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规则
文言句式朗读节奏划分
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1.夫/大国,难测也例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例3.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例1、2中句首发语词:如“夫”、“盖”,例3中的关联词:“且”,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①佳木/秀而繁阴。
例①中“佳木”是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局部之间应作停顿。
例②③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3.停顿要表达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是关键词)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关键词)4.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相同的节拍来读。
例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二二拍)例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二三和二二拍)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例(1)中“其”后省略了“狼”;例(2)“以”后省略了“之”;例(3)介词“为”的后面省去了宾语“桃花源中的人”,“为”后略停,以表达出宾语的省略。
6.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如:(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例(1)“虞山”,山名。
“王毅叔远甫”,姓王名毅字叔远。
“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例(2)“陈尧咨”,谥号康叔。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因为陈是欧阳修的前辈,所以名字与谥号合称,表示尊重。
总之,文言文停顿节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准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希望同学们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这样,才能轻松地掌握好文言文节奏的停顿作品简介: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一、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语词划分。
① 发语词独立原则。
句首的有发语词,如“盖”、“夫”、“然”“、岂”、“宜”、“其”、“至”“、则”、“且夫” 得无”、“至于”、“诚宜”“、何 尝”等发语词朗读时,应作短暂停顿,其后要划开。
如:夫 / 环 而攻之。
若夫 / 霪雨霏霏。
至若 / 春和景明。
盖 / 简 / 桃核修狭者 / 为之。
盖 / 大 / 泛赤壁云。
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 其 / 如土石何。
至于 / 负者歌于途。
岂若 / 吾 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② 句首的连词独立原则。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虽”、“而”、“、然“”且、”、“因”、“惟”、“然则”、“如若”、“果如”等,其后一般要划 开。
如: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虽 / 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虽 / 鸡狗不得宁焉。
而 ∕计其长∕曾不盈寸。
而 / 山不加增。
而 / 不知 / 太守之乐其乐也。
然 / 得而腊之 / 以 为饵。
其他连词,如:且 / 壮士 / 不死即已。
且 / 欲于常马等 / 不可得。
然则 / 何时/ 而 乐耶?③ 若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
如“故”、“是故”、“则”、“是以(以是)”、“于是”、“遂”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 顿。
如:故 / 自号曰醉翁也。
故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也。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 下。
以是 / 人 / 多以书假余。
遂 / 率 / 子荷担者三夫。
乃 / 重修楼。
于是 / 宾客无不 变色离席④ 若句首出现过渡性的词语。
如“或”“、而或”等其,后也要停顿。
如:而或 / 长烟一空。
或 / 置酒 / 而招之。
既而 /渐近。
⑤句首出现表时间、方位的词语,如,“中”、“方”、““先既”而”、“已而”“、倏尔”、“俄而”等词语,一般其后要停顿。
如:中 / 轩敝者为舱。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
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
已而 / 夕阳在 山。
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
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其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语句,理解了句意,理清了句子的结构。
常考题型:1.用“/”给句子断句。
2.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技法点拨:划分朗读节奏主要把握以下五个原则:1.根据语法结构确定。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
如:屠/大窘忘/路之远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句首发语词、连接词、关联词后要停顿。
(“至”“若”“夫”“盖”“然”“则”“然则”“岂”等发语词和“且”“虽”“因”“故”“由是”等关联词后面一般要停顿。
)如:夫/战,勇气也。
虽/乘奔御风。
3.句中“而”字前后停顿,句中“也”字后停顿。
要切记:“而”字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一般在“而”前停顿。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节合成词。
如:可/以一战。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根据文句内在的意义确定。
如“其一/犬坐于前”中,“其一”是指“其中一只(狼)”,“犬坐”是像狗一样坐着,这里的“犬”是名词做状语。
另外,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地名等要了解清楚,不可读错。
一般古人的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以及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如:孤/不度德量力。
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
练习:(广东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
遇故友,若不相识。
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如:(3)予/ 尝求/ 仁人之心(《岳阳楼记》)(4)率/ 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5)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捕蛇者说》)(6)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
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7)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8)医之/ 好治不病/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9)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10)而/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11)然则/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12)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13)是故/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犬坐于前。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如:(3)予/ 尝求/ 仁人之心(《岳阳楼记》)(4)率/ 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5)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捕蛇者说》)(6)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
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7)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8)医之/ 好治不病/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9)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10)而/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11)然则/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12)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13)是故/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犬坐于前。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文言文朗读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1、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需要查这些关联词语的含义)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如:(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增强反问语气)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可/以一战。
(“能够”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能够”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
例:(1)忘∕路之远近(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
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4、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A、除了名词做状语外,一般情况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要用停顿永之人/争/奔走焉。
"争"是"奔走"的状语,应该分开读。
文言文朗读划分节奏的技巧有哪些
文言文朗读划分节奏的技巧有哪些
有很多同学在朗读文言文的时候,经常不知道怎幺划分,小编整理了文言文朗读划分节奏的技巧,仅供参考!
1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如:
(3)予/尝求/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6)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
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8)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规则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规则(仅供参考)整理:南昌三中青云谱校区危立春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结合课内文言语句谈朗读节奏的划分:1、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 .例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例2:城/非不高也2、动词和宾语从句之间停顿 .例1:忘/路之远近例2:念/无与为乐者3、动词和介宾短语(补语)之间或介宾短语(状语)和动词之间停顿 .例1:骈死/于槽枥之间例2:苟全性命/于乱世例3:以衾/拥覆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例1:其一/犬坐于前例2:山行/六七里5、句首发语词、表时间的状语和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
如夫“”、“盖”、“故”、“惟”、“自”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例1:夫/环而攻之例2:既而/儿醒例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
例1:佳木/秀而繁阴。
例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3:吾/谁与归7、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
例1:可/以一战例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8、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9、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分析:虞“山”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则无敌国外患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如:1、予/ 尝求/ 仁人之心(《岳阳楼记》);2、率/ 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连词“以、于、为”同样如此)如1、《鱼我所欲也》中“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但也有句子,如“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话应是“然则/何时/而乐耶”因为“则”的前面没有另一层实在的内容,属于一种单句,它的划分就只能是“则后”了。
由此看来,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
四、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划分有些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窃、惟、凡;或表敬副词,如“请、敬”,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1、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捕蛇者说》);2、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划分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1、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2、而/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3、然则/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4、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5、是故/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六、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者”后来划分如:1、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文言文节奏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1、一狼/洞其中。
2、君之病/在肌肤。
3、宋/何罪之有。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如:1、忘/路之远近。
2、恐/前后受其敌。
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如: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鸣之/而不能通起意。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如:1、尝/与人佣耕。
2、俄而/百千人大哭。
六、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2、其/真无马邪?3、至若/春和景明。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七、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如:1、问/(渔人)所从来。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八、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如:1、泉香/而酒洌。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斗折/蛇行。
4、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1、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个雨/山前。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十、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
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
如: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 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 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 变了句子的意思。如: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山行/六七里 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 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 “像狗一样”;例②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 “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 面的文字连读。
例1、夫/大国,难测也 例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3、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例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 耳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 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 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 分开来读。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 “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 是介词,“用 来”的意思。例③中的“中 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五、“而”字后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 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 “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①“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 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 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 不能分开读。 ②“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 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 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 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读。
若夫/淫雨/霏霏(两处)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二、按句首特殊词语划分
• 如果句首是句首发语词、连词、表示 时空的状语,则可以停顿。 • 1、句首发语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 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表示 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强调语气或 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 类似的词语还有“至若”、 “殆”、 “然”、“宜”、 “何尝”等。
二、按句首特殊词语划分
四、把握特殊句式 • 1、省略句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2、被动句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3、判断句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五、“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 读时在其后停顿。
• 如: 余闻之也/久。 • “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 而是一个语气词,不能读成 “余闻之/也久”。
• 六、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 确定朗读节奏 •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 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 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 “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 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 • 鹏之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 逍遥游》)
练一练
• (1)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 (《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3)而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 (4)然则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 记》) • (5)故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 记》) •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按句意划分Fra bibliotek就是把句子中意思
结合紧密的文字看作一个“意义单位”
• 2、注意语意的整体性:注意人名 前的官名地名如果是一个整体,要 保持其意义的完整性。 • 如: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⑵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3、把握多重含义:先理解句子意思,
根据句内意思的层次停顿。
中国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中国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中国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导语: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或动宾之间,下面YJBYS 店铺分享中国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欢迎参考!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夫、盖、且、若夫、至若)之后要停顿。
如:(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2)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2.有些古今异义词(于是、可以、以为、妻子、中间)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分开。
如:(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3)可/以一战”(《曹刿论战》)3.根据语言顺序,分析结构停顿。
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一般要停顿。
如:(1)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4.需要着重强调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停顿。
如:余闻之也/久(《伤仲永》)在句中起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
6.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7.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如:(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8.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如:(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总之,文言文停顿节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先抓动词,把和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起落,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旁及其他次要成分(如:行拂/乱其所为),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一、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
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 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
二、“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 顿。
例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 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五、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
•
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
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
• 解析: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句一顿,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例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 解析:这是一个非四字骈字句,可按意 义划分节奏,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归纳答题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2、抓词语 3、观句式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5、通读全文,进行检查。 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 后,意思是否讲得通,内容是否合理。
• 例如,余闻之也久。
• 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 闻之也╱久”。如果误将“也”看作是谓语 前面的副词状语,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 久”。
三、根据文意确定停顿。
例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如:(3)予 / 尝求 / 仁人之心(《岳阳楼记》)(4)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5)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捕蛇者说》)(6)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
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7)鹏之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8)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9)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10)而 /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11)然则 /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12)故 /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13)是故 /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规则(仅供参考)
整理:南昌三中青云谱校区危立春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结合课内文言语句谈朗读节奏的划分:1、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
例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例2:城/非不高也
2、动词和宾语从句之间停顿.
例1:忘/路之远近例2:念/无与为乐者
3、动词和介宾短语(补语)之间或介宾短语(状语)和动词之间停顿.
例1:骈死/于槽枥之间例2:苟全性命/于乱世例3:以衾/拥覆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例1:其一/犬坐于前例2:山行/六七里
5、句首发语词、表时间的状语和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
如“夫”、“盖”、“故”、“惟”、“自”“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例1:夫/环而攻之例2:既而/儿醒例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
例1:佳木/秀而繁阴。
例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3:吾/谁与归
7、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
例1:可/以一战例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分析:“虞山”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则无敌国外患
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