,以形成连续的石料颗粒表面,转速320r/minʃ5r/min;3)橡胶轮:直径200mm,宽44mm,用于磨粗金刚砂的橡胶轮(标记C)㊁用于磨细金刚砂的橡胶轮(标记X),轮胎初期硬度69IRHDʃ3IRHD;橡胶轮过度磨损时(一般20轮次后)应更换;4)磨料供给系统:用于存贮磨料和控制溜砂量;5)供水系统;6)配重:包括调整臂㊁橡胶轮和配重锤;7)试模:8副;8)荷载调整机构:包括手轮㊁凸轮,能支撑配重,调节橡胶轮对道路轮的压力为725Nʃ10N并保持使用过程中恒定;9)控制面板㊂标引序号说明:1 荷载调整系统;㊀㊀4 橡胶轮;㊀7 供水系统;2 调整臂(配重);5 细料贮砂斗;8 机体;3 道路轮;6 粗料贮砂斗;9 试件(14块)㊂图A.1㊀加速磨光试验机b)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简称摆式仪,应符合JT/T763的规定;c)磨光试件测试平台:供固定试件及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用;d)天平:感量不大于0.1g;8e)烘箱:装有温度控制器㊂A.1.2㊀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a)黏结剂:能使集料与砂㊁试模牢固黏结,确保在试验过程中不致发生试件摇动或脱落;b)丙酮;c)砂:粒径<0.3mm,洁净㊁干燥;d)金刚砂:30号(棕刚玉粗砂),280号(绿碳化硅细砂),用作磨料,只允许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e)橡胶石棉板:厚1mm;f)标准集料试样:由指定的集料产地生产的符合规格要求的集料,每轮两块,只允许使用一次,不得重复使用;g)其他:油灰刀㊁洗耳球等各种工具㊂A.2㊀试验准备A.2.1㊀试验前应对摆式仪进行检查或标定㊂A.2.2㊀将集料过筛,剔除针片状颗粒,取9.5mm~13.2mm的集料颗粒用水洗净后置于温度为105ħʃ5ħ的烘箱中烘干㊂注:根据需要,也可采用4.75mm~9.5mm的粗集料进行磨光值试验㊂A.2.3㊀将试模拼装并涂上脱模剂(或肥皂水)后烘干㊂安装试模端板时要注意使端板与模体齐平(使弧线平滑)㊂A.2.4㊀用清水淘洗粒径小于0.3mm的砂,置于105ħʃ5ħ的烘箱中烘干成干砂㊂A.2.5㊀预磨新橡胶轮:新橡胶轮正式使用前要在安装好试件的道路轮上进行预磨,C轮用粗金刚砂预磨6h,X轮用细金刚砂预磨6h,然后方能投入正常试验㊂A.3㊀试件制备A.3.1㊀排料:每种集料宜制备6~10块试件,从中挑选4块试件供两次平行试验用㊂将9.5mm~13.2mm集料颗粒尽量紧密地排列于试模中(大面㊁平面向下)㊂排料时应除去高度大于试模的不合格颗粒㊂采用4.75mm~9.5mm的粗集料进行磨光试验时,各道工序需更加仔细㊂A.3.2㊀吹砂:用小勺将干砂填入已排妥的集料间隙中,并用洗耳球轻轻吹动干砂,使之填充密实㊂然后再吹去多余的砂,使砂与试模台阶大致齐平,台阶上不得有砂㊂用洗耳球吹动干砂时不得碰动集料,且不使集料试样表面附有砂粒㊂A.3.3㊀配制环氧树脂砂浆: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按一定比例(如使用6101环氧树脂时为1ʒ4)配料㊁拌匀制成黏结剂,再与干砂按1ʒ4~1ʒ4.5的质量比拌匀制成环氧树脂砂浆㊂注:一块试模中的环氧树脂砂浆各组成材料的用量通常为:环氧树脂9.0g㊁固化剂2.4g㊁干砂48g㊂允许根据所选用的黏结剂品种及试件的强度对此用量做适当调整㊂A.3.4㊀填充环氧树脂砂浆:用小油灰刀将拌好的环氧树脂砂浆填入试模中,并尽量填充密实,但不得碰动集料㊂用4.75mm~9.5mm的集料试验时,环氧树脂砂浆用量应酌情增加㊂然后用热油灰刀在试模上刮去多余的填料,并将表面反复抹平,使填充的环氧树脂砂浆与试模顶部齐平㊂A.3.5㊀养护:通常在40ħ烘箱中养护3h,再自然冷却9h拆模;如在室温下养护,时间应更长,使试件达到足够强度㊂有集料颗粒松动脱落,或有环氧树脂砂浆渗出表面时,试件应予废弃㊂A.4㊀磨光试验A.4.1㊀试件分组:每轮1次磨14块试件,每种集料为2块试件,包括6种试验用集料和1种标准集料㊂A.4.2㊀试件编号:在试件的环氧树脂砂浆衬背和弧形侧边上用记号笔对6种集料编号为1~12,1种9集料赋以相邻两个编号,标准试件为13㊁14号㊂A.4.3㊀试件安装:按表A.1的序号将试件排列在道路轮上,其中1号位和8号位为标准试件㊂试件应将有标记的一侧统一朝外(靠活动盖板一侧),每两块试件间加垫一片或数片1mm厚的橡胶石棉板垫片,垫片与试件端部断面相仿,但略低于试件高度2mm~3mm㊂然后盖上道路轮外侧板,边拧螺钉边用橡胶锤敲打外侧板,确保试件与道路轮紧密配合,以避免磨光过程中试件断裂或松动㊂随后将道路轮安装到轮轴上㊂表A.1㊀试件在道路轮上的排列次序位置号1234567891011121314试件号1393751111410486212A.4.4㊀磨光操作过程按下列要求进行:a)试件的加速磨光应在室温20ħʃ5ħ的房间内进行;b)粗砂磨光按下列步骤进行:1)把标记C的橡胶轮安装在调整臂上,盖上道路轮罩,下面置一积砂盘,给贮水支架上的贮水罐加满水,调节流量阀,使水流暂时中断;2)准备好30号金刚砂粗砂,装入专用贮砂斗,将贮砂斗安装在橡胶轮侧上方的位置上并接上微型电机电源㊂转动荷载调整手轮,使凸轮转动放下橡胶轮,将橡胶轮的轮幅完全压着道路轮上的集料试件表面;3)调节溜砂量:用专用接料斗在出料口接住溜出的金刚砂,同时开始计时,1min后移出料斗,用天平称出溜砂量,使流量为27g/minʃ7g/min,如不满足要求,应用调速按钮或调节贮砂斗控制闸板的方法调整;4)在控制面板上设定转数为57600转,按下电源开关启动磨光机开始运转,同时按动粗砂调速按钮,打开贮砂斗控制闸板,使金刚砂溜砂量控制为27g/minʃ7g/min㊂此时立即调节流量计,使水的流量达60mL/min;5)在试验进行1h和2h时磨光机自动停机(注意不要按下面板上复零按钮和电源开关),用毛刷和小铲清除箱体上和沉在机器底部积砂盘中的金刚砂,检查并拧紧道路轮上有可能松动的螺母,再启动磨光机,至转数显示屏上显示57600转时磨光机自动停止,所需的磨光时间约为3h;6)转动荷载调整手轮使凸轮托起调整臂,清洗道路轮和试件,除去所有残留的金刚砂㊂c)细砂磨光按下列步骤进行:1)卸下C标记橡胶轮,更换为X标记橡胶轮,按A.4.4b)的方法安装;2)准备好280号金刚砂细砂,按A.4.4b)的方法装入专用贮砂斗;3)按A.4.4b)的步骤调节溜砂量,使流量为3g/minʃ1g/min;4)按A.4.4b)的步骤设定转数为57600转,开始磨光操作,控制金刚砂溜砂量为3g/minʃ1g/min,水的流量达60mL/min;5)将试件磨2h后停机作适当清洁,按A.4.4b)的方法检查并拧紧道路轮螺母,然后再启动磨光机至57600转时自动停机;6)按A.4.4b)的方法清理试件及磨光机㊂A.4.5㊀磨光值测定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试验前2h和试验过程中应控制室温为20ħʃ2ħ;b)将试件从道路轮上卸下并清洗试件,用毛刷清洗集料颗粒的间隙,去除所有残留的金刚砂;c)将试件表面向下放在18ħ~20ħ的水中2h,然后取出试件,按下列步骤用摆式摩擦系数测01定仪测定磨光值:1)调零:将摆式仪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松开固定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锁紧固定把手,转动调平旋钮,使水准泡居中,当摆从右边水平位置落下并拨动指针后,指针应指零㊂若指针不指零,应拧紧或放松指针调节螺母,直至空摆时指针指零;2)固定试件:将试件放在测试平台的固定槽内,使摆可在其上面摆过,并使滑溜块居于试件轮迹中心㊂应使摆式仪摆头滑溜块在试件上的滑动方向与试件在磨光机上橡胶轮的运行方向一致,即测试时试件上做标记的弧形边背向测试者;3)测试:调节摆的高度,使滑溜块在试件上的滑动长度为76mm,用喷水壶喷洒清水润湿试件表面(注意,在试验中的任何时刻,试件都应保持湿润),将摆向右提起挂在悬臂上,同时用左手拨动指针使之与摆杆轴线平行㊂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回落向左运动,当摆达到最高位置后下落时,用左手将摆杆接住,读取指针所指(小度盘)位置上的值,记录测试结果,准确到0.1;4)摆式仪在使用新橡胶片时应预磨使之达到稳定状态,预磨的方法是用新橡胶片在干燥的试块上(不用磨光后的试件)摆动10次,然后在湿润的试块上摆动20次㊂另外,橡胶片不应被油类污染;5)1块试件重复测试5次,5次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3㊂取5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磨光值读数(PSV r)㊂标准试件的磨光值读数用PSV hr表示㊂A.4.6㊀1种集料重复测试2次,每次都需同时对标准集料试件进行测试㊂A.5㊀计算A.5.1㊀按式(A.1)计算两次平行试验4块试件(每轮2块)的算术平均值(PSV ra),精确到0.1㊂4块试件的磨光值读数(PSV r)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4.7,否则试验作废,应重新试验㊂PSV ra=ðPSV r i/4 (A.1)式中:PSV r i 4块试件的磨光值读数,i=1~4㊂A.5.2㊀按式(A.2)计算两次平行试验4块标准试件(每轮2块)的算术平均值(PSV bra),准确到0.1㊂4块标准试件的磨光值读数的平均值(PSV bra)应在46~52范围内,否则试验作废,应重新试验㊂PSV bra=ðPSV br i/4 (A.2)式中:PSV br i 4块标准试件的磨光值读数,i=1~4㊂A.5.3㊀按式(A.3)计算集料的PSV值,取整数㊂PSV=PSV ra+49-PSV bra (A.3)11附㊀录㊀B(规范性)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方法B.1㊀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ħʃ5ħ;b)条形孔筛:筛框内径均为300mm,筛孔尺寸分别为0.8mmˑ15mm㊁间距1.5mm,1.6mmˑ15mm㊁间距1.6mm,3.2mmˑ20mm㊁间距2mm㊂筛孔尺寸为0.8mmˑ15mm㊁间距1.5mm 的条形孔筛示意图见图B.1;图B.1㊀筛孔尺寸为0.8mmˑ15mm㊁间距1.5mm的条形孔筛示意图c)方孔筛:孔径为1.18mm㊁2.36mm㊁4.75mm㊁9.5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mm);d)电动摇筛机;e)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感量不大于1g;f)搪瓷盆,毛刷等㊂B.2㊀试验步骤B.2.1㊀按GB/T14684规定的方法进行机制砂取样,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烘干㊂B.2.2㊀机制砂烘干后冷却至室温,取500g作为试样㊂B.2.3㊀方孔套筛(附筛底)按孔径1.18mm㊁2.36mm㊁4.75mm从下到上组合置于摇筛机上后,倒入机制砂试样进行筛分㊂B.2.4㊀将筛分后粒径在1.18mm~2.36mm㊁2.36mm~4.75mm㊁4.75mm~9.50mm的颗粒,分别放入宽为0.8mm㊁1.6mm和3.2mm带筛底的条形孔筛上,分别将条形孔筛置于摇筛机上,摇筛10min,然后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小于筛上剩余试样量的0.1%为止㊂B.2.5㊀称取各条形孔筛筛下颗粒质量,并累加得到机制砂片状颗粒总质量,精确到0.1g㊂B.3㊀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计算B.3.1㊀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按式(B.1)计算,精确至1%:F s=G500ˑ100% (B.1) 21式中:F s 片状颗粒含量;G 粒径在1.18mm~9.5mm试样的片状颗粒总质量,单位为克(g)㊂B.3.2㊀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取3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㊂31。

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标准

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 总则1。

0。

1 为了合理利用机制砂,特细砂资源,使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与现行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配套,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

0。

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重庆地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其他地区用机制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可通过试验,参照本规程执行.1.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除应遵守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验收及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符号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

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特细砂: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规定方法检验所得细度模数为0。

7—1。

5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由机制砂与特细砂混合而成的砂.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混合砂混凝土:用混合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

3 应用范围3.0。

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3.0。

2 机制砂,混合砂主要应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时,亦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

3.0.3,机制砂宜配制塑性混凝土混合砂宜配制塑性,大流动性及泵送施工混凝土.3。

0。

4 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应满足以下要求:强度等级C60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2。

3,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1: 强度等级C45—C55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

机制砂最全知识点

机制砂最全知识点

机制砂最全知识点23问1、干法生产工艺的主要优势是什么?答:干法生产工艺的主要优点是:1)生产出来的机制砂水分含量低,一般低于2%,商混和干混砂浆可以直接使用;2)成品砂中石粉含量可调可控,集中回收能够综合利用,减少粉尘排放;3)生产过程中极少或不用水,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4)易于集中操作控制,实现自动化管理.5)不受干旱、寒冷季节的影响,能够全年连续生产。

2、为什么湿法生产工艺越来越少使用?答:主要原因是:1)消耗大量水,1t砂石料需耗水2~3.5m ³;2)产品砂水含量高,须脱水,干混用须重新烘干;3)产品砂细度模数偏粗,砂子产量低;4)产生大量的泥粉污水,污染环境,且石粉不易回收;5)基建投资及设备种类多,机制砂生产成本高;6)在干旱少雨地区或结冰季节不能正常生产.3、什么是机制砂亚甲蓝(MB)值?答: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

075mm颗粒含量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的指标。

机制砂亚甲蓝值要求MB≤1。

4,宜控制在1.0以下为好。

4、为什么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不稳定?答:在生产过程中入料岩性、含水率和级配容易变化,筛分过程也会出现堵孔、破损等问题,破碎、除尘设备效率、参数也不稳定,容易导致机制砂细度模数不稳定。

5、生产机制砂能否用废混凝土、砖石?答:废混凝土、砖石及工业废渣经过专门设备经过分拣、清洗、破碎、筛分等工艺过程,生产出机制砂。

但当前行业内主要还是用于生产再生粗骨料.6、人工砂石生产工艺的依据是什么?答:选用干法、湿法、半干法人工砂石生产工艺的依据:1)首先决定于机制砂石系统所处的地区和水资源情况、原料洁净程度,以及对骨料、机制砂石粉含量、细度模数的具体要求。

如果原始条件允许,优先选用干法生产工艺,次之采用半干法生产工艺,最后采用湿法生产工艺。

2)从设备投入、占地面积大小、生产管理难易程度、机制砂石料加工成本考虑,也是优先考虑干法,次之半干法,最后是湿法.7、如何对机制砂进行取样?答:机制砂检测取样的一般方法为: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标准

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 总则1.0.1 为了合理利用机制砂,特细砂资源,使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与现行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配套,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重庆地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其他地区用机制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可通过试验,参照本规程执行.1.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除应遵守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验收及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2 术语,符号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特细砂: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规定方法检验所得细度模数为0.7-1.5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由机制砂与特细砂混合而成的砂.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混合砂混凝土:用混合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3 应用范围3.0.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3.0.2 机制砂,混合砂主要应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时,亦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3.0.3,机制砂宜配制塑性混凝土混合砂宜配制塑性,大流动性及泵送施工混凝土.3.0.4 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应满足以下要求:强度等级C60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2.3,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1: 强度等级C45-C55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8,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0.9.3.0.5 用混合砂配制C60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取得可靠数据,经论证满足性能要求后方可使用.4 材料4.0.1 机制砂,混合砂的性能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的规定.注:混合砂中特细砂的含泥量测定应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虹吸管法”特细砂的含泥量按标准的规定,并不得含有泥块.4.0.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用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的规定,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检验,并按其检验结果使用.4.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应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规定.4.0.4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可拌制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使用地表水,地下水及经处理或处置后的工业废水,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技术规定.4.0.5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宜掺用混凝土外加剂,其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外加剂的应用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4.0.6 混凝土用粉煤灰或其它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5.0.1 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可按以式简易计算:U f(混)=U f(机)*A(机)+U f(特)*A(特)式中: U f(混)—混合砂细度模数U f(机)—机制砂细度模数U f(特)—特细砂细度模数A(机)—混合砂中机制砂的百分比(%)A(特)—混合砂中特细砂的百分比(%)5.0.2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参考下表选用,机制砂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在下表基础上,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增加5Kg.表5.0.2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碎石最大粒径(mm)拌合特坍落度(mm) 16 20 31.5 4010-30 195 185 175 16535-50 205 195 185 17555-70 215 205 195 18575-90 225 215 205 195注:1,本表用水量系采用细度模数为1.8-2.1的混合砂时的平均值.细度模数小于1.8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0-5公斤:细度模数大于2.1时,则可减少0-5公斤.2,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相应调整.3水灰比小于0.35的混合砂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合砂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5.0.3 混凝土砂率的确定1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砂率可按下表选用,机制砂塑性混凝土砂率可在下表基础上增加3-5% 混合砂混凝土砂率(%)表5.0.3 混合砂混凝土砂率(%)碎石最大粒径(mm)水灰比(W/C) 16 20 400.35 26-31 25-30 23-280.45 29-34 28-33 26-310.55 32-37 31-36 29-340.65 34-39 33-38 31-37注:1,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2,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2 混合砂大流动性,泵送混凝土砂率,可取上表的上限,经试验,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按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予以调整.5.0.4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规程>>(JGJ28),<<粉煤灰应用技术规程>>(GBJ14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等标准的规定. 5.0.5 采用卵石作粗骨料时,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用水量及砂率应根据试验确定. 6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6.0.1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放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注:干燥状态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6.0.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1 计算配制强度f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式中: f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fcu,k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值(MPA)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1施工单位如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 σ可按下式求得: σ =1f nu -f1cu 2i cu,2-∑=n n i 式中cu,i-------- 第i 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Mpa)uf cu--------------n 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相同混凝土等级的试件组数,n ≥2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小于2.5Mpa 时,取σ为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及其以上时,如计算行到的σ小于3.0Mpa 时,取σ为3.0Mpa.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现场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2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 σ可按下表取值.表中σ值反映了我国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平均水平,采用时要根据本单位情况作适当调整.混凝土强度等级 C10~C20C25~C40 C45~C60 σ 4.05.06.0 2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3 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6.0.3 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级时,混凝土水灰比宜按下式计算:/C =ceb a o cu,ce a f *a *a f f *a + 式中a a a b ----回归系数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1 当无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f ce =Kc* f ce,0式中K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f ce,0—水泥强度等级值(MPa)○2 f ce 值也可根据3d 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 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 6.0.4 回归系数a a 和a b 宜按下列规定确定;1 回归系数a a 和a b 应根据工程使用的水泥,骨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2 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下表取用.回归系数a a 和a b 取用表细骨料品种 a a a b机制砂 0.50 0.22混合砂 0.45 0.12注:上表中的回归系数适用于粗骨料为碎石的混凝土.6.0.5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 0)可按5.0.2的规定确定.6.0.6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C 0)可按下式计算;C 0=6.0.7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C 0+G 0+S 0+W 0=C pSp =%100000⨯+S G S C 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 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S 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W 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Sp------砂率(%)C 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2 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c R C 0+g R G 0+Rs S 0+wR W 0+0.01a=1 Sp =%100000⨯+S G S R c ------水泥密度(Kg/m 3),可取2900~3100 Kg/m 3R g ------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 3)Rs------细骨料的表面密度(Kg/m 3)R w ------水的密度(Kg/m 3),可取1000(Kg/m 3)a--------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剂型外加剂时, a 可取为1.计算配合比经试配试验,调整等步骤后确定施工配合比.试配和调整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的方法进行.6.0.8 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其中,高强混凝土应采用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以及活性较高的矿物掺合料,配合比需经试配确定;混合砂作细骨料配制抗渗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时,砂率宜控制在30~38%之间,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掺合料和外加剂;配制预拌混凝土时,除遵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遵守<<重庆市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规程>>(DB50/T5002)的有关规定.7 施工及验收7.1 施工7.1.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施工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7.1.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7.2 验收7.2.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评定及验收,应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7.2.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重庆市地方标准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50/5030-2004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机制砂,混合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在重庆地区已全面应用,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实践经验,形成了一项适用于重庆地域特色的专门技术,为了利于质量管理,技术推广和交流,有必要制订比较完整的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通过大量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为使规范之间互相衔接,有必要处理好有关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规程与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关系.3 应用范围3.0.1 通过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机制砂,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天然中砂混凝土相近,均能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要求.3.0.2 C60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合砂混凝土现已广泛用于重庆的和各类建筑,市政大型工程,实践证明混合砂混凝土在技术上是可靠的,经济上是合理的.4 材料4.0.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0.08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该标准中规定的含泥量测定方法有标准法(筛洗法)和虹吸管法两种,特细砂中小于0.08mm的颗粒与0.08mm以上颗粒的视密度基本相同,两种方法测得的含泥量相差很大,”标准法”偏高.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5.0.1 将机制砂与特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筛分得出混合砂细度模数,然后分别筛分机制砂与特细砂,得出机制砂,特细砂细度模数,按本条公式计算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发现两种方法得出的细度模数值十分接近,当机制砂4.75mm筛累地筛余为0时,混合砂细度模数筛分试验值与本条计算公式理论值一致.为便于混合砂中机制砂,特细砂混合比例的确定,混合砂细度模数可按本条公式简易计算.5.0.2 本规程普通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经大量试验及工程应用,证明基本上符合实际.5.0.4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选定的一个重要参数,但因外加剂的型号,品种甚多,性能各异,掺合料的品种逐渐增加,有的正在制定标准,无法在本规程中统一规定,本条文仅作原则规定,具体掺量按有关产品标准或专门的应用规程中的规定确定.6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6.0.1与6.0.3本条规定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一致.6.0.4 为与水泥新标准相适应,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技术依据,确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水灰比的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及重庆大学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选用了重庆的8个品牌水泥进行了上百次水泥强度和几百组混凝土强度试验,对其28天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使用水泥新标准条件下的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可供参考使用.。

国标《建设用砂》与行标《混凝土用砂石》的差别

国标《建设用砂》与行标《混凝土用砂石》的差别

国标《建设用砂》与行标《混凝土用砂石》的差别《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以下简称《混凝土用砂石》)于2007年6月1日实施,它对保证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与《建设用砂》(GB/T14684-2011)、中的术语、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多个方面没有统一,给实际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现将两个标准规范之间主要差异点,以表格形式列出进行对比。

(一)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建设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见表1)。

表1 人工砂概念的差别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目前我国的人工砂级配较差,中间少两头多,细度模数较大,颗粒形状粗糙尖锐,多棱角。

粉体材料用量(包括石粉含量)和外加剂用量较大,如果配制不得法,用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会呈“草帽状”,工作性较差。

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制砂装备水平,改善级配和颗粒状;②与河砂混合掺用有利于改善人工砂的性能,在没有河砂或其他级配的砂进行复配时,可以考虑用粒径大于2.36mm的颗粒代替一部分石子,石粉代替部分矿物掺合料;③尽量采用石粉含量符合标准要求、细度模数2.5~3.3的人工砂。

(2)公称粒径《建设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见表2)。

表2 砂含泥量等指标的差别(3)适用范围《建设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见表3)。

表3 砂质量要求的差别《建设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机制砂检测报告 (2)

机制砂检测报告 (2)
/
饱和面干吸水率(%)
/
含水率(%)
/
空隙率(%)
筛孔尺寸(mm)
4.75
2.36
1.18
0.600
0.300
0.150
检测结果
颗粒
级配区
1区
10-0
35-5
65-35
85-71
95-80
97-85
细度模数
2区
10-0
25-0
50-10
70-41
92-70
94-80
3区
10-0
15-0
25-0
40-16
85-55
94-75
级配区
实际累计筛余(%)
检测说明
送样委托检验,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盖章)
签发日期:2013-01-26
淄博正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建设用砂(机制砂)检测报告
共1页第1页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ZBZN-2012-Sa-0001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2013-Sa-01-001
样品名称
工程部位
/
类别、产地
样品数量
/
环境条件
样品状态
/
检测依据
GB/T 14684-2011
送样日期
2013-01-20
试验室地址
淄博新区联通路西首
检测日期
2013-01-22
邮政编码
255314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结果
表观密度(kg/m3)
有机物含量(%)
/
松散堆积密度(kg/m3)
云母含量(%)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1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实验用于测定含有少量大于2.36mm 部分的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C 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2仪器与材料①天平: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1g ; ②容量瓶:500ml③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C ±5°C ④烧杯:500ml ⑤洁净水⑥其他: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3实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实验步骤①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四分法】②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度差不能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度差不超过1°。

5结果整理 表观密度=m 2m 1m 0m 0— ρa=表观密度×ρt 或ρa=(表观密度-αt )×ρwΡa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 ³ Ρw ——水在4°时的密度,取1.0g/cm ³;αt——实验时水温度对水的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ρt——实验温度T°时的水的密度,见表取g/cm³。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度修正系数αt以两次平行实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cm³时,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2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2)容量瓶:500mL。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3试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试验步骤4.1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4.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4.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注:在砂的表现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差不得超超过1℃。

5计算5.1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T0328-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012m m m m +- (T0328-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m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5.2表观密度(T0328-2)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ρa=γa⨯ρT 或ρa=(γa-αT)⨯ρΩ(T0328-2)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3);ρΩ——水在4℃时的密度(g/㎝3);αT——试验时的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附录B表B-1取用;ρ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g/㎝3),按附录B表B-1取用。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2011年05月13日人工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量的石粉。

一些人将人工砂混凝土的大用水量归咎于石粉,认为石粉对混凝土是有害的,其实这是错误的。

人工砂尖锐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很差,而适量石粉的存在便弥补了这一缺陷。

我们应该改进对石粉的认识,更好地利用其配制良好的混凝土和砂浆。

石粉的定义标准石粉的定义是:加工前经除土处理,加工后形成粒径小于75μm,其矿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物质。

GB/T14648-1993将0.08mm以下颗粒含量划分为“泥”,这一方法用于天然砂尚可,石粉的粒径虽然小于0.08mm,但是石粉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天然砂中的泥土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害的,必须控制其含量,而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利的,人工砂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或多或少会掺入泥土,而这又是目测和传统含泥量检测所不能区分的,国外许多国家都用亚甲蓝实验评定黏土成分含量,我国新标准中也特别规定了测人工砂石粉含量必须先进行亚甲蓝MB值的检验或快速检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工砂石粉泥土含量过高而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带来的负作用。

干法机制砂中石粉的作用机理混凝土中若存在大量的孔隙,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抗冻、抗渗等方面是不利的。

石粉不具有活性,但是石粉的粒径一般在75μm以下,从而具有微集料填充效果。

在人工砂混凝土中,石粉填充了其中的孔隙,可以较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特征,改善浆——集料界面结构。

资料表明,石粉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晶核作用,诱导水泥的水化产物析晶,加速水泥水化,并参加水泥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钙,并阻止钙矾石向单硫型的水化硫铝酸钙转化。

而粒径在0.08mm以下的石粉可以与水泥熟料生成水化碳铝酸钙,从而导致混凝土晶相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高水泥水化产物的结晶化程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得以改进。

砂验收标准

砂验收标准

第二章砂验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区域智造公司PC构件生产用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民筑友区域智造公司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用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B/T 14684-2011 建设用砂3 类别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机制砂两类。

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规格,其细度模数μf分别为:粗:3.7~3.1;中:3.0~2.3;细:2.2~1.6;特细:1.5~0.7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4 技术要求4.1颗粒级配砂筛应采用方孔筛。

砂的公称粒径、方孔筛筛孔边长应符合表1的规定。

除特细沙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质量百分率计,下同),分成三个级配区。

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砂的实际颗粒级配除5.00mm和63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应不大于5%。

各区域智造公司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中砂。

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当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级配要求时,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可允许使用。

4.2其他技术指标4.2.1 天然砂的其他技术指标情况如表2所示。

各区域配制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选用砂的含泥量应≤2.0%,泥块含量应≤0.5%。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0%。

4.2.2 机制砂的其他技术指标情况如表3所示。

机制砂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合格时,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机制砂MB值>1.4或快速法不合格时,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4.2.3 有害物质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其限量应符合表5。

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标准

重庆市地方尺度: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之宇文皓月创作1 总则1.0.1 为了合理利用机制砂,特细砂资源,使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与现行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配套,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重庆地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其他地区用机制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可通过试验,参照本规程执行.1.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除应遵守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验收及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尺度,规范和规程的规定.2 术语,符号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含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特细砂: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规定方法检验所得细度模数为0.7-1.5的天然河砂.混合砂:由机制砂与特细砂混合而成的砂.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混合砂混凝土:用混合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3 应用范围3.0.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3.0.2 机制砂,混合砂主要应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时,亦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3.0.3,机制砂宜配制塑性混凝土混合砂宜配制塑性,大流动性及泵送施工混凝土.3.0.4 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应满足以下要求:强度等级C60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2.3,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1:强度等级C45-C55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8,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0.9.3.0.5 用混合砂配制C60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取得可靠数据,经论证满足性能要求后方可使用.4 资料4.0.1 机制砂,混合砂的性能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的规定.注:混合砂中特细砂的含泥量测定应采取<<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尺度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虹吸管法”特细砂的含泥量按尺度的规定,其实不得含有泥块.4.0.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用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需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的规定,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出三个月时,应复查检验,并按其检验结果使用.4.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应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规定.4.0.4 符合国家尺度的生活用水,可拌制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使用地表水,地下水及经处理或处置后的工业废水,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尺度>>(JGJ63)的技术规定.4.0.5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宜掺用混凝土外加剂,其质量应符合相应尺度的要求;外加剂的应用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4.0.6 混凝土用粉煤灰或其它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等相关尺度,规范要求.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5.0.1 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可按以式简易计算:U f(混)=U f(机)*A(机)+U f(特)*A(特)式中: U f(混)—混合砂细度模数U f(机)—机制砂细度模数U f(特)—特细砂细度模数A(机)—混合砂中机制砂的百分比(%)A(特)—混合砂中特细砂的百分比(%)5.0.2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参考下表选用,机制砂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在下表基础上,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增加5Kg.表5.0.2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碎石最大粒径(mm)拌合特坍落度(mm) 16 20 31.5 4010-30 195 185 175 16535-50 205 195 185 17555-70 215 205 195 18575-90 225 215 205 195注:1,本表用水量系采取细度模数为1.8-2.1的混合砂时的平均值.细度模数小于1.8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0-5公斤:细度模数大于2.1时,则可减少0-5公斤.2,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相应调整.3水灰比小于0.35的混合砂混凝土以及采取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合砂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5.0.3 混凝土砂率的确定1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砂率可按下表选用,机制砂塑性混凝土砂率可在下表基础上增加3-5%混合砂混凝土砂率(%)表5.0.3 混合砂混凝土砂率(%)碎石最大粒径(mm)水灰比(W/C) 16 20400.35 26-31 25-3023-280.45 29-34 28-3326-310.55 32-37 31-3629-340.65 34-39 33-3831-37注:1,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2,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2 混合砂大流动性,泵送混凝土砂率,可取上表的上限,经试验,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按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予以调整.5.0.4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规程>>(JGJ28),<<粉煤灰应用技术规程>>(GBJ14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等尺度的规定.5.0.5 采取卵石作粗骨料时,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用水量及砂率应根据试验确定.6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6.0.1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放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注:干燥状态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6.0.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调进行计算:1 计算配制强度f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式中: f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f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尺度值(MPA)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尺度差(MPA)○1施工单位如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 σ可按下式求得:σ式中cu,i-------- 第i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Mpa)uf cu--------------n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平均值(Mpa)n-------------统计周期内相同混凝土等级的试件组数,n≥2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小于2.5Mpa时,取σ为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及其以上时,如计算行到的σ小于3.0Mpa时,取σ为3.0Mpa.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现场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出三个月.○2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σ可按下表取值.表中σ值反映了我国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平均水平,采取时要根据本单位情况作适当调整.混凝土强度等级C10~C20 C25~C40C45~C60σ 4.0 5.06.02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3 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6.0.3 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级时,混凝土水灰比宜按下式计算:/C式中a a a b ----回归系数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1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f ce=Kc* f ce,0式中K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f ce,0—水泥强度等级值(MPa)○2 f ce值也可根据3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6.0.4 回归系数a a和a b宜按下列规定确定;1 回归系数a a和a b应根据工程使用的水泥,骨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2 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下表取用.回归系数a a和a b取用表细骨料品种a a a b机制砂0.50 0.22混合砂0.45 0.12注:上表中的回归系数适用于粗骨料为碎石的混凝土.6.0.5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0)可按5.0.2的规定确定. 6.0.6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C0)可按下式计算;C0=6.0.7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取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C0+G0+S0+W0=C pSp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Sp------砂率(%)C 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2 当采取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SpR c------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 Kg/m3R 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Rs------细骨料的概况密度(Kg/m3)R w------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Kg/m3)a--------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剂型外加剂时, a可取为1.计算配合比经试配试验,调整等步调后确定施工配合比.试配和调整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的方法进行.6.0.8 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其中,高强混凝土应采取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以及活性较高的矿物掺合料,配合比需经试配确定;混合砂作细骨料配制抗渗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时,砂率宜控制在30~38%之间,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尺度的掺合料和外加剂;配制预拌混凝土时,除遵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遵守<<重庆市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规程>>(DB50/T5002)的有关规定.7 施工及验收7.1 施工7.1.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施工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7.1.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守<<混凝土质量控制尺度>>(GB50164)的规定.7.2 验收7.2.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评定及验收,应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尺度>>(GB50300)的规定. 7.2.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重庆市地方尺度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50/5030-2004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机制砂,混合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在重庆地区已全面应用,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实践经验,形成了一项适用于重庆地域特色的专门技术,为了利于质量管理,技术推广和交流,有需要制订比较完整的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通过大量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基底细同,为使规范之间互相衔接,有需要处理好有关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规程与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关系.3 应用范围3.0.1 通过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标明机制砂,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天然中砂混凝土相近,均能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要求.3.0.2 C60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合砂混凝土现已广泛用于重庆的和各类建筑,市政大型工程,实践证明混合砂混凝土在技术上是可靠的,经济上是合理的.4 资料4.0.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尺度及检验方法>>中的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0.08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该尺度中规定的含泥量测定方法有尺度法(筛洗法)和虹吸管法两种,特细砂中小于0.08mm的颗粒与0.08mm以上颗粒的视密度基底细同,两种方法测得的含泥量相差很大,”尺度法”偏高.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5.0.1 将机制砂与特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筛分得出混合砂细度模数,然后分别筛分机制砂与特细砂,得出机制砂,特细砂细度模数,按本条公式计算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发现两种方法得出的细度模数值十分接近,当机制砂4.75mm筛累地筛余为0时,混合砂细度模数筛分试验值与本条计算公式理论值一致.为便于混合砂中机制砂,特细砂混合比例的确定,混合砂细度模数可按本条公式简易计算.5.0.2 本规程普通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经大量试验及工程应用,证明基本上符合实际.5.0.4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选定的一个重要参数,但因外加剂的型号,品种甚多,性能各异,掺合料的品种逐渐增加,有的正在制定尺度,无法在本规程中统一规定,本条文仅作原则规定,具体掺量按有关产品尺度或专门的应用规程中的规定确定.6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6.0.1与 6.0.3本条规定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一致.6.0.4 为与水泥新尺度相适应,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技术依据,确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水灰比的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及重庆大学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选用了重庆的8个品牌水泥进行了上百次水泥强度和几百组混凝土强度试验,对其28天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使用水泥新尺度条件下的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可供参考使用.。

人工机制砂常见51个知识点介绍

人工机制砂常见51个知识点介绍

人工机制砂常见51个知识点介绍天然沙开采成本越来越高经过多年不断开采,天然沙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地区天然沙已枯竭或接近枯竭。

有些地区与河流,为了保持自然景观、保护江堤河坝、保护生态平衡,规定严禁开采。

受限于这些原因,天然沙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其利润越来越低,市场也越来越小。

所以机制砂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市场份额也越来越高。

1.什么是机制砂?:以岩石、卵石、矿山废石和尾矿等为原料,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整形、筛分、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级配、料形和石粉含量满足要求且粒径小于4.75MM 的颗料。

天然砂: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岩石产生破碎、风化、分选、运移、堆/沉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料。

混合砂:指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

2.机制砂有哪些技术质量指标?答:机制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空隙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亚甲蓝(MB)值、压碎值指标、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等技术指标。

3.机制砂有哪些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答:机制砂相关的主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有:机制砂相关的主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有,GB/T14684—2011《建筑用砂》、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T/T819-2011《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等。

4.什么是细度模数?反映机制砂颗粒粗细程度的技术指标。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子越粗。

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其中:①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②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mm—0.35mm;③细沙的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mm—0.25mm;④特细沙的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机制砂配制C35白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机制砂配制C35白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2022年第7期(总第415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能依靠自身流动性,无须机械振捣就能均匀密实的高性能混凝土,其混凝土工作性要求非常高。

乔东华[1]、马冬哲[2]、吴定略[3]等人都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进行过研究,随着产地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机制砂性能变化较大,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

本文在参考众多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使用的机制砂的特性,通过试验室试拌,配制出了满足工作性能的C35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

1原材料水泥采用乐昌市中建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粤海牌P·O42.5R 水泥,比表面积320㎡/kg ,密度3030kg/m³,标准稠度用水量27%,初凝时间142min ,终凝时间241min ,28d 抗压强度47.8MPa ,28d 抗折强度7.8MPa 。

粉煤灰采用巩义市元亨净水材料厂的Ⅰ级粉煤灰,细度21.6%,需水量比102%,烧失量1.76%。

石灰石粉采用巩义市元亨净水材料厂的石灰石粉,碳酸钙含量97.36%,细度11.3%,流动度比97%,含水量0.2%。

减水剂采用苏州弗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6%,泌水率比29%,含气量2.9%,含固量17.53%,坍落度1h 经时变化量50mm 。

集料采用当地石场颚式破碎机生产的,粒型没有反击破生产的粒型好,棱角性差。

机制砂表观密度2720kg/m³,空隙率41.4%,泥块含量0.1%,细度模数3.0,亚甲蓝MB 值0.8g/kg ,石粉含量12.6%,最大压碎指标12%,级配如表1所示。

表1机制砂级配范围/%累计筛余/%0.825.648.865.277.683.7碎石5mm~10mm 表观密度2714kg/m³,堆积密度1490kg/m³,空隙率45%,含泥量1.8%,泥块含量0.2%,针片状颗粒3.7%,级配如表2所示。

碎石10mm~20mm 表观密度2710kg/m³,堆积密度1490kg/m³,空隙率45%,含泥量2.6%,泥块含量0.3%,针片状颗粒5.1%,级配如表2所示。

人工机制砂知识点常见71点介绍

人工机制砂知识点常见71点介绍

人工机制砂知识点常见71点介绍当前,建筑用砂主要是河砂,但由于内河砂石多年超量开采,河道生态环境与安全不堪重负,砂石资源将近枯竭。

禁止开采河砂,也是保护长江航道安全和水体生态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会直接削减河砂供应量,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推动使用机制砂取代河砂势在必行。

1.什么是机制砂?答: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工业废渣颗粒。

但不包括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俗称人工砂。

2.什么是混合砂?天然砂?混合砂:指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天然砂: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岩石产生破碎、风化、分选、运移、堆/沉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料3.机制砂有哪些技术质量指标?答:机制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空隙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亚甲蓝(MB)值、压碎值指标、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等16项技术指标。

4.什么是细度模数?答:反映机制砂颗粒粗细程度的技术指标。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子越粗。

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其中:①.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②.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mm—0.35mm;③.细沙的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mm—0.25mm;④.特细沙的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5.为什么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不稳定?答:在生产过程中入料岩性、含水率和级配容易变化,筛分过程也会出现堵孔、破损等问题,破碎、除尘设备效率、参数也不稳定,容易导致机制砂细度模数不稳定。

6.机制砂中有哪些有害物质?答:机制砂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是云母、轻物质(如树叶、木块、煤)、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这些物质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含量都要求严格控制。

7.机制砂中有害物质云母含量要求≤2%,为什么要作为重要质量指标加以控制?答:因为云母呈薄片装,表面光滑,极易沿节理开裂,因此与水泥石的粘结性能极差,若含量过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砂浆抗冻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云母含量5%时,强度下降15%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装密度试验记录
(编号:)D—27 建设项目:郑州雁鸣湖湖滨广场园路工程合同号:豫-郑-州-雁-B-B-037
施工单位:开封市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十一分公司取样编号:/
施工路段:K0--K0+380 取样说明:石屑
堆积密度试验
次数
盛器容积
(L)
盛器重量
(Kg)
盛器与砂重
(Kg)
砂的重量
(Kg)
密度(Kg/m3)V m0m1m1-m0
1
2
平均
紧装密度
1 2 平均
表观密度试验次数
干燥机制
砂重(g)
试样、水
与容量瓶
合重(g)
水与容量瓶
合重(g)
温度修正
系数
视比重(Kg/m3)
m0m1m2αt1000
2
1
0⨯⎪⎪




-
+
-
=
t
m
m
m
m
α
ρ
1 300 1150.4 962.3 0.006 2.675
2 300 1163.7 975.4 0.006 2.680
平均 2.678
备注: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2013.3.12 1000
v m
-
m
1⨯=
ρ
矿粉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装密度试验记录
(编号:)D—27 建设项目:郑州雁鸣湖湖滨广场园路工程合同号:豫-郑-州-雁-B-B-037
施工单位:开封市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十一分公司取样编号:/ 施工路段:K0--K0+380 取样说明:矿粉
堆积密度试验
次数
盛器容积
(L)
盛器重量
(Kg)
盛器与砂重
(Kg)
砂的重量
(Kg)
密度(Kg/m3)V m0m1m1-m0
1
2
平均
紧装密度
1 2 平均
表观密度试验次数
干燥矿粉
重量(g)
比重瓶中
原有水的
体积(ml)
倒入水后水
和试样的体
积(ml)
表观密度
(g/cm3)
表观相对密度
m0V1V2
1
2
V
V
m
a-
=
ρ
t
a

ρ
γ=
1 60 22.65 44.65 2.727 2.733
2 6022.48 44.47 2.729 2.735
平均 2.734
备注: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2013.3.121000
v m
-
m
1⨯=
ρ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记录
(编号:)D—36.2 建设项目:郑州雁鸣湖湖滨广场园路工程合同号:豫-郑-州-雁-B-B-037
施工单位:开封市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十一分公司分项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样编号:/ 石料名称:10-20mm 碎石试件来源:料场用途:沥青混凝土
样品试验前试
样质量(g)
m0
试验后通过2.36mm
筛孔的细料质量(g)
m1
压碎值
Q a=m1/m0×100
平均值(%)
Q a
编号规格(mm)
9.5-13.2 3000 460.2 15.3
15.2
9.5-13.2 3000 452.3 15.1
9.5-13.2 3000 458.7 15.3
石粒试验时:
1、Q a=m1/m0×100%
2、路面用试样:标准的采用9.5-13.2mm规格,试样10分钟加压到400KN,然后过2.36mm筛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2013.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