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完整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c55c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c.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案标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对蛋白质合成的指导作用;2. 掌握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3. 了解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 基因转录的过程;3. 基因翻译的过程;4. 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a. 基因的定义和特点b. 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c. 基因的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2. 基因转录的过程a. RNA的结构和功能b. 基因转录的三个阶段:启动、延伸、终止c. 转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3. 基因翻译的过程a. mRNA的结构和功能b. 翻译的三个阶段:启动、延伸、终止c. 翻译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教科书等讲解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的基本知识;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物学中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理论讲解:讲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3. 实验演示:进行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布置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基因转录和翻译实验的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互动环节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4598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1.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2. 掌握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3. 了解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即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与基因、蛋白质合成相关的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即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
2. 教学难点: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机制。
遗传密码的解码和氨基酸的合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基因、D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动画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探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材料: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动画和图片。
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基因、DNA、R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和转录、翻译的步骤。
3. 教学道具:如模型或图解,用于展示DNA、RNA、蛋白质的结构和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基因、D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用图解或模型展示基因位于DNA上的位置。
3. 讲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展示转录和翻译的动画或图片,解释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探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如转录过程中的RNA合成和翻译过程中的氨基酸合成。
5.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基因、DNA、R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或实验报告加深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延伸1. 介绍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病的关系。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009a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d.png)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2. 掌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 了解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4. 能够运用所学生化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
教学重点:1. 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教学难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教学案例或问题。
3.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基因?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基因的概念。
2. 讲解基因与DNA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出案例: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病。
2. 学生分析案例,教师讲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和总结。
第二课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2. 讲解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动画演示(10分钟)1. 播放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动画。
2. 学生观察,教师讲解。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出案例: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功能改变。
2. 学生分析案例,教师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和总结。
第三课时: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中心法则?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中心法则的内容。
2. 讲解中心法则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出案例:中心法则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2. 学生分析案例,教师讲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和总结。
第四课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生物学问题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哪些生物学问题相关?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e0a2f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d.png)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设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课程分析本节课是”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课程标准中与此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除了要掌握这个主干知识以外,还需掌握的侧枝内容是DNA与RNA结构的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比较、三种不同种类的RNA以及遗传密码的组成。
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理解,较多物质和细胞结构参与——学生易混乱,涉及到必修1和必修2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而本节的突破对本模块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本节内容的揭示,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很多的研究无法进行,很多的生物技术无法操作。
基于以上考虑,把本节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基因表达概念和DNA与RNA比较及转录过程和原理的教学,第二课时学习翻译的过程和原理。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学习完必修一的基础上,已经掌握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DNA和RNA的区别,但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概念、过程不清,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不足,因此应该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学习目标第一目标:识记,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第二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对“遗传信息究竟如何表达?”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目标: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设计理念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温故知新,创设情景。
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并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新知识,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本节重难点对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和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求达到理解和运用层次的目标。
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就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对比设疑,加工提炼,以及对其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59458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1.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和功能2. 掌握DNA转录和翻译的过程3. 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生物学现象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和功能2. DNA的转录过程3. 翻译过程及蛋白质的合成4. 实例分析:基因突变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通过动画演示DNA转录和翻译过程3. 利用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4. 课堂讨论: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DNA转录和翻译动画演示3. 相关实例资料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基因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的功能2. 讲解基因的概念和功能,解释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3. 演示DNA的转录过程,解释转录的意义和结果4. 演示翻译过程,解释翻译的意义和结果5. 通过一个实例分析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基因突变相关的生物学现象7. 总结:强调基因、DNA转录和翻译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基因、DNA转录和翻译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相关实验报告,如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基因突变与蛋白质功能关系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介绍一些最新的基因研究领域,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
2. 探讨基因治疗的应用和前景。
3. 分析一些与基因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如基因隐私保护和基因歧视。
八、教学资源1. 推荐一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如《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
2. 提供一些在线资源,如基因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和数据库。
3. 推荐一些科普文章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概念和功能。
九、教学建议1. 在讲解DNA转录和翻译过程时,可以使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过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参考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1e2d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b.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验方法。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实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和作用,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教学难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验方法和原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2. 通过实验演示和分析,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应用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实验材料:DNA模板、RNA聚合酶、核糖核苷酸、翻译模板、氨基酸等。
3. 生活实例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
2. 转录过程:讲解转录的定义、场所、条件及产物,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转录过程。
3. 翻译过程:讲解翻译的定义、场所、条件及产物,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翻译过程。
4.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验方法:介绍实验原理、步骤及结果分析,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
5. 生活实例解析: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
3. 成果展示: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七、学习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结果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八、拓展与延伸1. 让学生调查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际意义。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a63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2.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基因与DNA的关系1.1 教学目标: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1.2 教学内容:DNA的结构和功能介绍基因的定义和特点基因与DNA的关系解释1.3 教学活动:引入DNA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DNA的结构通过动画或视频讲解基因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索基因与DNA的关系1.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DNA结构和基因概念的理解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基因与DNA关系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过程2.1 教学目标:理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掌握RNA的作用和类型2.2 教学内容:转录和翻译的定义和步骤RNA的类型和作用2.3 教学活动:通过动画或视频讲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展示RNA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RNA的类型和作用2.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RNA的理解程度第三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1 教学目标: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蛋白质的类型和作用3.2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结构介绍蛋白质的功能和类型3.3 教学活动: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蛋白质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讲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类型,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3.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蛋白质类型的了解程度第四章:基因突变与蛋白质合成4.1 教学目标: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掌握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4.2 教学内容: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原因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4.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或故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讲解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4.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影响的了解程度第五章: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合成5.1 教学目标: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基因工程技术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应用5.3 教学活动:通过动画或视频讲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展示基因工程技术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应用实例5.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基因工程技术在蛋白质合成中应用的了解程度第六章:遗传密码与氨基酸序列6.1 教学目标:理解遗传密码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氨基酸的类型和序列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6.2 教学内容:遗传密码的组成和解读氨基酸的类型和特性氨基酸序列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6.3 教学活动:通过图解或实物模型展示遗传密码的组成和解读过程介绍氨基酸的类型和特性,展示相关图片或模型分析具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探讨其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6.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遗传密码的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氨基酸类型和序列对蛋白质结构影响的掌握程度第七章:RNA干扰与基因表达调控7.1 教学目标:理解RNA干扰的概念和机制掌握RNA干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RNA干扰的定义和机制RNA干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和意义7.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或故事引入RNA干扰的概念和机制讲解RNA干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和意义7.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RNA干扰概念的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RNA干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的了解程度第八章:疾病与基因突变8.1 教学目标:理解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掌握常见遗传疾病的成因和特点8.2 教学内容: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常见遗传疾病的成因和特点8.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或故事引入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讲解常见遗传疾病的成因和特点,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8.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基因突变与疾病关系的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常见遗传疾病成因和特点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基因治疗与医学应用9.1 教学目标:理解基因治疗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基因治疗在医学应用中的现状和前景9.2 教学内容:基因治疗的概念和原理基因治疗在医学应用中的实例和效果基因治疗的现状和前景9.3 教学活动:通过动画或视频讲解基因治疗的概念和原理展示基因治疗在医学应用中的实例和效果探讨基因治疗的现状和前景9.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验或问题,评估学生对基因治疗概念的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基因治疗在医学应用中现状和前景的了解程度第十章:综合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10.2 教学内容:分析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实际案例实践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实验或模拟操作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模拟操作,实践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10.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观察学生在实验或模拟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基因与DNA的关系: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的概念和特点。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c5b3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6.png)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DNA双螺旋结构和基因编码区。
3. 了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RNA的作用。
4. 能够运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转录和翻译过程中RNA的作用。
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DNA双螺旋结构、转录和翻译过程。
四、教学准备1. 课件:DNA双螺旋结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动画。
2. 案例材料:基因突变导致疾病的相关实例。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DNA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
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2. 讲解: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DNA双螺旋结构,解释基因编码区的位置。
讲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阐述RNA在其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提供基因突变导致疾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基因突变如何影响蛋白质合成。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应用,如基因工程、疾病治疗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
提醒学生注意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6. 作业布置: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并思考如何运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基因突变的原因及对生物体的影响。
2. 讲解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包括转录因子、启动子和增强子等。
七、课堂互动1.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代表分享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际应用案例。
八、知识点巩固1. 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72491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1.png)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2. 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够解释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 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及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基因与DNA的关系2. 转录:DNA到mRNA的合成过程3. 翻译:mRNA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4. 蛋白质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5. 实验:观察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蛋白质的功能。
2. 教学难点:转录和翻译的详细步骤,蛋白质功能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D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直观展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用于讲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验。
3. 准备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 讲解:介绍基因的概念,解释基因与DNA的关系,阐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展示转录和翻译的详细步骤。
4.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5. 总结:强调蛋白质的功能及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基因、转录、翻译和蛋白质功能的掌握程度。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aff2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2.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
2. 了解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3. 理解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DNA的复制过程。
2. RNA的合成过程。
3. mR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基因对蛋白质合成的调控作用。
2. 理解转录和翻译的区别。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者教学板书。
2. 基因的DNA序列。
3. 基因的RNA序列。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蛋白质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知道如何合成蛋白质吗?"。
二、DNA的复制(10分钟)1. 教师介绍DNA的复制过程,并使用幻灯片或教学板书展示DNA的复制过程的步骤。
2. 解释DNA的复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解旋、配对、合成等。
三、RNA的合成(15分钟)1. 教师介绍RNA的合成过程,并使用幻灯片或教学板书展示RNA的合成过程的步骤。
2. 解释RNA的合成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解旋、配对、合成等。
3. 强调RNA的合成过程与DNA的复制过程的异同之处。
四、mRNA的转录和翻译(20分钟)1. 教师介绍mRNA的转录过程,并使用幻灯片或教学板书展示mRNA的转录过程的步骤。
2. 解释mRNA的转录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解旋、配对、合成等。
3. 强调转录是将DNA的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以mRNA为模板。
4. 教师介绍mRNA的翻译过程,并使用幻灯片或教学板书展示mRNA的翻译过程的步骤。
5. 解释mRNA的翻译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识别起始密码子、合成氨基酸链等。
6. 强调翻译是将mRNA上的密码子翻译成蛋白质序列的过程。
五、基因对蛋白质合成的调控(15分钟)1. 教师介绍基因对蛋白质合成的调控作用,并使用幻灯片或教学板书展示基因调控的方式。
2. 解释基因调控的方式,包括转录因子的结合和DNA甲基化等。
3. 强调基因调控的重要性和在细胞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8a7b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b.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了解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2.掌握DNA转录为mRNA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3.理解mRNA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4.能够解释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基因的定义和结构•蛋白质合成的意义及过程概述2. DNA转录为mRNA•DNA结构回顾•转录的三个阶段:启动、延伸、终止•转录调控机制:启动子、转录因子、RNA聚合酶3. mRNA翻译为蛋白质•mRNA结构回顾•翻译的三个阶段:起始、延伸、终止•翻译调控机制:起始密码子、tRNA、核糖体4. 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的定义和区别•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解释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图示演示:利用图示、动画等形式展示DNA转录为mRNA以及mRNA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步骤。
3.互动讨论: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基因突变案例进行研究,并向全班汇报其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四、评价方式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等。
2.讨论表现评价:对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合作能力、思维逻辑等。
3.测试评价:设计一份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的测试,考察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DNA的结构和功能。
•提出问题:基因与蛋白质合成之间有什么关系?2.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基因的定义和结构。
•介绍蛋白质合成的意义及过程概述。
3.图示演示(20分钟)•利用图示展示DNA转录为mRNA的过程,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
•解释转录调控机制:启动子、转录因子、RNA聚合酶。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45b48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7.png)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2. 掌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3. 了解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教学重点:1. 基因与DNA的关系;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3.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2. 中心法则的拓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展示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2. 学生分享对基因和蛋白质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基因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2. 通过PPT展示基因与DNA的关系,强调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3. 学生跟随PPT同步操作,加深对基因概念的理解。
三、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5分钟)1. 讲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 通过PPT展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强调tRNA和rRNA的作用;3. 学生跟随PPT同步操作,加深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
四、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0分钟)1. 讲解中心法则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RNA和蛋白质的规律;2. 通过PPT展示中心法则的拓展,包括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 和DNA的规律;3. 学生跟随PPT同步操作,加深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基因、D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课堂小结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基因、D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通过PPT课件和实验材料的使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中心法则的发展。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4(人教版必修2).doc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4(人教版必修2).doc](https://img.taocdn.com/s3/m/077bcd1d4028915f814dc224.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习基因概念的学习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学科方法训练点1通过DNA和RNA的对照掌握类比方法。
2通过RNA的碱基决定氨基酸的学习,掌握先逻辑推理再经实验验证的方法。
3物质、能量、信息是把握白然世界最基本的三个概念,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学习, 建立信息意识,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与翻译。
因较难故归属了解层次。
但课堂内教师必须讲懂, 学生必须把道理弄明白,只是不必利用更多的课时和课外精力去反复练习,更不宜加深练习。
[解决办法](1)应用挂图形象说明过程;(2)釆用图示讲解;(3)用电报的信息转换类比说明转录、翻译的概念。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法讲述•谈话法。
五、教具准备1DNA结构图、DNA与RNA的比较表。
2基因控制蛋□质合成活动过程图示(课件)。
3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复习DNA的结构。
2学生回忆思考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3给学生时间思考,提出相关问题。
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银幕显示,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理解基因的概念、基因的位置、它的化学结构及基因不同的实质;了解DNA的两个基本功能; 了解DNA和RNA分了结构的异同。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抽问:从分子的角度看为什么子女的性状像父母?学生答:(因为父母把自己的DNA分了复制了一份,通过精了和卵细胞,传给了了女。
)引言:DNA分了怎样控制性状?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那么, 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呢?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口质來休现。
比如:鱼的肌肉由鱼的肌肉蛋口质來休现;牛的肌肉由牛的肌肉蛋白质来体现;鸡的肌肉由鸡的肌肉蛋白质来体现。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9060b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7.png)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2. 使学生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
三、教学难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细节。
2. 密码子的概念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2. 利用生物学实验,如DNA提取和观察,RNA提取和观察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内容:1.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 转录:a. 过程: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b. 场所:细胞核。
c. 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 聚合酶)、能量。
d. 产物:mRNA、tRNA、rRNA。
3. 翻译:a. 过程: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b. 场所:核糖体。
c. 条件:mRNA、tRNA、氨基酸、酶、能量。
d. 产物:蛋白质。
您可以根据这五个章节的内容,继续编写剩余的五个章节。
希望这个教案能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活动设计:1. 通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DNA和RNA在细胞中的位置。
2. 利用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的不同部位。
3. 案例分析:以某个具体的生物过程(如光合作用)为例,让学生分析其中基因、RNA和蛋白质的关系。
七、知识拓展:1. 介绍密码子的简并性、摆动性和通用性,使学生了解密码子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2. 讨论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完整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
![(完整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899bb10661ed9ac51f381.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1 教材分析1.1 地位作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基因的本质》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学好本节课程即可以使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也为学好基因突变做好铺垫。
1.2 主要内容基因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者,本节内容将生命活动中的两大物质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内容,掌握DNA和RNA、转录与翻译、密码子与反密码子、3种RNA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2.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
基酸的对应关系情感目标:在学习生命活动过程中,认同保护物种的意义。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2.2.1 教学重点:(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2.2 教学难点:(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2)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3 教学策略由于本节课比较抽象,学生对转录与翻译过程的空间结构变化会不理解,但这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所以我会利用动画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同学能更好的理解反应过程。
在这节课的末尾,利用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活动:播放5分钟《侏罗纪公园》电影。
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动物复活的?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和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5646b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6.png)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 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重点:1. 基因与DNA的关系。
2.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教学难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细节。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图表。
3.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展示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2. 提问:你们知道DNA是什么吗?基因是如何影响生物性状的?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基因的概念,强调基因与DNA的关系。
2. 讲解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包括RNA的合成和加工。
3. 讲解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包括蛋白质的合成和折叠。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PPT展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 分析实例中的关键步骤,引导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过程的重要性。
四、互动环节(10分钟)a. 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b.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分子和酶?c. 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有什么影响?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基因、DNA、转录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2. 提问:你们认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性是什么?对生物体的意义有何体现?教学延伸:1.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
2.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以及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使学生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基因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案例研究: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15分钟)1. 介绍一种遗传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并解释其基因治疗的原理。
2. 通过PPT展示基因治疗的步骤和应用。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参考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49005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2.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 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机制。
难点:1. 转录和翻译的详细过程。
2. 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使用图示和动画等辅助教学材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转录和翻译过程。
3.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教案。
2. 图示和动画等辅助教学材料。
3. 实验材料和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如遗传病的发生,引发学生对基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因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基因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3. 转录的过程:讲解转录的定义、过程和产物,使用图示和动画等辅助教学材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转录过程。
4. 翻译的过程:讲解翻译的定义、过程和产物,使用图示和动画等辅助教学材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翻译过程。
5.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讲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引导学生理解基因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
8.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0.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基因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1c62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4.png)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一、课程内容概述本节课程将重点介绍基因的结构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学生将学习基因的组成、基因的表达以及转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基因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掌握基因转录的过程和重要概念。
二、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和结构;2.掌握基因转录的过程;3.理解基因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课程:“你知道什么是基因吗?基因在生命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步骤二:基因的定义与组成(15分钟)教师讲解基因的定义和组成:基因是细胞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DNA分子的一部分。
基因由多个密码子组成,每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和实际的DNA模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步骤三:基因的表达(20分钟)教师讲解基因的表达过程:基因通过转录转化为RNA分子,再通过翻译转化为蛋白质。
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和示意图解释基因转录的过程,强调核糖体的作用以及RNA的种类。
步骤四:转录过程的重要环节(20分钟)教师重点讲解转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启动子、转录因子、RNA聚合酶等。
教师可以使用动画或视频演示,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概念的作用。
步骤五:基因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基因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强调基因组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教师可以讲解遗传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步骤六:总结与思考(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几个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解答。
例如:“你认为基因和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在生物学中有什么重要意义?”、“遗传突变如何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
四、教学辅助工具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DNA模型;3.动画或视频资源;4.班级黑板和白板。
五、评估与扩展为了评估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掌握程度,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基因与蛋白质合成关系的理解。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教学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b83b1843323968011c927d.png)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案【知识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重点和难点】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温顾知新】课前完成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2、DNA的主要分布场所3、DNA分子能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
4、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种,氨基酸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和场所分别是、。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5、生物体性状的控制者和体现者分别是和。
【预习导航】课前完成⒈R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⒉RNA的结构:一般是_______链,且比DNA短。
3、RNA与DNA的区别:(1)组成成分的区别;(2)结构的区别。
4.、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1);(2)。
5、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和两个过程,两个过程的主要场所分别是和;两个过程的模板分别是和。
6、密码子是。
7、把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中的“搬运工”是。
①结构:呈_______________,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为__________。
②特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______种氨基酸。
【课堂探究】重、难点突破一、遗传信息的转录思考1:DNA的遗传信息怎么传给mRNA的?活动1:观看转录的课件,做针对性练习1,针对性练习1:已知DNA片段的碱基对顺序,写出对应的mRNA的碱基顺序 (以链2为模板进行转录)。
DNA 链1:…… ATGATAGGGAAA……链2:…… TACTATCCCTTT……mRNA …… ……思考2: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与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有何关系?与DNA的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活动2:阅读教材P63最后一段及图4-4 概括转录过程、归纳转录的概念过程:⑴解旋:________解开,碱基得以暴露。
⑵配对:游离的随机地与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
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
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复杂,插图多,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教学中,在处理主干知识和侧枝内容的关系时,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
教师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
要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又要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并揣摩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将不同的插图内容与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对插图的处理上,还应分清主次和轻重。
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揭示转录与翻译的动态过程。
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插图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还应配合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结合起
来,让学生感知到基因的表达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过程。
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生动地反映基因表达的过程,这是纸质教材难以做到的。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注意选择时机,以达到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不能整节课由多媒体取代,完全弃图不用,从而忽视了学生识图、辨图和分析释图的技能培养。
本节教学需要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基础,教师应设计运用好教材中的问题串,以利于将问题步步深入,营造出探求、推理和发现的科学研究氛围,诱导学生积极应答,参与讨论,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推进。
教师要注意教材结尾的一段文字,以此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上认识基因表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