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铵沉淀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还能想起那些在荧屏中曾经震撼过我们,具有超能力的英雄么?蜘蛛侠,敏捷,灵活迅速飞流直下,忽闪直冲高楼;绿巨人浩克,力量,速度,耐力,在我们的想象力中膨胀;还有,我们随身携带星形盾牌,品格高尚的美国队长……幻想里中的人物形象存在我们的记忆力,然而生物背景出身的我们,总归要锻炼出属于自己的实验技能,即便是相同的实验步骤,每个人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差别在哪?反复练习,用心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心得,转化为自己的实验“超能力”吧。
本文总结了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详细的实验原理、步骤,供大家参考。
-------锻炼属于我们自己的实验“超能力”之一我是超级蜘蛛精看我有劲儿不?冲啊,我是美国队而我是一只冷静的科研小蜗牛这次,我们所要分享的便是一种很常见,但是也很重要的蛋白质纯化方法:硫酸铵沉淀蛋白法,一起走进实验室吧。
硫酸铵沉淀法是粗分离蛋白时常用的纯化和浓缩蛋白的技术。
蛋白质的溶解度和盐浓度密切相关,在低浓度的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但在高浓度的盐溶液里,盐离子竞争性的结合蛋白表面的水分子,破坏蛋白表面的水化膜,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在疏水作用下聚集形成沉淀。
每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
硫酸铵的溶解度大,解离形成大量的NH4+、SO42-离子,会结合大量的水分子,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另外,其温度系数小,不易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蛋白质粗分离时硫酸铵沉淀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技术,后续可采用层析技术进一步纯化蛋白,效率更高。
硫酸铵沉淀法是常用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各种不同蛋白质盐析需要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
在实验中建议配置不同梯度浓度的硫酸铵溶液来确定蛋白质沉淀所需的最佳浓度。
(1)参照如下表格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例如,在25 ℃条件下,配置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称取767 g的硫酸铵固体,边搅拌边加入到1 L的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用氨水或者硫酸调节pH到。
igm硫酸铵沉淀
igm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法是分离免疫球蛋白的常用方法,特别是针对抗体的分离。
原理主要是高浓度的硫酸铵破坏蛋白表明的水化膜,降低球蛋白的溶解性。
在具体操作上,一般首先过滤或离心来得到上清液,然后加入饱和硫酸铵至终浓度45%,静置沉淀蛋白。
之后,用最小体积的PBS或硼酸盐缓冲液溶解沉淀的蛋白,并用PBS或硼酸盐(含0.02%叠氮钠)缓冲液来洗脱。
最后通过电泳来检测分子量大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抗体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各种免疫球蛋白,包括鼠抗所有亚类、其他种属抗体、任何种属的IgM、IgG、IgA等。
但请注意,不同的免疫球蛋白适宜的硫酸铵浓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实验室工作人员。
硫酸铵分级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案
一,基本原理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
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
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
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
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变性而应用最为广范。
二,试剂及仪器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2. 硫酸铵(NH 4 )SO 4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4. 蒸馏水5. PBS( 含0.2g /L 叠氮钠)6. 透析袋7. 超速离心机8. pH 计9. 磁力搅拌器三,操作步骤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
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
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
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C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二)沉淀1.样品(如腹水)20 000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1.蛋白质溶液10 000 ′g 离心30 min (4 °C )。
弃上清保留沉淀;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
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硫酸铵沉淀时间
硫酸铵沉淀时间
硫酸铵沉淀时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在溶液中形成的沉淀所需的时间。
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冶金、医药等领域。
硫酸铵沉淀时间的测定对于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硫酸铵沉淀时间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温度、浓度、
pH值、搅拌速度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硫酸铵沉淀时间最为
显著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硫酸铵沉淀时间越短;反之,温度越低,硫酸铵沉淀时间越长。
此外,硫酸铵浓度、pH值等因素也会对硫酸铵沉淀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硫酸铵沉淀时间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比色法、电导法、滴定法等。
其中,比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将待测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和硫酸钡溶液。
2.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静置一段时间。
3.观察溶液中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有,则说明硫酸铵已
经沉淀。
4.记录下静置时间t,即为硫酸铵沉淀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硫酸铵沉淀时间时,应该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仪器设备,以满足实验要求。
总之,硫酸铵沉淀时间是化学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条件,以获得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之袁州冬雪创作还能想起那些在荧屏中曾震撼过我们,具有超才能的英雄么?蜘蛛侠,火速,矫捷迅速飞流直下,忽闪直冲高楼;绿伟人浩克,力气,速度,耐力,在我们的想象力中膨胀;还有,我们随身携带星形盾牌,品格高尚的美国队长……幻想里中的人物形象存在我们的记忆力,然而生物布景出身的我们,总归要锻炼出属于自己的实验技能,即即是相同的实验步调,每一个人做出来的成果也不尽相同,不同在哪?反复操练,用心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心得,转化为自己的实验“超才能”吧.本文总结了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详细的实验原理、步调,供大家参考.-------锻炼属于我们自己的实验“超才能”之一我是超等蜘蛛精看我有劲儿不?冲啊,我是美国队长而我是一只岑寂的科研小蜗牛这次,我们所要分享的即是一种很罕见,但是也很重要的蛋白质纯化方法:硫酸铵沉淀蛋白法,一起走进实验室吧.硫酸铵沉淀法是粗分离蛋白时常常使用的纯化和稀释蛋白的技术.蛋白质的溶解度和盐浓度紧密亲密相关,在低浓度的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但在高浓度的盐溶液里,盐离子竞争性的连系蛋白概况的水分子,破坏蛋白概况的水化膜,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在疏水作用下堆积形成沉淀.每种蛋白质的溶解度分歧,因此可以用分歧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分歧的蛋白质.硫酸铵的溶解度大,解离形成大量的NH4+、SO42-离子,会连系大量的水分子,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别的,其温度系数小,不容易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蛋白质粗分离时硫酸铵沉淀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技术,后续可采取层析技术进一步纯化蛋白,效率更高.硫酸铵沉淀法是常常使用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各种分歧蛋白质盐析需要分歧浓度的硫酸铵溶液.在实验中建议配置分歧梯度浓度的硫酸铵溶液来确定蛋白质沉淀所需的最佳浓度.(1)参照如下表格配置分歧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例如,在25 ℃条件下,配置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称取767 g的硫酸铵固体,边搅拌边加入到1 L的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用氨水或者硫酸调节pH到7.0.(2)沉淀蛋白将样品离心,去除沉淀,保存上清液并丈量体积;一边搅拌一边渐渐的加入硫酸铵.接着,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h,或者4 ℃,搅拌过夜,使蛋白质充分沉淀.加入硫酸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加入硫酸铵固体,在操纵上速度缓慢,不容易太快,否则会造成蛋白变性;另外一种方式是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液体,但若需要较高浓度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入较大体积的饱和硫酸铵溶液,在后续实验操纵中,因蛋白质上清液和硫酸铵饱和溶液的体积之和过大,离心机无法离心,因此根据需要加入的硫酸铵饱和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方法.别的,每种蛋白质沉淀所需要的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也分歧,因此在每次实验中应该做好观察记录,积累经历值.分享来自网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来估计蛋白沉淀所需要的硫酸铵溶液的浓度范围,供大家参考:将蛋白质溶液分成5份,每份分别加入硫酸铵至浓度分别为20%、30%、40%、50%、60%,离心,弃蛋白质沉淀,留取上清,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使得浓度从原先的20%升高到30%,30%的浓度升到40%,40%的浓度升为50%.......,离心保存沉淀,分析沉淀中是否含有目标蛋白,以此确定沉淀目标蛋白所需要的最佳硫酸铵溶液的浓度.(3)透析除去硫酸铵将蛋白质溶液离心沉淀,弃上清保存沉淀.加入10-20 ml的PBS-叠氮化钠溶液溶解蛋白质,叠氮化钠不于蛋白质反应,但能防止蛋白质变性.蛋白沉淀溶解之后,放入透析袋中透析24-48 h,每隔5 h 更换透析液除去硫酸铵.收集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中蛋白质的含量.友情提示:成长中的实验达人:从未犯错的人,从未试图创新.--------爱因斯坦所以做好详细的实验步调,实验成果的分析,不竭测验测验,不竭总结吧.。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最保险的做法是,把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和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你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
按照你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4.6,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
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是缓和地加入。
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你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和度(化学)某种溶液的饱和度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和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和溶液饱和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是溶液刚好饱和的时候.溶液饱和度不会出现100%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
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6.5,但是淀粉酶能耐受pH4.5,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5,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7.0,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pH7.0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是用4.0。
硫酸铵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原理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原理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是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方法之一。
该方法
的原理是利用硫酸铵盐溶液中的盐度效应,调节蛋白质水合层,使蛋
白质失去溶解性沉淀出来。
硫酸铵的加入将水合壳破坏,蛋白质的疏
水部位暴露出来,因而沉淀,从而实现了对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
硫酸铵沉淀蛋白质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提取的蛋白
质样品加入适量的硫酸铵盐溶液中并充分搅拌,一般可选取25%、35%、50%、60%和75%等不同浓度的硫酸铵盐溶液。
然后,待溶液静置约30
分钟后,离心沉淀。
最后,可通过去除上清液、冲洗、离心等方式获
得沉淀的蛋白质。
硫酸铵沉淀法
硫酸铵沉淀法
硫酸铵沉淀法(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硫酸铵对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硫酸铵对蛋白质的沉淀作用是由于硫酸铵对蛋白质中的部分疏水性氨基酸侧链产生物理分离作用的结果。
硫酸铵沉淀法的步骤如下:
1. 加入适量的硫酸铵至蛋白质溶液中,使溶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一定值,使蛋白质沉淀。
2. 用离心将沉淀分离出来。
3. 溶解沉淀并用适当的缓冲液进行层析纯化。
硫酸铵沉淀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沉淀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并且可以采用多次沉淀提高纯化程度。
缺点是会降低蛋白质的活性并且会引入硫酸铵等离子体,可能对下游应用造成影响。
硫酸铵梯度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和原理
硫酸铵梯度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和原
理
硫酸铵梯度沉淀技术是一种快速、简单且可靠的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硫酸铵溶液的不同浓度梯度,使不同大小、不同溶解度的蛋白质沉淀在不同稠度的硫酸铵浓度上。
硫酸铵梯度沉淀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稳定状态的变化和它与水的相互作用,利用孔径分布大的聚合物悬浮在浓硫酸铵溶液中,然后逐渐降低硫酸铵浓度,在不同的溶剂强度下逐步沉淀。
硫酸铵梯度沉淀法通常分为三个步骤:制备硫酸铵梯度溶液、样品预处理和梯度沉淀。
第一步是制备硫酸铵梯度溶液。
通常使用一系列硫酸铵溶液来形成梯度。
较重的硫酸铵在底部,较轻的溶液在上部。
常用8组硫酸铵梯度在10%-70%的浓度范围内。
硫酸铵的最终浓度应根据所需的最佳分离结果进行确定。
第二步是样品预处理。
在开始分离之前,需要处理样品以去除任何干扰物质。
这包括滤除杂质、去除非蛋白质成分和调整pH值。
样品预处理的步骤将有助于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
第三步是梯度沉淀。
具体方法是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按照顺序依次加入硫酸铵梯度溶液的顶部。
在离心过程中,蛋白质会根据浓度梯度沉淀在不同的硫酸铵溶液中。
效果最佳的浓度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实验目的来确定。
硫酸铵梯度沉淀的优点是可分离多种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同时产生高度纯化的蛋白。
但需要注意的是,萃取温度、pH、搅拌时间的变化等操作因素可能会影响效果,需要较高的操作技巧,适合于有一定操作经验或者从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相关研究的人员。
同时,该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蛋白。
(完整版)硫酸铵分级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案
一,基本原理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
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
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
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
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变性而应用最为广范。
二,试剂及仪器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2. 硫酸铵(NH 4 )SO 4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4. 蒸馏水5. PBS( 含0.2g /L 叠氮钠)6. 透析袋7. 超速离心机8. pH 计9. 磁力搅拌器三,操作步骤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
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
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
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C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二)沉淀1.样品(如腹水)20 000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1.蛋白质溶液10 000 ′g 离心30 min (4 °C )。
弃上清保留沉淀;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
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还能想起那些在荧屏中曾经震撼过我们,具有超能力的英雄么?蜘蛛侠,敏捷,灵活迅速飞流直下,忽闪直冲高楼;绿巨人浩克,力量,速度,耐力,在我们的想象力中膨胀;还有,我们随身携带星形盾牌,品格高尚的美国队长……幻想里中的人物形象存在我们的记忆力,然而生物背景出身的我们,总归要锻炼出属于自己的实验技能,即便是相同的实验步骤,每个人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差别在哪?反复练习,用心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心得,转化为自己的实验“超能力”吧。
本文总结了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详细的实验原理、步骤,供大家参考。
-------锻炼属于我们自己的实验“超能力”之一我是超级蜘蛛精看我有劲儿不?冲啊,我是美国队长而我是一只冷静的科研小蜗牛这次,我们所要分享的便是一种很常见,但是也很重要的蛋白质纯化方法:硫酸铵沉淀蛋白法,一起走进实验室吧。
硫酸铵沉淀法是粗分离蛋白时常用的纯化和浓缩蛋白的技术。
蛋白质的溶解度和盐浓度密切相关,在低浓度的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但在高浓度的盐溶液里,盐离子竞争性的结合蛋白表面的水分子,破坏蛋白表面的水化膜,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在疏水作用下聚集形成沉淀。
每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
硫酸铵的溶解度大,解离形成大量的NH4+、SO42-离子,会结合大量的水分子,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另外,其温度系数小,不易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蛋白质粗分离时硫酸铵沉淀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技术,后续可采用层析技术进一步纯化蛋白,效率更高。
硫酸铵沉淀法是常用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各种不同蛋白质盐析需要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
在实验中建议配置不同梯度浓度的硫酸铵溶液来确定蛋白质沉淀所需的最佳浓度。
(1)参照如下表格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例如,在25 ℃条件下,配置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称取767 g的硫酸铵固体,边搅拌边加入到1 L的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用氨水或者硫酸调节pH 到7.0。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硫酸铵沉淀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通常在化学实验中使用该方法进行分析和分离。
硫酸铵沉淀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SO4,由两个氨根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组成。
硫酸铵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1. 实验原理硫酸铵沉淀是一种双替代反应,通过将硫酸铵溶液与另一种金属离子溶液反应,产生出硫酸铵沉淀。
这种反应通常用于分离和分析金属离子的存在和浓度。
硫酸铵沉淀的生成可以通过以下方程式表示:(NH4)2SO4(aq) + M2+(aq) → MSO4(s) + 2NH4+(aq)其中M代表金属离子。
通过观察硫酸铵沉淀的形成,可以确定金属离子的存在和浓度。
2. 实验材料和设备•硫酸铵溶液•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滴管•实验容器(如试管或烧杯)•火焰或热板3. 实验步骤1.准备硫酸铵溶液和含金属离子的溶液。
确保两种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足以进行实验。
2.将含金属离子的溶液转移到实验容器中。
3.使用滴管逐滴加入硫酸铵溶液到含金属离子的溶液中。
4.注意观察溶液的变化。
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的形成。
5.如果发生沉淀,停止滴加硫酸铵溶液,并继续观察沉淀的形成。
6.将实验容器轻轻摇动或用玻璃杯轻轻搅拌,促使沉淀更好地形成。
7.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滤纸过滤掉沉淀。
8.继续观察沉淀的形成和特性。
4.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该实验时,注意使用安全实验室操作。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硫酸铵是一种腐蚀性物质,注意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在接触后,立即用水冲洗。
•在使用滴管时,小心操作,避免溶液溅出或滴入皮肤上。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沉淀的形成和特性,以便进行准确的分析。
5.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硫酸铵沉淀的形成和特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观察到白色沉淀的形成,说明金属离子存在于溶液中。
•沉淀的颜色、形状和结晶特性可能与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有关。
•如果没有观察到沉淀的形成,说明金属离子不存在或浓度过低,无法生成足够的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梯度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和原理
硫酸铵梯度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和原理硫酸铵梯度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它基于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通过逐渐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逐渐沉淀并分离出来。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富集目标蛋白质,并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方法硫酸铵梯度沉淀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制备样品:样品可以是细胞裂解液、组织提取液或纯化后的蛋白质溶液。
如果样品含有大量的沉淀物或杂质,需要先进行初步的清洁和富集,例如离心、过滤等。
2. 制备硫酸铵梯度:将一定量的硫酸铵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硫酸铵溶液。
然后逐渐加入更高浓度的硫酸铵溶液,直到达到目标浓度。
通常可以按照20%、30%、40%、50%、60%、70%、80%、90%的浓度逐级加入。
3. 溶解样品:将样品加入第一级硫酸铵溶液中,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
4. 沉淀蛋白质:将含有样品的硫酸铵溶液离心,使蛋白质沉淀在离心管底部。
5. 收集蛋白质:将离心管中的上清液弃掉,保留蛋白质沉淀。
然后将蛋白质沉淀溶解在一定量的缓冲液中,得到纯化后的蛋白质溶液。
原理硫酸铵梯度沉淀法的原理基于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一般来说,蛋白质在低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溶解度较高,而在高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溶解度较低。
因此,在逐渐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时,蛋白质会逐渐沉淀并分离出来。
此外,硫酸铵还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电荷性质,使其与其他杂质或蛋白质分离。
优点和缺点硫酸铵梯度沉淀法具有以下优点:1. 操作简便:硫酸铵梯度沉淀法的操作步骤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
2. 成本低廉: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价格较为低廉,因此硫酸铵梯度沉淀法的成本相对较低。
3. 富集效果好:硫酸铵梯度沉淀法可以有效地富集目标蛋白质,并去除大部分的杂质和其他蛋白质。
然而,硫酸铵梯度沉淀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不适用于所有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有些蛋白质在硫酸铵溶液中容易发生聚集和凝固,因此不适合用硫酸铵梯度沉淀法富集。
硫酸铵沉淀法
抗体的纯化( 硫酸铵沉淀法)一,基本原理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
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
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
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
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2. 硫酸铵(NH 4 )SO 4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4. 蒸馏水5. PBS( 含0.2g /L 叠氮钠)6. 透析袋7. 超速离心机8. pH 计9. 磁力搅拌器三,操作步骤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
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
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
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C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二)沉淀1.样品(如腹水)20 000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1.蛋白质溶液10 000 ′g 离心30 min (4 °C )。
弃上清保留沉淀;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
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硫酸铵沉淀知识分享
硫酸铵沉淀: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最保险的做法是,把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和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你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
按照你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4.6,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
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是缓和地加入。
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你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和度(化学)某种溶液的饱和度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和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和溶液饱和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是溶液刚好饱和的时候.溶液饱和度不会出现100%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
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6.5,但是淀粉酶能耐受pH4.5,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5,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7.0,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pH7.0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是用4.0。
硫酸铵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和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
硫酸铵沉淀蛋白注意事项
硫酸铵沉淀蛋白注意事项
硫酸铵沉淀蛋白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以下是注意事项的相关参考内容:
1. 蛋白质样品的选择:样品不能含有高浓度的皂类、脂肪酸及其他表面活性剂,否则会影响硫酸铵沉淀效果。
2. 硫酸铵的用量:尽量使用最少的硫酸铵,能够获得足够的沉淀量即可,使用过量的硫酸铵会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导致丢失。
3. pH值的调节:合适的pH值能够帮助沉淀蛋白质,通常在
4.0-8.0的pH范围内进行沉淀。
4. 溶液的混合方式:将硫酸铵逐渐加入样品中,而不是将样品加入硫酸铵中,以避免混合不均。
5. 沉淀过程的温度:沉淀过程中温度应该维持在4°C,避免高温导致蛋白质降解或者损失。
6. 沉淀蛋白的洗涤:沉淀后,应该用适量的盐酸或醋酸水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7. 保护蛋白质:处理好的蛋白质应该立即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应该在-20°C或更低的温度下保存。
以上是硫酸铵沉淀蛋白注意事项的相关参考内容。
硫酸铵盐沉淀法和乙酸沉淀法沉淀乳清蛋白结果的影响因素
硫酸铵盐沉淀法和乙酸沉淀法沉淀乳清蛋白结果的影
响因素
1、蛋白自身性质
如膜蛋白及一些疏水性高的蛋白就很容易发生疏水聚合而沉淀,做过膜蛋白提取以及包涵体溶解时都有切身体会。
在表达还有二硫键键的蛋白时特别容易形成包涵体蛋白,所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含硫氨基酸较多时也容易形成沉淀。
2、pH值
蛋白质大多数都在高pH时溶解性高,低pH时易沉淀,这可能与氢键的形成有关。
但有时候更低pH时蛋白又溶解了,这一现象在我们用亲和层析纯化抗体时特别常见。
盐浓度就是盐析效应,高浓度的盐破坏蛋白的水化层,使得蛋白质聚集沉淀,常用的就是硫酸铵沉淀。
盐析沉淀通常对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没有破坏,再溶时活性可以完全恢复。
常见的例子就是硫酸铵沉淀纯化IgG。
同样,硫酸铵沉淀也常碰到不可逆的情况,例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表达的重组蛋白往往在硫酸铵沉淀后再溶困难。
3、有机溶剂
例如丙酮沉淀,但有机溶剂也不是全部对蛋白起沉淀作用,有时候也有助溶作用。
例如有些膜蛋白的有机溶剂抽提。
4、温度
高温或低温都有可能使得蛋白质沉淀。
煮沸沉淀常见了,低温沉淀的例子有血液制品的冷乙醇沉淀。
5、表面活性剂
对蛋白质有助溶作用。
例如做电泳的SDS就是很强的表面活性剂,还有TWEEN,Triton等等。
6、还原剂
还原剂往往对蛋白质有助溶作用。
有些蛋白当加入的还原剂在空气中慢慢氧化后,就会沉淀析出。
变性剂如尿素、盐酸胍,包涵体蛋白在用变性剂溶解后,再去除变性剂经常会沉淀析出。
硫酸铵沉淀蛋白注意事项
硫酸铵沉淀蛋白注意事项
硫酸铵沉淀蛋白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在进行该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硫酸铵需加冷至4℃以下使用,以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溶解度的变化。
2. 沉淀过程中需轻轻转动离心管,避免产生旋涡和倒吸现象。
3. 沉淀后,应该使用4℃的乙醇或乙醚洗涤沉淀,以去除其中的硫酸铵。
4. 溶解蛋白时,应该使用较低浓度的缓冲液,而且最好加入还原剂或抗氧化剂,以保护蛋白的活性和稳定性。
5. 最终的蛋白质产物应该通过SDS-PAGE或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鉴定和纯度分析。
硫酸铵沉淀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蛋白的原理和操作及配比用表要慢慢把硫酸铵缓缓的加入蛋白质溶液中。
相关的原理与盐溶刚好相反,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会使得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因而沉淀出来。
因为硫酸铵所解离的离子容很大,所带的电子数也多(NH4+, SO42-),因此当其溶入水中时,会吸引大量水分子与这些离子水合。
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有一些非极性区域,水分子会在这些非极性区的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水笼』的构造(请见下图),以便把蛋白质溶入水中。
一旦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铵,后者吸引了大量水分子,使水笼无法有效隔离蛋白质的非极性区,造成这些非极性区之间的吸引,因而沉淀下来。
因此,分子表面上若有越多的非极性区域,就越容易用硫酸铵沉淀下来。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注意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弄清楚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
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是将硫酸铵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1. 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和溶液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
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 操作的容易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你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是很累的步骤。
然而硫酸铵饱和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和,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3.蛋白质溶液的体积放大程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这是使用硫酸铵饱和溶液最头痛的部分,举例来说,要让100 ml的硫酸铵百分比从0%到25%,如果是加入固体的硫酸铵,只会让溶液从100 ml变成107 ml左右,但若是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会让溶液变成125 ml!而且若是要提高到50%,须加等量的硫酸铵饱和溶液,所以会让蛋白质溶液从100 ml变成200 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铵沉淀: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把硫酸铵配成饱与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与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您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
按照您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4、6,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
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就是缓与地加入。
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您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与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其单位就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与度(化学)
某种溶液的饱与度就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与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与溶液饱与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就是溶液刚好饱与的时候、溶液饱与度不会出现100%
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
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6、5,但就是淀粉酶能耐受pH4、5,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5,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7、0,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pH7、0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就是用4、0。
硫酸铵就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与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
透析时候产生的沉淀不知道就是不就是您想要的蛋白质,不过下次做最好谨慎一点,做我说过的预备实验。
分段盐析的方法
对分离目的蛋白的盐析,最好采用分段盐析。
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其溶解度与等电点不同,沉淀时所需的pH值与离子强度也不相同,改变盐的浓度与溶液的pH值,可将混合液中的蛋白质分批盐析分开,这种分离蛋白质
的方法称为分段盐析法(fractional saltingout)。
如半饱与硫酸铵可沉淀血浆球蛋白,饱与硫酸铵则可沉淀包括血浆清蛋白在内的全部蛋白质。
1、分段盐析的条件先需要进行小实验探索,如:先进行0%-30%的硫酸铵沉淀,再进行30%-60%的硫酸铵沉淀,最后进行60%-80%的硫酸铵沉淀。
2、每一段盐析静置之后都将离心取沉淀,透析并检测活性。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瞧出哪一段盐析出来的目的产物最多,相对来说杂质就更少。
3、比如实验中的活性物质主要在60%-80%这段出来,在以后的实验中,就可以首先进行0%-60%的硫酸铵沉淀,这段沉淀物可以抛弃(去处大多数
杂质);然后进行60%-80%的硫酸铵沉淀,这段沉淀出来就是物质就是所需
要的目的物质含量比较高的物质,将其收集进行下一步纯化工作。
盐析法:
蛋白质、酶在低盐浓度下的溶解度随着盐浓度升高而增加(此时称为盐溶);当盐浓度不断上升时,蛋白质与酶的溶解度又以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
这一现象就是由于蛋白质分子内及分子间电荷的极性基团有着静电引力,当水中加入少量盐类时,由于盐类离子与水分子对蛋
白质分子上的极性基团的影响,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但盐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大量被中与,水化膜被破坏,于就是蛋白质就相互聚集而沉淀析出。
盐析法就根据不同蛋白质与酶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的不同而达到彼此分离的方法。
硫酸铵,25度时饱与溶解度为4、1M,即767g/L;0度时饱与溶解度为3、9M,即676g/L。
应用硫酸铵时,对蛋白氮的测定有干扰,且缓冲能力比较差。
硫酸铵浓溶液的pH在4、5-5、5之间,当用其她pH值进行盐析时,需用硫酸或氨水调节。
硫酸铵饱与度计算方法及加入方式:在分段盐析时,加盐浓度一般以饱与度表示,饱与溶液的饱与度定为100%。
用硫酸铵盐析时其溶液饱与度调整方法有3种。
一就是当蛋白质溶液体积不大,所需调整的浓度不高时,可加入饱与硫酸铵溶液;
饱与硫酸铵配制方法可加入过量的硫酸铵,加热至50-60度保温数分钟,趁热滤去沉淀,再在0度或25度下平衡1-2天,有固体析出时即达100%饱与度。
盐析所需饱与度可按下式计算:
今天作的实验就是利用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从之前作过的经验知道,这一个步骤就是有名的烦,要慢慢用敲的把硫酸铵缓缓的加入蛋白质溶液中。
相关的原理可以在庄荣辉学习网站中找到,与盐溶刚好相反,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会使得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因而沉淀出来。
因为硫酸铵所解离的离子容很大,所带的电子数也多(NH4+, SO42-),因此当其溶入水中时,会吸引大量水分子与这些离子水合。
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有一些较不具极性的区域,水分子会在这些非极性区的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水笼』的构造(请见下图),以便把蛋白质溶入水中。
一旦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铵,后者吸引了大量水分子,使水笼无法有效隔离蛋白质的非极性区,造成这些非极性区之间的吸引,因而沉淀下来。
因此,分子表面上若有越多的非极性区域,就越容易用硫酸铵沉淀下来。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就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就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就是将硫酸铵溶成饱与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与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与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
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 硫酸铵饱与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您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就是很累的步骤。
然而硫酸铵饱与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与,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3、蛋白质溶液的体积放大程度硫酸铵饱与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这就是使用硫酸铵饱与溶液最头痛的部分,举例来说,要让100 ml的硫酸铵百分比从0%到25%, 如果就是加入固体的硫酸铵,只会让溶液从100 ml变成107 ml左右,但若就是加入硫酸铵饱与溶液,会让溶液变成125 ml!而且若就是要提高到50%,须加等量的硫酸铵饱与溶液,所以会让蛋白质溶液从100 ml变成200 ml。
因此在加入硫酸铵时,若就是低百分浓度可以利用硫酸铵饱与溶液,然而如果就是高百分浓度的,除非不在意蛋白质溶液体积的放大(反正都要离心离下来),否则还就是用固体硫酸铵来的好。
所以今天从0%拉到25%及从25%拉到50%时,都就是利用硫酸铵饱与溶液,但就是当要从50%拉到75%时,我选择利用固体硫酸铵,因为如果用硫酸铵饱与溶液, 离心机无法离那么多的溶液体积。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蛋白的原理与操作及配比用表- Ox Liu - Ox Liu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