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地理自然环境
2024年中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第3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课件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温带季风 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 同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
热带季风 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雨季和旱季
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
高原、高 山气候
(2)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 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考点3 我国气布及特征
A. 丰富的水资源 B. 巨大的内河航运价值 C. 丰富廉价的水能资源 D. 丰富的矿产资源
(2) 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①处是南岭,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B. 黄河②处形成“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 C. 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汉江 D. 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
考点2 冬、夏季风及夏季风的影响 1. 冬、夏季风与季风气候
名称 源地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风向 性质
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陆地
高纬
↓ 海洋
↓ 低纬
干燥
寒冷
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海洋
低纬
↓ 陆地
↓ 高纬
湿润
温暖
季风气候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 夏季风的进退与我国雨带的推进关系
(3) 黄河下游地区河道高出地面,其形成原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别是( B ) A. 水量大 易于建水坝 B. 含沙量大 易决堤泛滥 C. 汛期长 可发展渔业 D. 出现凌汛 宜冰雕旅游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课件

思考: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 米,为什么年径流量却相差14倍?
“母亲河”的奉献
河套平原
冲
积
农
平 原
业 灌
溉
小浪底水利枢纽 壶口瀑布
旅
水
游
能
资
发
源
电
黄河的忧患
忧患表现
解决措施
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如 植树造林
下游: “地上河”忧患、凌汛 加固堤坝
夏季风 偏南风(东南、西南)
太平洋、印度洋 温暖湿润 增温增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秦岭
秦岭
800mm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0℃等温 线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暖温带 秦 淮河
岭亚热 带
秦 半湿润 岭淮 湿润河
复习要点三:河流
⑤
左图中属于外流河的 有____。
属于内流河的有___。
• 考点一: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2013•长沙)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 地理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
述,正确的是( B )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②山脉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C、③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D、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考点二:我国地势的特征
读图说出各温度带名称及其作物熟制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读图思考
总结我国降水 的分布规律。
200mm 400mm
800mm
减 递
1600mm
降水时间分布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

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
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
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
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
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
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地理
14.下列关于该纬线所经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中国华北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 B.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 C.图兰平原临近里海,灌溉水源充足 D.地中海沿岸牧草丰盛,乳畜业发达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地理 (2022·广东模拟)北纬40°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 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图6.2.12为“亚欧大陆沿40°N纬线的 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
图6.2.12
·地理
13.该纬线所经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D ) 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 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势( C )
A.中间低、四周高
B.西高东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北高南低
·地理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的
气候特点是( A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气候类型比较单一
A.①②③B.②ຫໍສະໝຸດ 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地理
3.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亚洲这样一个大洲,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亚洲自然环境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了解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难点: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道具:地球仪、地图等。
3.教学资料:相关论文、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展示亚洲地形,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七年级下册地理最全考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最全考点整理七年级下册六、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自然环境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7.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8.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9.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10.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1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12.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13.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14.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
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15.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二)人文环境1.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尼日利亚其中亚洲有六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教版(共20张PPT)

A B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刚果河AB段流向:呈向心状
亚洲河流的流向:呈放射状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知识总结
1No 描述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的一般方法: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04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分析三者的关系
1.地形影响气候 2.地形影响河流 3.气候影响河流(水文)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1.地形影响气候( 地 形 影 响 了 气 候 的 类 型 、 特 点 、 分 布 )
读北美洲地形图,描述北美洲的 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地势起伏较大, 东西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 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 山地和高原。
描述气候的特点
02
知识框架
单一或复杂多样
气 气候类型的构成 哪种气候类型面积大
候 特
有无独特、显著的气候类型
点
气候类型的分布格局
•
6.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 个体毕 竟是与 群体相 通的, 所以个 体的理 解中也 有普遍 性。理 解作为 现实的 行为具 有通向 实践的 品格, 艺术品 正是通 过理解 走向现 实,并 在生活 中发挥 作用的 。不是 别的, 正是理 解擦亮 了艺术 品的生 命之光 。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 子”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 子”字有 着鸟飞 形象的 暗示, 成为一 个表现 生命的 单位。
地理初中七年级地球自然环境教案

地理初中七年级地球自然环境教案地理教案:地球的自然环境一、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学科。
理解地球自然环境对我们了解地球、保护地球十分重要。
本教案将围绕地理初中七年级地球自然环境展开。
二、地球的自然环境概述1.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固态层,主要由岩石和熔岩组成。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一层,由熔融的金属组成。
2.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纬度、海洋和气流。
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
海洋可以调节气候,使气温变化较为平缓。
气流可将温暖或寒冷的空气传递到不同地区。
3.地球的水文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湖泊、河流、冰川和海洋。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地表径流。
4.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任务。
三、教学活动和方法1.观察实地环境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比如观察不同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
2.演示气象现象利用天气预报、云图和气象数据等资源,对学生进行气象现象的演示,让他们了解不同气象因素对天气的影响。
3.参观地质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观看地球演变过程和地质构造的展示,使学生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拓展学习任务1.了解地球的自然灾害通过观看纪录片、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和洪水等,并了解如何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
2.探索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让学生选择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点地区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护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
3.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五、教学评估和总结通过小组讨论、问答和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他们对地球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自然环境要点梳理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自然环境要点梳理本文档梳理了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关于地球自然环境的要点,内容如下:一、地球的形成和演变- 地球的形成:说出地球是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一系列的转变而形成的。
- 地球的结构:提及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结构,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 地球的演变:从地球形成至今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包括大陆漂移、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二、地球的气候和季节- 气候的形成:气候是地球长期的天气状况,由气温、降水、风等要素组成。
- 气候带的划分:根据不同纬度和地势高低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气候带。
- 季节的变化:季节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和自转引起的,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点。
三、地球的水资源-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
- 水循环过程:水从地表和大气中不断循环,通过蒸发、降水和径流等过程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例如减少浪费、开展节水活动等。
四、地球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植被的分布:不同气候条件下,植被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 动物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动物资源,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平衡。
五、地球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地球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垃圾处理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 地球环境保护: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地球环境。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关于地球自然环境的要点梳理。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可以增进对地球自然环境的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能力。
字数:xxx字。