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月
描写月的诗歌10首
描写月的诗歌10首在古代文学中,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它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人类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而描写月的诗歌,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常见主题,因为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十首描写月的诗歌,让我们一同体会这些诗歌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第一首:《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歌将月亮的光芒和地上的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同时,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第二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唐代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翻照小庭红影重。
说什么脉脉凝噎,算什么沉沉独醒。
不信睡魔难侵,才疏学浅愁更深。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红。
这首诗歌以明月为主题,通过描写明月的光芒、风和叶子的声音、小庭红影等细节,营造出了一种悠远的氛围。
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追问,让人感受到了深沉的哲思。
第三首:《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歌以明月为主题,通过描述情人相思之情和诗人的心境,表达出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其中,“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句话,将描写明月的细节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第四首:《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歌以明月为主题,通过描述戍鼓、秋雁、露、月等细节,描绘出了边疆的孤寂和凄凉。
其中,“月是故乡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则反映了边疆将士的艰苦处境,让人感受到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无尽思念和怀念。
第五首:《静夜思》唐代杜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歌与李白的《静夜思》类似,同样以明月为主题。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歌10首
描写月亮的现代诗歌10首描写月亮的现代诗歌10首月亮,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存在。
它不仅是夜空中的一种景观,更是人们感情世界中的一种象征。
现代诗歌中,月亮也经常被用来描写情感,下面是十首描写月亮的现代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堪称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以深情的笔调描绘了月光洒在床前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月夜》--徐志摩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通过描绘月夜中的景象来表达对逝去事物的追忆和挽歌之情。
3.《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通过月亮的形象来表达对远方故友的思念之情,描绘了戍边的凄凉和人们的离散和不幸。
4.《登高》--杜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恼,月亮成为了诗人内心的抒发之物。
5.《照天山》--白居易天山月老大,月光下如昼。
照耀三千里,流照万里路。
夜静百鸟寂,月出九霄初。
夜中一道光,出没咸阳路。
这首诗中,天山的月亮被描绘成了一种神秘和美丽的存在,它的光芒照耀着千里万里,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6.《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悲切。
山月照空江,流水如飞絮。
上下而求索,人生几何?江上月明胡雁过,音书断绝何处寻?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和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来表达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问,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7.《咏月》--辛弃疾细雨梧桐深院,晓阴无赖似穷秋。
诗歌中月亮的多种名称
诗歌中月亮的多种名称1、半璧:喻弦月。
本为璜,即半圆玉器。
出自:庚信《望月》:“莫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
”2、半蟾:半月。
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称月。
出自:李白《雨后望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3、半弓:弦月。
出自:元模《春》:“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
”4、半轮:指半圆的月亮。
出自:杜甫《月三首》:“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5、半魄:半圆的月亮。
出自:张子容《碧池望秋月》:“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6、半照:指半边月。
出自:韩屋《寄远》:“眉如半照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干。
”7、宝鉴:明月的美称。
出自:谢说《四喜记·佳期重会》:“湘帘高卷,遥看宝鉴空悬。
暗想当年奇遇,美景依然。
”8、宝镜:喻月。
出自:崔护《日五色赋》:“晕藻绘于金轮,聚云霞于宝镜。
”9、宝月:明月。
出自:吴均《碎珠赋》:“宝月生焉,越浦隋川,标魏之美,擅楚之贤。
”10、碧华:皎洁的月亮。
出自:李贺《古悠悠行》:“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11、璧月:圆月的美称,取月圆如璧意。
出自:韦庄《咸通》:“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
”12、冰蟾:指月亮。
出自: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13、冰鉴:指月亮,以其清澈如镜。
出自:元穰《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14、冰镜:指月亮。
出自:孔平仲《八月十六日率月》:“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
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15、冰轮:指月亮。
出自:苏轼《宿九仙山》:“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
3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
3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古典文学中月亮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宋代和明代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古诗,他们对月亮的描写充满着神秘感,使月亮尤其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一、《州西楼夜雨》李清照牧童遥指州,一片明月洒江楼。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望月怀远》白居易弯弓射不及夕阳西,月夜楼台望穿西。
商山四望去无踪,一月冷风吹花瓣西。
三、《水调歌头:月下独酌》苏轼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四、《月下独酌》李白羡酌无相亲,空斟何人初?苔花如锦绣,古木无人疏。
青天朗月来,玉楼明月初。
五、《乌衣巷》苏轼月半乌衣巷,提纶空肠断。
群燕过街飞,犹记今夕眠。
六、《浪淘沙》张九龄晚舟下湘江,月明渔歌凤。
千山横江碧,长沙断桥红。
七、《观潮》晁补之台夷夜望月,月在高楼中。
青山万里间,白云几行横。
八、《卜算子秋思》韩愈落叶聚还散,寒江独夜舟。
孤舟空调落,千里秋思愁。
九、《宴清都》高适清都宴月满,金碧暮山远。
梦回千里客,归来在江湾。
十、《虞美人春思》李商隐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十一、《薄幸》李煜少妇薄幸,无处问道深!月照窗前花,晓日又归人。
十二、《定风波丙辰中秋》文天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恰似天上人间,月明千里似秋时。
十三、《湖上夜行》杜甫沉吟立湖,秋月愁。
客望乡思,江唱晚霖。
十四、《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十五、《望月》高骈凭空望月影,壮志秋夜冷。
河山连穹庐,积雪凝霜雹。
十六、《春望》滕王阁序林月如霜叶如雪,花落知多少。
江潮暗涌添胜意,月明西山千重峰。
十七、《江南曲》佚名春山如梦,月夜参差满。
江南水乡一体同,月明芦苇望乡船。
十八、《踏莎行春愁》李白西风吹入杏花村,小屋边草多春。
月照堤边柳,风送过庭院。
十九、《游台山》陶渊明走向台山去,古路月明中。
山晴见台峰,水月听海钟。
二十、《洞仙歌》温庭筠两重人间时,一曲歌边花。
满天明月出,五湖映洞寒。
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全
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全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全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此外月亮还代表着人生的圆满、缺憾。
古人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古代描写月亮的诗句,一起体会别样的情怀。
描写月亮的诗句第一部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诗句中同时带有月字的诗句
诗句中同时带有月字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同时带有“月”字的诗句:
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6.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7.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这些诗句通过“月”字的运用,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展现了月亮在诗歌中的丰富象征意义。
描写月亮的诗歌16首带注释
望江南·天上月五代佚名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
为奴吹散月边云。
照见负心人。
译文遥望着窗外,朦胧的月亮就好像一团白银。
夜深人静,身边风声渐紧。
月亮被乌云遮住了。
风呀,请你吹散月亮边上的乌云,让它照到我那负心汉。
注释更阑:更残,即夜深。
奴:古代女子的谦称。
负:原误作“附”,王国维校改。
◎2生查子·新月曲如眉五代牛希济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在心儿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译文新月弯弯如眉毛,没有圆的意思。
不忍心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
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
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注释生查子(zhā z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尊前集》注:双调。
元高拭词注:南吕宫。
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新月:阴历月初的月亮。
团圞(luán):团圆。
红豆:又名相思豆,草本植物,种子形如豌豆。
劈:剖开。
桃穰(ráng):桃核。
仁:桃仁。
这里“仁”与“人”谐音,意思双关。
连理:不同根的草木,它们的枝干连成为一体。
古人喻夫妇为“连理枝”。
◎3绝句金王庭筠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译文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
注释西厢:传统汉族建筑四合院里面西面的厢房。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七里一作:七城)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译文:弯弯的月儿升起悬挂在凉州城头,皎洁的月光照亮整个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数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一首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古代诗歌意象的解读——月亮篇
古代诗歌意象的解读——月亮《古代诗歌月亮意象的解读》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是一个被广泛运用且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意象。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承载着诗人们的情感、思想和哲学思考。
一、月是美的象征月亮皎洁、明净、柔和、可亲,犹如一位温柔美丽且冰清玉洁的女性。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诗意地发现了月亮之美,《诗经·陈风·月出》中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以月光之美映衬人物之美。
周祗则赋予月以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审美内涵,形容其“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
谢庄将秋月的纯净之美与山水结合,“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
升秋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汇成更加清美的景致。
月亮朦胧柔和的清辉还能赋予山水景物独特的神韵,具有化景的作用。
如张先在《木兰花》中所写“中庭月色下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通过清明月色中飘过的无数淡若无痕的杨花,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不仅营造了清幽绝俗的氛围,让人感到月夜幽林之景空明澄净,弹琴长啸之人安闲自得,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
诗中的“明月来相照”,既与“人不知”形成对照,又起到了点破暗夜的作用,体现出闲、静、淡、远的风格和优美的意境。
总之,在诗人笔下,月亮不管是烟月迷蒙的轻忧淡愁,还是皓月当空的雄浑高古,亦或是月光笼佳人的恬淡婉约的宁静,都是美的象征。
二、月是情的载体(一)寄托恋人相思之情男女相思离别、少妇闺阁之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主题,月夜往往是相思主题的背景。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中“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描绘了主人公独守空帏,在明月流光下的寂寞凄凉,引出她内心的无穷愁思。
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徐陵的“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沈俭期的“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
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
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暮江吟》)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
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
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
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
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这里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
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
描写明月的古诗10首
描写明月的古诗10首
当月亮高悬于夜空,古人常以诗歌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以下是十首描写明月的古诗: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
牛渚西江夜,三峡月中来。
岸花随水落,汀草逐波开。
4.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5.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 《春夜喜雨》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 《夜泊金陵怀古》 - 杜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杜甫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这些古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境描绘了明月的壮丽和美丽,展现了古人对明月的热爱和思念。
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参考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参考一、以“残月”写忧愁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
“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文天祥《酹江月》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
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借助的就是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1.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曹组《青玉案》2.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
——仲殊《南柯子·忆旧》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牛希济《生查子》4.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荷叶杯》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二、以“明月”写忧愁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
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温庭筠《菩萨蛮》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苏轼《永遇乐》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三、以“淡月”写忧愁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谢逸《千秋岁》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1.春啼细雨,笼愁淡月。
——卢祖皋《安清都·初春》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陈亮《水龙吟·春恨》四、借“新月”写忧愁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
月亮的古诗三年级
月亮的古诗三年级
一、月亮的古诗
1、《赤壁怀古》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3、《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辞家园,乡音无改鬓毛新。
采得百花成一簇,独立芳草天地间。
4、《长相思》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漫天落叶满地愁,西南风多少秋凉。
5、《乌衣巷》
乌衣巷口夕阳斜,单衾寒舍谁宿处。
柴门闻犬夜不语,萧萧微雨滴梧桐。
二、月亮的诗歌
1、《望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感旧》
满江红,月明中。
老去入畴桑,新来向梧桐。
心无旧恨,今朝新缘。
花开花落知多少?
3、《月入怀》
凝望完芙蓉,人间满似仙。
新月喜气晚,旧山空自咸。
无端习寂寥,幽情犹未还。
4、《三台》
秋风吹又少,三台宴白鹤。
月如钩,寒梅著。
燕子双双飞,绕枝巢复来。
5、《月夜心》
月夜朗朗心知何?多少星光睡去还。
深山重叠空蒙蒙,一片孤云孤月高。
林中芳草隐春色,潭中柳梢轻夜歌。
关于月亮的诗歌(通用30首)
关于月亮的诗歌(通用30首)月亮的诗歌1【月夜圆圆】枯藤外,望月盘。
谁能知悉是何年,月也挂罥长空外,我内心中如盘旋。
夜已晚,心已烦。
空看落月孤缠绵。
却笑伊人不等闲,而我不失其连心。
月夜繁华凭紫曦,而今我已二十一。
努力考取功名路,再次充当状元兮。
月亮的诗歌2【春天的月亮】春天的月亮蛋黄蛋黄我的眼睛也被镀上了一层金光春天的月亮是新的刚刚脱掉冬的臃肿喜气洋洋换上了春的艳妆春天的月亮含一着甜甜的麦香像初嫁的新娘抚动小草的秀发吻一向花卉的脸庞于是,一方方乡野便延长了春节的芬芳春天的月亮真真正正写在天上象形文字一样逼真。
生动。
亲切。
形象那不是梦那是父老乡亲们用农具苦心弹奏的诗章水泵声是韵脚垄沟是诗行哦!春天的月亮明明煌煌分一泌一出淡雅的光芒那是酒吗舀一勺畅饮刹时,朦胧了李白的醉眼也甜透了我的心房春天的月亮啊醉人的月亮男人的酒女人的柔肠诗人的心农人的渴望……月亮的诗歌3【月色】夜已悄悄来临月光洒向了大地月光似水温柔了整个黑夜一丝轻纱让大地多了几分朦胧栖息的小鸟在母亲筑起的巢里安然地睡去大地渐渐收起了月光让夜多了几分神秘天空的星星像一闪一闪的宝石送给小鸟一个温馨的梦让守候在旁边的母亲多了几分幽静月亮的诗歌4【拥紧月光】此时除了月光只剩下空旷我仿佛听见远方谁的呼唤似天籁静夜那上弦月如果也有情是否能给无法终结的人一些牵引像潮汐或起或落终究也是种了断月光洒满床铺点点星火映着某人要离开前留在窗前的剪影如刀割疼了心却割不断恩怨此时我只轻轻的把自己埋在臂弯里像是我已拥有了满天月光月亮的诗歌5【今晚的月亮——写在中秋节今晚的月亮总是穿行于乌云之中莫非是不愿看到一个中国船长仍被扣押在异国它邦今晚的月亮多像一位刚刚逝去的母亲苍白的脸庞纵然有千山作障也要去看看铁窗下的儿郎今晚的月亮如同一个让狂澜撕破的家庭——一行行泪沿着缺口洒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今晚的月亮是一艘庞大的舰艇正满载一个民族的愤怒驶向一座岛屿谁都别想来阻挡月亮的诗歌6【故乡的月亮】看到月亮就想到一个叫家的地方我的故乡就在那个最圆最大的月亮下面那皎洁的月光总能把故乡的土地照亮很小的时候听妈妈说月亮上有一颗大树大树下有个我和一样大的孩子在欢快的荡着秋千还听妈妈说月没圆的时候不要用手指月亮因为她会生气会在我睡着的时候偷偷溜下来把我的耳朵咬伤这一天我长大了背起了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挚爱的亲人告别了可爱的故乡游离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只身为梦想闯荡岁月洗礼着尘土转眼已是沧桑我常常独自伫立在窗前凝望天空的月亮思念着我的亲人思念着我的故乡可它总是那么黯淡我看不到那棵大树看不到孩子荡秋千看不到月光洒落在何方我就想远方的妈妈是不是也正凝视着故乡的月亮终于有一天我疑惑着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妈妈笑着告诉我说我的孩子只有故乡的月亮才最圆最亮我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早已滑落脸庞禁不住哽咽着喊道妈妈,我好想你妈妈,我好想我的故乡月亮的诗歌7【月亦弯弯】早已不知何处,身受其人屈辱。
月亮的古诗 描写月亮的诗句
月亮的古诗描写月亮的诗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18.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1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风飘荷叶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
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
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
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暮江吟》)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
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
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
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
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这里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
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
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
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月的边塞意象。
“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
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
诗人对月和边塞相形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的伟大感受,已经是十分杰出的了。
二、 月的时间意象。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
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封建专制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压制禁锢人才的,自己的壮志豪情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地消融在历史的月光流逝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李白 苏台览古》)。
他们的生命与逸志常常也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虚抛浪掷了。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通向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
三、 月的愁绪意象。
在古诗词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
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尽管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
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了“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以月状愁在唐代依然有很大的反战。
思乡带月字的诗句
思乡带月字的诗句思乡带月字的诗句带月字的诗句,月,在诗词中代表着思念、思乡等等,是一个美丽的意象,常常牵绊着诗人对家人、家乡、祖国、过去的怀念,因此,在古诗中,关于‘月’字的诗句,是非常多的,下面是思乡带月字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3,“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4,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9,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10,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11,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12,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遣怀》)1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14,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15,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
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
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
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
(《杜臆》)1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17,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二首》其一)18,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1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抒怀》)20,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月的边塞意象。
“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
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
X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
诗人对月和边塞相形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的伟大感受,已经是十分杰出的了。
二、月的时间意象。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
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封建专制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压制禁锢人才的,自己的壮志豪情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地消融在历史的月光流逝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他们的生命与逸志常常也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虚抛浪掷了。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通向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
三、月的愁绪意象。
在古诗词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
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尽管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了“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以月状愁在唐代依然有很大的反战。
诗中带月的诗句
诗中带月的诗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月亮,是诗人笔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它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常常代表着孤独、思念、浪漫等情感。
诗中带月,不仅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更是一种特殊的诗意境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诗句,这些诗句凝练精美,字字珠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情感共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诗中带月的经典诗句吧。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中就有这样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夜晚,月色淡淡,风雨声声,花瓣随风飘落,给人以深深的忧伤之感。
月光照在风雨中的花瓣上,映衬着花瓣的轮廓,更加凄美动人。
另一位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句诗中描述了在一座边关城堡的夜晚,月光下寂静的边境,雁声哀婉,给人以无尽的思绪。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月光照亮了彼此的思念,也照亮了远方故乡的明亮。
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也有关于月亮的描写:“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月行千里君不见,人约黄昏独去情。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月亮行走千里,君不在身边,诗人却在明月寂寥的夜晚中独自怀念,满心期待着与心爱之人相聚的时刻。
元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有一句关于月亮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慨叹,月光下飘落的落红,宛如悲伤中的眼泪,化作春泥,馈赠给下一季的花朵,美好在于永恒的轮回。
诗中带月,是诗人们对月亮的独特情感表达和对生活、人情的深刻思考。
月亮总是那样宁静而安详,它见证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承载着人们的希冀和梦想。
在诗人笔下,月亮不再只是一个天体,更成为了诗歌中的灵感源泉和情感寄托。
带着月亮的诗句,犹如一缕清风,一抹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在生活的征途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好和力量。
愿我们都能在诗中带有月,感悟生活的深刻和美好。
关于月亮的古诗名言名句
关于月亮的古诗名言名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是一个常见的题材,有许多古诗名言名句是关于月亮的。
下面是几句关于月亮的古诗名言名句:《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认为月亮是一个伴人饮酒的好伙伴。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望长安,又何言再游。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憧憬,认为月亮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
《水调歌头》:“花影半隐半掩泪,月明星沉沉。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感悟,认为月亮是一个悠远的存在。
《月夜忆舍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点滴初霑浓露滴,更喜岸芷汀兰。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思念,认为月亮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存在。
《卜算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好奇,认为月亮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以上这些古诗名言名句都是关于月亮的,它们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憧憬、感悟、思念和好奇。
月亮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很常见的题材,它是许多古诗的灵感来源,也是许多古诗的象征意义。
除了以上几句古诗名言名句,还有许多其他的古诗名言名句也是关于月亮的。
下面是几句关于月亮的古诗名言名句:《月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描写,认为月亮是一个美丽的存在。
《鹊桥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哀伤,认为月亮是一个不能停留的存在。
《菩萨蛮》:“我本是江南好梅子,遭了贼手贼心割。
月有阴晴圆缺,人无恒常爱恨。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比喻,认为月亮是一个复杂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的月
1.篇目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
“君”字一作“风”。
句中“愁心”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
《琵琶行》白居易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
用月叙写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惨,用月表现琵琶女技艺之卓绝,感情之真切,用月渲染琵琶女身世沉沦之悲凉辛,酸用月反衬诗人被谗遭贬的孤寂悲愤。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
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月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即景感怀。
《苏幕遮》范仲淹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泪。
借月亮写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深。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然而人生短暂,不必让种种“闲愁”萦回于心,还不如放眼大江、举酒赏月。
“一尊还酹江月”,玩味着这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读者眼前。
词的收尾,感情激流忽作一跌宕,犹如在高原阔野中奔涌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回旋,随即继续流向旷远的前方。
归纳分析
古诗中的“月”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抒发思乡怀远之情。
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二、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
张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
比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
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
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
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展示广阔情怀。
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
唐人的边塞诗,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雄浑苍茫,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开朗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浩渺闲雅,王昌龄“撩乱边
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心忧患,都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表现空间之美。
古人何以对“月”情有独钟。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
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托情。
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有感叹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有排解怀才不遇、慨叹宦海沉浮的;更有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