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模电实验报告-晶体管单级放大器
晶体管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晶体管单管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晶体管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3. 熟悉晶体管单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4. 提高对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晶体管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主要由晶体管、偏置电阻、负载电阻和耦合电容等组成。
实验电路采用共射极接法,通过输入信号u_i在晶体管的基极输入,放大后的信号u_o从集电极输出。
实验电路中,偏置电阻Rb1和Rb2组成分压电路,为晶体管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负载电阻Rl接收放大后的信号,耦合电容C1和C2分别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耦合,抑制交流干扰。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晶体管(例如:3DG6)2. 偏置电阻(例如:Rb1=10kΩ,Rb2=20kΩ)3. 负载电阻(例如:Rl=10kΩ)4. 耦合电容(例如:C1=0.01μF,C2=0.01μF)5. 函数信号发生器6. 双踪示波器7. 万用电表8. 直流稳压电源9. 实验电路板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各元件和导线接到实验电路板上。
2.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到双踪示波器,设置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1V。
3. 将直流稳压电源连接到电路板,调节输出电压为12V。
4. 调节偏置电阻Rb1和Rb2,使晶体管处于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使用万用电表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和集电极电压Uc,使其满足Ic=2mA,Uc=6V。
5. 在晶体管基极输入信号,观察双踪示波器上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记录电压放大倍数。
6. 测量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l,计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7. 调节输入信号幅值,观察输出波形,记录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静态工作点调试结果:Ic=2mA,Uc=6V。
2. 电压放大倍数:A_v=20。
3. 输入电阻:Ri=2kΩ。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晶体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晶体管的放大功能在电子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探究晶体管在电路中的应用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通过搭建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了解晶体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掌握晶体管的放大功能,研究晶体管在电路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与原理1. 实验器材:- 晶体管:使用NPN型晶体管,如2N3904。
- 电源:提供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 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
- 示波器:用于观测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
2. 原理:晶体管是一种三极管,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
晶体管的放大功能是基于PN结的导电特性。
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通过基极电流的变化,控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流,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三、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按照电路图搭建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连接好晶体管、电源、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2. 调试电路: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输入端,示波器连接到输出端,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波形。
3.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下各个参数的数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到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和电路参数。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输入输出波形:通过示波器观察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输入信号经过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后,输出信号的幅度增大,但波形形状基本保持一致。
2. 电路参数:测量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参数。
根据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晶体管的放大倍数、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
这些参数反映了晶体管在电路中的性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放大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搭建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我掌握了晶体管在电路中的应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晶体管的性能。
这对于今后的电子技术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名称】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目的】1.学习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
2.学习单管放大电路交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电子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预习要点】1.复习课件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工作点稳定问题的内容。
2.放大电路输出信号波形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产生失真?应如何消除失真?【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如图2-1所示。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三极管的性能发生变化,致使放大器的工作点发生变化,R和射极电阻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图2-1所示电路中通过增加下偏置电阻B2R来改善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其工作原理如下:E图2-1 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①利用B1R 和B2R 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V B 。
当B1R 、B2R 选择适当,满足I B1>> I B 时,有B2B CC B1B2R V V R R =+式中B1R 、B2R 和CC V 都是固定的,不随温度变化,所以基极电位V B 基本上为一定值。
②通过E R 的负反馈作用,限制C I 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
具体稳定过程如下:CT ︒I电容C 1、C 2有隔直通交的作用,C 1滤除输入信号的直流成份,C 2滤除输出信号的直流成份。
射极电容C E 在静态时稳定工作点;动态时短路R E ,增大放大倍数。
当流过偏置电阻B1R (b1R 和电位器W R 的阻值和)的电流I B1远大于晶体管的基极电流B I (一般5~10倍),基极电压V B 远大于V BE 时,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B1B CC B1B2R V V R R =+B BEC E E=V V I I R ≈- CE CC C C E =(+)V V I R R -当放大器的输入端加交流输入信号i v 后,基极回路便有交流输入b i 产生,经过放大在集电极回路产生β倍的c i ,同时在负载输出o c L 'v i R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模拟电路应用实验—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应用实验—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理解晶体管的结构与基本特性2. 掌握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构成方法与基本性能3. 学习测量电路中的关键参数4. 熟悉使用实验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原理:晶体管是由三个层(P、N、N或P、P、N)构成的半导体三极管。
由于晶体管有较高的输入电阻和较低的输出电阻,且电压放大系数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放大、开关、调制等方面。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是将晶体管作为电压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其基本电路图如下: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可以分为两种工作状态:放大状态和截止状态。
当输入信号较小时,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当输入信号较大时,晶体管工作于截止状态。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连接好信号源,示波器和万用表。
2. 打开电源并调节工作电压,保证晶体管正常工作。
3. 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大小,计算增益。
4.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频率变化并做相关测量。
5. 改变负载电阻的大小,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做相关测量。
实验结果:1. 在输入电压为300mv时,输出电压为1.2v,计算增益为4。
2. 在变化输入信号频率时,输出信号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当输入信号频率到达10KHz 时,输出信号的频率无法再跟随增加。
3. 在改变负载电阻的大小时,输出信号的电压随之变化,当负载电阻小于100欧时,输出信号失真,不能正常工作。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构成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熟悉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测量了电路中的关键参数,如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增益等。
实验的结果表明,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是一种有效的电压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搭建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掌握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仪器,晶体管(NPN型)、电阻、直流电压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等。
实验原理,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具有放大电压和电流的功能。
在单级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接入输入信号,发射极接入负载电阻,集电极接入电源。
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晶体管就开始工作,输出信号通过负载电阻放大,实现信号的放大功能。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在示波器上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2. 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得晶体管工作在正常工作区域,观察输出波形的放大效果。
3.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值,计算放大倍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到了如下结果:1. 输入信号经过晶体管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值明显增大,证明晶体管具有放大功能。
2. 测得放大倍数为50倍,说明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
3. 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输出信号的波形基本不变,说明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具有一定的频率响应特性。
实验分析: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具有简单、稳定、放大倍数高的特点,适用于一些对放大倍数要求较高的场合。
但是,晶体管也存在着温度漂移、频率响应不均匀等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了晶体管的放大倍数计算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和一定的频率响应特性,适用于一些对放大倍数要求较高的场合。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理解,不断提高实验技能,为将来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篇一:晶体管单级放大器实验报告晶体管单级放大器一.试验目的(1)掌握multisium11.0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二.试验原理及电路VbQ=Rb2Vcc/(Rb1+Rb2)IcQ=IeQ=(VbQ-VbeQ)/ReIbQ=IcQ/β;VceQ=Vcc-IcQ(Rc+Re)晶体管单级放大器1.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测量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的放大信号。
为了获得最大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若工作点选的太高会饱和失真;选的太低会截止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接通电源电压后放大器不加信号,测量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Q和管压降VceQ。
本试验中,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就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让信号达到最大限度的不失真。
当搭接好电路,在输入端引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输出。
静态工作点具体调整步骤如下:具有最大动态范围的静态工作点图根据示波器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反复进行。
当加大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出现,减小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消失,可以认为此时静态工作点正好处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这就是静态工作点。
去点信号源,测量此时的VcQ,就得到了静态工作点。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是输出电压V0与输入电压Vi之比Av=V0/Vi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1)输入电阻。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可用电流电压法测量求得,测试电路如图2.1-3(a)所示。
在输入回路中串接一外接电阻R=1KΩ,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Vs和Vi,则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为(a)(b)oVo-电阻R值不宜取得过大,否则会引入干扰;但也不能取得过小,否则测量误差比较大。
通常取与Ri为同一数量级比较合适。
西工大模电实验报告记录

西工大模电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单极共射放大电路实验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实验三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四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五方波发生器实验六有源滤波器综合设计实验用运算放大器组成万用表的设计实验一单极共射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的方法。
5、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二、实验原理及结果如图所示: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1) 输入端加入1KHz 、幅度为50mV 的正弦波,如图所示。
当按照上述要求搭接好电路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静态工作点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现象 出现截止失真 出现饱和失真 两种失真都出现 无失真 动作 减小W R增大W R减小输入信号加大输入信号根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动作,反复进行,使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
(2) 撤掉信号发生器,使输入信号电压0i V ,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极分别对地的电压,,,,,E B C CEQ CQ V V V V I ,根据EQ EQ EV I R =算出CQ EQ I I =.将测量值记录于下表,并与估算值进行比较。
理论估算值实际测量值B VC VE VCE VC IB VC VE VCE VC I2.913v7.976v2.213v5.763v2.012mA2.881V8.069V2.173V5.912V1.964mA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1)输入信号为1kHz 、幅度为50mV 的正弦信号,输出端开路时,示波器分别测出i V ,o V 的大小,然后算出电压放大倍数。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了解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晶体管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基本的放大电路,它由一个晶体管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为基极,输出端为集电极,而发射极则被接地。
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由于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输出信号将会在集电极处得到放大。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来调节。
当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偏离合适的位置时,放大倍数将会下降,因此需要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保证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处于合适的位置。
三、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
2. 将信号源接入电路的输入端。
3. 将示波器接入电路的输出端。
4. 打开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使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处于合适的位置。
5. 调整信号源的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6. 测量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参数。
四、实验结果实验中我们得到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和幅度,同时还测量了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且可以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控制放大倍数。
五、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放大效果受到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保证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处于合适的位置。
此外,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调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电路参数。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验了解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了晶体管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一些特点和应用注意事项,这对于今后的电子技术学习和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掌握晶体管单管放大器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B 、UC 和UE 。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E 或U C ,然后算出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E E E C R U I I =≈算出I C (也可根据CCCCC R U U I -=,由UC 确定I C), 同时也能算出U B E =U B -U E ,U CE =U C -U E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12V 直流电源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交流毫伏表5、直流电压表6、直流毫安表7、频率计8、万用电表9、晶体三极管3D G6×1(β=50~100)或9011×1 (管脚排列如图2-7所示)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晶体管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熟悉掌握晶体管单管放大器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4、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B 、UC 和UE 。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 E 或U C ,然后算出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E E E C R U I I =≈算出I C(也可根据CCCCC R U U I -=,由U C 确定I C ), 同时也能算出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12V 直流电源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交流毫伏表5、直流电压表6、直流毫安表7、频率计8、万用电表9、晶体三极管3DG6×1(β=50~100)或9011×1 (管脚排列如图2-7所示)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1、调试静态工作点连接电路,接通直流电源前,将函数信号发生器关闭。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2V(即I C =2.0mA,或RC1两端的直流电压为4。
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实验报告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电子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
而晶体管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电路,探究其放大性能,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
实验目的:1. 了解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电路的搭建方法。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的放大性能。
实验器材:1. NPN型晶体管2. 电阻器3. 电容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万用表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3. 将示波器连接到输出端,观察输出信号波形。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5.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的放大性能曲线。
在不同频率下,输出信号的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插入放大性能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输出信号的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而当输入信号幅度超过一定阈值后,输出信号的幅度将趋于饱和,不再继续增加。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具有一定的放大性能,能够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较大程度。
2. 在一定范围内,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的放大性能较好,输出信号的幅度与输入信号的幅度呈线性关系。
3. 当输入信号幅度过大时,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将出现饱和现象,输出信号的幅度不再增加。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搭建了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电路,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得到了放大性能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管单极低频放大器具有一定的放大能力,能够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较大程度。
西工大模电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单极共射放大电路实验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实验三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四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五方波发生器实验六有源滤波器综合设计实验用运算放大器组成万用表的设计实验一单极共射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的方法。
5、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二、实验原理及结果如图所示: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1)输入端加入1KHz、幅度为50mV的正弦波,如图所示。
当按照上述要求搭接好电路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静态工作点具体调整步骤如下:根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动作,反复进行,使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
(2)撤掉信号发生器,使输入信号电压0V ,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i的三个极分别对地的电压,,,,,E B C CEQ CQ V V V V I ,根据EQ EQ EV I R =算出CQ EQ I I =.将测量值记录于下表,并与估算值进行比较。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1)输入信号为1kHz 、幅度为50mV 的正弦信号,输出端开路时,示波器分别测出i V ,o V 的大小,然后算出电压放大倍数。
数据如下:i V =-70.708mV o V =1.227VA1=iOV V =-17.353 (2)输出端接入2k 的负载电阻Rl,保持输出电压i V 不变,测出此时的输出电压o V ,并算出此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分析负载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数据如下:i V =-70.708mV o V =614.893mVAv=iOV V =-8.696 (3) 用示波器双踪观察o V 和i V 的波形,比较相位关系。
相位互差180度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1)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S V 和i V ,便可算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i R 的大小,如图所示:图——负载开路时的电路图——接入负载时的电路(2)根据测得的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O V ,和接入2K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O V ,便可算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O R 。
西工大模电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单极共射放大电路实验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实验三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四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五方波发生器实验六有源滤波器综合设计实验用运算放大器组成万用表的设计实验一单极共射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的方法。
5、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二、实验原理及结果如图所示: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1)输入端加入1KHz、幅度为50mV的正弦波,如图所示。
当按照上述要求搭接好电路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静态工作点具体调整步骤如下:根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动作,反复进行,使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
(2)撤掉信号发生器,使输入信号电压0V ,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i的三个极分别对地的电压,,,,,E B C CEQ CQ V V V V I ,根据EQ EQ EV I R =算出CQ EQ I I =.将测量值记录于下表,并与估算值进行比较。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1)输入信号为1kHz 、幅度为50mV 的正弦信号,输出端开路时,示波器分别测出i V ,o V 的大小,然后算出电压放大倍数。
数据如下:i V =-70.708mV o V =1.227VA1=iOV V =-17.353 (2)输出端接入2k 的负载电阻Rl,保持输出电压i V 不变,测出此时的输出电压o V ,并算出此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分析负载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数据如下:i V =-70.708mV o V =614.893mVAv=iOV V =-8.696 (3) 用示波器双踪观察o V 和i V 的波形,比较相位关系。
相位互差180度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1)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S V 和i V ,便可算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i R 的大小,如图所示:图——负载开路时的电路图——接入负载时的电路(2)根据测得的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O V ,和接入2K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O V ,便可算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O R 。
西北工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验报告一、共射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掌握用Multisim 13仿真软件分析单极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作用。
(3)学会并熟悉“先静态后动态”的电子线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4)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学会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5)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6)测量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实验内容(1)电路仿真1.1 静态工作点选择①根据XSC1的显示,按如下方法进行操作:②当滑动变阻器R7设置为11%时,有最大不失真电压。
1.2 静态工作点测量①将交流电源置零,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
1.3 电压放大倍数测量①加入1kHz,100mV正弦波信号。
测量R L= ∞时输入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②测量LR= 2kΩ时输入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1.4输入输出电阻测量①输入电阻测量。
根据可计算得到输入电阻。
②输出电阻测量。
根据可得到输出电阻。
1.5动态参数结果汇总(2)实验室实测2.1 静态工作点实测2.2 动态参数实测3.总结与讨论(1)共射组态放大器会使输入输出电压反相。
(2)L R会影响输出电阻、放大倍数。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1.实验目的(1)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电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
(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应用电路。
(3) 掌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4)进一步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
2.实验内容 (1)电路仿真集成运放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器件。
当外部接入有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的输入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的实现各种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加法、减法、比例。
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的,即在一般讨论中,以下三条基本结论是普遍使用的:①开环电压增益∞=u A②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电压近似相等,即-V V =+,称为“虚短”。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了解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放大特性,掌握晶体管的放大倍数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是由晶体管、直流偏置电路和交流耦合电路组成。
晶体管作为放大器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输入信号的微小变化控制输出电流,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直流偏置电路用于稳定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而交流耦合电路则用于隔离直流偏置电路,传递交流信号。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
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2. 信号发生器,提供输入信号。
3. 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4. 电阻、电容,用于搭建直流偏置电路和交流耦合电路。
5. 多用表,测量电路参数。
四、实验步骤。
1. 搭建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连接电源、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2. 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3.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入不同幅度的正弦信号。
4. 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并记录波形参数。
5. 根据记录的波形参数,计算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得到不同输入信号幅度下的输出信号波形,计算得到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放大特性,掌握了晶体管的放大倍数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也加深了对电子元器件的实际应用和电路设计的理解。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搭建电路时,注意连接的正确性,避免因接线错误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2. 在调节信号发生器时,逐步增加信号幅度,避免过大的输入信号损坏晶体管。
3. 在测量电路参数时,注意使用多用表的正确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八、参考文献。
[1] 《电子技术基础》,张三,XX出版社,200X年。
[2] 《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李四,XX出版社,200X年。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电路的基本搭建和调试方法;3、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器材:1、晶体管2N3904;2、直流电源;3、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5、电流表;6、电压表。
三、实验步骤:1、拿出晶体管,根据其引脚标记分别将发射极、基极、集电极连接至电路板上;2、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其中集电极连接至直流电源正极,基极连接至信号发生器,电阻连接至负载电阻;3、接通电源后,调节信号发生器频率和幅度使之适合实验要求;4、使用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并记录;5、改变信号发生器频率和幅度,再次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记录了不同频率下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并计算了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的数值。
五、实验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该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2、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趋于稳定;3、理论上,晶体管的最大功率放大倍数为静态输入电阻与电路整体集电极负载阻值之比;4、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一定误差,可能是因为实际电路中存在导线、电阻等元件的内阻,使得电路整体集电极负载阻值与理论值有所不同;5、实验中还需注意调试电路时,选取适当的工作点,以保证对于各种信号输入的良好放大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了搭建和调试该电路的方法。
同时,我们掌握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需要进一步优化电路搭建和调试的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西工大模电实验报告

凯2014模拟电子实验总结报告计算机学院班号:10031201学号:2012302606姓名:刘凯目录实验一:晶体管单级放大器............................................................................................... (3)一、实验目的............................................................................................... . (3)二、实验原理............................................................................................... . (3)三、实验内容............................................................................................... . (4)四、实验结果............................................................................................... . (5)实验二: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6)一、实验目的............................................................................................... . (6)二、实验原理............................................................................................... . (6)三、实验内容............................................................................................... .. (10)四、实验结果...............................................................................................凯 (11)实验三:功率放大器............................................................................................... . (17)一、实验目的............................................................................................... .. (17)二、实验原理............................................................................................... .. (17)三、实验内容............................................................................................... .. (18)四、实验结果............................................................................................... .. (19)实验四:RC文氏电桥振荡器............................................................................................... .. (23)一、实验目的............................................................................................... .. (23)二、实验原理............................................................................................... .. (23)三、实验内容............................................................................................... .. (24)四、实验结果............................................................................................... .. (25)实验五:有源滤波器............................................................................................... . (26)一、实验目的............................................................................................... .. (26)二、实验原理............................................................................................... .. (26)凯三、实验内容............................................................................................... .. (27)四、实验结果............................................................................................... .. (28)实验六:电压比较器与矩形波发生器 (29)一、实验目的............................................................................................... .. (29)二、实验原理............................................................................................... .. (29)三、实验内容............................................................................................... .. (31)四、实验结果............................................................................................... .. (32)实验七:............................................................................................. .. (35)一、实验目的............................................................................................... .. (35)二、设计要求............................................................................................... .. (35)三、实验原理............................................................................................... .. (35)四、电路设计............................................................................................... .. (39)五、电路元器件选择............................................................................................... .. (39)六、实验结果...............................................................................................凯 (40)七、注意事项............................................................................................... .. (41)实验一:晶体管单级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对放大器输出的影响(2)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出电阻,输入电阻二、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采用基极固定分压式偏置电路。
模拟电路应用实验—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 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分压式偏置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和射极输出器的组成。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加深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要求1、熟悉分压式偏置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构成。
2、熟悉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及调试方法。
3、什么是信号源电压u s ?什么是放大器的输入信号u i ?什么是放大器的输出信号u o ?如何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这些信号?4、如何通过动态指标的测量求出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 V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5、了解负载变化对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影响。
6、观察静态工作点选择得不合适或输入信号u i 过大所造成的失真现象,从而掌握放大器不失真的条件。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台、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连线如图1.1所示的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
2、 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图1.1 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接通电源V CC ,调节电位器RP1,使发射极电位U E =2.6V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 B 、U C 以及电阻R C1上的电压U Rc 的值,填入表1.1中。
共射放大电路交流参数测量维持已调好的静态工作点不变,在输入端加入f =1kHz 、u s =100mVrms 的正弦波信号,分别用交流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测量u s 、u i 、u o 的值,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及其相位,将结果填入表1.2中。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如下:∵ s s i ii u R R R u += ∴ is i s i u u u R R -=∵ L L o oo o R R R u u +=∴ L oooo o R u u u R -=式中:u oo 为R L =∞时的输出开路电压,u o =2k Ω时的输出负载电压。
4、观察负载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在上步实验的基础上,把负载电阻R L 换成5.1k Ω,重新测定放大倍数,将结果填入表1.3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二、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2.1-1所示,采用基极固定分压式偏置电路。
电路在接通直
流电源V
cc 而未加入信号(V
i
=0)时,三极管三个极电压和电流称为静态工作点,
即
图2.1-1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
V BQ =R
2
V
CC
/(R
2
+R
3
+R
7
)
I CQ =I
EQ
=(V
BQ
-V
BEQ)
/R
4
I
BQ
=I
EQ
/β
V CEQ =V
CC
-I
CQ
(R
5
+R
4
)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测量
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的放大小信号。
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若工作点选的太高,则容易引起饱和失真;而选的太低,又易引起截止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在接通电源电压后放大器输入端不加信号时,测量晶
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Q 和管压降V
CEQ。
其中V
CEQ
可直接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C-E
极间的电压既得,而I
CQ
的测量则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将万用表电流档串入集电极电路直接测量。
此法精度高,但要断开集电极回路,比较麻烦。
(2)间接法: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先测出R
5上的压降,然后根据已知R
5
算出
I
CQ
,此法简单,在实验中常用,但其测量精度差。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电压表。
当按照上述要求搭好电路,在输入端引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静态工作点具体的调节步骤如下:
现象
出现截止失真出现饱和失真两种失真都出
现
无失真
动作减小R 增大R 减小输入信号加大输入信号
信号,两种失真都出现,减小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消失,可以认为此时的静态工作点正好处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就是最佳的静态工作点。
去掉输入信号,测量此时的V
CQ
,就得到了静态工作点。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电压放大倍数是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i输出电压Uo之比
Au=Uo/Ui (2.1-5)
用示波器分别测出Uo和Ui,便可按式(2.1-5)求得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和负载Rl有关。
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1)输入电阻Ri用电流电压法测得,电路如图2.1-3所示。
在输入回路中串接电阻R=1kΩ,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电压Ui和Us,则可求得输入电阻Ri 为
Ri=Ui/Ri=Ui×R/(Us-Ui)(2.1-6)
图2.1-3
电阻R不宜过大,否则引入干扰;也不宜过小,否则误差太大。
通常取和Ri同一数量级。
(2)输出电阻Ro可通过测量输出端开路时的输出电压Uo1,带上负载Rl后的
输出电压Uo2。
Ro=(Uo1/Uo2-1)×Rl (2.1-7)
三、实验内容
(一)计算机仿真部分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
(1)如图所示,介入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示波器A 通道接放大器输入信号,B 通道接放大器输出信号.按Run 键开始仿真.
(2)在输入端加入1kHz,幅度为20mV(峰-峰值)的正弦波,双击函数信号发生器设置信号为正弦波,频率1kHz,幅度为10mV .按A 或shift+A 调节电位器,使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如图所示.
(3)侧掉信号发生器,使输入信号电压i V =0,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三个极分别对地的电压E V ,B V ,
C
V ,
CEQ
V ,
EQ
I ,根据
E EQ
R V I =
EQ ,算出EQ
CQ I I =.
将测量值记录于表2.1-2中,并和估算值进行比较.
表2.1-2 静态工作点(仿真)
输入信号是1kHz ,幅度是20mVpp 正弦信号,利用实验原理中的公式(2.1-5)
理论估算值
实际测量值
B V
C
V
E V
CE V
C I
B V
C
V
E V
CE V
C I
分别计算输出端开路和Rl=2k Ω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并用示波器双踪观察Uo 和Ui 的相位关系。
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1)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Us 和Ui ,用式(2.1-6)便可计算Ri 的大小。
如图2.1-11所示。
图2.1-11
(2)根据测得的负载开路时的电压Uo1和接上2k Ω电阻时的输出电压Uo2,用式(2.1-7)可算出输出电阻Ro 。
理论估算 实际测量 参数 Ui Uo Au Ri Ro Ui Uo Au Ri Ro 负载开路 RL=2k Ω (二)实验室操作部分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
(1)按照实验电路在面包板上连接好,布线要整齐、均匀,便于检查;镜检查无误接通12V 直流电源。
(2)在放大电路输入端加入1KHz 、幅度为20mV 的正弦信号,输出端接示波器,调节电位器,使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出波形不失真,然后关掉信号发生器的电源,使输入电压V i =0,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三个极分别对地电压,V E ,V B ,V C ,V CEQ ,I CQ ,根据I=V/R 算出I=I 。
记录测量值,并和估算值进行比较。
理论估算值 实际测量值 V B V C V E V CE I C V B V C V E
V CE I C
(1)打开信号发生器的电源,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 、幅度为20mV 的正弦信号,输出端开路时,用示波器分别测出V i ,V o ’的大小,然后根据式(2.1-5)算出电压放大倍数。
(2)放大器输入端接入2kΩ的负载电阻R
6,保持输入电压V
i
不变,测出此
时的输出电压V
o
,并算出此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分析负载对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用示波器双踪观察V
o 和V
i
的波形,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位关系。
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1)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V和V,利用式(2.1-6)便可算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的大小。
(2)根据测得的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V
o ’和接上负载时的输出电压V
o
,利
用式(2.1-7)便可算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o。
记录实验数据。
理论估算值实际测量值
参数Ui Uo Au Ri Ro Ui Uo Au Ri Ro 负载开路
R
6
=2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