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玄岳”牌坊的文化解读
牌坊
牌坊大体分南、北两大派。南派牌坊秀丽 精巧,尤其是徽式牌楼、苏式牌楼、桂式 牌楼,高挑的檐角显得淑女气十足;北派 牌坊则受京城皇族影响,大多为宫廷建筑, 显得凝重粗犷。 分为:木牌楼、砖牌楼、石牌坊、琉璃牌 坊、砖石合造牌坊、木石合造牌坊等类型
从建筑材料的角度分为:木 牌楼、砖牌楼、石牌坊、琉 璃牌坊、砖石合造牌坊、木 石合造牌坊等类型
第一类是木牌楼,这类牌楼 数最多。其地下部分用柏木 桩,称地丁。基础以上各根 柱子的下部用“夹杆石”包 住,外面再束以铁箍。街巷 的木牌楼顶部出檐甚短,做 成悬山或庑殿式。每根柱端 耸出脊外,柱顶覆以云罐(也 叫毗卢帽)以防风雨侵蚀虫蛀。 楼顶所用之瓦,街巷诸坊多 用黑色布瓦。
第二类是琉璃牌楼。这类牌楼多用于佛寺建筑群内,在北京仅有三间四 柱七楼的一种。其结构是,在石基础上筑砌6到8尺的砖壁,壁内安喇叭柱, 万年枋为骨架。砖壁上辟圆券门三个,壁下为青、白石须弥座,座上雕 刻着各种风格的艺术图案。壁上的柱、枋、雀替、花板、楷柱、龙凤板、 明楼、次楼、夹楼、边楼等均与木坊相似。所不同的是,这种坊用黄、 绿琉璃砖嵌砌壁面,威严壮观。
中国第一座铜牌坊
铜制牌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设计创建中国第一 座铜牌坊,高6.1米、宽7米,重近百吨,牌坊雕有莲花等 图案,在普陀山进香古道妙庄严路入口处,琉璃的翘角, 精致的铜艺,栩栩如生的龙狮、仙鹤雕刻,牌坊由中国佛 教协会会长传印题“慈航普渡,另一面由原国家宗教局局 长叶小文题词“妙庄古道”,由国学大师文怀沙撰联“雅 颂声共梵音齐远,云和月随法鼓偕宣”,另一面由西泠印 社书法家、该牌坊设计建造者朱炳仁撰联“庄严六时苦心 苦行尽佛心,妙理三乘古道古来是觉道”。该铜牌坊的落 成,不仅为普陀山风景区又增添了一个精品景点,还掀开 了佛国千年古香道妙庄严路重修工程的序幕。铜制不易损 坏,更具视觉效果,也有益于传世保存。 中国第一座铜 牌坊
中国牌坊的故事
中国牌坊的故事牌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建筑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中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牌坊,每个牌坊背后都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和故事。
在广东省中山市的翠亨村,有一座名为“乐善好施”的牌坊。
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母亲杨氏夫人而建立的。
杨氏夫人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她一生勤劳善良,乐善好施,深受村民们的敬爱。
为了表彰她的美德,当地政府于1930年修建了这座牌坊。
在安徽省黄山市的西递村,有一座名为“胡文光纪念馆”的牌坊。
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明朝著名官员胡文光而建立的。
胡文光曾担任过多个高级职位,为明朝的政治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教育家。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和文化成就,当地政府于1989年修建了这座牌坊。
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景区,有一座名为“断桥残雪”的牌坊。
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白蛇情缘而建立的。
传说中的白娘子和小青在断桥相遇,开始了她们的爱情故事。
为了纪念这段传说,当地政府于1921年修建了这座牌坊。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赵州桥景区,有一座名为“赵州桥”的牌坊。
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著名的古桥赵州桥而建立的。
赵州桥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而闻名于世。
为了纪念这座古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当地政府于1999年修建了这座牌坊。
这些牌坊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每一座牌坊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它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象征之牌坊
中华传统文化象征之牌坊这牌坊你可能在城市、乡村的角落随处可见。
有见于城市街道、古镇村口地名标注;有见矗立于家族祠堂昭示丰功伟绩;或建于宫观寺庙作为山门彰显其庄重肃穆;又或散落于古迹殿堂、园林、陵墓等人文景观中,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西安城隍庙牌楼它可至简古朴到两竖一横便是一道门,也可错综繁杂到多门多柱多楼,屋顶琉璃飞瓦、斗拱抱团云簇、楼体宏伟庄重,装饰雕梁画栋极尽奢华精美之能事。
曲阜孔庙棂星门它可以是木构,可以是砖石,亦或是琉璃,又可以是铜制,甚至还有现代版的钢筋砼结构,其结构形式多样纷繁。
数千年来地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其千变万化、各地迥异的风格。
有北派之官式(宫殿式)、晋式,又有南派之苏式、徽式、粤式和滇式风格。
北京西单牌楼(官式)山西平遥城隍庙牌楼(晋式)徽州许村牌坊(徽式)苏州木渎古镇牌坊(苏式)它似乎既不能居家住人、遮避风雨,又不能供祭神佛、祈求福祉,仅为古典建筑物的“配角”,并无实用价值。
但它具有与众不同的外观形态、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浓缩着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此,千百年来,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牌坊都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且被视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的一个典型标识,成为代表古老中华文化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著名的美国华盛顿唐人街牌楼遍布海外的唐人街、中国城牌坊01 牌坊的历史由来牌坊的由来和古时祭祀活动密不可分,既然是祭祀肯定得有仪式感,所以得建造一种纪念性质的建筑物以彰显祭祀的礼仪。
所以,最初的牌坊应运而生,它叫“棂星门”,最早用于祭天、祀孔。
我们现在看到的曲阜孔庙中的棂星门便是源自最早的牌坊样式之一,并不是不想把它建得宏伟高大,因为起初它就是这个样子,更符合历史的原貌。
曲阜孔庙棂星门所以后期的牌坊都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所谓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
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另外的说法普遍引用“衡门”这一概念,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思是横木为门城东头,可以幽会一逗留。
祠堂牌坊一般雕刻什么图案有哪些寓意
祠堂牌坊一般雕刻什么图案有哪些寓意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对祠堂牌坊的雕刻深有研究。
祠堂牌坊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极为常见,不仅是建筑构成的一部分,更代表着某种文化、某种历史。
祠堂牌坊的雕刻一般以菱形、梅花、草虫、朵花等为主要符号,这些符号大多寓意着祈求吉祥、富贵、幸福等愿望。
下面我将对其中一些图案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菱形”。
菱形的雕刻在祠堂牌坊中相当普遍,其寓意最重要的是象征富贵。
在古时候,菱形不仅是装饰建筑的一种图案,更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象征。
在婚嫁、丧葬和节日等重要场合,菱形在祈求吉祥和祝福的同时,也代表着后代的繁荣富贵。
其次就是“梅花”了。
梅花在祠堂牌坊中不仅仅是一种雕刻图案,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梅花可谓是我国文化中最受推崇的一种花卉,它不仅仅象征着冬季之花、坚韧不拔的性格,更是一种道德操守的体现,是高尚情操和精神力量的象征。
加之,梅花还代表着祭祖拜神的仪式,在祈求祖先保佑,增加后代的福气过程中,梅花的雕刻显得尤为重要。
然后是“草虫”。
草虫的雕刻在祠堂牌坊中比其他图案更加独特,草虫代表着春天,也象征称为一个人所怀抱的愿望和希望。
草虫的寓意在于有生命的寄宿,也代表着家族世代延续的精神与文化。
最后,我们来看看“朵花”。
朵花在中式建筑中是一种极具艺术价值的雕刻图案,这种图案通常出现在祠堂牌坊中。
朵花的寓意在于繁华,而且与福气同义。
在古代中国,花是祭祀、庆祝等重大场合必不可少的元素,无论是家庭祭祀还是官方庆典,都离不开花的装点,以表达祝福和尊敬之情。
祠堂牌坊的雕刻过程十分复杂,一般应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是模型制作,雕刻大师根据设计图纸在石头上制成模型。
第二步是雕刻,雕刻工人根据模型制作的图纸进行雕刻,雕刻时需要结合石头的质地、纹理等因素进行调整,力求使图案表现的更加完美。
第三步是润色,雕刻好的祠堂牌坊还需要经过润色处理,以达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效果。
总之,祠堂牌坊的雕刻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技术造诣,更需要文化、心灵和精神力量的深厚积淀和传承。
武当山资料
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9年,武当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道教第一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属大巴山东段。
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
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景观概述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
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
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
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历史积淀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流连忘返……道教文化记》、《阴君内传》,《甄异传》,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者有尹喜、阴长生、戴生、谢允等人,未提及玄武事迹。
乐史(925-1002)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武当山」条也没有关于玄武的记载。
此可以作为北宋初期人们尚未把武当山与玄武牵上关系的左证。
武当山地区地图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
牌坊的分类
牌坊的分类牌坊的分类标准可以是建筑形制,也可以是功用。
牌坊源于坊门,坊门的基本功用是地方标志,坊门的表彰功用源于汉代的“榜其闾里”,当一个坊里内的人做了体现“嘉德懿行”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政府就会加以表彰,把褒扬的榜文悬挂在坊门之上,这个坊门就成了具有纪念作用的牌坊。
国家有了什么重要文告,坊门又成了告示牌。
到南宋以后,牌坊作为地方标志的作用消弱,其宗教、道德、褒扬等作用则得到极大发扬。
牌坊的类别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从功能上分,可以有以下几类。
宗教祭祀:用于宗教祭祀的牌坊主要是寺庙前的牌坊和陵墓神道牌坊。
香山卧佛寺牌坊榜文是“同参密藏”,牛街清真寺牌坊榜文“达天俊路”,表达的是人们的崇拜心情。
北京东岳庙前有琉璃牌坊,据说是明代万历年间,由宫中太监们集资建造的。
尽管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但这座三间四柱七楼的牌楼依然保存完好。
牌楼正间上方的石匾宽2.8米,高0.9米,榜文南面是“秩祀岱宗”,北面是“永延帝祚”,既有地方标志,也有祝愿。
这类牌坊数量众多。
表彰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牌坊用于表彰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如孝义坊、忠义坊、贞节坊等,建立功名光宗耀祖也合乎中国道德标准,所以功名坊也可归入此类。
例如苏州天平山高义园牌坊,乾隆御赐,表彰范仲淹及其后人,还有安徽歙县忠烈祠牌坊。
广东中山“孝义坊”。
牌坊建于宋代,为表彰赤坎村阮与子割肋救父事迹而受朝庭恩准建造。
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牌坊正面为″孝义坊″,背面为“力孝遗芳。
北京文丞相祠牌坊。
明洪武九年(1376年),北平按察使为纪念这位南宋民族英雄,在文天祥被关监狱的旧址上建起了一座“文丞相祠”,并在府学胡同的两头各立了一座木牌坊,东口题“教忠坊”,西口题“育贤坊”。
衡山忠烈祠牌坊。
忠烈祠的正门是一座三拱单檐石牌坊,其后是标志性建筑“七七”纪念塔。
塔的造型为一大四小的五颗炮弹,象征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抗日。
台北忠烈祠牌坊。
忠烈祠位于北安路上,为一传统中国式建筑,壮观而肃穆,于1969年落成,后有青山为伴,前有基隆河堤,经过圆环花圃时,可清晰看见“忠烈祠”大牌坊,旁有“成仁”、“取义”横题。
解读中国古牌坊
解读中国古牌坊牌坊又称牌楼,古名绰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
千百年来,牌坊繁衍发展,不仅遍及华夏城乡,而且还远涉重洋,屹立于异国他乡的许多地方,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
牌坊的起源和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考察分析,牌坊是在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这种结构、形制最简单的原始的门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这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名为“衡门”。
《汉书·玄成传》云:“衡门,横一木于门上,贫者之居也。
”就其结构来讲,“衡门”无疑已具备构成牌坊的基本要素,堪称牌坊的原始雏形。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古代典籍中有关“衡门”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
这是牌坊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牌坊孕育产生的胚胎期。
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在隋代称为“里”,唐代称为“坊”。
里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
这种坊门起先只是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柱侧安装可开合的门扇而构成的。
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人们对坊门的建造也讲究起来,将产生于上古时代、这时已演化得形制赫然华贵的华表柱移植到了坊门上来,出现了由两根高过门顶的高大华表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一种新式样的门,称为“乌头门”(图)。
宋以后,乌头门这名称日渐少用,而被“棂星门”这一称呼取代。
棂星门是祭祀灵星的祠庙的有窗棂的门,因其形制一般都采用当时最为庄重、威严、气派的乌头门,久而久之就成了乌头门的代称。
棂星门既是牌坊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作为牌坊的一个血缘分支保存延续下来,自宋代以来,一般被用于文庙、道观、陵墓等庄重场合的正门。
牌坊的文化内涵
牌坊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装饰符号和模式语言,也承载着无数个动人的故事,蕴涵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
”牌坊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置于郊坛、孔庙,以及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
作为一种独特的纪念碑,它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每一座石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
”四川境内保留的牌坊绝大多数都为石质,中国传统的石雕技法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平浮雕、阴线刻等,在石牌坊的雕刻中都广为应用。
独具魅力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是最初吸引任大跃拍摄的原因。
但很快,他就沉迷于牌坊背后的故事和那独特的文化精神。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宋代以后,牌坊不是一个简单的纪念碑,作为一个建筑符号,它甚至比屯兵堡垒、比官府衙门、比缴粮纳税,更加确切的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基层的实际控制,因为它体现的是对中央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接受及文化认同,更加能体现地方对中央的臣服。
牌坊的建造意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原因,中国政治体系早熟并迅速进入大一统时代。
一个地域跨度如此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在没有建立数目字管理的基础上长期维持它的统一,在一些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在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解释里,处在中间维系庞大帝国中央和基层联系的单薄力量,就是道德教条和儒教意识形态理论。
遍布于各地的牌坊,即是普通民众向这种道德体系和意识形态理论皈依的标志。
节烈女子对爱情忠贞刚烈一片痴肠、伟男儿功业彪炳拓土开疆、慈爱母亲含辛茹苦照顾教育孩子长大成才、老师苦心教授学生桃李芬芳……细细读来,每一处牌坊都是一篇曲折回环的故事,都是一唱三叹余韵悠悠的乐章。
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牌坊,又称“绰楔”“牌楼”,是一种集历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特有建筑形式。
牌坊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里坊”制度的坊门,其形制与古代的衡门、乌头门或棂星门有关。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253,汉代以后,旌表之风日盛,“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自南宋至元、明、清,牌坊的“法式”在不断完善,“凡有孝行节义,为乡里所推重者,据各地方申报,风宪官核实,奏闻即与旌表”,牌坊的内涵已完全被“旌表建坊”所取代,并被历朝赋予褒奖教育、追思纪念、美化装饰等诸多功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形制。
一、南阳古建筑牌坊概述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积淀厚重,地上地下文物丰富,留下了众多设计精美的古建筑,其中的古建筑牌坊尤为珍贵。
社旗山陕会馆石坊建于清代,分左、中、右三座,呈“品”字状坐落于社旗山陕会馆大殿前月台上。
社旗山陕会馆石坊以雕刻精美闻名,三座牌坊以透雕为主,满饰满雕历史故事、神仙人物、珍禽瑞兽、花鸟植物、吉祥图案等,宣扬诚信、忠义,展示崇商、尊儒、崇文的理念,形成了利义兼重、崇德崇商的会馆文化;社旗火神庙木牌楼亦建于清代,是社旗火神庙的核心建筑,以形制独特、木雕技艺高超受到推崇,整座牌楼通过雕刻传统的吉祥图案敬奉火神,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灾;千古人龙石坊、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坊和三代遗才石坊均位于南阳卧龙岗,初建于明代或清初,以颂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为主题;内乡县衙的宣化坊和戒石坊为明代初建,重建于清代,雕刻简洁,主要表达宣讲教化和警示官吏的目的;邓州文庙石坊体现的是尊贤敬能、尊儒崇文;南召兴峰寺石坊和淅川香严寺石坊均为明代唐王府奉旨创建,朴素典雅,庄重大方,突出的是皇权。
二、南阳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从“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可以看出,立“牌坊”并非只是用来遮风避雨,更重要的是通过牌坊的图案和简要的文字给人们树立道德楷模,旌表、褒奖先贤,警示、教化人们要忠君、孝悌、贞节、仁义,要讲气节,要行善积德等,在发挥道德教化的功能,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古代牌坊的类型
中国古代牌坊的类型
中国古代牌坊的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形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关门牌坊:位于城门或官府门前,用来标志城市或官府的重要性和地位。
2. 祠堂牌坊:建在祠堂的门前,是祭祀先祖、尊崇神灵的场所,标志着家族的尊贵和荣誉。
3. 墓门牌坊:建在墓地入口处,用来纪念逝者,展示家族的世袭。
墓门牌坊形制庄严,往往有龙凤、狮子、牛等装饰图案。
4. 行宫牌坊:建在皇帝、官员的行宫或府邸的门前,象征着皇权和权威,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5. 社学牌坊:建在学府或书院的门前,用来表彰学子的功绩,鼓励学习,体现社会对学问的尊重和重视。
6. 僧宅牌坊:建在寺庙或僧侣的宅院门前,用来标志佛教的圣地,展示僧众的修行和道德风范。
7. 商业牌坊:建在商业区域的门前,用来标志商家的身份和商标,展示商家的地位和财富。
8. 美化牌坊:建在公园、花园或风景名胜区域的门前,用来点缀环境,增加美感。
这些古代牌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功能,同时也代表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尊贵身份和荣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代牌坊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们对于中国建筑和文化的影响仍然深远。
中国古代牌坊
中国古代牌坊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称它为牌楼。
其实牌坊与牌楼是有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与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
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与导向的一种建筑物,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与街道路口等地方。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与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最早是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称“衡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牌坊的老祖宗。
我国唐代的城市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称为“坊”。
“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
牌坊从建筑样式与风格上大体分南、北两大派。
南派牌坊秀丽精巧,尤其是徽式、苏式、桂式牌楼,高挑的檐角显得淑女气十足;北派牌坊受京城皇族影响,大多为宫廷建筑,显得凝重粗犷。
材质分石坊、砖坊、木坊、水泥坊。
牌坊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门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百岁寿庆牌坊、历史纪念牌坊、学宫书院牌坊、文庙武庙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会馆商肆牌坊、陵墓祠庙牌坊、寺庙牌坊、名胜古迹牌坊等。
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
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
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
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
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立牌坊是极其隆重的事,当时的规定,进入国子监读书与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
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须经当地官府查核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
武当山资料
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9年,武当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道教第一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属大巴山东段。
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
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景观概述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
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
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
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历史积淀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流连忘返……道教文化记》、《阴君内传》,《甄异传》,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者有尹喜、阴长生、戴生、谢允等人,未提及玄武事迹。
乐史(925-1002)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武当山」条也没有关于玄武的记载。
此可以作为北宋初期人们尚未把武当山与玄武牵上关系的左证。
武当山地区地图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
湖北武当山与岭南的北帝崇拜
湖北武当山与岭南的北帝崇拜在广东省的街头巷陌,常有大大小小的北帝庙,仔细观察,里面供奉的均为玄武大帝。
后来读《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发现玄武崇拜的文化传统在广东十分普遍。
例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广东人的一个传统节日——北帝诞。
到了这一日,广东各地的北帝庙都会有相应的庆祝活动,例如北帝诞巡游等。
北帝崇拜在珠江三角洲、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各地均有北帝庙。
广东最早的北帝庙位于佛山市,称为祖庙,意思为北帝庙之始祖。
《广东新语》记载:“吾粤名真武宫,以南海佛山镇之祠为大,称曰祖庙。
其像被发不冠,服帝服而建玄旗,一金剑竖前,一龟一蛇蟠结左右”。
《天官书》记载:“北宫黑帝,其称玄武者也。
或即汉高祖所始祀者也。
粤人祀赤帝并祀黑帝,盖以黑帝位居北极,而司命南溟,南溟之水生於北极,北极为源而南溟为委,祀赤帝者以其治水之委,祀黑帝者以其司水之源也”。
佛山祖庙的祭祀仪式肃穆而隆重,向来是一年中佛山人最大的祀典。
佛山神庙一年中的祭祀活动仪式有七种,包括北帝坐祠堂、北帝巡游、行祖庙、烧大爆、乡饮酒礼、春秋谕祭、北帝诞。
拜北帝公,是佛山人,特别是年纪稍长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行祖庙、拜北帝,更是每年春节大多数佛山人必不可少的过节内容之一。
人们借此以求生意兴隆,丁财两旺。
在每年的北帝诞日,广州番禺区沙湾镇、中山市的黄圃镇、台山市浮石村,还会有飘色巡游活动。
“今日北帝诞,请你出来巡游,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抬北帝神像出游,出游有具体的路线,一般从村口到北帝庙。
然后为北帝更衣,最后由仪仗队接回祖庙,在这些仪式后,村中将大摆酒席。
北帝诞期间,将进行大规模的飘色、舞龙等表演。
鞭炮锣鼓声不断,村民齐聚,共同迎驾祈福。
中国道教的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民间俗称为北帝。
其信仰源于古代对星辰的崇拜,古代将二十八宿分为四方:北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北帝就是镇护北方之神,主司风雨。
因北方七星宿形似龟蛇,龟蛇属水,水在五行属北,其色黑,因而称为玄;龟甲能捍御,又故称武。
武当山传奇
武当山传奇武当山,是个旅游不错的选择.武当山旅游,首选.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
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宽12.8米,石凿榫卯而成。
正中坊额上刻着嘉靖皇帝亲书"治世玄岳"4个大字,笔势隽永刚健。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l 600 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殿,古铜殿,紫禁城.飞升崖一峰突起,三面绝壁,山脊上有一条小路直达峰巅,跃顶眺望,武当七十二峰朝大顶的胜景尽收眼帘。
相传,玄武大帝年轻时就在此修练,他面壁数十年,心如古井,坐如盘松,甚至鸟儿在头上筑巢都纹丝不动。
一天,玄武大道将成,紫气元君下凡来考验他。
元君化作一美女为玄武梳妆,玄武避女色而逃到绝壁的一块岩石上…… 美女羞愧情急,跳下万丈深渊,玄武一见也纵身跳下救人。
这时,峡谷中五条龙腾空而起,捧拥着玄武升天而去。
后人依据玄武大帝在此修练和飞升的传说,在这建起了"梳妆台",并把伸出岩壁的巨石叫做"试心石"。
传说终是传说,它的目地性和功用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飞身崖那优美而险峻的风光却真的是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南岩宫是武当山36岩中风景最佳的一个,建于明永乐十-年(1413年),现部分殿亭尚存。
右下侧一峰上有"梳妆台"、"飞岩"等小品建筑,往东有元代天乙真庆官石殿,岩屋处分立着两仪殿、皇经堂、藏经阁等。
殿内存放铜铸神像甚多,四壁和木梁上嵌有五百铁灵官的群雕,是一座宝贵的巨型石雕艺术珍品。
五龙宫景区从山麓蒿口经五龙宫至南岩。
这一景区的古代建筑及神像供器已大部毁废流失。
现在部分岩庙及大量的宏台崇基,仍可见古代建筑宏伟壮丽气势。
五龙宫背依灵应峰,前列金锁峰,左绕磨针涧,中为平地。
现仅存宫门、红墙、碑亭中的的赑屃驮御碑、泉池、古井等,景致清幽古雅。
武当功夫养生馆和太极养生馆的介绍
武当功夫养生馆和太极养生馆的介绍功夫养生也会成为当下的一种养生的潮流,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功夫养生馆和武当太极养生馆的介绍。
武当功夫养生馆"武当功夫养生馆"设立于广州市天河北路绿化面积最大的名园"芳草园"武当功夫养生馆简介“武当功夫养生馆”设立于广州市天河北路绿化面积最大的名园“芳草园”,会所有游泳池、健身房、乒乓球房、健身舞房等设施,比邻广州东站、天河体育中心、地铁华师站,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众所周知,道教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宗教,对于生命的保持和延长及渴望长生是道教最为关心和探索最多的话题,“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
所以,道家主张人应当竭力保住生命;道家养生功法是滋养精气、固本强身、驱除疾病、延年益寿的养生良法。
武当拳法,三丰为祖,理深意精,丹道一体,武道为宗,阴阳变化,五行生克,习功修德,健体防身;本馆由武当三丰排第十五代传人入室弟子廖师住道长开办,主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经多年以来不断研习和整理,结合道家五行、八卦、阴阳学和养生功、内丹术等,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口传新手的传统教学方法。
全面授传正宗传统武当张三丰太极拳系列、武当道家养生功系列、武当传统内家拳法、器械等,供学生和武术爱好者参学。
所有学生入学可以自由选择各自喜好的班级,以需授传,因材施教,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
教学期间,在狠抓全家训练的同时,还着重道教文化、养生学说和拳功拳理的教学,指导学生思想,建立良好的学武习惯,培养高尚的习武情操,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最终实现张三丰祖师“让天下豪杰延年益寿”的授传宗旨。
武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洛溪路裕景花园西区六街六号(地铁二号线洛溪站C出口)武当太极养生馆的介绍武当太极养生馆武当师行功夫馆创办于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二日,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风景区元和观旁。
距离武当山大门口两里路,离武当特区中心三里路,乘坐城市公交车五分钟即可到达,山上之清幽与生活之方便兼而得之,是习武练功、体验养生的绝佳场所。
四明净土护法三洲匾额
四明净土护法三洲匾额一、背景介绍四明净土护法三洲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艺术品,它代表了对净土信仰的追求和崇敬。
本文将从匾额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渊源1. 净土信仰的起源净土信仰是中国佛教中的一种主要信仰流派,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信仰体系。
净土信仰主要强调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追求,认为通过诵念佛号、念经礼佛等修行方式,可以获得投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机会。
2. 匾额在净土信仰中的地位匾额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最早出现在佛教寺庙中,用于标识佛堂或佛像所在的地方。
在净土信仰中,匾额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净土信仰强调修行者对净土的向往和追求,匾额成为了表达这种追求的重要媒介。
其中,四明净土护法三洲匾额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匾额之一,更是成为了净土信仰的象征。
三、艺术特点1. 匾额的制作工艺四明净土护法三洲匾额采用了传统的木雕工艺制作而成。
制作匾额的木材通常选用上等的紫檀木或红木,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和雕刻,最终呈现出精美的匾额。
在雕刻过程中,匠人们注重细节的塑造,力求将净土信仰的内涵融入到匾额的形式之中。
2. 匾额的装饰元素四明净土护法三洲匾额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其装饰元素主要包括佛像、莲花、莲叶等。
佛像通常以净土信仰中的主要佛陀——阿弥陀佛为主,莲花和莲叶则象征着纯净和洁白。
这些元素的精心设计和布局,使得匾额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并能够传达净土信仰的核心理念。
四、文化内涵1. 净土信仰的精神追求四明净土护法三洲匾额作为净土信仰的象征,承载着修行者对净土的向往和追求。
净土信仰强调信众通过持诵佛号、念经礼佛等修行方式,获得投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机会。
匾额的存在,使得修行者在寺庙中能够更加专注地修行,进一步加深了净土信仰的精神追求。
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四明净土护法三洲匾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匾额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元素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精髓,同时也传承了净土信仰的文化传统。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玄岳门石牌坊与玄天玉虚宫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玄岳门石牌坊与玄天玉虚宫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石牌坊的俗称。
位于武当山北麓,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宽12·81米,全以石凿榫卯构成。
坊额中刻有嘉靖皇帝亲手书写的“治世玄岳”四个大字,笔触隽永刚健,气势不凡。
“治世玄岳”体现了当时皇家尊崇以武当道教及祀奉的真武神来治理天下。
玄岳门上依层峦叠嶂的武当山,下临烟波浩渺的丹江水库,古时候是朝圣武当山的起点,由玄岳门至金顶的曲折道路称为“神道”,故玄岳门有“武当第一门”称号。
“治世玄岳”石牌坊于1994年12月15日被联和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玄岳门屹立此间已有六百余年,虽如今游人罕至,却更显沧桑隽美,游武当不见此门,乃一缺憾也!“玄天玉虚宫”也同于1994年12月1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道教认为“玉虚”是指玉帝的居处。
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位于老营的南山脚下,距玄岳门西约4公里,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
相传,玄武得道升天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玉虚相师”,故宫殿建成后,永乐皇帝钦定为“玄天玉虚宫”。
秋季的玉虚宫景色很美玉虚宫至嘉靖年间飞金流碧,富丽辉煌,然而明清的两把大火,民国的一场洪水,以及几百年来所经历的沧桑,使其成为了遗址性宫殿。
现存的建筑及遗址主要有2道长1036米的宫墙,两座碑亭,里乐城的五座殿基以及东西北天门遗址。
当年的玉虚宫是管理武当山的大本营,住在这里的都是由皇帝钦选的官员,至正六品。
如今虽已是断壁残垣,但仍可感受当年的辉煌这里还是当地人拍摄结婚照的首选地之一永乐碑亭秋阳透过薄雾洒在林中也使这古老的建筑流光溢彩人们悠闲地打发着时光夕阳西下,转身回望玉虚宫,令人感慨走到尽头便是玉虚殿了没有想到的是在武当山下,竟藏着一座如此规模的皇室宫殿,这些残存的遗址至今仍有很强的感染力,值得欣赏。
(谢谢浏览待续)。
武当山大牌坊导游词
武当山大牌坊导游词
武当山大牌坊导游词如下:
武当山大牌坊,又称“玄岳门”,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
它高耸挺拔,巍峨雄伟。
在大牌坊前,还有三座石坊,两座横坊朝向大牌坊,似玉皇大帝的仪仗队,恭迎天下游人到来。
大牌坊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也是武当山最雄伟壮丽的建筑之一。
它高耸挺拔,巍峨雄伟,仿佛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武当山的核心区域。
大牌坊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古代建筑和现代艺术的精髓。
它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和琉璃瓦屋顶,但又不失现代感。
在阳光下,大牌坊熠熠生辉,犹如一座金色的城堡,矗立在武当山脚下。
在大牌坊前,还有三座石坊,两座横坊朝向大牌坊,似玉皇大帝的仪仗队,恭迎天下游人到来。
这些石坊雕刻精美,图案生动,展示了武当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在游览武当山时,大牌坊是游客们必经之地。
它不仅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更是武当山文化的象征。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到武当山的神秘、庄重和神圣,也可以领略到武当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世玄岳”牌坊的文化解读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
“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
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
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2米,阔14米。
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
坊柱高6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
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
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
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
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武当山道教建筑的历史,可远溯汉晋至唐贞观年间,始有敕建“五龙祠”之举,历宋、元,续有扩建,而大规模的营建在明代。
明代最为重要的修建有二次,一是明永乐九年至二十二年(1411-1424年),成祖朱棣的“创建宫观”;二是明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552-1553年),世宗朱厚熜的“重修宫观”。
其中,“治世玄岳”牌坊的鼎建,便是嘉靖皇帝重修武当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
对于“治世玄岳”牌坊,尽管高介华等先生曾有过一些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未见专文解读其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的认识和鉴赏这一珍贵历史文物,本文即拟对“治世玄岳”牌坊所反映的信息加以分析,以期解读其道教文化内涵。
一、嘉靖皇帝崇道与“治世玄岳”牌坊的鼎建“治世玄岳”牌坊,俗称玄岳门。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落成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是由嘉靖皇帝敕建并赐额的道教门洞式建筑。
据卢重华的《大岳太和山志》卷一“大岳总图”记载:“嘉靖三十一年,特颁内帑,敕工部侍郎陆杰等重加修茸。
神宫仙馆,焕然维新。
仍于入山初道鼎建石坊,赐额‘治世玄岳’”。
[1]同卷“遇真宫图”亦云:“嘉靖三十一年,世宗肃皇帝遣官修茸本山,乃于是宫东二里许入山初道,鼎建石坊,赐额‘治世玄岳’云”。
[2]那么,嘉靖皇帝为什么要鼎建“治世玄岳”牌坊呢?首先,鼎建“治世玄岳”牌坊充分反映了嘉靖皇帝虔诚崇道尽心尚玄的道教信仰。
明世宗醉心道教,日事斋醮,对三清四御、玄天上帝等道教神仙崇奉备至。
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为其皇考和皇妣上道教尊号,又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3]俨然以道教教主自居,使整个明王朝几乎变成为一个道教之国了。
道教又被称为玄教。
道教的尚玄观念来自于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多次使用“玄”字,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德深矣,远矣”。
[4]“玄”是对“道”的一种形容,其意义为绵邈幽远,神妙无比。
道教把“玄”提升为一种实体性概念,与道相类,具有天地本源,万物之祖的意义。
明世宗以“玄”为最高信仰,他十分喜爱“玄”字,平时要“修玄”,生病时要“祷玄”;与敌打仗前要“叩玄伐虏”,打仗胜利了要“谢玄”;任用阁臣,要看其能否尽心“玄撰”(即写青词),提拔朝臣,要看其能否“尽诚赞玄”。
修建的新宫殿被名为“大高玄殿”。
因此,明世宗鼎建“治世玄岳”牌坊,是他崇道奉玄,要用道教义理治理国家,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典型表现。
其次,鼎建“治世玄岳”牌坊充分体现了嘉靖皇帝继承祖业粉饰太平盛世的政治目的。
明成祖信仰道教十分虔诚,兴工营建的武当玄帝宫观,一派庄严神圣。
《明史·张三丰传》云:成祖大修武当山,役使“丁夫三十余万”。
[5]明代工部侍郎陆杰说:“当时役使二十万众,费以亿计,十二载而始成,规制宏丽”。
[6]嘉靖皇帝的祖父宪宗、父亲朱祐杬和伯父孝宗朱祐樘都笃信道教,崇奉武当玄帝,家族中有十分浓厚的崇道传统。
嘉靖帝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
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二十五日,嘉靖帝遣工部右侍郎陈雍到大岳太和山致祭。
此后又经常在武当山设斋建醮。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月十九日,嘉靖皇帝“诏修太和山玄帝宫”,圣旨云:“朕成祖大建玄帝太和山福境,安绥华夷,显灵赫奕。
计今百数十年,必有弗堪者。
朕今命官奉修,便行与湖广抚按官督同该道官,诣山勘视应合修理处所”。
[7]在《御制重修太和山纪成之碑》中,嘉靖帝解释了他崇奉玄天上帝真武之神的原因:第一,“朕皇考封藩郢邸,实当太和灵脉蜿蜒之胜,岁时崇祀惟谨”。
他认为其父王(兴献王)封藩郢邸(今湖北省钟祥县)和武当山相邻,龙脉相连,他能继承皇位,享受“九五之尊”的荣华富贵,与他父亲崇祀玄天上帝真武之神,得到玄天上帝真武之神的保佑有关。
第二,认为明朝“定都幽燕,位应玄冥”,由于有北极玄天上帝真武之神保佑,才得以“二百年来,民安国阜”。
[8]祖辈的基业要世世代代沿袭,江山稳固,必然要进行大规模的重修,使之历久弥新。
通过树立牌坊,达到光宗耀祖、流芳千古,向世人昭示祖辈创下的丰功伟业,在嘉靖以后也将继续传承下去。
再次,鼎建“治世玄岳”牌坊充分显示了嘉靖皇帝崇奉玄天上帝抬高武当山地位的特殊意图。
在永乐皇帝大修武当之后,玄天上帝被奉为明皇室的特殊保护神,武当山被封为“大岳太和山”,武当宫观被内臣尊为“朝廷家庙”,所以,明朝历代皇帝都重视武当道教。
嘉靖皇帝重修武当宫观之后,鼎建石坊,并御赐坊额曰“治世玄岳”。
“治世”是相对于乱世而言的,指国家安定、有秩序。
嘉靖皇帝题坊额为“治世”,实际上是对自己治理天下之功绩的肯定。
“玄岳”,是嘉靖皇帝对武当山的封号,意谓武当不是一般的山岳,而是有着浓厚崇道尚玄特色的山岳。
明成祖封武当为“大岳”,已有抬高武当山地位,尊为“天下第一仙山”的意思了;嘉靖皇帝进一步加封武当尊号,则是更明显地抬高武当山地位,使其为“五岳之冠”。
明代礼部尚书徐学谟(1521-1593年)《游太岳记》云:“寻治世玄岳坊而西,坊琢文石为之,跨世雄概,创自嘉靖间……至世宗朝始赐今额,以冠五岳云”。
[9]明代官员王在晋(1594年进士)在《游太和山记》中说:“过‘治世玄岳’坊,盖肃皇颜之,以冠五岳,棹楔于皇灿烂”。
[10]卢重华《大岳太和山志》云:“仍于入山初道鼎建石坊,赐额‘治世玄岳’,益有以扩先朝之志,而壮兹山之观于万斯年,殆与天而无极云”。
[11]这些文献资料表明,嘉靖皇帝鼎建并题额的“治世玄岳”牌坊,是明代武当山高于五岳等其它名山的标志。
二、“治世玄岳”牌坊的宗教意义及审美特征“治世玄岳”牌坊的建筑体量,如果比之庞大的武当道教宫观建筑,毕竟属于建筑小品,它既不给人避风,也不能为人挡雨,时代的久远,也使它偏居一隅,因此人们的视线常被掩蔽,在一定意义上乎视了它的存在。
“治世玄岳”牌坊究竟有什么样的宗教意义?它在武当道教建筑群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呢?首先,它位于到武当山朝山进香的必经之路上,是提醒香客抖擞精神,虔诚奉神重要关口。
民间流传的谚语云:“进了玄岳门,性命交给神。
出了玄岳门,还是阳间人”。
明代鼎建“治世玄岳”牌坊后,又在牌坊前修建了灵官殿、玄都宫、回心庵等建筑。
灵官殿内供有道教守门镇山之神--王灵官的铜铸鎏金像,高2.22米,宽1.90米,披甲执鞭,三目圆睁,虬须怒张,锯齿獠牙,形象极为威武凶恶。
殿前对联云:“好大胆敢来看我,快回头切莫害人”,反映了道教惩恶扬善的教化功能。
其次,它是武当山古神道上的标志性建筑物,起着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
嘉靖皇帝鼎建“治世玄岳”牌坊之前,在遇真宫之西建有“仙关”,作为分隔凡间和仙界的标志。
“治世玄岳”牌坊建成后,取代了“仙关”的地位。
人们在走完均州城至草店七十里平路后,攀登上数百级台阶后,赫然而立一座用碧色石料构筑的“治世玄岳”牌坊,标志着将要进入武当福地,标志着后面将有大建筑群的存在,引导着行人进入一种不同凡响、超凡脱俗的神仙境域。
门前原有“沐浴堂”,供香客们沐浴净身,提醒人们朝圣前要清斋奉戒、整洁心身,以示虔诚。
这说明“治世玄岳”牌坊有分隔空间的功能,是沟通人和神的媒介,起着连接凡间和仙界的作用。
从意识形态上讲,“治世玄岳”牌坊增加了武当宫观建筑作为皇室家庙的威严气氛,象征着皇室对武当道教的恩宠,彰显着嘉靖皇帝要以道教精神来促使国家和平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意图,因此,它完全是一种富于象征意义的符号。
既然“治世玄岳”牌坊有如此重要的宗教意义,那么当年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肯定会尽全力把它建造的雄伟坚固,美仑美奂。
概括而言,“治世玄岳”牌坊的审美特征有如下几点:(1)均衡美。
“治世玄岳”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构建筑,高12米,宽12.36米,面阔与高度的比例协调,极近正方形。
在此正方形内,五楼相迭,无突兀之势,总体上显现出一种古朴雄浑气势。
原建有屏墙、海墁、踏垛1200丈,现已废。
从整体结构和建筑形式上看,“治世玄岳”牌坊显出左右对称、前后呼应的均衡之美。
(2)结构美。
“治世玄岳”牌坊的每一构件、配件,都是用青石雕凿,但柱、额、枋、阑、斗栱、屋宇皆为仿木结构的石质构件,用榫卯拼接的办法组装而成,接口紧密,结构牢固。
柱脚贴夹杆石,而没使用一般牌坊常用的抱鼓石;中柱大额枋花版下,两底角以卷尾鳌鱼形雀替相托,次间是在大额枋花版下加穿插枋;主、次、边楼檐下皆施五辅作重栱出三杪并偷心造斗栱,斗上有圆雕神话人物;各楼屋宇之制相同,以龙吻吞镂空屋脊,正脊中央立葫芦宝顶。
[12]从结构上看,完全以青石仿木构建筑,反映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严密性和条理性,堪称石坊建筑的上乘之作。
(3)装饰美。
“治世玄岳”牌坊的装饰非常有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圆雕、透雕、浅浮雕、阴刻线等雕刻手法,在玄岳门上全能看到。
特别是透雕(也称剔空雕、镂空雕)的技法已经相当纯熟,如在“治世玄岳”额坊四周,是透雕的祥云、龙、仙鹤等。
龙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常用题材,此不赘述。
仙鹤在古人眼里,为极为高贵的仙禽,尤其是仙鹤在祥云中飞舞,玉羽凌云,十分有神韵,给人以飘然出尘之感。
在道教文化中,仙鹤是道士的坐骑和伴侣,有仙友之喻,因而倍受尊重和爱护。
祥云,是吉祥的预兆,如果按《道藏》上对“真气”的议论,武当山的祥云是福地之真气,是吉祥的预兆。
坊上还饰有八仙人物和福、禄、寿三星神及禧神,有蝙蝠喻为福,反映了明皇室对道教之信仰。
这些装饰雕刻,工艺精湛,精美绝伦,为明代石雕艺术的典范。
三、“治世玄岳”牌坊装饰凸显道教信仰现存的玄岳门正面门柱上,用上好青石精雕出八仙人物和上八仙之中的福、禄、寿三星神及禧神。
正面二楼四柱上石雕八仙人物成对排列,从右至左分别为:铁拐李和钟离权、吕洞宾和何仙姑、蓝采和和张果老、曹国舅和韩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