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案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案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课文中先写后羿射日,后写了嫦娥奔月,最后写了人们思念嫦娥(板书),感受了后羿力大无穷为民造福、重情重义的品质。

这节课我们来领略嫦娥的形象。

后羿射日力大无穷为民造福重情重义嫦娥奔月美丽善良思念嫦娥二、新授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二大段,嫦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1)出示课件①?嫦娥会怎么帮助乡亲呢?②村东……村西……小结:像这样给人以物质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的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喜欢嫦娥。

让我们再读读,齐读。

(2)文章还有哪些地方看出乡亲们很喜欢嫦娥?①出示“乡亲们……”概读a 嫦娥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要祭拜她,可见人们对嫦娥是多么喜爱,喜爱的程度深(齐读)b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传统佳节中秋节的由来。

c 课件出示中国传统佳节的来历连线佳节,指名说说重阳节的习俗小结:看来,我们中国的文化的确是博大精深。

(3)嫦娥美丽善良,她的善良还表现在哪里?出示第五段。

读全段 a 为什么能看出她善良呢?出示“嫦娥的理想……”?读这句话。

原来,她吞仙药阻止逢蒙吞药,是为了老百姓,为了不让老百姓被害。

b 这句话是什么句?你能改成陈述句吗?为什么要用反问句表达。

c 课件出示反问句的作用。

(4)嫦娥不仅美丽善良,她在与逢蒙周旋中更能看出她什么呢?①周旋点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②嫦娥怎样和逢蒙较量呢?我们就来读一读。

老师做逢蒙,你们来做嫦娥,看看你们会不会周旋。

准备一下。

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恶狠狠……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得到的。

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你藏起来了,说你藏在哪了?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草药卖了钱让我藏起来。

你缺钱吗?我送你,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逢蒙:哼,别跟我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说着就翻箱倒柜。

《嫦娥奔月》第2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2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篇:《嫦娥奔月》第2课时教学设计《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2.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感受画面美。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赏读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读题)《嫦娥奔月》。

1.每当读到课题,你会联想到怎样的画面?2.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出示第6小节:让我们怀着美好的感觉读一读这段话。

(自荐读-齐读)我们把“飘飘悠悠”换成“飘悠”,把“碧蓝碧蓝”换成“碧蓝”,请你比较着读读,哪个效果好,好在哪里?课件出示:飘飘悠悠——飘悠碧蓝碧蓝——碧蓝(飘飘悠悠:显得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碧蓝碧蓝:强调了夜空的美丽。

)2.女生再读这段话。

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板书:景美)二、细读课文,感悟人性美。

导语:“嫦娥奔月”让我们感受到的仅仅是景美吗?1.各自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美?2.指名交流:(人更美,嫦娥的心美。

)板书:人更美3.默读4~6自然段,想想:你从哪些事体会到了嫦娥的心灵美?(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不让坏人得逞)4.教师点拨指导学习“接济贫苦的乡亲们”这件事。

①读读描写嫦娥接济乡亲们这件事,把让你感受到嫦娥美好心灵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把自己最深的感受用一个词概括写在旁边。

②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③读到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嫦娥?(美丽善良、乐善好施等)板书:美丽善良5.教师点拨指导学习“不让坏人逢蒙害人”这件事。

①细细读第2件事,用曲线画出描写逢蒙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描写嫦娥的句子。

②男生朗读描写逢蒙的句子,女生朗读描写嫦娥的句子。

③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逢蒙?(奸诈贪婪)特别从哪些词句读到了他的奸诈贪婪?④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指名读句子。

“周旋”是什么意思?(相机进退、与对手进行较量)出示句子: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一口气吞了下去。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本文是关于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插图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

看: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

感觉怎样?(美)2、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出示第6小节)读一读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觉?(美)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种美的呢?3.我们来对比读一下,看看去掉这两个叠词到底有什么差别,加上去有什么好处?(出示对比的句子)飘悠——飘飘悠悠(飘飘悠悠显得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碧蓝——碧蓝碧蓝(感觉天更蓝了,强调了夜空的美好)小结:所以在适当的时候用重叠词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情感。

现在把词语放入句中读读,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4.老师提要求:语速缓慢,一边想象一边诵读,强调这两个叠词,突出姿态美、夜景美,并且展开想象:嫦娥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飞上了层层叠叠的云彩……)5、齐读(谢谢你们给老师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仅是画面的美吗?2、学生轻声读课文。

3、引导:嫦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她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体现嫦娥这些特点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4、生读画后交流。

5、先从总体上把握。

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

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感悟(一)心地善良(幻灯片)(1)什么是“接济”?(2)展开想象,结合实际说说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

例:在一座破庙里,嫦娥看到了一位讨饭的老人蜷缩在角落里,饿得已经走不动了,她——在路上,嫦娥看到了一位孤苦伶仃的孩子,没有御寒的棉衣穿,冷得直发抖,她——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心地如此善良,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关键词】多媒体情感共鸣【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就要在课堂四十分钟下功夫。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大的优势,教学中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迅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正文】教材依据:《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话的想象,语言优美,且嫦娥奔月的全过程脉络清晰,尤其是第五、六自然段,描写嫦娥为了老百姓免受祸害,吃下仙药飞天成仙,离开亲爱的丈夫的情节,使得故事显得十分精彩动人。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嫦娥伟大的献身精神。

设计思想:《嫦娥奔月》拟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我班学生实际,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导,以小组讨论交流为载体,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在作业的设计上也尽量注重有效性,努力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扎实的训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教学重点:充分朗读,剖析故事中三个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后羿和嫦娥为民造福、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学法指导:“读—思—划—议”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赏月入题1、播放《明月几时有》乐曲。

2、师:知道刚才老师播放的是什么歌吗?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它的歌词其实就是我们四年级学过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是人们团聚赏月,倾吐情怀的佳节。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嫦娥奔月》拟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下面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新的教育形势, 对课堂效率的要求更高了。

本节课的教学, 我除了想让学生在诵读、积累、感悟、情感陶冶四方面有所受益外, 在作业的设计上也应尽量注意有效性, 努力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扎实的训练。

另外,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以及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了“诵读、想象、评议”等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诵读――通过默读、轻声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领读、范读等方式反复品读文本, 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 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 为指导学生情感诵读做好充分的情感铺垫。

想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围绕故事情节, 提出相应的问题,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剖析人物性格。

评议一一让学生通过讨论、评议,充分认识故事中人物的形象, 并能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尽量用四字词语说出人物特点,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四字词语, 并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教学目标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完成书后第三、第四两题的练习。

2. 通过品读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感知人物特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

3.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文章整体的意境美、结构美。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人物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tTl 、八、亠-课前交流1. 交流第一课时搜集整理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 上节课我们把课文分成了若干个小故事,还记得吗? 后羿射日、智斗逢蒙、嫦娥奔月、后羿追妻、企盼团圆(思念嫦娥)。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嫦娥奔月》以传统的神话故事为依托,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伤害,不让奸诈之人成仙称霸,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从此夫妻分离的感人故事。

文中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壮观场面,又有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的惊险情节;既反映了嫦娥的善良美丽,又表现了她义无反顾吞下仙药的机智勇敢。

尤其是对嫦娥升天之后的景色描写以及后羿回来后与妻子天人永隔的场景描写,清冷凄美,有一种震摄人心的悲剧色彩。

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所感染。

【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来取代学生个人阅读,也不能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本课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

因此,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所谓:“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另一方面,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段切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课文,用自己的心灵来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来表达所思所悟,以取得“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语境了解重点词语“接济”“周旋”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语言材料,理解相关语句,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2)通过听故事,读课文,小组讨论,个性化的朗读,情景表演等方式,学习探究课文内容,读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不同侧面体会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文字,感受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听故事、读课文、小组讨论、情景表演、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学习探究课文内容,读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不同侧面体会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教法、学法】教法:运用听故事、读课文、小组讨论、情景表演、配乐范读等方式,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 . 分节指读课文。 4 . 同学们 , 神话故事能给人温暖 , 给人力量 , 让人感 动。 今 天, 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 。 二、 欣赏奔月之美 1 . 说到 “ 嫦娥奔月” , 我们头脑 里就会 出现一 幅什么样 的
画 面?
学生独立思索 、 小声议论 。 指名说( 尽量多找些同学说 ) 。 相机出示“ 嫦娥奔月” 画面的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 、 思考 、
1 6 2 [ 作者简介 ] 陶向明, 江苏省淮安市淮 安区溪河 中心小学教师。
忘怀的故事。好的故事离不开鲜明的人物 , 课 文有 个重要 人物( 根据 回答相机板 书) 。他们都是怎样 的人 ?你是从 哪些
{ 雯 五 I f
学l 竺
词语 、 句子中体 会到的?请同学们手上拿支笔 , 认真读课 文 , 把相关的语句 画下来 , 还可以写下你 的感受 。
三、 感 受 人物 内心 , 欣 赏人 物 之 美 1 . 过渡 : 这里有一个 感人至深 、 催 人泪下 , 让 人 久 久 不 能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


检查 复习 , 谈话导人
1 . 听写生字新词 : 逢蒙 、 奸诈 、 贪婪 、 企 图、 药丸 。 2 . 认读所列词语 : 嫦娥 、 接 贫济苦 、 机智周旋 、 深情凝望 。
能完整地将课文讲 述的故事说 出来 。进行复述课文 。小结学
育理论与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嫦娥奔月的传说和故事情节。

2.了解嫦娥奔月与中秋节的关系。

3.掌握第二段《嫦娥奔月》的朗读及背诵。

1.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能够通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感。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

2. 教学重点1.了解嫦娥奔月的传说和故事情节。

2.掌握第二段《嫦娥奔月》的朗读及背诵。

3. 教学难点1.掌握第二段《嫦娥奔月》的朗读及背诵。

4. 教学过程4.1 课前准备1.整理教材,准备板书。

2.安排好教室,保持环境整洁。

4.2 新课呈现1.引入:导入课文《嫦娥奔月》及与第一课时的联系(5分钟)。

2.学习:讲解嫦娥奔月的传说和故事情节(10分钟)。

3.朗读:带领学生读第二段《嫦娥奔月》,并进行短暂讲解(10分钟)。

4.背诵: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逐句背诵,注重语音语调及感情表达(15分钟)。

4.3 课堂练习1.练习朗读第二段课文(15分钟)。

2.练习课文逐句默写及背诵(15分钟)。

4.4 课堂小结1.语文课堂要求遵循礼仪,尊师重道。

2.学生应当认真听讲,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

3.预告下一节课时的内容。

5.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对嫦娥奔月的传说和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的练习,提高了口语表达和记忆能力,达到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进行差异化教学,以确保课堂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拟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新教育形势,对课堂效率要求更高了。

本节课教学,我除了想让学生在诵读、积累、感悟、情感陶冶四方面有所受益外,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尽量注意有效性,努力使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扎实训练。

另外,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以及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诵读、想象、评议”等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诵读――通过默读、轻声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领读、范读等方式反复品读文本,打开学生情感之门,与故事中人物情感产生共鸣,为指导学生情感诵读做好充分情感铺垫。

想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故事情节,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剖析人物性格。

评议――让学生通过讨论、评议,充分认识故事中人物形象,并能透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尽量用四字词语说出人物特点,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积累大量四字词语,并加深对人物理解。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书后第三、第四两题练习。

2.通过品读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特点,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使学生获得情感陶冶与心灵荡涤。

3.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材料,感受文章整体意境美、结构美。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人物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意境美,感悟人物内心世界。

课前交流
1.交流第一课时搜集整理与月亮有关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湖光秋月两相与,潭面无风镜未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上节课我们把课文分成了若干个小故事,还记得吗?
后羿射日、智斗逢蒙、嫦娥奔月、后羿追妻、企盼团圆(思念嫦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嫦娥奔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重点刻画了哪三个人物?板书:后羿、嫦娥、逢蒙。

二、学习第一部分(后羿射日)
这三个人各自有怎样特点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剖析。

请大家打开课本,默读课文一、二两节,思考:读了这两节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1.学生默读课文一、二两节。

2.说说读了这两节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概括:老百姓苦难深重、后羿为老百姓解除了苦难)
3.思考:什么是“苦难”?(痛苦与灾难)
(1)文中“苦难”指是什么?
(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2)十个太阳会使大地出现怎样景象?
(大地开裂、河流干涸、小草枯黄、树木枯死、森林起火、地面滚烫、寸草不生,大地像火炉,到处是热死、饿死百姓尸体……)
4.谁来通过朗读读出百姓苦难?(引导学生抓住“十个”、“直”、“冒烟”、“实在”、“无法”,进行朗读,体会老百姓遭受苦难)
5.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谁来读有关后羿射日语句?哪些词语是写后羿动作?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后羿是怎样一个英雄?(板书:力大无穷箭术高超关爱百姓为民造福)
6.后羿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了什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谁来读?
7.齐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做一做一身正气、力大无穷、为民造福英雄后羿。

(要求学生读出后羿英雄气概)
三、学习第二部分(智斗逢蒙)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

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

可是,后羿家中却出现了一件意想不到事。

情况是怎样呢?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3―5自然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人?嫦娥是个怎样人?请用“――”画出文中描写嫦娥语句,用“ ■”画出描写逢蒙语句。

2.课文中描写逢蒙语句有哪些?
根据教学情况,教师相机出示:
句一:有个叫逢蒙,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门下。

句二: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仙药弄到手。

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

句三: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

(1)点名读这些语句。

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出了逢蒙怎样特点。

(2)齐读后,问: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形容逢蒙这个人?(交流后出示:阴险狡猾、忘恩负义、凶狠狡诈、见利忘义、居心叵测)
3.课文中描写嫦娥语句有哪些?
句一:后羿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女子。

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

句二:嫦娥心里想:让这样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

句三: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1)指名读这些语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出了嫦娥什么特点?
(2)把文中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齐读这几句话后问:你觉得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嫦娥?(交流后出示:美丽善良、机智勇敢、关爱乡亲、舍己为人)
四、学习第三部分(嫦娥奔月)
1.嫦娥吃了仙药后,传说事情发生了。

(1)点名读第六自然段。

(2)你认为哪些词语写出了嫦娥奔月美丽?看图体会嫦娥奔月姿态美以及蓝天明月意境美。

(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
(3)我们能以特别高兴心情读这一段话吗?
(不能,因为嫦娥越飞越高,她将与她心爱丈夫后羿分开,她将与她爱与爱她乡亲们分开,她们
将永远不能再见面。

文中描写这种美是一种凄凉美,一种伤感美)
(4)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5)飘飘悠悠、碧蓝碧蓝在结构上很有特点,你能再说几个吗?
五、学习第四部分(后羿追妻)
1.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非常着急。

快速阅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反映出后羿焦急痛苦心情。

(焦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
2.是啊,与自己相濡以沫、情深义重妻子,将永远地分开了,你能想象后羿当时心情吗?(后羿很痛苦、很焦急)你能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后羿痛苦难受心情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3.同学们都能理解后羿心情,我希望同学们在朗读时能读出后羿痛苦与焦急,读出后羿对嫦娥眷恋,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真情朗读把嫦娥留住。

谁来读?
六、学习第五部分(思念嫦娥)
虽然我们没能把美丽善良嫦娥留住,但知恩图报乡亲们没有忘记嫦娥。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后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乡亲们对嫦娥非常想念?(摆上嫦娥平日爱吃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2.联系上下文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回答。

(1)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乡亲。

(2)嫦娥为了不让奸诈贪婪逢蒙害更多人,吞下了仙药,与后羿永远地分开了)
3.再读课文,要求读出乡亲们对嫦娥思念之情。

七、作业:
1.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碧蓝碧蓝__________________
2.用几个四字词语形容人物特点。

后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逢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笔:
课文中后羿为民造福,嫦娥关爱乡亲,可结局确显得有点凄凉,请以《嫦娥来到月宫之后》为题,发挥想象,使故事结局更为完美。

板书设计
后羿:力大无穷箭术高超关爱乡亲
嫦娥:美丽善良勇敢机智
逢蒙:奸诈贪婪阴险凶狠
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是一篇家喻户晓神话故事,叙述是美丽善良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事。

课文浅显易懂,意境优美,人物特点鲜明,因此我将本课教学方法定位于以读代讲、读中悟情,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外在表现,进而走进人物丰富复杂内心世界,获得情感陶冶与心灵荡涤。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后羿追妻”、“思念嫦娥”四个情节,通过课件设计与教师语言渲染铺垫,将学生置身于文中特定情境之中,使他们设身处地地领悟作者意图,与文中人物情感产生共鸣。

遗憾是由于备课时候考虑尽量不破坏文章整体意境美、结构美,使教学内容安排偏多,导致“后羿追妻”、“思念嫦娥”两个情节读悟交流不够彻底,没有达到预期诵读与感悟要求。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