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认知与实验

合集下载

幼儿认知小实验报告

幼儿认知小实验报告

幼儿认知小实验报告1. 引言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思维、记忆和理解能力。

在幼儿阶段,认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探究幼儿的认知能力,我们进行了一项小实验,旨在了解幼儿对于物体属性的辨别能力和分类能力。

2. 实验目的- 探究幼儿对物体属性的辨别能力;- 了解幼儿的分类能力;- 分析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

3. 实验设计3.1 实验对象我们选择了两组幼儿,分别是3岁组和5岁组,每组10名幼儿。

3岁组的幼儿具有较低的认知发展水平,而5岁组的幼儿认知能力相对较强。

3.2 实验材料- 大小不同的球体玩具(红色、蓝色、绿色);- 大小不同的方块玩具(红色、蓝色、绿色);- 实验记录表。

3.3 实验步骤1. 将玩具球体和玩具方块混合在一起。

2. 让幼儿观察玩具,并要求他们按颜色将球体和方块分成两堆。

3. 记录每个幼儿的表现和分类结果。

4. 对5岁组的幼儿进行进一步实验,要求他们按颜色和形状将球体和方块分成四堆。

5. 再次记录每个幼儿的表现和分类结果。

4. 实验结果幼儿的分类能力和辨别能力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4.1 3岁组结果大部分3岁组的幼儿能够按颜色将球体和方块分成两堆,但在颜色相同而形状不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混淆。

他们大多数只能按照一种属性进行分类,例如只按颜色或只按形状。

4.2 5岁组结果5岁组的幼儿表现出更为准确和成熟的分类能力。

他们能够按照颜色和形状将球体和方块分成四堆,并能够准确地辨别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异。

5. 讨论与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幼儿的认知能力在3岁到5岁之间得到显著的提高。

幼儿在3岁时,主要按照单一属性进行分类,对于属性之间的差异辨别能力相对较弱。

但到了5岁,幼儿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属性进行分类,并且能够准确地辨别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异。

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与身体和大脑的成熟度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大脑逐渐发育成熟,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思维、记忆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材料力学”课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力学”课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研究 型学 习 的紧密结合 。
基础力学课程在培养大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工科大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实验测试能力和工
程实 践认识 等方 面有着重 要 的作 用 。在 基础 力学课 程教 学 中 ,关 于学 生创新 能力 的培养模 式 、教 学 内容和模 式改 革都 已经 进行 了大量研 究 】 。所 有这些 工作 都希望 达到一 个共 同 的 目标 :学生
作 鬻 蔟 9一蝥 蓠 武人 副 曩茎 最 流 动学 工 海数 模 研 者 介季 迎 大罄 罂 界奎 登 2 男 河 邑 。教 姜事 r 力 和程 冰值 式 究 简 顺 ( ,北 1 ) 7 学 授 主从 颗 体 ,要 粒

9 一 O
高等理科教育
“ 料 学” 程 创 意 和 践 力 培 材 力 课 中 新 识 实 能 的 养
高等理 科教育
2 8 第5 ( 0 年 期 总第8期) 0 1
“ 料 力学 " 课 程 中 材 创 新 意识 和实 践 能力 的培养
季顺迎
( 大连理工 大学
武金瑛
金立强
大连 162 ) 103
工程力学系 ,辽宁


文章针 对 “ 料 力学 ” 课 程 的基 本特 点 和教 学过程 中的 实际情 况 ,提 出了大 学 生 材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途径 ,即课程论文、工程认知和独立实验设计。该培养模式 对学生在拓宽知识范畴、激发学习兴趣、巩 固 基础知识等方面取得 了良 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创新意识 实践 能力 研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 号 G 4 . 620 文献标 识码 A 作为当代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 内容 ,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 ( 传统)型教学正 向以培 养认 知能力 为主要 特 征 的研 究 ( 新 ) 型 教 学转 变 ¨ J 创 。它 旨在通 过教 学 与 研究 、实践 的结合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基础知识 ,自主地发现、研究和解决 问题 , 在研讨中积累知识、 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它是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是教师研究型教学与学 】

厨房材料认知实验报告

厨房材料认知实验报告

厨房材料认知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认知不同厨房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增加对厨房材料的认知和理解。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不同种类的厨房用具和材料,如刀具、锅具、烤盘、料碗、砧板等。

实验方法1. 清洗: 首先对实验材料进行清洗,确保实验的卫生和安全。

2. 组织: 将实验材料按类别分组,方便观察和认知。

3. 辨认: 针对每一类厨房材料,仔细观察其外观、形状、材质等特征,并记录在实验笔记中。

4. 实验效果: 使用实验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比如使用刀具进行切割食材,使用锅具进行烹饪等,观察其效果和特点,并记录在实验笔记中。

5. 总结: 总结各类厨房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深入思考其原理和原材料的交互作用。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刀具结果- 形状:多为长条形,有平口和弧口两种。

- 材质:不锈钢、陶瓷等。

- 用途:切割、剁碎食材。

分析- 刀具主要通过锋利的刀锋来切割食材,不同的刀具可以适应不同的切割需要。

- 不锈钢材质的刀具坚固耐用,而陶瓷刀具则更加锋利但易碎。

2. 烹饪锅具结果- 形状:多为圆形,也有方形和长方形。

- 材质:铁、不锈钢等。

- 用途:用于烹饪、蒸煮、炖煮等。

分析- 锅具主要通过加热来进行烹饪,不同的锅具材质会对烹饪效果产生影响。

- 铁锅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可以均匀加热食材;不锈钢锅具则不易生锈且易清洗。

3. 烤盘结果- 形状:多为长方形或圆形平底形。

- 材质:铁、铝合金等。

- 用途:用于烘烤食材。

分析- 烤盘主要通过传导热量进行烘烤,材质的导热性能直接影响烘烤效果。

- 铁烤盘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均匀受热使食材更好烘烤;铝合金烤盘则轻便易清洗。

4. 料碗结果- 形状:多为圆碗形。

- 材质:陶瓷、玻璃等。

- 用途:用于搅拌、混合调料等。

分析- 料碗用于混合和搅拌食材,材质的光滑和容量大小会直接影响使用体验。

- 陶瓷碗使用起来手感更好,但易破碎;玻璃碗则结实耐用,但较重。

5. 砧板结果- 形状:多为长方形或圆形平板形。

幼儿园认知科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

幼儿园认知科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

幼儿园认知科学实验教案一、概述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科学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开展实验活动,能够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设计一份符合幼儿园孩子认知发展特点的科学实验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实验主题实验主题:水的三态转化三、实验目的1. 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转化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能力;2. 提高幼儿对物质的认知水平,启发幼儿对物质的探索和思考。

四、实验材料1. 水2. 冰块3. 锅、火源五、实验步骤1. 讲解水的三态:水、冰、水蒸气。

介绍水的三种状态并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操作实验:让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状态变化。

向幼儿展示一杯水,让他们观察水是液态的;将冰块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冰块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将锅放在火源上,让水被加热,观察水会变成水蒸气。

3. 深入讨论:通过实验操作,与幼儿讨论水的三态转化过程。

引导幼儿总结并认识到水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状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六、实验效果经过此次实验活动,幼儿们对于水的三态转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欲。

培养了幼儿对物质的认知,为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七、总结通过设计并实施这样一份科学实验教案,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满足幼儿的认知发展需求,为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八、实验教学过程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以便引起幼儿对实验内容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问题或实例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例如“为什么冰块会融化成水?”或者“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

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实验主题的兴趣和探索欲。

在教师引入实验主题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交流,让幼儿们共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从而让他们在实验前就对实验内容有所了解。

接下来是实际的实验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水和冰块,并引导幼儿对水和冰块进行初步的观察。

消防材料认知实验报告

消防材料认知实验报告

消防材料认知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常见消防材料进行实际观察和测试,认知消防材料的性质、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为消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步骤及结果步骤一:观察和测试阻燃涂料1. 取一块砖墙,划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不涂阻燃涂料,另一个区域涂上阻燃涂料。

2. 使用火柴在没涂上阻燃涂料的区域上点燃。

3. 观察燃烧是否能自行熄灭,记录结果。

步骤二:测试阻燃建筑材料1. 取两根木条,一根没有处理,另一根涂上阻燃涂料。

2. 使用火柴点燃两根木条的一端,观察火势发展速度和燃烧状态。

3. 记录两根木条的燃烧时间和燃烧程度。

步骤三:测试防火滚帘1. 装配好防火滚帘设备,并将帘子完全放下。

2. 使用火柴点燃滚帘的一角。

3. 观察滚帘火势蔓延情况和滚帘是否能防止火势进一步扩散。

4. 记录滚帘有效起火时间和预计火势蔓延距离。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阻燃涂料实验结果在没有涂上阻燃涂料的区域,火柴点燃的火焰可以持续燃烧,而涂上阻燃涂料的区域火焰很快被扑灭,没有持续燃烧的趋势。

这说明阻燃涂料可以有效阻止火焰的蔓延,达到防火的目的。

阻燃建筑材料实验结果没有处理的木条燃烧速度较快,火势迅速蔓延,并且形成明显的燃烧炭化现象。

而涂上阻燃涂料的木条燃烧速度较慢,火势较弱,且没有出现炭化现象。

这说明阻燃涂料可以有效减缓木材的燃烧速度,并阻止其剧烈燃烧。

防火滚帘实验结果点燃防火滚帘的一角后,火势并没有迅速蔓延,滚帘快速降下并扑灭了火焰。

这证明防火滚帘能够迅速响应火灾,并有效地防止火势的蔓延,保护周围区域免受火灾威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阻燃涂料、阻燃建筑材料和防火滚帘都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阻燃涂料能够有效地阻止火焰蔓延,减缓燃烧速度;阻燃建筑材料能够减缓木材的燃烧速度,阻止剧烈的燃烧;防火滚帘能够隔离火灾区域,阻止火势扩散。

在消防工作中,合理使用这些消防材料可以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初中认识各种材料教案

初中认识各种材料教案

初中认识各种材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的区分。

2.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的实物或图片。

2. 实践操作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二、教学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15分钟)1. 教师展示各种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如塑料、金属、玻璃、纸张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3. 教师介绍各种材料的用途,如塑料用于制作袋子和瓶子,金属用于制作工具和建筑材料等。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给出实践操作的任务,如用纸张制作一个盒子,用金属制作一个钥匙链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和分析家里的物品,了解它们的材料和用途。

2. 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工厂或商场,了解各种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介绍各种材料的用途,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材料。

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补充和拓展。

幼儿园动手实验室实践探究与科学认知教学方案

幼儿园动手实验室实践探究与科学认知教学方案

幼儿园动手实验室实践探究与科学认知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升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科学实践及探究活动:如观察、实验、测量等。

2.科学认知内容:如物质、能量、生命等。

三、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实物或提出问题等引起幼儿兴趣和好奇心。

2.实践探究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或观察实物,进行实践探究活动。

3.总结归纳:引导幼儿对实践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归纳,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延伸拓展:通过讨论、游戏等方式,拓展幼儿对科学认知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法: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正确地进行实践探究活动。

2.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幼儿思考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幼儿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探究和交流合作,促进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评估:1.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程度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2.问答评估: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幼儿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评估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

六、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和材料:根据不同的实践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幼儿能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

2.多媒体资源: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用于引导和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安全:1.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确保实验室内的器材、器械等设备处于正常和安全状态。

2.加强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做好实践探究活动的引导和安全的监控,确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落实责任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动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位。

以上为幼儿园动手实验室的实践探究与科学认知教学方案。

通过动手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同时注意保障幼儿的安全。

材料实训心得体会(必备6篇)

材料实训心得体会(必备6篇)

材料实训心得体会(必备6篇)材料实训心得体会第1篇忙碌而紧张的实训结束了。

通过实训,我们要掌握的,就是一种检验施工材料是否合格以及按照要求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深入了解这个过程。

这次的实训我们收获颇丰,受益良多。

首先是试验总体方案安排,由于对于我们要做的试验总体上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事先深入地去了解每一个试验,导致我们对于试验的安排不合理,直接照着指导老师给出的安排做了,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试验效率不高。

但由于集料都是实验室的同批次集料,所以集料的试验数据可以共享,但我们必须得自己动手做一次。

我们按照这个安排开始了工程材料实训。

第一天的水泥浆标准稠度试验,试验指导书上有两种方法,也就是两种标准,一种是标准法,一种是调整水量法。

我们并不知道两种方法的试验用具不一致,我们也不知道标准法维卡仪的真正含义。

到后来才知道调整水量法的试具不是针形而是锥形。

不过还好我们是按照标准法的标准来得出的试验结果。

当我们的数据不符合标准法却符合调整水量法时,我们小组成员着实纠结了好半天。

后面的凝结时间试验没什么问题。

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第二天的试验还没有去了解,导致我们无法做水泥的安定性试验。

第二天的试验由于考试中断了,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去准备实验材料,第二天的试验也被拖到了第三天。

第三天做的是粗细集料各自的筛分以及各自的表观密度试验。

由于细集料需要在第一天开始烘干,第二天就要用容量瓶装着泡起来,第三天测最后的质量,所以我们的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没做,这是对试验的不了解所造成的,后来与别组分享数据。

但是其他小组的试验时出现了气泡,询问指导老师,老师说这是由于集料不够干净,有杂质而产生的。

其他试验正常进行,没出现什么情况。

这几个试验完成后,考虑到时间尚且充足,我们小组便把翌日的试验也做了。

第四天我们得知试验的最终目的发生了变化,指导老师考虑到实验室材料的情况,只得将一个班分成三个大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

于是下午我们班经过谈论,直接开始了配合比的计算以及试件的制作。

认识材料的教案中班反思

认识材料的教案中班反思

认识材料的教案中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教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其中,认识材料的教案在中班阶段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开始接触和认识各种材料的关键时期。

在设计认识材料的教案时,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材料。

首先,教师在设计认识材料的教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中班学生通常处于幼儿园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选择简单易懂的材料,并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材料。

比如,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或简单的实验来展示不同的材料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来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其次,教师在设计认识材料的教案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不同材料的外观、质地、颜色、重量等特点,学生可以逐渐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材料。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比如询问学生某种材料的用途、特点或与其他材料的区别,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材料。

另外,教师在设计认识材料的教案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或使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比如,可以让学生用纸张制作简单的手工品,或者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使用不同的材料,从而加深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教师在设计认识材料的教案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提出新的想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同的材料。

比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认识材料的教案在中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材料。

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高分子材料认知实习是教学计划主要部分,但是你知道高分子材料的认识实习报告要怎么写吗?为此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篇17.4日上午,在所有的科目都考完之后,老师带着我们进行了认知实习。

老实讲,在之前我都不知道这认知实习是个什么东西,还以为会被带到什么工厂去转一圈。

在老师的讲解下才知道原来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对我们专业的一些生产或实验仪器进行一定的了解。

虽然时间不长,但总归是有了不少的收获。

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专业认识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能清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以后将从事什么样工作的机会。

对于我们来说,能认自己专业以后从事的工作,清楚的了解自己以后工作的方向,这对我们在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上又能增加一笔无形的财富,还能让我们在本专业工作上走得更远,探的更深。

以下便是我通过笔记和从网上查资料了解到的一些知识。

1、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室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拥有一批功能较齐全的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和胶粘剂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和性能测试的仪器设备,主要承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本科课程教学、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工作,是大学生较为理想的工程训练培训基地;也为教师及研究生提供科研支持。

可承担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1).橡胶的共混改性及其性能测试(2).热固型树脂的浇注成型及其性能测试(3).高抗冲增强热塑性塑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4).PVC成型物料的配制、塑炼及模压成型及其性能测试拥有XLB型平板硫化机、XK-160型开放式塑练机、HBL-1300型注塑机、SHJ-18双杆配混挤出机、捏合机、万能制样机、聚合反应釜。

2、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学材料和器械研究为主线的、跨越机械、物理、化学、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科研平台,主要致力于生物医学金属材料、纳米生物医学材料、介入医学材料、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器械的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力学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认知实习总结报告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班级:姓名:学号:一、实习目的1、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能了解本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为往后的就业、择业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也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巩固了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

2、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能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能更好的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宝贵的经验。

3、本次实习开拓咱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提高咱们的心理经受能力、实践沟通能力等,为未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4、通过现场参观和老师们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培育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2年8月27日-2012年9月6日三、实习地址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市东信建材超级批发市场、邯郸市亚森家具城、邯郸市南连接立交桥、邯郸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邯郸市火车站、邯郸学院、邯郸市冀南防水公司、河北慕湖材料有限公司、河北维拓机械公司四、实习内容2012年8月27日,上午三位带队老师别离对咱们进行了实习安全教育和实习动员,老师们对同窗们强调了纪律,讲述了要求。

下午咱们来到实验室参观,老师们对实验室的各类仪器进行了详细讲述分析,并对同窗们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这次参观可谓大开眼界,各类仪器排列陈放:有生产硅酸盐墙体材料的仪器、液压机、液压块状成型机、水泥恒温水养护箱、砂浆养护箱、混凝土卧式搅拌机等。

2012年8月28日,上午咱们来到邯郸市建材超级批发市场,通过走访询问咱们主要了解了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

防水材料主要分为四类:防水卷材类材料、防水涂料类材料、聚氨酯防水,油膏、丙纶布、沥青等。

保温材料包括泡沫塑料、矿物棉制品、泡沫玻璃、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矿物喷涂棉、发泡水泥保温制品等。

一天的实习调查收获颇丰,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了解了与人交际之道,这也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认知反转实验报告

认知反转实验报告

认知反转实验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认知,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认知反转实验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认知反转,探讨个体对某一现象的认知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认知反转的概念和原理;2. 探讨认知反转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3. 分析认知反转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3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2. 实验工具:认知反转实验材料、问卷、计时器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3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2. 实验步骤:(1)A组接受认知反转实验,B组接受常规实验;(2)实验过程中,要求两组被试对同一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3)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实验现象的认知变化;(4)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认知反转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A组在认知反转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认知发生了明显变化,认为实验现象与常规认知相反;2. B组在常规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认知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保持原有认知;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A组被试在实验后对实验现象的认知发生了显著变化,B组被试的认知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1. 认知反转实验结果表明,认知反转可以改变个体对某一现象的认知,使其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2. 认知反转对个体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实验组被试在实验后对实验现象的认知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行为;3. 认知反转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认知反转实验可以揭示个体认知的复杂性,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七、实验结论1. 认知反转实验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可以改变个体对某一现象的认知;2. 认知反转对个体认知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 认知反转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深入探讨个体认知的复杂性。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的认知实习报告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的认知实习报告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的认知实习报告第一篇: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的认知实习报告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的认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认知实习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重要的的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时间安排在学生进校的第三周(为期一周)。

目的有如下几点:1.明晰专业内涵,确定发展方向。

2.同学迅速定位,培养学习目标。

3.了解轧钢、铸造、焊接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及产品。

以及南校区的生产设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获得材料成型工艺、设备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二.实习要求为了顺利完成为期一周的学习内容,应该做到:1.认真听好各位专业教授的讲座,虚心学习。

2.参观南校区实验训练中心,认真遵守实验室安全手册。

3.按时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2011年9月13日专题讲座:张利君从模具的定义、分类,本专业职业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

①.模具的定义:利用其本身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一种专用工具。

②.模具分类:a.板料成形技术与板金模设计b.熔体成型技术与型腔模设计c.体变形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③.本专业职业:新产品开发设计师机械制造工艺师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师品质管理工程师生产管理、调度工程师模具软件开发工程师产品营销师项目管理工程师2011年9月14日湖南工程学院南校区参观,近5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是湖南工程学院的巨大财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隶属于机械学科,是有机械类学科典型特征专业。

董丽君,高为国老师带领我们陆续参观了几十个实验室。

例如,铸造实验室,CAD实验室等等。

专题讲座课题:材料成型发展与技术更新讲授课老师:高为国(机械工程学院)从三个方面剖析材料的重要性,让我们对材料产生重大兴趣。

1.材料的发展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基础,材料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青钢器时代,新材料时代。

2.材料的应用以鸟巢,中国馆,水立方为例让我们对材料的认识提升一个层次。

光纤材料认知实验报告

光纤材料认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认识不同类型的光纤材料;3. 掌握光纤的测试方法;4. 分析光纤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二、实验原理光纤是一种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传输光信号的介质,主要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组成。

纤芯是光纤的核心部分,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包层具有较低的折射率,用于约束光信号;涂覆层则用于保护光纤,提高其机械强度。

光纤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玻璃、塑料、玻璃纤维等。

石英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机械强度,是制作光纤的主要材料;塑料光纤具有成本低、重量轻、易于弯曲等优点,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玻璃纤维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

三、实验内容1. 光纤基本结构观察实验器材:光纤、显微镜、光源实验步骤:(1)将光纤固定在显微镜载物台上;(2)调整显微镜,观察光纤的纤芯、包层和涂覆层;(3)记录观察结果。

2. 光纤折射率测量实验器材:光纤、折射率仪、光源实验步骤:(1)将光纤固定在折射率仪上;(2)调整光源,使光束垂直照射光纤;(3)读取折射率仪显示的折射率值;(4)记录测量结果。

3. 光纤衰减测量实验器材:光纤、光功率计、光源实验步骤:(1)将光纤固定在光功率计的测试端口上;(2)调整光源,使光束垂直照射光纤;(3)读取光功率计显示的光功率值;(4)将光纤切断,重复上述步骤;(5)比较两次光功率值,计算光纤衰减;(6)记录测量结果。

4. 光纤材料性能分析实验器材:光纤、材料分析仪、光源实验步骤:(1)将光纤固定在材料分析仪上;(2)调整光源,使光束垂直照射光纤;(3)读取材料分析仪显示的光谱图;(4)分析光谱图,了解光纤材料的组成和性能;(5)记录分析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纤基本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组成,纤芯和包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折射率差异。

2. 光纤折射率测量:通过折射率仪测量,我们得到光纤的折射率为1.45,与理论值相符。

3. 光纤衰减测量:通过光功率计测量,我们得到光纤的衰减为0.3dB/km,与理论值相符。

材料认知体验实验报告

材料认知体验实验报告

材料认知体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材料认知体验来探索人们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感知,进一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流程1. 准备材料:实验室准备了三种不同的材料,分别是金属、塑料和木材。

2. 选取参与者:从实验室内招募了十名参与者作为实验对象。

3. 实施实验:每位参与者将分别接触到三种材料,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和认知给出一些描述。

4. 数据整理:将每位参与者的描述整理成统一的格式,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对十位参与者的描述进行汇总与分析,得出以下结果:金属材料- 触感:10位参与者中有8位认为金属材料的触感冰冷、光滑。

- 外观:9位参与者认为金属材料的外观闪亮、有光泽。

- 强度:10位参与者一致认为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 导电性:10位参与者都认为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塑料材料- 触感:8位参与者中有7位认为塑料材料的触感较为温暖、柔软。

- 外观:9位参与者认为塑料材料的外观多种多样,颜色丰富。

- 强度:5位参与者认为塑料材料的强度较低,易于变形。

- 导电性:2位参与者认为塑料材料具有导电性,8位参与者认为不具有导电性。

木材- 触感:7位参与者中有6位认为木材材料的触感温暖、质地较粗糙。

- 外观:10位参与者都认为木材材料的外观质朴、自然。

- 强度:9位参与者认为木材材料的强度适中。

- 导电性:7位参与者认为木材材料不具有导电性,3位参与者认为具有导电性。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材料的触感和外观具有明显的差异,金属材料冰冷光滑,塑料材料温暖柔软,木材材料温暖粗糙。

2.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塑料材料强度较低易于变形,木材材料强度适中。

3.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塑料材料大部分不具有导电性,木材材料不具有导电性。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材料认知体验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材料的触感、外观、强度和导电性等方面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使用体验。

幼儿认识类实验报告

幼儿认识类实验报告

幼儿认识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事物,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实验材料1. 图片卡片:包括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各种不同的事物,用于幼儿观察和辨认。

2. 彩色材料:纸张、颜色笔等,用于幼儿进行涂色和创作。

3. 实物模型:小动物、形状积木等,用于幼儿进行触摸和拼搭。

实验过程第一阶段:认识动物世界1. 准备一些卡片,每张上面印有不同的动物图片。

2. 随机展示一张动物卡片,让幼儿说出这个动物的名字,并描述它的外形特征。

3. 播放相关的动物视频或动画,向幼儿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第二阶段:发现植物的奥秘1. 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卡片,包括花朵、树木等。

2. 让幼儿观察这些卡片,询问他们对植物有什么了解,并介绍植物的功能和价值。

3. 带幼儿到校园或公园中,让他们触摸、嗅闻和感受植物,体验自然的美妙。

第三阶段:探索交通工具的世界1. 准备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卡片,如汽车、飞机和火车等。

2. 让幼儿辨认这些卡片,并让他们用手指指向不同的部位,如轮子、车窗等。

3. 制作简单的交通工具模型,引导幼儿进行拼搭,同时告诉他们这些工具的功能和作用。

第四阶段:发挥创造力1. 给每个幼儿提供彩色纸张和颜色笔。

2. 让幼儿自由地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用纸张剪出不同的形状。

3.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和涂抹,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和艺术才能。

实验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游戏和活动,我们观察到幼儿对于动物、植物和交通工具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能够准确地辨认不同的事物,并能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功能。

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并乐于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活动,使幼儿对于不同的事物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同时,这些游戏和活动也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认知实习报告3篇

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认知实习报告3篇

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认知实习报告3篇无机非金属材料认知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认识实习,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技术,并了解该厂具体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主要的生产主机设备情况及企业运行管理情况。

联系生产实际,为即将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打下感性认识基础.二、实习要求1、严格遵守工厂和实习队的一切规章制度,并自觉维护学校声誉和厂校合作关系。

2、虚心学习工厂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的实际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经验。

在参观实习过程中,了解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备三个主要工艺段及采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及工艺过程,了解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控制方式。

3、按照本大纲所列实习内容,认真写好笔记,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并参加实习考查。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中国水泥厂建设于1921年9月,坐落在南京市郊区龙潭镇一个两面环山一面紧邻京沪铁路的狭小的三角地带,是继最早由日本投资的祁新水泥厂后,我国最早的属于民族工业的水泥厂。

1921年9月,由主要创史人之一姚锡舟等人筹资白银50万两,动工建设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潭工厂(今中国水泥厂)。

建厂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第一,三面环山,石灰石含量高,第二,水陆交通方便,铁路、长江相连,产品运输方便,可幅射全国。

第三,毗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产品销售市场广阔。

1923年,中国水泥厂从德国进口了直径2.25米、长46米的我国第一台湿法旋窑,日产熟料82.8吨。

1927年,又从德国进口了两条直径2.85米、长60米的湿法旋窑,1933年再次从德国购进了一台日产熟料170吨的湿法旋窑。

至此,中国水泥厂形成了由4台湿法旋窑构成的日产水泥715吨的生产能力。

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之一,名声赫赫。

20xx年海螺集团兼并重组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

在兼并重组的道路上,布满了冲突与挑战。

在管理与意识领域里的重组,尽管期间经历了一波三折,但是令人高兴的是,海螺文化如今已经被出身于中国水泥厂的绝大多数职工所逐步地理解、接受和认同。

初中化学材料的认识教案

初中化学材料的认识教案

初中化学材料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化学材料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化学材料分类的基本原则。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常见化学材料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 化学材料分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 化学材料分类的依据和原则。

2. 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金属钠、金属铝、玻璃、塑料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材料?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化学材料有哪些?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化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原则。

2. 讲解常见化学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三、实验环节(15分钟)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化学材料的性质。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判断材料的性质。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2. 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化学材料的性质和分类原则。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化学材料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整理本节课所学化学材料的知识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化学材料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常见化学材料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准确地判断不同化学材料的性质。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材料的认识得到了提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安全意识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对于化学材料分类原则的讲解,可以进一步深入和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材料认知实验实验报告

材料认知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用途及加工工艺。

2. 培养学生对材料性能的鉴别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材料应用的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不锈钢、铝合金、塑料、木材、玻璃、橡胶等。

2. 实验设备:显微镜、硬度计、冲击试验机、拉伸试验机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不同材料的宏观形态、颜色、硬度等基本特征。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

3. 使用硬度计测试不同材料的硬度。

4. 使用冲击试验机测试不同材料的冲击韧性。

5. 使用拉伸试验机测试不同材料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宏观观察通过观察,不锈钢表面光滑,颜色银白;铝合金表面光亮,颜色银灰;塑料表面光滑,颜色多样;木材表面有纹理,颜色呈深浅不一;玻璃表面光滑,颜色透明;橡胶表面有弹性,颜色多样。

2.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现不锈钢为面心立方晶格结构,铝合金为体心立方晶格结构,塑料为非晶态结构,木材为纤维状结构,玻璃为非晶态结构,橡胶为非晶态结构。

3. 硬度测试硬度测试结果显示,不锈钢硬度最高,其次是铝合金,塑料、木材、玻璃、橡胶硬度相对较低。

4. 冲击韧性测试冲击韧性测试结果显示,不锈钢、铝合金、塑料的冲击韧性较好,木材、玻璃、橡胶的冲击韧性较差。

5. 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不锈钢、铝合金的抗拉强度较高,延伸率较好;塑料、木材、玻璃、橡胶的抗拉强度较低,延伸率较差。

五、实验结论1. 不锈钢、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高强度、耐腐蚀的零件。

2. 塑料、木材、玻璃、橡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弹性,适用于制造绝缘件、密封件、弹性件等。

3. 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如不锈钢的硬度、铝合金的耐腐蚀性等。

六、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不同材料的特性、用途及加工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硬度计、冲击试验机、拉伸试验机等仪器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皮革样品认知实验报告

皮革样品认知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皮革样品认知实验实验目的:1. 通过对皮革样品的观察和实验,提高对皮革材料的认知水平。

2. 学习皮革样品的鉴别方法,掌握不同皮革样品的特性。

3. 了解皮革样品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材料:1. 皮革样品:猪皮、牛皮、羊皮、人造革等。

2. 仪器设备:显微镜、硬度计、水分测定仪、色差仪等。

实验方法: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皮革样品的外观、色泽、纹理等特征。

2. 实验法:使用显微镜、硬度计、水分测定仪、色差仪等仪器对皮革样品进行测试。

3. 比较法:对不同皮革样品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

实验步骤:1. 观察皮革样品的外观特征,记录其颜色、纹理、厚度等。

2. 使用显微镜观察皮革样品的微观结构,记录其纤维排列、孔隙度等。

3. 使用硬度计测定皮革样品的硬度,记录其数值。

4. 使用水分测定仪测定皮革样品的水分含量,记录其数值。

5. 使用色差仪测定皮革样品的色差,记录其数值。

6. 比较不同皮革样品的特性,分析其优缺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猪皮、牛皮、羊皮和人造革在颜色、纹理、厚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猪皮颜色较浅,纹理较粗;牛皮颜色较深,纹理较细;羊皮颜色较浅,纹理较细腻;人造革颜色多样,纹理较为均匀。

2. 显微镜观察结果:猪皮纤维排列较为紧密,孔隙度较大;牛皮纤维排列较为整齐,孔隙度较小;羊皮纤维排列较为均匀,孔隙度适中;人造革纤维排列较为均匀,孔隙度较小。

3. 硬度测定结果:猪皮硬度较高,牛皮硬度适中,羊皮硬度较低,人造革硬度较高。

4. 水分测定结果:猪皮水分含量较高,牛皮水分含量适中,羊皮水分含量较低,人造革水分含量适中。

5. 色差测定结果:猪皮色差较大,牛皮色差适中,羊皮色差较小,人造革色差较大。

实验结论:1. 通过对皮革样品的观察和实验,我们掌握了不同皮革样品的外观、结构、硬度、水分含量和色差等特性。

2. 猪皮、牛皮、羊皮和人造革在性能和应用上存在差异,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皮革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科认知与实验题目:材料学科认知与实验课程感想姓名:倪文彦学院:材料学院系:材料系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年级:2014学号:30320142200051指导教师:许一婷职称:副教授2015年7 月18 日一、聚苯胺防腐涂料聚苯胺,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种,具有特殊的电学、光学性质,经掺杂后可具有导电性。

在电子工业、信息工程、国防工程等的开发和发展方面都具有多种用途。

聚苯胺的电活性源于分子链中的P电子共轭结构:随分子链中P 电子体系的扩大,P成键态和P*反键态分别形成价带和导带,这种非定域的P电子共轭结构经掺杂可形成P型和N型导电态。

不同于其他导电高分子在氧化剂作用下产生阳离子空位的掺杂机制,聚苯胺的掺杂过程中电子数目不发生改变,而是由掺杂的质子酸分解产生H+和对阴离子(如Cl-、硫酸根、磷酸根等)进入主链,与胺和亚胺基团中N原子结合形成极子和双极子离域到整个分子链的P键中,从而使聚苯胺呈现较高的导电性。

这种独特的掺杂机制使得聚苯胺的掺杂和脱掺杂完全可逆,掺杂度受pH值和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并表现为外观颜色的相应变化,聚苯胺也因此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电致变色特性。

许多研究论述了聚苯胺对不同金属的防腐性,如不锈钢[1,7]、铁[8,9]、低碳钢[10]、铜[4,11]、铝[12,13]、钅阜和锌[14]等。

Wessling 研究了聚苯胺对不锈钢、铜和铁的防腐性,表明聚苯胺具有防腐性。

Wessling还发现,化学合成的聚苯胺涂料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物,甚至能修补金属/氧化物之间可能的化学老化。

影响聚苯胺防腐蚀的因素很多,如:聚苯胺结构、腐蚀环境、涂层体系、以及腐蚀介质中氧气的含量和基体的表面处理等。

聚苯胺优异的防腐性能,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对其防腐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首先,作为涂料一般都应具有屏蔽保护的作用,将金属表面与周围腐蚀环境隔开,阻止了氧气、水及其他离子的浸入,只要屏蔽层保持完好,涂层就有效果。

研究显示随着聚苯胺涂层厚度的增加,金属的腐蚀电流随之减少。

然而,当在聚苯胺涂层表面有划痕或空洞时,裸露部位的涂层仍然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Wei比较了聚苯胺2EB涂料和具有屏蔽性涂料对低碳钢的Tafel曲线,结果证明聚苯胺2EB比其他涂料表现出更好的防腐性能。

因此,聚苯胺的防腐作用不仅仅是屏蔽作用。

其次,由于聚苯胺的还原电位在0V/SCE,而金属如Fe的氧化电位为-0.7V/SCE,因此聚苯胺作为一种中介物质与金属作用,通过与氧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切断金属与氧的直接联系,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即将金属钝化,从而达到防腐目的。

分别对金属表面掺杂态聚苯胺和本征态聚苯胺涂层进行XPS观察,结果均观察到了氧化膜的存在[4,28,29],另外Wei在金属表面划痕处也观察到氧化膜的存在。

Schauer等认为,掺杂态的聚苯胺盐起防腐作用的过程为:聚苯胺盐使金属钝化,并由于其导电性使阴极反应发生在聚苯胺膜上,而不是在金属/聚合物界面,即阴、阳极反应是空间分离的,从而使这种钝化状态得以保持;随后由于掺杂态的聚苯胺被脱掺杂,本征态的聚苯胺发挥其保护作用。

并且通过XPS证实,生成的氧化物为Fe3O4和γ2Fe2O3,并且Fe3O4紧附于铁表面上为内层,而γ2Fe2O3位于Fe3O4之外形成夹层式结构。

最后,认为聚苯胺与金属形成化合物,使电位升高。

聚苯胺的中心原子N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因此聚苯胺在金属表面上发生氧化还原发应,生成M2聚苯胺的化合物,M2聚苯胺的氧化电位高于聚苯胺的氧化电位,从而推动了氧的还原,使因为金属的溶解而损耗的电荷得到补偿,金属电位得以稳定在钝化区,减少了金属的溶解速度,从而起到防腐作用。

聚苯胺防腐机理较为复杂,通常单一的防腐机理不能完整的解释防腐性能,例如Schauer就认为,聚苯胺的防腐蚀作用机制是由钝化作用、空间隔离阳极部分和阴极部分的反应、屏蔽作用相继发生的三段作用相结合的结果。

实验制备聚苯胺运用的是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通常是在酸性介质中,采用水溶性引发剂引发单体发生氧化聚合。

合成主要受反应介质酸种类及浓度、氧化剂种类及浓度、苯胺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的影响。

所用的引发剂主要有(NH4)2S2O8、K2Cr2O7、KIO3、FeCl3、FeCl4、H2O2、Ce(SO4)2、MnO2、BPO(过氧化苯甲酰),其中(NH4)2SO8由于不含金属离子,氧化能力强,后处理方便,是最常用的氧化剂。

也有用(NH4)2S2O8和碳酸酯类过氧化物组成复合氧化剂。

而以Fe2+为催化剂和H2O2为氧化剂可合成高溶解性的聚苯胺。

聚苯胺在酸性介质中合成的同时可能被掺杂。

盐酸掺杂虽然可使聚苯胺获得较高的导电率,但由于HCl易挥发,容易发生去掺杂;而用H2SO4、HClO4等非挥发性的质子酸掺杂时,在真空干燥下它们会残留在聚苯胺的表面,影响产品的质量。

从应用的角度考虑,有机质子酸掺杂的聚苯胺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十二烷基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樟脑磺酸、萘磺酸以及2,4-二硝基萘酚-7-磺酸(NONSA)等作为酸性介质的同时又可作为掺杂剂,可获得功能质子酸掺杂的聚合物。

聚苯胺聚合反应过程如下图:聚苯胺作为防腐蚀涂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因聚苯胺本身结构的多样性,在作为涂料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酸性环境中,掺杂态聚苯胺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而在中性环境中,本征态聚苯胺防腐效果较好。

当用不同面漆与聚苯胺配合使用时,以环氧树脂最佳。

因此,使得对于聚苯胺防腐机理的研究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的结论,这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二、高分子防火阻燃材料阻燃剂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是能保护物料不着火或使燃烧火焰迟缓蔓延的助剂。

阻燃剂工业是随着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工业体系,其产品的推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高分子材料阻燃剂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新型高分子材料阻燃剂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新型阻燃剂和阻燃技术的研究正日益引起重视。

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发挥其阻燃作用的,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

多数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共同作用达到阻燃目的。

1、吸热作用任何燃烧在较短的时间所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作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在高温条件下,阻燃剂发生了强烈的吸热反应,吸收燃烧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的温度,有效地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阻止燃烧的蔓延。

Al(OH)3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就是通过提高聚合物的热容,使其在达到热分解温度前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其阻燃性能。

这类阻燃剂充分发挥其结合水蒸汽时大量吸热的特性,提高其自身的阻燃能力。

2、覆盖作用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能形成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隔绝氧气,具有隔热、隔氧、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如有机磷类阻燃剂受热时能产生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碳化层。

碳化层的形成一方面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解,另一方面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生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

3、抑制链反应根据燃烧的链反应理论,维持燃烧所需的是自由基。

阻燃剂可作用于气相燃烧区,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

如含卤阻燃剂,它的蒸发温度和聚合物分解温度相同或相近,当聚合物受热分解时,阻燃剂也同时挥发出来。

此时含卤阻燃剂与热分解产物同时处于气相燃烧区,卤素便能够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干扰燃烧的链反应进行。

4、不燃气体窒息作用阻燃剂受热时分解出不燃气体,将可燃物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冲淡到燃烧下限以下。

同时也对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具有稀释的作用,阻止燃烧的继续进行,达到阻燃的作用。

阻燃剂的分类方法很多,常可根据应用方式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与聚合物简单地掺和而不起化学反应者为添加剂型,主要有磷酸酯、卤代烃和氧化锑等;反应型则在聚合物制备中视做原料之一,通过化学反应成为聚合物分子链的一部分,所以对材料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小,阻燃性持久,主要有卤代酸酐、含磷多元醇等。

课上,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高分子阻燃剂:卤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

卤系阻燃剂作为有机阻燃剂的一大类,主要由卤化剂(常用的是卤素) 与有关有机物反应而得,其产量约占有机阻燃剂40%左右。

目前,国外消耗量较大的卤系阻燃剂主要包括:四卤双酚A及其衍生物、十卤二苯醚及其同系物、脂肪族多卤化物、卤化芳烃、卤代酚及其衍生物及高分子阻燃剂等,其中,四卤双酚 A 是产量和消耗量最大的含卤阻燃剂,它可作为反应型阻燃剂用于环氧树脂、聚碳酸酷等,又可作为添加型阻燃剂用于ABs、酚醛树脂等;而十卤二苯醚是另一个产量大的添加型含卤阻燃剂。

卤系阻燃剂的特点:含卤阻燃剂由于具有其阻燃效能好、添加量少、加工性能优良、对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小、原料丰富、价格较便宜等优点,因此,卤系阻燃剂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品种最多、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有机阻燃剂之一,受到普遍重视。

虽然卤系阻燃剂具有诸多优点,然而,卤系阻燃剂会降低被阻燃基材的抗紫外线稳定性,同时,在加工过程中、高温及燃烧条件下会产生毒性物质。

因此,新型阻燃剂的发展迫在眉睫。

目前,阻燃剂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1)抑烟和消烟研究,即在阻燃剂中加入消烟剂,如铝、铜、铁化合物,使用超细氧化锑和胶体五氧化二锑,以硼酸锌代替三氧化二锑等;2)研究开发非卤阻燃剂,如磷系、磷- 氮系、硅基、硼系等体系的研制与开发,但是除个别材料外,近期内难以找到性能/价格比与卤系阻燃剂相抗衡的阻燃剂或阻燃材料;3)研究开发新型卤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是最早期研发阻燃剂系列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阻燃,包括塑料、橡胶、纸张、木材、涂料及纺织品等,在阻燃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年产量仅次于卤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中红磷应用较多,但其易吸潮、与树脂相容性差、易产生PH,气体使被阻燃制品染色等缺点,使得红磷直接应用于聚合物阻燃受到极大限制。

目前,有机磷阻燃剂和聚磷酸铵广泛应用于各种防火涂料之中。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做材料的乐趣。

制作过程中,大家期待的看着即将做好的材料。

材料“出炉”之后大家的欣喜的看着它。

验证做出的不防火材料与之前所做的防火材料的区别。

三、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球纳米球,全称“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是具有二十面体原子团簇结构的铝基合金成分并采用独特的纳米制备工艺加工而成的纳米级润滑剂。

采用高速气流粉碎技术,精确控制添加剂的颗粒粒度,可在摩擦表面形成新表面,对机车发动机产生修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