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好事情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大班语言活动 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下面是整理的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以供参考。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结合图画画面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变换位置观察出的事物不一样。
2、能够根据图画提示讲述故事。
(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幼儿能够说出”你好啊!xx”)3、知道见到人要打招呼并使用礼貌用语。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重、难点:能够根据图画复述出故事内容,并使用礼貌用语”你好”等。
活动准备:高老鼠、矮老鼠、小鸟、小狗、大树、小花、小房子、雨点、水洼、大门、小窗、彩虹等图片;”高老鼠矮老鼠”课件;背景音乐活动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进行’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起,抬着头往上看),’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后,低着头往下看)。
2、”刚才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个什么运动呀?(幼:高人走,矮人走),一个高人,一个矮人。
老师边说边做动作。
”二、新课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
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
(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蓝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
(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红衣服,我的名字叫矮老鼠。
我们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讲给小朋友听一听。
故事的名字叫《高老鼠和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小朋友们,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到底是不是这些东西呢?我们再去问问高老鼠和矮老鼠。
3、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讲述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讲述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大树、屋顶、大门)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小窗)(2)它们是怎样跟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招呼的?我们也一起跟着老鼠和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
大班语言好事情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好事情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和提取故事中的关键信息;2.能够运用逻辑思维,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3.能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和自己的体验;4.善于观察能动手操作,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
教学材料1.《小熊的蛋糕店》故事录音;2.提供小熊和兔子的立体模型,纸条等;3.提供小板凳,小黑板等教学辅助器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热身通过三分钟的舌头练习帮助学生调整发音并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
•转动舌头左右20次;•点舌头顶腭板上,再将舌头收回口中,重复10次;•伸出舌头,前后运动,重复20次;第二步:引导学生聆听故事播放《小熊的蛋糕店》故事录音,过程中作适当停顿,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梳理故事框架。
第三步: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找出故事情节的关键信息。
例:小熊在做什么?他遇到什么困难?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第四步:让学生自己说故事以立体模型为辅助,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己复述故事内容。
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小组合作的帮助。
第五步:让学生动手操作提供纸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故事,也可以让学生用纸条制作蛋糕等小道具,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
第六步:教师反思教师需要认真回顾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教学过程中是否足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困难并给予帮助等,以便在下一节课中做好更好的准备。
课堂小结通过故事学习,学生能够从中获取经验、发掘宝藏,提供自身的思维方式,增强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故事情节的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心思想,并为今后的生活经验提供帮助。
大班语言好事情教案反思

拓展活动内容: 结合幼儿的兴趣 和需求,增加活 动内容,提高活 动的趣味性和实 用性。
创新活动形式: 尝试采用不同的 活动形式,如游 戏、表演等,激 发幼儿参与活动 的积极性。
加强家园合作: 与家长建立更加 紧密的联系,共 同促进幼儿的语 言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活动反思及改进措施
活动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积极参与 成功经验: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教师引导得当 不足之处: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家园沟通 改进措施:加强家园沟通,鼓励幼儿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未来类似活动的建议和展望
改进活动设计: 针对本次活动的 不足之处,提出 改进措施,为未 来类似活动提供 参考。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并运用好语言,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第二章
教材准备
教材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大班年龄段的语言故事或诗歌等内容 教学具准备:准备相应的图片、道具等教学用具 教案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教具准备
安全
活动过程
第三章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主题相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图片导入: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音乐导入:播放与主题相关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游戏导入:通过与主题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
基础环节
导入环节: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讲解环节: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互动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延伸环节:通过拓展阅读、手工制作等方式延伸活动内容
图片、卡片等视觉 辅助工具
录音机或电脑等听 觉辅助工具
好事情大班语言故事教案

好事情大班语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培养同理心。
3. 能够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善良、友谊、互助2. 故事主要角色:小兔子、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3. 故事情节:小兔子在森林里遇到了困难,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纷纷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终大家成为好朋友。
三、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
2. 情感态度的培养,学会关爱他人。
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学会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学会关爱他人。
2. 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事情2. 教学卡片:小兔子、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3. 画纸、画笔:用于学生绘画表达故事情节4.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故事音频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经历过的好事情,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或图书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发生了哪些好事情?为什么大家会成为好朋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同理心。
5. 绘画表达:学生分组绘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7.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并描述自己经历过的好事情。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在角色扮演和绘画表达环节,尊重学生的创意和表达,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
4.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并分享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关爱他人、友谊和互助。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好事情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好事情在幼儿教育中,语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涉及到幼儿的沟通能力,还关系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因此,如何设计和提供优质的语言课程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便是一种实施优质语言教育的好事情。
一、教案设计要贴合幼儿实际需求优质课教案的设计要以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针对大班幼儿的特点,可选择故事、歌谣、游戏等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来进行语言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语言学习中。
同时,教案还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个体化教学。
对于掌握较好的幼儿,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语言能力。
二、教案内容要丰富多样语言教学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教案的内容设计上,要兼顾这四个方面的训练。
比如,在听力方面,可以播放一些和主题相关的录音,让幼儿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对语言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在说话方面,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或情景对话的活动,让幼儿有机会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实践。
在阅读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引导他们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在写作方面,可以通过绘图、填写句子等活动来锻炼幼儿的书写能力。
三、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幼儿是天生的好奇宝宝,他们喜欢互动、喜欢动手尝试。
因此,大班语言课的教学形式应该生动活泼。
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幼儿参与到语言教学中来。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词汇卡片游戏,让幼儿通过翻卡片的方式来认识新的词汇;或者可以进行一个小小演讲比赛,让幼儿展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形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大班语言优质课的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时的观察和记录,以便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估。
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测试来进行。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6篇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6篇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2、学习寻找快乐的方式。
3、体验做事情的辛苦和带来的快乐感觉。
活动准备:故事情节的单幅图片十二幅,纸质拿锤子的棕熊一只;动画和录音光盘《找来的开心》;幼儿画册《语言》下P.10-11。
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师:小朋友,当你们哈哈大笑时心情是什么样的?不开心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呢?要是不开心了你会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二、播放动画,理解故事1、师:有一只叫蓬蓬的棕熊,你们看它现在是什么心情?播放动画光盘《找来的开心》,将画面定格在蓬蓬在家的场景,请幼儿根据画面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并提问:棕熊蓬蓬觉得很烦,它看什么都不顺眼,连最喜欢的蜂蜜都不想吃了。
你们猜它会怎么办?幼儿猜想后,播放蓬蓬走出家门的情节。
2、播放熊猫奶奶看报纸的情节。
师:蓬蓬看见谁了?熊猫奶奶在干什么?它看报纸时的心情怎么样?哪个词说出了熊猫奶奶的心情?蓬蓬看出熊猫奶奶很开心说了什么?3、消音,播放黄狗送信的情节。
师:蓬蓬又遇见了谁?黄狗叔叔手里拿着什么?它在做什么?它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蓬蓬看到黄狗叔叔很开心会说什么呢?取消消音,重播黄狗送信的情节。
4、消音,播放小鸭子游泳的情节。
师:蓬蓬这次遇到了谁?小鸭子在干什么?它快乐吗?蓬蓬会怎么说?取消消音,重播小鸭子游泳的情节。
5、讲述故事,猜测情节发展。
师:蓬蓬走呀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播放门牌掉下来的情节。
师:蓬蓬遇到了什么事?他会怎样做?(幼儿自由回答)6、播放蓬蓬钉门牌的情节,画面定格在蓬蓬钉好门牌后。
师:蓬蓬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从哪看出来的?蓬蓬为什么会开心?先让幼儿自由回答,然后通过回忆前面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找到开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找点事情做。
三、再次欣赏,复述故事1、幼儿先完整的观看动画《找来的开心》,然后教师将动画消音引导幼儿看画面集体复述故事。
四、迁移故事,情感教育师:孩子们,听了蓬蓬的故事平时你们不开心的时候都是怎样做得?要是你看见别人不开心会怎么做?小结: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学学小棕熊蓬蓬,去找点事情做,就会变得开心了。
好事情大班语言故事教案

好事情大班语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3.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
难点:1. 故事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实践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分享物品(如糖果、小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入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用课件或图书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绘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5. 分享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观察幼儿在分享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分享意识和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1.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些好事,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内容,并与家人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故事选择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能够准确反映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八、教学拓展:1. 推荐与本故事相关的图书,让幼儿自主阅读,拓展知识面。
2. 组织类似主题的故事分享活动,让幼儿相互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班大班语言教案最开心的事

幼儿班大班语言教案最开心的事幼儿班大班语言教案最开心的事幼儿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都会选择送自己的孩子去幼儿园接受教育。
在幼儿园中语言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语言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发展其语言能力,更好的了解社会和世界。
那么在幼儿班大班中有哪些最让老师开心的事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孩子们的口语表现语言教育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让孩子们用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在幼儿班大班语言教案中,老师们往往会注意孩子们的口语表现情况。
当孩子们能够自如的说出所学内容时,这时对于老师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这意味着孩子们已经逐渐掌握了所学的语言技能,将来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孩子们对语言的热爱在幼儿班大班语言教案中,老师们会将语言学习融入到各种活动中,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语言,让语言学习更加有趣。
当孩子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并具有学习的热情时,这时老师们也是非常开心的。
这表明孩子们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高,将来对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也一定能够更加自然和顺利。
三、孩子们的表现和成就在幼儿班大班语言教案中,老师们会关注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就。
当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时,老师们也是非常开心的。
这是对自己教育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鼓励,激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坚定。
四、家长的支持和协作在幼儿班大班语言教案中,家长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当家长们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与老师共同为孩子们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时,老师们也是非常开心的。
这体现了家庭和学校共同肩负着孩子们的教育责任,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
总之,在幼儿班大班语言教案中,让老师最开心的事情是孩子们的口语表现、热爱学习、表现成果和家长们的支持和协作。
希望广大幼儿教师们能够勇挑重担,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孜孜不倦地教育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在幸福快乐的童年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好事情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好事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好事情的含义。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4. 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好事情的含义。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事情》。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角色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认为的好事情。
2. 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好事情》,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好事情?你们觉得好事情是什么?3. 情景体验:1)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好事情。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
4. 绘画表达:1)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认为的好事情。
2)教师巡回指导,与幼儿交流绘画内容。
2)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6. 家园共育:请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好事情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7.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好事情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好事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情景体验环节的表演,观察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
3. 检查幼儿在绘画表达环节的作品,分析他们对于好事情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故事分享环节的设计,是否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表达。
2. 思考情景体验环节的设置,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
3. 考虑绘画表达环节的指导,是否能够提升幼儿的艺术表达和创造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好事情分享,鼓励他们在家庭中实践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行为。
2. 开展社区好事情活动,引导幼儿在社区中关注他人需求,提供帮助。
九、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事情》。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好事情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好事情教案
1.学会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诸行动。
同学们你们做过好事吗?说一说自己做过的好事。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好事情》。
板书课题:好事情,生齐读
1.听读课文。
2.自读课文,对照图片,思考尤拉都想做那些好事情?
3.学生说一说。
标出自然段。
4.再读课文,圈出生字。
(1)互教互学生字。
(2)我做小老师。
给生字找邻居。
1.齐读课文。
2.讨论:
(1)什么是“好事情”?
(2)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
妈妈要尤拉做什么“好事情”?
3.汇报。
4.师小结。
5.指导感情朗读。
6.组内读课文,一人读一段。
选举好的到前面读。
续编:听了妈妈的话,尤拉想……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好事情》,你知道妈妈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吗?你认好事情应该从哪里做起?
1、给生字加上拼音。
()()()()
情尤枪夹
()()()()
狼摔刷碗
2、照样子写句子。
如果玛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
如果妈妈切菜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我就帮妈妈拿药。
如果写完作业,我就可以去玩了。
板书设计:好事情
情尤如救狼枪正夹
奶摔腿刷碗重。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优秀9篇】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优秀9篇】篇一:大班语言教案篇一目标:通过故事理解小纸人想飞的愿望,感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准备:故事ppt,小纸人(手工纸、卡纸、瓦楞纸各3个)过程:一、欣赏故事前半段,理解故事内容(幻灯、讨论)1、小纸人会不会飞?它一次又一次坚持不懈,最后成功了吗?2、它为什么想要飞?3、你们有谁知道飞在天空中是怎样的感觉?4、看来小纸人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飞不起来的,你们愿不愿帮助他?二、帮助小纸人试飞1、幼儿两两合作帮小纸人试飞。
2、交流喃三、听赏故事后半段,感受小纸人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由于大家的帮助,小纸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说什么了?你们听了高兴吗?提升:是呀,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四、看PPT,讨论如何帮助贫困儿童1、小纸人会飞之后,认识了许多朋友,也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它很快乐。
可是昨天它给我寄来一封E—MAIL,说有些朋友需要帮助,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怎么办?2、幼儿看PPT,对比自己的幸福生活,了解贫困山区的穷苦,激发帮助他们的愿望。
3、讨论如何帮助他们。
五、讨论:为什么他们这么苦,还要坚持念书?我们马上要念小学了,应该怎样做呢?教师小结活动反思:故事《我想飞》是《我想飞》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学内容,通过小纸人为实现自己“想飞”的心愿,而不言放弃的态度和形为来体现幼儿想飞的迫切心情。
通过对教材深入地理解,我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要飞啊?为什么想飞?”随着简单的导入,孩子们的思维被紧紧地吸引到课题上来。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敏感到这个教材的特点:写出了孩子的心愿。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象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飞翔。
因此,孩子们理解小纸人的心愿和行动。
基于这样的发现,我在课中引用了第一人称进行教学,我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小纸人,当伙伴们讽刺嘲笑你时,你会怎么说?当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飞上蓝天时,你的心情怎样……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很快地使孩子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以自己的经验理解着角色的心理变化,仿佛是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好事情》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好事情》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好事情上。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现场设置幼儿的观察区,并准备一些图片和物品。
2.准备一个篮子,内装有各种展示“好事情”的小卡片。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与幼儿一起回顾前几次探讨“好事情”的经历,并与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
–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些‘好事情’,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它们为什么是好的。
”2.引导观察和思考–引导幼儿观察场景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好事情’?”–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相互分享自己看到的“好事情”。
3.展示“好事情”的小卡片–拿出篮子,逐个出示小卡片,让幼儿描述卡片上的“好事情”是什么,并解释为什么是好的。
–鼓励幼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小结–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好事情”,进行简单的复述,并记录在黑板上。
–夸奖幼儿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对积极向上的事物保持注意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幼儿们对“好事情”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案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通过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环境以及展示“好事情”的小卡片,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在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课后总结,幼儿们对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形成了对“好事情”的积极向上的认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们打开视野,培养他们对积极向上事物的喜爱与认知能力。
我也会通过更多的互动形式,鼓励幼儿们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中班《好事情》教案反思

中班《好事情》教案反思摘要:一、引言二、教案反思内容1.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a.课堂氛围b.学生参与度c.教学方法的有效性d.课程资源的利用3.教学效果评估4.反思与改进三、结论正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保持着对教学的热爱和执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自己中班《好事情》教案进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引言《好事情》是一门旨在培养孩子们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课程。
在中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心智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这门课程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教学中,我以故事为主线,设计了丰富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二、教案反思内容1.教学目标在本次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好事情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事情的快乐,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从课堂反馈来看,孩子们对这个目标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但在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2.教学过程(1)课堂氛围在本次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通过生动的讲解、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他们对课程内容充满兴趣,课堂氛围良好。
(2)学生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发言、积极参与。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故事讲解、实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
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些方法对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进一步关注个别差异,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手段。
(4)课程资源的利用在本次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
但从整体来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待加强,今后我将更加注重挖掘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效果评估在本次教学中,孩子们的认知和情感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但在行为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及蕴意。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并勇于尝试的道理。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意义。
活动难点:发展幼儿比较分析能力,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听,这像是什么动物发出的脚步声?小马来了,它还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1、第一段师:故事中有谁?老马对小马说了什么?老马让小马做什么呢?(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那有谁知道磨坊是用来干什么的?(磨坊是用来加工麦子的地方)那小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河水哗哗哗,它心里想到了谁?小马心里怎么样呀?(害怕,左右为难)如果你是小马怎么办?2、第二段师:我们接着往下听!小马遇见了谁呀?(老牛)那小马和老牛说了什么呢?(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水很浅,刚没小腿,能淌过去)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马和老牛的对话呀,那老师做小马,你们做老牛好吗?(注意对话语气)3、第三段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正准备过河呢,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起来听一听!师:小马正准备下河呢,突然谁来啦?(小松鼠)小松鼠来了,那小松鼠是怎样对小马说的呢?(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我们也来学一学小松鼠的话!师: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到底听谁的?你觉得谁说的话有道理?如果你是小马怎么做?4、第四段师:故事里的小马是怎么做呢?一起听一听。
师:老马是怎么和小马说的?你仔细想过它们的话吗?为什么同样一条河,老牛说浅,松鼠说深?老牛和小松鼠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小朋友也一起动脑筋帮小马想一想。
演示图片,观察、比较、分析两种动物的区别。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仔细倾听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内容。
2、体验故事角色心里的改变,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感受关心别人带来的愉悦心情。
4、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嬉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预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出主题。
这是什么呀?〔摇篮〕摇篮里躺着谁呀?〔小宝宝〕那宝宝长大之后还躺在摇篮里吗?〔不会〕对呀?可是有一只小猴匹克,它长大了还是睡在摇篮里呢二、结合图片,观赏故事1、第一段至想让匹克自己走假如你是小猴匹克,你会怎么样呢?〔幼儿自由讲〕那小猴匹克会怎么做呢?2、讲解并描述……爬坡呢?原来匹克直嚷嚷:“我还小,我还不会爬坡呢!”还是让妈妈推,你觉得匹克这么做对吗?〔不对〕是呀?匹克长大了一点儿多不关怀妈妈,你们喜爱匹克吗?〔不喜爱〕为什么?那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却让匹克转变了。
3、讲解并描述故事:这时……小毛头吓得哇哇哭。
假如你是匹克你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讲〕那我们来看看匹克是怎么做的?4、再讲解并描述故事匹克是怎么做的呀?〔幼儿讲〕那位妈妈是怎么对匹克说的?5、讲解并描述故事……到最终。
小伴侣你们说匹克长大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匹克长大了?三、完好讲解并描述故事,幼儿观赏。
1、老师把这件事事情编成了一个故事〈小猴长大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吧!2、你们喜爱故事中的匹克吗?为什么?匹克长大了,能救小毛头,还能关心妈妈拎东西像个男子汉了。
四、迁移谈话。
你们长大了吗?你们会做什么事吗?幼儿讲你们也长大了,你们能关心老师的忙吗?〔能〕请你们把老师借来的东西的还回去好吗?谁来帮助。
教学反思:幼儿期是语言进展,特殊是口语进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语言力量是在沟通和运用的过程中进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舞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沟通,让幼儿想说、敢说、喜爱说并能得到主动回应。
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爱好。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好事情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好事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好事情》2. 故事简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好事情的小鸟,它总是乐于助人,帮助其他动物解决问题。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好事情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好事情的品质。
2. 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好事情吗?你们做过好事情吗?”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
2. 故事讲解:a. 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
b. 讲述故事,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c.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
3. 情景扮演:分组进行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表演。
4.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好事情的品质,以及如何向好事情学习。
5. 总结:总结故事的主题,强调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做一些好事情,记录下来,下次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通过情景扮演,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好事情的情况。
七、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好事情”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好事情。
2. 组织“好事情”分享会,让幼儿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做的好事情。
3. 开展“好事情”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制作助人为乐的手工作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讲解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讨论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好事情

教课资料参照范本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课设计:好事情
撰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有了美好的梦想一定付诸行动,要从身旁的小事情做起。
2、察看故事画面,学习初步阅读。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磁带以及录音机要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一)、议论引出故事主题。
有个孩子叫尤拉,是一个外国的小朋友。
尤拉正向做一些好事情,大家帮
他想想,做些什么才算好事情呢?
(二)、教师叙述故事。
1、教书故事从开头到“我能做点什么好事情呢?”。
发问:尤拉究竟想做哪些“好事情”呢?
尤拉在想好事情的时候,妹妹、小狗、奶奶正好遇到什么困难呢?小尤拉
帮助他们了吗?他又是如何做的呢?(理解:委屈、夹着尾巴) 2、再次叙述此段故事,议论:
妹妹、小狗、奶奶被拒绝了,是什么心情?分别会说什么?(鼓舞幼儿推
测心理,设计对白)尤拉为何一件好事情都没有做成?他究竟该怎么做?
(三)、幼儿看图察看理解。
1、使用幼儿用书“好事情”,指引幼儿认真察看并自由阅读,鼓舞幼儿
有看不懂的地方可随时提出来。
1 / 2
2、沟通认识画面的特定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圈圈图表示什么意识?妹妹、小狗、奶奶各说了什么?
3、幼儿边看图画,边试试完好叙述故事。
认字的幼儿能够把对白部分读出来。
(四)、谈谈在我们的身旁有哪些好事情能够做。
1、发问:小朋友,请你想想,你能为身旁的人做点什么好事情呢?
2、幼儿沟通议论。
2 / 2。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幼儿园里好事多》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幼儿园里好事多》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里的好事和不好的事。
2.了解什么是团队合作。
3.了解如何帮助他人。
4.增强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表达。
5.培养幼儿的互助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团队合作。
2.明确影响团队合作的因素。
3.了解帮助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3.1. 课堂导入教师与幼儿们简单交流,询问近期在幼儿园里发生的有趣和好玩的事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2. 学生自主发言让幼儿自主发言,说出幼儿园里的好事和不好的事,同时老师使用课件或贴图等形式,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深入理解不好的事对他人和团队的影响。
3.3. 队长选举教师通过简短的介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建立“团队意识”,随后让每个班级选出一位队长,队长将带领班级一同参与“幼儿园里好事多”的活动。
3.4. 团队活动团队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内容,以加强班级间共同协作和互助精神,同时通过活动的形式,加深幼儿输出自己团队协作的体验。
•小组拼图,需要小组员协作老师准备多幅拼图,随机分配给幼儿组成小组,并要求小组员之间互相合作完成拼图。
•小组游戏,加深组员之间感情老师设计“抓住小松鼠”等游戏,以此加深组内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加团队凝聚力。
•活动总结幼儿们通过团队活动,学到了影响团队合作以及什么是团队合作,暂时可能无法清晰表达,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带领幼儿进行总结,将团队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真实有效的培育,比如“鼓励他人”、“尊重他人意见”、“共享信息”,等等。
3.5. 课堂小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幼儿们学到的知识,强调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并向幼儿们发出最好期望。
四、教学反思幼儿在进行团队活动时往往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一些团队成员更是直接放飞自我,忽略了团队合作的基本意识。
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幼儿对 teamwork 的认识,拓展了幼儿们团队协作的视野,让幼儿们在基础的团队合作上增添了一份学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