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自序文言文的阅读答案.doc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原文和译文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原文和译文摘要:一、老残游记简介二、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原文解析三、老残游记续集自序译文解读四、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五、总结正文:老残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作者刘鹗。
该书通过讲述主人公老残的游历,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貌,同时传达了作者的社会关怀和人生哲理。
老残游记续集是作者在原书基础上创作的,延续了原书的风格和主题。
本文将对老残游记续集自序的原文和译文进行解析,分析其中的精髓,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一、老残游记简介老残游记讲述了一个名叫老残的江湖医生,因为一次意外而开始游历江湖,历经磨难,见证了各种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
在这个过程中,老残逐渐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并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则是对原书的延续和拓展,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民生关怀。
二、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原文解析原文:“天下事有可为,有不可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
吾丧我马,亦可为;吾丧我国,亦可为。
吾丧我身而国家存,吾何为而不为?”这句话表达了老残在面对国家兴亡、民生多艰的背景下,愿意为国家、民族和百姓付出一切的决心。
作者通过老残之口,传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三、老残游记续集自序译文解读译文:“There are things that can be done, and things that cannot be done.There are things to be done, and things not to be done.I lost my horse, it does not matter; I lost my country, it does not matter.If my country survives while I perish, why should I not do everything I can?”这段译文传达了原文中的决心和担当精神,表达了老残愿意为国家、民族和百姓付出一切的情感。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
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
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
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
”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
居父母丧,逾大祥①,始食盐酪②。
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
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
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③,解以覆之。
晨留客饮,妻子贷栗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
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
十四年卒,年四十八,益文毅,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①大祥:在古代,父母去世后一年举行的祭礼叫“小祥”;去世后两年举行的祭礼,叫“大祥”。
②盐酪:盐和乳酪。
在古代,守孝之日不准吃盐和乳酪。
③殣:饿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挟书诵不辍________②周之粟________③谢不受________④或遗之衣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
②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3)罗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写出3点)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死亦我所恶十恶不赦B.乞人不屑不屑置辩C.所识穷乏者穷冬大风D.乡为身死而不受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北京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
北京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世间万物皆有声音,整个宇宙都在低声吼叫。
从宏大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能量在不断流动,这种流动正是一切声音的根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能被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其中有自然发生的声音,也有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音乐的声音。
雷鸣、风吼、虎啸、猿啼等声音现象,构成了复杂万端的自然声响。
自然声响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如“呦呦鹿鸣”“要哽草虫”“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些诗句都是以自然声响起兴。
自然声响和谐而有韵味,唤起了人的诗情,激发了审美感受,入诗后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在这里,审美对象与人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声音之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而这正与人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音乐的声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以人声和乐器声作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无确切含义。
但音乐的声音却能表现人的感情,并激发人的感情,在表达情感的功能上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它甚至是最有优越性的。
声音有情绪意义。
《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又由于心对物之所感的心境不同,也就产生了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
声音有色彩感。
朱光潜先生在《近代实验美学》中介绍,美国学者请一班学图画的学生听两曲乐调不同的乐曲,并要他们随时把音乐所引起的意象画在纸上,结果发现,各人所画的图画情景虽有差异,而情调和空气却十分相近:乐调喜悦时各图画的情调都很生动,乐调凄惨时各图画的空气都很黯淡。
人们常说的“着色的听觉”,从上述事例中大体可见。
在实验人对声音的色彩感觉时,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听高音产生白色感觉,中音产生灰色感觉,低音产生黑色感觉。
声音有意象感。
比如在一个阴雨寒冷的秋夜,一个人在屋内,瑟瑟的西风吹动着窗前的梧桐树叶作响,过了一会儿,风声渐渐停了,但雨声响起来了,雨滴梧桐,“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提能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记”类(时间:40分钟满分:5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遂初堂记归有光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
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
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
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
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
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
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
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
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
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
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
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
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
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
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
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
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
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形。
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
(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兴公尝隐会稽按:追究,查办B.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际:人们之间的关系C.宫闱戚畹..戚畹:外戚D.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孔道:大路,要道解析:选A “按”在此处意为“考察”。
整句话的意思是“据考察,孙兴公曾隐居会稽”。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及答案(3月)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及答案(3月)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佛山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级第一次段考试题语文命题人、审题人:苏立媛司徒美2023年3月本试卷共11页,共3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共16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
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
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
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
《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
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
老残游记阅读答案
老残游记阅读答案老残游记阅读答案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阅读理解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残游记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老残游记》阅读原文: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
又将鼓槌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视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峭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就渐渐的听不见了。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
张岱《陶庵梦忆》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张岱《陶庵梦忆》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张岱《陶庵梦忆》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陶庵梦忆序(张岱)陶庵国破家亡①,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駴駴②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始知首阳二老③,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④,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簧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靧,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霜,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吃。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⑤,以流传后世。
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选自《琅玕文集》)【注释】①陶庵:张岱,号陶庵,侨寓杭州。
著有《陶庵梦忆》等。
②駴駴(hài):惊骇。
③首阳二老:指伯夷、叔齐。
殷亡后二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④王谢:王姓与谢姓自东晋王导与谢安后,便成为江南两大望族。
⑤二王:指王羲之与王献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引决:自杀B、今日罹此果报罹:触犯C、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报:报应D、余今大梦将霜霜:醒7、答案:B、遭受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昔日奢华,今日果报”的一组是(3分)①以衲报裘,以苎报靧,仇轻暖也②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③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④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⑤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⑥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⑥8、答案:B、②没有报应;④说文人为名,如邯郸一梦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己在家破国亡之时,隐居山中,如同野人。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原文和译文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原文和译文摘要:一、老残游记续集自序概述二、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三、总结与展望正文:【一、老残游记续集自序概述】《老残游记》是我国著名作家刘鹗所著的一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
这部小说以一位行走江湖的老残人为主角,讲述了他在晚清时期所经历的种种遭遇。
如今,《老残游记》续集的自序已经面世,使得这部经典作品更加完整,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老残人的故事以及晚清社会的风貌。
【二、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在《老残游记》续集自序中,刘鹗通过自己的笔触,展示了老残人在江湖中的种种经历。
原文中,刘鹗运用了大量的描绘、叙述和抒情,使得老残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译文中,虽然尽量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情感,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首先,在语言表达上,原文运用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词语和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
而译文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英文读者更容易理解,往往采用了较为通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部分原文中的独特韵味无法完全呈现。
其次,在文化背景方面,原文中涉及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典故等。
这些元素在原文中不仅增添了文学韵味,还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然而,在译文中,由于文化差异,部分文化元素无法直接转换为英文,因此译者只能采取解释或简化的方式,使得部分文化内涵无法得到充分传达。
【三、总结与展望】《老残游记》续集自序的发布,使得这部经典作品更加丰满,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老残人的故事以及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
通过对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我们既能够看到译者在跨文化传播中所付出的努力,也能够发现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林嗣环《口技》和刘鹗《老残游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林嗣环《口技》和刘鹗《老残游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林嗣环)【乙】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外文言之游记类】阅读精选精练卷附答案详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 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 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⑩,望五湖⑾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⑿、虞仲之所建,阖
闾、夫差⒀之所争,子胥、种、蠡⒁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⒂因乱攘窃, 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⒃,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 为释子⒄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啮其涯.( )
(2)有树环.焉( ) (3 其上有居者.( )
(4)气之迥.
()
2.翻译。 (1)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
-3-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⑥;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 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 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外用于防护的半圆形城墙。②雉堞(di)圮(pǐ)毁:城上矮墙倒塌毁坏。雉堞, 城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③幽阒(q)辽夐(xing):幽静辽阔。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
读《老残游记》
读《老残游记》因为怕“谴责小说”这几个字,所以一直没敢读《老残游记》——可能是个人爱好里对趣味的东西比对政治的东西更接近一点,也可能是个人能力中理解政治有隔阂的缘故。
偶然在图书馆里翻阅《老残游记》的《自序》,见这样的内容:“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嚎啕。
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
”竟完全不同于我想象中的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文字,倒更似性情使然。
性情文字,必有可趣之处,细读之下果真觉得有趣得很。
一趣在老残这个人,不老亦不残。
原名铁英,号补残。
只是这补残之号透露出他的心迹:不做官却也不避世。
摇着串铃四处闲踅,既行医济世也游山玩水,更关注所经之处的官员行事。
于是,读者可以跟着他玩赏古亭名泉,登临泰山之巅,夜观黄河冻冰奇景;也可以跟着他了解民情风俗、官场诸事;更可以谈生论死、听道念佛。
二趣在所叙之事,并没有官场诸多险恶和心机——有老残一双透视眼,再复杂案情也清清楚楚;有老残一颗知人心,虽则有许多不平之事,但冤案很快即可昭雪,恶得恶报,善有善终,倒也很是痛快。
三趣在其中诸多关于表与里的辩论。
比如治理有“路不拾遗”之称的玉贤其实不贤,只是个急功好利的酷吏,所谓的路不拾遗只是因为百姓苦于其刑罚严酷而已;清官刚弼清廉却并不清正,因了自己不贪钱,便认为送钱的必是坏人,差点冤死人。
比如玙姑关于儒道佛的求同存异,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比如老残关于史均甫腐朽至“尽信书”而酿成惨剧的揭露。
再如通过逸云之口转述出的赤龙子的形骸上无戒律和精神上有戒律的观点,让人惊叹而佩服。
文中依稀可见一些对义和团和革命党人的非议看法,也多有大段大段抽象的说辞,在《续集遗稿》中关于阎罗殿一游的诸多文字中则劝善远恶的说教偏多——人心都有属于自己的约束处,这些皆不难理解,也不必苛求。
当日与《老残游记》一起借读的还有《雍正原理》,后者叙述雍正之事上承康熙,下接乾隆,也有许多可读之处,无奈得之散淡亦失之散淡,到底是寡味了。
老残游记自序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老残游记自序文言文的阅读答案1. 甲文选自老残游记作者是什么朝的阅读答案1.甲文选自《老残游记》,作者是朝的。
文中的“这姑娘”指的是。
(3分)2.甲文的体裁是,乙文的体裁是;甲文所写的内容是,乙文所写的内容是。
(4分)3.甲文中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姑娘的唱腔的?写出了声音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4分)4.乙文中“是劳动创造的结晶”中的“结晶”指的应该是()(2分)A. 女神B.人体在太空里游行C.乌兰诺娃D.乌兰诺娃的芭蕾舞5.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6.你是怎么理解乙文中画线的句子的?(3分)7.乙文和《观舞记》在立意上的相同点是什么?(3分)1.清刘鹗黑妞点拨:课外多阅读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小说现代诗唱歌跳舞3.比喻写出了声音清脆宛转的特点。
这样写使抽象的歌声具体形象化了。
4.D 点拨:要从整体来理解。
5.侧面描写突出了演唱者技艺高超。
6.盛赞舞蹈动作的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7.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2. 《老残游记》自叙的翻译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陶。
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
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
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
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
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
”其感情为何如矣!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
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
痴儿騃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
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初中语文知识点《阅读与鉴赏》《文言文》《人物传记类》精品专题课后练习[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阅读与鉴赏》《文言文》《人物传记类》精品专题课后练习[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初中语文知识点《阅读与鉴赏》《文言文》《人物传记类》精品专题课后练习【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陶潜之略传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
②畜:通“蓄”。
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择其善者而从之B.尝著《五柳先生传》/尝与人佣耕C.每朋酒之会/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D.但识琴中趣/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小题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小题3】请在原文中找到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并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
【答案】【小题1】B【小题2】未尝有喜愠之色/ 惟遇酒则饮/ 时或无酒/ 亦雅咏不辍【小题3】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大适融然”或“未尝有喜愠之色”。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理解,文言实词的解释是文言文中的必考内容,要做好对课内文言实词的掌握积累,同时注意一般词汇的解释技巧,这是完成这类问题的基础。
本题考查的词汇要放在具体的句子中来理解,B项中的“尝”都是曾经的意思。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非木杮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卒获有所/闻D.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门圮.于河(倒塌)B.尔辈不能究物理..(客观事物的道理)C.相与步于.中庭(在)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其中)3.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时间为序叙述故事,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按老河兵的说法寻得石兽。
B.选文中的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善逆向思维,歪打正着。
C.选文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作者的思考和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D.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选文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4分)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
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
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
”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
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
②事:侍奉。
③迨(dài):及。
④辟:征召。
⑤辞:推辞。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未尝离左右()②或以语话稍多()③尽言方养亲()④必持以遗老母()(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A.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B.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虽名医不迨也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魏公太息而许之。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
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答案:(1)①身边;②稍微;③正;④给。
(2)D9、虽/名医/不迨也10、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
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11、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一)及答案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试题(一)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卷(一)选择题(共计50分)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壬(rén)戌 (xū) 酗.酒(xiōng) 落蕊.(ruǐ) 横槊.( shu ò) ..... B 、渔樵.(qiáo) 熨.帖(yù) 狭隘.( yì) 殷.红(yān) ..... C 、俨.然(yǎn) 羁.旅(jī) 嫠.妇(lí) 一椽.破屋(chuán) .... D 、祈.求(qí) 属.客(shǔ) 歧.韵 (qí) 混淆.(xiáo) ....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 即望 惊鸿一瞥 御风 桂棹B. 幽壑 正襟危坐 横槊 麋鹿C. 椭圆 酽黑如漆 骆驼 潋滟D. 裨益 所向披靡 鉴赏 倚歌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阳光虽然为生命所 ________,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②如何依照学生的特长,_______ 其创造性思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③市教委制定的新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从本学期起开始__________ 。
A .必需 启迪 施行B . 必须 启示 实行C .必需 启示 施行D . 必须 启迪 实行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②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③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 ④她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⑤池塘里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A .③⑤②①④ B .②⑤①③④ C .②①⑤④③ D .⑤③④②①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A .目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抗危能力和调控措施正在不断提高。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原文和译文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原文和译文《老残游记续集》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所著的小说作品,揭露晚清官场官僚主义的没落与腐败,反映了忧愤深刻的社会内容。
下边整理分享这部作品的作者自序及其译文。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刘鹗人生如梦耳。
人生果如梦乎?抑或蒙叟之寓言乎,吾不能知。
趋而质诸蜉蝣子,蜉蝣子不能决。
趋而质诸灵椿子,灵椿子亦不能决。
还而叩之昭明。
昭明曰:“昨日之我如是,今日之我复如是。
观我之室,一榻,一几,一席,一灯,一砚,一笔,一纸。
昨日之榻、几、席、灯、砚、笔。
纸若是,今日之榻、几、席、灯、砚、笔、纸仍若是。
固明明有我,并有此一榻,一几,一席,一灯,一砚,一笔,一纸亡。
非若梦为乌而厉乎天然则人生如梦,固蒙叟之寓言也夫!吾不敢决,又以质诸杳冥。
杳冥曰:“子昨日何为者?”对曰:“晨起洒扫,午餐而夕寐,弹琴读书,晤对良朋,如是而已。
”杏冥曰:“前月此日,子何为者?”吾略举以对。
又问:“去年此月此日,子何为着?”强忆其略,遗忘过半矣。
“十年前之此月此日,子何为者?”则茫茫然矣。
推之“二十年前,三谓之如梦,蒙更岂欺我哉?夫梦之情境,虽已为幻为虚,不可复得,而叙述梦中情境之我,固俨然其犹在也。
若百年后之我,且不知其归于何所,虽有此如梦之百年之情境,更无叙述此情境之我而叙述之矣。
是以人生百年,比之于梦,犹觉百年更虚于梦也!呜呼!以此更虚于梦之百年,而必欲孜孜然,斤斤然。
夫此如梦五十年间,可惊,可喜,可歌,可泣之事,既不能忘;而此五十年间之梦,亦未尝不有可惊,可喜,可歌,可泣之事,亦同此而不忘也。
同此而不忘,世间于是乎有《老残游记续集》。
【译文】人生如梦啊!人生当真如梦吗?又或者是庄子的寓言吗?我不知道。
带着问题询问蜉蝣子,蜉蝣子不知道;又询问灵椿子,灵椿子也不知道;又去叩问昭明。
昭明说:“昨天的我是这样,今天的我还是这样。
看我的房问,一张床榻、一张茶几、一张席子、一盏灯、一台砚、一支笔、一张纸。
昨天的榻、几、席、灯、砚、笔、纸是这样,今天的榻、几、席、灯、砚、笔、纸仍是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残游记自序文言文的阅读答案【篇一:老残游记自序文言文的阅读答案】原文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①;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
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
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
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
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
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
”其感情为何如矣!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
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
痴儿呆女,失果即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②,竹染湘妃之泪③,此为有力类之哭泣也。
而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④。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⑤,《庄子》为蒙叟之哭泣⑥,《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⑦,《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⑧;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⑨;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⑩。
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⑾。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⑿,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作品注释①呱呱(gu):小儿哭声。
与形容鹅、鸭叫声的“呱呱(gua)”读音不同。
②城崩杞(qi)妇之哭:杞妇,指杞梁之妻。
传说齐大夫杞梁随齐侯伐莒国,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前往寻夫,枕尸痛哭,十日城崩。
③竹染湘妃之泪:湘妃,即湘夫人,舜的妃子。
相传舜死后,湘妃啼哭,泪洒竹枝,是为斑竹。
④弥:更加⑤屈大夫:屈原,曾为出国三闾大夫,《离骚》的作者。
⑥蒙叟:庄周,自号蒙叟,著《庄子》。
⑦太史公:司马迁,著有《史记》。
⑧杜工部:杜甫,唐朝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⑨八大山人:朱耷(da),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自号八大山人。
⑩陶泄:发抒,宣泄。
⑾种教:种族和宗教。
⑿棋局:比喻当时的社会局势。
作品译文婴儿落地,他会呱呱而哭;等到他年老死去,家里人围绕在他身边,则会号啕大哭。
这样看来,哭泣原来是用来了结一个人诞生和死亡两件大事的。
其间人品的高低,以为他哭泣的人的多少为衡量的标准。
哭泣是灵性的表现,有一分灵性就有一分哭泣,与处境遭遇的好坏没有关系。
马与牛,终年辛勤劳苦,吃的不过是些草料,一直在人的鞭打下生活,称得上是辛苦了,然而不会哭泣,是因为缺少灵性。
猿猴这种动物,整体跳跃于深山老林,一点梨栗类的果子便能吃饱,最为快活,却善于啼叫;啼叫,是猿猴的哭泣。
所以,博物学家说;猿猴是动物中性情与人最为相近的。
就因为它们是具有灵性的。
故事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
”它们的感情是多么地丰富啊!灵性产生感情,感情产生哭泣。
哭泣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为有力的哭泣,一类为无力的哭泣。
那些痴儿傻女,丢了果子便哭,掉了簪子也哭,这是无力类的哭泣。
而把城郭哭得崩塌的杞梁之妻的哭,把眼泪染上竹子的湘妃的哭,才是有力类的哭泣。
有力类的哭泣又分成两种:为哭泣而哭泣的,其力量较弱;不为哭泣而哭泣的,它的力量十分强大,它的作用也更为深远。
《离骚》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哭泣,《庄子》是蒙叟庄周的哭泣,《史记》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哭泣,《草堂诗集》是杜工部杜甫的哭泣;李后主李煜以词哭泣,八大山人朱耷以画哭泣;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记》,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别恨离愁,充满肺腑难以发泄。
除用纸笔代替发泄。
除用纸笔代替喉舌外,我千种思绪去向谁诉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在小说中,他把茶称作“千方一窟”,把酒叫作“万艳同杯”,其实不正是说:千芳一哭,万艳同悲。
我们生活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有个人身世引发的感情,有对家、国的感情,有对这个社会的感情,有对种族、宗教的感情。
其感情越深,哭泣就越悲痛;这就是我鸿都百炼生写作《老残游记》的原因。
时局已残破不堪了,我们这些人也将要老死,想要不哭泣,能吗?我知道海内的“千芳”,人间的“万艳”之中,一定会有与我一起哭一同悲的人!【篇二:老残游记自序文言文的阅读答案】家国之感情,身世之感情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
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期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
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始终,可谓辛苦颖,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
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餍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
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
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
其感情为何如矣!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
哭泣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
痴儿呆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泪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
有力类之哭泣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离骚》之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为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
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去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吾人已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之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
原创人工翻译,喜欢加分!feelings about ones homecoutry and lifehorses and cattle work whole year around, eat only feedingstuff, and are driven by whip and beating. because theyare less intellective, they are unable to express it even they livea hard life. monkeys in the forest live freely and can enjoy asmany fruits as they like. they are good at shouting out, whichis a kind of crying that shows their intelligence. that is whysome naturalists call them the most human-like animal. anancient poem told us: eastern sichuan, three gorges, theendless wu gorge; monkeys lemant, three crying, thecontinued homesick. what a strong emotion!intelligence brings emotion, emotion generates crying. thereare two kinds of them, one with power and the other not. thesecond one is the crying made by those mentally disabledwhen they drop fruit on the ground. the first kind incurrs whencrying can bring down the great wall or tears can stain thebamboo leaves.there are also two versions about the powerful crying. the firstversion is the real one with sound and tears; such crying cannot last too long or have strong influence. the other version isthe crying without tears. it could be written in words, andpassed on for generations to exert unimaginable infl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