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论文

合集下载

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应用论文

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应用论文

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应用“对话”已经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对话”不仅是口语交会,更是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对话”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原则。

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何应用对话理论来指导教学,将对话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是我们亟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课堂教学生态的角度看,至少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教师的行为表现为霸权与控制。

2、学生行为表现为从众与退缩。

3、课堂群体生态的失衡。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定造成教师教育民主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丧失。

由此造成主体性缺失、有效性缺失、创造性缺失、情感性缺失,教学设计忽视情感性培养;教学中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简单的重复的劳动。

那么到底何谓语文对话教学?如何进行语文对话教学呢?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一、语文对话教学的概念界定“对”者,“相处、相遇、相知”也:“话”者,“交流、交换、交际”也。

“对话”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就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

即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

广义的对话,还指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自然、社会之间,这种对话并不以口头语言的交会为特征,而是通过人对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达展开。

本文所说的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是追求生成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和生命化的教学,它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对话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存在价值,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教学在学习价值上,不仅注重获取有意义的知识信息,更注重参与到知识的批判和创建中去创新学习;不仅注重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中学语文对话阅读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对话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对话阅读教学【摘要】阅读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

对话阅读作为新课程理念被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关键词】对话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对话作为新课程理念被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对话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发现,但在很多阅读教学中这种对话不是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前,教师未提对话目的;生生对话环节中,生生对话流于形式;师生对话中,或教师一路追问,学生被问禁言,或是师生互问,学生问得简单,教师答得随便,远离对话的实质。

那么,高中语文课堂对话应该如何顺利开展呢?一、教师与学生对话,创造和谐的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不是”你教我学”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意义关系,是一种交往互动的对话关系。

对话意味着教师把学生当成有主体意识、主体地位的”人”来看待,意味着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是可以真诚交往的”我―你”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发号施令者,而是学生群体中有能力的一员,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

这种交往对话,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民主平等为基础,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达到互动、互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将学生阅读文本视为对话,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是要求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使学生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

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从而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意识。

但学生的对话能力是有差异的,学生阅读文本,自始至终贯穿着质疑、释疑、交流、感悟。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初中语文阅读是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阅读中,师生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在教室里)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名为《荷塘月色》的课文,大家可以打开课本,找到这篇课文跟我一起朗读。

学生A:老师,我看过这篇课文,觉得诗意很浓郁,但是其中有一些句子我理解不太透彻。

教师:很好,学生A能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好习惯。

你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疑惑,我们一起来讨论。

学生A:有一句话是“江南烟雨,湖烟笼月。

夕阳对影,无人约。

兵车遥指望瓯横。

欲问征夫,屡打鱼鼓。

”教师:这是一段充满诗情的文字,其实这几句话描绘的是一幅江南的夜色景致,是诗人通过笔下的细节来传情达意的。

其中“兵车遥指望瓯横”是指远处的兵车指向瓯江横洲,暗中抒发了作者对战乱的反感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学生B:老师,我觉得这段文字里有很多的意境,但是我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明白,比如“夕阳对影,无人约”这句话有点抽象,究竟是在表达什么呢?教师:非常好的发现,这句话表达的是夕阳西下,月亮初升,江南美景在人间,夕阳的余晖投射到形影孤独的湖水上,这种情景下无人约,寂静空旷。

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课下)学生C:老师,我在家里又读了一遍《荷塘月色》,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很优美,但是我还有一些问题,不知道您能不能帮我解答一下。

教师:当然可以,你问吧。

学生C:有一段话是“菊花尽紫随风绽,翠减红深迹,黄轻胭脂鲜矿。

”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词语来描绘水中的倒影的。

教师:很好,你能注意到其中的细节,说明你对课文的审美能力不错。

这段文字主要是通过对水中倒影的描写,突出了秋日菊花在水中的美丽景色。

作者通过“紫随风绽”、“红深迹”、“黄轻胭脂鲜矿”这些词语来描绘菊花在水中的倒影,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生动美丽。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论文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摘要】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它从根本上超越教学中的“主导文化”,走向“关系文化”及相应的“对话文化”。

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对话教学提供了迫切性与必要性,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为对话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它主张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从而突破了主客体单一的主体认识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平等;多元理解在我国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不能自由的表达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剥夺,虽然现在一直倡导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但试问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真的是民主与平等的吗?学生由“客体”变成“主体”,不过是在身份上认同、人格上内化了处于控制地位的教师角色而已。

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对话教学提供了迫切性与必要性,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为对话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对话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特殊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召唤主体,从而突破了主客体单一的主体认识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对话教学理论走进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对话教学它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都是独立的主体,认为语文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与文本、与他人及自己的对话式沟通,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和生命的成长过程。

所以说,语文对话教学它不是机械重复活动,而是新的知识与理念不断生成的过程,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新性。

同时,对话意味着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间人格上的平等,意味着多元理解的共存。

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对话教学实践呢?一、从“主导——主体”教学实践走向“消解中心”的关系性实践对话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的特点,突破了“主体——客体”单一的主体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

课堂上的师生对话

课堂上的师生对话

课堂上的师生对话
老师:当然可以,请问你对哪个具体的部分有疑问?
老师:好的,这个实验的步骤其实并不复杂。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试剂、器具等。

然后,按照实验操作的顺序,逐步进行实验。

在每一步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步骤,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并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

学生:老师,我在上个实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我操作不当?
老师:没关系,实验中遇到问题很正常。

可以先回顾一下你在实验中的操作步骤,看看是否有哪里出了问题。

另外,也可以向同学或助教请教,看看他们是否有类似的经验。

如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们可以一起再仔细分析一下,找出问题所在,并尝试解决。

学生:谢谢老师,我会再仔细检查一下。

另外,我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不太确定,能否给我一些建议?
老师:当然可以。

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先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

在分析时,可以参考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从中找出规律和结论。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究。

学生:好的,我会按照您的建议来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谢谢您的指导!
老师:不客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只要你有疑问,随时向我提问都可以。

相信你能克服困难,取得好的实验结果!
学生: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努力的!。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初探新课程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等,其实,总结起来一句话,课改就是叫学生学会开口说话。

一堂课,如果学生不说话,只是老师唱”独角戏”可能就称不上是好课。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契机,让学生勤于说,乐于说、善于说呢?本文就此谈谈我的点滴想法和做法。

在谈如何培养之前,我们要先解除一个障碍,也就是要先消除学生对待说话训练的不良心里状态。

一是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不是哑巴,谁都会说话,无师可以自通,没什么可练的;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考试只考笔试,只考笔头书写,不考口头表达,能说会道也不给增加分数,练不练说话没有关系。

二是心理不想说或者胆小不敢说。

大部分人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话,有些想说话的人又担心别人议论而不敢多说,都在奉行”沉默是金”的规定。

这在今天看来不但没有与时俱进,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不合格的。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首先应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去认识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去理解提高说话能力的特殊性,从而引起学生对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视,增强这方面的意识。

其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必须要先排除其思想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培养其敢于在公众场合说话的胆量。

此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

例如,要求学生说话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理清思路,拟好提纲,增强信心;起初可以”目中无人”地训练,就是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注意听众的反应上,而是集中精力想着自己所要说的内容,保证自己的发言顺利进行而不受干扰等。

具体而言,想让学生开金口,其实也不是很难。

作为高中老师,要了解到中学生由于年龄增长带来的发育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到了高中变得没话说,语言情境不佳或者对话题不感兴趣,他们就懒得说这一现象,并寻找其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常常出现师生对话的形式,这种对话方式能够有效地传达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下面我就以一篇阅读材料为例,具体分析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材料标题为《小喇叭的“麻烦”》,以故事情节的形式引人入胜,内容涉及小喇叭给孩子们带来的麻烦,教师则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故事中的小喇叭给学校带来了麻烦,让学生们无法安静上课、听讲。

老师通过对小喇叭的描述和引导学生们思考,展开对问题的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小喇叭给你们带来了哪些麻烦呢?同学甲:上课时总是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根本听不清楚老师在讲什么。

同学乙:有时候还会突然响起很大声音,吓到大家。

这样的师生对话,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而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从小喇叭的使用环境出发,探讨小喇叭给学校带来麻烦的原因。

师:为什么小喇叭用在学校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麻烦呢?同学丙:可能是因为课堂的声音已经够大了,小喇叭再加在上面,声音都混在一起了。

同学丁:而且,小喇叭声音太大的话,容易让同学们分心,影响学习。

教师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小喇叭的使用场合,如何合理使用小喇叭。

师:那么,在什么场合下,我们应该使用小喇叭呢?同学戊:在学校集会、演讲等大型活动中使用小喇叭,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

这种师生对话的形式,促使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使得学生们在积极探究中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故事结尾,老师通过对小喇叭使用的讨论和反思,为学生总结了一句话。

师:使用小喇叭有时会带来方便,但要注意合理使用,不要给他人带来麻烦。

这样的总结,使学生通过对故事中小喇叭带来的麻烦的思考,领悟到了做事要考虑他人的利益,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权衡利弊,谨慎使用技术产品。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师生对话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初中语文阅读中的一些问题。

你们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有什么感受呢?学1:老师,我觉得初中语文阅读很难,经常看不懂。

学2:是的,有些篇章很长,内容又难,让人读起来很吃力。

师:这是很正常的,刚开始接触一些文学作品和经典文化确实有一些难度。

只要我们多读多练,慢慢地就能掌握阅读的技巧。

学3:老师,那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师:我们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

我们要注重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多读书,多练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4:老师,我觉得有时候遇到生词看不懂,可能会影响理解整个文章。

师: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对于生词,我们可以通过词典、语文书和网络等途径进行查询和学习,增加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学1:老师,我觉得有时候理解起来很费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师:理解文章的能力是需要不断积累的。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的方式,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人物和情节等方面,帮助自己理解文章。

学2:老师,有没有一些技巧或者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师:当然有。

我们可以通过预览、扫读、精读和复习的方式,系统地阅读一篇文章。

我们还可以通过做阅读题、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等方式,巩固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学3:老师,您觉得我们应该读哪些书籍呢?师:这个问题也很重要。

作为初中生,我们可以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和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字经》等等。

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和文化修养。

学4:老师,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我们的阅读情绪呢?师:阅读情绪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阅读,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魅力和美妙。

学1:老师,我觉得有时候觉得很苦恼,自己的阅读能力比不上其他同学,怎么办?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弱点,不要过分担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应该如何展开。

学生:老师,我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总是觉得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老师:你觉得难以理解是因为你对《红楼梦》的背景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够。

我们可以从了解清代社会的特点入手,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学生:老师,我觉得有些古文词句我理解不了,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文呢?老师:在阅读古文的时候可以结合古代诗词的韵致和意境来理解古文的内涵。

可以多读几遍,思考作者写作的用意和深藏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古文背后的含义。

学生:老师,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呢?老师: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情感共鸣和对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增加文学知识储备;多积累生活经验,对作品中的情感有更深的感悟;可以多练习对文学语言的分析,从字、句、段的层面来理解作者的意图。

学生:老师,我在阅读《水浒传》时总是感到故事情节太过复杂,难以理解。

老师:《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确实比较复杂,不过我们可以从分析主要人物性格、行为和人物关系入手,来理解故事的发展。

通过思考作者塑造人物的用心和故事情节的设计,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

通过以上师生对话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

在师生的对话中,老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疑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合理的指导建议。

学生也应该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和疑问,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对话,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谈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谈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谈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

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

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

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策略论文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策略论文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策略刍议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

没有有效对话,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构建新型的师生有效对话,也是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有效对话的现状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看到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许多的变化。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多了,笑声多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

然而,笔者在课堂实践、学习交流活动中,屡屡发现存在低效对话、甚至是无效对话的现象,这极大地消减了语文课堂的活力和生命力,具体表现在:1.表现形式单一。

大多为师生间的对话,缺少学生间有效对话。

整堂课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欠缺。

2.教学目标单调。

决大多数有效对话是为认知服务的,缺少情感性和行为指导的有效对话,缺少“心灵”的碰撞。

3.缺乏对话深度。

多数课堂对话表面热热闹闹,深层却是波澜不惊。

4.对话作用失衡。

多“主导→服从”的单向型有效对话,少“交互→平等”多边型有效对话。

二、课堂有效对话的探索语文学科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人文学科,需要读者经过感悟、体验、理解、困惑的心灵渗透和挣扎的过程,最后归宿为审美和创新。

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正是促进这一过程的产生和深化,其实也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源。

在语文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这既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趋势,一种期待。

那么,又该如何务实、有效地管理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过程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有利于实现有效对话的良好环境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要放在桌上,发言要举手,不准讲话。

正是这些课堂行为规范,给予学生一定的压抑和束缚,也造就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所以,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应该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论,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增加意识中学阶段虽对同学写作阅读鉴赏力量有过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存在教学费时长效果差的问题,故未引起老师足够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支配合理性,有极大随便性,而同学思想中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认为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收效慢,而作文训练又与考试题存在极大不全都,故在平常写作中就不乐观参加,只在考试时拼凑而成。

因而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缘由,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思想意识,老师要充分熟悉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行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同学听说读写力量的集中体现,是同学学问积累和语言规律整合力量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同学语文素养力量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老师都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深刻意识。

其次,要对同学进行乐观引导,培育同学学习作文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作文的思想态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来树立良好的胜利意识,增加努力求新的信念。

中同学想象力极为丰富,我们应当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学习作文的目标。

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点燃一盏明灯,可借助优秀高考作文或情真意切的美文佳篇培育感知汉语言文字的精致,中华民族文化绚烂瑰丽,引发同学对作文写作爱好。

德国第斯多惠说“凡是能够引起同学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同学是会思维的主体,只有引发他们的主动精神,才会使同学发挥巨大潜力。

良好思想意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注意对同学的人文精神的关爱,体现一种人性化的关爱,正确引导培育学习作文正确思想意识,增加学习作文的信念,提高作文写作乐观性,这都会为作文教学进展起乐观而深远的影响。

“完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气得到广泛的发挥。

”(乌申斯基)所以要想使作文教学能充分调动同学爱好就必需从思想道德意识高度进行正确引导,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可以使同学养成乐观学习态度,并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些对提升同学的学问力量和水平都有不行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中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研究教学论文[范文模版]

中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研究教学论文[范文模版]

中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研究教学论文[范文模版]第一篇:中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研究教学论文[范文模版]摘要: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对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师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

随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逐渐深入,对话教学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就中学语文课堂如何更好地进行“对话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教学目前,开展对话教学实践的学校相对来说比较少,对话教学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不够成熟。

中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努力探寻对话教学的实践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以平等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想要开展对话教学,首先要保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平等与民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

只有首先构建了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才能保证对话教学的顺利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老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并循循善诱,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体会。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欲望对中学语文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对话”内容简单、生活化学生只有在对话中有所收获,才能激发学生继续对话的兴趣,所以,在对话中教师要尽量让对话的内容更加简单、生活化,构建质朴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和场景,让学生容易理解,并且有话可说,有感可言,这样才能够与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也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积极合作、探究中学生缺乏人生的经验,所以看待问题比较片面。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师生对话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师生对话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师生对话。

第一幕:师生对话的重要性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古诗《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所产生的感慨和思考。

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甲:老师,我觉得这首诗很优美,通过描绘高楼之上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壮和豪迈。

老师:很好,甲同学。

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很到位。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在这个对话中,老师首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和思考,学生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种师生对话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阅读的技能。

老师: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环境保护”,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跟我一起朗读这篇文章。

(学生跟着老师读了一遍文章)老师: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你们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什么理解?学生乙:我觉得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

老师: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古文《论语》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请大家仔细阅读,并思考一下故事中道理所在。

学生丙:老师,我读了故事以后,感觉其中的道理是告诉我们要谨言慎行,不要轻易说出不负责任的话。

老师:非常好,丙同学。

你对寓言故事的含义理解得非常透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以上的例谈,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师生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师生对话的形式多样,有朗读对话、提问对话等,而且师生对话的引导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谈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论文范文模板提纲大学毕业职称大专汉语言文学中文论文

谈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论文范文模板提纲大学毕业职称大专汉语言文学中文论文

档案编号: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谈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姓名:黎雪琼指导教师:刘雨D 教授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学号: 06035012007063学习中心:广西平南县中等师范学校奥鹏学习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08年4月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摘要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

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现状,分析互动教学误区,转变教师角色,调整课堂互动教学策略,为促进师生有效的教与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现状;转变角色;策略前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语文教学要强调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个体之间的交互功能,包括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

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一个双边的脑力劳动过程,力求互动,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获取最佳教学效益。

教师知道怎样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怎样学,要注重师生双边的“互动”。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

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多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者相辅相成,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内容。

但是,教与学,各自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一个完整和谐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与学两个系统的各自运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师生互动的参与。

一、在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的含义、特点、实质及意义<一>师生互动的含义在现代传播学术语中,观众、听众或读者都统称为“受众”,他们只能接受单向传播的信息。

单向传播学习是传统教学的经典策略,老师将所学内容毫不保留的集中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再把这些内容接受、理解、整和后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摘要】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学生、又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是对话徒具形式,;对话人为包装;垄断式对话;单一式的对话。

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应搭建平等、民主的对话平台;给予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设置有价值的话题;尊重丰富多彩的对话结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对话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74-011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涵义教学对话,它是指教师、学生、又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均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

2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1)形式上的对话目前这种形式上的对话较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和只徒具对话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

形式化的对话有两种表现:最常见的一种是“一呼百应”式的对话。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经过特殊“包装”的课堂交往。

这在实质上并不能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仅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可以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不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造作式的对话语文课堂教学中造作式的对话是一种人为包装的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增加了一份人为造作,少了一份真实自然。

比如,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创设师生对话互动的氛围,不注意引导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用与语文关联不大的表演艺术的方式、方法来造作课堂的对话。

(3)垄断式的对话垄断化的对话有两方面的表现:一种表现是教师掌握课堂对话的绝对主导权;另一种垄断形式表现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机会总是被少数学生占有,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往往得不到任何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摘要】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学生、又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是对话徒具形式,;对话人为包装;垄断式对话;单一式的对话。

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应搭建平等、民主的对话平台;给予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设置有价值的话题;尊重丰富多彩的对话结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86-02
1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涵义
教学对话,它是指教师、学生、又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均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

2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上的对话
目前这种形式上的对话较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和只徒具对话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

形式化的对话有两种表现:最常见的一种是“一呼百应”式的对话。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经过特殊“包装”的课堂交往。

这在实质上并不能激发学生高层次
的思维活动,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仅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可以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不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造作式的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造作式的对话是一种人为包装的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增加了一份人为造作,少了一份真实自然。

比如,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创设师生对话互动的氛围,不注意引导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用与语文关联不大的表演艺术的方式、方法来造作课堂的对话。

(3)垄断式的对话
垄断化的对话有两方面的表现:一种表现是教师掌握课堂对话的绝对主导权;另一种垄断形式表现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机会总是被少数学生占有,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往往得不到任何机会。

(4)单一式的对话
单一式的师生对话集中表现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采用“师班互动”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语文课堂教学中单一的“师班互动”的对话形式,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上述四种不真实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盛行,对新课程的实施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

其主要表现在:(1)学生语文学习的
主动性被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得不到尊重,因此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学习的热情,进而厌恶语文学习;(2)由于没有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少了对话与沟通,缺少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就无法实现;(3)教师的教学失去了与学生真实对话的快乐,因而传统的职业性增强,相应的新课程赋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专业性角色大大降低了,这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

3 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
(1)搭建平等、民主的对话平台
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

离开了平等和民主,对话教学就会滑向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呈现原来的灌输与被灌输、训诫与被训诫的关系。

罗杰斯指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对话教学就要给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充满爱心、富有差异和个性的对话平台。

特别是教师要走下传统的教学神坛,走进学生中间,在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同时成为一个学习者和参与者。

这样,学生才敢畅所欲言,智慧的泉源才会充分喷涌。

对话不是被迫的你问我答,而是心灵的沟通与呼应。

(2)给予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
对话要有效,首先得有时间保证。

既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还要有充分的对话交流时间。

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才能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建构意义。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下一步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对话。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收集相关资料;新课进行过程中,在教师、学生交流之前,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深入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句进行品读赏析;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训练。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处理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

鼓励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调动情感、态度的参与,做独立、反思和批判型读者,引导学生对作品情节、语言、环境、人物等方面作深入的探索。

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灵活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

(3)设置有价值的话题
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

话题可能来源于一对矛盾、一个问题、一种现象。

有价值的话题具有适当的深度(应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有思考的价值,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

比如:特级教师钱梦龙上《一件小事》,提出的问题“‘我’是一个剥削者吗?”就是一个“牵一问而动全文”的话题。

语文教师要善于概括和设置话题,从对话的三要素(听者、说者、话题)看,话题是对话交流的核心。

话题设置的科学与否、巧
妙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到对话中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笔者以为,对话教学中设置的话题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科学性。

即话题能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协调,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第二,综合性。

即话题能让学生调动起语文各方面的知识,并沟通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启发性。

话题的开启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第四,开放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话题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能沟通课堂内外,引发学生多元思考。

第五,趣味性。

话题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调动起学生创新思考的兴趣和主动性。

(4)尊重丰富多彩的对话结果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理解、体验,并非让学生游离话题,而是让学生围绕对话主题充分进行自主的思考、体验。

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美学修养等都会影响到他的阅读理解和鉴赏。

阅读的结果会带上学生强烈的主观色彩。

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课堂合唱的“多声部”。

对此,教师不要用唯一的标准去判断他们多彩的解读。

只要他们的解读于理或于情能自圆其说,就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性。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突发奇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