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物新课改的一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初中生物新课改的一点思考【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力图从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转变评价观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教学始末
理解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师观。当今科学的发展,教师已不再是学问释疑解惑的“裁判”。在今天,知识的存在形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生物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图表、演示等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通过提示观察的具体要求(顺序、颜色、结构层次、排列、反应特点等),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比较。宏观上面向全体,微观上因材施教;树立知识学习和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倡导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生建立了民主的生物课堂,还要拓宽教学活动的时空观,建立教学过程的开放观。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物课程的设置已从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扩展到发展课、综合课、社会课;学习空间也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直至大自然;学习时间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外,直到一切可能接受社会、自然信息的时机。形成教学开放观的“教学规范”,从“灌输中心的教
学”转型为“对话中心的教学”。真正的学习不能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这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能力观。学习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孤立的,总是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生物学教师必须开发、开放教学过程,根据生物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寓教于乐,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拓宽生物教学的方法和渠道。
教师要拓宽教学的时空观,还要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生物学教学与学生活动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只要加强生物课特点的分析,其主体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其实是非常丰富的。生物教学强调探究,强调学生的活动,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塑造和建构了学习主体。只有在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活动中,学生才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操作、体验活动,学习才具有了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意义。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的思考活动,可以了解知识获得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论。
二、更新教学手段,转变评价观念
现代教育手段在当今教育和未来教育中应发挥特殊作用。现代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
拟的。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它使生物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对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视网络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高低”的评价旧观念,应向“素质鉴定”观转变。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评价范围上,应从片面地只限于智能范围的单一性评价向全面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转变。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评价。例如,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独立思考和是否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等。在评价方法上,要从以考试测验为主、片面强调定量分析向注重观察与调查、了解内在因素的定性分析转变,要注重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例如,对于学生所做的实验,不仅要看其结果,更要看其过程。
在评价功能上,应从片面强调刺激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功能,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和自我竞争意识的功能转变。
教师要积极推进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应该在学习活动开始前,针对整个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由
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日志或生物实验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变化;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比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
教师要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各种评价方式,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和途径,不断积累评价资料和数据,例如: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制作的标本、实验的记录、每天写的生物观察日记等,形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评价。改变命题考试的评价方式,改变单一的对学习成绩中如生物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应采用多样的试题形式和要求,既要检验学生对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检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如查找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个性特长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恰当结合,形成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
总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生物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倡导学习化和终身教育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广大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课题。面对知识的爆炸、科技的加速发展,生物学教育也将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与网络进行融合。但只要教师认识到教育是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认识到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而只有当它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时,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教师就会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能减少甚至避免走弯路,早日实现“科教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