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锂电池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锂电池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锂电池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第一节废旧锂电池的资源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逐步得到重视 (6)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断增长 (6)二、废弃动力锂电池具有显著的资源性,其中钴和锂潜在价值最高 (12)三、废弃动力电池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24)第二节动力锂电池回收渠道及商业模式分析 (26)一、目前以小作坊回收渠道为主,随规模扩大必将走向规范化 (26)二、发达国家电池回收产业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约束为辅 (28)1、德国:政府立法回收,生产者承担主要责任,设立基金完善回收体系市场化建设 (28)2、日本: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循环再利用”模式,企业作为先锋参与到电池回收中 (29)3、美国:市场调节为主,政府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对其进行约束管理,辅助执行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 (30)三、我国明确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随政策不断完善,产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31)四、商业模式比较:构建经济激励下的生产者回收体系 (33)第三节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技术:湿法回收技术为主 (38)一、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概况 (38)二、国内外企业动力电池回收的技术路线和趋势:湿法工艺和高温热解为主流 42 第四节锂电回收经济性强,电池厂商自行拆解或第三方拆解模式是目前主流 (44)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49)一、赣锋锂业:锂产品龙头企业,同行业具有废料提锂能力唯一企业 (49)二、杉杉股份: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打造全生命周期运营闭环 49三、格林美:专业废旧电池回收企业,依托汽车拆解基地抢占动力电池回收先机 (49)四、比亚迪:与锂电回收龙头格林美合作,强强联手打造回收再利用闭环 (50)五、超威动力:发展智能化电池回收,回收率可达百分之百 (50)六、骆驼股份:正在进行资质申请 (51)七、天能动力:已经提出了锂电池回收课题 (52)八、比克电池:锂电池龙头,自主开发动力电池回收技术 (52)九、芳源环保:新三板上市,具备成熟的含镍、钴废物循环利用技术 (53)十、邦普集团:行业规范制定者,已具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技术.. 54 十一、CATL:携手湖南邦普,掌握包括电池回收业务在内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54图表目录图表1:新能源汽车总产量走势 (6)图表2:纯电动汽车总产量走势 (7)图表3:新能源车辆数量及预测 (8)图表4:不同类型新能源车占比及预测 (9)图表5:不同类型新能源车单车锂电用量及预测 (9)图表6:动力电池需求量预测 (10)图表7:商用车动力电池每年新增报废量预测 (11)图表8:乘用车动力电池每年新增报废量预测 (11)图表9: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 (12)图表10: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组成及其资源性所在 (12)图表11:动力电池模块结构 (13)图表12:不同动力锂电池元素含量 (13)图表13:不同动力锂电池组成结构 (14)图表14:钴产业链概述 (15)图表15:再生钴占钴总产量的13% (15)图表16:全球钴产量增速接近停滞 (16)图表17:近期钴价持续上扬 (17)图表18:目前在产及潜在的盐湖和锂矿分布 (18)图表19:2016年锂的需求预计将达到17.5万吨(折LCE) (18)图表20:动力锂电成为增长最快的锂下游领域 (19)图表21:正极材料厂商产能规划释放时间 (20)图表22:各类动力电池的使用占比及预测 (20)图表23:正极材料产能及动力三元材料产能预测 (21)图表24:锂供给格局 (22)图表25:金属锂价格攀升至70万元/吨 (22)图表26:氢氧化锂价格仍维持高位,碳酸锂有所回落 (23)图表27:单位质量金属材料生产能源消耗(2015) (24)图表28:废旧锂离子电池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25)图表29:动力锂电池的生命周期图 (26)图表30: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两种模式 (27)图表31:博世电池梯次回收体系 (28)图表32:丰田Prius动力锂电回收 (30)图表33:动力电池销售模式 (34)图表34:生产者为主体的动力电池回收模式 (34)图表35:第三方为主体的回收模式 (35)图表36:不同回收模式比较 (36)图表37: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技术总体示意图(以钴酸锂电池为例) (38)图表38:拆解、化学沉淀和溶剂萃取相结合的工艺 (41)图表39:不同萃取剂分离Cu、Al、Co、Li (42)图表40:动力锂电回收市场规模(按不同金属分) (44)图表41:动力锂电回收市场规模(按不同正极材料分) (45)图表42:深圳比克的“废旧新能源汽车拆解及回收再利用”项目 (53)图表43:公司含镍、钴废物循环回收技术 (54)图表44:CATL先进的电池梯次利用概念 (55)表格目录表格1: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及退坡路线 (7)表格2:各类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信息及假设 (9)表格3:2016年钴矿累计减产5200吨 (17)表格4:全球动力锂电池锂需求预测 (19)表格5:碳酸锂及氢氧化锂主要供应商及其工艺成本 (19)表格6: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组成材料的主要化学特性和潜在环境污染 (24)表格7:美国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示范项目概况 (31)表格8: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示范项目概况 (33)表格9:干法回收的主要方法 (39)表格10:湿法回收技术的主要方法 (39)表格11: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细碎产物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 (40)表格12:不同预处理方法比较 (40)表格13:不同材料分离方法比较 (41)表格14:主要化学纯化方法比较 (42)表格15:国外电池回收公司的工艺路线 (42)表格16:国内电池回收公司的工艺路线 (43)表格17:三元材料正向着高镍的方向发展 (44)表格18:目前(2016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成本 (46)表格19:目前(2016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收益测算 (47)表格20:2023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成本(假设) (48)表格21:2023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收益测算 (48)第一节废旧锂电池的资源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逐步得到重视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断增长2015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47.13Gwh,其中,动力电池产量16.9Gwh,占比36.07%;消费锂电池产量23.69Gwh,占比50.26%;储能锂电池产量1.73Gwh,占比3.67%。
2017年动力电池材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动力电池材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电动车销量高歌猛进,电池产业链迎爆发 (6)一、政策纷繁扰动但日趋合理,护航行业健康发展 (6)二、销量持续高增长,下半年抢装行情将重磅重演 (12)三、三元涅槃+铁锂腾飞,动力锂电池仍景气高企 (18)第二节从动力电池巨头“窥探”产品发展方向 (34)一、技术进步促电池能量密度平稳提升,3-8%年均增长率 (34)1、从单体电芯分析 (34)二、材料体系更迭较慢,高镍三元配伍硅碳渐成主流 (36)三、成本曲线显著下降,大单体电池是方向 (38)第三节动力锂电池关键材料迎来最好时代 (43)一、总体:三元产业链价值凸显,细分龙头将享成长盛宴 (43)二、正极材料:高端三元突围、弹性大,铁锂稳增长 (43)三、电解液:配方与添加剂乃长期发展的制高点 (47)四、六氟磷酸锂:预期明年中缓解供给,年内价格维持高位 (49)五、隔膜:进口替代明显,湿法隔膜持续偏紧 (51)六、负极:产销量稳定增长,新型负极引投资机会 (54)七、锂/钴/镍:需求旺盛价格有望回升,投资价值凸显 (55)八、新型材料:技术提升与客观需求,衍生性机会巨大 (59)1、石墨烯:导电添加剂成突破点,未来拓展空间大 (60)2、新型锂盐 (63)3、硅/碳复合材料:最有前景替代现有石墨的材料体系 (63)第四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65)一、亿纬锂能:一体两翼+卡位三元,助推业绩腾飞 (65)二、国轩高科:绩高歌猛进,未来更上一层楼 (66)三、新宙邦:外延协同+内生增长,助推龙头业绩腾飞 (67)四、当升科技 (68)五、杉杉股份:双循环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70)六、天赐材料:全面布局锂电材料,夯实行业龙头地位 (70)七、欣旺达:多轮驱动高速增长, (71)图表1:中国新能源汽车“三步走”的产业化战略 (6)图表2: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 (12)图表3:新能源车月度销量数据 (13)图表4: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与增速(未考虑回补) (15)图表5: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与增速(考虑回补) (16)图表6:国内主流动力电池厂产能规划(GWh) (17)图表7:前四批电池目录企业产能规划(GWh) (17)图表8:常见的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容量和电位区间 (18)图表9:动力电池单体数与包体容量之间相互关系 (19)图表10:动力电池单体数与模组容量之间相互关系 (19)图表11:各种电动车动力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20)图表12:各种电动车动力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 (20)图表13: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寿命研究 (21)图表14:常见的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容量和电位区间 (23)图表15:2015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企业出货量占比 (27)图表16:国内动力电池产能、产量及利用率情况 (32)图表17:动力电池(含Pack)成本曲线预测 (32)图表18:动力电池体积能量密度(Wh/L)预测 (34)图表19:电池体质量能量密度(Wh/Kg)预测 (35)图表20:三星37Ah方形电池包体设计情况 (41)图表21:LG36Ah软包电池单体情况 (41)图表22:国内车用三元材料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46)图表23:国内车用磷酸铁锂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46)图表24:2012-2015年安达科技毛利率情况 (47)图表25:全球电解液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48)图表26:国内动力电池电解液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48)图表27:全球LiPF6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49)图表28:国内动力电池用LiPF6需求量与增速 (50)图表29:2015年国内隔膜厂产能情况/亿平方 (52)图表30:国外主流隔膜厂产能及扩产计划 (53)图表31:全球隔膜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54)图表32:国内动力电池隔膜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54)图表33:国内动力电池用负极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55)图表34:碳酸锂价格走势(元/吨) (56)图表35:全球电池级碳酸锂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56)图表36:国内动力电池碳酸锂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57)图表37:锂电池新型材料体系 (60)图表38:常见的导电剂理化参数对比 (61)图表39:常见的导电剂导电机理分析 (61)图表40:石墨烯的分散问题 (62)图表41:常见的导电剂导电机理分析 (62)表格1: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变化 (7)表格2:新能源商用车补贴标准变化 (7)表格3:新能源专用车补贴标准变化 (8)表格4:2016年上半年已发布地方补贴汇总表(乘用车) (8)表格5:2016年上半年已发布地方补贴汇总表(商用车及专用车) (9)表格6:国内新能源汽车重要政策梳理 (10)表格7:2016-2020年各省(区、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标准 (11)表格8: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与增速预测 (14)表格9: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与增速预测(未考虑回补) (14)表格10:全球锂电池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16)表格11:锂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23)表格12:不同电池体系的关键指标比较 (24)表格13:全球电动汽车品牌动力电池配套图 (24)表格14:全球电动汽车品牌动力电池配套图 (25)表格15:国内车企动力电池应用情况 (25)表格16: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专利数量20排行榜 (27)表格17: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 (28)表格18:国内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车型上使用比例 (30)表格19:国内三元电池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30)表格20:国内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与增速预测 (31)表格21:2015年代表性纯电动汽车用单体电芯基本参数对比 (36)表格22:2020年代表性纯电动汽车用单体电芯基本参数对比 (37)表格23:2025年代表性纯电动汽车用单体电芯基本参数对比 (37)表格24: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成本结构对比(JPY/Wh) (38)表格25: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成本结构对比(RMB/Wh) (39)表格26:三星SDI/94Ah/方形电池供第二代宝马i3的原材料价格预测 (39)表格27:LG化学/59Ah软包电池供雷诺第二代Zoe的原材料价格预测 (40)表格28:松下/21700圆柱/4.75Ah/供特斯拉Model3的原材料价格预测 (40)表格29:国外主流材料厂商 (43)表格30:三元材料供需关系表 (44)表格31:LiPF6现有产能与规划产能 (51)表格32:国内主流隔膜厂商产能情况以及主要配套客户 (52)表格33:国内企业对碳酸锂在不同材料领域的需求量预测 (57)表格34:碳酸锂供需与相应增长情况(吨) (58)表格35:国内动力电池对应不同三元材料的需求量预测 (59)第一节电动车销量高歌猛进,电池产业链迎爆发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产销数据一次次被刷新、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屡创新高,给冷若冰霜的下行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亮点与朝气。
2017年新三板锂电池回收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长江汽车
浙江省杭州市 16.05.16
8
5 生产针对美国市场的纯电动商用车。120亿整车项目落户南海
已经开始试制新一轮的工程验证样车,中期验收顺利完成,并将在年底最
长城华冠(前
终量产。前途第二款和第三款车型还在研发阶段,第二款预计计将在2019
途汽车)
江苏省苏州市 16.09.14
20.2
5 年正式推出。
2017年新三板锂电池回收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主要内容
1. 锂电池回收问题逐渐凸显 2. 避害趋利的回收逻辑 3. 渠道+技术的模式探讨 4. 重点公司推荐
1.1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在关注
《晓之以锂,导之以利——新三板锂电行业报告》2016.4.19 观点精要:
• 锂电池的需求量在未来五年呈现快速的上升趋势,CAGR达到26.3%,主要的上升 点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在锂电池中的占比将超过50%。
2017年9月 国务院
政策
主要内容
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 2016年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标准,2017-2020年
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到2020年要完成为500万辆电动汽车配套建设相应
(2015-2020年)
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
道网点数量将扩充至350-400家。北汽新能源基地项目,计划导入三款纯
北京市大兴区;
7
电动车型,于今年年底前进行试生产。 生产基地在重庆涪陵开工,计划两
北汽新能源 山东省青岛市 16.03.16
11.5 (新增5) 年内建设完成并投产.和戴姆勒股份公司签订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
2017年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
2017年最新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导语兴业证券在最近的一篇动力电池深度报告里提到,相较有限的压缩原材料成本,电池企业通过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效应降成本更为切实可行。
这也是国企业近期集中堆砌释放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1、全球趋势不可逆转合纵连横龙头结盟根据兴业证券之前的全球电动汽车深度报告分析,电动车全球化已不可逆转,两大趋势需要高度重视,其一是继北汽与国轩携手深度合作之后,上汽与时代成立合资公司,标志着动力电池行业将从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快速进入后战国时代,逐渐形成强强联合、寡头割据的新格局;其二是继江淮大众合资之后,北汽与戴姆勒合资启动奔驰电动车国产化计划,此举将推动海外(尤其是欧洲)传统车企加紧电动汽车在华布局,合资与自主的较量将在电动车领域再次上演,国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当前时点,市场对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及销售放量存在较大的担忧,兴业证券维持短期不悲观,长期依然乐观的态度,理由是:今年电池环节进入行业快速洗牌期,短期来看成本下降尚未被市场完全预期,通过采取全产业链分摊降本压力以及规模化生产等“增效”措施,中游环节盈利能力将好于市场预期;中期看,随着国产三元高比能电池渗透率不断提升,未来几年电池有望复制“摩尔定律”,成本快速下降;长期来看,在未来高镍与NCA 时代,技术领先、成本与规模优势突出的龙头将脱颖而出。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进步都有冗长的回声。
兴业证券试图通过对动力电池降本潜在途径进行全方位梳理,描绘未来电池降本增效的发展轨迹。
三重途径全面降成本:改进工艺,降低材料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与提升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他:梯次利用与模块化设计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双重途径提升比能量:物理方法:采用大容量电芯&提升PACK成组效率化学方法:应用高镍正极材料与硅碳负极回顾过去十年,动力电池价格经历大幅的下降,日电池龙头价格已从2010年的600-800美元/KWh降至目前150-200美元/kWh,国龙头厂商在2016年底也降至300美元/kWh 左右,目前已进入到200-250美元/kWh。
锂电池回收调研分析报告
物理法回收技术
干法分选和湿法冶金适用于处理大批量、高价值量的废旧锂电池,但湿法冶金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较多,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法提取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但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未实现工业化应用。
化学法回收技术
热处理法和化学溶解法具有处理量大、回收效率高等优点,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试剂,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电解法虽然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但金属离子的沉积过程较缓慢,需要较高的能耗和成本。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在2025年之前实现50%的电池回收率。
日本政府制定了《电池再生利用法》,要求生产商在产品废弃时必须回收电池,并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
针对电子废物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进行了规定。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鼓励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开展合作,共同建立回收网络和回收利用体系。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要求电子产品制造商和进口商必须承担回收和处理电子废物的责任。
要求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共同负责回收和处理新能源汽车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01
02
03
04
05
06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
建立更加完善的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锂电池回收率和再利用率。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和分析。其中,文献资料调研主要收集国内外LIB回收相关论文、报告和数据等;专家访谈主要邀请LIB回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主要针对LIB回收企业和处理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和调查。
目的
02
CHAPTER
2017年锂离子电池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锂离子电池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新能源汽车产销依旧两旺,下半年会更好 (4)第二节受新能源汽车行业支撑,动力锂电池需求激增,三元系有望领跑 (6)一、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大增 (6)二、三元电池优势突出,有望领跑 (8)第三节火爆市场,诱使资本纷纷投向锂电池产业 (10)第四节大量新产能将逐步释放,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产能过剩局面将呈现 (15)一、下游市场需求难以支撑锂电池新产能全释放 (15)1、3C领域仍是锂离子电池的最大下游消费终端,但增速开始逐渐趋缓 (15)2、储能市场已在政策风口,但装机量短期难突破 (16)3、锂电池型电动自行车未来将高速增长 (21)4、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动力锂电池需求的主要支撑点 (23)5、锂离子电池行业整体产能将过剩行业或将洗牌 (25)二、动力型锂电池结构性产能过剩或将呈现行业洗牌在即 (27)三、四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出台,短期利好国内相关生产商 (33)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36)一、国轩高科 (36)二、亿纬锂能 (36)三、南都电源 (36)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 (4)图表2: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 (4)图表3: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6月份产量数据 (5)图表4:我国新能源乘用车1-6月份销量数据 (5)图表5: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统计及预测 (6)图表6:我国锂离子电池各消费领域占比 (6)图表7: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9)图表8:2016年上半年锂电池行业并购案例统计 (10)图表9:我国3C领域锂离子电池需求统计预测 (15)图表10:储能在电网中的作用 (16)图表11:全球及中国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MW) (19)图表12:我们目前储能结构 (19)图表13:我国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需求统计预测 (21)图表14:我国各类自行车产量统计及锂电池类占比 (22)图表15:我国电动自行车领域锂电池需求量统计预测 (22)图表16:电动汽车核心链条 (23)图表17:动力电池占电动汽车制造成本比例较高 (24)图表18: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种类构成 (24)图表19: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统计及预测 (25)图表20:中国锂离子电池应用终端领域统计预测(万Kwh) (26)图表21:2011年-201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Gwh) (26)图表22:三元电池在各类新能源车型中的渗透率 (28)图表2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预测 (28)图表24:2015年纯电动专用车结构:物流车居首(辆) (30)图表25:预计物流车年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万辆) (30)图表26:2015年动力锂电池产量结构组成 (31)图表27: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统计预测 (31)图表28:主要三元电池企业扩产情况(Gwh) (32)表格目录表格1:我国“十三五”期间动力电池需求预测 (8)表格2:几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8)表格3:锂电池欲投产能初步统计 (10)表格4:截止目前2016年投产的我国动力电池相关产业项目汇总 (11)表格5:我国近年来储能相关政策 (17)表格6:各研究机构对全球储能行业市场规模的预测 (20)表格7:国内主要动力锂离子电池企业产能统计 (27)表格8:新能源专用车相关扶持政策一览 (29)表格9:前四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目录 (33)第一节新能源汽车产销依旧两旺,下半年会更好受节能环保等政策的驱动,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支持力度,其产销进入了两旺态势。
锂电池回收研究报告
锂电池回收研究报告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锂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锂电池的回收处理却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本篇文章将对锂电池回收的研究进行探讨,包括回收的必要性、回收技术和回收产业的发展前景等方面。
为什么需要回收锂电池呢?锂电池中含有大量的稀有金属和有害物质,如锂、镍、钴、铅等。
这些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回收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锂电池的废弃物也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回收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压力,并节约能源。
因此,锂电池的回收处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锂电池回收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机械方法将电池进行分解和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材料进行粉碎、磁选和筛分等处理,以达到将有用材料回收利用的目的。
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溶液浸泡、煮沸和电解等方式,将有害物质从电池中分离出来,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这些技术虽然相对成熟,但仍需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回收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锂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锂电池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而电动汽车的锂电池寿命通常在5-10年左右,之后就需要进行更换。
这为锂电池回收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锂电池回收体系,并鼓励企业开展回收业务。
同时,一些创新型企业也在锂电池回收领域开展了研发工作,推出了一些高效、环保的回收技术和设备。
然而,锂电池回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锂电池的回收处理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统筹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以确保回收的安全和高效。
其次,锂电池的回收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此外,锂电池的回收处理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如如何高效地分离有害物质和有用材料,如何处理回收后的废弃物等。
为了推动锂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需要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进行锂电池回收业务,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补贴。
2017年锂电池设备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锂电池设备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0月1、全球知名车企加快布局电动汽车 (5)1.1、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5)1.2、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波动中快速发展 (5)1.3、车型目录每月一批,发布趋势呈常态化 (6)1.4、积分制臵换补贴政策助行业常态化 (6)1.5、补贴退坡已经执行,获补要求显著提升 (6)1.6、积分制二次征求意见,新能源乘用车有望爆发 (7)1.7、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步入成长期 (8)1.8、全球:传统汽车厂家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 (9)2、全球电池产能将快速扩张,我国有望承担大部分产能 (11)2.1、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测算:中长期年均增加 100~200GWh (12)2.2、中日韩垄断动力电池市场,中国已有领先优势 (13)2.3、海外动力电池厂商在华设厂扩产 (15)2.4、我国动力电池厂家扩产仍将持续 (15)2.5、动力电池需求高增长,三元趋势显著 (15)2.6、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提升 (17)3、锂电设备全球市场剑指 1,000 亿元,中国厂商占据优势 (20)图表 1. 2013-2016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迅速 (5)图表 2.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长率 (6)图表 3. 2017 年 1-5 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数量 (6)图表 4. 近期国内新能源汽车政策汇总 (7)图表 5. 乘用车“双积分”政策标准车型积分计算方法 (7)图表 6. 满足积分要求的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估算 (8)图表 7. 2015-2017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及产量增速预测 (8)图表 8. 2015-2017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变化 (9)图表 9.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 (10)图表 10.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变化 (10)图表 11. 全球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 (11)图表 12. 多国加入新能源汽车阵容 (11)图表 13.乘用车电池配臵需求预测 (12)图表 14. 5 年内全球汽车产量预测(单位:万辆) (12)图表 15. 各类型汽车销售占比 (13)图表 16.单车电池配比(单位:KWh) (13)图表 17. 中日韩垄断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14)图表 18. 2016 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 (14)图表 19. 动力电池制造商持续建厂扩张产能. (15)图表 20.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预测 (16)图表 21. 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预测 (16)图表 22. 2015 年各类动力电池配套量占比 (17)图表 23. 2016 年各类动力电池配套量占比 (17)图表 24.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 2016 年市场份额 (18)图表 25.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 2017Q1 市场份额 (18)图表 26. 2017 年 1-5 批目录电池企业配套客车车型数量 (19)图表 27. 2017 年 1-5 批目录电池企业配套乘用车车型数量 (19)图表 28. 主流动力电池企业扩张计划 (20)图表 29. 国产动力电池设备市场规模 (20)图表 30. 国产乘用车电池需求市场规模 (21)图表 31. 锂电池生产流程 (21)图表 32. 锂电池生产流程 (22)图表 33. 2016 年国内主流动力电池设备企业营收统计 (22)1、全球知名车企加快布局电动汽车1.1、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在过去几年里,政策的推动及其不确定性推动着电动汽车产业蹒跚前行。
2017年我国锂电池行业综合发展情况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锂电池行业综合发展
情况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5月18日)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是二次电池技术中能量密度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电池,其市场份额自诞生之日起便逐年提升。
与其他充电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
锂离子电池已经占据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类产品电池的主要市场,未来随着锂电生产工艺和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将占据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领域的主要市场。
2016 年中国锂电池的产量达到78.42 亿只,同比增长 40%。
锂电池主要应用领域。
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拆解及梯次利用
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拆解及梯次利用作者:朱国才何向明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7年第9期一、前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2014年电动汽车销售量为7万辆,2015年30万辆,2016年达到50万辆。
随着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电池使用寿命逐渐到期,动力电池报废量也越来越大。
预计到2020年我国车用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125GWh,报废量将达32GWh,报废电池折算为质量将达到约50万t;到2030年,车用动力电池报废量将达101GWh,报废动力电池量约116万t。
目前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梯次利用:针对电池容量下降到原来70%~80%无法在电动汽车上继续使用的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可继续在其他领域如电力储能、低速电动车、五金工具等作为电源继续使用一定时间;二是拆解回收:主要针对电池容量下降到50%以下,该类电池无法继续使用,只能将电池进行拆解并资源化回收利用。
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以小型的环保企业为主,并形成梯次利用的市场,以18650为例,回收到企业的成本约0.1元/个,把电池包拆解,得到单体电池,经过测试后,可售出作为五金工具的电源,批发的价格可以达到1 ~1.5元/个,因此具有经济效益。
但这些小公司工艺设备落后,回收利用过程很难达到环保要求。
而专业回收公司如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超威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和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具有先进技术设备及一定技术开发,但目前还只能对特有电池品种(如三元材料电池)进行回收利用。
由于动力锂电池品种多,在拆解过程缺乏自动化拆解技术,进行环保回收利用需要增加企业成本,因此回收利用过程很难获得经济效益,需要政府系统的支持和政策激励。
整体上看,由于电动汽车发展时间不长,动力电池废料在近几年才大量进入市场。
我国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还处于初始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无论在拆解、梯次利用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缺乏成熟的技术。
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
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是指在电动车、移动电源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到达寿命末期,需要进行回收处理的行业。
动力锂电池回收是指收购和处理锂离子电池废旧电池,将其中的贵金属、有用的化合物等材料进行回收利用的一项活动。
二、分类特点动力锂电池回收可分为机械回收和化学回收两种方式,其中机械回收包括分拣、破碎、筛分、气浮、磁选等步骤,能够分离电池组装时使用的铝、铜、钴等有价元素;化学回收包括热溶、焙烧、湿法等步骤,主要能够回收其中的钴、镍、锂等材料。
动力锂电池回收的特点包括:回收成本较高,技术门槛较高,市场需求量巨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三、产业链动力锂电池回收的产业链包括废旧电池收购、初步处理、加工制造、产品销售等环节。
其中收购环节是动力锂电池回收的第一步,回收企业需要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渠道的建立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等业务;初步处理环节包括收集、分类、分拣、破碎、筛分和氧气分离等步骤,使其材料能够更加纯净;加工制造环节是将处理后的废旧电池材料加工成可再利用的有价元素,比如钴、镍、锂等,再销售到相关工厂等环节。
四、发展历程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的早期环保节能理念。
中国的电动汽车兴起和能源转型政策的推进,推动了动力锂电池回收技术的日趋成熟发展。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企业都在加快推广利用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技术。
五、行业政策国家微循环财政政策支持,列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强化动力锂电池回收机制建设;2019年印发《关于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工作。
同时,随着有关国家政策法规的趋紧,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立法政策、技术标准、行业准入条件等方面的规范会越来越严格。
六、经济环境由于动力锂电池回收的市场需求量巨大,且其中的材料成分都有着较高的价值,所以行业发展巨大。
但随着行业竞争的逐渐加剧,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
2017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锂电池的外衣——铝塑膜 (5)一、铝塑膜地位日益重要,技术壁垒极高 (5)二、铝塑膜市场受日韩垄断,国内尚处起步阶段 (9)第二节锂电池电极活性材料的连接媒介——粘结剂 (11)一、锂电池粘结剂要求特殊,品种众多,PVDF 是主流 (11)二、国内厂商产品竞争力弱,粘结剂市场被国外企业把持 (14)第三节锂电池电极内部的导电桥梁——导电剂 (17)一、导电剂用量少影响大,新型导电剂锋芒初显 (17)二、传统导电剂发展空间有限,新型导电剂逐步产业化 (21)第四节锂电池电解液中的味精——新型锂盐 (22)一、六氟磷酸锂缺陷显著,新型锂盐亟待推出 (22)二、国内新型锂盐LiSFI 产业化可待 (25)图表目录图表1:锂离子电池铝塑膜 (5)图表2:2013 年铝塑膜软包电池占据26%的市场份额 (6)图表3:铝塑膜占软包电池成本的18% (7)图表4:2014 年全球软包材料厂商市场几乎全被日本企业所占领 (9)图表5:按粘结剂在电极中的分散情况,可分为点型、线型和体型 (11)图表6:电极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效应 (12)图表7:索维尔锂离子电池用PVDF 产品示意图 (14)图表8:国外PVDF 市场消费结构 (15)图表9:国内PVDF 市场消费结构 (15)图表10:炭黑与导电石墨导电机理示意图 (18)图表11:石墨与炭黑性能对比 (19)图表12: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导电机理示意图 (19)图表13:导电剂价格变化(美元/千克) (22)图表14:锂电池电极反应示意图 (23)图表15: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逐年增长,复合增长率16% (25)表格目录表格1: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优势明显,更高容量、更轻薄、更安全 (5)表格2:三种主流电动汽车电池对比,部分车型已应用铝塑膜软包电池 (7)表格3:锂离子电池铝塑膜在相关性能方面有极高要求 (8)表格4:铝塑膜制造工艺对比,干法优势明显 (8)表格5:锂电池粘结剂的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 (11)表格6:常用锂离子电池粘结剂介绍 (12)表格7:国内锂离子电池PVDF粘结剂主要供应商 (15)表格8:锂离子电池水性粘结剂主要生产厂商 (16)表格9:常见导电剂理化参数对比 (17)表格10:新型导电剂材料理论性能对比,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导电性能优越 (19)表格11:石墨烯导电剂能使电极拥有更小极片电阻 (20)表格12:部分传统导电剂生产企业 (21)表格13:国内新型锂电池导电剂生产企业 (21)表格14:传统无机阴离子锂盐中,LiPF6综合性能最佳 (23)表格15:新型锂盐性能对比 (24)表格16:LiFSI与LiPF6性能对比 (24)第一节锂电池的外衣——铝塑膜一、铝塑膜地位日益重要,技术壁垒极高铝塑膜包装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优势明显。
2017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2017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核心提示: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呈现三国鼎立的竞争格局。
由于整个二次电池的产业链几乎已经转移至亚洲,在中国、日本、韩国相继扩大生产的背景下, 2016 年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占据了全球锂电池电芯产值总量的 98.11%。
三国的竞争策略各不相同。
日本竞争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呈现三国鼎立的竞争格局。
由于整个二次电池的产业链几乎已经转移至亚洲,在中国、日本、韩国相继扩大生产的背景下, 2016 年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占据了全球锂电池电芯产值总量的 98.11%。
三国的竞争策略各不相同。
日本竞争策略上关注技术领先。
韩国更偏重于消费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2010-2020 年中国及全球锂电产值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国内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处于行业的高速增长期。
2010 年至 2016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下游应用占比呈现消费型电池占比逐年下降、动力类占比逐年提升的格局。
2016 年受消费电子产品增速趋缓以及电动汽车迅猛发展影响,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呈现出“一快一慢”新常态。
2016 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达到 51.7 万辆,带动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到33.0GWh,同比增长 65.83%。
随着储能电站建设步伐加快,锂离子电池在移动通信基站储能电池领域逐步推广, 2016 年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占比达到 4.94%。
2010-2016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下游应用占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业务发展方向契合政策,发展前景良好。
我国锂离子电池材料及设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总体上呈现平稳波动态势,在不同应用领域及细分市场行业利润水平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在低端负极产品和涂布机领域,门槛低,竞争充分,利润水平相对较低。
而中高端负极材料、涂布机以及新兴的涂覆隔膜、铝塑包装膜,产品技术含量高,在研发、工艺改善、客户积累、资金投入等方面进入壁垒较高,附加价值较高,优质企业能够在该领域获得较好的利润率水平。
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研究进展
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研究进展李肖肖;王楠;郭盛昌;李新旺【摘要】含有镍钴金属的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主要采用“放电→热解→破碎→分选→湿法冶金”工艺,得到高价值的镍钴产品.为了缩短三元材料制备路径,对湿法冶金得到镍钴锰溶液直接共沉制备三元材料前驱体.对于体积较大的废旧磷酸铁锂(LiFePO4)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方面,开发自动化的拆解分选工艺和设备是电池回收处理的难题;另一方面,将报废电池中的正极材料再生为电池级的LiFePO4和碳酸锂(Li2 CO3)电池材料是研究的焦点.%Discharge,pyrolysis,crushing,sorting and hydrometallurgy were mainly included in the recycle process of spent power LiNixCoyMnz O2 Li-ion battery.The high-value nickel and cobalt product was obtained.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LiNix Coy MnzO2,it was researched that of LiNix Coy Mnz O2 precursor was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of hydrometallurgical nickelcobalt-manganese solution.For the large volume of waste lithium ferrous phosphate(LiFePO4) battery recovery,on the one hand,it wa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develop the automated dismantling,sort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to recycle and treat the spent batteries;on the other hand,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how to regenerate the LiFePO4 and lithium carbonate (Li2 CO3) materials from the cathode material of the scrapped battery.【期刊名称】《电池》【年(卷),期】2017(047)001【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动力电池;三元电池;磷酸铁锂(LiFePO4);回收【作者】李肖肖;王楠;郭盛昌;李新旺【作者单位】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9;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9;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9;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9对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2017年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2018年3月28一、2017年锂电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锂电池指数全年波动情况分析2017年全年,锂电池指数累计上涨8.88%,跑输沪深300指数11.72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19.61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锂电池指数走势锂电池指数全年波动较大,主要由于其明显的政策驱动性:(1)2017年初补贴退坡对行业整体产生影响,一季度行业整体产销冷淡,上半年锂电池指数整体较为低迷;(2)2017年6月13日,工信部起草《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新能源汽车数量和产业结构上利好行业整体发展,概念股齐涨;(3)9月8-10日,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举行,消息称我国工信部也已启动了相关研究,制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指数维持高位运行;(4)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公布政策文件,双积分政策落地,延期一年至2019年执行,叠加2018年补贴再次退坡传言,锂电池指数开始一路回调。
2、锂电池行业估值情况分析锂电池行业及其细分子行业近五年的估值变化情况(已剔除负值),可见自2015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发展,带动锂电池行业一路猛涨之后,锂电池行业整体经历了2016和2017年两年的缓慢回调,目前估值已基本回归2013-2014年水平。
子行业方面,2017年以来,除上游资源环节维持历史较高估值外,其他各细分子行业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其中,以电芯及PACK月底估值已回落至历史低位,考虑是因为电12环节弹性最大,截至.芯及PACK环节各企业锂电池相关业务占比较大,与行业直接相关度高导致。
锂电池行业及其细分子行业近5年估值水平、锂电池行业供需格局分析3利润增速及毛锂电池行业及其各细分子行业近几年的收入增速、年第三季度,2017行业整体收入增速呈持续上涨趋势,到利率情况。
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
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是指对锂电池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产生的废旧动力锂电池进行回收处理、重组利用,从中获取价值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产业。
二、分类特点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的分类特点主要包括两类:按照回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回收方式,目前主要采用物理和化学方式进行回收;按照处理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环保回收和再生回收两种,前者主要关注对环境的保护,后者主要关注能源的再利用。
三、产业链动力锂电池回收产业链包括:锂电池回收机构、分拣与拆解企业、提取与处理企业、二次利用企业、再生加工企业、终端应用用户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四、发展历程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起源于中国电动车快速发展的需求,2009年开始,国家相关政策愈加明确,各级政府给予重视,逐渐形成政策、财税、产业等多重支持体系。
2013年,国家出台了《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加速了行业的发展。
目前,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主要骨干企业处于规模扩张、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阶段。
五、行业政策文件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包括:《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意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等。
六、经济环境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的经济环境有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电动车销量迅速增长,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为回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需求。
七、社会环境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符合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回收过程中的废物排放和处理、资源再利用等方面对社会环境都有积极作用。
八、技术环境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的技术研发处于不断进化的状态,涉及物理、化学、机械等领域,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回收分选、物理分离、化学提取等方面。
九、发展驱动因素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主要受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科技创新等因素的驱动,其中政府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废旧锂电池的资源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逐步得到重视 (6)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断增长 (6)二、废弃动力锂电池具有显著的资源性,其中钴和锂潜在价值最高 (12)三、废弃动力电池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24)第二节动力锂电池回收渠道及商业模式分析 (26)一、目前以小作坊回收渠道为主,随规模扩大必将走向规范化 (26)二、发达国家电池回收产业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约束为辅 (28)1、德国:政府立法回收,生产者承担主要责任,设立基金完善回收体系市场化建设 (28)2、日本: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循环再利用”模式,企业作为先锋参与到电池回收中 (29)3、美国:市场调节为主,政府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对其进行约束管理,辅助执行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 (30)三、我国明确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随政策不断完善,产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31)四、商业模式比较:构建经济激励下的生产者回收体系 (33)第三节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技术:湿法回收技术为主 (38)一、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概况 (38)二、国内外企业动力电池回收的技术路线和趋势:湿法工艺和高温热解为主流 42 第四节锂电回收经济性强,电池厂商自行拆解或第三方拆解模式是目前主流 (44)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49)一、赣锋锂业:锂产品龙头企业,同行业具有废料提锂能力唯一企业 (49)二、杉杉股份: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打造全生命周期运营闭环 49三、格林美:专业废旧电池回收企业,依托汽车拆解基地抢占动力电池回收先机 (49)四、比亚迪:与锂电回收龙头格林美合作,强强联手打造回收再利用闭环 (50)五、超威动力:发展智能化电池回收,回收率可达百分之百 (50)六、骆驼股份:正在进行资质申请 (51)七、天能动力:已经提出了锂电池回收课题 (52)八、比克电池:锂电池龙头,自主开发动力电池回收技术 (52)九、芳源环保:新三板上市,具备成熟的含镍、钴废物循环利用技术 (53)十、邦普集团:行业规范制定者,已具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技术.. 54 十一、CATL:携手湖南邦普,掌握包括电池回收业务在内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54图表目录图表1:新能源汽车总产量走势 (6)图表2:纯电动汽车总产量走势 (7)图表3:新能源车辆数量及预测 (8)图表4:不同类型新能源车占比及预测 (9)图表5:不同类型新能源车单车锂电用量及预测 (9)图表6:动力电池需求量预测 (10)图表7:商用车动力电池每年新增报废量预测 (11)图表8:乘用车动力电池每年新增报废量预测 (11)图表9: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 (12)图表10: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组成及其资源性所在 (12)图表11:动力电池模块结构 (13)图表12:不同动力锂电池元素含量 (13)图表13:不同动力锂电池组成结构 (14)图表14:钴产业链概述 (15)图表15:再生钴占钴总产量的13% (15)图表16:全球钴产量增速接近停滞 (16)图表17:近期钴价持续上扬 (17)图表18:目前在产及潜在的盐湖和锂矿分布 (18)图表19:2016年锂的需求预计将达到17.5万吨(折LCE) (18)图表20:动力锂电成为增长最快的锂下游领域 (19)图表21:正极材料厂商产能规划释放时间 (20)图表22:各类动力电池的使用占比及预测 (20)图表23:正极材料产能及动力三元材料产能预测 (21)图表24:锂供给格局 (22)图表25:金属锂价格攀升至70万元/吨 (22)图表26:氢氧化锂价格仍维持高位,碳酸锂有所回落 (23)图表27:单位质量金属材料生产能源消耗(2015) (24)图表28:废旧锂离子电池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25)图表29:动力锂电池的生命周期图 (26)图表30: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两种模式 (27)图表31:博世电池梯次回收体系 (28)图表32:丰田Prius动力锂电回收 (30)图表33:动力电池销售模式 (34)图表34:生产者为主体的动力电池回收模式 (34)图表35:第三方为主体的回收模式 (35)图表36:不同回收模式比较 (36)图表37: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技术总体示意图(以钴酸锂电池为例) (38)图表38:拆解、化学沉淀和溶剂萃取相结合的工艺 (41)图表39:不同萃取剂分离Cu、Al、Co、Li (42)图表40:动力锂电回收市场规模(按不同金属分) (44)图表41:动力锂电回收市场规模(按不同正极材料分) (45)图表42:深圳比克的“废旧新能源汽车拆解及回收再利用”项目 (53)图表43:公司含镍、钴废物循环回收技术 (54)图表44:CATL先进的电池梯次利用概念 (55)表格目录表格1: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及退坡路线 (7)表格2:各类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信息及假设 (9)表格3:2016年钴矿累计减产5200吨 (17)表格4:全球动力锂电池锂需求预测 (19)表格5:碳酸锂及氢氧化锂主要供应商及其工艺成本 (19)表格6: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组成材料的主要化学特性和潜在环境污染 (24)表格7:美国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示范项目概况 (31)表格8: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示范项目概况 (33)表格9:干法回收的主要方法 (39)表格10:湿法回收技术的主要方法 (39)表格11: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细碎产物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 (40)表格12:不同预处理方法比较 (40)表格13:不同材料分离方法比较 (41)表格14:主要化学纯化方法比较 (42)表格15:国外电池回收公司的工艺路线 (42)表格16:国内电池回收公司的工艺路线 (43)表格17:三元材料正向着高镍的方向发展 (44)表格18:目前(2016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成本 (46)表格19:目前(2016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收益测算 (47)表格20:2023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成本(假设) (48)表格21:2023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收益测算 (48)第一节废旧锂电池的资源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逐步得到重视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断增长2015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47.13Gwh,其中,动力电池产量16.9Gwh,占比36.07%;消费锂电池产量23.69Gwh,占比50.26%;储能锂电池产量1.73Gwh,占比3.67%。
我们测算,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报废量将达到32.2Gwh,约50万吨;到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吨。
规模庞大的动力锂电市场伴生的将是锂电池回收和下游梯次利用的行业机遇,发展锂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机会。
2016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7.7万辆和17万辆,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
1-2月受春节和政策因素影响而产销较低,随着政策调整推进,上半年的3-6月新能源车逐步实现恢复性增长,6月冲刺到3.5万台水平。
下半年的7-8月新能源车处于3万台左右的位稳定状态,等待进一步的增长动力。
据中汽协会统计,8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1303辆,销售18054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3.5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121辆和12085辆,同比增长3.8倍和6.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82辆和5969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1.6倍。
图表1:新能源汽车总产量走势来源:工信部,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2:纯电动汽车总产量走势来源:工信部,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根据工信部的相关政策规定,纯电动乘用车补助标准在综合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后逐年退坡;此外,在16年上半年政府加大查骗补力度之后,考虑对于政策进行调整和修改。
国家将对补贴政策进行多方面的改善,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补贴产品的先进性水平。
政府查骗补的力度增大,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动力;也有助于防止行业产能过度扩张,完善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表格1: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及退坡路线来源:工信部,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和未来3~5年仍将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政策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使得产业发展更加健康完善的必经之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未来行业仍将经历较快发展。
通过综合考虑补贴因素变化、充换电设施数量、油电价差和电动产品性能等方面的因素,我们建立如图表4的预测:图表3:新能源车辆数量及预测来源:工信部,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仅与新能源车新增产量密切相关,还与不同车型的占比、电池技术路线的转移趋势、不同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不同电动车型的报废年限等有关。
目前行业内的平均标准如下,可以作为预测动力电池需求量和报废量的假设条件:不同动力电池的平均质量分别为:插电式乘用车275kg、插电式商用车235kg、纯电动乘用车550kg、纯电动商用车1900kg;根据公路部门统计,轿车、轻型车年平均行驶里程为5万km、中型车位4万km、重型车为3万km;在同样的行驶条件下,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约为4-6年;而纯电动商用车日行驶次数多、行驶里程长、充电较为频繁,其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约为2-3年。
目前我国私人乘用车平均报废年限在12-15年,商用车强制报废年限为10年,电动汽车在其寿命周期内至少更换2次动力电池,而且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意外事故、人为原因等),动力电池的寿命周期会不断变化。
表格2:各类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信息及假设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4:不同类型新能源车占比及预测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5:不同类型新能源车单车锂电用量及预测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6:动力电池需求量预测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根据我们的测算,商用车(按3年电池寿命假设)和乘用车(5年)所使用的动力锂电池报废量,将在2020年分别达到27Gwh和4.2Gwh,在2023年分别达到84Gwh和17.5Gwh。
图表7:商用车动力电池每年新增报废量预测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8:乘用车动力电池每年新增报废量预测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根据测算,从废旧动力锂电池中回收钴、镍、锰、锂及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市场规模将会在2018年开始爆发,达到52亿元,2020年达到136亿元,2023年将超过300亿元。
这些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而产生的电池报废量如果不得到妥善的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此外,废弃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显著的资源性,下文我们将分析锂离子电池回收的技术可行性和成本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