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
木构架结构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其各特点是什么?
木构架结构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其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
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
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2、侧角: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
3、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拱的。
4、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的。
5、推山:是庑殿顶(宋称四阿顶)建筑的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由于立面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有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布架距离都不一致。
6、收山: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
7、举折(举架):举是屋架的高度,按建筑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组成屋面横断面坡度的若干折线。
宋称举折,先按照房屋进深,将脊檩“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渐“折”下来,求得个脊檩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8、举架,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从下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最后脊的高度不是预定的,是由下向上连加得到的。
举架与举折——定屋架坡度的方法。
清式为举架,由檐部逐步架加大坡度。
宋式先定脊的高度,逐步架减小坡度9、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10、托脚:支撑平檩的构件。
11、平闇(暗):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
12、平棊(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
13、砌上露明造:屋内不用平棊、平闇,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
14、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
15、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者石雕刻而成。
一般是两旁各一,称为“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建一个小阙,称为“子母阙。
16、垂花门:又称二门,开在内外院之间的隔墙上,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
垂花门的外檐柱不是从地上立起的,而是悬在中柱的横木上,称为垂柱,垂柱下面有一个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因此称为垂花门。
以建筑实例分析式结构的结构特点
• 优点: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 • 缺点:柱子排列密,只有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空间尺度 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所以 不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以建筑实例分析式结构的结构特 点,各部件的名称,和其试用的 建筑空间需求。
什么是穿斗式?
• 首先,说一下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是古代汉族三大构架结 构建筑之一。 • • 为了略去冗杂的令人生畏的话,本回答以图片为主。 • 先说井干式结构。最早见于商朝墓葬群的墓椁当中,汉代 墓葬亦保存这种建筑结构。其特点是建筑结构完全由木条 十字交叉叠积。大体这样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 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 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就是把 鱼骨头按中间对此掰弯的节奏啊】
• 穿斗式: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是古代汉族三大构 架结构建筑之一。其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 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橼,屋面 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 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架构之间 使用斗枋和纤子连在一起,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 构架。斗枋用在檐柱柱头之间,形如抬梁构架中 的阑额;多用于汉族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因此, 在中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 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汉族民居建筑。
• 特点: •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檀条,梁上再 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 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 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 特色:
•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 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 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 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 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 适用于古代汉族宫殿、庙宇等建筑。
• 然后是抬梁式构架,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 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 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 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 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 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 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概括起来,就是渐缩式的堆 积木】
古建筑-----穿斗式构架
古建筑-----穿斗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舒适、环保、节能无污染的木结构房屋必然成为人们的首选。
轻型框架木屋、方木屋及原木屋等多种建造体系是您建造特色度假山庄、旅游景点、生态园、个人休闲房屋设置的更好选择。
我国木结构普遍被应用在休闲度假景区当中。
木结构设计施工较为简便。
它所采用的所有木材都是由工厂预先加工处理完成,接着在施工现场组装,十分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反复拆卸,拼装,适应任何季节以及地理位置。
施工现场
每一毫米我们都要精打细算
每一处我们都会用心打磨
直至最满意我们才选用
此项目采用穿斗式建筑,用穿枋把柱子串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而形成屋架。
上上下下全部用木建造。
屋柱用大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
立式风车是一种由风力驱动使轮轴旋转的机械,旋转的轮轴带动磨或水车,从而达到磨麦或取水灌溉的目的。
成品展示
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
《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复习题精选
《中国建筑史》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三、名词解释(任选3题,共12分)1、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其他各槫的生头77772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
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2、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3、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斜。
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4、金箱斗底槽: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
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
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5、副阶周匝:在建筑的主体(塔身、殿身)的外围加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
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最早在商建筑中已经出现,通常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例如:应县木塔6、黄肠题凑: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方约30cm,长约90cm)叠成椁墙,墙内置棺椁,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
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已不再使用。
7、《营造法式》: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李诫编修。
本书内容除行政管理上“关防工科”的要求外,侧重于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并有图样,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学,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典籍。
其中提出的“以材为祖”的材份制,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8、羡道:商周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南、西、北四向有斜坡由地面通至椁室,称“羡道”。
穿斗式木构架加固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摘要由于取材方便、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传统木框架结构在世界范围内一直被广泛应用。
在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建筑为木结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主要分为抬梁式木结构及穿斗式木结构两种,两者均为木框架结构。
其中,抬梁式木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较大、柱距较大、适于营建相对大跨的结构,主要用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公共建筑,如寺庙、皇宫等;而穿斗式木结构截面尺寸较小,柱距密,节点形式简单,修建时一般就地取材,利用本地小直径木材,施工方便,经济性好,历史上是中国南方地区民居建筑的最常用结构形式,主要用于三层以下的民居建筑中。
穿斗式木结构的建造技术也流传到东亚其它地区,深远影响了东亚地区民居建筑的样式,至今,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以及东亚其他地区仍有很多既有建筑及新建建筑采用穿斗式木结构及类似的结构形式。
历次地震后发现穿斗式木结构房屋具有规律性震害特征,如拉榫、折榫、榫头拔出、柱脚过大滑移、结构侧移较大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等。
针对上述问题,广大农村地区的穿斗式房屋急需采取行之有效加固措施,以减轻在地震时给人民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穿斗式木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重要结构形式,由两向正交的榫卯连接平面木框架形成。
穿斗式木框架(榫卯连接木框架、纯框架或含填充墙体)是穿斗式木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本文对3类共4榀足尺单层双跨穿斗式木框架(纯框架、框架填充竹编泥墙、框架填充轻型木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研究,分析了穿斗式木框架的极限承载力、刚度特性、耗能能力、变形能力及损伤破坏特征。
其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直透榫节点的转动刚度很小、转动能力强,穿斗式纯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呈现明显的半刚性框架特征,框架可发展很大的侧移。
框架侧移时,梁柱的相对转角与楼层的层间侧移基本相等,框架中的柱子绕柱脚边缘旋转,表现出摇摆柱特性。
○2穿斗式纯框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其变形能力、耗能性能、强度退化方面的抗震性能较好,但是其极限承载力及刚度均很低。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一、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形式的基本演化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构架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准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迭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
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
房屋的屋面重量透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透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
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
《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穿斗式构架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
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
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
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
我国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China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林产工业,2021,58(05):38-41我国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付 帅 陈泽华 杨小军 王佳阳 刘嘉敏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要: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是指由穿枋与立柱通过穿插形成的木构架为支撑体系的建筑形式,具有安全耐用、抗震性能好、建造成本低等特点,是我国古代最受欢迎的民用建筑类型之一。
通过对传统木结构建筑特点、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阐述与探讨,提出运用现代木结构设计与建造方法,对传统穿斗式木结构进行转型升级,以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建造技术,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木结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穿斗式木结构; 木构架; 榫卯节点; 抗震性能; 装配式设计中图分类号:TS63; TU36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99 (2021) 05-0038-04DOI:10.19531/j.issn1001-5299.202105008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Column-and-Tie Timber Building in China FU Shuai CHEN Ze-hua YANG Xiao-jun WANG Jia-yang LIU Jia-min(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210037, Jiangsu,P.R.China) Abstract: Column-and-tie timber building refers to the architectural form in which timber frame formed by crossbeam and column is used as the supporting system.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and durability,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low construction cost. I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ypes of civil buildings in ancient China. In this article,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methods of modern timber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timber buildings were discussed, which aims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traditional column-and-tie timber building and promote i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imber building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Column-and-tie timber buiding; Timber frame; Mortise-tenon joint; Seismic performance;Prefabricated design我国具有悠久的建造和使用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木结构建筑文化。
简答
抬梁式与穿斗式的优缺点:1穿斗式木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物)才能使用。
2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空间,所以适合宫殿、庙宇等建筑。
庭院式组群的布局特点:1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2具有良好的防卫性3是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必需4可进行室外活动和种植花木以美化生活。
中国建筑主要一哪几方面来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善择基址:通过对地形、地貌、植被等勘察后作出机制抉择2因地制宜:随地势、河流、道路等随宜布置3整治环境:对环境的不足之处作补充与调整4心理补偿:采用文学和风水的手段对环境进行心理补偿。
宋式建筑的风格特征:宋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
1规模一般比唐朝小,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秀丽、注重装饰,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2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唐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格子门窗,建筑风格渐趋柔和3废弃了唐以前系做时代的低矮尺度,室内空间也相对提高4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宋代建筑的成就: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的发展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6园林兴盛。
唐代建筑的成就: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考工记》匠人营国篇: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译文:工匠在建造城池时,城池为方形,每边长九里,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城内有九条纵街、九条横街,纵向的干道可并行九辆马车。
王宫居中,其左右分别是宗庙和社稷,宫前为外朝,宫后为市场,朝和市的面积各为一百亩。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新1)
中国建筑史分期
二、古典盛期(魏晋—宋 公元5世纪~14世纪)
溶汇(魏晋南北朝):多民族、多文化交融、战乱、移民时期 全盛(隋唐):(全盛时期) 隋:大兴城 大运河 宇文恺 唐:长安 大明宫 建筑特点“雄奇爽朗,刚骨劲爽” 延续(宋辽金):宋:建筑特点柔弱,采取木架建筑古典的模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元明清时期
中国建筑史分期
一、前古典时期 (先秦——汉 公元前16~公元4世纪)
原始雏形(夏、商):巢居、穴居、生土、干阑、夯土台基 创立(周、战国):木结构体系、排水沟、瓦、台榭、陕西歧
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周礼·考工记》, 斗拱、阙、三朝五门 雏形,春秋以皇宫为中心的城市建设。 趋于成熟(秦汉):长城、阿房宫、皇陵…(全盛时期)
昂: 斗拱中在中心线上前后伸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称为昂,《营造法
式》称为下昂,其功能与翘相同,形式不同。
斗: 斗是斗栱中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因状如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
升: 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栱之间的承托上层枋或栱的斗形木块,叫做升,
实际是一种小斗。
· 斗栱类型
石拍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二升斗拱
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屋顶的形式与 其等级有关。
庑殿顶
庑殿顶,即庑殿式 屋顶,宋朝称“庑 殿”或“四阿顶”, 清朝称“庑殿”或 “五脊殿”,是中 国、日本、朝鲜古 代建筑的一种屋顶 样式。 在中国是各屋顶样 式中等级最高的, 高于歇山式。明清 时只有皇家和孔子 殿堂才可以使用。 唐朝时和日本也见 于佛寺建筑。但在 福建沿海地区和琉 球的民居为了防风 而采用庑殿顶。
穿斗式木构架抗震特性分析
An a l y s e s s ho we d t h a t t h e ma x di s p l a c e me n t o f t h e Ch ua n— Do u s t y l e wo o d f r a me h o us e d e c r e a s e s wh e n t h e s t i f f -
C h u a n — D o u s t y l e( o r c o l u mn a n d t i e j o i n t )w o o d f r a m e h o u s e s w e r e s u m ma r i z e d a n d a n a l y s e d .A F E mo d e l
u n de r s e i s mi c i n p u t wa s e x e c u t e d.The s e i s mi c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s uc h a wo o d f r a me h o u s e s w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f o r a C h u a n — Do u s t y l e w o o d f r a me h o u s e .T h e t i me d y n a mi c r e s p o n s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s t uc r t u r e s
的增加 而减 小的 , 随着输 入地 震 波加速 度峰 值增 大 , 榫 卯节 点刚度 变化 对木 构 架 中柱 柱顶 位移峰 值 的影
响 也逐 渐增 大 。
关 键词 穿斗 式木构 架 , 数值 模 型 ,抗震 特性 ,动 力时程 分析
中国建筑史技术木构架形式剖面
宋代
(五)斗栱中的模数
宋代 材分(fèn)制:
斗栱或素方用料的 断面尺寸为一材 材的高宽比为3∶2
材分八等: 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x9寸
八等材3寸x4.5寸 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
即42分…45分之间
清代 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
蜀柱、叉手
托脚
〖梭柱〗:在柱上 端1/3处收杀。使 柱顶与斗底相合, 柱肩梭成圆弧形。
〖梭柱〗:在柱上 端1/3处收杀。使 柱顶与斗底相合, 柱肩梭成园弧形。
4份 4份
1/9
柱 高
4份 4份
1/9
柱 高
2.梁,承受几个檩子就叫几架梁
n 架梁——n-1 步架
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椽的(一步架)称搭牵(单步 梁),长两椽的称乳伏(双步梁),长四椽的称 四椽伏(五架梁),乃至长八椽的称八椽伏(九 架梁)。最上一梁称平梁(三架梁),梁上立蜀 柱(脊瓜柱)承脊椽(脊桁)。
有扶脊木
无扶脊木
④细部 有随梁枋
无随梁枋
有角背
无角背
⑤屋顶 可用琉璃瓦*
不能用琉璃瓦
二、斗栱
(一)斗栱的作用 1.增加承托的作用 2.出跳形成悬臂梁
支撑挑檐檩
3.联结柱网:均匀传递荷载
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5.减震:吸收震波
6.装饰作用
7.等级标志
8.模数作用
(二)斗栱的组成
1.斗
?2.栱 卷杀 对木构件 曲线轮廓 艺术加工 的方法。 3.昂
四、对木构架的评析
(一)木构架是梁柱框架体系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1.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 (宫殿、亭子都可)
木作知识入门篇(二)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构造法则
木作知识入门篇(二)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构造法则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经历了长达7000年的演变、进化过程,留存和延续下来的构造形式基本有三种: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明清建筑有四大法则之说,就是指木结构的权衡尺度,其等级有高低之分,其中庑殿为最高等级,依次为歇山、悬山、硬山,硬山级别最低。
一、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构造形式(一)、抬梁式(二)、穿斗式(三)、井干式各构造形式的图片展示(一)抬梁式结构特征:柱顶梁、梁托檩(二)穿斗式(干栏式)结构特征:柱顶檩,梁穿柱(三)井干式:多为木材交叉堆叠而成二、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一)、硬山式(二)、悬山式(三)、歇山式(四)、庑殿式(五)、攒尖式(一)硬山建筑硬山建筑外形特征:硬山建筑的屋面只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一平,两山桁檩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
硬山法则:桁檩两山端头与两山梁架外皮齐硬山法则:桁檩两山端头与两山梁架外皮齐(二)悬山建筑悬山建筑外形特征:悬山建筑的屋面也只有前后两坡,与硬山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悬山建筑屋面两端悬出两侧山墙,桁檩梁架外露,象眼柁当封堵象眼板,或山墙随梁架举折砌五花山墙,或墙身封砌到顶,仅露明椽子及燕尾枋。
悬山法则:两山博缝板板中自两山檐柱柱中向外悬挑四椽四当尺寸(三)歇山建筑歇山建筑外形特征:歇山建筑的屋面形式有四坡,前后两坡屋面一坡到顶,两山屋面分为两段,下半段椽头屋面与前后坡檐头屋面四面相交,呈庑殿形式;上半段直上直下,呈悬山形式。
歇山建筑是在悬山建筑和庑殿建筑木构架中发展进化出来的一种构造形式,是悬山屋面与庑殿屋面的有机结合—上半段是悬山前后两坡屋面,下半段是庑殿四角翘起的四坡相交屋面。
歇山法则:由山面檐椽向内返以椽径为山花板外皮,即博缝板外皮(四)庑殿建筑庑殿建筑外形特征:屋面有四坡,前后两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的坡屋面与这条脊和前后两坡相交形成五条脊,所以,庑殿建筑也叫四大坡、四阿殿或五脊殿。
庑殿推山法则:当每山步架相同时,第一步(檐步)方角不动,从(下)金步起至脊步每步递减上一步架尺寸的(1/10)庑殿推山法则:当每山步架相同时,第一步(檐步)方角不动,从(下)金步起至脊步每步递减上一步架尺寸的(1/10)(五)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2、侧角: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
3、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拱的。
4、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的。
5、推山:是庑殿顶(宋称四阿顶)建筑的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由于立面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有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布架距离都不一致。
6、收山: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
7、举折(举架):举是屋架的高度,按建筑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组成屋面横断面坡度的若干折线。
宋称举折,先按照房屋进深,将脊檩“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渐“折”下来,求得个脊檩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8、举架,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从下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最后脊的高度不是预定的,是由下向上连加得到的。
举架与举折——定屋架坡度的方法。
清式为举架,由檐部逐步架加大坡度。
宋式先定脊的高度,逐步架减小坡度9、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10、托脚:支撑平檩的构件。
11、平闇(暗):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
12、平棊(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
13、砌上露明造:屋内不用平棊、平闇,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
14、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
15、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者石雕刻而成。
一般是两旁各一,称为“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建一个小阙,称为“子母阙。
16、垂花门:又称二门,开在内外院之间的隔墙上,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
垂花门的外檐柱不是从地上立起的,而是悬在中柱的横木上,称为垂柱,垂柱下面有一个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因此称为垂花门。
进行穿斗式和抬梁式木构架优缺点的比较
1.1进行穿斗式和抬梁式木构架优缺点的比较答:穿斗式木构架具有用料小,适应性广,整体性强的特点,适宜建造造价低的住宅屋舍一类建筑,而抬梁木构架则常用于宫殿佛寺等大型重要建筑。
2.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作为主要建材之一有何优缺点?答:优点(1)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2)适应不同地区气候.(3)减少轻微地震危害(4)取材易,施工快,并可采用标准构件缺点(1)易燃易虫蛀不防潮(2)跨度挠度硬度都较弱(3)成材慢3.斗拱是由哪些构件组成的,每种构件的作用如何?答:斗拱的主要构件时:拱,斗,昂。
向外悬挑的华栱是段悬臂梁,是斗栱的主要干部件:斗是拱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华拱的作用相同。
4.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的作用?答: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建筑,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5 中国佛塔的主要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各举一实例。
答:1密檐式塔砖造,不上人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2阁楼式塔木造应县木塔3单层塔又称墓塔,砖造或石造河南登封县嵩山善寺净藏禅师塔4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5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6 南北朝时石窟寺有几种类型?答:1初期(以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第16~20窟为代表)特征:平面椭圆形,中间大佛像,两侧雕若干菩萨或小佛像,顶部穹窿状2中期(以云岗5~8窟,11~12窟为代表)特征:平面有方形,圆形,中心柱形式。
3后期(以云岗9~10窟为代表)特征:入口处雕两根大柱。
7 唐代建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8 明代建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9 请比较明代建筑木构架与唐宋木构架的风格特点。
10 《营造法式》的主要内容、著书人、历史背景、历史评价如何?答:1看详—说明若干规定和数据,如屋坡曲线,书法,计算材料,所用各种几何形的比例,定垂直和水平方向,按不同季节订定劳动目的标准等的依据。
04-1 大木作-抬梁式穿斗式构架
大梁(大柁):大小、长短 常依梁上所承的檩数为准, 如承九檩为九架梁,依此类 推。
抱头梁(挑尖梁)
3. 檩(桁) (课本P279)
与屋脊平行、直接承受屋 面荷载的构件
依清《工部工程做法则 例》:有斗栱之大木用 桁,无斗栱之大木用檩
取名方式与柱的名称一致: 檐檩、金檩 卷棚檩为双数 宋称:梁—栿
檩—槫(tuán )
载
3. 二者的互补机制
1) 适用范围的互补机制 2) 单体建筑构架的互补并用
1) 适用范围的互补机制
抬梁式:主要适用于官式建筑,适合作为宫殿、坛庙、
陵寝、苑囿、衙署、大型寺观、大型宅第等建筑类型, 以及北方地区厚墙厚顶的民间建筑的构架
穿斗式:主要适用于南方的民间建筑以及一些小型寺庙
2) 单体建筑构架的互补并用
第三章 大木作
第一节 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第二节 斗拱 第三节 对木构架的评析
第一节 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二、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 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图说P175
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1. 抬梁式构架 2. 穿斗式构架 3. 二者的互补机制
1. 抬梁式构架(叠梁式)
了柱与枋的关系
雀替随开间的变化而变 长=1/4净开间,但宽度不变 雀替的设计随材料、形式的变化而变
骑马雀替
2)历史的演变
云岗石窟(北魏)
正定隆兴寺(金)
大同善化寺(辽、宋)
安平县文庙(明)
昌平明长陵(明)
故宫太和门
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图说P177)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 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 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绪论1.木架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2.我国木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
穿斗式特点: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的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抬梁式特点: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与斗拱上。
两两者的比较: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因此,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适用这二者。
3.斗拱在宋代也称作“铺作”,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拱”;在江南则称“牌科”4.斗拱的主要构件是:栱,斗,昂。
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
“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
6.P7图,中国古代单体建筑屋顶式样7.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
8.庭院的围合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称“四合院”。
9.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善择基址,注重对建造地点的选择2.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和结合地形设计建筑 3.整治环境:不一味的顺从环境,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环境进行改造 4.心理补偿,利用风水,文学的手法进行补偿。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中国建筑史复习题〔课程代码 2523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2.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消灭于〔〕。
A.宋B. 宋以前C. 明清D. 元3.宋代的“材”为〔〕。
A.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D. 单栱断面4.我国的最早承受榫卯技术构筑木构造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 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 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5.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6.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 安阳洹北遗址7.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A.兆域图B. 西京长安图C. 平江府图D. 清明上河图8.以下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B. 小雁塔C. 苏州虎丘塔D. 云南大理三塔9.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
A.庑殿式B. 歇山式C. 悬山式D. 复合式10.天坛的屋顶形式是〔〕。
A.庑殿式B. 歇山式C. 攒尖式D. 复合式11.《营造法式》的成书年月:〔〕。
A.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12.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的〔〕。
A.李渔B. 计成C. 张南恒D. 戈裕良13.《营造法式》中规定材等分为几等:〔〕。
A.六等B. 八等C. 九等D. 十一等14.《营造法式》中规定的“侧脚”指的是:〔〕。
A.山墙向内侧倾斜B. 外檐柱向内倾斜C. 檐柱由留神间向两端逐间上升D. 即“移柱法”15.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
A.干阑式建筑B. 木骨泥墙房屋C. 穴居D. 巢居1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木架建筑优势: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木架建筑的缺陷1.木材越来越稀少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二、木构架的特色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
穿斗式(或称“串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pipi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亮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是,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两者比较: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室)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较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多混合使用这两者。
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分,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拱犹如密布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
斗拱的主要构架是:拱、斗、昂。
(p4)三、单体建筑的构成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是、有机。
(p5)单体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屋顶对建筑里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四、建筑与环境1.善择基址2.因地制宜3.政治环境4.心理补偿“风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代建筑文化现象。
对风水可以这样认为:风水在古代特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许多实绩,今天仍可作为历史经验供我们借鉴;而它所依据的理论和是手段则早已失去现实意义,及时合乎科学原理的成分,也因远远落后于现代地质学、水文学、气象学、规划学和建筑学而无需再去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架结构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台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台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斗栱在宋代也称“铺作”,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栱”;在江南则称“牌科”。
斗栱的主要构件是:斗、栱、昂。
北京故宫。
中轴线上自南而北由大清门(低、小)——T形狭长庭院——天安门(高、大)——长方形庭院——端门(高、大)——纵长形庭院——午门(高、大)——横长宽阔庭院——太和门(低)——方形宽大庭院——太和殿(高、大)。
五门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