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治疗引起的乙肝再激活
双环醇治疗乙肝病毒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疗效观察
采 用 S P 0 P S1 . 0统计 软件 , 量资 料 以均数± 计 标准 差 ( )
表示 , 用 t 采 检验 , 计数 资 料采 用 x 检验 , P<00 以 . 5为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结核 l 4例 , 结核性 胸膜炎 l , 2例 结核 性腹膜炎 4 ; 大 三 阳 ” 例 “
5 中 国 医 药 导 报 CHl A MED C R D 6 N I AL HE AL
21 0 2年 7月 第 9卷 第 2 O期
・
药物与 临床 ・
2 结 果
生l 虽然 对 抑 制病 毒复 制起 到 了一 定作 用 , 引 . 但对 肝 功 能恢 复
21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A T 比 较 . L
【 中图分 类 号】 5 5 R 7. 2
[ 献标 识 码】 文 A
【 编号】 6 3 7 1 (0 2 O ( )0 5 — 2 文章 1 7 — 2 0 2 1 )7 b 一 0 6 0
Ob e v to n t e e e t fBiy l li r a i g a n r a i e u c in b . s r a i n o h f cs o c co n t e tn b o m ll r f n to e v
【 sr c]Obet eT b ev h f c fB cco i t a n b oma l e u ci ea s fh p ti B vrs Ab ta t jci oo sreteef t o iyll n r t ga n r l i rfn t n b c ueo e ais i v es ei v o t u
我 院住 院病 例 , 氨酶 ( T 在 1 0 3 0U L之 间 、 清 总胆 转 AL ) 0 ~ 0 / 血 红 素 ( Bl ≤5 mo/ 。按 HB T i ) 0 ̄ l L V再 激 活 发 生先 后 随 机 分 为 治疗组 ( 0例 ) 3 和对 照组 (0例 ) 3 。治疗组 男 1 9例 , 1 例 ; 女 1 年
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结果
1 0 2例患者有 4 6 . 1 %( 4 7 / 1 0 2 ) 出现肝功能异常 , 有4 0 . 2 %( 4 1 / 1 0 2 ) 出现 H B V再 激活 ; 4 1例 H B V再激 活患者 中 3 5例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病毒基因复制
病毒基因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产生足够的病毒RNA。
3
病毒蛋白合成
病毒RNA通过细胞机制合成病毒蛋白。
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因素
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可能导致乙肝病毒再激活。
抗癌治疗
化疗、靶向治疗等对免疫系统 的影响可能带来乙肝病毒的再 激活。
其他危险因素
肝硬化、药物过量等因素可能 增加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
随访监测
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病毒复制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预防措施
• 清除乙肝病毒携带者 • 充分评估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 控制其他诱因
结论和建议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加强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 以减少患者的疾病负担。
乙肝病毒再激活一般分为 肝病阶段和抗病毒阶段, 具体需要经过病毒的复制、 肝炎活动和肝细胞损害等 过程。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发生与 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 药物使用、肝功能损害等, 需要加强预防与监测。
病毒复制的过程与乙肝病毒再激活
1
病毒进入细胞
乙肝病毒通过钩孢蛋白与肝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
2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乙型肝炎病毒再榲活是指乙型肝炎病毒在寄宿体机体中沉默一段时间后,由 于各种原因重新激活,并引起病理性损害的一种疾病。
概述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1 定义
2 发展过程
3 影响因素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是指 乙型肝炎病毒在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及完成抗病毒治 疗的乙肝患者体内沉默后, 病毒非致病性再激活。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表现
黄疸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可能引起黄 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
风湿病免疫抑制剂治疗致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观察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H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 ( HB V)r e a c t i v a t i o n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i m mu n 0 s u p p r e s s i v e
e d i n t o t h r e e g r o u p s :i n HB V a c t i v e g r o u p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 1 0 0 mg o f l a mi v u d i n e o n c e d a i l y o n e we e k b e f o r e t h e y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i mmu n o s u p p r e s s i v e; i n HBV i n a c t i v e g r o u p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i mmu n o s u p p r e s s i v e b u t wi t h o u t a n t i v i r a l d r u g a t ir f s t , t h e p a t i e n t s wh o s e HB V— DNA b e c o me p o s i t i v e d u r i n g t h e t r e a t me n t a b o v e wo u l d r e c e i v e d l O 0 mg o f l a mi v u d i n e o n c e d a i l y o n e we e k; i n a l wa y s e x p o s u r e g r o u p p a t i e n t s wo u l d r e c e i v e d l O O mg o f l a mi v u d i n e o n c e d a i l y o n e we e k, i f HBs Ag o r HB V— DNA b e c o me p o s i t i v e d u r i n g t h e t r e a t me n t .Re s u l t s I n HB V a c t i v e g r o u p HBV- DNA
乙肝病毒再激活
HBV再激活:风险因素/分层
• 每个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引起HBV再激活的风险 程度不同,将免疫抑制剂分为低、中、高风险人 群。
• 药物高危人群定义为HBV再激活预期发生率10% 以上的病例。 1.风险最高的患者是HBsAg阳性和抗-HBc阳性或 HBsAg阴性和抗-HBc阳性的患者以及采用B细胞 耗竭剂如利妥昔单抗等治疗的患者。 HBsAg阳性 和抗-HBc阳性且即将采用蒽环类衍生物如多柔比 星或表柔比星治疗的患者, HBsAg阳性和抗-HBc 阳性即将采用中剂量或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 疗4周或更长时间患者也属于高风险人群。
HBV再激活:定义和意义
• HBV再激活后,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 现可持续数周,是进一步的化疗延迟数个 疗程。报告的HBV再激活死亡率高达25%。 因此, HBV再激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又 因其危及可治愈恶性肿瘤的成功治疗,这 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HBV再激活:风险因素/分层
• 免疫系统在HBV病毒复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很早就认识到免疫抑制可增加HBV 再激活的风险。作为癌症化疗、肾移植的 并发症,乙肝病毒再激活最初描述是在20 世纪70年代末期。与那些感染康复或缓解 (HBsAg阴性,但抗-HBc阳性)患者相比, HBsAg阳性患者更易出现HBV再激活。
阳性(抗-HBs阳性、HBsAg阴性患者重新出 现HBsAg)
HBV再激活:定义和意义
• 基于血清学状态和免疫抑制方案的类型和强度, 根据临床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 隐性HBV再激活,表现为HBV DNA水平增加, 但无ALT水平增加; ★ 显性HBV再激活,表现为: 轻度 血清ALT水平上升但无黄疸或症状 中度 黄疸或明确的肝损伤症状:如疲劳或深 色尿 重度 出现肝功能衰竭特点如凝血功能障碍或 肝性脑病
风湿病患者发生传统免疫抑制剂相关乙肝病毒再激活的认识
Journal of China-Jap a n Friendship Hospital ,2019 Oct ,Vol.33 ,No.5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 年第 33 卷第 5 期303风湿病患者发生传统免疫抑制剂相关乙肝病毒再激活的认识何林蓉,葛勇鹏,李嗣钊,王国春,卢昕**本文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何林蓉(1988-),女,住院医师,医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9-03-18修回日期:2019-07-03(中E)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29)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25(2019)05-0303-03doi : 10.3969/j.issn. 1001-0025.2019.05.012我国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髙流行区,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携带率为7.18%1'1,风湿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同 时合并慢性HBV 感染,一项研究显示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BsAg 携带率高达11.2%叫目前没有完全清除HBV 的方法,慢性HBV 感染者及既往暴露者在接受免疫抑制 治疗后均有乙肝病毒再激活(hepatitis B reactivation ,HBR ) 的风险。
根据2015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HBR 被定义为HBV DNA 升高MZIogmIU/ml ,或基线HBV DNA阴性者由阴性转为阳性且M100IU/ml,缺乏基线HBVDNA 者HBV DNAM20000IU/ml 。
慢性HBV 感染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肿瘤化疗的过程中HBR 发生率高达20%~50%'» ,HBR 可发生在治疗的不同时段,短则2周内,长则可到停药后1年,轻者无症状,重者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叫风湿病患者多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HBR是风湿科医生需要关注的问题。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案
cl 提 示 肝 内 HB cD A 的 载 量 与 再 激 活 有 关 , 用 e, l V cc N 使 H V cc N 预 测 HB B cD A V再 激 活 的 总 准 确 率 可 高 达 8 . % 。 89 化 疗 前 外 周 血 高 HB N V D A载 量 同 样 是 H V 再 激 活 的 B 重 要 因 素 。 Z og等 对 3 例 在 化 疗 前 检 测 到 HB hn 7 A D A 的患 者 进 行 分 析 比较 , 果 显 示 再 激 活 组 H V D A 载 N 结 B N 量 明显 高 于 非 再 激 活 组 ( . 3X1。 oi / l 10 cpe m <2 9X1 0 s . 0 epe m1 , oi / ) 化疗 前 血 清 的 高 H V D A 载 量 (>3X1 cp s B N 0 o—
权 衡 利 弊 。 三 、 V再 激 活 的 危 险 因素 HB
HB —g s (+) 者 , 现 为 抗 H s g下 降 伴 随 H s g转 A 患 表 BA BA
阳 。 随着 HB N V D A定 量 检 测 技 术 的 发 展 , 目前 对 H V再 B 激 活 可 定 义 为 慢 性 H V感 染 或 过 去 感 染 H V 者 在 免 疫 抑 B B 制 治 疗 期 间 或 之 后 , 内 H V 病 毒 复 制 从 低 水 平 增 加 到 高 体 B 水 平 , 清 HB N 血 V D A水 平 比基 线 水 平 升 高 1 0倍 或 以 上 , 或 者 H V D A绝 对 值 超 过 1 cpe m , 者 血 清 H V D A B N 0 oi / l或 s B N
抑 制 治 疗 导 致 的 H V再 激 活 提 出 了 防 治 方 针 , B 现综 述 如 下 。
化疗或免疫抑制状态下HBV再活化
随着 医 疗 水 平 的 提 高 , 胞 毒 性 药 物 和 / 免 疫 抑 制 剂 在 细 或 癌症患者 、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患 者 或 器 官 移 植 患 者 中 大 量 应 用 , 可 使 得 静 息 状 态 或 低 复 制 状 态 的 H V 活 化 , 而 使 病 情 恶 化 B 从 并有 可 能 导致 死 亡 。 在 过 去 的 l 0年 中 , 体 瘤 病 人 中 H V 的 实 B 再 活 化率 不 断 升 高 , 中 肝 细 胞 癌 患 者 中 H V 的 再 活 化 率 达 其 B 6 % , 它 癌 症 患 者 中 H V的 再 活 化 率 在 2 % ~4 % ; 行 造 0 其 B 5 0 进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的 患 者 中 H V 的再 活 化 率 超 过 了 5 % … 。 在 进 B 0
王 建 设
H V复制 再 度 活跃 … 。 研 究 证 实 包 含 糖 皮 质 激 素 的 细 胞 毒 性 B
化 疔 导 致 H s g 性 患 者 发 生 H V再 活 化 率 明显 高 于 不 用 糖 BA 阳 B
健 康 状 况 调 查 的血 样 检 测 结 果 表 明 , 国 一般 人 群 中约 7亿 人 我 感 染 过 H V, 中慢 性 感 染 率 高 达 9 0 % , B 其 .9 即约 1 2亿 人 为 慢 . 性 H V感 染 者 , 占全 世 界 慢 性 H V感 染 者 的 13 B 约 B / 。据 推 算 ,
植 的 患 者 研 究 发 现 , 应用 免 疫 抑 制 剂 前 H V D A载 量 >l5 在 B N 0
拷 贝 / l 导 致 H V再 活 化 的 危 险 因 素 。 Zog等 对 4 例 乳 m是 B hn l
心理干预预防HBV再激活临床研究
应结合其不 同心理 , 的放矢 地进行解 释和劝 慰。心理 支持 有
疗 法需 立 足 于正 面鼓 励 和 说 明 。 ( ) 知 疗 法 。 通 过 认 知 和 2认
行 为干预技术调整或改变患者 的不 良认 知 , 患者 客观全 面 使 认识并 了解 自身 的疾病状况 , 明确该病 的复杂 性及治 疗 的长
例, 治疗 3个 月发生 1 , 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3 . 0 2 / 0 。对照组 8 3例 HB 2 5 %(6 8 ) O例患者 中发生 H V再激活者 4 B 2例 , 其 中治疗 1 月者发生 l 个 0例 , 治疗 2个月发生 1 6例 , 治疗 3个月发生 2 6例 。HB V再 激活总发生 率为 5 . 0 ( 2 25% 4 /
后, 给予心理干预治疗 , 能起到预防 乙肝 病毒再激 活的作用 .
H V再激活的预防 和治 疗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目前 , B 临床
上多采用抗结核治疗前 后服用核 苷类似物 如拉米夫定 、 阿德
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 是一种 简单 、 用 、 实 经济 的
治疗措施。
参 考 文 献
例肺结核合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 者随机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 , 而实验组在 常规 治疗护理 的 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 , 包括 心理支持疗法 、 认知疗法及心理暗示疗 法 。观察 两组患者 HB V—D A再激活发生例 N 数及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 8 O例患者 中发生 H V再激活者 2 B 6例 , 其中治疗 1个月者发生 5例 , 治疗 2个月发生 8
核性胸膜炎 2 例 , 8 结核性腹膜炎 9例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16例 , 性 乙 型 肝 炎 3 2 慢 4例 。人 选 患 者 均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标 志 物 阳性 且 肝 功 能 正 常 。将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实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 两
淋巴瘤化疗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1例分析
t r y 3 C T [ ] It ai no Bd hs20 , : 9 h a ( D R ) J . R d t c i P y, 6 6 1 9 ep nJ aO l 0 6 3
—
d me so a o f r l r d o h r p n p t n s r c ii g c m- i n in l c n o ma a i t e a y i a i t e ev n o e
a d d smercf c o s o i t d wi e e e a u e r d ai n p e — n o i ti a t r a s ca e t s v r c t a it n u s h o
e pt n c t m l e oe s l i u y J . t r a et i a ee l c p t ds ec a o s d [ ] I i sn r ny o e d a tn t nJ
f t sascae i ra n —rlt nu nt T P)n a o soi d wt t t t e e p emois( R i cr t h e me ad i
u t d t r y J . a i no,00 5 3 . l e r i h a 【 ] R d t cl 1 , : adao ep aO 2 5
Ra itOn o o y , 0 6 6 2—6 2. d a e lBilPh s 20 5, 3: 7 8
mo isi ains wi o al d a c d o — s l c l u g nt n p te t t lc y a v n e n n i h l mal el n l
s b阳性 , e g阴性 , c b阳性 , B A A HB A HB A H e b阳性 , 功能 正 肝 常, 诊断 “ 非霍 奇金 淋 巴瘤 ( 弥漫 大 B细胞性 ) 累及 脾脏 、 骨 髓 Ⅳ期 B组 ” 因经 济 原 因无 法 加 用 “ 罗 华 ” 疗 , 。 美 治 行 “ H P 方案化疗 2周期 , CO ” 化疗后 浅表淋 巴结明显缩小 , 脾脏
最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防治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最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防治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11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主要方法,a11o-HSCT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长。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中度流行地区,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5%~6%。
2017年至2023年,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年发病率为1%左右。
HBsAg阳性或既往感染HBV的患者在接受强免疫抑制治疗、化疗、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尤其是抗CD20单克隆抗体)时存在HBV再激活的风险。
而接受a11o-HSCT治疗的血液病患者HBV再激活发生风险较其他患者更高。
目前国内仍缺乏a11o-HSCT后防治HBV再激活的规范化临床共识或标准。
为此,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讨论,在回顾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就血液病患者a11。
-HSCT后防治HBV再激活达成共识,旨在为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亚专科及相关医师提供临床指导。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慢性HBV感染:HBsAg(或)HBV-DNA阳性6个月以上。
既往HBV感染:HBSAg阴性且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
隐匿性HBV感染(OBI):肝脏/外周血中存在HBV-DNA而HBsAg阴性。
根据HBsAb/HBcAb的状况可分为血清阳性OB1(HBSAb/HBcAb阳性)和血清阴性OBI(所有血清学指标均阴性)。
HBV再激活:慢性HBV感染或既往HBV感染患者在a11o-HSCT后出现HBV再次复制,HBV-DNA水平与基线相比显著上升或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
HBV再激活的风险依据患者的HBV血清学状况而不同。
HBsAg阳性患者接受a11o-HSCT具有较高的HBV再激活风险。
在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HBsAg阳性患者中,移植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高达45%~81%°在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既往HBV感染患者中,移植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为4.3%~40.8%.HBV还可通过HBsAg阳性供者的造血干细胞传输给a11o-HScT受者。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概述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概述钟霄;周鹏程;范学工【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17(016)011【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较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其中,大部分人属于HBV携带者,终生未发病,但部分患者因合并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而需运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使其免疫功能状态改变,可能导致HBV再激活,从而引起肝功能受损,甚至发生暴发性肝衰竭或者死亡。
【总页数】6页(P1089-1094)【作者】钟霄;周鹏程;范学工【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毒性肝炎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毒性肝炎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毒性肝炎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相关文献】1.恶性肿瘤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进展 [J], 付华丽;高世成2.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肺癌患者肝功能损伤及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影响研究 [J], 王万敏;韩一平3.核苷类似物防治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分析[J], 马玉兰; 许红梅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再激活与预后的关系 [J], 徐雪丹; 夏平方; 梁玉环; 梁惠如; 陈荣伴5.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J], 杨健; 谢炎; 田大治; 张骊; 张洋铭; 蒋文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注HBV 感染特殊人群:早诊、早治、早获益
关注HBV感染特殊人群:早诊、早治、早获益李艳伟,窦晓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110000摘要: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预防接种以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我国儿童HBV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我国成年人HBsAg阳性率仍然很高,特殊人群也越来越多,应做到对特殊人群及时筛查和诊断,以尽早抗病毒治疗,阻滞或者延缓HBV感染后进展至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
治疗时机及药物的选择除了关注HBV病毒学、肝功能,还要考虑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母婴传播、接受化学治疗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HBV再激活等问题。
从而实现HBV高危和特殊人群应筛尽筛、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使更多患者获益。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特殊人群;筛查;诊断;治疗学FocusonthespecialpopulationwithhepatitisBvirusinfection:Earlydiagnosis,earlytreatment,andearlybenefitsLIYanwei,DOUXiaoguang.(ShengjingHospital,ChinaMedicalUniversity,Shenyang1100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DOUXiaoguang,guang40@163.com(ORCID:0000-0003-0694-7126)Abstract:HepatitisBvirus(HBV)infectionisamajorpublichealthproblemworldwide.WiththeextensiveprophylacticvaccinationwithhepatitisBvaccineforneonatesandanincreasingnumberofpatientsreceivingantiviraltreatment,remarkableachievementshavebeenmadeinHBVinfectionamongChinesechildren.Howeveratpresent,thereisstillahighHBsAg-positiverateamongtheadultsinChina,andwithmoreandmorespecialpopulations,itisnecessarytoperformtimelyscreeninganddiagnosisandgiveantiviraltherapyasearlyaspossi ble,soastopreventordelaytheprogressiontolivercirrhosis,liverfailure,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afterHBVinfection.TheselectionoftreatmenttiminganddrugsshouldnotonlyfocusonHBVvirologyandliverfunction,butalsoconsiderchronicunderlyingdiseases,moth er-to-childtransmission,andreactivationofHBVinpatientsreceivingchemotherapyandimmunosuppressants,therebyrealizingthetimelyscreening,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epopulationatahighriskofHBVandspecialpopulationsandbringingmorebenefitstopatients.Keywords:HepatitisBVirus;SpecialPopulation;Screening;Diagnosis;Therapeutic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11.001收稿日期:2022-09-19;录用日期:2022-10-12通信作者:窦晓光,guang40@163.com 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治疗部分2-特殊情况的处理
01
干扰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应当避免选用。
03
核苷 (酸) 类似物停用后可能出现复发,甚至病情恶化,应予以高度重视。
02
接受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的处理
化疗期间HBV再激活的自然史
Lau GKK. Hepatol Int 2008; 2:152–162
化疗
LAM预先治疗过程中HBV DNA和ALT变化趋势
对HBV DNA水平高且可检测到HCV RNA者,应先用标准剂量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3个月,如HBV DNA无应答或升高,则加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治疗。
HB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处理
HBV/HCV共感染者
HBV DNA
HCV RNA
ALT
推荐方案
低于检测下限
可检出
正常
参照HCV治疗标准方案
RCT结论: 在非霍杰金淋巴瘤患者, 只有预防性应用Lam, 才能降低化疗引起的HBV再激活
抗-CD20单抗美罗华(Rituximab) 可引起HBsAg-/anti-HBc+者HBV再激活 Niitsu N,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28:5097-100
HBsAg-/抗-HBc+者化疗和免疫抑制剂 治疗后肝炎发生率 平均发生时间在18.5周(12-28周) HBV相关肝炎发生率为3.3%(8/244) 其中发生肝衰竭者达37.5%(3/8) 推荐密切监测HBV DNA和HBsAg,若阳转则应及时抗病毒治疗 Hui CK,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1:59-68.
03
乙型肝炎导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
NA治疗改善HBV相关HCC的生存率
不同阶段应用拉米夫定对激素诱导的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
结论 , 表明预防性给药可以降低炎症再活 动发生率 、 肝功 能失代偿 发 生率 , 提高存
活率 、 合治疗有效率。 综
讨 论
人选标准 : ①确诊为 H V病毒 ; 再 B ② 激活的诊断依照 Y o等 提 出在化疗 和 e ( 免疫抑 制 治疗 过程 中 , 或) 或紧 随其 后 发生 的 HB V—D A升高 1 N O倍 以上或 其
绝 对 值 >1 贝/ l 0拷 m。
参 考文 献
1 Ye , a K, h n e 1 F e u n y o oW Ch n P Z o g S, la . r q e c f h p t i iu e c ia in i a c rp t n s e a i s B vr s r a tv to n c n e ai t t e
需解决 的问题 。 拉米夫定 ( V 可 以迅 速降低 血清 L D)
H V—D A 水 平 , 免 疫 受 损 宿 主 慢 性 B N 在 乙 型肝 炎 患 者 抗 病 毒 治 疗 中 具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它 是 一 种 核 苷 类 似 物 , 竞 争 性 抑 能
定对激素诱 导的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为免疫抑制剂 , 以通过全 面 可 抑制免疫应答和炎症 反应 而有利于 H V B
—
r kfc r JMe i l2 0 6 3 :9 i t s dVr ,00,2( ) 2同时有 自身免疫性肝病 , 精性肝病 等 酒 可 以引起 肝 功能 异常 的疾 病 ; 肝 癌 患 ④ 者; ⑤联用其 他免疫 抑制剂 ; ⑥肺 结核 以
4 4 4
可 与 HB V基 因组 中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
件 结 合 , 为 H V —D A 中包 含 一 个 糖 因 B N 皮 质 激 素 的应 答 成 分 , 质 激 素会 作 用 于 皮
免疫抑制剂致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用抗病毒药物 , 抗病毒药物 的使用可 以降低病毒再激活 的风 险。 [ 关键词 ] 免疫抑 制 ; 乙型肝炎病毒 : 再激 活
Cl ia n lsso p t i iu HBV)r a t ai nc u e i c la ay i fHe ai sB vr s( n t e ci t a sdbyi v o mmu o u p esv h r p n s p rsiet ea y
患者的临床资料 , 并分 析其免疫抑制 剂类 型、 肝脏损害程度及抗病毒治疗情况 。结 果
激活 1 (7 O ) 发 生重 症肝 炎 6例 (3 O ) 7例 3 .% , 1. % 。接 受 拉米 夫定 预 防性 抗病 毒 治疗 的 患者 有
8 % HB N 0 V D A下 降 , 乙肝再激活后再行抗病毒治疗 的 7例 患者 中, 2例死 于肝衰竭 。未 作抗病 毒
l床 内科杂志 2 1 缶 00年 8 月第 2 7卷第 8 期
JCi It nMe u ut 0 ' O l n r dA gs 2 1 V l , o8 n e N .
・
5 3l・
・
论著 ・
免疫 抑 制 剂 致 乙肝病 毒 再 激 活 的临床 分 析
谭竞 魏锦 邹兴 立
治疗 的患者 中有 1 (7 6 ) 0例 4 .% 乙肝病毒再激 活。结论
所有需 要使用免疫 抑制剂 的患者在用 药
前需要进行常规的 HB V筛查 , 对存 在 H V感染 的患者需要考虑到 H V再激活 。使用 强烈 的免疫 B B 抑制剂 、 糖皮质激素 以及低龄 、 男性患者容易发生 乙肝再激活 。对具有高危 因素 的患者需要及 时使
id Reut 1 3 . % ) p t ns d v lp d HB e ciain A n h m。 e. sl s 7( 7 0 ai t e eo e V rat t . mo g te 6(1 . % )h d sv r e v o 30 a e ee
激素、抗肿瘤治疗需警惕乙肝再激活
30激素、抗肿瘤治疗需乙肝再激活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例如糖皮质激素等)及抗肿瘤治疗患者逐年增多。
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期间可出现乙肝再激活,一旦发生具有难以逆转及致命性。
乙肝再激活的定义:对于HBsAg 阳性或阴性/抗-HBc 阳性在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者抗肿瘤期间出现HBVDNA 定量升高,HBsAg 复阳等情况即可以考虑乙肝再激活。
乙肝再激活的机制:乙肝感染者即使仅有抗-HBc 阳性,不代表乙肝感染的完全清除,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 可长期存在于人体内。
当这类人群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或者抗肿瘤治疗时,体内的免疫细胞例如淋巴细胞、细胞因子会受到抑制,活性降低。
因此,HBV 失去体内免疫细胞的抑制出现大量复制,待停用免疫抑制剂或者抗肿瘤药物时,免疫细胞功能恢复,免疫系统恢复,开始大量清除病毒,体内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出现肝细胞迅速大量坏死,进而出现肝衰竭、肝性脑病等严重难以控制的情况。
哪些药物可引起乙肝再激活:引起乙肝再激活的药物根据其发生风险的高低分为:高风险药物(乙肝再激活率>10%),中风险药物(乙肝再激活率为1%~10%)及低风险药物(乙肝再激活率<1%)。
乙肝再激活的预防: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前,须作HBV 标志物的筛查,对于HBsAg 或者HBV DNA 阳性者,在免疫抑制剂或者抗肿瘤治疗前1周开始予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治疗。
对于HBsAg 阴性/抗-HBc 阳性患者,如果需要使用中高风险药物时需给予抗病毒治疗,若不予抗病毒治疗,需要严密监测乙肝病原学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停药指征:对于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患者,需要在停用免疫抑制或者抗肿瘤药物后至少再口服抗病毒药物12个月,停药后也需随访相关乙肝病原学标志物。
乙肝再激活后的治疗:应该立即停止相关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开始予抗病毒治疗,可选择高耐药屏障的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严重情况,在加强保肝等治疗的基础上,可考虑人工肝,甚至肝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缺乏长期临床数据
目前关于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研究主要基于短期观察, 缺乏长期随访数据来评估其长期影响。
治疗方案标准化不足
目前对于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治疗方案尚未标准化, 不同的医疗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影响治疗效果的评估。
预防措施不够完善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 再激活的防治
• 引言 •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机制 •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预防 •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治疗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乙肝病毒再激活是指在免疫抑制 治疗过程中,乙肝病毒被重新激 活并导致病情恶化或复发。
02
随着免疫抑制治疗在临床上的广 泛应用,乙肝病毒再激活已成为 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 防治措施。
现有的预防措施主要集中在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对于如何有效 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尚未形成共识。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加强长期临床研究
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需要开展更多长期临床研究,以更全 面地了解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 的长期影响。
针对现有的治疗局限,未来需要探索更有 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生存率。
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可采用肝移植 手术,恢复肝脏功能。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因患有恶 性肿瘤接受了免疫抑制治疗。在 接受治疗前,他曾感染过乙肝病 毒,但肝功能正常且未进行抗病
毒治疗。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化疗和免疫抑制药物 治疗,期间未进行有效的乙肝病
毒抑制和免疫调节。
04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
第6页
对于中、高危患者, 须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并连续到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束后最少6个月(对使用B细胞活性抑制剂患者最少12个月), 低危患者不提议接收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
第7页
抗病毒治疗时机
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 最少在开启治疗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若已接收抗病毒治疗, 应继续抗病毒治疗。
预期抗病毒疗程>12个月
是
否
高效、低耐药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品
基线HBV-DNA<IU/ml
否
是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品
基线HBV-DNA》IU/ml
是
否
提议由肝病科医生决定停用抗病毒药时间
免疫治疗结束后继续抗病毒最少6-12个月
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监测最少12个月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
第11页
总结
第13页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
第5页
低风险免疫抑制剂:指导起HBV再激活可能性在1%以下免疫抑制剂。 1、HBsAg阳性/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 2、 HBsAg阳性/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使用关节内糖皮质激素 3、 HBsAg阳性/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口服任何剂量糖皮质激素时间≤1周 4. 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使用≥4周低剂量激素(泼尼松<10mg/d或相当剂量激素)
差
好
严密监测, 一旦HBV-DNA水平可测, 即马上给予抗病毒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防治
第8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低风险免疫抑制剂:指引起HBV再激活可能性在 1%以下的免疫抑制剂。
• 1、HBsAg(+)/抗HBc(+)或HBsAg(-)/抗HBc(+)患 者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6-巯基嘌 呤、甲氨蝶呤)
乙肝再激活的预防
• 高危:推荐高风险患者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来预防 HBV再激活,抗病毒治疗需至少维持至结束免疫抑 制剂治疗后6个月(对使用B淋巴细胞活性抑制剂 患者至少为12个月);
• 中危:建议对于中风险患者使用抗病毒预防治疗, 抗病毒治疗需至少维持至结束免疫抑制剂治疗后6 个月;
• 低危:不常规使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 3、HBsAg(+)/抗HBc(+)或HBsAg(-)/抗HBc(+)患者使用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如伊马替尼、尼罗替尼)
• 4、HBsAg(+)/抗HBc(+)患者使用≥4周的低剂量激素(泼尼松 <10mg/d或相当剂量激素)
• 5、HBsAg(-)/抗HBc(+)患者使用≥4周的中等剂量激素(泼尼松 10~20mg/d或相当剂量激素)、或高剂量激素(泼尼松>20mg/d或相 当剂量激素)
• 免疫抑制治疗引起HBVr可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免疫抑制阶段,因免疫抑制治疗引起 宿主免疫下调,引起HBV病毒复制增加,该阶段 可表现为: 1.HBsAg(+) 且HBV DNA(+)→HBV DNA↑; 2.HBsAg(+) 且HBV DNA(-) →HBV DNA(+); 3.HBsAg(-) 且anti-HBc(+) →HBsAg(+) 或HBV DNA(+)而HBsAg(-)。
• 2、HBsAg(+)/抗HBc(+)或HBsAg(-)/抗HBc(+) 患者使用关节内糖皮质激素
• 3、HBsAg(+)/抗HBc(+)或HBsAg(-)/抗HBc(+) 患者使用任何剂量糖皮质激素时间≤1周
• 4、HBsAg(-)/抗HBc(+)患者使用≥4周的低剂量 激素(泼尼松<10mg/d或相当剂量激素)
乙肝再激活的预防
• 抗病毒药物应在免疫抑制剂使用前1-3周开始服用; • 用药推荐:恩替卡韦、替诺福韦; • 预防性抗病毒过程中建议每3个月复查HBV DNA
水平,持续到停药12个月后。 • 对于HBsAg(-)、anti-HBc(+)、HBV DNA(-)未使用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HBV DNA直到免疫抑制治疗结束6-12个月后。
• 中风险免疫抑制剂:指引起HBV再激活可能性在1%~10%之间的免疫 抑制剂。
• 1、HBsAg(+)/抗HBc(+)或HBsAg(-)/抗HBc(+)患者使用肿瘤坏死因 子(TNF)α抑制剂(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英夫 利西单抗等)
• 2、HBsAg(+)/抗HBc(+)或HBsAg(-)/抗HBc(+)患者使用细胞因子或 整合酶抑制剂治疗(如阿巴西普、优特克单抗、那他珠单抗、维多珠 单抗)
• 高风险免疫抑制剂:指引起HBV再激活可能性超 过10%的免疫抑制剂。
• 1、HBsAg(+)/抗HBc(+)或HBsAg(-)/抗HBc(+) 患者使用B淋巴细胞活性抑制剂例如利妥昔单抗 或奥法木单抗
• 2、HBsAg(+)/ 抗HBc(+)患者使用蒽环霉素衍 生物如阿霉素或表阿霉素治疗。
• 3、HBsAg(+)/ 抗HBc(+)患者使用≥4周的中等 剂量激素(泼尼松10~20mg/d或相当剂量激素)、 或高剂量激素(泼尼松>20mg/d或相当剂量激 素)。
• 第二阶段为免疫介导的肝损伤阶段,可发 展为不同的临床结局,部分患者发生急性 病毒性肝炎后恢复,部分患者持续慢性肝 炎,部分患者发生肝衰竭及死亡。
• 第三阶段是恢复阶段,HBV DNA和ALT水平 逐渐恢复正常,HBsAg可转阴,部分患者则 变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抑制药物HBV再激活风险
免疫抑制治疗引起的HBV 再激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HBV再激活(HBVr):是指非活动性或既往有 HBV感染史但目前已缓解的HBV感染患者,外周 血中HBV DNA在短期内突然出现或明显上升。
•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 普通人群HBV感染率约为7.23%,HBV感染者在接 受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治疗期间或之后,可 能出现不同程度的HBV再激活,导致患者出现肝 功能损害和肝炎复发,重者出现急性肝衰竭甚至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