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看专利权保护的公正1

合集下载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当今的科技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专利在保护创新成果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专利侵权行为也屡见不鲜。

以下将分析一起关于专利侵权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专利保护和维权的实际情况。

二、案例概述公司A开发了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取得了相关专利权,并投放市场销售。

然而,不久后,公司B也推出了类似的汽车零部件并开始销售。

公司A认为公司B的产品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并决定采取法律行动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案件分析1.专利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专利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在该案例中,公司A所拥有的专利权应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即该新型汽车零部件应该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从而能够获得专利权的保护。

2.专利侵权的行为和要件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他人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制造、使用、销售或进口涉及专利技术的产品或方法。

因此,在判断专利侵权时,需要分析公司B的汽车零部件是否与公司A的专利权保护范围存在重叠。

3.证据收集和侵权行为的确定在进行专利侵权案件的起诉之前,公司A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公司B的汽车零部件属于侵权行为。

这包括对公司B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技术比较,以证明其与公司A的专利技术有相似之处。

此外,还需要收集相关销售、生产和市场调研等证据,以说明公司B的侵权行为对公司A造成的经济损失。

4.专利侵权的法律后果如果法院确认公司B的汽车零部件侵犯了公司A的专利权,将可能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以保护专利权人的权益。

这包括要求公司B停止侵权行为,赔偿专利权人的经济损失等。

此外,法院还可能判决公司B承担违约金或继续侵权行为的每日罚款,以强制执行法院的判决。

四、案件结论在这起案件中,公司A依法保护自己的专利权是正确的。

鉴于公司B 的汽车零部件与公司A的专利技术存在相似之处,且公司B未经公司A的许可就开始销售该产品,可以认定公司B的行为属于专利侵权。

专利侵权的法律规制案例(3篇)

专利侵权的法律规制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力度不断增强。

然而,专利侵权现象也日益突出。

本文以一起智能手表专利侵权案为例,探讨专利侵权的法律规制。

二、案件概述原告:A公司,一家专注于智能穿戴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被告:B公司,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

案情:A公司于2010年研发出一款名为“智能手表”的专利产品,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6年,A公司发现B公司生产的某款智能手表与其专利产品存在高度相似,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三、法院审理过程1. 被告答辩B公司辩称,其生产的智能手表与A公司的专利产品存在一定差异,不属于侵权行为。

同时,B公司还表示,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若停止销售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 法院调查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涉案产品进行了技术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B公司的智能手表在技术特征上与A公司的专利产品存在高度相似,属于侵权行为。

3. 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法院判决B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100万元。

四、案例评析1. 专利侵权的认定本案中,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B公司的智能手表与A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构成侵权。

这表明,在专利侵权案件中,法院主要从技术特征上进行判断。

2. 专利侵权的法律规制(1)专利权人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本案中,A公司作为专利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2)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本案中,法院判决B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体现了法律的规制作用。

法律专利权纠纷案例分析(3篇)

法律专利权纠纷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智能穿戴设备的创新型公司。

2015年,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名为“智能健康手环”的智能穿戴设备,并申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7年,科技公司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与“智能健康手环”外观设计相似的智能穿戴设备,由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公司”)生产、销售。

科技公司认为创新公司的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创新公司的产品是否侵犯了科技公司的专利权?2. 如果侵犯了专利权,科技公司应如何维权?三、案件审理过程1. 法院受理科技公司向法院提交了起诉状、证据材料等,法院依法受理了本案。

2. 开庭审理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了本案,科技公司、创新公司双方当事人出庭参加诉讼。

3.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创新公司的产品与科技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整体外观设计上具有显著区别,不属于等同侵权。

因此,法院判决驳回科技公司的诉讼请求。

四、案例分析1. 创新公司的产品是否侵犯了科技公司的专利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享有独占实施权,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与专利产品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的,构成专利侵权。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创新公司的产品与科技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整体外观设计上具有显著区别,不属于等同侵权。

具体分析如下:(1)外观设计相似性:法院经比对,认为创新公司的产品与科技公司的专利产品在外观设计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并非完全相同。

(2)功能、技术特征:创新公司的产品在功能、技术特征上与科技公司的专利产品存在明显差异,不属于等同侵权。

(3)市场影响:创新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与科技公司的专利产品形成了竞争关系,但并非直接替代。

综上所述,法院认为创新公司的产品不构成对科技公司专利权的侵犯。

2. 如果侵犯了专利权,科技公司应如何维权?如果创新公司的产品确实侵犯了科技公司的专利权,科技公司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措施:(1)与侵权方协商:科技公司可以与侵权方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专利权案例

专利权案例

专利权案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加速,专利权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专利权是指国家为了鼓励和保护发明者,给予其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所享有的独占权利,使其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和利益。

在实践中,专利权的保护不仅关乎个体的利益,更关乎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专利权案例来探讨专利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案例一: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专利权之争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之间的专利权之争可以说是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案例。

自2011年起,苹果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对三星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涉及到的专利种类包括触摸屏、图标设计、操作系统等。

这场专利战争持续了多年,不仅牵扯到两家公司的商业利益,更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

在这场专利战争中,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都采取了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专利权。

苹果公司通过诉讼和调解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专利权,而三星公司则通过反诉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来应对专利侵权指控。

最终,两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了和解协议,结束了这场专利战争。

这场专利战争反映了专利权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在这场专利战争中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商业利益,更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案例二:小米公司的专利保护小米公司是中国手机市场上的一家知名企业,其在手机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小米公司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在公司成立初期,小米公司就成立了专利部门,负责专利申请、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到目前为止,小米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超过3000项专利,成为中国手机市场中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小米公司的专利保护工作不仅为公司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更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小米公司坚持以专利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不断推出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中国手机市场中的佼佼者。

案例三:中兴通讯在美国的专利诉讼中兴通讯是中国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发展迅速。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在商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专利侵权案件时有发生。

专利是对新发明或创新的一种保护,而专利侵权则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专利保护范围内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者提供专利方法的行为。

本文将从一个实际案例出发,分析专利侵权案件的相关情况及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某公司申请了一项关于智能手机屏幕技术的专利,该技术在屏幕显示效果和耐用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不久后,该公司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与其专利技术高度相似的智能手机产品,而且该产品的制造商并未与该公司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或授权。

经过调查后,该公司确认了专利侵权的事实,并决定采取法律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了专利侵权的主体、侵权行为和侵权后果。

首先,专利侵权的主体通常是指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对专利技术进行了侵犯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

在该案例中,涉及到侵权的制造商可以被视为专利侵权的主体。

其次,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许可,对专利技术进行了制造、使用、销售、进口或者提供专利方法的行为。

在该案例中,涉及到未经许可就制造了与专利技术高度相似的产品,从而构成了专利侵权行为。

最后,专利侵权的后果通常包括了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相关的赔偿。

专利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侵权行为停止并进行赔偿。

在该案例中,该公司可以通过起诉侵权制造商来维护自己的专利权益,并要求侵权行为的停止和相应的赔偿。

解决方案:针对这种专利侵权案件,专利权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可以通过与侵权行为人进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赔偿。

其次,可以通过起诉侵权行为人,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专利权益。

最后,可以通过申请禁售令或者扣押侵权产品来阻止侵权行为的继续进行。

综合来看,专利侵权案件的发生对专利权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对专利侵权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专利侵权行为的特点和解决方案,为专利权人在面临类似问题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外观专利侵权指导案例解析

外观专利侵权指导案例解析

外观专利侵权指导案例解析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外观专利侵权那些事儿,通过一些案例把这事儿给整明白喽。

一、“神似”的杯子案例。

有这么一个案子,原告设计了一款超级酷炫的杯子。

这杯子的外观那是相当独特,杯身是流线型的,就像那种超跑的车身线条一样,而且杯把是个弯曲的造型,上面还有一些精致的小纹理,像是树叶的脉络。

被告呢,也推出了一款杯子。

猛一看,哟呵,和原告的杯子简直就是孪生兄弟啊。

杯身的流线形状几乎一模一样,杯把虽然纹理有点小差别,但是整体弯曲的感觉和形状那也是高度相似。

这时候,原告就不干了,告被告外观专利侵权。

法院咋看的呢?法院首先看整体的视觉效果。

这就好比你看两个人,虽然有些小细节不一样,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这就有问题了。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购买杯子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被告的杯子当成是原告的杯子。

因为咱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主要就是看个大概的样子,谁会拿着放大镜去看那些特别细微的差别啊。

所以,最后法院判定被告侵权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外观专利侵权可不光是看那些小细节,整体的感觉相似那可不行,就像你不能抄袭别人的整体创意,稍微改改边边角角就当成自己的新东西。

二、奇特的灯具案例。

再讲一个灯具的案子。

原告设计的灯具是那种很有艺术感的,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花瓣是用特殊的玻璃材料做的,灯光一亮起来,那效果就像花朵在闪闪发光一样。

而且灯具的底座是个圆形的,上面还有一些独特的雕刻,像是古老的图腾。

被告的灯具呢,也是花朵造型。

不过被告说,我的花瓣数量和你的不一样啊,我的底座雕刻虽然也是圆形的,但是图案和你的图腾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但是啊,法院看的是整体的视觉印象。

这个灯具在正常使用的时候,大家看过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朵花在发光。

消费者不会去数花瓣的数量,也不会特别仔细地去对比底座的雕刻图案。

整体上,被告的灯具和原告的灯具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相似,就像两个差不多模样的花朵在那亮着。

所以呢,法院还是判定被告侵权了。

专利案例分析成功专利保护的关键因素

专利案例分析成功专利保护的关键因素

专利案例分析成功专利保护的关键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利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工具,能够为创新者提供法律保护,并促进技术的传播与合作。

然而,要成功保护专利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专利案例,探讨成功专利保护的关键因素。

首先,技术创新是成功专利保护的基础。

一项专利只有具备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例如,某公司的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植物营养液,改善了作物的生长效果。

该技术具有明显的创新点,能带来实际经济效益,因此该公司申请了相关专利,并成功获得保护。

因此,技术创新是成功保护专利的首要因素。

其次,专利检索的全面性对专利保护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申请专利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专利检索,以确保该技术或发明没有被他人提前申请过。

在某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医疗设备后,他们进行了全面的专利检索,发现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类似的发明,因此他们提出了专利申请。

这种细致入微的专利检索可以避免专利争议,确保专利拥有者得到充分的保护。

此外,专利申请的时机和速度也是成功专利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在创新技术公开之前就申请专利,可以避免他人在同一技术领域抢先申请专利。

在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颖的电动汽车技术后,并及时申请了专利,他们成功保护了自己的创新,并在市场上取得显著竞争优势。

因此,及时准确地把握专利申请的时机,快速提交申请,对成功专利保护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专利的地域保护也是成功专利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专利权是国家或地区性的,需要在目标市场相应地保护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例如,在某跨国公司开发了一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型电子产品后,他们选择在主要市场进行专利申请,确保在这些市场取得专利保护,并能优先进入市场,获取商业利益。

因此,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利的地域保护范围是成功专利保护的关键策略。

最后,积极运用专利战略是成功专利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

专利法律相关案例分析(3篇)

专利法律相关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在我国某地拥有一项名为“新型环保材料”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号为ZL201810XXXXXX。

原告认为,被告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情简介原告在起诉书中指出,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与原告的发明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具有相同之处,侵犯了其专利权。

被告则辩称,其产品在技术特征上与原告的专利存在差异,不属于侵权行为。

三、法院审理过程1. 庭审准备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后,依法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有关证据材料。

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答辩状,并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了异议。

2. 庭审过程庭审中,原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1)发明专利证书及专利说明书;(2)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3)原告与被告之间的业务往来邮件及合同;(4)相关行业专家对涉案技术特征的鉴定意见。

被告则提交了以下证据:(1)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2)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的技术说明书;(3)相关行业专家对涉案技术特征的鉴定意见。

3. 庭审辩论庭审辩论阶段,双方就涉案技术特征的相似性进行了激烈辩论。

原告认为,被告的产品与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具有相同之处,侵犯了其专利权。

被告则认为,其产品在技术特征上与原告的专利存在差异,不属于侵权行为。

四、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1. 原告提供的发明专利证书及专利说明书证明原告享有该专利权;2. 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技术说明书等证据证明被告的产品与原告的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存在相似之处;3.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业务往来邮件及合同证明被告曾向原告采购过涉案专利产品。

综上所述,法院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专利侵权纠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问题:1.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法院在判断被告是否侵犯原告专利权时,首先需明确原告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专利法案例分析

专利法案例分析

专利法案例分析专利法是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工具,它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专利法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专利法的具体应用和解释。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对专利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一,小米公司侵犯专利案。

在这个案例中,小米公司被指控侵犯了某公司的专利权,涉及到智能手机的一项技术。

法院最终判决小米公司侵权,并要求赔偿一定数额的经济损失。

这个案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涉及到了专利权的边界和保护范围。

从法律角度来看,专利法对于侵权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只要他人在专利权保护范围内实施了侵权行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小米公司在这个案例中被判定为侵权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专利法的明确规定和司法实践。

案例二,药物专利申请被驳回。

在另一个案例中,某公司申请了一项关于新药物的专利,但最终被专利局驳回。

这个案例涉及到了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和条件。

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必须具有新颖性、非显著性和工业适用性。

在这个案例中,专利局认为该药物并不具备新颖性或者工业适用性,因此驳回了该专利申请。

这个案例反映了专利法对于发明的要求和审查标准,同时也提醒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

案例三,专利侵权诉讼。

在这个案例中,两家公司就某项技术专利进行了诉讼。

经过长时间的诉讼和审理,法院最终判决其中一家公司侵犯了另一家公司的专利权,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这个案例涉及到了专利侵权的证据和举证责任。

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在起诉侵权行为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的侵权行为,而被告则有权进行反驳和举证。

在这个案例中,原告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被告的侵权行为,最终取得了胜诉。

这个案例对于专利侵权诉讼的程序和要求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分析。

综上所述,专利法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实施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权利内容,即对专利权的实质性内容进行使用、生产、销售、进口、许诺销售等行为。

专利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专利侵权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甲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器,该充电器具有快速充电、智能识别等多项技术特点,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不久后,乙公司推出了一款类似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并在市场上大肆销售。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充电器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分析:首先,要确定甲公司的专利是否构成有效的专利权。

专利权的取得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

甲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器是否符合这些条件,需要进行专利审查和评估。

其次,要对乙公司的充电器进行侵权分析。

侵权行为不仅包括直接使用甲公司的专利技术,还包括类似技术的使用。

在本案中,需要对比甲、乙公司的充电器技术特点,判断乙公司的充电器是否存在专利侵权行为。

再者,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效果。

乙公司是否知晓甲公司的专利权,是否存在故意侵权的行为,以及侵权行为给甲公司造成的损失等因素都需要进行分析。

最后,需要对甲、乙公司的行为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定。

专利侵权案件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需要充分调查取证,进行技术比对和法律分析,最终确定是否构成侵权以及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结论:专利侵权案件需要充分的技术和法律分析,以确定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在本案中,需要对甲、乙公司的充电器技术进行细致比对,判断乙公司的充电器是否存在侵权行为。

同时,还需要考虑专利权的有效性、侵权行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效果等因素,综合评估双方的行为,最终确定案件的处理结果。

专利侵权案件的处理需要依法公正,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健康发展。

专利权案例

专利权案例

专利权案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专利权的保护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专利权不仅可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还可以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专利权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专利权的重要性和应用。

案例一:高通公司诉苹果公司专利侵权案2017年,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向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指控苹果公司侵犯其多项无线通信技术专利。

高通公司声称,苹果公司在其iPhone和iPad等产品中使用了高通公司的专利技术,但没有向高通公司支付相应的专利使用费。

高通公司要求ITC禁止苹果公司进口和销售侵权产品,并要求苹果公司支付赔偿金。

这个案例反映了专利权在技术产业中的重要性。

高通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无线通信技术研发的公司,其专利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苹果公司是一家著名的手机制造商,其在无线通信领域的产品也非常出色。

然而,在使用高通公司的专利技术时,苹果公司没有支付相应的专利使用费,这就构成了专利侵权。

如果没有专利权的保护,高通公司的技术创新就无法得到回报,也就无法继续投资研发,这将对整个无线通信产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案例二:华为公司诉三星公司专利侵权案2018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韩国电子巨头三星公司侵犯其多项专利技术。

华为公司声称,三星公司在其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产品中使用了华为公司的专利技术,但没有向华为公司支付相应的专利使用费。

华为公司要求法院判定三星公司侵权,并要求三星公司支付赔偿金。

这个案例反映了专利权的跨国保护和应用。

华为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其专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星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其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在使用华为公司的专利技术时,三星公司没有支付相应的专利使用费,这就构成了专利侵权。

跨国专利保护和应用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创新者的利益,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专利保护范围内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者利用专利方法的行为。

专利侵权案例在商业社会中时有发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些典型的专利侵权案例,以期引起对专利保护的重视和警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案例。

甲公司设计了一款独特的产品外观,并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

不久,乙公司推出了一款外观与甲公司产品极为相似的产品,并且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甲公司发现后,立即向法院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乙公司的产品确实侵犯了甲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发明专利侵权的案例。

某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机械装置,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不久,另一家竞争对手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机械装置,并在市场上大肆销售。

原公司发现后,立即向法院起诉,指控对方侵犯了其发明专利权。

经过诉讼,法院认定对方公司的产品确实实施了原公司的发明专利技术,判决对方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公司的损失。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专利方法侵权的案例。

甲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工艺方法,并获得了专利保护。

不久,乙公司未经许可就开始使用了甲公司的专利方法进行生产。

甲公司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了对甲公司专利方法的侵权,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甲公司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专利侵权案件的处理过程,以及侵权行为对专利权人造成的损失。

在商业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同时,对于拥有专利的企业来说,也要加强对专利的保护,及时发现侵权行为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创新发展。

专利侵权案例的分析对我们加深对专利保护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专利侵权法律案例分析(3篇)

专利侵权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某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案由:专利侵权二、案情简介原告某生物科技公司于2010年10月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种新型抗癌药物专利,并于2012年6月1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201010123456。

该专利涉及一种抗癌药物的制备方法,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被告某医药有限公司在2013年10月1日开始生产一种抗癌药物,其制备方法与原告专利中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

原告发现被告侵权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三、案件焦点1. 被告是否构成对原告专利的侵权?2. 原告的经济损失如何计算?四、法院判决1. 被告构成对原告专利的侵权法院认为,被告生产的抗癌药物的制备方法与原告专利中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构成对原告专利的直接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被告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构成侵权。

2. 原告的经济损失计算法院认为,原告的经济损失包括因被告侵权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原告在侵权期间,其专利产品销售额为1000万元,利润率为20%。

被告侵权期间,其销售额为500万元,利润率为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侵权赔偿数额应当包括专利权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

综合考虑,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00万元。

五、案例分析1. 专利侵权的认定本案中,被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专利的直接侵权。

在专利侵权案件中,法院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侵权行为是否成立:(1)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与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同或等同;(2)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是否属于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3)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是否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

专利法律方法案例分析(3篇)

专利法律方法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保节能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我国某市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原告)研发出一种新型环保节能设备,并于2018年6月申请了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00001.2)。

该专利于2019年12月获得授权,专利权人为原告。

然而,原告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另一家企业(以下简称被告)生产销售的同类产品与原告的专利技术存在高度相似之处。

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案件争议焦点1. 被告的产品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2. 如果侵权成立,原告应如何确定赔偿金额?三、案例分析1. 被告的产品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1)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享有独占实施权,即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实施其专利。

在本案中,原告作为专利权人,其合法权益应得到保护。

(2)专利侵权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包括:被诉侵权产品与专利技术是否具有相同或实质相同的技术特征,以及被诉侵权产品是否落入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3)案件分析在本案中,被告的产品与原告的专利技术存在以下相同或实质相同的技术特征:①结构相似:被告的产品与原告的专利技术在整体结构上具有高度相似性,包括主要部件、连接方式等。

②功能相似:被告的产品与原告的专利技术在实现环保节能功能方面具有相同或实质相同的效果。

③技术方案相似:被告的产品在实现环保节能功能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案与原告的专利技术存在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被告的产品与原告的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实质相同的技术特征,且落入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因此,被告的产品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

2. 原告应如何确定赔偿金额?(1)赔偿金额确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赔偿金额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①专利权的价值;②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③侵权人的获利;④被侵权人的损失;⑤侵权人愿意支付的数额。

专利法律制度案例(3篇)

专利法律制度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环保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战略目标。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照明装置应运而生。

该装置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却发生了一起专利纠纷。

二、案件简介原告: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原告于2010年6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照明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11年6月获得授权。

该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LED照明光源,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等优点;2. 采用新型散热结构,有效降低LED芯片温度,提高照明效果;3.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节能环保。

2015年5月,原告发现被告生产的照明产品与其专利技术相似,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三、争议焦点1. 被告的产品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2. 若侵权成立,被告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四、法院判决1. 被告的产品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

法院认为,被告的产品在结构、功能、技术效果等方面与原告的专利技术相同或相似,构成侵权。

具体表现在:(1)被告的产品采用LED照明光源,与原告专利中的LED照明光源相同;(2)被告的产品采用新型散热结构,与原告专利中的散热结构相同;(3)被告的产品采用智能控制系统,与原告专利中的智能控制系统相同。

2. 被告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等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50万元。

五、案例分析1. 专利权的保护本案中,原告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了新型节能环保照明装置的独占使用权。

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被告未经授权擅自生产、销售与原告专利技术相同的产品,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

这表明,在我国专利法律制度下,专利权人有权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专利权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专利权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例背景: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新型节能设备的公司。

该公司在2018年研发出一款名为“智能节能控制器”的产品,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市场推广。

在2019年,科技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该产品的发明专利。

经过审查,该专利于2020年获得授权。

然而,在2021年,另一家公司(以下简称“另一公司”)也推出了一款名为“高效节能控制器”的产品,其技术特征与科技公司的专利产品高度相似。

科技公司发现后,认为另一公司的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分析:一、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判断另一公司的“高效节能控制器”是否侵犯了科技公司的“智能节能控制器”发明专利权。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享有独占实施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实施其专利。

同时,《专利法》还规定了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该细则对《专利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和解释。

三、案件分析1. 专利权的有效性首先,需要确认科技公司的“智能节能控制器”专利是否有效。

根据案件描述,该专利已于2020年获得授权,因此可以认定该专利有效。

2. 侵权行为的判定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包括:(1)被诉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2)被诉侵权产品的实施行为符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在本案中,需要判断另一公司的“高效节能控制器”是否与科技公司的“智能节能控制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

(1)技术特征比对通过对比两家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文件,可以发现:- 科技公司的“智能节能控制器”专利权利要求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包括:节能控制模块、传感器、执行机构等;- 另一公司的“高效节能控制器”产品说明书中,同样涉及了节能控制模块、传感器、执行机构等技术特征。

(2)等同原则在技术特征比对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判断两家公司的产品是否满足等同原则。

专利法案例分析

专利法案例分析

专利法案例分析专利法是保护发明创造的重要法律工具,它为创新者提供了法律保护,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创新。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专利法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专利法的适用和实施。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进行专利法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专利侵权的案例。

甲公司在某一领域申请了一项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

不久后,乙公司推出了一款与甲公司专利相似的产品,并开始销售。

甲公司发现后,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专利法的保护对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而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专利法所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审理此案时,法院会对甲公司的专利是否有效、乙公司的产品是否构成侵权等问题进行认真审查,最终做出相应的判决。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专利申请的案例。

某个发明者在某一领域做出了一项重大发明,并希望获得专利保护。

在申请专利时,发明者需要向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并经过专利审查程序。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专利法的申请程序是非常重要的,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技术方案的创新水平等都会影响专利的审查结果。

在审查过程中,专利局会对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检索和审查,确定其是否符合专利法的保护要求,最终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专利许可的案例。

甲公司拥有一项专利,而乙公司希望使用该专利进行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可以与乙公司签订专利许可协议,允许乙公司使用该专利,并收取相应的专利许可费。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专利法的许可制度是为了平衡专利权人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立的,它允许他人在获得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专利,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专利法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保护了创新者的权益,也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专利法的学习和应用,为创新创造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和支持。

专利权案例法律分析(3篇)

专利权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案例法律分析是对专利权纠纷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专利权的法律保护、侵权认定、赔偿标准等问题,以期为我国专利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专利权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法律分析。

二、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已经研发出类似的产品,并投入市场销售。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争议焦点1. 专利权的有效性2. 侵权行为的认定3. 赔偿标准的确定四、案例法律分析1. 专利权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之日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公告。

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本案中,甲公司的发明专利已公告并取得专利权,专利权有效。

2. 侵权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享有独占权。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实施专利。

本案中,乙公司的产品与甲公司的专利产品相同或相近,构成侵权行为。

具体分析如下:(1)相同侵权:乙公司的产品与甲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完全一致,属于相同侵权。

(2)等同侵权:乙公司的产品虽然与甲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略有不同,但该不同对产品的功能、效果、技术领域等无实质性影响,属于等同侵权。

3. 赔偿标准的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侵权人应当赔偿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损失。

赔偿数额按照侵权人的获利或者专利权人的损失确定;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专利权的许可使用费确定。

本案中,由于乙公司的侵权行为给甲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赔偿标准应参照专利权的许可使用费确定。

具体计算如下:(1)甲公司专利权的许可使用费:根据市场调查,甲公司专利权的许可使用费为每年100万元。

专利侵权法律案例分析(3篇)

专利侵权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是我国一家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某新型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原告拥有一项名为“一种新型电子产品的制造方法及装置”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XXXXXXX),该专利已在我国获得授权。

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销售的企业,未经原告许可,在其销售的产品中使用了与原告专利相同的技术。

原告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案件事实1. 原告拥有名为“一种新型电子产品的制造方法及装置”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权利要求如下:(1)一种新型电子产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提供一块基板;b. 在基板上形成一层导电层;c. 在导电层上形成一层绝缘层;d. 在绝缘层上形成一层电子元件;e. 在电子元件上形成一层保护层。

2. 被告在其销售的产品中使用了与原告专利相同的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 提供一块基板;b. 在基板上形成一层导电层;c. 在导电层上形成一层绝缘层;d. 在绝缘层上形成一层电子元件;e. 在电子元件上形成一层保护层。

3. 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专利侵权行为给专利权人造成损失的,侵权人应当赔偿损失。

”四、案例分析1. 被告是否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在其销售的产品中使用了与原告专利相同的技术,包括基板、导电层、绝缘层、电子元件和保护层等步骤,构成对原告专利权的侵犯。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专利侵权案件也时有发生。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专利保护范围内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的行为。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关于专利侵权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件处理过程。

案例背景,甲公司拥有一项关于手机屏幕显示技术的专利,该专利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然而,不久后,乙公司推出了一款类似的手机产品,并声称他们并未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

甲公司因此将乙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判定乙公司侵犯了其专利权,并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其专利技术与乙公司产品的技术存在相似之处,并且乙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对甲公司的产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乙公司则提出了一些技术细节上的差异,并表示其产品并未涉及甲公司的专利范围。

法院对双方的证据进行了审查,并委托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比对和鉴定。

判决结果,最终,法院判定乙公司的产品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并要求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甲公司的损失。

法院认为,虽然乙公司在产品的一些技术细节上做出了改进,但整体上仍然使用了甲公司的专利技术,并对甲公司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因此,乙公司需要为其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启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和专业的技术鉴定。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他人侵犯了我们的专利权,应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

同时,侵权方也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辩护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据。

只有通过法院的公正审理,才能最终做出公正的裁决,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结语,专利侵权案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案件,需要充分的技术和法律支持。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也更加明确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看专利权保护的公正性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陈向东
在实施专利战略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专利纠纷,一方胜诉,一方败诉,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找出败诉的原因在哪里?现在介绍两个的案例,以示警戒。

一个是专利权人胜诉的案例,另一个是专利权人败诉的案例。

两个案例都证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公平和公正,从不同角度都提高了当事人的知识产权意识。

先来介绍一个专利权人胜诉的案例,这是一种反铣的纸板开槽机,这种机是专门对厚纸板进行开槽后作为包装箱,包装盒用的,它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铣刀安装在操作平台的下面,纸板进去开槽时,其开槽下来的粉尘均由平台底部的吸风器吸入到粉尘储藏袋内,克服了公知技术开槽时粉尘漫天飞舞给工作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改善了操作工不带口罩即无法操作的局面。

由于该机设计合理,结构科学,同行即纷纷仿制,专利权人以专利法为武器,分别对侵权方提出起诉,两个侵权方在诉讼过程中提出调解,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两企业分别赔偿给专利权人9.45万和2.5万元人民币,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其中第三侵权方想看看专利法到底有多少威力,官司继续进行,温州市中院一审判决其败诉,赔偿人民币4.5万元并对9台半成品予以拆解销毁,该侵权方不服,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高院开庭审理后,作出决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通过这个案例的终审判决,使人们感到专利的保护力度正在我国不断加强,更加增强了发明人申请专利的信心和决心。

真正体会到专利法是能够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的。

现在再来介绍另一个专利权人为什么败诉的案例,专利法在维护专利权人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以体现法律的公正性。

凡是不符合专利法规定审批的专利权,专利复审委员会照样按法律规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以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使胜诉的企业更加重视专利的申请,也使败诉的专利权人认真思考今后应该如何把握申请专利的时机。

这个专利侵权纠纷引发的专利权无效宣告案件,从2002年4月19日提出无效宣告至2004年11月12日的终审判决历时两年零七个月,中途经过了两次复审,一次起诉,一次上诉。

其案由是被告研制开发成功的微型点钞机于2002年4月份在广州交易会上被原告指控为侵权产品,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样机产品不能陈列柜台,被告不服,明知该专利产品在99年已在北京国际展览会上展览过,并有专利产品价目表和专刊在会议上散发,该专利的申请日是1999年11月25日,而参展时间是99年9月16-19日,代理人收集审阅了
相关书证,按照专利法第23条和第45条规定于2002年4月19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但是在第一次口审中,审查员认为请求人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其主张,维持了99338223.1号外观设计专利权有效,根据法律规定,如不服本决定,可以在三个月内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在收到决定书后,马上着手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在准备过程中,代理人又找到了新的证据,其他厂家在专利权人申请日前,同样取得已披露专利内容的相关资料,并得到展览会组委会的证明和会刊,有了新的证据以后,分析利弊,决定第二次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

并于2002年7月19日再次提出,专利复审委员会2004年3月3日进行口头审理,于3月15日作出决定,宣告99338223.1号专利权全部无效。

专利权人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法院于2004年5月12日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于2004年6月18日作出判决,维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于2004年3月15日作出的第5913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原告仍然不服,于2004年7月22日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北京市高院也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并于2004年11月12日作出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这个案件给了专利权人一个启示,你拥有的专利权应该符合法律规定,提醒你今后申请专利一定要把握时机,你的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在申请专利时,一定要符合专利法第22条或和和23条的规定,如果确实由于某种原因来不及及时申请,也要按照专利法第24条宽限期的规定,及时申请专利并补交相关手续,否则,你即使拥有专利权,法律状态也是不稳定的,虽然这个案件是专利权人败诉了,但反而说明中国专利法是公正、公平的。

并警示所有的发明人都要把握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三性条件,以把握申请专利的最佳时机。

而对胜诉方来说,也是一次专利意识的大提高,他们认为中国专利法确实是公正、公平的,这个公司专利意识本身就比较强,他们与外商签订了2600多万元的合同订单,这场官司一旦败诉,他们将承担几百万元赔偿的不利后果。

通过这场官司,他们深有感触地说:“企业不懂专利,真有可能处处被动挨打。

”因此他们的专利意识更加增强了,在困惑的脸庞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